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地書寫土家作家張心平作品中的鄉(xiāng)土之美_第1頁
邊地書寫土家作家張心平作品中的鄉(xiāng)土之美_第2頁
邊地書寫土家作家張心平作品中的鄉(xiāng)土之美_第3頁
邊地書寫土家作家張心平作品中的鄉(xiāng)土之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邊地書寫土家作家張心平作品中的鄉(xiāng)土之美

張新平是一位湘西土家族作家。在湖南西部的水下,他以自己的靈魂探索和探索湘西的風俗,用自己的寫作觸及了湘西美麗而樸素的地方的美麗。張心平正是堅守湘西酉水流域的文化身份,書寫著土家民族的民俗之奇和人性之美,使他的作品呈現(xiàn)出濃郁的鄉(xiāng)土詩性之美。而張心平最近出版的小說集《草民》(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6月版),無疑是他邊地書寫的極致。作品表現(xiàn)了酉水土家山寨和小鎮(zhèn)的各式人物,抒寫了他們對生命的體驗和領悟,開掘了土家民族善良和質(zhì)樸的人性品格。韓少功說過:“文學有根,文學之根應深植于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則葉難茂。”①1張心平的《草民》就是對土家民族之根進行了最深層的追問,通過深沉而洗煉的筆調(diào),張心平還原了湘西酉水流域的文化之根,從而使得他的邊地書寫在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浸染之下,呈現(xiàn)出異乎尋常的美學風格。張心平,作為一個從邊地走出來的知識分子,酉水流域的文化定勢和生命氣息已凝化為一種強固的心理認同,內(nèi)化為他綿綿不絕的鄉(xiāng)情。所以,張心平雖然現(xiàn)在棲居于城市,但他的靈魂依然游離于都市,漂泊于鄉(xiāng)野。城市的物質(zhì)生活并沒有妨礙他的精神還鄉(xiāng),強固的鄉(xiāng)土文化心理積淀,使張心平竭力去營構一種自己的心理上的鄉(xiāng)土,來參與民族文化的現(xiàn)代重建。酉水與山寨,成為張心平永恒的誘惑。周作人在1923年所作的《地方與文藝》一文中說:“尼采在《察拉圖斯式拉》中說:‘我懇愿你們,我的兄弟們,忠于地?!宜f的也就是這‘忠于地’的意思,因為無論如何說法,人總是‘地之子’,不能離地而生活,所以忠于地可以說是人生的正當?shù)牡缆贰,F(xiàn)在的人太喜歡凌空的生活,生活在美麗而空虛的理論里,正如以前在道學古文里—般,這是極可惜的,須得跳到地面上來,把土氣息泥滋味透過了他的脈搏,表現(xiàn)在文字上,這才是真實的思想與文藝?!雹?張心平始終立足于他生于斯長于斯的酉水土地,在張心平看來,現(xiàn)代城市喧嘩的生活,無法與土家山寨中質(zhì)樸沉靜的生活相比,現(xiàn)代生活太夸飾,失去了生活的本真,所以,他總是逃離現(xiàn)代都市的繁華,沉潛到鄉(xiāng)間那充滿著本性的世界中去。在張心平的小說中,浸透著那原汁原味的土家民族生存狀態(tài),真實的土家文化的描繪常常為我們帶來一種強烈的震撼感,使我們深深地陶醉于他筆下的土家風情。在張心平的小說里,有土家少男少女們張狂而含蓄、激烈而細膩的自由愛情;有年長的老人以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生活智慧處理鄰家糾葛的鄉(xiāng)情民俗;有喝“戴花酒”、插花戴花、攔橋、“摸米”、拜堂熱鬧而隆重的婚嫁習俗;有娘女、親眷姐妹為出嫁的女兒所唱《哭嫁歌》的神奇韻律;更有“下陰人”下到陰間問人世事這種植根于土家民族生命意識深處的古老習俗,正如《西門壩子》里所說的那樣:“城墻堅牢也多么有限,遠不如西門壩子上那神奇的下陰來得堅韌纏綿。”張心平,用他智睿的眼睛觀察著土家人的鄉(xiāng)野生活,用他善于發(fā)掘的眼光洞悉到了土家人的生存哲學和生命意識,在描繪著土家人各式各樣的人生圖景時,張心平就是把他的脈搏放到了酉水流域的泥土中,并以此來表達了自己對人生和生命的思考。如果說,張心平的小說為讀者提供了一種充滿野性和質(zhì)純的土家風情,并深深吸引了讀者的話,那么這一些,并不能體現(xiàn)張心平小說的全部。茅盾在1936年2月1日的《文學》第6卷第2號寫道:“關于‘鄉(xiāng)土文學’,我以為單有了特殊的風土人情的描寫,只不過像看一幅異域的圖畫,雖能引起我們的驚異,然而給我們的,只是好奇心的饜足。因此在特殊的風土人情而外,應當還有普遍性的與我們共同的對于命運的掙扎。一個只具有游歷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給我們以前者;必須是一個具有一定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為主要的一點而給予了我們?!雹?張心平無疑是具有一種對社會和人生有著自己思考的作家,正如他自己在《草民》的后記里所說的那樣:“作家是社會的良心,我想所指應該有二:一是對廣大普通老百姓的關注、關切、理解、同情的人道之心;二是對國家民族之興衰命運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正因為張心平秉著這樣一種態(tài)度來寫作,使得他的小說不只是呈現(xiàn)了酉水流域土家山寨的風土人情,更重要的是,他透過這種風土人情,表現(xiàn)了茅盾所說的那種對于命運的掙扎土家人的真實生活。在張心平的小說中,主要通過土家人對愛情和生命的態(tài)度來表現(xiàn)土家人的性格特征,表現(xiàn)土家人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而又頑強地和各種困難作斗爭的生命哲學。在小說集的第一篇《幸福的人》里,張心平寫了土家小篾匠與田家幺姐姐純樸的愛情故事,小篾匠和幺姐姐的愛是張心平刻意要體現(xiàn)的一種純樸的鄉(xiāng)村戀歌,作品寫道:月亮在慢慢地走,小篾匠剝離出來的篾條過了勻刀又過刮刀,誰也不知道小篾匠為什么勤奮到這種田地,只有吊腳樓上一雙眼睛越來越癡迷地望著月亮又望著他。而這樣的純真愛情的描寫在小說集《草民》中隨處可見,如《花橋》里寫到小木匠對山寨嬌嬌妹的愛戀:女子臉一紅,轉(zhuǎn)身逃走了。那逃去的身影把他一雙眼光拉得長長的,仿佛要把一顆心從喉嚨里扯出來??梢哉f,張心平對于土家人的愛情,都寫得如此美麗而傳神,這是對土家鄉(xiāng)村最含蓄、也最執(zhí)著的愛情的詩意禮贊。小說展示了土家青年男女原生態(tài)氣息的愛情生活,正如周作人所說的“把土氣息泥滋味透過了他的脈搏”,張心平才能如此細膩而傳神地表達了土家少男少女們之間純真而意重的情感,也才顯得如此的真實而動人。其實,在小說集《草民》中,通過愛情來表現(xiàn)土家民族的人性美是張心平的一個敘述策略,圍繞愛情故事,集中體現(xiàn)了土家民族真誠、善良、堅韌、寬容的民族性格。在《花橋》里,講述了在“那個年代一件荒唐的本事”,養(yǎng)蜂小伙夢喬來到土家寨子的花橋上,他的獨特的養(yǎng)蜂方法,他的誠實和聰明讓木匠女兒巧云的“心里有一種又怕又癢又新鮮的感覺”,但民兵營長和武裝部長,同時看上了巧云,在武裝部長強奸巧云之際,夢喬救走巧云,當他們深吻著準備跳崖時,巖包子大伯帶他們逃出懸崖。小說不僅僅描寫了夢喬和巧云真誠而艱難的愛情,更重要的是,通過他們的愛情,表現(xiàn)了土家人既熱愛生命又平淡生死的可貴氣質(zhì)。養(yǎng)蜂人夢喬的父親當年跳下了萬丈懸崖,夢喬與巧云為了愛情和生命的尊嚴,又準備讓悲劇重演一次:“巧云一下抱住他的頸項,貼著他的臉,久久地吻著他的嘴唇,然后緊緊依偎著他站了起來,兩人對著不遠處的火把望了一眼,從容轉(zhuǎn)身向頂峰絕壁走去”。巖包子大伯冒死帶他們逃走,木匠伯娘無畏承擔放走年輕人的罪名,都是土家民族不畏生死的品格寫照。而巖包大伯對夢喬和巧云說:“你們年輕,好日子還長得很,不能走絕路?!庇直憩F(xiàn)了土家民族尊重生命、勇于生存的頑強性格。張心平的寫作扎根于酉水這塊神奇的鄉(xiāng)土,正如美國學者杰姆遜所說,是一種“民族寓言形式”。他筆下的山寨和土家人常常只是一種寓體。他的心理之根深深地扎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質(zhì)之中。作為土家民族之子的身份宣告,張心平無疑彰明了他的思想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在張心平的心中,民族的歷史和傳統(tǒng)業(yè)已成為不可放棄的文化維度。在小說的敘述上,張心平自覺地選擇了最富鄉(xiāng)土氣息的行文方式,他刻意營造了一種酉水流域土家山寨的話語體系。??抡J為,話語是一種生成于社會歷史、并由社會歷史賦予了特定的文化蘊意的語言形式。這種關系和這個過程說明,社會歷史及其文化蘊涵是話語得以形成的深層結構,話語本身包含著特定的文化蘊意,也就是說,話語體現(xiàn)了一種文化選擇。張心平的小說,在話語的追求上,已超出語言技巧層面,他的語言,已成為土家民族精神的載體,也成為張心平對藝術觀和世界觀的理解方式。對于張心平來說,他選擇有著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方言土語,不是單純追求一種新奇,而是對鄉(xiāng)土詩性的一種守護。根據(jù)福柯的理論,我們認為,語言、文化和鄉(xiāng)土是合而為一的,張心平對語言的守護,即是對文化的守護,對文化的守護也正體現(xiàn)了真正的“鄉(xiāng)土精神”。張心平的小說,語言的整體風格是質(zhì)樸平實的,同時又是耐人尋味的,這正如土家民族的樸實無華而又生生不息。如《花橋》中的一句話:“師傅,我把她舞了……”這是小木匠從窗戶進入到嬌嬌妹房間,并用他的力量征服了她的第二天對師傅說的一句話。一個“舞”字把土家人崇尚自由和力量的民族秉性勾勒出來了,在土家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男女之間的愛情,既可以由父母做主進行婚配,也可以一見鐘情自由戀愛,他們贈手帕、唱山歌,當有了情意,就可以在密林深處幽會,就可以在少女閨房中私訂終身。當小木匠從嬌嬌妹的第一聲“小師傅”中感覺到她的情意后,就不顧一切地用他的力量征服了少女,這里有少女羞澀的抵抗,也有少女甜蜜的依順。在土家人的眼中,愛情是神圣的,男女之間并不存在罪惡的不可原諒的錯誤,哪怕是在男方帶有武力的情形下,也能得到女方的認可和喜歡,所以,小木匠的“舞”,充分體現(xiàn)了土家男女在性愛上的自由和帶有原始沖動的那種彪野之美,舞,既表現(xiàn)了小木匠在激情時刻身心飛舞的快樂感覺,也表現(xiàn)了土家人對于性愛含蓄而內(nèi)斂的提及方式,只著一字,而境界俱備。另外,在張心平的小說中,山歌始終貫穿在每一個情節(jié)、每一個場景之中,當山歌婉轉(zhuǎn)地從小說里的人物口中唱出之時,或有對愛情的憧憬,或有對愛情的誓言,或有對艱難生活的傾訴,或有對不公命運的憤怨,一切一切,土家民族的喜怒哀樂都通過山歌得以表達出來了。山歌在張心平的小說中,不僅是作為一種點綴,而且是被作為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揭示著人物的性格,承載著民族的傳統(tǒng)。伽達默爾指出,語言是我們與世界“遭遇”的方式,世界是通過語言才得以顯示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關系,都是由語言來規(guī)定。酉水流域的土家人的山歌,表明了他們對于世界的全部看法,規(guī)定了他們對于生活的全認識,當我們在張心平的小說中讀到或哭、或喜、或歡快、或憂愁的山歌時,我們對于土家民族的理解就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在這個意義來說,當張心平在小說中穿插著那風格各異的山歌時,已不再是作為一個寫作的技巧而存在,而是被賦予了更多的內(nèi)涵??傊?在張心平的小說中,我們可以明確地感覺到,他以邊地為基點,創(chuàng)造了一種詩意的鄉(xiāng)土敘事。海德格爾在他一生的哲學追求中,就是要擺脫那種“無根基狀態(tài)”,所以他推崇了荷爾德林的鄉(xiāng)愁。曾經(jīng),從湘西走出了沈從文,他以優(yōu)美、健康、自然的鄉(xiāng)土人性反襯了虛偽、殘忍、丑惡的都市文明。當今,作為湘西的新一代文學代言人的張心平,從詩意的、帶有宗教般的虔誠出發(fā),再現(xiàn)著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和人物風情,抒寫著懷想與眷戀,實踐著一種精神還鄉(xiāng)。他的價值固守具備了一種新的美質(zhì)和價值自覺,是一種新的生命體驗與“隱現(xiàn)著鄉(xiāng)愁”的文化情結。陳曉明說:“鄉(xiāng)土中國在整個現(xiàn)代性的歷史中,是邊緣的、被陌生化的、被反復篡改的、被顛覆的存在,它只有碎片,只有片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