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鑒別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劑_第1頁
怎樣鑒別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劑_第2頁
怎樣鑒別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劑_第3頁
怎樣鑒別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劑_第4頁
怎樣鑒別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怎樣鑒別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劑9/25/20231主要內容怎樣鑒別優(yōu)質豆芽和毒豆芽;怎樣鑒別優(yōu)質和劣質食用油;9/25/20232一、怎樣識別優(yōu)質豆芽和毒豆芽毒豆芽的定義;毒豆芽中常用的幾種添加劑;怎樣識別毒豆芽;毒豆芽對人體的危害;9/25/20233毒豆芽的定義毒豆芽是指在豆芽生產過程中非法添加對人體有害的工業(yè)原料、激素、農藥、化學、獸藥、抗生素等,從而改變豆芽生產周期和外觀,增加豆芽產量,最后流入市場銷售的豆芽,因其添加的很多物質都對人體有害,故稱為毒豆芽。國家在食品法當中明確要求在豆芽生產過程中嚴禁添加任何添加劑,但是毒豆芽卻至少添加4種有毒物質,尿素超標27倍。9/25/20234毒豆芽

中常用的幾種添加劑尿素無根劑農藥抗生素獸藥用上這些藥后,綠豆芽長得粗一點,根比較短,外觀好看,產量還高;不用這些藥,綠豆芽容易爛根。”9/25/20235怎樣識別毒豆芽一看豆芽稈,自然培育的豆芽菜是芽身挺直稍細,芽腳不軟、脆嫩、光澤白,而毒豆芽的芽稈粗壯發(fā)水,色澤灰白。二看豆芽根,自然培育的豆芽菜,根須發(fā)育良好,無爛根、爛尖現(xiàn)象,而毒豆芽根短、少根或無根。三看豆粒,自然培育的豆芽,豆粒正常,而毒豆芽豆粒發(fā)藍。四看折斷豆芽稈的斷面是否有水分冒出,無水分冒出的是自然培育的豆芽,有水分冒出的是毒豆芽。9/25/20236毒豆芽對人體的危害生產豆芽過程中是不允許使用任何添加劑的。一般的豆芽生產廠家使用了至少4種添加劑,其中尿素嚴重超標,恩諾沙星是一種獸用藥,6-芐氨基腺嘌呤是一種激素。加入尿素和6-芐氨基腺嘌呤可使豆芽長得又粗又長,而且可以縮短生產周期,增加黃豆的發(fā)芽率。但是人食入后,會在體內產生亞硝酸鹽,長期食用可致癌。9/25/20237毒豆芽對人體的危害9/25/20238毒豆芽對人體的危害9/25/20239二、怎樣識別優(yōu)質的食用油食用油的定義;如何鑒別優(yōu)質和劣質食用油;9/25/202310食用油的定義食用油也稱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過程中使用的,動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溫下為液態(tài)。由于原料來源、加工工藝以及品質等原因,常見的食用油多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花生油、橄欖油、山茶油、棕櫚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亞麻籽油、葡萄籽油、玉米油、核桃油等等。9/25/202311如何鑒別優(yōu)質食用油一要看顏色,一般來說,精煉程度越高,油的顏色越淡。當然,各種植物油都會有一種特有的顏色,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精煉至沒有顏色。二要看透明度,要選擇清澄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三要嗅無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雙手摩擦發(fā)熱后,聞不出異味(哈喇味或刺激味)。9/25/202312如何鑒別劣質食用油摻假花生油:摻假后透明度下降,把油從瓶中快速倒入杯內,觀察泛起的油花,純花生油的泡沫大,周圍有很多小泡沫且不易散落,當摻有棉籽油或毛棉油時,油花泡沫略帶綠黃色或棕黑色。聞其氣味可聞出棉籽油味。摻有米湯、面湯等淀粉物的油,在其藍紫色或藍黑色?;蛘叻湃胪该鞅蟹胖脙商旌笤儆^察,必然會出現(xiàn)云狀懸浮物。摻假小磨香油:摻假后顏色變深,如摻棉籽油呈黑紅色,摻菜籽油呈深黃色。另外,小磨香油本身無油花,倒油時出現(xiàn)的油花極易消失,如果油花泡沫消失很慢,表明摻假。還可以用筷子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