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選讀筆記_第1頁
內經選讀筆記_第2頁
內經選讀筆記_第3頁
內經選讀筆記_第4頁
內經選讀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素問·脈要精微論

題解脈要:脈學的要領。精微:精妙細微。本篇專論診法,特別著重脈診,認為診脈是一種非常精妙細微的診法,故名。

(一)診病的原則與要求未勞于事,陰氣未受擾動,陽氣尚未耗散陰陽保持原有狀態(tài)

未進飲食,經脈未為谷食之氣所充盛,絡脈調勻,氣血亦未受擾動陰陽氣血未受外界因素影響

1.“診法常以平旦”根本意義:說明診病必須排除外界因素對病人的影響,提示我們必須讓病人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接受診查。平旦固然是診病的最佳時機,但只要病人能處于安靜狀態(tài),亦就不必拘于平旦。

2.四診合參

切脈、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六腑之強弱及形之盛衰等,但基本原則在于全面運用各種診病方法,深入了解各種診候并綜合分析以準確了解病情。

(二)脈象主病

1.診脈原理--《內經》診脈之法,就是通過診脈動之象以候“脈氣”的盛衰變化、五臟的生理病理變化。

“脈者,血之府”(1)經絡系統(tǒng)是脈象形成的器官(2)氣血是脈象的物質基礎和動力

(3)臟腑與脈象的關系長則氣治:長脈為氣血充盛,運行正常之像,故謂“氣治”。短則氣?。憾堂}顯示氣血虛少,故為“氣病”。數則煩心:數而有力為實熱,數而無力為虛熱,熱擾心神故“煩心”。(二)脈象主病大則病進:實大有力為邪盛,虛大無力為正虛而邪未退,邪氣方盛,病情將繼續(xù)發(fā)展。上盛則氣高:上部脈盛大,乃上焦(心肺)邪熱壅盛,故氣逆喘促。下盛則氣脹:下部脈盛大,為邪阻下焦,下焦氣化不利,故腹部脹滿。代則氣衰:代則脈氣不相連續(xù),為氣虛無力推動血行,故為氣衰。細則氣少:脈體細小乃氣血虛少,不能充脈,故主氣少。澀則心痛:脈澀為氣滯血少,血不養(yǎng)心,故心痛。渾渾革至如涌泉,病進而色弊:

脈來滾滾急迫,乃邪盛極,病情急劇發(fā)展,正氣將受邪氣嚴重耗傷而絕,色乃氣之華,故色弊(?。>d綿其去如弦絕,死:

脈來綿綿無力,去如琴弦斷絕,乃心氣衰竭,陽氣將絕,故主死。(三)視精明、五色

1.五色的善惡

帛裹朱砂之赤

鵝羽之白蒼壁之青羅裹雄黃之黃

重漆之黑預后良好明潤含蓄有澤--正氣未敗--胃氣尚充沛善惡晦暗枯槁暴露--正氣衰敗--胃氣枯絕

代赭石之赤鹽之白藍草之青黃土之黃塵土之黑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真藏色預后不良2.望精明

兩目無神,視物大小相混,黑白青紅不辨精氣未衰精氣衰竭

兩目有神,視物清晰,辨色準確(四)五臟失守病候及其診病意義

1.五臟為“中之守”

五臟居于身中,固藏精氣--中之守

五臟功能正常--精氣內守而不耗亡--得守

五臟功能失常--則精氣耗散敗亡--失守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2.五臟失守病候胸腹脹滿,呼吸喘促,語言重濁如從“室中言”—濕阻中焦脾胃—大便失禁,泄利滑脫,說明脾胃之門戶失去約束功能—言語低微無力,重復不休--肺氣衰敗,宗氣虛極所致—神志昏狂,衣被不斂,言語罵詈不避親疏—神明之亂—小便失禁,水泉不止--膀胱失去蓄藏津液的功能,腎與膀胱相表里,故膀胱不藏—脾失守脾氣失守肺氣失守心神失守腎氣失守(五)五臟失強體征及其診病意義

1.五臟為“身之強”

“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2.五臟失強體征

頭常若探視深物之狀傾而不能抬起,為五臟六腑衰敗,精氣神明耗奪之體征。背為胸中之府,胸中藏心肺,心肺大氣撐舉胸背,若背曲肩垂,則為心肺衰敗、大氣虛陷不舉之征,故謂胸“府將壞”。腰為腎之府,若腰部不能轉搖動作,說明腎氣衰敗。膝為筋之府,若膝不能屈伸,走路須彎腰曲背,附物而行,是筋已衰敗,肝氣衰敗的體征。骨為一身之支架,身體能挺直站立,賴骨骼之支撐,若不能站立,行路時振顫掉搖,說明骨氣衰敗,腎氣衰敗的體征。(六)脈應四時

1.脈應四時春應中規(guī)--肝氣所主,脈端直以長,若夏應中矩--心氣所主,脈來盛去衰,若冬應中權--腎氣所主,脈沉堅,若秋應中衡

--肺氣所主,脈輕虛如羽,若脾屬土,位居中央,旺于四時,故脾脈主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