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題集錦(一)課內(nèi)詩歌閱讀(10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畢第9~12題。兵車行[唐]杜甫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驈氖灞狈篮?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v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zhàn),被驅(qū)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h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9.“行人但云點行頻”的意思是頻繁地征兵。許多唐詩研究專家認為,這“點行頻”是全篇的“詩眼”。請分析其理由。(3分)解析:詩歌全篇是緊緊圍繞“點行頻”展開的。“哭聲直上干云霄”的送別場面,是由于“點行頻”;以一種征夫的遭遇為例,證明的是“點行頻”;“千村萬落生荊杞”的荒蕪是“點行頻”的后果;“新鬼煩冤舊鬼哭”的戰(zhàn)場,則更揭示了“點行頻”的罪惡。整首詩體現(xiàn)的正是對“點行頻”的控訴。參照答案:(1)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導致百姓妻離子散、白骨荒野、全國田畝荒蕪的本源;(2)從一種征夫出征的場面,推及這種場面已經(jīng)發(fā)生“多次”;(3)而“點行頻”的原因則是“武皇開邊意未已”,其成果是田園荒蕪,民不聊生。10.詩中列舉一種十五歲出征,四十歲還在戍邊的“行人”。為何說這一事例是非常經(jīng)典的?請簡答。(2分)解析:一人之遭遇,千萬人之遭遇,背面大片荒蕪的土地證明了這只是千千萬萬征人中的一種代表。參照答案:從一種征人的人生遭遇可以看出“點行頻”的內(nèi)涵本質(zhì),反應出戰(zhàn)爭給勞感人民帶來的苦難。11.從“邊庭流血成海水”寫到“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對體現(xiàn)主題有什么好處?(2分)解析:由點及面,戰(zhàn)爭不僅奪去了戰(zhàn)士的生命,也給社會經(jīng)濟帶來極大的損害,更深刻地揭示了主題。參照答案:從更為廣闊的社會背景來揭發(fā)“開邊意未已”給勞感人民導致的苦難。12.詩人在詩中說: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輕女,是封建社會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這里反應出來的是一種“不正?!钡纳鐣膽B(tài)。詩人描寫這種“不正?!钡纳鐣膽B(tài)的目的是什么?請簡析。(3分)解析:這是一種對比烘托的體現(xiàn)手法,“不正常”的原因正是窮兵黷武的社會現(xiàn)實。連年的戰(zhàn)亂引起人們思想的異常,可見戰(zhàn)亂影響之深。參照答案:反應出在連年戰(zhàn)亂中人們的心靈受到嚴重的摧殘。(二)課外詩歌閱讀(12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畢第13~14題。(5分)金陵城西樓月下吟[唐]李白金陵夜寂涼風發(fā),獨上高樓望吳越。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①眼中稀。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②。注:①相接,相交,精神相通。②謝玄暉,即謝朓,南朝著名詩人,曾擔任過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誣陷,下獄死。謝朓在被排擠出京離開金陵時,曾寫有《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澄江凈如練”就是此詩中的一句。13.頷聯(lián)中的“搖”字有什么體現(xiàn)效果?請結(jié)合詩句簡析。(2分)解析:作答時,需要從“煉字”的角度,分析該字在句中的意思、運用的修辭手法或體現(xiàn)手法及該字在全詩構(gòu)造、體現(xiàn)主題情感意境方面的作用。此外,還需要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參照答案:白云和古城影子倒映在江面,涼風吹來,微波涌動,讓人仿佛感到古城在輕輕搖蕩?!皳u”字化靜為動,寫出了秋月下臨江古城令人神往的動態(tài)美。支一招煉字題解題原則及環(huán)節(jié)1.原則:不能把該字人為地從整首詩所構(gòu)建的意境中剝離出來,應做到結(jié)合全詩的情感與意境來分析它的作用,在句中煉字,在篇中煉字;還要結(jié)合標題、詩人、注解來理解。2.環(huán)節(jié):找出關(guān)鍵字或詞,并理解它的含義;將該字還原到原句中進行理解;點出該字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或體現(xiàn)了怎樣的感情;最終,分析該字對全詩所起的作用。14.結(jié)合尾聯(lián)內(nèi)容,簡析詩人體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3分)解析:尾聯(lián)言外之意:“我”與謝朓精神“相接”,他的詩“我”能理解,今日“我”寫此詩,與謝朓當年心情相似,有誰能“解道”、能“長憶”呢?可見李白“長憶”謝朓,實為感慨自己身處濁世,缺乏知音,孤寂難耐。參照答案:詩人長憶謝玄暉,表明自己能領(lǐng)會謝詩的含義,與謝玄暉精神相通,心情相似,含蓄地抒發(fā)了自己境遇不幸、知音缺乏的寂寞與哀愁的情感。閱讀下面這首詩,完畢第15~16題。(7分)與歌者米嘉榮①[唐]劉禹錫唱得《涼州》②意外聲,舊人惟數(shù)米嘉榮。近來時世輕先輩,好染髭須事后生。注:①米嘉榮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②《涼州》是具有奇特之調(diào)的曲子。15.概括米嘉榮的形象,并簡要分析。(3分)解析:首聯(lián)中《涼州》是具故意外之聲、奇特之調(diào)的曲子。《涼州》曲調(diào)的不尋常,烘托著米嘉榮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技藝?!芭f人惟數(shù)”,從正面突出米嘉榮?!敖鼇頃r世輕先輩,好染髭須事后生。”筆鋒一轉(zhuǎn),突出題旨。米嘉榮一身絕技,理當受人敬重,可社會上流行的風氣是輕先輩重后生。意思說:時世如此,您還是將就點,將白了的胡子染黑,去服侍那些年輕人吧。勸慰之中,暗含著無限辛酸和詩人自己的憤世之情。參照答案:米嘉榮是技藝高超過類拔萃卻遭人冷落的老藝人形象。用《涼州》曲調(diào)的不一樣尋常,烘托米嘉榮高超的技藝?!芭f人惟數(shù)”,又從正面突出米嘉榮,更能獲得人們對他被冷落的同情。16.這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情?(4分)解析:被時人視作“宰相之器”的劉禹錫,由于政見不一樣而遭貶逐或投閑置散。假如要爭取進用,就得放棄自己的政見,這就正像身懷絕技的老藝人“染髭須”去“事后生”同樣。劉禹錫反對“時世輕先輩”,卻奉勸人們“染髭須事后生”,這是忍著憤怒的溫存,含著淚水的笑意,而自隱藏著挖苦的鋒芒。參照答案:體現(xiàn)了詩人無限辛酸和憤世之情。(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畢第4~5題。(8分)送陳七赴西軍[唐]孟浩然吾觀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一聞邊烽動,萬里忽爭先。余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4.這首詩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請簡要概括。(3分)解析:從詩歌的內(nèi)容來看,這首邊塞詩中,既有詩人對他人參軍的敬佩之情,也有自己抑郁不得志的失意之情,還體現(xiàn)了自己參軍報國的志向。參照答案:(1)對陳七參軍的欽佩。(2)對自己蹉跎歲月的不滿。(3)體現(xiàn)忠心報國的決心。5.前人評孟浩然詩,有“沖淡中有壯逸之氣”之說。請結(jié)合本詩進行簡要賞析。(5分)解析:“沖淡”和“壯逸”看似矛盾,實則統(tǒng)一,其統(tǒng)一的基點在于:詩人語言上“沖淡”,情感上“壯逸”;詩人平素“沖淡”,而此刻“壯逸”。參照答案:孟浩然的詩,整體具有淡雅清麗的特點,但這首詩卻充斥了壯逸之氣。前四句陳說自己與友人的各自情態(tài),平淡無奇。后四句描畫邊關(guān)吃緊,人們投軍爭先恐后,詩人對友人參軍敬佩不已,同步也體現(xiàn)了自己以文報國的決心,充斥陽剛之氣。(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畢第6~7題。(8分)淇上送趙仙舟[唐]王維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祖帳已傷離,荒城復愁入。天寒遠山凈,日暮長河急。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6.請用幾種詞語概括詩人所經(jīng)歷的情感階段。詩人在體現(xiàn)感情時使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請選擇一種結(jié)合詳細詩句進行分析。(4分)解析:詩人的思想感情是變化的,從詩句中可以找出可以體現(xiàn)詩人情感變化的詞語。詩人在體現(xiàn)感情時使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解答這個題目,應先結(jié)合詩句說出使用的手法,再結(jié)合詩歌主旨詳細分析。參照答案:相逢時的歡愉,分別時的愁苦,分別后的惆悵。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凈山、暮日、長河等凄清景象傳達了詩人的感傷之情;直抒胸臆,頷聯(lián)直接點出“傷離”“愁”的情感;細節(jié)描寫,以佇立河邊的細節(jié)體現(xiàn)詩人對友人的不舍。7.本詩最終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佇立”,你認為是“猶”字好,還是“空”字好?為何?(4分)解析:兩個詞語鑲嵌在詩句中,詳細到哪個好,需要結(jié)合該字體現(xiàn)的內(nèi)容及情感來分析。解答本題,既要扣住該字的表面義,也要結(jié)合作用和效果來分析和判斷。答案示例:(1)“猶”字好。孤舟遠逝,詩人仍然佇立原地,目送遠去的朋友?!蔼q”字側(cè)重體現(xiàn)佇立時間之長,以及詩人主觀上的不愿拜別,寫出不舍的深情。(2)“空”字好?!翱铡弊直砻髋笥训墓轮墼谝曇爸幸呀?jīng)消失,詩人空對無際的天空?!翱铡弊謧?cè)重體現(xiàn)出詩人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強烈地傳達出詩人對友人拜別的惆悵、失落之情。(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畢第6~7題。送魏大參軍[唐]陳子昂匈奴猶未滅,魏絳①復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②。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注:①魏絳,春秋時消除了晉國邊患的大將。②六郡雄,指西漢名將趙充國,隴西人,以破匈奴有功,拜將封侯。6.結(jié)合全詩,賞析“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這兩句的妙處。解析:這兩句是寫魏大參軍所赴之地。一種“橫”字,表明雁門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橫亙在代州北面;一種“接”字,既逼真地勾勒出飛狐塞的險峻,又點明了飛狐塞遙接云中郡,連成一片。它們構(gòu)成了中原地區(qū)(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處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在詩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實寫,也可以是虛寫。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險峻,暗示魏大此行任務艱巨。這就為結(jié)句作了鋪墊。參照答案:①虛寫手法,此處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想象友人要去的地方。②上句寫出雁門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橫亙在代州北面;下句逼真地描繪出了飛狐塞遙接云中郡,連成一片。③為結(jié)句作了鋪墊。7.簡述本詩與一般送別詩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樣。解析:本詩的首句暗用漢代威鎮(zhèn)敵膽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的典故,抒發(fā)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詩人又把春秋時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晉國邊患的魏絳比作魏大,變“和戎”為“從戎”,典故活用,既表明了詩人對這次戰(zhàn)爭的見解,同步也暗示魏大從戎,是御邊保國的正義之舉。三、四兩句鼓勵友人要像漢代名將、號稱六郡雄杰的趙充國那樣去馳騁沙場,殺敵立功。雖有惆悵之感,而氣概卻是十分雄壯的。末兩句又一次鼓勵友人,但愿他揚名塞外。全詩一氣呵成,充斥了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揚,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有氣壯山河之勢。參照答案:此詩不落一般送別詩纏綿于子女情長、凄苦悲切的窠臼,而是從大處著眼,全詩充斥奮發(fā)樂觀向上的精神,鼓勵出征者魏大要立功沙場,報效國家,并抒發(fā)了作者的慷慨壯志。(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畢第8~9題。二月二日①[唐]李商隱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毩鄹鳠o賴,紫蝶黃蜂俱有情。萬里憶歸元亮井②,三年從事亞夫營③。新灘莫悟游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注:①此詩作于詩人只身遠赴四川辛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淵明字元亮,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淵明那樣的歸隱生活。③亞夫營,漢代大將周亞夫屯兵細柳營,軍紀嚴明。這里指代詩人供職的蜀中柳仲郢幕府。8.首聯(lián)和領(lǐng)聯(lián)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解析:首聯(lián)寫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覺和印象。和煦的東風,溫暖的旭日,都散發(fā)著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聲,也似乎帶著春回大地的暖意。頷聯(lián)寫江上春色?!盎毩鄹鳠o賴,紫蝶黃蜂俱有情”賦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態(tài),明顯是擬人。分析時要結(jié)合詩意。參照答案: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描寫了風和日暖、笙歌笑語、花柔柳嫩、蝶紫蜂黃的早春景象。詩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地寫出了早花柳絲競相爭艷、成群蜂蝶含情飛舞的情景。9.請結(jié)合全詩,簡析詩人情感變化的過程。解析: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詳細詩句及寫作背景。大中五年(851)秋,李商隱的妻子王氏亡故。為了謀生,他不得不應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之辟,入幕任節(jié)度書記,于同年十月撇下幼女稚子,只身遠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臺),開始了他畢生中最終也是時間最長的一次幕府生涯。此詩作于854年,即詩人在柳幕的第三年。李詩的首句點明踏青節(jié)江上春游。次句,寫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覺和印象。頷聯(lián)寫江上春色,不僅抒寫詩人對秾麗春色的流連陶醉,并且委婉透露出因美好春色而觸動的傷感。頸聯(lián)轉(zhuǎn)寫長期寄幕思歸。尾聯(lián)寫新灘流水在羈愁者耳中引起的特殊感受。參照答案:詩人的情感由樂而悲,進而由悲而怨。前兩聯(lián)先寫歡樂春景;中間一折,抒發(fā)悲情;末聯(lián)再折,轉(zhuǎn)怨新灘不解人意,情感變化一波三折。(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畢第7~8題。夜聞歌者,時自京城謫潯陽宿于鄂州[唐]白居易夜泊鸚鵡洲,秋江月澄澈。鄰船有歌者,發(fā)調(diào)堪愁絕。歌罷繼以泣,泣聲通復咽。尋聲見其人,有婦顏如雪。獨倚帆檣立,娉婷十七八。夜淚如真珠,雙雙墮明月。借問誰家婦,歌泣何凄切?一問一沾襟,低頭終不說。7.簡要分析這首詩中女主人公的形象。解析:概括人物形象要抓住詩中“顏如雪”“娉婷”“十七八”以及“愁絕”“泣”“獨”“凄切”來分析。參照答案:本詩描寫了一位年輕漂亮、孤單凄婉的歌女形象,寄托著詩人對女主人公無限的同情。知識窗鑒賞詩歌中人物形象的措施1.知人論世,關(guān)注背景。從詩歌的作者著手,所考察詩歌的作者一般是教材中學過的,雖不是考察他們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靠近主創(chuàng)風格的。這就為我們理解詩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條件。此外,背景的理解對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們可以從詩歌內(nèi)容中揣摩其寫作背景,更多的時候,出題者會在詩詞后附注釋給我們以暗示。2.抓抒情主人公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人物形象的塑造離不開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畫,詩歌也不例外。古典詩詞一般通過精當?shù)拿鑼?以簡潔的筆法刻畫人物的形象,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反應人物的思想感情。8.這首詩與《琵琶行》在體現(xiàn)手法方面有何不一樣?解析:兩詩在整體風格上差異很明顯,一種濃墨重彩,一種簡筆勾勒。據(jù)此詳細分析手法及手法的作用即可。參照答案:《夜聞歌者,時自京城謫潯陽宿于鄂州》屬五言古詩,篇幅短小,基本上用白描手法,用樸素簡潔的筆墨來勾勒形象,結(jié)尾含蓄,留下想象的空間較大;《琵琶行》則是樂府古體詩中的長篇巨制,描寫細致生動,體現(xiàn)手法豐富多樣:有正面描述,也有側(cè)面烘托;論述、抒情、議論有機結(jié)合;大量運用比方等修辭手法,語言更富體現(xiàn)力。(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畢第9~10題。夜箏[唐]白居易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9.詩人集中筆力寫出“弦凝指咽聲停處”這樣一種無聲的時刻有什么好處?它化用了《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幾句詩?解析:留下空白,讓人有更多發(fā)揮的余地。一者,讓人回味剛剛那美妙的樂曲;再者,也讓讀者產(chǎn)生了疑問,彈者因何而“弦凝”?自然與上一句中的“感”有關(guān),那又是在“感”什么呢?從其中的“暗低容”可見,一定是難過悲苦之事。參照答案:①具有豐富的暗示性,不僅引導讀者發(fā)現(xiàn)奇妙的無聲之美,更可以通過這一無聲的時刻去領(lǐng)悟那箏曲的所有妙處。同步,也暗示了彈者的不幸與悲苦。②這一句是《琵琶行(并序)》中“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化用。10.有學者認為,《夜箏》是《琵琶行(并序)》的一種精妙的縮本。簡要分析這首詩與《琵琶行(并序)》在寫法上的不一樣。解析:《夜箏》描繪了明月之夜女子彈箏的形象,著力描寫了音樂效果,體現(xiàn)了音樂的藝術(shù)魅力,這與《琵琶行(并序)》是相似的。再者,從彈奏者的身世來看,《夜箏》中的彈箏者與《琵琶行(并序)》中的琵琶女也有相似之處。不一樣之處重要體目前對音樂自身的描寫上。參照答案:《琵琶行(并序)》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對琵琶樂自身繪聲繪色的鋪陳描寫;而《夜箏》則從側(cè)面落筆,所取的是《琵琶行(并序)》中用作陪襯的描寫。(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畢第7~8題。送友人入蜀[唐]李白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①。注:①據(jù)《漢書》記載,蜀有嚴君平,卜筮于成都市。有問卜者,則依著龜為言利害。7.本詩開篇與《蜀道難》有什么不一樣?解析:《蜀道難》用“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來統(tǒng)攝全詩,奠定了詩的詠嘆基調(diào),表明詩人在仰望蜀道時情不自禁,脫口而出,顯示了感慨的強烈。本詩用“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開篇,臨別之際,李白親切地叮囑友人:聽說蜀道崎嶇險阻,路上到處是層巒疊嶂,不易通行。語氣平緩自然,恍若兩個好友在娓娓而談,感情顯得誠摯而懇切。參照答案:《蜀道難》開篇感情豪放,富有氣勢;本詩開篇只是安靜地論述,并且還是“見說”,顯得很委婉,渾然無覺。8.尾聯(lián)借用君平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解析:李白理解他的朋友是懷著追求功名富貴的目的入蜀,因而臨別贈言,便意味深長地告誡:個人的官爵地位,進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須再去問詢善卜的君平呢!尾聯(lián)寫得含蓄蘊藉,語短情長。參照答案:用典委婉地啟發(fā)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祿之中,可謂循循善誘,凝聚著深厚友誼;同步,不乏對自身的身世感慨。(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畢第9~10題。金陵城西樓月下吟[唐]李白金陵夜寂涼風發(fā),獨上高樓望吳越。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①眼中稀。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②。注:①相接:相交,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②謝玄暉,即謝朓,南朝著名詩人,曾任過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誣陷,下獄死。謝朓在被排擠出京離開金陵時,曾寫有《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澄江凈如練”就是此詩中的一句。9.頷聯(lián)中的“搖”字有什么體現(xiàn)效果?請結(jié)合詩句簡析。解析:分析這一問題,需要從“煉字”的角度,分析選字在句中的意思、運用的修辭手法或體現(xiàn)手法,在全詞構(gòu)造、體現(xiàn)主題情感意境方面的作用。答題時不能孤立地分析,要結(jié)合全詞的意境、情感來分析。參照答案:白云和古城的影子倒映在江面,涼風吹來,微波涌動,讓人仿佛感到古城在輕輕搖蕩。“搖”字化靜為動,寫出了秋月下臨江古城令人神往的動態(tài)美。10.結(jié)合尾聯(lián)內(nèi)容,簡析詩人體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解析:詩人畢生對謝朓十分敬慕,這是由于謝朓的詩風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與詩人相似,用詩人的話說,就叫作“今古一相接”(見《謝公亭》)。尾聯(lián)言外之意是,我與謝朓精神“相接”,他的詩我能理解;今日我寫此詩,與謝朓當年心情相似,有誰能“解道”、能“長憶”呢?可見詩人“長憶”謝朓,實為感慨自己身處濁世,缺乏知音,孤寂難耐。這正是此詩的命意,在結(jié)處含蓄地點出,并與開頭的“獨上”相呼應。參照答案:詩人長憶謝玄暉,表明自己能領(lǐng)會其詩句的含意,與其精神相通,心情相似,含蓄地抒發(fā)自己境遇不幸、知音缺乏的寂寞與哀愁的情感。(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畢第7~8題。畫鷹①[唐]杜甫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身思狡兔,側(cè)目似愁胡②。絳鏇③光堪摘,軒楹④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注:①這首題畫詩大概作于開元末年(741),是杜甫初期的作品。②愁胡:一種說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發(fā)愁的模樣。③絳(tāo):絲繩,指系鷹的繩子。鏇(xuàn):金屬轉(zhuǎn)軸,鷹繩另一端系的金屬環(huán)。④軒楹:懸掛畫鷹的堂前窗柱。7.作為一首“題畫詩”,本詩既描繪了詩人眼中所見之鷹,又寫到了詩人心中所想之鷹。請結(jié)合詳細詩句分析這種寫法的妙處。解析:本詩起筆點出畫中之鷹的矯健不凡,仿佛挾風帶霜而起,這是實寫。最終一聯(lián)“何當”一詞,是推想鷹與凡鳥搏斗的情景,是虛寫。虛實結(jié)合,使鷹的形象愈加豐滿。參照答案:詩人運用了虛實(實寫與想象)結(jié)合的手法。實寫如“身思狡兔,側(cè)目似愁胡”,展現(xiàn)了畫中鷹威猛敏銳、氣勢不凡的特點;虛寫(想象)如“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nóng)村住房保障合同標準文本
- 公寓出售轉(zhuǎn)讓合同范例
- 動車組技術(shù)項目六動車組輔助供電系統(tǒng)96課件
- 東川裝修工程合同標準文本
- 農(nóng)戶苗木種植合同范例
- 公司新入股合同范例
- 倉庫拆除合同標準文本
- 代理銷售系列汽車合同標準文本
- 110合同標準文本合同解約標準文本
- 他人買房擔保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員C證(專職安全員)考試題庫
- 2025年美麗中國第六屆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中小學組)
- 2025年上半年蕪湖市國企招聘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4年四川成都中考滿分作文《愛拼才會贏》
- 2025年圍手術(shù)期試題及答案三基
- 《嬰幼兒心理發(fā)展》課件-任務一 嬰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研究
- 第八章 統(tǒng)計與概率 第2節(jié) 概率 學案(含答案)2025年中考數(shù)學人教版一輪復習
- 《海事法規(guī)體系講解》課件
- 2025年廣西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智慧物流賽項)參考試題庫及答案
- TTDIA 00013-2024 面向低空空域的集群通信平臺建設(shè)技術(shù)規(guī)范
- 2024年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