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文獻整理的先驅與傳承音樂書目的典范之作《中國音樂書譜志先秦1949音樂書譜全目》解讀_第1頁
中國音樂文獻整理的先驅與傳承音樂書目的典范之作《中國音樂書譜志先秦1949音樂書譜全目》解讀_第2頁
中國音樂文獻整理的先驅與傳承音樂書目的典范之作《中國音樂書譜志先秦1949音樂書譜全目》解讀_第3頁
中國音樂文獻整理的先驅與傳承音樂書目的典范之作《中國音樂書譜志先秦1949音樂書譜全目》解讀_第4頁
中國音樂文獻整理的先驅與傳承音樂書目的典范之作《中國音樂書譜志先秦1949音樂書譜全目》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音樂文獻整理的先驅與傳承音樂書目的典范之作《中國音樂書譜志先秦1949音樂書譜全目》解讀

書目是圖書目錄。中國古代學者被稱為“知識的眉毛和作品的門戶”。目錄研究被視為“入門研究”。中國音樂史源遠流長,音樂文明燦爛而輝煌,作為其記錄與傳承之一所形成的音樂文獻之積累亦可謂浩如煙海。如果把這些歷史上形成的、散亂分布的音樂文獻資料加以搜集、整理、編目,使其從無序狀態(tài)轉入系統(tǒng)有序狀態(tài),即形成音樂書目。音樂書目,是一種提供檢索音樂圖書資料的??颇夸?。對于從事音樂研究、教學以及相關領域工作,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專業(yè)文獻資料者而言,音樂書目可以說是必讀或者案頭不可或缺的一類工具書。眼前的這部《中國音樂書譜志:先秦———1949音樂書譜全目》1(以下簡稱《書譜志》)就是這樣一部綜合性的音樂書目。它以開闊的視野,全面梳理和總結了國內(nèi)先秦———1949年之間出現(xiàn)的5000余種音樂文獻資料,面世20多年來,為人們檢索利用各類音樂文獻資料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堪稱我國當代音樂文獻整理的一部力作。書目編纂工作,集書籍的搜集、整理、流傳及開發(fā)利用功能于一體,是藏書文化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西漢時期,劉向劉歆父子即開始了此項工作。此后,歷朝歷代官修目錄、私家藏書目錄的編制持續(xù)不斷,成為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專門的音樂書目出現(xiàn)較晚,較為著名的綜合性音樂書目先后有袁同禮先生編的《中國音樂書舉要》(1928年),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所編的《中國現(xiàn)代音樂書目》(1960年)以及王世襄先生編的《中國古代音樂書目》(1961年)等。這部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研所資料室集體編纂的《書譜志》,以其涉獵書譜的時間跨度長、收錄內(nèi)容廣泛、編纂體例嚴謹、檢索方便等堪稱一部垂范后世的音樂書目經(jīng)典之作,被黃翔鵬先生譽為“當代的開創(chuàng)性文獻學成果”。本文從收錄內(nèi)容、編纂體例、檢索使用等幾方面試作解讀。一、《書譜志》的著錄《書譜志》收錄了我國先秦———1949年間出現(xiàn)的音樂書譜資料5057種(同一書譜有不同版本的,按一種計算)。1994年的增訂本(第二版)又特別增加了報刊資料部分,其中音樂期刊153種,音樂報紙8種,報紙音樂副刊46種,內(nèi)容可謂十分豐富。《書譜志》的編纂,始于“全國音樂圖書聯(lián)合目錄”的形式。參加這一聯(lián)合目錄2編制的成員館有37個。除了當時北京圖書館(現(xiàn)國家圖書館)在內(nèi)的北京地區(qū)以及全國各地主要的綜合性圖書館以外,專業(yè)性圖書館中收藏豐富的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圖書館、戲曲研究所圖書館以及中國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多家音樂高校圖書館也參與其中。這些遍布全國的綜合性、專業(yè)性藏書機構的參與,充分地保證了該書目收錄資料的全面性。因而《書譜志》成為迄今為止國內(nèi)收錄先秦———1949年之間中國音樂書譜報刊資料最為完備的專科書目。音樂書譜方面,包括各參加館所藏存的自先秦至新中國成立前的有關音樂理論、典制、歷史、曲譜、史料等文獻,以辛亥革命為上、下限,分為前期和后期兩大部分。前期部分從先秦至于1911年,后期部分從1912年至于新中國成立之前。在《書譜志》收入的音樂資料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屬于編者深入處理過的“析出文獻”。在這里,需要加以說明的是,在中國音樂文獻史上,古代音樂理論、典制部分資料大多非專書形式存在,而是包含在史書、政書、類書、文集、叢書等古籍文獻之中。因此,《書譜志》的編者采用了目錄學中“別裁”的方法,將蘊含在這些史書(如《史記》《漢書》《隋書》《明史》等)、政書(如《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等)以及類書(如《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玉海》《古今圖書集成》等)等古籍中的重要音樂文獻以及自成篇章的部分或卷數(shù)專門析出,并將相應文獻線索按照相關的音樂內(nèi)容部次于各個類目,直接方便不同層次的研究人員及音樂愛好者查詢使用。例如前期部分第一大類(音樂理論、歷史)的樂志、音樂典制、樂論類目部分,第八大類(綜合類)的類書、叢書類目部分均屬于這類情況。這種深入細化的處理,既豐富了《書譜志》的史籍史料性內(nèi)涵,又增強了《書譜志》作為專業(yè)書目的揭示深度。音樂報刊方面,包括音樂期刊、音樂報紙和報紙音樂副刊三部分。音樂期刊在我國出現(xiàn)相對較晚,始于光緒丙午年正月(即1906年1月)由李叔同創(chuàng)編、上海公益社出版、日本東京三光堂印刷所印制的《音樂小雜志》。音樂期刊部分收入了自該《音樂小雜志》起、止于1949年左右四十余年時間,在我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的150多種音樂期刊。音樂報紙在我國出現(xiàn)始于1929年5月創(chuàng)刊的《音樂院院刊》,至1947年2月的《樂報》,共收錄了8種。相對于純粹的音樂報紙,當時更多的音樂信息刊載于綜合性報紙的音樂副刊上,書目共收入這種音樂副刊46種。值得一提的是,《書譜志》對于一些有價值的抄本以及油印本,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前解放區(qū)出版的油印本,均按照正式圖書予以收錄。這些非正式版圖書資料,內(nèi)容多以曲譜為主,例如:古籍抄本如《琵琶譜》(15623)、《丹陛樂譜三冊》(1776)等;現(xiàn)代手抄本如《勞動競賽支援前線(男聲三部合唱)》(3251)、《滿江紅(四部大合唱及交響樂隊)》(3455)等;手稿抄本如《播種之歌(王震亞曲)》(3267)、《洗衣婦(王震亞曲)》(3307)等;手稿攝制本如《麥新手稿》(3727)等。油印本相對更多,如《黃河大合唱》(2854/2856/2860)、《西北戰(zhàn)斗歌選》(3098)、《冼星海遺作選集》(3716)、《譚小麟作曲集》(3728)、《改編陜北民歌》(3858)等等,這些都是十分珍貴的資料。而來自解放區(qū)的抄本及油印本資料,隨著時間推移,則會更顯出其史料與革命文獻價值。除此之外,《書譜志》在書后附錄了王世襄先生《中國古代音樂書目》之中的“待訪部分”(現(xiàn)在雖未見到,但可望發(fā)現(xiàn)的)和“散佚部分”(已失傳的),并且將“待訪部分”中已訪到的書目移列在前期部分。諸如以上不囿于傳統(tǒng)、將珍貴有價值的非正式圖書予以收錄,以及附錄古籍音樂文獻“待訪部分”和“散佚部分”的做法,不僅拓展和延伸了《書譜志》的資料范圍,從中體現(xiàn)出編者深遠的學術眼光,而且對于今后圖書資料部門的文獻搜集、整理工作也極具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對于世界文明古國中書籍數(shù)量最多、流傳時間最久的中國來說,其悠久的歷史文化是與書籍的收集、保管、流傳及開發(fā)利用密不可分的。在音樂藝術領域亦不能例外。可以看出,《書譜志》以兩千余年的時間跨度、全方位的視覺,對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歷史上紙質音樂文獻資料進行了一次總結性的整理,力求揭示還原音樂文獻資料的全貌。其意義正如唐代目錄學家毋煚(jiǒng)在《古今書錄·序》中指出的那樣:“使書千帙于掌眸,披萬函于年祀。覽錄而知旨,觀目而洞詞”。《書譜志》的編纂,不僅為專業(yè)人員提供了一部系統(tǒng)掌握和檢索音樂文獻的工具,更以書目的形式展示了中國源遠流長的音樂文化,它的學術意義也是深遠的。二、紙質音樂文獻資料《書譜志》是一部大型綜合性音樂聯(lián)合書目,內(nèi)容涵蓋先秦———1949年兩千多年時間段里流傳遍布國內(nèi)各地、各種類型的紙質音樂文獻資料。嚴謹?shù)捏w例結構、科學實用的編排系統(tǒng)和條目著錄,對保證工具書編纂質量與檢索利用尤為重要。(一)藏書館著錄情況《書譜志》由前言、增訂本說明、報刊部分編者說明、書譜部分編例說明、報刊部分編例說明、各藏書館代號表、正文以及包括書譜待訪部分、散佚部分、輔助索引(書名索引、刊名索引)在內(nèi)的附錄組成。作為書目性工具書,其整體框架明確,有條不紊,由此即可窺見編者的細致嚴謹,從而保證了《書譜志》能夠最大限度地方便讀者,發(fā)揮其工具作用。(二)確立分類體系并進行歸類由于收錄文獻涉及時間跨度非常大,編者整體上采取了“分期+分類”的方法,將全部資料首先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前期部分(先秦—1911)和后期部分(1912—1949)。接著,在圖書分析、研究基礎上確立合適的分類體系,并以此為據(jù)對每部圖書資料的歸屬作出合理的歸類編次。分類是文獻整理工作的基礎。我國古代學者在整理文獻、編制書目時,多從分類的角度“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根據(jù)收錄文獻的內(nèi)容設計分類體系,分門別類地部次組織文獻。《書譜志》的編者充分吸收了目錄學的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前期部分資料屬于古籍音樂書譜,從0001—1859共包括1859種。按照這一時期圖書資料的實際情況,編者將全部資料分為八個大類。即:(一)音樂理論、歷史(二)歌曲音樂(三)舞樂音樂研究(四)說唱音樂(五)戲曲音樂(六)器樂曲(七)宗教音樂、典禮音樂(八)綜合類(九)綜合參考類三、《書譜志》分類體系工具書是一種實用型的圖書,其編排應充分考慮讀者的檢索需求。能否提供方便快捷的檢索途徑,是衡量工具書實用性強弱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檢索性工具書,《書譜志》提供了“分類”和“書名”兩種檢索途徑。其中前者為主要檢索途徑,后者為輔助檢索途徑。分類途徑可以滿足人們族性檢索的需求,書名途徑則提供給人們以書名為檢索點的查詢路徑。分類檢索是人們習慣使用的一種檢索方法。如前文所述,《書譜志》將所收5057種書譜首先以辛亥革命為界分為前期和后期兩大部分。在此基礎上,前期分為八個大類,收入1859種書譜;后期分為十個大類,其中一至九類為書譜,共收入3198種。大類之下視圖書實際情況再細分二至六級子類不等。書譜條目正文即按此分期———分類框架逐一展開,從前期到后期、從大類到各級小類按序號依次排列。通過分類系統(tǒng),將前期和后期兩個文獻整體,按文獻內(nèi)容的級別、層次以及內(nèi)在邏輯關系立體式、全景式地展示出來;從閱讀角度具有知識內(nèi)容的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并且能夠體現(xiàn)出圖書的積聚性與互見性,進而也增強了工具書的揭示深度和檢索功能。編排與檢索是相輔相成的,上述編排法即同時為讀者提供了一條以分類為主的檢索途徑。分類目次,是條目編排體系的濃縮,又是分類檢索途徑的集中展示。由于《書譜志》在分類體系的設計上科學性、專業(yè)性與實用性兼顧,因而能夠十分方便地滿足人們從書譜內(nèi)容角度出發(fā),首先鎖定到所需資料所在類目,按圖索驥,進而在正文中找到具體文獻條目,然后按條目提供的收藏單位最終索取到目標文獻。書名索引是《書譜志》的編者提供給讀者的又一條檢索途徑,即輔助索引。該索引以書名為檢索入口,按書名漢語拼音音序排列;簡要著錄書名,書名之后附有該書編號。讀者若有需要,按號翻檢正文對應條目,即可輕松解決問題。音樂報刊部分從分類體系上歸屬于《書譜志》后期部分的第十類。由于是連續(xù)出版物類型,且期刊、報紙、音樂副刊各自數(shù)量有限,檢索相對簡單。正文的編排,報紙部分提供了按創(chuàng)刊時序為主的檢索途徑,期刊部分則同時提供了創(chuàng)刊時序和刊名音序兩種檢索途徑。在書后,編者為全部收入報刊編寫了“報、刊名索引”,按刊名及編者漢語拼音音序排列。相對于書譜部分的輔助索引,該索引缺乏必要的刊物條目序號(正文未曾給出),利用起來有些許不便??傮w來說,作為檢索工具,《書譜志》分類、書名途徑相結合,輔以時序、音序編排法,報刊相對獨立排檢,使用非常方便。多年來讀者文獻檢索的實踐證明,《書譜志》堪稱一部優(yōu)秀且實用、好用的音樂書目。報紙、報業(yè)音樂兩個大類中華民族有著燦爛而輝煌的音樂文明,作為文明記錄與傳承之一的音樂文獻積累亦是浩如煙海,因而非常需要一部與之匹配的工具書作為文獻導引,《書譜志》的編纂是及時的也是成功的。作為里程碑式的文化工程,《書譜志》一方面理清了中國音樂文獻脈絡,為音樂學研究起到考鏡源流、索引指路的作用;另一方面,歷史性地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前的音樂文獻資料,向世人展示了中國源遠流長的音樂文化與文明。黃翔鵬先生譽之為“當代的開創(chuàng)性文獻學成果”,毫無疑問,《書譜志》是無愧于先生這一評價的。從1949年到2009年,又是60年過去了,期間又有多少音樂文獻資料問世!行文至此,筆者也非常希望能夠看到《書譜志》能有續(xù)集出版,再續(xù)前代人文獻整理的光輝業(yè)績!當然,《書譜志》也存在個別如分類體系與類目設置方面的專業(yè)性問題、類名表達的精確性問題4等。此外,前文提到的書目解題問題,若如專家建議的那樣,在以后修訂再版時能組織人力撰寫書目解題,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辨析學術源流,那么《書譜志》對于中國的音樂學研究來說必將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對于后期部分,編者根據(jù)這一時期圖書情況和特點設立了十個大類,其中一至九大類為書譜部分,從1860—5057共包括3198種。第十大類為中文音樂期刊、音樂報紙、報紙音樂副刊,系《書譜志》增訂本之增加部分,單獨編排,自成一體。這十個大類如下:(一)音樂理論(二)技術理論(三)歌曲(四)歌舞音樂(五)說唱音樂(六)戲劇音樂(七)器樂曲(八)宗教音樂、典禮音樂(十)中文音樂期刊、音樂報紙、報紙音樂副刊其次,類目確立以圖書反映內(nèi)容為基礎,有的類目圖書的數(shù)量雖少,但揭示的內(nèi)容代表了一個獨立的類目,故仍單獨立類,進而重點展示并整體揭示當時音樂文化的現(xiàn)狀。如前期部分第三大類舞樂僅有6種圖書,第四大類說唱音樂只有4種圖書。編者為此設立兩個專門類目,以求反映這一時期舞樂、說唱音樂發(fā)展的實際與整個前期部分的文獻積累全貌。大類下的各級小類目的處理也是如此,如后期部分音樂理論類下的四級子類目創(chuàng)作歌曲、歌舞音樂、樂器修理等小類各自僅收入了1種圖書,《書譜志》依然為其立類,以清晰反映這些類目的文獻現(xiàn)狀。第三,為了方便人們?yōu)g覽和檢索利用,前期和后期部分,大類之下視圖書內(nèi)容多寡分別設置了二級———六級子目不等,并且在下位類的立類和列類方面采取了多種靈活多變的方式,突出了實用性。例如,后期部分歌曲大類,從總到分,下設各國國歌、世界歌曲集、中國歌曲集3個二級類目。其中中國歌曲集類目下資料較多,又細分為民間歌曲、創(chuàng)作歌曲、中國編寫的西洋各國歌曲3個三級類目。其中的民間歌曲按照民族和民間又細分為3個四級類目;創(chuàng)作歌曲先按照時代分為古代歌曲和近代歌曲2個四級類目。而近代歌曲又以時間和歌曲所反映的題材內(nèi)容再進一步細分為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歌曲、抗日救亡歌曲、解放戰(zhàn)爭時期歌曲、民主運動歌曲、學校唱歌、音樂會演唱歌曲、部隊歌曲、電影歌曲、兒童歌曲、個人歌曲選集全集、其他歌曲、改編歌曲共計12個五級類目。其中改編歌曲根據(jù)原歌曲所屬類別再行細分為改編古代歌曲、改編民間歌曲2個六級類目。中國編寫的西洋各國歌曲則按照國別分為蘇聯(lián)歌曲、英/美/德等國歌曲2個四級類目。又如,戲曲音樂大類的劃分,首先按內(nèi)容列出戲曲音樂理論、昆曲/南北曲2個二級子目,其中昆曲/南北曲子目下又按曲目完整程度與譜本情況列出整出、零折、曲集3個三級子目。以上這些處理,盡可能地考慮到了讀者的檢索和利用問題,保證了查檢使用效果。第四,分類采用了“明分”和“暗分”相結合的方式。所謂“明分”,即《書譜志》基本類目體系清楚明白,一目了然;所謂“暗分”是指《書譜志》將內(nèi)容相關聯(lián)的書譜資料盡可能地排列在一起,方便讀者比較、選擇和取舍利用。例如,2852-2861集中了不同時期、不同出版單位、不同印刷方式(包括油印)、不同記譜方式(簡譜、線譜)、不同收藏單位的《黃河大合唱》(或名《黃河》)譜本共計十種,即采取了這種“暗分”的方式。另外,音樂報刊部分由于采用刊名音序排列,早期刊物中那些同名異刊的諸如2種《音專通訊》、2種《戰(zhàn)斗歌聲》、4種《音樂雜志》等等也自然集中編排。這些細微處理十分方便于讀者對資料做出進一步辨析與取舍。總之,《書譜志》的編者以“書”定“類”,設計了較為科學實用的分類體系,將5057種音樂書譜以及音樂報刊有機組織在一起,使得人們僅僅通過目錄體系即可輕松掌握圖書資料的大概面貌,按圖索驥,一索即可獲得所需相關資料。不僅如此,通過分期、分類的條目梳理,不但總結性地展示了音樂文化事業(yè)的進步發(fā)展,而且也為人們勾勒出了音樂文獻自身發(fā)生、發(fā)展、流變的脈絡。例如,音樂理論、歌曲、戲曲、器樂曲等類目反映的文獻類型是一般的音樂圖書和樂譜;前期部分出現(xiàn)了古代的工具書類書、政書;后期部分綜合參考類出現(xiàn)了檔案文獻、目錄、索引、音樂辭典等現(xiàn)代文獻類型,第十大類的音樂期刊、音樂報紙更是反映了兩種新型的連續(xù)出版物類型。因此可以說,《書譜志》既是兩千多年我國音樂文獻資料的一次歷史性總結,也是中國音樂文獻自身發(fā)生發(fā)展的一次系統(tǒng)展現(xiàn)。(三)附加描述1、《書譜志》著錄本簡稱《夏宋刊本》《書譜志》對于音樂書譜的著錄包括了以下項目:條目編號、書名、冊數(shù)(卷數(shù))或篇名、作者、成書或出版年代(版次或版本)、印本、譜別、出版者、館藏代號等,甚為詳盡。除此之外,由于收錄文獻的時間跨度大,涉及朝代從先秦時期一直到清代。同樣,伴隨音樂文化的交流,涉及國別(如外國人用中文寫成的或經(jīng)翻譯成中文的)的圖書也有不少,《書譜志》也將這些相關的朝代、國別一一注明??v觀條目著錄內(nèi)容,《書譜志》在書譜的著錄方面有以下特色:其一,重視書譜版本。每種書譜,涉及不同版本的,《書譜志》均給予足夠的重視,逐一詳細列出,讀者可以擇善而從之。例如,宋代陳旸的《樂書》(二百卷)即列出了元夏宋刊元明遞修本;光緒二年廣東方氏刊本;抄本;經(jīng)苑本;元至正刊本;元刻本目錄及卷一抄配;四庫全書文溯閣本等七個不同版本。唐代崔令欽的《教坊記》列出了說纂本、1958古典文學出版社排印本、說郛本;唐代叢書本;五朝小說叢書本;古今逸史本;叢書集成本;續(xù)百川學海本;古今說海本等九個不同版本。如有再版情形,也分別在出版時間后以(初)、(再)字樣注出。印本中涉及石印、鉛印、影印、曬印等印刷方式的,也在相應版本后注明。一般地,優(yōu)秀的書目尤其古典文獻目錄往往注意記載圖書的版本情況,這樣做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分析某一圖書不同時期的不同版本和流傳情況,進而估計各個版本的學術價值?!稌V志》的編者發(fā)揚目錄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這方面無疑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其二,重視藏書地點?!稌V志》最初編制始于聯(lián)合目錄形式,涉及收藏館包括國家圖書館、省市綜合圖書館、大學圖書館、科研機構圖書館共37個,其中北京地區(qū)12個,其它25個藏館遍布全國各地。對于收錄的每種書譜以及書譜涉及的每個版本,《書譜志》均逐一對應列出收藏館代碼,讀者可根據(jù)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赴收藏館查閱。其三,樂譜文獻注重記譜方式。對于涉及各種諸如減字譜、工尺譜、五線譜、簡譜、傳統(tǒng)打擊樂音字譜的曲譜類文獻,《書譜志》均以(減)、(工尺)、(線)、(簡)、(音譜)等字樣一一注明;有伴奏譜或改編為鋼琴譜者,也盡量注出。其四,為每個書譜條目進行編號?!稌V志》為所收入的5057種音樂書譜全部編了序號。一書一固定序號,既能從數(shù)量上揭示出某一具體類目歷史上擁有資料的多寡,又為簡化輔助索引、節(jié)約檢索工具篇幅、按序號索書創(chuàng)造了條件,體現(xiàn)了《書譜志》的編者在書目編制技術上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可以說,條目著錄內(nèi)容總體上反映出了收錄書譜的基本信息。但是,如果站在讀者立場上要求再高一些的話,作為音樂學工作者案頭必備的一部專業(yè)工具書,缺乏必要的書目解題或提要(尤其對于大量擁有各種版本的古籍音樂文獻),則成為美中之不足,不能不說有些遺珠之憾。2、音樂報業(yè)概述這部分從大類上歸屬于《書譜志》“后期部分”的第十類,系增訂本《書譜志》的增加部分。加入該部分以后,使得以收錄紙質音樂文獻為主的《書譜志》,從文獻類型以及所揭示的內(nèi)容信息方面會更加全面和完善地反映一九四九年以前中國音樂書刊的全貌,可謂實至名歸。由于在文獻類型上自成一體,因此單獨列為一類,獨立編排。既與全書類目體系自然銜接,保持了《書譜志》的框架體系與原有風貌,又具備了相對的獨立性,成為書目中的專題書目。編排上,首先將全部內(nèi)容分為音樂期刊、音樂報紙、報紙音樂副刊三部分。每一部分再細分為刊物編年簡目部分和刊物細目部分。前者以創(chuàng)刊時間為序,詳細到具體月份。音樂報紙和期刊僅著錄刊物名稱、創(chuàng)刊時間,個別同名異刊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