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精編教案_第1頁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精編教案_第2頁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精編教案_第3頁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精編教案_第4頁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精編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學校:___________教師:___________2023年9月教材目錄第一單元聲音第三單元運動和力1.聽聽聲音1.讓小車運動起來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2.用氣球驅動小車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3.用橡皮筋驅動小車4.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4.彈簧測力計5.聲音的強與弱5.運動與摩擦力6.聲音的高與低6.運動的小車7.讓弦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7.設計與制作小車(一)8.制作我的小樂器8.設計與制作小車(二)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1.感受我們的呼吸2.呼吸與健康生活3.測量肺活量4.一天的食物5.食物中的營養(yǎng)6.營養(yǎng)要均衡7.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8.食物在身體里的旅行第一單元聲音第1課時聽聽聲音【教學目標】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并能根據(jù)聲音的高低強弱、悅耳、刺耳等標準進行分類。【教學重難點】能根據(jù)聲音的高低強弱、悅耳、刺耳等標準進行分類。【教學準備】實驗記錄單、收集一些關于動物、自然界、人類生產生活中發(fā)出的聲音資料,一段簡單的樂曲。蒙蒙de雨科學課堂【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師:這個單元我們要開始進行聲音研究的活動,說說你所知道的關于聲音的事情。你對聲音的哪些問題比較感興趣?你想研究關于聲音的哪些問題?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從本節(jié)課開始,我們要開始研究關于聲音的問題。在研究的過程中,務必要保持教室內的安靜,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研究有效進行。1.打開教室門,仔細聽聽,你周圍有哪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嗎?這些聲音是由什么物體發(fā)出的?2.聽聽聲音資料,你還聽到過哪些聲音?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小組討論:這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呢?它們又有哪些相同呢?2.分類活動:我們可以按照聲音的來源、聲音聽起來不同的感覺進行分類。3.表述結果:請用科學的方式,如版塊圖,括號圖等表示分類結果。4.運用:聽一段簡單音樂,判斷聲音的高低?!景鍟O計】聽聽聲音聲音的描述→聲音的分類:高、低、強、弱、悅耳、刺耳【教學反思】聲音的分類應建立在讓學生充分比較聲音的相同與不同基礎上。

第2課時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目標】1.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fā)聲和不發(fā)聲時的不同現(xiàn)象。2.能從多個物體發(fā)聲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并能根據(jù)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窘虒W重難點】建立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概念。懂得“振動”現(xiàn)象的真正含義。【教學準備】面鼓一個、鋼尺一把、皮筋兩根、音叉一個、裝水的水槽。【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上節(jié)課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通過不同力量的擊打,對不同物體的擊打都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聲音。那么聲音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將做進一步地研究。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分組活動:出示鼓、鋼尺、皮筋,你能想辦法使這些物體發(fā)出聲音嗎?實驗器材發(fā)聲時情況不發(fā)聲時情況結論鼓鋼尺皮筋2.記錄并交流我們的想法,形成結論:對物體進行擊打、撥動能使物體發(fā)出聲音,而按壓、彎曲、拉伸后,物體沒有發(fā)出聲音。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討論:物體發(fā)聲時,用手輕輕地觸摸,你有什么感覺?2.小組交流。擊打鼓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xiàn)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撥動鋼尺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xiàn)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3.當這種感覺消失后,你還能聽到聲音嗎?4.思考:吹豎笛時是由什么振動產生聲音的?5.小結:當一個物體如音叉、鼓、鋼尺、皮筋、鐵釘?shù)?,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個物體就是一個振動物體。聲音就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我們發(fā)聲是由什么振動產生的(閱讀課本P5拓展資料)?【板書設計】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反思】要注意思維上的完整性與嚴密性,讓學生意識到振動物體會發(fā)聲,振動與聲音產生有關,進一步,通過實驗展示不振動的物體不發(fā)聲,歸納出振動是物體發(fā)出聲音的本質,要設置好實驗,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振動這一事實特征。

第3課時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教學目標】1.知道聲音的傳播過程和傳播物質。2.借助實驗和想象,對聲音的傳播方式進行描述。設計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實驗,對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情況進行比較?!窘虒W重難點】1.理解聲音是怎樣傳播的。2.探索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窘虒W準備】音叉、“土電話”裝置、玻璃鐘罩、鬧鐘、水槽【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前面我們已經(jīng)研究了很多有關聲音的內容,那么聲音究竟是怎樣到達我們的耳朵的呢?在聲音的傳播過程中,聲音會改變嗎?今天我們將繼續(xù)這方面的研究——出示課題。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觀察:玻璃鐘罩中鬧鐘聲是怎樣傳給我們的?抽掉空氣后,鬧鐘聲聽不見了,是怎么回事?2.研討:證明空氣與聲音的傳播有關系,是傳播聲音的重要物質之一。3.對比實驗:(1)貼著桌子聽與不貼著桌子聽聲音的區(qū)別。(2)聽音叉在水中的發(fā)聲情況。4.研討:桌子、水能傳播聲音嗎?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研討:(1)聲音在傳播中是怎樣的過程?(2)不同的物質傳聲本領一樣嗎?(3)宇航員在太空工作沒有空氣,怎樣傳播聲音,需要借助什么設備?2.結論:物體振動時也會引起它周圍物質的振動,并通過這些物質,把聲音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聲音可以在氣體、固體、液體中傳播。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聲音在固、液、氣體中都能傳播,因為聲音是通過在物體間以傳遞振動的方式傳播的,有振動源,沒有物體的存在,振動無法傳遞,聲音也就無法傳播。在真空中因為沒有任何物體聲音是無法傳播的。【板書設計】聲音是怎樣傳播的聲音是通過在物體間以傳遞振動的方式傳播的。聲音可以在所有固、液、氣體中傳播?!窘虒W反思】要注意在上一節(jié)內容——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實驗結果和簡單分析來歸納出聲音傳播的原理。讓學生明白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振動,聲音就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到另外一個地方的。

第4課時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學目標】1.知道人耳由耳郭、外耳道、聽小骨、鼓膜、耳蝸、聽覺神經(jīng)等部分組成。2.通過實驗模擬鼓膜振動,深度認識鼓膜的主要作用。3.知道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窘虒W重難點】1.實驗探索鼓膜、耳郭的作用。2.認識耳朵到底是怎樣聽到聲音的?!窘虒W準備】音叉、紙筒、橡皮膜、橡皮筋、聽診器?!窘虒W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物體振動產生了聲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過空氣傳播到我們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呢?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要知道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必須認識耳朵,出示耳朵的結構圖。師介紹耳朵的各部分,請學生推測,外耳、中耳、內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點了解鼓膜在幫助我們聽到聲音中的作用。2.鼓膜是怎樣振動的呢?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觀察比較鼓膜的振動。2.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須有鼓膜??墒俏覀儫o法拿真實的鼓膜來研究,我們就來做一個“鼓膜模型”來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簡單介紹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強調:盡量將氣球皮繃緊,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點細沙。3.分組實驗:一學生拿著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擊,仔細觀察“鼓膜”——氣球皮的變化。交流反饋:當物體發(fā)出聲音時,鼓膜會發(fā)生振動,傳到大腦里,大腦經(jīng)過加工后,我們就聽到聲音了。4.研究鼓膜振動與發(fā)聲強弱和它接收聲音遠近的關系。(1)分組活動:當學生拿著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擊時,仔細觀察“鼓膜”——氣球皮振動的不同,當學生拿著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遠方敲擊時,仔細觀察“鼓膜”——氣球皮振動的不同。從以上實驗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2)交流反饋:發(fā)聲強,鼓膜振動厲害。發(fā)聲弱,鼓膜振動微弱。距離近,鼓膜振動厲害。距離遠,鼓膜振動微弱。5.研究耳郭的作用。鼓膜振動傳到我們的大腦中,大腦經(jīng)過加工,使我們聽到了聲音。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嗎?你能設計實驗證明嗎?交流反饋。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物體的振動帶動了周圍空氣的振動,空氣的振動又引起鼓膜的振動,聽小骨將振動傳達到內耳,并刺激聽覺神經(jīng),產生信號。大腦接收聽覺神經(jīng)傳過來的信號,我們就感受到了聲音?!景鍟O計】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學反思】讓學生認識到人耳各部分構造在人的聽覺中起的作用是一個重點;此外掌握聽覺產生的完整過程是重要的,缺少其中任何一個過程都不能聽到聲音。

第5課時聲音的強與弱【教學目標】1.知道聲音的強弱與振幅的關系。2.學會用實驗探究聲音強弱的規(guī)律。3.培養(yǎng)研究聲音的興趣,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lián)系的習慣?!窘虒W重難點】1.認識到音量是由物體振幅決定的。2.通過實驗建立聲音的強弱與聲音的振幅大小的關系?!窘虒W準備】鋼尺,橡皮筋,鼓【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把輕重不同的聲音稱為聲音的強弱不同。聲音的強弱是怎么形成的呢?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像圖中那樣,將一把鋼尺(或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約20厘米左右,用一只手壓住鋼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撥動鋼尺的另一端。先輕輕撥動鋼尺,聽一聽鋼尺發(fā)出的聲音,并觀察鋼尺是怎樣振動的;再用力撥動鋼尺,鋼尺發(fā)出的聲音和它的振動幅度有什么變化?2.同樣,用不同的力量撥動橡皮筋,當橡皮筋發(fā)出強弱不同的聲音時,它的振動幅度有什么變化?3.用不同的力量敲擊鼓面,當鼓發(fā)出強弱不同的聲音時,鼓面的振動幅度有什么變化?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我們這里所說的聲音的強弱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音量的大小,通過前面的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物體振動的幅度大小與聲音強弱有關,也就是振幅越大,聲音越強,振幅越小,聲音越弱。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1.觀察音叉旁邊的泡沫球的振動情況。用力敲音叉,泡沫球被振動得遠些;輕輕敲音叉,泡沫球被振動得近些。2.總結:聲音強弱與振幅大小的關系?!景鍟O計】聲音的強與弱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窘虒W反思】通過實驗觀察讓學生歸納出聲音強弱與聲源振動振幅大小間的關系,將學生對聲音的直觀感受深化到對振動的認識。

第6課時聲音的高與低【教學目標】1.知道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2.物體振動得越快,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fā)出的聲音就越低?!窘虒W重難點】1.通過實驗建立聲音的高低與振動快慢的關系。2.通過柱狀圖分析出不同尺子不同長度的振動引起音高的變化?!窘虒W準備】分組材料:一把鋼尺、一本厚的硬皮書、活動記錄表?!窘虒W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聲音有高有低。高低不同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引入:(1)出示鋼尺,如何使鋼尺發(fā)出聲音呢?請同學上來試試。(2)如果我們不斷地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它振動時發(fā)出聲音的音高會發(fā)生變化嗎?2.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長短與音高的關系。(1)假設不斷地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時發(fā)出聲音的音高發(fā)生了變化,那么我們如何來驗證這個實驗呢?以小組為單位,制定一個簡單的研究方案。(2)確定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的變化。(3)實驗前先進行預測,根據(jù)鋼尺伸出桌面的變化,音高可能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預測的理由是什么?3.實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動部分長度的變化順序依次進行實驗。注意區(qū)分尺子敲擊桌面發(fā)出的聲音和尺子引起周圍空氣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把觀察到的音高現(xiàn)象用高、較高、較低、低表示及時記錄下來。4.教師一邊講解實驗注意事項,一邊演示分組活動。記錄表格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厘米)我想到的(預測)我聽到的我看到的音高的變化順序音高振動的快慢音高振動的快慢5.整理數(shù)據(jù)。通過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好“我們的觀察柱狀統(tǒng)計圖”的表格,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和發(fā)出聲音的音高變化規(guī)律嗎?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通過前面的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得越慢,聲音也越低,反之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振動得越快,聲音也越高。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1.研究粗細不同、長短不同的音叉發(fā)聲情況。2.研究粗細不同的空心銅管的發(fā)聲情況。3.研究古代樂器的發(fā)聲情況?!景鍟O計】聲音的高與低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的快慢有關;振動越快,聲音越高,振動越慢,聲音越低?!窘虒W反思】通過實驗觀察讓學生歸納出聲音高低與聲源振動頻率間的關系,進一步將學生對聲音的直觀感受深化到對振動的認識,振動的特征量有振幅和頻率,它們分別對應到聲音的強弱和高低,也就是音量和音高。

第7課時讓弦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教學目標】知道弦的粗細、振動部分的長短、松緊會影響弦發(fā)聲的高低?!窘虒W重難點】尋找影響弦的音高變化的因素?!窘虒W準備】吉他、二胡【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箏等樂器,是靠弦的振動發(fā)出高低不同聲音的,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呢?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研究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1.選定一種弦樂器,討論要解決的問題。2.找一找有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弦的音高,推測音高變化可能存在的規(guī)律。3.在弦樂器上反復試彈,驗證預測。4.設計能讓弦的音高發(fā)生連續(xù)變化的方案。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動,使弦振動的部分越來越短,識別音高的變化。調節(jié)這根弦的松緊程度,識別音高的變化。5.修正方案,并在弦上試彈,尋找影響弦的音高的因素。6.與同學交流,并闡明自己的觀點。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研討影響弦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的原因。2.總結:(1)弦振動部分越短,發(fā)聲越高;振動部分越長,發(fā)聲越低。(2)弦越緊,發(fā)聲越高;弦越松,發(fā)聲越低。(3)弦越細,發(fā)聲越高;弦越粗,發(fā)聲越低。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還能將聲源振動快慢影響音高的原理應用到其他弦樂器上嗎?找一種弦樂器試一試?!景鍟O計】讓弦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弦發(fā)聲的高低與弦振動部分長短、粗細、松緊有關?!窘虒W反思】從樂器中試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看是否與聲源振動快慢對音高變化的影響一致。應多讓學生體驗,將科學原理應用到實際當中去。

第8課時制作我的小樂器【教學目標】利用聲學原理,結合常見樂器制作小樂器。【教學重難點】選擇合適素材,制作小樂器?!窘虒W準備】管、弦、碗等【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我們研究了樂器發(fā)出聲音的秘密,知道了樂器發(fā)出高低不同聲音的道理,讓我們自己動手來做個簡單的小樂器吧。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設計制作方案,畫出小樂器制作示意圖。用什么材料制作小樂器?怎樣讓這些材料方便地發(fā)出聲音?怎樣讓我們的小樂器發(fā)出有規(guī)律的高低不同的聲音?2.根據(jù)自己的設計,一邊制作一邊修改。制作完成后,試一試自己的小樂器能否發(fā)出有規(guī)律的、高低不同的聲音。在班級或小組內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樂器,并與同學們進行交流,發(fā)現(xiàn)并提出小樂器的優(yōu)點及改進建議。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將管、弦、碗按一定方式固定或排列起來,調整它們的長短、松緊、大小,結合聲學原理和常見樂器試驗并得出最佳組合形式的小樂器。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嘗試運用聲學原理解釋得到的最佳組合形式的小樂器的發(fā)聲原理?!景鍟O計】制作我的小樂器【教學反思】制作小樂器有一定難度,要鼓勵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生活積累的基礎上多做試驗,不怕失敗勤于探索,從試驗中制作出合適的小樂器。

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第1課時感受我們的呼吸【教學目標】1.了解呼吸的過程。2.認識相應呼吸器官及作用。3.認識呼吸的實質和意義?!窘虒W重難點】知道呼吸是各個器官相互協(xié)作的過程?!窘虒W準備】用氣球、塑料管模擬呼吸過程【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無論白天還是夜晚,我們都在呼吸,不間斷的呼吸成為我們的重要活動。這是為什么呢?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感受呼吸的過程。吸氣,是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腔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的過程。此時胸腔擴張,腹部收縮。呼氣,是交換后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過程。此時胸腔收縮,腹部放松。使用這個裝置來模擬人體的呼吸。試試怎樣操作模擬的是吸氣,怎樣是呼氣?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參與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它們的作用是什么?2.關于呼吸,你還想了解哪些事情?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氧氣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質。二氧化碳是植物都制造養(yǎng)料所必需的原料。這兩種氣體對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實際上人呼吸的結果是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外呼吸的過程是空氣中的氧氣從口腔或者鼻腔通過氣管進入肺,而體內的二氧化碳匯聚到肺后通過氣管由口腔或鼻腔排出體外,這就完成了一次氣體的交換,也就是一次呼吸?!景鍟O計】感受我們的呼吸【教學反思】

第2課時呼吸與健康生活【教學目標】1.認識到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下呼吸次數(shù)是不一樣的。2.了解不同狀態(tài)下呼吸次數(shù)不同的原因。【教學重難點】選取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如實準確記錄一定時間內的呼吸次數(shù)?!窘虒W準備】記錄卡片【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呼吸如影隨形始終伴隨著我們的生命活動,在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下呼吸是否呈現(xiàn)某種規(guī)律?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閱讀資料。2.人體的哪些活動會影響每分鐘的呼吸次數(shù)?(1)測量安靜狀態(tài)下每分鐘的呼吸次數(shù),作為比較的基礎。(2)舉出可能改變每分鐘呼吸次數(shù)的活動。(3)做有可能改變每分鐘呼吸次數(shù)的活動,并測量每分鐘的呼吸次數(shù)。活動對呼吸次數(shù)的影響日期:活動安靜狀態(tài)慢走20步后跳動20次后每分鐘呼吸的次數(shù)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哪些活動會影響我的每分鐘的呼吸次數(shù)?2.運動后,呼吸次數(shù)的增加對我們的健康有什么好處?3.伴隨呼吸次數(shù)的改變,你注意到心跳速度的改變了嗎?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肺是身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的大小直接決定著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量。做劇烈運動時,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所以肺必須更加賣力地工作。這就是在鍛煉時,我們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如果呼吸功能弱,我們身體的一些工作就無法正常進行。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呼吸功能,保持身體健康?!景鍟O計】呼吸與健康生活【教學反思】通過對不同狀態(tài)下人的呼吸狀況的體驗記錄,可以發(fā)現(xiàn)呼吸隨著人的狀態(tài)不同而有不同,正是從這種不同之中,從某種程度可以發(fā)現(xiàn)呼吸的意義——為人體提供氧氣,不同狀態(tài)下人體對氧氣的需求不一樣,所以呼吸次數(shù)不同。

第3課時測量肺活量【教學目標】1.學會使用簡易肺活量測量袋測肺活量。2.了解肺活量及其意義?!窘虒W重難點】測肺活量?!窘虒W準備】簡易肺活量測量袋【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你還記得最近一次測量的肺活量數(shù)值嗎?肺活量是人體吸入最多空氣后,呼出去空氣的量。肺活量是身體發(fā)育是否健康的一個指標。我們來嘗試測量自己的肺活量。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展示簡易肺活量測量袋,指導學生使用它來測量肺活量。2.這是簡易肺活量測量袋,我們可以使用它測量我們自己的肺活量。3.使用方法:(1)展開測量袋。(2)深吸一口氣,然后將氣體從通氣管呼入測量袋。(3)肺部氣體全部呼出后,收緊通氣管,避免空氣跑出。(4)讀取鼓起的測量袋上的最大數(shù)值,單位為毫升,這就是測得的肺活量。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為什么參加體育鍛煉能夠提升肺活量?你打算今后怎么做?2.總結: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胸腹腔的容積量?!景鍟O計】測量肺活量肺活量是一個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可用簡易肺活量測量袋測量?!窘虒W反思】本節(jié)主要是了解肺活量的概念,然后通過實踐操作,學會使用簡易肺活量測量袋測肺活量,以此建立一些實際感受,在此基礎上領會肺活量的實際意義。

第4課時一天的食物【教學目標】學會用多種標準化給食物分類。【教學重難點】能比較食物的相同與不同?!窘虒W準備】學生準備:進行食物記錄的卡片紙(每人20張)。教師準備:食物分類記錄單(每組1份)?!窘虒W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對于我們人的生長發(fā)育來說十分重要。米飯、饅頭、蘋果、西瓜、土豆、牛奶、雞肉等這些都是我們常吃的食物,我們的各項生命活動都與食物有關,可是我們真的了解食物嗎?從這個課時我們將集中研究食物,了解食物與我們健康之間的關系。讓我們從調查“一天的食物”來開始對食物的研究吧!(板書:一天的食物)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記錄一天中吃的食物。以昨天為例:我們昨天都吃了些什么?學生匯報。(1)討論活動:這么多食物我們該怎么來記錄呢?討論記錄的一些方法:按餐別、葷素等進行記錄。討論記錄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炒三絲”算幾種食物?零食是否要記錄?喝過的水要不要記錄等;(2)小組記錄:要求學生對一天的食物按餐別進行記錄。注意:把每種食物的名稱寫在卡片上,每張卡片只記錄一種食物。重復吃的食物要分多次記錄。要求:每樣食物寫在一張卡片上(每人20張,每人都有自己的編號,便于區(qū)分)。小組匯報,老師記錄(或統(tǒng)計)。(3)思考:從這些匯報中,我們可以看出些什么?一天中,我們要吃多少種食物?吃得最多的是什么食物?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學生將昨天吃的食物在組內交流,然后全班同學匯總。談話:看了我們的統(tǒng)計,你們有什么想法?2.給食物分類。把小組內的記錄卡片混合,看看可以分成幾類食物,分別是什么。要求:(1)把認為是同一類食物的卡片擺成一豎行貼在展板上。(2)在這豎行的排頭位置,用另一種顏色的紙寫上這一豎行食物的類別。以小組為單位匯報。(配合學生在黑板上貼紙條。)對于這樣的分類,你們認同嗎?(配合學生調整黑板上的卡片。)(3)你們還有什么劃分類別的方法?(展示不同分類方法的貼板。)按喜歡吃的分類;按味道分類;按生活習慣分類;按食物結構分類;按食物來源分類。講解食物可以分成動物類食物和植物類食物,以及分類標準。整理卡片,把動物類和植物類食物分別貼在貼板的兩側。對照貼板數(shù)一數(shù)自己吃的食物是動物類多還是植物類多。(4)舉例說說葷食、素食還可以分為哪幾種。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在對一天食物的統(tǒng)計中會發(fā)現(xiàn),我們一天中吃的食物是很豐富的,這里面有著不同類別的食物,攝取種類豐富的食物是我們人類進食的特點。當我們吃下這樣豐富的食物后,食物會給我們提供什么營養(yǎng)呢?同學們可以查閱一些資料,解答這個問題。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我們每天吃的這些食物中,按不同類別劃分時占比的分布是怎樣的?【板書設計】一天的食物早餐午餐晚餐植物類動物類主食副食【教學反思】發(fā)現(xiàn)一天的食物的簡單規(guī)律,并學會用多種科學的方法對食物進行分類。本課更著重在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活動,激發(fā)對后續(xù)探究的興趣,而不是在一開始就讓學生嘗試比較嚴肅的探究,磨滅學生的興趣。執(zhí)教本節(jié)課后,我自問:這節(jié)科學課,到底要讓學生在哪些方面獲得發(fā)展?我認真回想整個教學過程,仔細分析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經(jīng)過反思,我終于明白這節(jié)科學課的失敗之處在于:沒有在教學目標上落實課堂的實效性。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是課堂的支配者,教師只是一個促進者、參與者。教師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聽之任之。課堂的實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師的教學只流于形式,而不關注教學的實際效果,這樣的教學是失敗的教學。科學教育的核心是讓學生認識科學。學生不僅要學會科學的知識與技能,掌握科學的方法,而且要懂得科學,形成科學價值觀,懂得和欣賞科學的本質,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社會、生活的有關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第5課時食物中的營養(yǎng)【教學目標】1.知道食物中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2.了解平衡膳食的重要性。【教學重難點】能辨別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窘虒W準備】學生準備:上節(jié)課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記錄卡。教師準備: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營養(yǎng)的分類等相關資料。脂肪的辨別實驗器材:食用油、肥肉、棉簽、白紙。淀粉的辨別實驗器材: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饅頭、米飯等)、食物包裝盒上的標簽?!窘虒W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身體成長、發(fā)育都需要哪些營養(yǎng)?我們能從種類豐富的食物中獲得什么呢?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講述:人體的生命活動需要多種營養(yǎng)的支持。食物中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非常豐富,通常分為: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下面我們分組探討一下,每一小組選定一種來進行具體研究。(1)分小組探討交流。(可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談談,也可閱讀課本介紹進行了解,還可通過查閱資料解釋。交流時做好記錄,選定一人代表小組在全班匯報交流。)(2)匯報交流。2.用實驗方法了解食物中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質等營養(yǎng)成分。(1)①用滴碘酒的方法,看到食物切面呈現(xiàn)藍色,證明里面有淀粉。②用食物在白紙上涂擦,留下油跡,證明里面有脂肪。③把精肉放在火上烤,烤焦聞到焦臭味,證明里面有蛋白質。(2)通過閱讀食品包裝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了解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學習中的記錄單支撐引導學生主動收集。(3)通過閱讀資料了解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前面我們已經(jīng)對食物進行了簡單分類,這里進一步通過實驗確認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人取食正是為了滿足身體對各類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在一天的食物中,我們能獲得哪些營養(yǎng)?1.引導:通過探討交流,我們已經(jīng)對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現(xiàn)在請大家拿出我們上節(jié)課調查食物時填寫的卡片,將每種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補充記錄在卡片上;然后按照不同的營養(yǎng)成分,將食物再次分類,并做好記錄。2.小組活動:先做補充記錄,再重新分類并做好統(tǒng)計。(1)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2)含有豐富糖類的食物;(3)含有豐富脂肪的食物;(4)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5)含有豐富無機鹽的食物。3.展示交流(投影儀展示小組統(tǒng)計表)。4.小結:我們吃的食物中,有的食物可能會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但沒有一種食物會具有所有的營養(yǎng)成分,因此我們應該均衡膳食。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1.說說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2.課外繼續(xù)檢驗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制成一份常見食物營養(yǎng)成分表?!景鍟O計】食物中的營養(yǎng)食物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水等營養(yǎng)成分?!窘虒W反思】這堂課我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入手,組織了一系列探究活動。整個教學活動通過“相關資料”“實驗驗證”“看標簽”來了解食物中所含的營養(yǎng)。教學重點:知道食物含有哪些營養(yǎng)成分。教學難點:能辨別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1.學生先預測一些食物可能含有哪種豐富的營養(yǎng),再通過相關資料證實;2.實驗驗證:實驗一:脂肪的辨別方法;實驗二:淀粉的辨別方法。首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然后根據(jù)提示掌握實驗的基本要領,采用分組合作的方法,認真完成實驗,填寫實驗單。3.看標簽。了解食物標簽,得到該食物中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得到一定的信息。這節(jié)課以常態(tài)課教學為目的,力求簡單、真實與高效。在科學課教學中,常態(tài)課的有效性表現(xiàn)在:“情、趣”的激發(f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擁有愉悅的心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第6課時營養(yǎng)要均衡【教學目標】1.了解“平衡膳食寶塔”的主要內容。2.學會“平衡膳食”的方法,并根據(jù)標準調整飲食方案?!窘虒W重難點】學會合理搭配膳食營養(yǎng),建立健康生活意識。【教學準備】學生準備:“平衡膳食”食物搭配記錄表。教師準備:“平衡膳食寶塔”資料、掛圖等?!窘虒W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我們從食物中獲取各種營養(yǎng),這些營養(yǎng)必須合理搭配,才能保證我們正常生活和成長,這就是營養(yǎng)的均衡。(板書課題:營養(yǎng)要均衡)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營養(yǎng)均衡的標準。(1)首先請同學們閱讀課本上的“平衡膳食寶塔”圖,它可以為我們選擇食物、獲取均衡營養(yǎng)提供參考。(2)小組閱讀探討:“寶塔”中為我們提供能量的是哪類食物?支持我們生長發(fā)育的是哪類食物?能使我們保持健康的是哪類食物?“寶塔”中不同種類食物食用量的多少,又告訴了我們什么?(3)全班交流。各小組代表交流發(fā)言,相互補充。(4)老師小結:“平衡膳食寶塔”共分五層,包含我們每天應吃的主要食物種類。寶塔各層位置和面積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①谷薯類:含淀粉、少量維生素B及植物性蛋白質;全麥食物:含纖維素,供應熱能、補充消耗、保持體溫。作為主食,自然總攝取量遠高于其他類食物。②蔬菜、水果類:含豐富維生素A和C、各種礦物質及纖維素,增強抵抗能力,保持身體健康,防止便秘,宜多吃。③畜禽肉、水產品、蛋類:含豐富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脂肪;肉類中的鐵質含量特別豐富,有助于發(fā)育,維持新陳代謝,應適量攝取。④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堅果類: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等,奶類鈣質含量特別豐富,有助于牙齒及骨骼健康,應適量攝取。⑤油脂類:提供人體生理運行及活動所需熱能,在一定限度內對身體有利,但攝取過多有害,故應盡量避免多食。2.搭配膳食營養(yǎng)。(1)小組活動。將我們“一天中的食物”記錄(卡片)按照寶塔各層食物的分類進行擺放,與均衡膳食寶塔圖對照,看看我們的食物搭配與食物均衡膳食寶塔有什么不同,我們需要做出哪些改進。將改進后的食物搭配記錄下來,完成下表。一天的食物早餐午餐晚餐(2)展示交流。投影儀展示各組改進后的“一天的食物”記錄表,全班交流再改進。(3)探討膳食搭配。過渡:為了讓我們的身體長期保持營養(yǎng)均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應該制定什么樣的膳食搭配原則,這就需要我們思考更多的條件。比如,這幾天手指脫皮了,是否要增加相關的維生素?這幾天運動量比較大,是否要考慮增加富含糖類的食物……在考慮到諸多因素的基礎上,制定出“我的膳食營養(yǎng)原則”。參考示例:我的膳食營養(yǎng)原則:①葷素搭配。②粗細糧搭配。③每日吃適當?shù)男迈r水果和蔬菜。④最近運動量比較大,需要多吃糖類食物,補充足夠的能量。⑤最近手指間有一些脫皮,需要多吃含有維生素的食物。⑥喝一些水。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通過對“平衡膳食寶塔”的研究,我們應該知道日常飲食要保持膳食平衡。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記錄自己日常飲食習慣,比對“平衡膳食寶塔”,分析自己日常膳食是否均衡,并做適當調整?!景鍟O計】營養(yǎng)要均衡【教學反思】本課學習中,我讓孩子們通過看書閱讀理解圖義,輔以老師的講解,幫助學生建立均衡營養(yǎng)的認識。在搭配膳食營養(yǎng)活動中,讓學生利用已有的一天中食物搭配與“平衡膳食寶塔”進行整體比較,關注每一餐是否也注意到各種營養(yǎng)均衡了。通過閱讀討論膳食原則,學生對“平衡膳食”有了一個新的理解,我希望學生們通過此次學習活動,改變自己不好的飲食習慣,從小樹立健康生活的意識。

第7課時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教學目標】1.知道牙齒分為門齒、犬齒、臼齒三大類。2.了解口腔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其中牙齒研磨食物,舌頭攪拌食物,唾液濕潤、初步消化食物?!窘虒W重難點】牙齒的分布及作用。【教學準備】兒童牙齒模型、饅頭、鏡子?!窘虒W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教師提出問題:口腔是食物消化開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發(fā)揮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樣工作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觀察口腔。請學生分別慢慢咀嚼一小塊饅頭,從食物形狀和我們的感覺兩個方面觀察,并根據(jù)體驗以四人一組為單位進行填表,全班交流。對饅頭的觀察短時間的咀嚼較長時間的咀嚼長時間的咀嚼食物原有形狀完整的饅頭被分成許多的小碎塊,有一些濕碎塊粘在一起,又濕了一些碎塊已經(jīng)變得稀爛了,很濕了我們的感覺饅頭有點硬,舌頭上感覺有許多饅頭渣已經(jīng)變得軟軟的,有一點甜味了跟開始的饅頭完全不一樣了,濕濕黏黏的,有甜味四人小組討論并分析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教師在小組中走動,并相機指導。教師提問:在上述的變化中,牙齒、舌和唾液分別起了什么作用?(牙齒研磨、舌攪拌、唾液濕潤,這三者相互協(xié)調工作。)2.觀察牙齒。讓學生拿出鏡子觀察自己牙齒的形狀,并討論交流。(1)討論牙齒的作用。知道牙起著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齒承擔著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食物由大變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理解三類牙齒在咀嚼活動中的協(xié)調工作。①門齒:最中間的叫門齒,上下各4顆,是切食物用的。②犬齒:在門齒兩邊,上下各兩顆,是撕食物用的。③臼齒:犬齒后面叫臼齒,上下分別是嚼食物用的。32顆牙齒就像兄弟姐妹一樣,分工合作,幫助我們人類更好地吸收營養(yǎng)。(2)老人們常說的“細嚼慢咽”是什么道理?食物的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食物進入嘴里后,要靠牙齒把它嚼碎。只有嚼碎了才容易吞咽、消化。舌頭很靈活,它除了能伸縮、翻動食物并把食物送到咽部外,還能辨別食物的性質。對于身體不需要甚至有害的東西,如骨頭渣、小沙粒、頭發(fā)、小釘子等,通過舌頭可把它清除出來。此外,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對食物中的淀粉進行初步消化,使之分解成有甜味的麥芽糖。這也就是我們在細嚼飯粒和饅頭時會覺得有甜味的原因。經(jīng)過仔細咀嚼過的食物進入胃內,也容易與胃內的消化液混合,有助于食物進一步消化。因此,吃飯時一定要放慢速度,因為狼吞虎咽可能會引起胃疼、胃部灼燒感以及便秘。由于兒童的胃腸道發(fā)育還不完善,胃蠕動能力較差,胃腺的數(shù)量較少,分泌胃液的質和量均不及成人。因此,兒童吃飯時更應該仔細咀嚼,即在口腔中讓食物充分被研磨與初步消化,以便減輕胃腸道對食物消化的負擔,提高兒童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以保護胃腸道。(3)畫出牙齒分布圖。同桌合作畫出牙齒分布排列圖,然后按照形狀給牙齒分類及標明門齒、犬齒、臼齒。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簡要說明一種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是怎樣的?能用來支撐或解釋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嗎?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1.討論對牙齒的保護(1)討論什么是蛀牙、齲病牙。觀察蛀牙圖片。使學生了解,從外部觀察,整個牙齒由牙冠、牙根和牙頸三部分組成。平時在口腔里能看到的部分就是牙冠,它是發(fā)揮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其形態(tài)因功能而各異。牙根固定在牙槽窩內,是牙齒的支持部分,有單根牙和多根牙。牙冠和牙根交界處叫牙頸。(2)讓學生討論交流。你覺得,哪些壞習慣會影響牙齒生長?2.想一想,自己平時是怎樣護牙的?應該用什么方法護牙?以下是老師預設的問題。(1)怎樣選牙刷和牙膏?(2)在換牙時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3)你發(fā)現(xiàn)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壞習慣?會有什么樣的后果?(4)如果發(fā)現(xiàn)你的同桌有這些壞習慣,你會怎么辦?【板書設計】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教學反思】學習本節(jié)內容首先要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注意到牙齒在食物消化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康用牙保持口腔清潔的習慣,此外要引導學生完整地看待食物的初步消化過程,了解食物對人體的意義。

第8課時食物在身體里的旅行【教學目標】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及其消化過程?!窘虒W重難點】知道消化器官中食道、胃、小腸的主要作用及特點。【教學準備】學生準備:人體消化器官記錄單,模擬胃的蠕動實驗用的塑料口袋,水、饅頭,模擬食道輸送食物實驗用的透明塑料軟管,熟米飯粒。教師準備:人體消化器官圖、餅干?!窘虒W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1.我們大家運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那同學們知道我們需要的能量從哪里來的嗎?2.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丝梢越o我們補充能量的朋友(出示餅干)。不過這不是普通的餅干,它是鼎鼎有名的旅行家,它的足跡遍布祖國的各地,也跨出過國門。今天,看膩了外面世界的它,突發(fā)奇想:“我想到你們的身體里面去看一看,你們同意嗎?”3.這么干脆,那么你們喜歡餅干到哪些地方旅游呢?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猜測。(1)那么,餅干在體內是怎樣“旅行”的?經(jīng)過哪些器官?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學生進一步猜測。用文字和圖畫或符號將自己的猜想表示出來。教師分發(fā)印有人體輪廓的記錄紙,讓學生將自己的猜測在記錄紙上表示出來。2.器官作用研究,證實證偽想法。(1)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餅干在我們身體內的旅行路線了,你們做好給餅干旅行的準備了嗎?(2)在開始之前,希望大家明白注意事項。第一,保持安靜。第二,體會餅干在口腔內的變化以及你自己的感受。(3)請大家拿出餅干,讓他進入第一站——口腔。誰能根據(jù)剛才的品嘗,說一說餅干的變化。自己又有什么感受?現(xiàn)在知道口腔的作用了嗎?(板書:咬碎食物,初步消化)(4)現(xiàn)在餅干到哪里去了?食物在食道里停留的時間長嗎?誰能說說食道的作用?(板書:輸送食物)(5)那么食物經(jīng)過食道進入胃、小腸、大腸之后又有什么變化呢?誰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說一說?可以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6)好,誰來說一說你的認識?(7)不知道大家說的到底對不對?還是讓我們來看一段錄像吧。希望大家能仔細看,認真聽。(8)短片看完了,大家能正確地說說胃的作用嗎?(板書:磨碾食物,進一步消化)(9)那么小腸呢?(板書:吸收營養(yǎng)、充分消化)(10)大腸又有什么作用呢?(板書:收集食物殘渣)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討論:在實驗中,你觀察到了哪些器官?它們有什么作用?2.請根據(jù)研究修改、評價自己的食物旅行線路圖是否正確。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大家可以在日常的就餐中留意自己身體的變化和感受?!景鍟O計】食物在身體里的旅行【教學反思】人體消化過程只能粗略感知,不易直接了解,這可以通過結合日常生活經(jīng)驗,看人體消化系統(tǒng)圖以及吃餅干的現(xiàn)場體驗來間接認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人體消化食物過程的理解。

第三單元運動和力第1課時讓小車運動起來【教學目標】1.知道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體拉向地面。2.明白一定的拉力能夠使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快。3.安裝用重力拉動的小車;做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關系的實驗;用實驗數(shù)據(jù)驗證自己的推測。4.注重獲取數(shù)據(jù),用證據(jù)來證明觀點。【教學重難點】1.做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關系的實驗。2.學會基于實驗數(shù)據(jù)做出科學推測?!窘虒W準備】實驗小車一輛、粗線一根、掛鐵墊圈的小鉤子一個、鐵墊圈若干、秒表?!窘虒W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1.出示小車,提問:你有哪些方法讓這輛小車動起來?(推、用繩子拉……)2.揭題:那我們今天就來研究研究用繩子拉的小車。(板書:讓小車運動起來)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實驗前,明晰實驗設計方案。(1)提問:要把這輛小車改裝成小纜車,能改裝嗎?說說看怎么改?(2)學生動手操作:將粗線綁在小車上。(3)提問:這樣的小纜車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動?(人)(4)提問:請你仔細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嗎?說說為什么(5)學生交流討論:在繩子上掛重物,讓重物拉動小車。(6)出示掛鐵墊片的鉤子和墊圈,讓學生安裝小車。2.實驗中,圍繞問題展開觀察。(1)提問:剛才大家在用墊圈的力量拉動小車,發(fā)現(xiàn)用了幾個墊圈可以拉動小車?(學生說出不同的個數(shù))(2)很多小組的數(shù)據(jù)都不一樣,為什么?可能哪些地方存在問題。(3)學生交流討論:①可能每個墊圈有差別。②放墊圈要一個一個放上去,直到小車可以動起來。(4)學生實驗,獲得數(shù)據(jù)。3.實驗后,匯報交流實驗現(xiàn)象。提問:剛才我們已經(jīng)用實驗獲得了數(shù)據(jù),知道用多少個墊圈的力能使小車動起來,你認為拉力的大小和小車運動有什么樣的關系?如何用實驗證明?學生交流討論,推測:拉力越大,小車運動越快,拉力越小,小車運動越慢。提示:(1)標明小車運動的起點和終點,每次實驗都要從起點開始,終點結束。(2)每次多個多個地增加墊圈,觀察和記錄小車的運動是怎樣變化的。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討論:怎樣使靜止的小車運動?怎樣使運動的小車靜止?2.看到什么現(xiàn)象能證明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有關?【板書設計】讓小車運動起來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體拉向地面。拉力越大,小車運動越快;拉力越小,小車運動越慢?!窘虒W反思】《讓小車運動起來》是“力”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包含兩方面的知識點:一是組裝用重力拉動的小車,知道什么是重力;二是研究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的關系。在課堂上,教師應以學生為本,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本課我通過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實驗小車導入,一方面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纜車的運動原理,增強學生制作小纜車的欲望。接著安排的是設計并安裝小纜車的活動。在調試小纜車的過程中,同時安排了挑戰(zhàn)性的任務:研究掛幾個墊圈剛好可以拉動小車?在研究拉力大小和小車運動速度關系的活動中以“實驗探究”為主,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這樣一個過程:根據(jù)問題猜想——設計實驗方案——小組合作實驗——交流得出結論,使他們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科學的樂趣,增強科學探究的能力。特別是在學生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能自己說的教師絕不包辦,教師只有“無言”或“少言”才能使學生在自主實驗后的“多言”,從而使學生主體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學生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才能用自己的思維、想法指導行動。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存在著一些缺點。比如課前教學的語氣比較生硬,不夠活潑,這樣容易使課堂氣氛沉悶;另外在教學評價語方面可以更加豐富一點。學校是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搖籃,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舞臺,是鍛煉學生生存本領的陣地,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講究教學藝術,提高效率,更好地教書育人。

第2課時用氣球驅動小車【教學目標】1.感受氣球的噴氣與運動,形成推力和反沖力的科學概念。2.組裝氣球小車和研究小車的反沖運動。3.體驗合作的重要性,形成不怕苦難的積極態(tài)度。【教學重難點】研究小車的反沖運動,并對小車反沖運動做出解釋?!窘虒W準備】小車反沖運動試驗套材、小車安裝示意圖、長線一根、噴氣式飛機等圖片?!窘虒W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1.玩氣球,教師把吹足氣的氣球放開,氣球會飛走。引導語:玩過嗎?請你也來這樣玩一玩,想一想氣球為什么會飛出去?2.學生實驗、解釋。(1)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2)把手放在氣球口,噴出的氣朝什么方向?(3)把手放在氣球上方,氣球上升的力朝什么方向?3.揭題:能不能把這種力用來驅動小車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用氣球驅動小車。二、學單導學,自主實驗。1.實驗前,明晰實驗設計方案。交流討論安裝方法。出示小車安裝示意圖。2.實驗中,圍繞問題展開觀察。測量小車能行駛多遠。(1)討論測量方法。(2)實地測量。(3)提問:如何讓小車行駛得更遠?說說為什么?3.實驗后,匯報交流實驗現(xiàn)象。學生匯報。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提問:氣球怎樣使小車向前運動?2.提問:怎樣才能讓小車行駛得更遠?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沖力?出示噴氣式飛機、火箭等圖片?!景鍟O計】用氣球驅動小車【教學反思】《用氣球驅動小車》這一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反沖力,為什么氣球能向上運動,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反沖力的例子?課中安排了生活中孩子們常玩的氣球:把氣球吹足氣,氣球怎樣運動?然后讓學生動手安裝一輛噴氣小車,讓學生解釋氣球為什么能推動小車,最后讓學生明白要讓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施加一定的動力。要使物體運動得更快必須用更大的動力。

第3課時用橡皮筋驅動小車【教學目標】1.了解能量、動力、彈力的概念。明白彈力是物體形狀改變后要恢復原來形狀產生的力;橡皮筋的彈力越大,作用時間越長,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2.給小車安裝橡皮筋作動力,做橡皮筋的纏繞圈數(shù)與小車行駛距離關系的實驗。3.認識到認真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進行解釋的重要性?!窘虒W重難點】做橡皮筋的纏繞圈數(shù)與小車行駛距離關系的實驗?!窘虒W準備】實驗用的小車一輛、小車安裝示意圖、細橡皮筋幾根、細線、測量距離的繩子。【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1.出示小車,提問:在前面的課中,我們是用哪種力使小車運動起來的?2.除了用拉力,我們還能用什么力使小車運動起來呢?3.揭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用橡皮筋驅動小車。(板書:用橡皮筋驅動小車)二、學單導學,自主實驗。1.實驗前,明晰實驗設計方案。(1)提問:那么我們如何用橡皮筋驅動小車呢?(學生討論)(2)出示小車安裝的示意圖,學生根據(jù)示意圖安裝。(3)調試橡皮筋動力小車。2.實驗中,圍繞問題展開觀察。(1)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各小組的橡皮筋動力小車都裝好了嗎?下面就用你們的小車來進行比賽,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小車跑得最遠。(學生比賽)(2)交流討論,發(fā)現(xiàn)問題。①起點、終點不固定。②橡皮筋繞斷了。③橡皮筋纏繞圈數(shù)多的跑得遠。(3)實驗驗證。指導學生看課本的記錄表,并開始實驗。3.實驗后,匯報交流實驗現(xiàn)象。提問:為什么橡皮筋纏繞的圈數(shù)多,小車跑得遠呢?(1)學生解釋。(2)實驗:橡皮筋的力是怎樣產生的?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討論:橡皮筋的彈力在什么情況下會產生?2.思考:彈力是一種什么樣的力?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課下嘗試讓橡皮筋產生不同大小的力。【板書設計】用橡皮筋驅動小車1.彈力是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改變后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2.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的圈數(shù)越多,彈力越大,小車行駛距離越遠?!窘虒W反思】本課主要構建“彈力”這個概念,通過活動知道“彈力”有大小和方向。本課設計了兩個活動,一是“使小車前進和后退”;二是“使小車前進更遠”。在活動完成后提出促使小車運動的動力是怎么產生的,將拉開的橡皮筋與原來的橡皮筋進行對比,初步建構“彈力”的概念。讓孩子們帶著問題進行“使小車前進更遠”的活動,知道動力大小是不一樣的,最后結合課本47頁橡皮筋掛鉤碼實驗認識彈力,再結合生活利用彈力。

第4課時彈簧測力計【教學目標】1.知道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單位是“?!?。2.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3.制作簡易的橡皮筋測力計?!窘虒W重難點】學會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窘虒W準備】彈簧測力計、鉤碼、橡皮筋、回形針、長條形硬紙板和本單元弟一課時實驗記錄表。【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1.談話:今天要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件非常重要的測量工具,我們要比一比誰最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2.出示本單元第一課時實驗記錄表,提問:在這個表格中,我們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3.提問:那么2個、3個、5個墊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們能不能測量出來?4.揭題:測量力的大小。二、學單導學,自主實驗。1.認識彈簧測力計的結構。(1)學生交流匯報:用彈簧測力計。(2)提問:彈簧測力計你見過嗎?讓我們一起來見見它。(3)課件出示:彈簧測力計。引導:請你仔細觀察,你能從彈簧測力計上獲得哪些信息?學生觀察各小組的彈簧測力計:提環(huán)、彈簧、指針、刻度板、掛鉤。(牛=100克力)2.學會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1)教師出示彈簧測力計。引導語:剛才我們通過觀察認識了彈簧測力計,那你用過彈簧測力計嗎?你會用它來測量物體的重力大小嗎?(2)學生嘗試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一個砝碼的重力大小。(3)發(fā)現(xiàn)問題,引出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4)出示: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注意:①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位置。②讀數(shù)時,視線與指針相平。③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shù)量,因此要先估計重力大小。3.實驗后,匯報交流實驗現(xiàn)象。測量數(shù)據(jù),交流匯報。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討論彈簧測力計的彈力是怎樣產生的?在一定限度內,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示數(shù)也越大,跟橡皮筋的特點很像。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調查、收集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有彈力?它們在什么情況下會產生?【板書設計】彈簧測力計受力大,伸長長單位是牛頓,用“N”表示。【教學反思】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的就是帶著同學們好好認識彈簧測力計,認識力的單位“牛頓”,通過大量的估計、測量活動,讓他們充分建立“牛頓”這個單位的概念。所以我給每個小組都分別準備了一個彈簧測力計,以利于比較觀察并認識其原理、結構。然后把課堂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感受1牛頓的力的大小,及預測、實測各種物體的重力大小上。整個活動,從感知力的大小——認識彈簧測力計——使用彈簧測力計——制作彈簧測力計一步步推進,使同學們興趣高漲。

第5課時運動與摩擦力【教學目標】1.知道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接觸面發(fā)生摩擦,會產生摩擦力。2.知道物體滾動時比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力要小得多。3.形成認真實驗、根據(jù)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的科學精神。【教學重難點】1.用實驗檢驗摩擦力大小與摩擦運動方式的關系。2.做摩擦力大小的對比實驗?!窘虒W準備】硬紙盒、橡皮膠棒等重物、細繩、墊圈、托盤、粗糙的平面?!窘虒W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出示課本圖片,當我們看到雄偉的古代建筑時可曾想過,古人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是如何搬運巨石等重物的?人們在搬運重物的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摩擦力,怎樣才能減小這種摩擦力呢?(揭題:摩擦力)二、學單導學,自主實驗。1.實驗前,明晰實驗設計方案。(1)我們來模擬搬運重物的過程。(2)硬紙盒內放入物體模擬“重物”,通過墊圈拉動它運動。怎么表示摩擦力的大?。浚ɑ卮穑和ㄟ^紙盒開始運動時的墊圈個數(shù)表示)(3)我們怎么創(chuàng)造不同的摩擦運動方式?對比實驗要控制什么因素不變?(條件:控制重物不變)2.實驗中,圍繞問題展開觀察。(1)紙盒開始運動時,墊圈的數(shù)量代表什么?(2)紙盒直接在平面上運動、“滾木”放在紙盒下、給紙盒安上輪子的運動摩擦力大小關系是怎樣的?3.實驗后,匯報交流實驗現(xiàn)象。學生實驗,交流匯報。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用紙盒開始運動時,墊圈的數(shù)量代表摩擦力大小。2.輪子可以看作滾木,用滾動的方式前進,可以減小摩擦力。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減小摩擦力?【板書設計】運動與摩擦力1.物體運動方式:滑動、滾動2.物體滾動比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力小。3.摩擦力大小:①需要增大的地方有鞋底的花紋、輪胎的花紋等。②需要減小的地方有自行車軸承、氣墊船、磁懸浮列車等?!窘虒W反思】這節(jié)課主要通過引導、觀察、討論、實驗操作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感知摩擦力,經(jīng)過分析交流,認識摩擦力是有大小的,并猜測摩擦力大小受到哪些因素影響。通過交流猜想,制定探究方案,再完善方案,后實施實驗,在小組共同探究分享中獲得知識。

第6課時運動的小車【教學目標】1.通過物體的運動現(xiàn)象感受能量的概念。2.通過敲擊音叉實驗、小車撞擊實驗分析能量與運動速度的關系。3.明白能量與自然的運動和變化的緊密聯(lián)系,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能量的各種形式?!窘虒W重難點】能量概念的建立、運動物體能量與速度的關系。【教學準備】橡皮槌、音叉、小車、木塊、斜坡、木板、小旗(或其他標記物)?!窘虒W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1.教師闡述:飛行的子彈將物體擊穿,踢飛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嘯的狂風將大樹連根拔起,奔騰的江水驅動水輪轉……它們都具有能量。(引入概念)2.教師提問:能量來自于運動和變化,那么能量的大小怎么表示呢?能量的大小與運動的速度有什么關系呢?3.學生思考討論。4.教師引導: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二、學單導學,自主實驗。1.實驗前,明晰實驗設計方案。(1)教師出示課件,展示實驗過程。(2)敲擊音叉試驗中,明晰怎樣比較敲擊能量的大??;撞擊實驗中,明晰怎樣比較小車撞擊能量的大小。2.實驗中,圍繞問題展開觀察。教師提問:(1)橡皮槌和小車在什么情況下具有能量?我們是怎么知道的?(2)運動物體具有的能量和運動速度的大小有什么關系?3.實驗后,匯報交流實驗現(xiàn)象。學生匯報:通過音叉振動和木塊被撞動感知能量。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橡皮槌敲擊音叉越迅速,發(fā)聲越強,能量越大;小車撞擊木塊速度越快,木塊滑動越遠,能量越大。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就不會有運動和變化,也不會有生命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種形式的能量,運動的小車、發(fā)光的燈泡、燃燒的蠟燭、拉長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景鍟O計】運動的小車2.運動快慢與能量的關系:運動快,能量大;運動慢,能量小?!窘虒W反思】本節(jié)課主要通過自然與生活運動和變化的現(xiàn)象構建能量的概念,通過變化的現(xiàn)象大小來比較能量的大小,進而通過實驗的控制變量的觀察比較探究運動物體能量大小與運動速度大小的關系,使學生體會到物理現(xiàn)象的關聯(lián)轉化以及在實驗中用等效轉化的方法測量目標。最后結合實驗中的充分認知,聯(lián)系自然界和生活,感受能量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形式。

第7課時設計制作小車(一)【教學目標】1.通過本單元前面課時關于小車動力和摩擦力的了解,設計一輛具有動力的小車。2.知道設計制作的基本步驟:明確問題→制訂方案→實施方案→評估與改進。3.在本課時中,了解設計制作小車的具體要求和怎樣制訂細致的設計方案?!窘虒W重難點】設計制作的流程的了解;小車設計中會遇到的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法?!窘虒W準備】硬紙盒、剪刀、橡皮筋、輪子、連接軸、膠水、吸管、膠帶、氣球。【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人們根據(jù)需要會設計各種動力的車輛來執(zhí)行不同的任務,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小車運動的知識,讓我們自己設計一輛具有動力的小車吧!二、學單導學,自主實驗。1.明確任務要求。(1)教師強調,我們這是設計實驗,研究的對象是實驗的設計過程。(2)本課時通過小車設計實驗了解設計制作過程中明確問題和制訂方案的具體意義。2.設計制作圖紙。(1)小車設計的要求是什么?課本提供的動力方式有哪些?(2)了解小車的結構,結構可大致分為幾部分?各部分特點和作用是什么?小車的設計圖如何繪制會比較全面和細致?3.開展實踐制作。學生自己摸索、思考、提問,師生一起設計及制作小車。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怎樣才能更詳細、細致、全面地展現(xiàn)出我做的小車結構?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我們平時所知的卡丁車、太陽能汽車、月球車動力方式各有不同?!景鍟O計】設計制作小車(一)設計制作的基本步驟:明確問題制訂方案實施方案評估與改進【教學反思】本課時為設計制作實驗,通過小車制作,涉及設計制作的基本步驟中的明確問題、制訂方案等部分,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提問,鍛煉學生的自主實驗能力。

第8課時設計制作小車(二)【教學目標】1.通過本單元前面課時關于小車動力和摩擦力的了解,設計一輛具有動力的小車。2.在本課時中,了解設計制作小車實施方案中的分工合作、測試匯報的注意事項,嘗試評估和改進設計過程?!窘虒W重難點】設計制作的流程的了解;小車設計實施中的分工合作、測試和改進;學會從多角度評估設計過程,并加以改進?!窘虒W準備】硬紙盒、剪刀、橡皮筋、輪子、連接軸、膠水、吸管、膠帶、氣球、記錄表。【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聚焦問題。上一課時我們已經(jīng)明確了設計小車的要求,并制訂了細致的設計方案,同學們有了自己的設計圖?,F(xiàn)在我們嘗試根據(jù)設計圖制作小車,這需要自己與周圍同學的配合。二、學單導學,自主實驗。1.分工合作,制作小車。(1)確定組裝步驟。(2)做好成員分工合作。2.匯報制作過程,開展測評。(1)怎樣分工能夠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務?車軸怎么安裝在車架上?(2)測試小車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哪些問題?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進?(3)與同學交流設計制作小車整個實驗的流程,相互探討學習,各環(huán)節(jié)的操作優(yōu)劣怎么評估比較?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如果小車不能走直線,可能是車軸不正,需調正。2.橡皮筋小車動力不足,可能是橡皮筋不夠多,可以加橡皮筋。3.制作工藝對小車的穩(wěn)定性影響很大,要注意各部件連接合理。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工程師不會將不成功的模型視為失敗,而是將它看成一個有價值的學習機會,并能根據(jù)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改進,做出更好的解決方案?!景鍟O計】設計制作小車(二)1.實施方案2.評估與改進【教學反思】本課時為設計制作實驗,通過小車制作,涉及設計制作的一般流程中的實施方案、評估與改進部分,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提問,鍛煉學生的自主實驗能力。16.人造肥料與現(xiàn)代農業(yè)【教學目標】[科學觀念]1.了解技術是人們改造周圍環(huán)境的方法,是人類能力的延伸,工程是依據(jù)科學原理設計和制造物品、解決技術應用的難題、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人工世界的一系列活動;2.了解科學技術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文明進程。[科學思維]1.了解科學技術可以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2.了解在科學研究與技術應用中必須考慮倫理和道德的價值取向;3.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的需求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動力,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fā)展;4.認識到人類、動植物、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依存關系,了解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活動會對環(huán)境產生正面和負面的影響,自覺采取行動,保護環(huán)境。[探究實踐]1.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調查、案例分析等方式獲取事物的信息。2.用科學語言、概念圖、統(tǒng)計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探究結論。3.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學小論文、卡片、調查報告等方式,呈現(xiàn)探究的過程與結論。[態(tài)度責任]1.表現(xiàn)出對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2.在尊重證據(jù)的前提下,堅持正確的觀點;從不同視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設計與制作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3.能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反思、調整自己的探究;在進行多人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窘虒W重點】初步了解一些化肥的知識,意識到科技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一些化肥的知識,意識到科技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性?!窘虒W難點】了解液體肥料對植物生長的作用,培養(yǎng)做好對比實驗和觀測記錄的能力。了解液體肥料對植物生長的作用,培養(yǎng)做好對比實驗和觀測記錄的能力?!窘虒W準備】[教師]課件、圖片資料和視頻。[學生小組準備]高濃度營養(yǎng)液一份,燒杯、量筒等,陽臺無土栽培材料每組一套?!窘虒W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一、傳統(tǒng)農業(yè)的問題1.(展示學生體驗活動的照片)昨天我們大家都去體驗了一下農民伯伯的工作,瞧你們玩得多開心,那除了開心以外還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2.學生匯報:辛苦;曬;熱3.談話:雖然很辛苦,但是這是件有意義的事情?我們中國就是用世界上7%的土地養(yǎng)活了22%的人口,那你知道我們祖先是怎么走向農業(yè)發(fā)展的嗎?4.觀看視頻《中國農業(yè)起源》5.提問:農業(yè)是我們人類走向文明時代的起點,我們之前所體驗的主要是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鐵器等進行手工勞動,這是祖先世代積累下來的傳統(tǒng)經(jīng)驗,自給自足,這就是比較傳統(tǒng)的農業(yè)(板書:傳統(tǒng)農業(yè))?結合你們的經(jīng)驗,說說這樣的傳統(tǒng)農業(yè)存在什么問題?6.學生匯報: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產量比較低7.追問:產量比較低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決?8.學生匯報:可以往土壤里增加肥料9.那么肥料與農業(yè)發(fā)展之間存在什么關系?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板書:肥料與農業(yè))[設計意圖]經(jīng)過前期的活動體驗,學生會對下地種田比較有感觸,在此基礎上展開本節(jié)課的教學,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利用視頻讓學生意識到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關注傳統(tǒng)農業(yè)的問題,聚焦人造肥料的作用,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做鋪墊。二、創(chuàng)設活動 二、探究人造肥料的發(fā)展1.早在公元前3世紀,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jīng)知道落葉腐爛可以肥田,并且開始利用泥糞?泥糞是一種含有較多腐殖質的土壤,包括淤泥、塘泥、河泥、湖泥,以及其他肥泥。2.歐洲人跟你們一樣,談糞色變,從來不在莊稼上直接施用人畜糞便,而且已經(jīng)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觀念?但是土地因為年復一年地種莊稼變得越來越貧瘠了,這個問題要怎么解決?3.學生猜測4.提問:可以用什么代替糞便?農業(yè)肥料又是怎么發(fā)展的呢?請你們閱讀資料并補充記錄單上的時間軸上的信息。5.學生領取資料卡片和記錄單,分組完成信息整理。6.學生展示匯報成果,教師適時展示圖片介紹:為了解決歐洲人的耕地貧瘠問題,李比希另辟蹊徑,經(jīng)過10多年的實驗,終于發(fā)現(xiàn):氮、磷、鉀是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元素,這些元素不但可以從人畜糞便中加以提取,還可以利用其他物質予以人工合成?1840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批人工合成的氮肥、鉀肥、磷肥?實踐證明這些肥料可以增加作物產量,李比希被稱為“農業(yè)化學之父”?有了李比希的發(fā)明才有了后來人造肥料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是1901開始利用化肥,當時主要用到的是氮肥、磷肥、鉀肥這些單質肥,直到1998年,中國的復合肥料技術拉開帷幕,開啟中國化肥改革歷程,7.那么人造化肥帶來了什么樣的益處?(板書“人造”)8.生交流: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土壤費力、提高作物抗病力9.師適時展示圖片8.人造肥料對作物產量起到了多大的影響?我們來對比一下1978年與2007年的作物產量和化肥使用量?這樣看起來比較復雜,我們來計算一下,近年糧食產量增長了2億噸,化肥投入量增加了2078萬噸,即1噸肥約增產了10噸,糧食主要經(jīng)濟作物產量從9778萬噸增加到82312萬噸,增長8.4倍,用肥增長了1678萬噸,1噸化肥約增產了43噸經(jīng)濟作物?由此也可以看到,化肥為農產品增產提供了重要支撐。9.有了化肥,要需要不需要傳統(tǒng)的綠肥或農業(yè)肥料了嗎?化肥有什么弊端?10.師生交流:化肥會造成土壤板結、重金屬增加、導致土壤酸化加劇,pH值變化太大等問題?農家肥料依然是農業(yè)上一個重要的肥源,因此在農業(yè)生產中應該科學施肥,注重農家肥料與化學肥料相互取長補短,相得益彰。[設計意圖]農業(yè)化肥的發(fā)展,是學生比較少關注的,通過閱讀資料讓學生感受人造化肥的發(fā)明意義重大,本活動意在拓展學生的認知,初步了解一些化肥的知識,并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科技產品給人類帶來益處和負面作用?利用時間軸整理資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以及信息整理能力,意識到科技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性。三、游戲活動,驗證猜想三、認識和體驗無土栽培1.當然人造肥料帶來的不僅僅是中國農作物產量大幅度增長,更改變了中國農民千百年來的耕作施肥模式,你們知道農業(yè)耕作模式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2.生回答:水培/無土栽培。3.是的,大家都知道,傳統(tǒng)農業(yè)中作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壤,因為作物的生長需要土壤中的養(yǎng)分,可以說,農業(yè)與土壤是密切相關切的?而自1929年格里克教授試種一株無土栽培番茄成功以來,作物栽培終于擺脫自然土壤的束縛,(板書:無土栽培)這得益于人造肥料的創(chuàng)造,人造肥料可以是固態(tài)的,也可以是液態(tài)的,這就為農業(yè)走向現(xiàn)在化發(fā)展提供支撐?(板書:現(xiàn)代農業(yè))4.提問:你對無土栽培了解多少?學生討論、匯報5.無土栽培也叫營養(yǎng)液栽培,就是用非土壤基質或栽培容器固定植株,用營養(yǎng)液澆灌的栽培方法?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無土栽培?6.我們來看一下如何進行無土栽培?7.學生閱讀課本無土栽培方法,并交流討論分工。8.溫馨提示: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取適量的材料,體驗過程中不要弄臟桌面和地板,實驗結束后及時清理桌面。9.學生領取材料分組進行無土栽培體驗。10.剛剛同學們都完成了植物的無土栽培,那誰能來說一說無土栽培與有土栽培的不同?11.學生交流、匯報。12.無土栽培是一種高科技種植方式?它的肥料是人工配制的營養(yǎng)液,基質種類比較多;種植方式成本較高,對設備、技術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較高,但產量也非常高?因而,種植面積較小,目前只有少數(shù)的蔬菜瓜果和名貴花卉是用這種方式種出來的?有土栽培則是沿續(xù)了幾千年的種植方式?植物主要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是來自于土壤,栽培方式投資小,雖然產量比不上無土栽培,但適合種植的面非常廣,所以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種植方式,大宗糧油作物、樹木、果樹均采用有土栽培。13.那你們認為在這里面加入營養(yǎng)液是有必要的嗎?為什么?14.生:有必要,營養(yǎng)液能為植物提供養(yǎng)分,讓植物更好地生長。15.那要如何證明,是營養(yǎng)液在起作用呢?而不是水或者其他物質原因?16.生:設置對比實驗,再弄一個沒有營養(yǎng)液的水培裝置,對比兩個植株的生長情況。17.那這個對比實驗,需要注意什么?18.生:實驗公平性,植株品種、大小、生長狀況要一樣生:生長環(huán)境要一樣生:要堅持觀察并記錄19.播放視頻,觀看操作方法。20.生領取實驗材料及記錄單,完成對照組的設置21.(展示記錄單)那么請同學們在接下來的四周時間里認真觀察對比植株各方面生長情況。[設計意圖]現(xiàn)代農業(yè)正在普及和推廣具有獨特優(yōu)勢的無土栽培,學生不僅可以關注農業(yè)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也由此意識到科技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性?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一次完整的無土栽培活動,了解種植、管理、收獲的過程,體驗無土栽培的技術含量?讓學生親自動手體驗,了解液體肥料對植物生長的作用;培養(yǎng)做好對比實驗和觀測記錄的能力。四、拓展延伸,總結1.人造肥料對現(xiàn)在農業(yè)起什么樣的作用?2.師生交流:因為人造肥料的發(fā)展造就了作物產量的增長、耕作方式的改變,為農業(yè)現(xiàn)代化發(fā)展提供了可能。3.觀看視頻《現(xiàn)代農業(yè)》,談談現(xiàn)代農業(yè)與傳統(tǒng)農業(yè)的區(qū)別?4.播放視頻5.師生交流6.小結:回眸1998年以來中國化肥產業(yè)改革幾十年的風雨歷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化肥工業(yè)一路輝煌的背后,飄揚著一面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的大旗?科技發(fā)展讓眾多新型肥料品種的誕生,不僅使中國農作物產量大幅度增長,更改變了中國農民千百年來的耕作施肥模式,可見科技在農業(yè)上的重要性?未來的農業(yè)發(fā)展如何呢?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鞏固可以進一步理解科技發(fā)展將會使傳統(tǒng)農業(yè)在管理、資源利用以及效益等方面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六、整理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窘虒W后記】17.鋼筋混泥土與現(xiàn)代建筑業(yè)【教學目標】[科學觀念]1.了解古代建筑和現(xiàn)代建筑在材料、形制、規(guī)模以及建筑技術等方面的不一樣。2.知道鋼筋在鋼筋混凝土中起承重、抗壓等作用。3.能夠列舉鋼筋混凝土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實例。[科學思維]認識到科技的發(fā)展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探究實踐]1.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運用分析、比較、概括等方法知道鋼筋混凝土與混凝土的區(qū)別。2.能從具體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作出猜想,能依據(jù)證據(jù)概括鋼筋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態(tài)度責任]樂于與他人共同合作,并結合實驗結果,交流討論出實驗結論。【教學重點】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模擬制作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模型,并進行承重對比實驗?!窘虒W難點】學生難以掌握的東西,如:難理解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