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集古韻》的語音改類與分析_第1頁
《聚光燈集古韻》的語音改類與分析_第2頁
《聚光燈集古韻》的語音改類與分析_第3頁
《聚光燈集古韻》的語音改類與分析_第4頁
《聚光燈集古韻》的語音改類與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聚光燈集古韻》的語音改類與分析

一、關于《有現(xiàn)實文件》反切的特點《押韻》是音韻學史上最古老、規(guī)模最大的韻文。《集韻》在《廣韻》的基礎上增訂而成,《廣韻》音系是六世紀以來文人尊崇和沿用的標準音,《集韻》的六位編者都是宋仁宗朝官高位重的碩儒和小學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yōu)榱思訌姟都崱吩诳婆e中的權威性,必然要注重對《廣韻》音系的繼承,繼承就意味著存古,《集韻》沿襲了《廣韻》的音韻辨類系統(tǒng),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因此,研究《集韻》,要以《廣韻》音系為參照框架,脫離《廣韻》,既不符合歷史事實,又不科學。但是我們還應該注意,《廣韻》成書僅僅過了二十六年,即景祐元年(1034),北宋朝廷就下詔另外組織一班人馬修纂《集韻》,定有其必然的原因。1除了科舉的需要、學術背景的制約、文風的轉變、《廣韻》編纂旨趣的不合時宜以及內(nèi)容上的缺陷等不容忽視的因素外,北宋時期實際語音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等韻學比前代有了更大的發(fā)展,文人的審音水平明顯提高,《廣韻》已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等等,更是成書的內(nèi)在原因?!都崱窞榱诉m應實際語音的變化,在維系《廣韻》音系、廣泛收錄前代舊音、側重于存古的同時,還有所變化和創(chuàng)新,適當調(diào)整了音系結構,吸收了一些時音,體現(xiàn)了自身的特點。通過《集韻》跟《廣韻》多方位的比較,揭示《集韻》的特點,認識《集韻》的性質,構成《集韻》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稄V韻》有3875個字音、3873個反切,《集韻》有4474個反切,比《廣韻》增加了601個反切,增加的反切相當于《廣韻》反切總數(shù)的15.5%。這些反切,大多數(shù)有特定的來源,根據(jù)現(xiàn)存的有關文獻,不少可以找到來源。2《集韻》根據(jù)《廣韻》音系標準和時音標準把這些反切歸入《廣韻》相應的小韻音節(jié)中,《廣韻》沒有的音節(jié)就在反切下字所屬的韻中增加新的小韻音節(jié)。3除了處置這些增加的小韻音節(jié)外,《集韻》還根據(jù)時音標準刪改、合并和轉移《廣韻》的小韻。4《集韻》增、并、改小韻的工作都是針對反切下字的類別。對于反切上字來說,《集韻》進行了成系統(tǒng)、大規(guī)模的改動,主要有兩項內(nèi)容:一是適應時音的變化,改變反切上字的聲母類別,也就改變了反切的讀音,包括改《廣韻》的類隔切為音和切與改變一些非類隔切的反切上字的讀音;二是改進反切的拼讀方法,而不改變反切的讀音,通過改動反切上字,力求反切上字跟反切下字在聲調(diào)、開合、洪細和發(fā)音部位等方面一致,達到拼切和諧的目的。后一項內(nèi)容白滌洲先生稱作改良反切,是很有道理的。5但是,考慮到《集韻》在改類隔切為音和切、或者改變非類隔切反切上字讀音的同時,又在改進這些反切的拼讀方法,而且《集韻》改動反切上字大多數(shù)屬于后者,為了便于敘述,我們把以上兩項內(nèi)容都稱為改良反切。《集韻韻例》明確提到改類隔切為音和切的體例:“凡字之翻切,舊以武代某,以亡代茫,謂之類隔,今皆用本字?!北M管《集韻韻例》沒有提到改良反切的其它體例,但是書中大量的、有規(guī)律的改良反切,使我們相信,《集韻》的改良反切是有體例可遵循的。這些體例雖然沒有寫在卷首《韻例》里,我們卻可以從大量的改良反切中歸納出來?!都崱犯牧挤辞?同時又按照聲母的類別和發(fā)音部位有規(guī)律的排列和集結小韻,6就使得《集韻》成為音韻學史上第一部等韻化的韻書。7《集韻》改良反切,既有音理上的依據(jù),也有反映時音變化的企圖,是一項大膽的嘗試。從前的不少學者多側重于從等韻學音理的角度談這項舉措在音韻學史上的意義,其實,也應該從體現(xiàn)實際語音變化的角度揭示它在音韻史上的作用。根據(jù)我們的統(tǒng)計,《集韻》改動《廣韻》反切上字的反切計2287個,占《廣韻》反切總數(shù)的59%。這些經(jīng)改動的反切的上字,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實際語音變化的信息?哪些是存古的信息?它們的性質和所處的語音背景如何?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需要指出的是,《集韻》比《廣韻》增加了599個小韻、601個反切,這些增加的小韻反切大致可以分為甲乙丙三類(不包括給《廣韻》2個直音小韻補造的反切):甲類小韻跟《廣韻》已有的小韻反切的音韻地位相同,形成重出小韻;乙類小韻《廣韻》沒有,但可以填補《廣韻》聲韻調(diào)配合的空檔,為《廣韻》音節(jié)結構所容納;丙類小韻《廣韻》沒有,溢出《廣韻》音節(jié)結構之外,沒有相應的聲韻調(diào)配合的空檔可供填充。這三類小韻反切大多數(shù)來自前代經(jīng)籍舊音,有不少可以從現(xiàn)存的文獻中找到反切來源。《集韻》收錄這些小韻反切,一般不改動反切上字,主要是為了保存反切的來源,這樣就出現(xiàn)了一些《廣韻》所沒有的類隔切和不符合《廣韻》聲韻結合規(guī)律的反切,也出現(xiàn)了少數(shù)反映實際語音的反切。對于這三類反切的性質,我們另有專文討論,不列入本文的考察范圍?!都崱犯牧嫉姆辞?可以分作五個類型。請看表1:表中每類改良的反切單獨統(tǒng)計?!都崱犯牧挤辞?從各卷改良反切的絕對數(shù)目(即表中平上去入各卷五類改良反切的數(shù)目之和)來看,平聲卷最多,上聲卷較多,入聲卷次之,去聲卷最少。改良反切的徹底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平聲卷>上聲卷>入卷聲>去聲卷。這種不衡局面,可以說明兩點:第一,《集韻》由宋祁、鄭戩向宋仁宗“建言”,賈昌朝和王洙“同加修定”,丁度和李淑“為之典領”,丁度總纂其成,8是集體創(chuàng)作的結晶。對于改良反切體例,六位作者的看法也許不統(tǒng)一,認識水平有深有淺,具體操作時不能都自始至終的、較徹底的加以貫徹和履行。拙文(1998b)和(2001a)指出,《集韻》作者之一賈昌朝是改良反切實踐的先行者,《集韻》改良反切體例的制定人很可能是賈昌朝。對于賈昌朝參與制定的改良反切體例的意圖,其它五位作者未必都能徹底領會和完全接受。從本節(jié)下文改良反切的再分類可以看出,《集韻》改良反切,改動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開合和等第并不是齊頭并進的,而是有所側重,所占改良反切的比重由大到小依次為聲調(diào)>開合>等第。第二,《集韻》是六位作者按卷分工,并且分韻次分頭編纂的。先說內(nèi)證。以入聲卷為例,大致上說來,《集韻》入聲卷前半卷和后半卷改動反切上字聲調(diào)的情況有所不同,第十八藥韻以下(包括藥韻)的17個入聲韻,反切上字絕大多數(shù)改用入聲字,很少改用平聲字,極少改用上聲字和去聲字;而第十七薛韻以上(包括薛韻)的17個入聲韻,反切上字較多改用平聲字和入聲字,很少改用上聲字和去聲字;改用平聲字的反切數(shù)目跟改用入聲字的反切數(shù)目之比為71:75,基本持平。請看表2:入聲后半卷反切上字改為入聲字的改良反切多達213個,占入聲后半卷改動上字聲調(diào)的反切總數(shù)的91%。入聲前半卷反切上字改為入聲字的改良反切有75個,僅占入聲前半卷改動上字聲調(diào)的反切總數(shù)的45.5%。入聲卷改良的反切集中在后半卷,前半卷和后半卷分工明確,極有可能不是同一位作者所作。入聲前半卷和后半卷改動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雖然分別呈現(xiàn)出相同的趨勢,然而各自內(nèi)部又并非整齊劃一的,個別韻改動反切上字聲調(diào)的情形跟其它大多數(shù)韻又有不同。上半卷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雖然多改用平聲字,但是,入聲第四覺韻和第五質韻卻幾乎全部改用入聲字,不用平聲字,反切上字改用平聲字的數(shù)目跟改用入聲字的數(shù)目之比分別為0:12(總數(shù)為13,有1個改用上聲字)和0:23(總數(shù)為25,有2個是上聲字)。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相鄰的入聲第二沃韻和第三燭韻的反切上字幾乎全部改用平聲字而不用入聲字,反切上字改用入聲字的數(shù)目跟改用平聲字的數(shù)目之比分別為1:9(總數(shù)為10)和0:20(總數(shù)為21,有1個改用去聲字)。下半卷只有昔韻和錫韻的反切上字多改用平聲字,少用入聲字,反切上字改用入聲字的數(shù)目跟改用平聲字的數(shù)目之比分別為1:4(總數(shù)為5)和4:7(總數(shù)為12,有1個改用上聲字)。除昔錫兩韻外,下半卷其它12個入聲韻的反切上字,絕大多數(shù)或全部改用入聲字,極少改用或不用平聲字。這又使我們想到,同是入聲前半卷或后半卷,其中個別韻的編寫又有分工,作者也就不會是同一個。再看外證?!都崱纷髡咧凰纹钏鳌端尉拔墓P記》的兩則材料能夠補充說明這個問題,一則材料說:“古今語無雅俗,惟世之罕道者似雅。如古以大為大(音如舟柂之柂),則言大雅、大夫、大閱、大舉類不及今人言大(徒帶反)之雅。古以車(音居)為車(唱遮反),漢以來乃言車(居),俗語則曰車(唱遮反),則今語為雅?!弊咀鳌都嵁愖x研究》分析過這則材料的異讀性質。這里要補充的是,宋祁兩次提到的車字,都讀唱遮反,反切上字讀漾韻去聲,《廣韻》讀尺遮切,《集韻》改良為昌遮切,反切上字讀陽韻平聲。《集韻》平聲麻韻除了知組陟加切和女加切兩個反切沿襲《廣韻》、反切上字不讀平聲外,該韻其它小韻反切的上字都讀平聲,極有規(guī)律??梢?宋祁沒有參加平聲麻韻反切的改良工作。另一則材料說:“周大臣王樸名樸,平豆反,而自謂樸。案:《說文》樸無樸音,俗以樸為樸耳?!弊咀鳌都嵁愖x研究》說:《集韻》樸字五切:<1>披尤切;<2>匹候切;<3>蒲候切,“木皮”;<4>普木切;<5>匹角切,“說文:木皮也?!薄队衿菲战?、普木二切,大徐音匹角切,《廣韻》有一讀,同大徐音,小徐音坡岳反。匹角、坡岳、普角三切的讀音同<5>,可見<5>為六朝以至北宋的流行讀音?!都崱窐阕炙那?(1)蓬逋切;(2)博木切;(3)步木切;(4)匹角切。樸、樸兩個異讀字相同的讀音只有匹角切。宋祁認為樸字應讀平豆反,音即蒲候切,《玉篇》、大小徐音、《廣韻》均無此音,說明樸字讀蒲候切是北宋新產(chǎn)生的時音,由原來的入聲韻變?yōu)槿ヂ曧崱_@個讀音當時很普遍,以至精于審音的大學者宋祁認為樸讀作入聲樸字音(即匹角切)是俗音,甚至忘了樸有入聲樸音一讀,而說出“《說文》樸無樸音”這句無知的話來。所以他的后輩李衎在跋《宋景文公筆記》時質問道:“《集韻》一書,乃景文公與諸公出,樸字匹角切,與樸同。今謂樸無樸音,何耶?”這里要補充的是,宋祁不知道《集韻》樸字有入聲的讀音,也許根本就沒有參與入聲覺韻的審音工作。表1所分五個類型又可以分為不同的小類。下面對各種類型及其再分類逐一加以說明。為行文方便起見,設A=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跟被切字相同的反切,B=反切上字開合跟被切字相同的反切,C=反切上字等第跟被切字相同的反切,D=改類隔為音和的反切,E=改變非類隔切上字讀音的反切。需要指出的是,《廣韻》和《集韻》都有重紐,《集韻》重紐的介音格局跟《廣韻》不同,《集韻》重紐三等的介音跟普通三等同類,重紐四等的介音跟純四等同類。因此,《集韻》反切上字的洪細,重紐三等跟普通三等同類,重紐四等跟純四等同類。9關于反切上字和被切字的開合,我們采納王力先生的意見。10(一)A類反切的再分類A類反切的上字的聲調(diào)跟被切字相同,共有1494個,包括B、C、D、E類的一部分,可分為七小類,小類里的分類用a、b表示。下面依次列出《廣韻》和《集韻》的反切、《集韻》反切的上字和被切字的聲調(diào)、開合、等第,以及《集韻》的反切所屬的類型。被切字和反切用斜線隔開,如梯/土雞=梯,土雞切。聲調(diào)、開合和等第也用斜線隔開,如先平/開口/四等=先韻平聲開口四等。重三=重紐三等,重四=重紐四等。下同。舉例如下:A類所分七小類的共同點是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都跟被切字相同。第一、二、三小類是改良《廣韻》非類隔的反切,第一、第二小類各分a、b兩類。第一小類a類的反切上字改動前后所屬的聲母相同,b類的反切上字改動后所屬的聲母跟改動前不同,如推字《廣韻》叉隹切,上字屬初母,《集韻》改作穿隹切,上字屬昌母。a類和b類的反切上字的開合跟被切字相同,等第相同或同類(如重四跟純四等同類)。第二小類a類的反切上字改動前后所屬的聲母相同,b類的反切上字改動后所屬的聲母跟改動前不同,如膜字《廣韻》與改切,上字屬喻四,《集韻》改為倚改切,上字屬影母。a類和b類的反切上字的開合跟被切字相同,但等第不同。第三小類反切上字開合和等第都不同。第四小類——第七小類改《廣韻》的類隔切為音和切。其中,第四小類音和切上字的開合和等第跟被切字相同。第五小類音和切上字的開合跟被切字相同而等第不同。第六小類音和切上字的等第跟被切字相同而開合不同。第七小類音和切上字的開合、等第跟被切字都不同。(二)B類的再分類B類包括A、C、D、E類的一部分,可分八種情形,舉例如下:B類所分八小類的共同點是反切上字的開合都跟被切字相同。第一——第四小類改良《廣韻》非類隔的反切。第一、第二、第三小類各分a、b兩類,a類的反切上字改動前后所屬的聲母相同,b類的反切上字改動后所屬的聲母跟改動前不同,如第一小類硰字《廣韻》作可切,上字屬精母,《集韻》改為娶果切,上字屬清母。第一小類a類和b類的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跟被切字相同,但等第不同。第二小類a類和b類的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和等第都跟被切字相同。第三小類a類和b類的反切上字的等第都跟被切字相同而聲調(diào)不同。第四小類的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和等第都跟被切字不同。第五——第八小類改《廣韻》的類隔切為音和切。第五小類音和切上字的聲調(diào)和等第都跟被切字相同。第六小類音和切上字的聲調(diào)跟被切字相同而等第不同。第七小類音和切上字的等第跟被切字相同,但聲調(diào)不同。第八小類音和切上字的聲調(diào)和等第都跟被切字不同。(三)C類的再分類C類包括A、B、D、E類的一部分,分五種情形,舉例如下:C類所分五小類的共同點是反切上字的等第都跟被切字相同。第一、第二小類改良《廣韻》非類隔的反切,各分a、b兩類,a類反切上字改動前后所屬的聲母相同,b類反切上字改動后所屬的聲母跟改動前不同,如第一小類蛇字《廣韻》食遮切,上字屬船母,《集韻》改為時遮切,上字屬禪母。第一小類a類和b類的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和開合都跟被切字相同。第二小類a類和b類的反切上字的開合跟被切字相同,但聲調(diào)不同。第三、第四、第五小類改《廣韻》的類隔切為音和切。第五小類音和切上字的聲調(diào)和開合都跟被切字相同。第四小類音和切上字的開合跟被切字相同,但聲調(diào)不同。第五小類音和切上字的聲調(diào)跟被切字相同,但開合不同。D類和E類也可以分類,D類包括A、B、C、E的少數(shù)反切,E類包括A、B、C、D的幾個反切。這兩類反切數(shù)量少,為了避免繁瑣,不再分類。以上五類彼此交叉重疊,說明《集韻》的作者改良反切時,不局限某一類,而是兼顧各類,有全局思想。在改類隔切為音與切和改變非類隔切上字的讀音時,還同時或分別要求反切上字聲調(diào)、開合、等第相同;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改同被切字,還同時或分別要求開合、等第的和諧。協(xié)同反切上字的開合,還同時或分別要求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等第相同;要求反切上字的等第跟被切字一致,還同時或分別協(xié)同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開合。《集韻》改動《廣韻》反切上字的反切共有2287個,同時兼顧聲調(diào)、開合、等第、改變讀音和音和的反切共計243個,約占10.6%。這個數(shù)據(jù)還說明,《集韻》改良反切雖有通盤考慮,但是,可能由于作者分工編寫、對改良反切體例的認識不統(tǒng)一等原因,改良反切的各項工作還是有所側重的。表3展示改動聲調(diào)、開合、等第、類隔和非類隔的反切上字的數(shù)目和比率,也許能夠說明問題。D類的比率不說明什么問題,因為《廣韻》的類隔切本來就少??墒?《廣韻》有124個類隔切,《集韻》把其中112個改作音和切,改良的比率達到90.3%,從這點看,《集韻》貫徹卷首《韻例》的改良反切體例最徹底。除了D類和E類外,《集韻》改良反切的工作重點依次是改動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開合和等第?!都崱犯淖兎穷惛羟猩献肿x音的反切(即E類)有29個,分類列舉如下:(1)船母改讀禪母的反切有6個,語韻、麻韻和證韻《廣韻》船、禪兩個小韻對立,《集韻》合并為一個禪母小韻:(2)禪母改讀船母的反切有6個,《廣韻》薛韻和寢韻船、禪兩個小韻對立,《集韻》合并為一個船母小韻:(3)于母改讀匣母1例:《廣韻》東韻雄,羽弓切,《集韻》改為胡弓切;(4)邪母改讀心母1例:《廣韻》紙韻,隨婢切,《集韻》改為選委切;(5)書母改讀生母1例:《廣韻》旨韻水,式軌切,《集韻》改為數(shù)軌切;(6)影母改讀于母1例:《廣韻》尾韻磈,于鬼切,《集韻》改為羽鬼切;(7)于母改讀影母1例:《廣韻》賄韻侑,于罪切,《集韻》改為於罪切;(8)以母改讀影母2例:《廣韻》海韻膜,與改切,《集韻》改為倚改切;《廣韻》曷韻?,予割切,《集韻》改入阿葛切遏小韻;(9)莊母改讀章母1例:《廣韻》真韻真,側鄰切,《集韻》改為之人切;(10)精母改讀清母1例:《廣韻》果韻硰,作可切,《集韻》改為取果切;(11)崇母改讀從母1例:《廣韻》厚韻鯫,仕垢切,《集韻》改為才垢切;(12)禪母改讀昌母1例:《廣韻》祭韻啜,嘗芮切,《集韻》改為稱芮切;(13)船母改讀崇母1例:《廣韻》櫛韻,崱瑟切,《集韻》改為食櫛切;(14)崇母改讀船母2例:《廣韻》職韻崱,士力切,《集韻》改為實側切;《廣韻》洽韻箑,士洽切,《集韻》改為食洽切。(15)非母改讀敷母1例:《廣韻》用韻葑,方用切,《集韻》改為芳用切;(16)娘母改讀日母1例:《廣韻》用韻,秾用切,《集韻》改為戎用切;(17)從母改讀精母1例:《廣韻》?韻?,漸念切,《集韻》改為子念切;根據(jù)周祖謨(1942)可知,除了(9)(10)(16)以外,《集韻》對其他反切上字的改動,都反映了宋初時音的變化。下面重點透視ABCD四類改良反切的語音信息。二、《有了新的音義書》音切和音圖所列材料(一)改唇音類隔切為音和切唇音的類隔指輕唇音非敷奉微的字作重唇音幫滂並明的反切上字,或者重唇音幫滂並明的字作輕唇音非敷奉微的反切上字,前者多見,后者少見。《廣韻》有97個唇音類隔切,《集韻》改為音和切的有91個,平聲卷40個,上聲卷27個,去聲卷12個,入聲卷12個,改良反切的比率為93.8%?!稄V韻》和《集韻》的反切上字所屬的聲母依照宋代韻圖三十六字母類別?!稄V韻》音系就是《切韻》音系,《切韻》不分重唇和輕唇,《廣韻》也不分。但是《廣韻》成書時代已分重唇和輕唇,所以《廣韻》卷一、卷二、卷三、卷四之末附有《新添類隔更音和切》,現(xiàn)將它所改的唇音音和切排在《集韻》改良的相應的反切之后,以資比較。各韻舉例如下。以上例舉的《集韻》反切涉及51個韻,四等俱全?!稄V韻》有97個唇音類隔切,其中89個輕唇切重唇的《集韻》改為重唇,2個重唇切輕唇的《集韻》改為輕唇。《集韻》改《廣韻》重唇切輕唇為輕唇切重唇的2個反切是:(1)問韻湓,《廣韻》匹問切,《集韻》改作芳問切。(2)凡韻芝,《廣韻》匹凡切,《集韻》改作甫凡切?!稄V韻》有4個類隔切《集韻》沒有改作音和切:(1)《廣韻》幽韻繆,武彪切,《集韻》亡幽切;(2)《廣韻》產(chǎn)韻勉,武簡切,《集韻》武簡切;(3)《廣韻》皓韻蓩,武道切,《集韻》武道切;(4)《廣韻》過韻縛,符臥切,《集韻》符臥切。(1)的反切上字的聲調(diào)《集韻》改同被切字,但仍然是類隔切。(2)、(3)、(4)照錄《廣韻》,也許可以歸結為《集韻》作者的疏忽。《集韻》還合并了《廣韻》兩個明母小韻:1.《廣韻》宥韻莓,亡救切;候韻茂,莫候切;幼韻謬,靡幼切?!都崱钒选稄V韻》亡救切莓小韻并入《集韻》候韻莫候切茂小韻。同時,改亡救切為眉救切,把《廣韻》幼韻靡幼切謬小韻改讀為眉救切,歸入宥韻。說明當時實際語音候韻、宥韻和幼韻的明母字同音。2.《廣韻》侯韻呣,亡侯切;尤韻謀,莫浮切?!都崱钒涯∏懈牧紴槊愿∏?改歸侯韻,并把《廣韻》亡侯切呣小韻改讀迷浮切,并入謀小韻。說明當時實際語音侯韻和尤韻明母字同音。跟《廣韻》卷末所附《新添類隔更音和切》18個音和切相比,《集韻》改良的反切顯然要高出一籌,《集韻》照顧到反切上字跟被切字的聲調(diào)、等第一致,聲調(diào)和等第跟被切字一致的有頻彌切、賓彌切、旻悲切、貧悲切、鋪枚切、毗賓切、悲巾切、彌延切、俾小切、婢小切、甫凡切11個反切;反切上字聲調(diào)跟被切字相同而等第不同的有逋眉切、部鄙切、晡橫切、蒲兵切4個反切;反切上字等第跟被切字相同而聲調(diào)不同的有匹沼切、彼廟切、陂驗切3個反切?!都崱愤@樣徹底地改唇音類隔切,說明《集韻》的唇音聲母已經(jīng)跟《廣韻》不同,分作兩套,新產(chǎn)生了一套輕唇音聲母非敷奉微。唇音聲母輕化現(xiàn)象,《集韻》以前音義書的反切多有反映,但是在韻書中明確徹底地體現(xiàn)和記錄這一語音史實,《集韻》是第一次,在音韻學史和音韻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集韻》唇音分化成兩套聲母,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實際語音?需要聯(lián)系考察北宋初期以前重唇音和輕唇音的分立狀況。重唇和輕唇聲母的分立,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方言里表現(xiàn)不同。請看表4。表中所列材料,參考了以下文獻:1.顧野王《玉篇》的聲母,參考周祖謨(1936);2.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首音的聲母,參考邵榮芬(1995b);曹憲《博雅音》的聲母,參考黃典誠(1989)和丁鋒(1995);3.玄應《一切經(jīng)音義》的聲母,參考周法高(1948a)。4.顏師古《漢書注》的聲母,參考董忠司(1978)和鐘兆華(1982);5.唐僧不空譯經(jīng)的聲母,參考劉廣和(1984);6.唐僧玄奘和義凈譯經(jīng)的聲母,參考劉廣和(1994);7.李善《文選注》的聲母,參考張潔(1998);8.何超《晉書音義》的聲母,參考邵榮芬(1981);9.張參《五經(jīng)文字》,參考邵榮芬(1964);10.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參考黃淬伯(1931)和周法高(1948a);12.晚唐五代西北方音,參考羅常培(1933)、邵榮芬(1963)、B.Csongor(1960)、高田時雄(1988)和柯蔚南(1991,1994);13.朱翱反切的聲母,參考王力(1982,1985)和張慧美(1990);14.毋昭裔《爾雅音圖》,參考馮蒸(1994);15.天息災的梵漢對音,參考張福平(1996);16.施護的梵漢對音,參考儲泰松(1996);17.邵雍《聲音倡和圖》,參考周祖謨(1942)。總的看來,重、輕唇音的分化是漸變的,通過擴散式音變完成,南方方言要早于北方方言。同是南方方言和北方方言,唇音輕化先從金陵音和洛陽音以外的次方言開始。南方首先從6世紀中期的蘇州(江東)和7世紀初期江都(江淮)開始,再波及北方的長安話,長安話的唇音輕化從7世紀中期開始。南方方言,金陵唇音輕化要落后于蘇州和江都音300多年。北方方言,長安唇音輕化要早于洛陽,整個唐朝,洛陽唇音都沒有輕化。洛陽唇音的輕化,語音史料最早可追溯到11世紀初,比長安話晚了四個世紀。唇音包括雙唇塞音幫滂並和鼻音明母,有的方言里輕化的步調(diào)不一致,雙唇音輕化快,鼻音輕化慢。南方方言里,從顧野王蘇州話和曹憲揚州話的明微合一,到朱翱金陵音的微母獨立,經(jīng)過了300多年。長安話資料明微的表現(xiàn)有不一致的情形,顏師古的明微不分,不空譯經(jīng)、張參和慧琳的長安音明微畫然有別。晚唐守溫三十字母里,唇音不分重輕,唇音只有一類“不芳並明”。但不管怎么說,北宋初期,南、北方言的重唇和輕唇聲母已經(jīng)完成了分化,因此,《集韻》的唇音系統(tǒng)反映了實際語音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晚唐宋初南、北方言非敷合流,北方方言奉母清化,在《集韻》改良的唇音反切里只得到極少的反映,有三例,都是非、敷混淆:1.《廣韻》凡韻芝,匹凡切,《廣韻》卷末《新添類隔更音和切》改作敷凡切,屬敷母;《集韻》改作甫凡切,屬非母。2.《廣韻》有韻秠,芳婦切,屬敷母;《集韻》改作俯九切,屬非母。3.《廣韻》用韻葑,方用切,屬非母;《集韻》改作芳用切,屬敷母。因此,我們不能籠統(tǒng)的說,《集韻》的重、輕唇音分立是北宋時期某個地點方言的反映。宋人三十六字母和宋代韻圖《盧宗邁切韻法》、《四聲等子》和《切韻指掌圖》里,幫滂並明和非敷奉微判然有別,《集韻》唇音聲母的歸類跟以上韻圖有相同的語音背景,它反映的是宋初的讀書音。(二)改舌音類隔切為音和切舌音的類隔指舌頭音端透定泥的字作舌上音知徹澄娘的反切上字,或者舌上音知徹澄娘的字作舌頭音端透定泥的反切上字,前者多見,后者少見?!稄V韻》有27個舌音類隔切,《集韻》改音和切的有21個,平聲卷6個,上聲卷7個,去聲卷5個,入聲3個,改良的比率為77.8%。涉及18個韻,全部列舉如下:(2)《廣韻》潸韻赧,奴板切,《集韻》乃版切,仍是泥母。(3)《廣韻》祃韻胲,乃亞切,《集韻》乃嫁切。(4)《廣韻》職韻,丁力切,《廣韻》此小韻下有字,《集韻》力切。(5)《廣韻》轄韻獺,他轄切,《集韻》改為逖轄切,仍是透母。怎么知道以上5個反切是類隔切?我們確定了兩個參照點:第一,是否符合宋代韻圖字母的列等歸位,不合者就是類隔;第二,能否得到《五音集韻》的認可,跟《五音集韻》所定的字母不合者就是類隔。說明如下:你,《韻鏡》、《七音略》列娘母三等,《五音集韻》歸娘母三等,《集韻》反切上字襲用《廣韻》泥母一等字不合;赧,《韻鏡》、《七音略》、《四聲等子》和《切韻指掌圖》列娘母二等,《五音集韻》歸娘母二等,《集韻》用泥母“乃”字作反切上字不合;?,《韻鏡》、《七音略》、《四聲等子》和《切韻指掌圖》列娘母二等,《五音集韻》歸娘母二等,《集韻》襲用《廣韻》泥母“乃”字作反切上字不合;,《韻鏡》、《七音略》列端母四等,可是《五音集韻》并入知母三等竹力切陟小韻,可見丁力切類隔。獺,《廣韻》獺字有兩讀:他達切又他轄切,針對獺字他轄切一讀,《韻鏡》、《四聲等子》列徹母二等,《五音集韻》歸徹母二等,他轄切類隔。根據(jù)周祖謨(1942)的研究,北宋汴洛音曷、轄等一二等韻母“已無分野”,“轄”“達”韻母相同,《集韻》某位作者可能按照當時的汴洛音,把他轄切混讀成他達切的音,并改他轄切的上字“他”為四等透母字“逖”。現(xiàn)代方言中,獺字讀透母,是跟《廣韻》、《集韻》的他達切對應。此外,《廣韻》至韻地,徒四切,《集韻》徒二切?!稄V韻》三等韻一般沒有定母字,此切是例外,不算類隔?!俄嶇R》、《七音略》、《四聲等子》和《切韻指掌圖》列定母四等,《五音集韻》歸定母四等可證?!稄V韻》音和、《集韻》改得不妥當?shù)姆辞杏?個:《廣韻》紙韻柅,女氏切,娘母;《集韻》改為乃倚切,切上字用上聲一等泥母字。語音史上舌頭音端組聲母和舌上音知組聲母的分合,北宋初期以前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方言里演變的進程不一致,請看表5:上表除了根據(jù)表四所參考的文獻以外,還參考了以下論著:1.攝摩騰、安世高等經(jīng)師譯音的研究,參考俞敏(1984);2.呂忱《字林》反切的研究,參考周祖謨(1988)和簡啟賢(1998);3.郭璞《方言注》《爾雅》音注反切的研究,參考坂井健一(1975)、陳亞川(1981)和董達武(1990);4.《經(jīng)典釋文》所引徐邈音切研究,參考蔣希文(1999);5.鳩摩羅什譯經(jīng)對音研究,參考儲泰松(1996)和施向東(1999);6.法顯等譯經(jīng)對音研究,參考劉廣和(2000)。端組和知組的分立,始于西晉北方的某些方言,有一個漸變的過程。魏晉音是上古音到中古音的轉折點,可是反映聲母演變的音切材料比較零散,11為了便于說明問題,我們選擇了現(xiàn)存音切較多較集中的三家經(jīng)師注音和三家梵漢對音材料。知組從端組中分化出來,跟端組聲母所結合的介音r的有無很有關系。3世紀中晚期,呂忱的任城方言里,端透定和知徹澄雖有個別混切現(xiàn)象,但分化趨勢很明顯,12說明端組后面的介音r已消失。但是,同時期郭璞的聞喜話,端知卻不分,端組后面的介音r還存在。4世紀中期,徐邈的京口話較為復雜,知組二等還沒有從端組分化出來,二等介音r完好保存在端組后面。知組三等分兩類:一類端知混切不定,在三等介音rj的作用下,處于裂變的過渡狀態(tài);另一類已經(jīng)獨立成型。13跟徐邈同時期的北方長安、洛陽音端、知都已分立。6世紀中葉,南方吳郡方言也分化了,但同時期陸德明金陵音端、知卻混而不分。可見,端、知分立的進程,總的來說,北方方言要早于南方方言。分化的條件是一四等是端透定泥,二三等變知徹澄娘。7世紀初,不管北方方言還是南方方言,端組和知組的分化都完成了。泥、娘分立,始于4世紀中期的洛陽話,不少學者不承認娘母的存在,但是從大量的對音材料和反切材料看,娘母是獨立的,只是在不同的方言里或表現(xiàn)同一種方言的不同的語音材料里,泥娘兩母有分有合。這就容易解釋為什么宋人36字母設立了娘母。有人認為這個娘母是字母家生造出來的,我們不同意這種看法。關于這個問題,邵榮芬先生論證得很充分。14《廣韻》舌音分端組和知組兩套,泥娘大體上有別,《集韻》更加徹底?!稄V韻》有9個用泥母字作娘母字反切上字的類隔切,《集韻》改為音和切的有6個,此外,《集韻》還把《廣韻》用韻娘母小韻秾用切,改讀為日母小韻戎用切,跟用韻日母鞲小韻重出,也說明娘母有別于泥母??傊?《集韻》改《廣韻》的舌音類隔切還是比較徹底的,保留了《切韻》以來南北方言里舌頭音和舌上音的區(qū)別,反映了宋初的讀書音。三、反切上字的愈合問題有以下幾種認識六十年前,趙元任先生發(fā)表了著名的論文Dis-tinctiveAndNon-DistinctiveDistionctionsInAn-cientChinese,15尖銳地批評了高本漢的《廣韻》聲母j化說,提出了“介音和諧說”,即反切上字跟反切下字的介音,有求同的趨勢。這一理論非常適用于《集韻》的反切。開合、洪細的差別可歸結為介音的不同,《集韻》反切下字的開合、洪細特征在反切上字得到充分體現(xiàn)。既然如此,考察《集韻》的反切上字就不僅僅是出于考訂聲母的需要,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即以反切上字的分布規(guī)律為出發(fā)點,揭示韻母的開合洪細變化,構擬介音系統(tǒng)。《集韻》韻母的開合對立有兩種情況:一是同一個韻有開合對立,即開合同韻;二是不同的韻有開合對立,即開合不同韻。前者我們以假攝麻韻和止攝支韻為例(舉平賅上去,下同),后者以遇攝魚、虞韻為例,觀察反切上字的開合對立情況。16《集韻》有42個聲母:幫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來、知徹澄娘、精清從心邪、莊初崇生俟、章昌船書禪日、見溪群疑曉匣、影于以。19能夠在麻韻(舉平賅上去)開合兩類韻母前同時出現(xiàn)的聲母有見溪疑曉匣影、知徹、莊初生11個,列表如下。表中的斜體反切表示《集韻》新增加的反切,《集韻》新增的小韻反切,很多有特定的文獻來源,《集韻》為了稽古的目的,往往保留反切而不加改動。劃底線的反切表示《集韻》中這個反切的上字跟《廣韻》相同,即《集韻》沒有改動這個反切的上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