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西方經(jīng)濟學(宏觀部分)13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8a5cfd10059a7d1c17a4575da1b97f/b78a5cfd10059a7d1c17a4575da1b97f1.gif)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西方經(jīng)濟學(宏觀部分)13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8a5cfd10059a7d1c17a4575da1b97f/b78a5cfd10059a7d1c17a4575da1b97f2.gif)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西方經(jīng)濟學(宏觀部分)13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8a5cfd10059a7d1c17a4575da1b97f/b78a5cfd10059a7d1c17a4575da1b97f3.gif)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西方經(jīng)濟學(宏觀部分)13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8a5cfd10059a7d1c17a4575da1b97f/b78a5cfd10059a7d1c17a4575da1b97f4.gif)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西方經(jīng)濟學(宏觀部分)13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8a5cfd10059a7d1c17a4575da1b97f/b78a5cfd10059a7d1c17a4575da1b97f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三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收入—支出模型)y=c+i+g+x-m在本章,假設i、g為常數(shù);c為y的函數(shù)。c=α+βy。消費函數(shù)為本章重要內(nèi)容。注1:投資i被假設為常數(shù),相當于凱恩斯主義的極端情形。在下一章,放松假設,投資i不再為常數(shù),是利率的函數(shù)。注2:凡是與國民收入無關的常數(shù),均可稱為自主性支出。在這一章中,僅涉及產(chǎn)品市場。“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F(xiàn)代哪位經(jīng)濟學家有此類似的看法?解釋了什么理論?生產(chǎn)決定消費?需求決定供給?供給決定需求?1第一節(jié)
均衡產(chǎn)出1.兩部門經(jīng)濟的假設[另見P374]
經(jīng)濟分析納入只有家戶部門和企業(yè)部門的兩部門經(jīng)濟社會中。GDP=NDP=NI=GNP=PI一、簡單的經(jīng)濟關系[2]2.凱恩斯定律—課后練習6
假設不論需求量為多少,經(jīng)濟社會均能以不變的價格提供相應的供給量。這就是說,社會總需求變動時,只會引起產(chǎn)量和收入變動,使供求相等,而不會引起價格變動。這在西方經(jīng)濟學中有時被稱為凱恩斯定律。在短期,凱恩斯認為,經(jīng)濟中存在“價格剛性”。需求決定供給。13凱恩斯定律與薩伊法則.ppt“供給會創(chuàng)造自己的需求”21.經(jīng)濟社會的產(chǎn)量或者說國民收入決定于總需求二、均衡產(chǎn)出的概念(3)2.均衡產(chǎn)出的概念
和總需求相等的產(chǎn)出稱為均衡產(chǎn)出或收入。也就是經(jīng)濟社會的收入[實際收入、實際產(chǎn)出、供給]正好等于全體居民和企業(yè)想要有的(意愿的)支出。均衡產(chǎn)出用公式表示:y=c+i。Y=C+I(P374,實際發(fā)生的、事后的,恒等關系)
小寫y表示實際產(chǎn)出,大寫Y表示名義產(chǎn)出P382計劃投資=計劃儲蓄,形成均衡狀態(tài)P374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家通常假定產(chǎn)量由總需求水平?jīng)Q定而不是由總供給能力決定。先有需求,后有生產(chǎn)。33.均衡收入的形成若產(chǎn)出大于支出,非意愿存貨投資就大于零,企業(yè)就要削減生產(chǎn),直至總收支相等,即達到均衡收入。反之,若產(chǎn)出小于支出,非意愿存貨投資就小于零,企業(yè)就要擴大生產(chǎn),直至總收支相等,即達到均衡收入。所以,均衡國民收入是一種穩(wěn)定狀態(tài),意味著在這個國民收入水平上,企業(yè)既不愿意增加產(chǎn)出也不愿意減少產(chǎn)出?;蛘咴囌f,企業(yè)的生產(chǎn)就會穩(wěn)定下來。圖形見下。—課后練習44在經(jīng)濟生活中,計劃總支出與實際總支出往往并不相等。圖13—1E代表計劃支出,y代表實際收入。在二部門的經(jīng)濟中,E=c+i(c,i分析見后)AE(總支出也即總需求量,既定)=100,IU非意愿存貨投資。產(chǎn)出大于100,則IU>0(生產(chǎn)大于人們的總需求量,企業(yè)存貨增加)。在均衡時,非意愿存貨為零,總需求全部得到滿足。5均衡產(chǎn)出或收入的條件也可用i=s表示。E=c+i(同前)y=c+s(收入等于消費和儲蓄)由E=y得i=s。[代數(shù)法]三、[計劃]投資等于[計劃]儲蓄計劃投資=計劃儲蓄企業(yè)作出投資決策。家庭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儲蓄。兩個決策主體不同,i,s不存在恒等關系。
cf:[實際]儲蓄——[實際]投資恒等式I=SP374均衡的最一般的意義是指經(jīng)濟事物中有關的變量在一定條件的相互作用下所達到的一種相對靜止狀態(tài)。P216第二節(jié)
凱恩斯的消費理論1.邊際消費傾向與平均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增加的消費與增加的收入之比率,即:MPC=Δc/Δy或MPC=dc/dy
如果c=f(y)為一次線性函數(shù),則MPC為常數(shù),且小于1,見后。
平均消費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費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即:APC=c/y。可以大于1。一、消費函數(shù)c=f(y)具體形式?[4]平均消費傾向遞減是因為邊際消費傾向遞減?X線性消費函數(shù),MPC為常數(shù),APC遞減。《微觀》中關于消費者行為的理論主要體現(xiàn)在《效應論》這一章中。--效用最大化。邊際的概念72.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會增加,但是消費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得多。注:教材為了簡化問題,使用了線性需求函數(shù),邊際消費傾向不變。注:教材上的數(shù)據(jù)均是假定的數(shù)據(jù)[P384]。實際的數(shù)據(jù)[驗證]??驗證: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與截面數(shù)據(jù)12GDP支出法(全國).xls13按收入等級分城鎮(zhèn)居民家庭基本情況.xlsNEW+凱恩斯關于消費函數(shù)的假說(凱恩斯稱之為心理法則),既不是根據(jù)先驗的假定進行演繹推理的結果,也不是根據(jù)統(tǒng)計資料進行歸納綜合的產(chǎn)物,主要是以偶然的觀察為依據(jù)的。驗證??這些內(nèi)容不要求掌握,了解一點即可。8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中等收入戶中高收入戶高收入戶總收入3151.64431.46057.38488.016006.5純收入1549.33110.14502.16467.612319.1總支出4136.54395.85391.97038.212091.2生活消費支出2354.92870.93546.04591.87485.7
生消支/純收入152.0%92.3%78.8%71.0%60.8%截面數(shù)據(jù),MPC=?資料來源:中國農(nóng)村住戶調(diào)查年鑒2010以上數(shù)據(jù)符合凱恩斯理論嗎?美國的實際數(shù)據(jù)可見宋承先版宏觀經(jīng)濟學。9NEW+關于收入的一些概念總收入=工資性收入+家庭經(jīng)營收入+財產(chǎn)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另有現(xiàn)金收入,與純收入、總收入一樣,包含上述四項純收入:指農(nóng)村住戶當年從各個來源得到的總收入相應地扣除所發(fā)生的費用后的收入總和。純收入主要用于再生產(chǎn)投入和當年生活消費支出,也可用于儲蓄和各種非義務性支出。純收入=總收入-家庭經(jīng)營費用支出-稅費支出-生產(chǎn)性固定資產(chǎn)折舊-農(nóng)村內(nèi)部親友贈送總支出包含六項個人收人水平與分配有關嗎?103.非線性消費曲線的特點[3]第一,消費曲線與450線的交點上,c=y;在該交點左下方的消費曲線上,c>y;在該交點右上方的消費曲線上,c<y。圖13—2消費曲線可能的消費函數(shù)?11第二,消費曲線上任一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值都是相應的APC,消費曲線上任一點或任一段弧的斜率值都是相應的MPC,且同一收入水平上有APC>MPC。第三,消費曲線向右上方傾斜,表示消費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費曲線越來越平緩,表現(xiàn)出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曲線的凹凸性?124.線性消費曲線的特點[2]第一,由于消費曲線是一條直線,故消費曲線上任何一點或任何一段弧的斜率都相等,都等于不變的邊際消費傾向。圖13—3線性消費函數(shù)第二,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費者的消費都由自發(fā)消費與引致消費組成,即線性消費函數(shù)的表達式是:c=α+βyα為自發(fā)消費部分,βy表示引致消費。更多內(nèi)容見13消費函數(shù).rar131.邊際儲蓄傾向與平均儲蓄傾向邊際儲蓄傾向:增加的儲蓄與增加的收入之比率,即:MPS=Δs/Δy或MPS=ds/dy
平均儲蓄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儲蓄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即:APS=s/y二、儲蓄函數(shù)s=f(y)[3]圖13—4儲蓄函數(shù)(曲線)按照古典經(jīng)濟學的觀點,儲蓄與利率正相關,較高的利率會鼓勵家庭增加儲蓄,減少消費。s僅取決于y14第一,儲蓄曲線向右上方傾斜,表示儲蓄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儲蓄曲線越來越陡峭,表示儲蓄增加的幅度越來越大。第二,儲蓄曲線上任一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值都是相應的APS,儲蓄曲線上任一點或任一段弧的斜率值都是相應的MPS,且同一收入水平上有APS<MPS。第三,儲蓄曲線與橫軸的交點B上,s=0,即有零儲蓄;在B點左下方的儲蓄曲線上,s<0,即有負儲蓄;在B點右上方的儲蓄曲線上,則有s>0,即有正儲蓄。2.非線性儲蓄曲線的特點[3]153.線性儲蓄曲線的特點[3]第一,由于儲蓄曲線是一條直線,故儲蓄曲線上任何一點或任何一段弧的斜率都相等,都等于1-β,即等于邊際儲蓄傾向MPS。第二,儲蓄曲線在縱軸的截距為-α。第三,線性儲蓄函數(shù)表達式
s=-α+(1-β)yy=c+ss=y-c=y-(α+βy)圖13—5線性儲蓄函數(shù)及其曲線161.消費函數(shù)和儲蓄函數(shù)互為補數(shù)c=α+βys=y-c=-α+(1-β)y三、消費函數(shù)和儲蓄函數(shù)的關系[3]圖13—6消費曲線和儲蓄曲線的關系c+s=y172.若APC和MPC都隨收入增加而遞減,但APC>MPC,則APS和MPS都隨收入增加而遞增,但APS<MPS。在線性條件下,仍有APC>MPC,因為:APC=c/y=(α+βy)/y=α/y+β>β=MPC3.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即:
APC+APS=1MPC+MPS=1(由定義規(guī)定)非線性圖181.社會消費函數(shù)是家戶消費函數(shù)的總和,然而,社會消費函數(shù)并不是家戶消費函數(shù)的簡單加總四、家戶消費函數(shù)和社會消費函數(shù)[2]19第一,國民收入的分配人們越是富有,越有能力儲蓄,因此,不同收入階層的邊際消費傾向不同。富有者邊際消費傾向較低,貧窮者邊際消費傾向較高。因此,國民收入分配越不均等,社會消費曲線就越是向下移動,反之亦然。[從效用論的角度看,平均分配會增加整個社會的效用?--社會福利函數(shù):加法型、乘法型、羅爾斯社會福利函數(shù)P270]--課后練習82.從家戶消費函數(shù)求取社會消費函數(shù)時需考慮的因素[3]20第二,政府稅收政策如政府實行累進個人所得稅,將富有者原來可能用于儲蓄的一部分收入征收過來,以政府支出形式花費掉,而按西方經(jīng)濟學者說法,這些支出通常成為公眾的收入,最終用于消費。這樣,社會中消費數(shù)量增加,社會消費曲線會向上移動。21第三,公司未分配利潤在利潤中所占比例公司未分配利潤無形中是一種儲蓄,如果分給股東,則必定有一部分會被消費掉,因此,公司未分配利潤在利潤中所占比例大,消費就少,儲蓄就多。反之,則消費就多,儲蓄就少,即社會消費曲線就會向上移動。22NEW+對家庭數(shù)據(jù)的短期時間序列研究與凱恩斯的消費理論相吻合,而對家庭數(shù)據(jù)的長期時間序列考察卻否定了凱恩斯的觀點。也就是在短期家庭的平均消費傾向是遞減的,而在長期平均消費傾向卻是穩(wěn)定不變的。----消費之迷。短期和長期兩種不同的平均消費傾向是凱恩斯“消費之迷”產(chǎn)生的根源。找到兩種消費函數(shù)存在的原因,是解決“消費之迷”的關鍵。以下理論在各自假說基礎上對“消費之迷”進行了解釋。我國的情況,1978年以前,城鄉(xiāng)居民的消費主要取決于當期的收入,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定比較接近實際。1978年以后?居民收入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加。23NEW+擴展線性支出系統(tǒng)需求函數(shù)模型ri:對第i種商品的基本需求量,βi:第i種商品的邊際消費傾向。兩者為待估計的參數(shù)。當采用截面數(shù)據(jù)作樣本時,可以假設在同一截面上相對于不同的收入商品的價格是相同的。上式改寫為:某種商品的實際消費[金額]與對應的收入相關,可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計需求函數(shù)。消費者共消費了n種商品。24各種彈性—需求的收入彈性、價格彈性、交叉彈性公式推導略,可參閱李子奈版計量經(jīng)濟學對各種基本需求量[金額]的計算。25超過基本生活支出的余額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除用于消費,尚有儲蓄動用儲蓄項目總支出[1]食品[2]衣服[3][4][5][6][7][8]總平均2733.091307.12450.74234.4769.4386.43272.54187.27126.89最低戶1561.71901.54195.5470.2750.7623.86152.5115.9651.56低1874.921036.21276.0286.8644.2531.37200.1130.8169.35中下2257.611217.8358.39129.7654.2948.35200.87171.5876.57中2689.151303.79468.46223.1271.7277.64238.84190.26115.32中上3117.071448.54545.52291.3884.94100.29274.9196.38174.72高3825.411583.74657.18472.6493.14179.46416.1238.71184.44最高4404.331741.51723.64505.8893.8188.96588.79296.51265.2426第三節(jié)
關于消費函數(shù)的其他理論(三個理論)1.消費的影響因素消費者會受自己過去的消費習慣以及周圍消費水準的影響來決定消費。(進一步表示為棘輪效應與示范效應,見下)。其他因素?一、相對收入消費理論[杜森貝利消費理論]272.消費習慣的影響——棘輪效應該理論的核心是消費者易于隨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費,但不易隨收入之降低而減少消費,以致產(chǎn)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費函數(shù)。這種特點被稱為“棘輪效應”,即上去容易下來難。視頻\棘輪效應.wmv視頻\棘輪效應.doc“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猍宋]司馬光28圖13—7相對收入消費理論對短期消費函數(shù)的解釋P389長期消費函數(shù)與短期消費函數(shù)庫茲涅茲以1869—1938年美國的統(tǒng)計資料得出:β是穩(wěn)定的。β=0.9293.周圍消費水準的影響——示范效應如果別人收入和消費增加了,某人收入并沒有增加,但因顧及他在社會上的相對地位,也會打腫臉充胖子提高自己的消費水平。這種心理會使短期消費函數(shù)隨社會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整個地向上移動。30“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樣小,在周圍的房屋都是這樣小的時候,它是能滿足社會對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這座小房子近旁聳立起一座宮殿,這座小房子就縮成可憐的茅舍模樣了。這時,狹小的房子證明它的居住者毫不講究或者要求很低;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規(guī)模怎樣隨著文明的進步而擴大起來,但是,只要近旁的宮殿以同樣的或更大的程度擴大起來,那末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會在那四壁之內(nèi)越發(fā)覺得不舒適,越發(fā)不滿意,越發(fā)被人輕視?!薄豆蛡騽趧优c資本》《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的幸福取決于絕對收入水平還是相對收入水平?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311.基本思想人們會在更長時間范圍內(nèi)計劃他們的生活消費開支,以達到他們在整個生命周期內(nèi)消費的最佳配置。----以一生的全部預期收入來安排自己的消費和儲蓄,一生的收入與消費相等。二、生命周期的消費理論[莫迪利安尼消費理論-4][+從開始工作時算《經(jīng)濟學說史》姚開建版P413,同教材,計算見教材P390]C=R*Y/TY年收入R工作年限T預期壽命加入財富因素W則C=(W+R*Y)/T=(1/T)*W+R/T*Y=a*W+c*Y此公式較教材更詳細根據(jù)消費的生命周期假說,其他條件相同,消費數(shù)量與人們的壽命成反比?T32尹伯成習題P101Y1、W1、C1、[E1]W與Y一同增長,短期內(nèi)W不變。消費函數(shù)由C1上升至C2,Y2、E2,連接E1、E2即形成長期消費曲線。任保平版P176[英]《經(jīng)濟學》P378??332.不同時期的消費狀況[3]第一,年輕時期的消費年輕人家庭收入偏低,這時消費可能會超過收入。[月光族??]第二,中年時期的消費
收入日益增加,這時收入會大于消費,不但可能償還青年時代欠下的債務,更重要的是可以積些錢以備養(yǎng)老。
[人口紅利]第三,老年時期的消費
年老退休,收入下降,消費又會超過收入,形成所謂負儲蓄狀態(tài)。343.人口比例對社會消費傾向的影響如果社會上年輕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則消費傾向會提高;如果社會上中年人比例增大,則消費傾向會下降。因此,總儲蓄和總消費會部分地依賴于人口的年齡分布,當有更多人處于儲蓄年齡時凈儲蓄就會上升。354.其他影響消費的因素社會保障制度、遺產(chǎn)及遺產(chǎn)稅率等++生命周期模型—對儲蓄與利率的分析,通過對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分析得出結論。當利率降低時,對于儲蓄者,收入效應增加儲蓄,替代效應減少儲蓄,最終的結果是不確定的。對于借款者,兩種效應均為減少儲蓄,因此,儲蓄一定是減少的。李寶偉譯P84361918年,出生在意大利羅馬的一個猶太家庭里;1936年,獲得了羅馬大學的法學學士學位;1939年,移居美國;1985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重要貢獻:家庭儲蓄的生命周期理論;決定公司及資本成本的市場價值的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資料]弗朗科·莫迪利安尼371.永久收入的含義與公式[持久收入]
永久收入是指消費者可以預計到的長期收入。[長期中能持續(xù)獲得的穩(wěn)定收入,可將其視為長期平均收入。實際收入Y=YP+YT(暫時性收入)(任P171)]
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據(jù)所觀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數(shù)值的加權平均數(shù)計得,距現(xiàn)在的時間越近,權數(shù)越大,反之則越小。
YP=θY+(1-θ)Y-1[分別為現(xiàn)期收入與前期收入]三、永久收入的消費理論[弗里德曼消費理論]暫時性收入:未預期到的、偶然獲得、不可持續(xù)的收入,可將其理解為實際收入與永久收入的暫時背離。該收入可能為負,如偶然失竊造成的損失。382.影響消費的因素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現(xiàn)期收入決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決定。
C=cYP=c[θY+(1-θ)Y-1]=cθY+c(1-θ)Y-1
當前收入的邊際消費傾向為cθ,低于長期邊際消費傾向c。[圖示見下]3.政府干預經(jīng)濟的稅收政策沒有效果政府想通過增減稅收來影響總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為減稅而增加的收入,并不會立即都用來增加消費。暫時的收入變動只有在能夠影響永久收入時,才會對消費產(chǎn)生影響。進一步的假定見下:39持久消費:家庭在長期計劃中確定的正常消費。暫時消費:不在計劃中的暫時性消費,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家庭實際消費=持久消費+暫時消費假定:持久收入與暫時收入之間不存在相關關系;暫時收入和暫時消費之間不存在固定關系,暫時性收入增加不會導致消費的立即增加,暫時收入的邊際消費傾向等于零;持久收入和持久消費之間存在固定的比例關系,這種比例關系并不隨收入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處在不同收入水平上的家庭其消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持久收入理論強調(diào)的正是持久收入和持久消費之間的固定比例關系。--《現(xiàn)代西方經(jīng)濟學》陳友龍版P22740長期消費函數(shù)C=cθY+c(1-θ)Y-1短期消費函數(shù)。c(1-θ)Y-1,由前期收入決定的消費,不隨現(xiàn)期收入變動而變動。在短期,收入由Y0增加至Y1時,消費均衡點由E點移動至E1;在長期,消費者依據(jù)新的永久收入對消費進行調(diào)整,推動均衡點由E1點移至E2點。注:對未來收入的預期屬適應性預期。414.生命周期理論和永久收入理論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第一,二者的區(qū)別
生命周期理論偏重對儲蓄動機的分析,從而提出以財富作為消費函數(shù)的變量的重要理由,永久收入理論則偏重于個人如何預測自己未來收入問題。第二,二者的聯(lián)系二者體現(xiàn)一個基本思想:單個消費者是前向預期決策者。即二者的相同之處,見下。42第三,二者的相同之處[3]①消費不只同現(xiàn)期收入相關,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為消費決策的依據(jù)。②一次性暫時收入變化引起的消費支出變動很小,即其邊際消費傾向很低,甚至近于零,但來自永久收入變動的邊際消費傾向很大,甚至近于1。③第三,當政府想用稅收政策影響消費時,如果減稅或增稅只是臨時性的,則消費并不會受到很大影響,只有永久性稅收變動,政策才會有明顯效果。C26.基于生命周期假說的消費函數(shù)強調(diào)()。A.當期消費與財富積累的聯(lián)系B.當期儲蓄與當期收入的聯(lián)系C.終身消費與終身收入的聯(lián)系D.當期儲蓄與當期消費的聯(lián)系431.利率利率變化怎樣影響儲蓄與消費,要根據(jù)利率變動對儲蓄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而定。
利率的變化對消費的影響是不確定的。就我國而言,提高利率,目的之一是抑制消費。反之則反是。[凱恩斯認為,利率對消費的影響很小]
參看《21-1消費》分析的邏輯性更強。四、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4]++“目標儲蓄者”屬極端例子,儲蓄與利率總是反方向變動的。--其唯一的目標是國在未來有一個固定的消費量。如:家長為子女儲蓄學費。443.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越是不平均,全國性平均消費傾向就會較小。高收入家庭消費傾向較小,而低收入家庭消費傾向較大。4.社會保障制度通常說來,社會保障制度越是完善,居民越是敢于消費,否則儲蓄意愿要增強。13中國老百姓為什么喜歡儲蓄.doc2.價格水平
價格水平的變動,是通過實際收入的改變來影響消費的。45我辛苦了30年,終于攢夠了買房的錢吶!我辛苦了30年,終于把住房貸款還清啦![案例]兩位老太太買房18.永久收入理論認為,()。A.當前收入的變化會引起消費的同比例增加B.暫時性收入高于持久性收入C.高收入邊際消費傾向較高D.暫時性收入的邊際消費傾向接近于0D46第四節(jié)
兩部門經(jīng)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及變動1.均衡收入表達式
y=(α+i)÷(1-β)推導過程:y=c+i[i=600]
c=α+βy
[c=1000+0.8y]表格數(shù)據(jù)P393(1)[y]=(2)[c]+(3)[s]—總供給(2)+(4)[i]—總支出[總需求]當i=s=600,y=8000時形成均衡一、兩部門經(jīng)濟中收入的決定
——使用消費函數(shù)決定收入此處i為外生變量,是一個簡化,在IS-LM模型中,i=e-dr47圖13—8消費加投資曲線和45°線相交決定的收入
見前P383圖13-1c=1000+0.8yi=600y=c+i→y=8000當i=0,y=c+i=c=1000+0.8y→y=5000i=600,y=8000→?y/?i=(8000-5000)/(600-0)=5482.均衡收入的調(diào)節(jié)總供求相等,經(jīng)濟就實現(xiàn)了均衡。如果經(jīng)濟離開了這個均衡,企業(yè)部門銷售額就會大于或小于它們的產(chǎn)出,從而被迫進行存貨負投資或存貨投資,即出現(xiàn)意外的存貨減少或增加,這就會引起生產(chǎn)的擴大或收縮,直到回到均衡點為止。3.如果在消費—收入圖形上,消費曲線向下移動,這意味著()。A.由于收入減少而導致消費減少B.由于收入增加而導致消費增加C.由于非收入等其他原因導致消費減少D.由于非收入等其他原因導致消費增加C491.均衡收入表達式
y=(α+i)÷(1-β)
i=s推導過程是一樣的二、兩部門經(jīng)濟中收入的決定
——使用儲蓄函數(shù)決定收入
[2]Y=C+I----總需求角度Y=C+S----總供給角度I>S----總需求大于總供給,國民收入擴張I<S----總需求小于總供給,國民收入收縮I=S502.均衡收入的調(diào)節(jié)P395第一,若實際產(chǎn)出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資大于儲蓄,社會生產(chǎn)供不應求,企業(yè)存貨意外地減少,企業(yè)就會擴大生產(chǎn),使收入水平向右移動,直到均衡收入為止。第二,若實際產(chǎn)出大于均衡收入,表明投資小于儲蓄,社會上生產(chǎn)供過于求,企業(yè)存貨意外地增加,企業(yè)就會減少生產(chǎn),使收入水平向左移動,直到均衡收入為止。只有在均衡收入水平上,企業(yè)生產(chǎn)才會穩(wěn)定下來。見下計算。
51圖13—9儲蓄曲線和投資曲線相交決定的收入
(i=s)s=-1000+0.2yi=600[既定]i=s→y=8000i=0,s=0,y=5000當y>8000,則s>600,即s>i國民收入會下降,最終趨向均衡當y<8000,則s<600,即s<i國民收入會上升,最終趨向均衡52第五節(jié)
乘數(shù)論1.乘數(shù)的概念
[+①經(jīng)濟中某一自變量發(fā)生變動時,所導致的因變量的最終變動幅度;②特指投資乘數(shù)。厲P276]
投資乘數(shù)指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投資支出的變化的比率。?y?i其他乘數(shù)?532.乘數(shù)的公式
k=Δy/Δi或:
k=1÷(1-β)=1÷MPS
可見,乘數(shù)大小和邊際消費傾向有關,邊際消費傾向越大,或邊際儲蓄傾向越小,則乘數(shù)就越大。另一種推導方法,更簡單的方法——求導靜態(tài)模型,動態(tài)模型可參閱《教學手冊》動態(tài)模型此乘數(shù)公式最簡單,其他乘數(shù)公式見本章。更復雜的公式見Chap.15附錄。543.乘數(shù)作用是兩方面的投資增加會引起收入若干倍增加,投資減少會引起收入若干倍減少。D2.乘數(shù)的作用必須在以下條件下才可發(fā)揮,()A.經(jīng)濟實現(xiàn)了充分就業(yè)B.總需求大于總供給C.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稅收D.經(jīng)濟中存在閑置資源55圖13—10乘數(shù)效應NEW+當消費函數(shù)中的β越接近于1時,c(或c+i)將越平行于45度線,同樣的?i,會引起更大的?y,即k越大。當β為極端情形即為0時,?i=?y。56NEW++國民收入的兩個缺口Y*-Y1,Y*-Y2產(chǎn)量缺口政府需增加支出200億美元兩部門經(jīng)濟中,如果邊際消費傾向為0.8,為了消除1000億美元的差額,政府實際上需要面對的“缺口”只有200億美元。政府需減少支出200億美元充分就業(yè)時的國民收入57第六節(jié)
三部門經(jīng)濟的收入決定y=c+i+g=c+s+t→i+g=s+t定量稅與比例稅1.稅收引起收入的反方向變動稅收增加,(可支配)收入減少;稅收減少,(可支配)收入增加。yD=y-t+trc=α+βyDs=yD-c比例稅T=t0+tyt0可以為零。58圖13—11三部門經(jīng)濟收入的決定均衡條件i+g=s+t的圖形表達c=1600+0.75ydi=1000t=800g=2000yd=y-800s=yd-c=0.25y-18001000+2000=0.25y-1800+800解上方程即可得y=16000直接由y=c+i+gc=1600+0.75ydyd=y-800i=1000g=2000得y=16000另見練習13(1)i,g,t為外生變量僅s與y有關592.定量稅變動會改變s+t曲線的截距,但該曲線的斜率不變—圖形見下。關于稅收:定量稅、比例所得稅、超額累進稅?13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mht13個稅起征點提高到3500元9月1日起施行-新華08.mht簡單比例稅條件下的國民收入決定i,g的乘數(shù)為60圖13—12定量稅變動改變s+t的截距稅收增加(從800提高到1200)s+t=-700+0.25y推導?y減少1200[300/0.25]61第七節(jié)
三部門各種乘數(shù)(4種乘數(shù))1.政府購買支出乘數(shù)的概念政府購買支出乘數(shù),是指收入變動對引起這種變動的政府購買支出變動的比率。2.政府購買支出乘數(shù)的公式
kg=Δy/Δg=1÷(1-β)[等于投資乘數(shù)]更簡單的方法,對上式求導。一、政府購買支出乘數(shù)[2]定量稅邊際儲蓄率越低,政府購買對GDP的貢獻越大?T62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實行預算管理的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財政預算內(nèi)資金或預算外資金等項財政性資金,通過購買、租賃、委托或者雇傭等形式,獲取貨物、工程、公共產(chǎn)品或服務的行為。政府購買是指政府將原來由政府直接舉辦的、為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務的事項交給有資質的社會組織來完成,并根據(jù)社會組織提供服務的數(shù)量和質量,按照一定標準進行評估后支付服務費用。631.稅收乘數(shù)的概念稅收乘數(shù)指收入變動與引起這種變動的稅收變動的比率。二、稅收乘數(shù)[2]2.稅收乘數(shù)的公式[定量稅條件下]Kt=Δy/Δt=-β÷(1-β)在比例稅條件下,尹伯成習題指南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屋面防水保溫隔熱工程合同范本
- 高三物理試卷帶答案解析
- 國際學校用地居間合同
- 電商物流海運合同樣本
- 2025年度旅游度假村租賃合同范本
- 寫家鄉(xiāng)銀杏樹200字
- 保證就業(yè)合同范例
- 2023-2029年中國電子商務物流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21-2026年中國紙制品包裝市場競爭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報告
- 對羥基苯甲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過氧乙酸消毒濃度及方法
- 王洪圖黃帝內(nèi)經(jīng)80課時講稿
- 英語課堂游戲PPT-英語游戲4個PPT-(切西瓜-打地鼠-開火車-植物大戰(zhàn)僵尸)
- 大學物理光學總結-大學物理光學知識點總結課件
- 關于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的規(guī)定全文
- 個人借條電子版模板
- 物業(yè)公司特色服務、日常增值服務項目供參考
-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務PPT全套完整教學課件
- 工業(yè)企業(yè)電源快速切換裝置設計配置導則
- 某有限公司雙螺紋偏轉型防松防盜螺母商業(yè)計劃書
-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