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集錦_第1頁
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集錦_第2頁
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集錦_第3頁
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集錦_第4頁
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集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沿著一條直線,且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平行的運動,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如果物體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減小,這個運動叫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增加,這個運動叫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間2021.03.10創(chuàng)作:歐陽治其中a為加速度,印為初速度,匚為t秒時的速度,::為t秒時的位移速度公式:12「a;位移公式"*一立’-位移---速度公式:2ax二討-訪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須同時符合下述兩條:

⑴受恒外力作用⑵合外力與初速度在同一直線上。規(guī)律瞬時速度與時間的關系:「二;'||-IN位移與時間的關系:瞬時速度與加速度、位移的關系:「-w二?心?位移公式(勻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推導:⑴由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均勻變化的,故平均速度二(初速度+末速度)/2=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路程s=平均速度*時間,故。二2 ,利用速度公式「二;\一|",得⑵利用微積分的基本定義可知,速度函數(shù)(關于時間)是位移函數(shù)的導數(shù),而加速度函數(shù)是關于速度函數(shù)的導數(shù),寫成式子就是

篇二雋二正于是仲二仆二就多…就是初速度,可以是任意的常數(shù)進而有rr ],二訕二心+知dr二弭Ew+C,(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顯然t=01?時,s=0,故這個任意常數(shù)C=0,于是有二〔"―了,"這就是位移公式。推論p--彳二上日平均速度二(初速度+末速度)/2二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撲二應-(*?代表相鄰相等時間段內(nèi)位移差,T代表相鄰相等時間段的時間長度)X為位移,V為末速度,w為初速度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如果物體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增加,這個運動叫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減小,這個運動叫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若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同向(即同號),則是加速運動;若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即異號),則是減速運動

速度無變化(a=0時),若初速度等于瞬時速度,且速度不改變,不增加也不減少,則運動狀態(tài)為,勻速直線運動;若速度為0,則運動狀態(tài)為靜止。1)勻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有用推論Vt2-Vo2=2as中間時刻速度 Vt/2=V平=(Vt+Vo)/2末速度 Vt=Vo+at中間位置速度 Vs/22=(Vo2+Vt2)/2位移S=V平t=Vot+at2/2=Vt/2t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實驗用推論As=aT2 {屋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nèi)位移之差}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①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注:⑴平均速度是矢量;⑵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 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4) 其它相關內(nèi)容:質(zhì)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2) 自由落體運動初速度Vo=0末速度Vt=gt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推論Vt2=2gh注:⑴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⑵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3) 豎直上拋運動位移s=Vot-gt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有用推論Vt2-Vo2=-2gs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⑴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⑵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1_2速度公式:vt=v0+at位移公式:,=噸七射平均速度公式:關普1、速度位移關系式:vt2—v02=2as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t=v0+at和位移公式'=對+按,兩式聯(lián)立消去t即可得到速度位移關系式.在有些問題中,沒有給出或者不涉及時間t,應用速度位移關系式解題比較方便。2、某段時間內(nèi)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位=正。證明:由vt=v0+at可知,經(jīng)!后的瞬時速度為:3、某段位移內(nèi)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v中與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的關系為:呻點=94屋。證明:(二)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兩個推論:1、 任意兩個連續(xù)相等的時間間隔(T)內(nèi)位移之差為一恒量,即2、 對于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有如下特殊規(guī)律:(3)第一個T內(nèi),第二個丁內(nèi),第三個T內(nèi),…,位移的比為SI:Sn:Sm:—:SN=1:3:5:—:(2n-1)關注:對物體作勻減速運動至末速為零,常逆向視為初速為零的同加速度大小的勻加速運動。解題相當方便實用。(三) 關于追及和相遇問題追及、相遇問題是運動學規(guī)律的典型應用.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的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中的關鍵問題是:兩物體能否同時到達空間同一位置.因此應分別研究兩物體的運動,列方程,然后利用時間關系、速度關系、位移關系求解.1、 關鍵是分析兩物體的速度關系,追和被追兩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距離有極值的臨界條件.做勻減速運動的物體追趕同向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時,兩者速度相等了,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著位移,則永遠追不上,此時兩者間距離最?。蝗魞烧咚俣认嗟葧r,兩物體到達同一位置,則恰能追上,也是二者避免碰撞的臨界條件;若二者速度相等時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速度,則被追者還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機會,其間速度相等時二者的距離有一個較大值.再如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追同向勻速運動的物體時,當二者速度相等時,二者有最大距離,位移相等即追上.2、 相遇同向運動的兩物體追及即相遇.相向運動的物體,當各自發(fā)生的位移的絕對值的和等于開始時兩物體間的距離時即相遇.解題方法指導:要養(yǎng)成根據(jù)題意畫出物體運動示意圖的習慣.特別對較復雜的運動,畫出草圖可使運動過程直觀,物理圖景清晰,便于分析研究.因追及和相遇問題至少涉及兩個物體的運動問題,對描述他們運動規(guī)律的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必須選擇同一參考系,一般選大地為參考系.若用相對運動的知識求解追及和相遇問題,??珊喕蠼膺^程,但應注意將兩物體對地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轉化為相對物理量的方法.在追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