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廖清勝重慶交通大學思政教研部第1頁本課程學習目標
主要進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教育,經過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觀察和分析社會歷史立場、觀點和方法,培養(yǎng)碩士生理論思維能力,幫助碩士生掌握學習和研究哲學社會科學科學方法。第2頁考評方法一、平時成績:占總成績40%。考評內容包含出勤、課堂紀律、講話等。二、期末考評:考試或課程論文寫作。占總成績60%第3頁內容安排第1講:社會科學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第2講:馬克思哲學變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第3講:馬克思實踐反思方法第4講:馬克思關系本位方法
第5講:馬克思矛盾分析方法
第6講:馬克思過程研究方法
第4頁參考書目重點教材綱領:《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5月。馬克斯·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中央編譯出版社,年。歐陽康:《社會認識方法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歐陽康:《人文社會科學哲學》,武漢大學出版社,年。第5頁蔣逸民:《社會科學方法論》,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年。林聚任,劉玉安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山東人民出版社,年。歐陽康、張明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年。陳銳:《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人民出版社,年。第6頁第1講:社會科學與社會科學方法論一、科學及其分類二、社會科學是可能嗎?三、社會科學方法論問題第7頁值得注意問題!1.你怎樣了解科學內涵和外延?科學終究是什么?2.你怎樣了解社會科學科學性?人類關于社會學問之成為科學關鍵是什么?3.我們應該樹立什么樣社會科學研究意識?為何?4.你怎樣了解社會科學方法論?科學方法論含有什么樣學科研究性質?第8頁一、科學及其分類㈠.科學基本內涵
科學起源于西方,“科學”這個詞就是從英文當代“scince”翻譯過來。不過,對“scince”翻譯最早并不是叫“科學”,而是叫“格物致知”,講是從事物本身推求知識意思。
第9頁
1895年,嚴復為了將西方科學與中國傳統學術相區(qū)分,就尤其使用了“西學格致”一詞來表述scince。第10頁1897年康有為編訂《日本書目志》,將日文中“科學”譯成了漢字。即使中日兩國文字中“科學”在寫法上沒有差異,但這卻是在漢語中第一次出現“科學”這一概念。第11頁
在日文中,最早出現“科學”一詞卻是在1874年,日本學者西周時懋將scince譯為“科學”,寓“分科之學”含義,借此將西方分科科學與中國不分科儒學相區(qū)分。這種了解為康有為那一時代中國知識分子所接收,從此“科學”這一概念便代替了早先“格致之學”在中國逐步扎下了根。
第12頁科學狹義和廣義
在當代英語詞匯里,science(科學)是naturalscience(自然科學)簡稱。但science拉丁文原詞scientia(scire,學或知)就其最廣泛意義來說,卻是學問或知識意思。
第13頁
如今,與scientia意思最靠近是德文詞wissenschaft,它泛指一切系統學問或知識,不但包含自然科學,而且包含社會科學和歷史學、語言學、哲學等人文類學科。
(廣義)第14頁
德國人就習慣用精神科學或文化科學來概括后二者,并將整個科學分為自然科學與精神科學。在包含中國和美國在內不少國家,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已經有著相對明確區(qū)分。所以,科學就其狹義了解來說,主要指是自然科學,就其廣義了解來說,它還包含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有又稱作人文學科)。
第15頁
不論是狹義科學還是廣義科學,從詞源學上講,其基本內涵仍是指分科系統知識或學問。與當代技術聯絡最為緊密是自然科學,所以,“科學技術”中科學主要指自然科學。第16頁
與自然科學相比較,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間聯絡性、共通性是主要,相互間區(qū)分是次要、不那么顯著。所以,在中國有籠統“人文社會科學”或“哲學社會科學”提法。而“社會科學方法論”中所說“社會科學”,偶而也包含人文學術在內。第17頁㈡.科學主要形相
即使,科學基本內涵從詞源學角度講是清楚,但若要經過對科學下一個定義往返答科學終究是什么這一問題,卻并不是一件輕易事情。如今,相關科學定義有很多,它們各執(zhí)一詞,難于統一。但正是這眾多定義,從不一樣側面揭示了當代科學種種本質要求性。
第18頁
著名英國科學家、科學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貝爾納認為,科學原來就能夠取作若干主要形相,每一形相都反應科學在某首先所含有本質,只有把它們全體綜合起來才能抽取出科學完整意義。
第19頁1.科學是一個建制
科學作為一個建制,擁有數以幾十萬計男女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它是當代社會不可或缺一個社會職業(yè)。
科學建制化,反應了當代科學社會化和社會科學化雙向發(fā)展特點,它是當代科學成為社會和國家一個事業(yè)必定結果。
第20頁如今,國立科研機構、研究教學型大學、企業(yè)研發(fā)部門、科學學會、科學基金會、科研管理部門等科學實體組織出現,已經使科學成為當代社會建制中一個主要部門。(社會政治建制、經濟建制、國防建制、文化和教育等建制)第21頁2.科學是一個方法
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活動所采取一整套思維和操作規(guī)則就是科學方法。其中現有程序性安排,也有指導性標準,它們是科學家取得科研結果金鑰匙。第22頁科學是理性,又是經驗!科學方法有很各種,但理性主義方法和經驗主義方法卻是其中最為基本方法。這兩大基本方法是科學與非科學、科學與偽科學劃界主要標志之一。第23頁近代科學獨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科學方法獨立。理性主義方法主要由笛卡爾奠定,經驗主義方法主要由培根提倡。第24頁3.科學是一個累積知識傳統
知識是人類認識結果總匯,內容十分寬廣和龐雜。國外有些人將知識分為七種類型:神話與傳說;包含在民間語言中知識;宗教知識;神秘知識;哲學知識;數學、自然科學與文化科學實證知識;技術知識。
第25頁
在這全部知識中,科學知識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它含有顯著累積性和進步性。另一個顯著特點:科學知識最可靠科學金標準:邏輯化、檢驗性、準確化、預測性美國科學史教授、科學人文主義者喬治·薩頓第26頁4.科學是一個維持或發(fā)展生產主要原因馬克思:生產力中包含科學哈貝馬斯:科學技術是第一位生產力鄧小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貝爾納:在較早時期,科學步工業(yè)后塵,當前則是趨向于趕上工業(yè),并領導工業(yè)。
第27頁5.科學是一個主要觀念起源
科學作為人類特有智力活動,它首先源于社會、宗教、哲學和政治等人類各種觀念,另首先又給予人類各種思想和觀念重大影響,從而使當代科學成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主要基石和人類精神文化主要組成部分。
第28頁樹立科學文化理念!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們把科學了解為一個文化現象或文化過程,稱其是“組成我們諸信仰和對宇宙和人類諸態(tài)度最強大勢力之一”(貝爾納),是“人類文化最高最獨特成就”(恩斯特·卡西爾)。
第29頁㈢科學分類體系1.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是以自然現象為研究對象科學。它探索自然界物質組成、結構和運動規(guī)律,為人類提供認識把握自然理論、方法與技術伎倆。
第30頁
自然科學分為理論形態(tài)自然科學和技術形態(tài)自然科學兩大部分。理論形態(tài)自然科學包含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學六大基礎科學。技術形態(tài)自然科學包含環(huán)境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等技術科學和土木工程學、水利工程學、機械工程學、化學工程學、生物工程學等工程科學。
第31頁2.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科學。它探索人類社會組織與結構、體制與關系、過程與改變、功效與效率、秩序與規(guī)范,為社會有序管理、高效運作提供知識、理論與伎倆。
第32頁
社會科學也能夠分為理論形態(tài)和社會科學和技術形態(tài)社會科學兩大部分。理論形態(tài)社會科學,如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民族學等基礎理論型學科。第33頁
技術形態(tài)社會科學,如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商業(yè)學、貿易學、政府學、公共關系學、行政管理學、工商管理學、公共管理學等一大類“管理性學科”。這些學科不一樣于理論形態(tài)社會科學主要對社會運動本質及規(guī)律力爭進行客觀描述,而是著重于對現實社會生活進行較為直接實際性操作和管理。第34頁3.人文科學
人文科學是以人類本身為研究對象科學。它以人生命本身完善和發(fā)展作為探索活動出發(fā)點與歸屬,經過知識積累與傳輸、理論創(chuàng)新與闡釋、情感體驗與升華,為人類正確地了解和把握存在意義、生命本質和人生目標提供對應知識、理論、思想和智慧。
第35頁
人文科學主體是文學(學)、史學、哲學這三大傳統學科,同時還包含由這三大學科而衍生而成其它一些分支學科,如美學、倫理學、宗教學、藝術學等學科。第36頁學科定位頻譜第37頁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差異意圖不一樣:人文學科關注是詳細特殊性,用個性化方式來探討人生意義;而社會科學關注普遍共性。方法不一樣:人文學科既需要邏輯和實證方法去說明對象,更需要情感體驗和心靈感悟去了解對象;社會科學則主要采取科學方法開展研究。第38頁二、社會科學是可能嗎?
19世紀是科學世紀。據稱,概念science就是由這一世紀孔德提出來。在此之前西方有“學術”(academy)一詞,中國有“學問”一詞,但沒有“科學”這個概念。第39頁孔德主張實現了嗎?社會科學是可能嗎?社會科學能像自然科學那樣給我們提供正確地預測和控制社會現象改變伎倆和路徑嗎?
㈠對社會科學置疑第40頁1.近代社會科學產生近代以前,人類已經有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思想。當代意義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管理學等,都是近代資本主義發(fā)展產物。
第41頁
經濟學產生于18世紀中期和19世紀初,以亞當·斯密1776年出版《國富論》和大衛(wèi)·李嘉圖1817出版《政治經濟學及其賦稅原理》為主要標志。
社會學產生19世紀中期,普通認為以孔德1838年出版闡述社會哲學原理《實證哲學教程》為標志,在這部著作中,孔德第一次提出“社會學”概念。
第42頁
政治學孕育于15-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正式形成于17-18世紀啟蒙時期。
心理學以德國心理學家馮特(1832-1920)于187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試驗室為標志。
管理學產生以1911年泰勒出版《科學管理原理》、1916年法約爾出版《工業(yè)管理和普通管理》為標志。第43頁2.對社會科學置疑
波普爾在其《歷史決定論貧困》中,開宗明義就表明:“本書基本觀點是,歷史命運之說純屬迷信,科學或任何別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預測人類歷史進程”,“歷史決定論是一個拙劣方法——不能產生任何結果”。“我們不可能預測歷史未來進程。”第44頁第45頁
美國新實用主義者理查德·羅蒂在《真理與進步》中也指出,社會科學在經歷了近兩個世紀發(fā)展之后,“我們對是否把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或文學批評歸入科學感到猶豫不決,因為這些學科似乎都無法回答‘假如我們這么做,事情將會怎樣?’這種形式問題。”第46頁
美國《華爾街時報》資深經濟學編輯小阿爾弗雷德·馬拉伯在其《迷惘預言家:當代經濟學家歷史》中曾不無諷刺地說,在美國,人們看到每當華盛頓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職位因種種原因空缺時,美國經濟便處于二戰(zhàn)后最好時期,而“在哈伯·斯坦和查爾斯·舒爾茨這么著名經濟學家任職期間,貧困率以每年快要2%可怕速度增加?!钡?7頁
他還說道,“經濟學是世界上最古老職業(yè),因為只有經濟學家創(chuàng)造出了自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以來種種混亂?!钡?8頁㈡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不一樣1.研究對象差異①復雜程度不一樣
社會現象含有不可重復性、(事件單個性)難以模擬、難以控制、難以量化等,它意味著社會科學研究需要抽取更多樣本,而且難以作出準確長久預測,研究結果推廣范圍小。第49頁②社會是有目標人活動
在自然現象中,任何事情發(fā)生與發(fā)展,大都是一些不自覺、盲目標力量在起作用。在社會歷史領域內活動,是含有意識、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追求某種目標人;任何事情發(fā)生都不是沒有自覺意圖,沒有預期目標。第50頁2.研究更多地受到認識主體影響
這種影響主要包含研究者階層地位、政治傾向、文化觀念、宗教信仰、知識結構和時空環(huán)境等原因。了解主觀性和客觀性差異——人間感性要素濃淡差異。第51頁3.研究結果繼承和應用社會科學:人觀念和社會現象是不停地發(fā)生改變,所以,含有歷史性和社會性。自然科學:超歷史性、超社會性→絕對性。根本性差異:就是說社會科學是相對性,有不足。
第52頁㈢社會科學研究可能性
1.社會歷史領域規(guī)律性、必定性存在是客觀歷史事件即使充滿著雜多性、偶然性和波折性,但并不是雜亂無章,不然,歷史將變得十分神秘。比如,經濟有其客觀規(guī)律,計劃經濟體制就行不通;價值規(guī)律就不可否定;政治有其客觀規(guī)律,不受制約權力就必定發(fā)生腐??;文化發(fā)展有其客觀規(guī)律,抑制思想自由就難以產生偉大結果,如此等等。第53頁2.社會科學所揭示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含有統計學意義,它是或然性和必定性統一。
否定其或然性一面,必定陷入絕對主義;否定必定性一面,必定陷入相對主義。第54頁
在自然界,其規(guī)律表現有其齊一性、規(guī)則性和重復性特點,人們對它研究也不會影響其存在形態(tài)和性質,所以,自然科學能夠較為準確地對自然現象進行預測和控制。第55頁在社會領域,社會規(guī)律展現含有多樣性、非規(guī)則性和不可重復性特點,同時,人們對社會現象認識和研究本身就是干預社會一個行為,它會深刻影響社會改變和發(fā)展,所以,社會科學結果含有或然性一面,其預測經常會出現“測不準”現象。第56頁愛情問題
規(guī)律性:“賈府焦大是決不會愛林妹妹”,所以能夠用理性、邏輯方式進行說明和預測。
第57頁規(guī)律中例外:“一見鐘情”、“情人眼里出西施”、“愛情是盲目標”、”糊涂愛”,所以,只能用非理性解釋方式對其進行意義上感覺和了解。第58頁3.社會科學含有實證性、
客觀性和清楚性要素實證性:必須經過經驗數據和資料驗證,說明資料起源及獲取方法客觀性:研究結果不因研究者本人身份、觀念而變,只要采取一樣方法便能得到一樣結果。清楚性:可了解性第59頁對社會科學形象化了解:蛋糕理論經濟學:怎樣把蛋糕做得足夠大;政治學:怎樣把蛋糕分配,由誰來進行分配、按什么標準進行分配、分配給誰;倫理學:對嚴重分配不公進行道義訓斥;社會學:對蛋糕分配過程中問題進行實證調查;法學:對不按規(guī)則進行蛋糕分配人和組織進行法律制裁;心理學:從動機分析入手去處理分配中存在問題原因。第60頁4.人文社會科學特殊性質
①整體性與個體性統一 ②實證性、說明性與了解性、體驗性統一 ③建構性、創(chuàng)新性與批判性、規(guī)范性統一 ④真理性與可錯性統一 ⑤價值中立性與非中立性統一 結論:以復雜性思維來對待人文社會世界第61頁三、社會科學方法論問題㈠社會科學研究意識社會科學不是嚴格意義上科學;社會科學各門學科有嚴格專業(yè)界限和專業(yè)要求;一個文科碩士怎樣才能成為社會科學某個學科內行?學術訓練與研究意識第62頁1.問題意識社會科學研究學科邏輯和問題邏輯
學科邏輯是一個演繹邏輯。尋找學科體系起始概念,由這些起始概念再演繹出下位概念,以這些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相互聯絡建構學科理論體系。
《資本論》、《辯證唯物主義原理》
第63頁問題邏輯是一個歸納邏輯。就是從搜集和歸納社會實踐中發(fā)生問題出發(fā),討論本學科應予關注和處理問題,由問題組成學科基本框架。
前者以學科為本位,強調學科規(guī)范性,重視理論體系建構,而后者則是以問題為本位,強調詳細問題處理,關注選擇和行動。
第64頁
學科邏輯含有經典近代科學觀色彩,對社會現象應更強調研究問題意識。分門別類學科界限完全是人為,客觀世界中并沒有這么一個分類和界限,這是人類理性對世界一個人為劃分結果。社會科學不應過分強調學科界限,因為這種界限往往會形成學科壁壘,限制我們眼界。
(問題與主義之爭)第65頁
從問題出發(fā),這是社會科學研究一個主要意識。波普曾提出一個“社會學技術方法”,這種方法是從問題開始,提出理論和假設,經過批判檢驗和消除錯誤,最終到達社會改革和改良目標。問題意識大致應包含以下幾個步驟:發(fā)覺問題、界定問題、綜合問題、處理問題、驗證問題。第66頁馬克思主義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①一元決定論問題②經濟必定性問題③公有制崇敬問題④勞動價值論問題⑤剩下價值論問題⑥無產階級貧困化問題⑦階級分析方法問題⑧暴力革命論問題⑨無產階級專政問題⑩共產“烏托邦”問題第67頁2.學理意識
社會科學問題都來自于現實社會生活,我們作為研究者所面正確問題其實他人也見面對。所不一樣是社會科學研究者是以學理形式來描述和處理問題。所以學理就是社會科學研究者獨有表示方式。
第68頁學理研究基本特征第一,學理研究是一個范式研究(說行話)范式概念是美國科學哲學家?guī)於魈岢?,它主要指某一科學共同體圍繞對象學科或對象論域所持有共同信念。這種共同信念為他們提供了共同立場、觀點和方法,要求了他們思索問題概念框架、思維理路及推理模式。對學術共同體組員來說,范式就像是一把尺子,它能區(qū)分出內行和外行、專業(yè)和非專業(yè)。第69頁人文社會事實與自然事實
——自然主義者:側重于社會與自然相同性
——人文主義者;強調社會與自然本質區(qū)分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性質與特點
——科學主義者: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統一科學”
——人文主義者:社會科學獨特征和個性人文社會科學方法論與自然科學方法論
——自然主義者:統一科學方法論
——人文主義者:人文社會科學獨特方法論第70頁因果解釋與非因果解釋
——科學主義者:認可社會歷史進程中客觀因果必定性、普遍性和共性(原因說明)
——人文主義者:重視社會生活中動機、愿望、主觀性和個性、價值和意義(意義了解)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
——個體主義:立足個體說明整體
——整體主義:立足整體說明個體第71頁第二,學理研究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反應
創(chuàng)造性反應是一個獨立、含有個性色彩、帶有批判性和反思性學術活動。對它界定有三條:第一應能證偽,第二應能成一家之言,第三應能建立新邏輯體系。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標新立異,自圓其說”。但又不能“自說自話”。第72頁第三,與對象保持一定距離
只有與研究對象保持適當距離才能使我們研究變得客觀、公允。
第73頁3.方法意識①什么是方法:從詞源上講,“方法”一詞在中國古代是規(guī)矩、規(guī)則之意。在西方,“方法”一詞起源于希臘文,其意是沿著正確道路前行。方法是通往彼岸世界“橋”
第74頁②科學“萬能”在于它方法
科學方法是人們在科學研究中所利用各種伎倆、路徑總稱??茖W方法最根本有三大類:經驗方法(觀察、測量、試驗等),理性方法(邏輯、統計、數學等)和臻美方法(形式化、對稱等)。這三種方法能夠潛移默化地使人們樹立起求實、尚理、愛美思想情操。第75頁③近代科學研究方法
嚴格意義上自然科學是在近代才真正產生。近代科學系統化發(fā)展是與科學方法系統化、定型化分不開。這時科學研究,主要是普遍采取了試驗方法,試驗方法和數學方法結合,成為近代科學方法顯著標志。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們將這一時期發(fā)展起來科學稱為“實證科學”。
第76頁
伽利略是科學方法論奠基人,他所創(chuàng)建“試驗測量——數學演繹——理想化試驗”科學研究方法,在近代科學史上占有主要地位,伽利略所以也被譽為近代科學之父。第77頁
繼伽利略之后,牛頓更勤于科學試驗,并善于歸納和抽象,他在其《自然哲學數學原理》一書中,專門闡述了從經驗實際上升為科學理論方法。第78頁④當代科學研究方法新特點
伴隨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誕生,它們所提供系統科學方法,如功效模擬法、信息方法、反饋方法、黑箱方法、系統方法、模型化方法、最優(yōu)化方法等,以及由這些方法所確定方法論標準,如整體性標準、目標性標準、有序性標準、相關性標準、動態(tài)性標準、綜合性標準、歷時性標準、最優(yōu)化標準等,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新思緒、新方法、新路徑。
第79頁
當代科學研究方法發(fā)展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各門學科研究方法相互滲透和移植。第80頁⑤應樹立什么樣方法意識:第一,不排斥價值第二,不排斥實證研究方法第三,不排斥被研究者對研究介入和影響第四,不追求所謂客觀規(guī)律第五,不追求一個完整方法論體系。
“法無定法;道有常道?!钡?1頁㈡社會科學方法論1.科學方法層次詳細方法:指各門詳細科學所使用方法,如數學中微積分法、物理學中光譜分析法,地質學中放射性同位素測定年代法等。普通方法:指適合用于各門詳細科學普遍方法,如系統方法、控制方法、信息方法、數學方法等。哲學方法:含有最大普適性,抽象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邏輯與歷史一致方法等。
第82頁2.什么是方法論
方法論,顧名思義,是關于方法理論。方法論屬于哲學層次,它探討研究范式、邏輯等方面問題,對研究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標準進行論證,為研究者提供研究基本立場、基本假設和出發(fā)點。第83頁3.什么是社會科學方法論所謂社會科學方法論,是指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這種方法論以一定自然觀、歷史觀、社會觀、人性觀、科學觀為基礎,對社會科學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標準進行論證,為社會科學研究者提供研究基本立場、基本假設和出發(fā)點。第84頁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層次方法論:對研究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標準進行論證
研究方式:研究所采取詳細形式或研究類型研究方法:完成一項研究詳細工具、技術或程序第85頁社會科學研究論證方式第86頁演繹:假設觀察理論歸納:經驗概括科學輪:理論和研究循環(huán)積累依據巴比《社會研究方法》(第25頁)改編第87頁㈢西方社會科學方法論歷史走向1.科學主義方法論①自然主義方法論②實證主義方法論2.人文主義方法論3.系統思維方法論4.解構主義方法論第88頁科學主義含義“科學主義”,譯自英文“Scientism”,亦譯“唯科學主義”。據英國著名學者哈耶克考查,“科學主義”這個詞最早見于1867年默里出版《新英語詞典》,意指“科學家表示習慣和模式”。第89頁1986年美國出版《韋伯斯特新國際英語詞典》定義:科學主義是“認為自然科學方法應該用于一切研究領域(包含哲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在內)主張,是一個相信自然科學方法才能富有成效地用來獲取知識信念?!边@種科學方法萬能論觀點,被稱謂弱科學主義。第90頁1989年出版《牛津英語詞典》定義:“科學主義:一個經慣用于貶義詞語。它指對科學知識和技術萬能一個信念,也指認為適宜于物理科學研究方法能夠代替哲學,尤其是人行為科學及社會科學等其它研究領域之方法那種觀點。”這種科學萬能論觀點被稱為強科學主義。第91頁
郭穎頤在1965年發(fā)表《中國當代思想中唯科學主義》中指出科學主義是以自然主義形態(tài)出現,將科學主義定義為:“是那種把全部實在都置于自然秩序之內,并相信僅有科學方法才能認識這種秩序全部方面(即生物、社會、物理或心理方面)觀點?!钡?2頁美國夏威夷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郭穎頤第93頁在國外,科學主義是一個貶義詞,是對那種把自然科學看做文化中價值最高部分主張一個貶稱,普通不會有些人自稱是一個科學主義信仰者。第94頁①自然主義方法論
所謂自然主義就是指社會科學家盲目模仿自然科學家方法和語言,用自然實體、自然原因和自然規(guī)律來解釋說明人類社會。認為既然社會是自然一部分,那自然科學方法論就能夠全部套用到社會科學研究中來。
第95頁
16一17世紀:馬基雅弗利等人“自然方法”理論已經包含了“自然主義”萌芽。爾后,霍布斯“社會物理學”則系統地發(fā)揮了自然主義社會理論。他認為,世界上存在兩種物質,即自然物質和人造物質.人造物質就是國家。他用這種自然主義方法來說明國家產生。第96頁
18世紀:拉普拉斯《概率論解析理論》一書中就有利用古典力學原理研究社會人口結果。傅立葉認為,如同物質世界萬有引力一樣,人類社會中也存在著“情欲引力”法則。
第97頁
圣西門實證哲學則是把古典力學利用到社會科學中經典,他說:“萬有引力是我們征服世界唯一標準?!痹?813年《人類科學概論》中圣西門指出,要賦予關于人科學以實證性質,把它建立在象物理學以及其它領域中所使用那種觀察和研究方法基礎上。
第98頁
19世紀:德國物理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在《文化科學唯能論原理》中,用唯能論解釋社會和文化,依據熱力學原理,認為未來社會將象宇宙熱寂一樣,成為僵死平衡。
第99頁
美國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亨利·查爾斯·凱倫認為,物理學和社會科學遵照著同一簡單規(guī)律。他把社會過程和社會現象類比于物理現象,認為人是社會分子,社會組織和聯合是“偉大分子吸引規(guī)律?!?/p>
第100頁
社會達爾文主義把生物界生存竟爭和自然淘汰當成社會進化根本標準。心理主義社會學派代表弗洛依德把性本能作為社會分析基本原因和出發(fā)點,形成了性經濟學、性政治學等。
第101頁
20世紀:美國社會生物學家威爾遜為代表社會生物主義,把社會行為還原為生物學遺傳密碼,并深入還原到化學、物理以及信息過程?!吧鐣瘜W”、“社會物理學”、“社會信息論”等等本質上是與社會生物主義相同方法。
基因決定論第102頁3.系統思維方法論
在上世紀40年代成長起來系統科學和系統方法是在批判實證主義和人文主義基礎上建立起來。當代社會科學系統方法提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影視攝像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漯河食品職業(yè)學院《會展項目綜合運營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昌工學院《測試自動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理工大學《酒店財務管理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電力電子變流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氣體檢測監(jiān)控系統合作協議書
- 浙江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畫法幾何及陰影透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泌泰膠囊項目效益評估報告
- 河南2025年河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招聘819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大連軟件職業(yè)學院《食品營養(yǎ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春季學期學校全面工作安排表
- 光伏施工安全培訓課件
- 消防員證考試題庫2000題中級
- 部編人教版小學4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全冊教案
- 認識負數(單元測試)青島版五年級下冊數學
- 公司組織架構圖(可編輯模版)
- 秦荻輝科技英語寫作教程練習答案(共42頁)
- GB∕T 41168-2021 食品包裝用塑料與鋁箔蒸煮復合膜、袋
-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繪本閱讀課-優(yōu)質課件.pptx
- 新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物理知識點填空題匯編
-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每個單元教材分析(共九個單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