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寫作(附解析或審題立意)_第1頁
2021高考作文寫作(附解析或審題立意)_第2頁
2021高考作文寫作(附解析或審題立意)_第3頁
2021高考作文寫作(附解析或審題立意)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自由一旦扎根,就會像植物一樣迅速生長?!獑?華盛頓

自由應是一個能使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涌?/p>

在來自外部事物的打擾中保持自由。——古羅馬皇帝馬克?奧勒

留《沉思錄》

讀了上面的這幾句話,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

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

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

不得抄襲、套作

解讀:

第一則材料是從自由的作用角度著手;

第二則材料則是對于自由本身而言,點出自由的特點;

第三則材料中的"自由"指思想和行為的自由,尤其是思想。

在任何時候,我們擁有的只是現(xiàn)在探尋自己心靈的深處,尋求那

些上天賦予的自然本性,由此除去不合法則的思想,就不會被外部的

事物所打擾。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她說:"我們要松弛下來,要發(fā)現(xiàn)孩子的喜愛,要尊重孩子的個

性,要引領孩子發(fā)現(xiàn)自我,而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而她說:

"我們必須拼了,要不停地刷題,要死記硬背,要用填鴨式教育逼孩

子走出貧困和大山,要考上浙大、武大、廈大和川大。"她們,一個

是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一個是華坪女中的老校長、2020年感動中

國的張桂梅老師。

即將參加高考的你,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觀,有怎樣的感

悟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

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解題

本題目為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辯證思維。材料

中的兩個觀點,看似矛盾對立,其實有內在的關聯(lián)統(tǒng)一,不過是站位

不同,立場不同罷了不同的階層,勢必導致不同的處境;不同的

處境,勢必衍生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勢必形成不同的見識;不

同的見識,勢必催生不同的言行。考生應該關注到這個作文題背后的

社會問題。同時題目也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熱點,關注自身發(fā)展。

切題立意:

1.環(huán)境不同,教育方法不同。

2.立足環(huán)境的教育更現(xiàn)實、更客觀。

3.填鴨式教育背后也是人性關懷。

4.以快樂教育緩解教育的內卷化。

5."因境施教"是對"因材施教"的發(fā)展。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清華大學教授投格非曾在一次大一新生開學典禮上睨過下面這

樣一段活:

一位從美國回來的學者曾經(jīng)說清華大學的畢業(yè)生去了美國之后,

學業(yè)大多十分優(yōu)秀.他們中的很多人能比較容易迸入最優(yōu)秀的前

20%,卻很難迸入最頂尖的前5%行列.

在我看來,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或許還涉及我們對于成功的理

解和定位。如果我們抱世俗的、功利化的成功作為唯一的目標,這些

目標一旦實現(xiàn),比如進入歐美名校、有一價穗穩(wěn)定而待遇優(yōu)厚的工作

等等,我們奮斗的動力就會隨之失去……如果我們沒有獲得得超越于

一般功利心之上的真正動力,我們很難去從事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研

究。

對于格非所說的追求成功的助力問題,作為一個立志要考個好大

學的高三學子,你有什么樣的體驗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

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

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裝、套作.

解析

該題屬于創(chuàng)設情境+定向引導的任務驅動型新材料作文,要求考

生圍繞格非對"成功動力”問題的看法展開體驗與思考來審題立意。

格非這段話圍繞"成功"展開,信息量大,但命題者己對創(chuàng)設的情境

做了"追求成功動力問題”的定向引導。"如果我們沒有獲得超越于

一般功利心之上的真正動力,我們很難去從事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研

究",格非的闡述引而不發(fā),便于引發(fā)學生去思考何謂"超越功利心

之上"真正的動力。何為成功的真正動力?或為了追求自己真正熱愛

的東西,不計得失,無關名利,其動力來啟純粹的熱愛乃至信仰:或

為了國家、社會的需要,不計個人名利得失,其動力超越小我超越世

俗。

參考立意:

1.青年學子對成功的追求不應該局限于獲得穩(wěn)定而又優(yōu)厚待遇的工

作,而應該有跳出世俗化追求的動力。(緊扣"追求成功""動力")

2.青年學子對成功的追求來自國家社會的需要,如"為中華之崛起而

讀書",其動力在于超越"小我",實現(xiàn)"大我"。(國家社會)

3.青年學子立志考上好大學,動力源于內心對父母老師的感念之情,

回報家庭、母校和社會。(家庭學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