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權制度_第1頁
中央集權制度_第2頁
中央集權制度_第3頁
中央集權制度_第4頁
中央集權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一第一單元(2)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編寫:張春蕾 審核:高二歷史組【學考對接】考綱要求考查頻次(統計真題)考點1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及發(fā)展演變的過程五年5考考點2中國古代選官制度和檢查制度的變化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五年3考【學習目標】1、 通過自主學習,能夠熟悉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及發(fā)展演變的過程;能夠說出中國古代選官制度和檢查制度的變化。2、 學生能夠通過組內交流,探究歸納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3、 通過學習,認識到統一是歷史主流。中央集權制度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基本制度。【學習重點】梳理出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歷程秦至清前期中樞權力機構演變及特點;探究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課前預習案(“童試”區(qū),合格可為“秀才”喲)【溫故而知新】溫故梳理知新自測朝代中央地方選官制監(jiān)察制歷程1、 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這一制度包括哪兩大內容?其中孕育著哪兩對矛盾?2、 (2012年山東)唐初以三省長官為宰相。高宗時,打破宰相任用資歷限制,允許三省四品以下官員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名義行宰相權,參預朝政。其目的是:重用人才,推行科舉取士分割相權,加強君主專制分工協作,提高行政效率緩和矛盾,抑制朋黨之爭3、 (2012年天津)清雍正年間,軍機處設在皇宮內,與皇帝日常生活辦公地毗鄰o軍機大臣多從“親臣重臣”中遴選,任命諭旨通常說,命某人“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或“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材料中未能體現出:秦軍功爵確立漢唐宋元明清在軍機處辦理要務易于保密軍機處官員便于皇帝宣召軍機處官員按才德標準遴選軍機大臣多為臨時差遣性質【我的疑問】:總影響導學案(“鄉(xiāng)試"階段,錄取可為“舉人"哦)【學習任務一】構建知識網絡、落實基礎主干知識?!?、 根據復習目標要求及課本知識,自主構建知識網絡。2、 梳理出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歷程秦至清前期中樞權力機構演變及特點;探究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緦W習任務二】史料探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請回答:(1) 圖一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創(chuàng)立于什么朝代?(2) 圖二政治制度的實施是在哪個朝代?它具體稱為什么制度?(3) 圖三與前兩幅圖示的區(qū)別在哪里?圖四中的機構設立于哪一朝代?(4) 上述材料反映了這個制度的演變趨勢是什么?如何評價這一制度?【學習任務三】解讀史料,能力提升?!铩铩铮?007年江蘇會考31題)“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敝袊鳛橐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在政治制度創(chuàng)新方面多有建樹,其體系之完備,經驗之豐富,影響之深遠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擬的。材料_:L吏部丞相皇帝一一御史大夫L太尉圖示一皇帝一政事堂「中書省L吏部丞相皇帝一一御史大夫L太尉圖示一皇帝一政事堂「中書省尚書省一L門下省圖示二—戶部書部—刑部「工部中書省直轄地—中書 皇帝——樞密院行中書省—宣政院 三道宣慰司圖示三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 ——《史記》材料三:(明太祖)“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 ——《明史》材料四:(清人趙翼說)“國初承前明舊制,機務出納悉關內閣……雍正年間,用兵西北……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值)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為宣召”。 ——《檐曝雜記》請回答:①根據材料一中的示意圖,指出圖示一、圖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國歷史上哪兩個朝代開創(chuàng)的?圖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稱是什么?(3分)材料二中“上”指誰?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怎樣認識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積極影響?(1分)明清時期是中國專制時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這一時期君主專制制度有哪些新的變化?(3分)你怎樣認識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消極影響?(1分)固學案(“會試"階段,爭取做“貢士"呀)—典題訓練(2009年山東會考)清朝專制皇權高度發(fā)展的重要標志是A.察舉制的創(chuàng)立B.內閣的設立C.三省六部制的創(chuàng)立 D.軍機處的設立(2009年廣東會考)“以后嗣君并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贝肆畛鲎訟.漢武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2010年1月福建會考)《清史稿》記載:“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內閣而于軍機處,蓋隱然執(zhí)政之府矣?!痹O置軍機處最主要的意圖是A.處理民族事務 B.提高行政效率C.強化君主專制 D.加強特務統治(2008年江蘇會考)下列中國古代官職中具有監(jiān)察職能的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軍機大臣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09年浙江會考)下列各項中,反映中國古代君權加強、相權削弱的是A.州刺史的設立 B.分封制的創(chuàng)設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D.行省制度的創(chuàng)立(2008年山東會考)“自秦始設丞相,不旋踵而亡?!裎页T主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wěn)當?!边@里的“我朝”指的是A.漢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010年6月廣東會考)某機構不設專官,其大臣隨時由皇帝在滿、漢大學士及各部尚書侍郎中選定。凡入選該機構的大臣,雖然參與軍國大政,但決定權在皇帝,他們不過是皇帝的機要秘書而已。該機構是A.軍機處B.內閣 C.參議院 D.中朝(2010年1月山東會考)下列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敘述,正確的是A.秦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B.漢代廢除宰相制C.唐代開始建立監(jiān)察制度 D.清朝設立軍機處(2010年1月黑龍江會考)歷史發(fā)展證明,提高官員文化素質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下列我國古代的選官標準中能體現這一認識的是A.按軍功選官B.按門第選官C.科舉考試選官 D.按品德選官(2010W季北京會考)毛澤東說:“百代都行秦政制”。這個“制”指A.禪讓制B.宗法制C.中央集權制D.世襲制(2010年浙江會考)漢武帝統治時期,全國劃分為十三個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名。當時刺史的主要職責是A.監(jiān)察地方政治B.管理地方行政 C.征收地方賦稅 D.掌管地方軍事(2007年廣州會考)961年,宋太祖對石守信等人說:“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遠不可動之業(yè)。多置歌兒舞女,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這段話的真實意圖是要石守信等人A.積累財富B.安享晚年 C.交出兵權 D.享受生活二:出業(yè);必做題:1.(2009年廣東會考)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A.削弱皇權 B.縮小地方權限 C.加強皇權D.擴大地方權限(2009年江蘇會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國許多知識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實現這一理想的主要途徑是:A.參加科舉考試 B.等待朝廷察舉 C.投筆從戎戍邊D.投作官吏幕僚(2010年春季北京會考)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增加稅收 B.恩澤貴族C.實現民族融合D.削弱王國勢力(2010年浙江會考)中國古代某地發(fā)生洪災,內閣大臣據皇帝旨意寫成詔書,送工郡、戶部執(zhí)行賑災。據所學知識判斷,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現于:A.秦朝 B.漢朝 C.唐朝D.明朝(2010年夏季山東會考)從秦漢到明清中央機構的變化反映了:A.中央與地方矛盾的消除B.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C.地方機構權力的加強 D.君權與相權矛盾的彌合(2008年浙江會考)實行郡縣制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內容,對中國古代政治形成了長久的影響。下列有關秦朝郡守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由皇帝任免調動B.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長官C.在其轄區(qū)內沒有自己的封國D.職位世襲并有權直接任免縣令(2008年江蘇會考)下列中國古代官職中具有監(jiān)察職能的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軍機大臣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11年北京會考)清代一位軍機大臣寫詩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樣畫葫蘆不難,葫蘆變化有千端。畫成依樣舊葫蘆,要把葫蘆仔細看?!痹撛娬f明了:A.軍機處的設置提高了辦事效率B.軍機大臣掌握了處理軍國大事的實權C.軍機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沒有地位D.軍機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來擬發(fā)諭旨(2012年北京會考)毛澤東主席曾說“百代都行秦政制”這個“制”指:A.世襲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中央集權制選做題:(2008年1月寧夏會考)材料一:1842年6月,道光皇帝發(fā)了一道密諭,命令有關大員趕快與英國議和。這一密諭直接由皇帝口授,軍機章京抄錄而下達,朝中大員幾乎無人知曉。緊接著,林則徐被革職,清廷大員伊里布等人與英國議和。 ——《中國近代史參考資料》材料二: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前,英國女王維多利亞于1840年1月16日到議會發(fā)表了對中國發(fā)動戰(zhàn)爭的演說。議會中對戰(zhàn)與不戰(zhàn)爭辯十分激烈。在工商業(yè)主、東印度公司的利益獲得者、鴉片販子支持下的自由黨在議會中占多數,從而通過了要求政府對中國使用武力的決定。 一一《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請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中國和英國的政治制度分別是什么?(2) 分別列舉兩國建立上述政治制度的重大事件。(3) 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中國皇帝和英國國王在權力和地位上的不同。.必修一第一單元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任務二:(D£制主義中心集權制度。(或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秦朝(2)唐朝三省六部制(3)廢除相權,加強皇權清朝(4)趨勢: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加強。評價:①奠定了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②前期,基本符合當時社會經濟狀況,使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封建經濟發(fā)展、文化繁榮。后期(明清后),阻礙了中國資本資義萌芽發(fā)展,背離了世界經濟潮流,造成近代中國落后于西方。任務三:圖示一秦朝、圖示三元朝;圖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吧?是指秦始皇。地方推行郡縣制。積極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廢丞相,權分六部。中國的丞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間設軍機處,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到了頂峰。消極影響: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極大地妨礙社會的進步,自此,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開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國家。作業(yè):選作題:⑴中國的君主專制制度;英國的君主立憲制。(2)中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皇帝制度。英國:1688年“光榮革命”;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⑶中國皇帝至高無上,個人獨裁,總攬行政、司法、軍事等一切大權。英國國王“統而不治",只是國家的象征,議會掌握國家最高權力。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一、 君主專制、個人集權與宗法血緣關系,貫穿始終。二、 政權與神權相結合,神權色彩濃厚。三、 政治制度與倫理道德相結合,儒家思想長期占據統治地位。四、 貴族特權和官僚政治貫穿始終。五、 人治色彩濃厚,父權觀念濃厚。(1)(3分)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制定嚴酷的秦法(2) (4分)中書省一一門下省一一尚書省一一兵部。作用:三省互相監(jiān)督、互相牽制,削弱了相權,保證了皇帝的獨尊,減少政令偏失,提高行政效率,為歷朝沿用。(3) (3分;科舉考試。雖然行使相權,但是被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割了行政權,軍權和財權。(4) (2分)廢除宰相制度,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5) (3分)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時代特征:封建制度的衰落。特點:相權不斷削弱直至被廢除,君權不斷加強,直至頂峰。(L)選官制度:察舉制;九品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