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2課《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2課《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
第2課《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
第2課《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教學目標1.了解外國新聞的特點,進一步掌握新聞的基本要素和文體特點。2.了解諾貝爾獎的相關知識,把握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的內容。3.了解倫琴等人所作出的巨大貢獻,體會諾貝爾的寬廣胸懷。4.理清新聞的內容、要素、結構,體會語言的真實準確。重點難點重點:了解外國消息的特點;把握諾貝爾獎的相關知識及諾貝爾獎頒發(fā)的內容。難點:理解本則消息的補敘的作用。第一課時教學要點:導入,資料助讀,檢查預習,整體感知。教學步驟:一、激情導入,知新聞。在世界科學史上,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不僅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了科學事業(yè),而且還在身后留下遺囑,把自己的遺產全部捐獻給科學事業(yè),用以獎勵后人,勇攀科學高峰。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已成為舉世矚目的最高榮譽獎。這位偉人就是諾貝爾。那么關于諾貝爾獎首次頒發(fā)的時間、獲得者、頒發(fā)機構、地點等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從一則新聞《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中尋求答案吧!二、預習展示,讀新聞。(一)了解相關知識。1.了解新聞人物——諾貝爾。提問:大家在預習中可曾了解這則新聞標題中的人物諾貝爾?【學生回答后多媒體展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fā)明家、軍工裝備制造商和“黃色炸藥”的發(fā)明者。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fā)明,并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因畢生從事科研和火藥的研制,終身未娶、無兒無女,晚年立下遺囑,將全部不動產進行投資,作為基金,設立諾貝爾獎金。2.諾貝爾獎簡介。師問:這則消息題目為《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諾貝爾獎”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獎項?【多媒體展示】諾貝爾獎,是根據(jù)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fā)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獎項。該獎項是以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900年創(chuàng)立的。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yī)學、文學及和平五個獎項,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于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fā)。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于1969年首次頒發(fā),人們習慣上稱這個額外的獎項為諾貝爾經濟學獎。(二)辨識字詞。1.學生聽讀課文錄音。2.多媒體展示字詞練習,學生一邊口頭回答,老師一邊在多媒體上點擊答案展示。(1)給加點字注音。①挪威()②頒發(fā)()③遺囑()④滲透()⑤卓有成就()⑥仲裁()⑦撥款()⑧授獎()⑨巨額()⑩逝世()【答案:①nuó②bān③zhǔ④shèn⑤zhuó⑥zhòng⑦bō⑧shòu⑨é⑩shì】(2)解釋詞語?!鞠扔枚嗝襟w出示詞語及橫線,如:“仲裁:______________。”指名學生邊口頭解釋,邊在多媒體上出現(xiàn)答案?!竣兕C發(fā):授予,分發(fā)某一樣東西,比如勛章,獎狀等。②遺囑:人在生前或臨死前用口頭或書面形式囑咐死后各事應如何處理。

③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④建樹:在事業(yè)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勛。⑤仲裁:公認的第三者在爭端兩方間進行裁定公斷。三、整體感知,學新聞。1.提問:這則新聞報道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寫本則新聞的意圖是什么?誰能簡要概括下?學生答后明確:(多媒體展示)主要內容:《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從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所做貢獻及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和地點等方面報道了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的情況,補充介紹了頒獎資金的來源及使用情況。寫作意圖:啟示人們勇攀科學高峰,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2.布置:默讀課文,把握本則新聞“六要素”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學生舉手回答后歸納:(1)時間:1901年12月10日。(2)地點:瑞典的斯德哥爾摩。(3)人物:瑞典國王和挪威諾貝爾基金會以及諾貝爾獲獎者。(4)事件:首次頒發(fā)諾貝爾獎。3.提問:同學們,我們在學習《消息二則》時,了解了新聞結構有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等五部分。你們能說出本則新聞中的這“五部分”和“電頭”嗎?(小組合作討論,最后由其中一組學生代表回答)學生代表回答后歸納:(1)標題:《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2)電頭:路透社斯德哥爾摩

1901年12月10日電。(3)導語:瑞典國王和挪威諾貝爾基金會今天首次頒發(fā)了諾貝爾獎。根據(jù)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獎每年發(fā)給那些在過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學、醫(y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yè)方面為人類作出最大貢獻者。”

(4)主體:今年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有……他建立了促進國際仲裁的各國議會聯(lián)盟。(5)背景:根據(jù)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獎的評議權屬于瑞典和挪威的諾貝爾獎評委會。4.提問:導語講了哪些內容?明確:導語部分講了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和諾貝爾的遺囑。主體部分講了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及其貢獻,諾貝爾獎頒發(fā)的機構、時間及地點,諾貝爾獎的獎金來源及評議權等消息背景。5.布置:速讀主體部分,從中你獲取了哪些信息?【交流點撥】我獲取的信息有:首屆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及所獲獎項;諾貝爾獎的頒獎機構,時間和地點;諾貝爾獎的資金來源;資金管理權和評獎權是分離的。6.追問:主體部分又分為哪幾個層次?每層分別寫了哪些內容?學生舉手發(fā)言后,歸納:第一層(第2段):介紹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所做貢獻。第二層(第3段):介紹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和地點。(學生邊回答以上幾個問題,多媒體一邊逐步展示板書提綱)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導語(第1段):概括介紹了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的情況。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第一層:介紹獲獎者的國籍、姓名、主體(第2、3段):介紹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所做貢獻及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和地點。主體(第2、3段):介紹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所做貢獻及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和地點。第二層:介紹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和地點。背景(第4段):介紹頒獎資金的來源,補充說明資金管理權和評獎券的分離。7.提問:如果把這則新聞按內容劃分為兩部分,應該怎樣劃分?學生回答后點撥:第一部分(第1段):簡單概括了新聞所報道的主要內容及諾貝爾獎的由來。第一部分(第2~4段):報道了當年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以及有關諾貝爾獎的知識。2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第二課時學習要點:品味、探究本則新聞的內容。學習步驟:一、合作探究:析新聞。(一)分析、探究第1段內容。1.提問:消息開頭的“電頭”交代了什么內容?由此看出消息怎樣的特點?明確:電頭交代了通訊社的名稱、發(fā)電地點和時間。說明消息真實、可靠,報道及時、迅速。2.提問:文章開頭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明確:(1)首句(“瑞典國王和挪威諾貝爾基金會今天首次頒發(fā)了諾貝爾獎?!保樾侣劦膶дZ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幾個要素:人物、時間、事件,總括了新聞的內容,簡潔明了,讓讀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聞所報道的具體內容。(2)第二句交代了諾貝爾獎的來歷及其具體分類和獲獎條件,為讀者普及了相關知識,便于讀者更有效地讀懂和了解新聞內容。3.提問:首段引用諾貝爾的遺囑的作用是什么?明確:引用諾貝爾的遺囑,交代了諾貝爾獎頒發(fā)的對象,暗示了對在物理、化學、醫(y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yè)方面為人類做出最大貢獻者的鼓勵。4.布置:大聲朗讀第一自然段,找出文段中能體現(xiàn)出新聞語言準確性的詞語。

明確:“首次、每年、最大”這些詞語體現(xiàn)出文章語言的準確性。(二)分析、探究第2段內容。1.布置:大家可曾知道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是哪些人?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內做出怎樣的貢獻?請大家閱讀第二段,分別列出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及其成就:學生回答、明確: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發(fā)的5個獎項得主分別是:1.因發(fā)現(xiàn)X射線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德國科學家倫琴。2.因化學動力學和滲透壓定律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荷蘭科學家范托夫。3.因血清療法防治白喉、破傷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德國科學家貝林。4.因《命運》《幸?!贰堆劬Α返壬⑽暮汀墩撍囆g》《詩句的斷想》等著作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5.因創(chuàng)立國際紅十字會和因創(chuàng)立國際和平聯(lián)盟及各國議會聯(lián)盟而共同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瑞士人迪南和法國人帕西。【學生回答后,多媒體展示下面的表格。】得主領域成就倫琴物理學發(fā)現(xiàn)X射線范托夫化學化學動力學定律和滲透壓定律貝林生理學或醫(yī)學血清療法普呂多姆文學詩歌創(chuàng)作迪南和平紅十字會帕西和平各國議會聯(lián)盟2.提問:你認為他們配得上諾貝爾獎嗎?討論示例:我覺得完全配得上,比如倫琴,他發(fā)現(xiàn)了X射線,不僅在物理學上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在醫(yī)學上也有廣泛應用,促進了醫(yī)學的發(fā)展,解除了成千上萬人的病痛,至今醫(yī)院里的透視、拍片還在使用X射線。3.提問:從第二段一一列舉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所做貢獻看,本則消息在寫法上有何特點?明確:報道準確、翔實。4.提問:第二段中“卓有成就”“頗有建樹”兩個短語用得好,好在哪里?明確:用“卓有成就”“頗有建樹”對貝林和普呂多姆所做貢獻進行評價,恰如其分,且富有變化,避免了語言的枯燥、乏味。5.看屠呦呦2015年諾貝爾獎領獎視頻,再讀第二段,小組成員之間討論概括諾貝爾獎是發(fā)給哪兩類人?互相用頒獎者的語氣讀第二自然段。明確:每年的諾貝爾獎發(fā)給過去一年里,為了世界科學的進步,為了世界和平的維護,做出最大的貢獻。指導朗讀:用奧斯卡頒獎音樂做背景,指導男生讀獲獎人名部分,女生讀成就描述部分,教師讀旁白。(三)分析、探究第3段內容。1.提問: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答案】語段明確了諾貝爾獎的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和頒獎地點,使所報道的內容簡潔明了,便于讀者了解和掌握。2.合作探究: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和新聞的標題無關,大家認為可以刪去嗎?學生討論回答后明確:不可以。第三自然段補充背景部分,交代了諾貝爾獎資金的來源以及諾貝爾獎評議權歸屬,可以顯示諾貝爾獎評審的公平公正。(四)分析、探究第4段內容。1.提問:文章最后一段為什么要特別交代諾貝爾獎的資金管理權和評獎券的分離?明確:文章特別交代諾貝爾獎的資金管理權和評獎券的分離,避免了人為的營私舞弊、弄虛作假,使得諾貝爾獎更具客觀性、權威性。2.提問:你認為這則消息的背景部分(第4自然段)可以刪去嗎?為什么?明確:不可以。背景部分(第4自然段)介紹了諾貝爾獎獎金的來源,以及諾貝爾獎評議權歸屬,可以顯示諾貝爾獎評審的公平公正;同時,補充說明資金管理權與獎項評議權的分離,更有利于讀者了解和認識諾貝爾獎,從而增強了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二、深入理解:悟新聞。1.提問:這則新聞中反復提到諾貝爾遺囑,從遺囑內容可以看出諾貝爾怎樣的情懷?明確:諾貝爾的遺囑里面說:“諾貝爾獎發(fā)給那些在過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y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yè)方面為人類做出最大貢獻的人?!敝Z貝爾把獎金頒發(fā)給在人類發(fā)展歷史上有廣泛影響的五大領域,特別是設定文學獎及和平獎,表現(xiàn)諾貝爾對人類發(fā)展及人類和平的美好愿望,展現(xiàn)了諾貝爾作為一代科學巨匠的偉大襟懷——愛科學,愛人類,愛和平。

2.提問:讀了這則消息,同學們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預設學生討論的內容如下:生1:讀了這則消息,我感受到諾貝爾廣闊無私的胸懷。生2:讀了這則消息,我感受到諾貝爾及獲獎者對人類的偉大貢獻。生3:讀了這則消息,我感受到諾貝爾獎的公平公正。3.布置: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旨。明確:(主旨)本則新聞從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所做貢獻及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和地點等方面報道了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的情況,補充介紹了頒獎資金的來源及使用情況,啟示人們勇攀科學高峰,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三、賞析語言,品新聞。布置:本文選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聞佳作》,稱新聞佳作,那語言自然富有表現(xiàn)力。下面就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揣摩以下加點字的含義。(1)德國的倫琴(物理學獎),他發(fā)現(xiàn)了X射線。交流后點撥:“發(fā)現(xiàn)”是已有的事物、現(xiàn)象從隱藏不為人知的狀態(tài)到為眾人所知的狀態(tài)的過程。而X線波長是介于紫外線和Y射線之間的一種電磁輻射,它是本來就存在的。所以此處用“發(fā)現(xiàn)”,體現(xiàn)了新聞語言的準確性。(2)德國的貝林(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他在血清療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交流后點撥:“卓有成就”指貝林在血清療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這里表明對貝林在醫(yī)學方面取得成就的認可和肯定。(3)法國的普呂多姆(文學獎),他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頗有建樹。交流后點撥:頗有建樹的“頗”在這里指“很,相當”的意思,在文中指普呂多姆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造詣很深,成果豐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理所應當?shù)?。四、分析寫法:學新聞。1.提問:課文的主體部分詳寫了什么內容,略寫了什么內容,為什么要這樣安排?交流后點撥:主體部分詳寫了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情況,略寫了頒獎機構,時間和地點,還略寫了資金來源和兩權分離。之所以詳寫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情況,一是因為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所做貢獻這些情況是整篇新聞要報道的重點,能更好地突出中心;二是為了表明新聞事實的翔實;三是為了表明新聞事實的準確性,所以要一一列舉,進行詳寫。而其他方面,如頒獎機構、時間、地點和資金來源不是新聞的重點,只需交代清楚無需詳寫,這樣安排詳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老師小結:詳略的安排取決于文章的中心,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的事件安排詳寫,反之,略寫或不寫。寫作特點一:詳略得當。2.提問:課文的主體部分現(xiàn)寫了什么內容,后寫了什么內容,為什么要這樣安排?討論示例:先介紹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情況,后介紹頒獎機構、時間、地點和資金來源。因為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信息是這則消息最主要的內容,所以放在主體部分最優(yōu)先的位置,詳細報道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主要成就。然后再寫相對來說不那么重要但又不可或缺的內容。這種結構叫:“倒金字塔結構”。寫作特點二:采用“倒金字塔結構”。3.提問:新聞的主要特征有時效性、準確性等,同學們能結合新聞內容分析一下嗎?討論示例:事件發(fā)生于1901年12月10日,消息也在當天報道,可以看出時效性。這則消息一一列舉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主要成就,可以看出準確性。寫作特點三:報道的事實準確、及時。五、拓展延伸:賞新聞。1.聆聽遺言,談感悟。布置:1896年,諾貝爾在意大利與世長辭。臨終時,他把畢生發(fā)明所得的積蓄,全部奉獻出來,以每年的利息作為諾貝爾獎的獎金,讓我們來聽一聽諾貝爾臨終前的遺言吧:全世界愛好科學并愿意獻身科學的朋友們:生命對于我來說已經快要走到盡頭了。在科學這個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輩子,發(fā)現(xiàn)里面的奧秘太多了。研究它,掌握它,將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恩惠,希望大家繼續(xù)研究下去,區(qū)區(qū)200萬英磅的利息,雖微不足道,但愿意為行走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yī)學、文學、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諾貝爾在九泉之下感謝你們。當聽到這兒的時候,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話要說,請把你最想說的一句話告訴大家。示例:我敬佩諾貝爾對科學事業(yè)的癡迷,更敬佩他的無私奉獻的精神。2.提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