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古代詩詞之四: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萬紫千紅總是春)課件人教版分析_第1頁
鑒賞古代詩詞之四: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萬紫千紅總是春)課件人教版分析_第2頁
鑒賞古代詩詞之四: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萬紫千紅總是春)課件人教版分析_第3頁
鑒賞古代詩詞之四: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萬紫千紅總是春)課件人教版分析_第4頁
鑒賞古代詩詞之四: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萬紫千紅總是春)課件人教版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透析表達技巧又叫表現(xiàn)手法、藝術(shù)手法,是指詩歌的章法和技巧。它包括:1、表達方式,如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2、修辭手法,如比喻、比擬、夸張、借代、對比、對偶、反問、設問、襯托、用典等;3、構(gòu)思技巧,如照應、過渡、懸念、伏筆、鋪墊、抑揚、跌宕、總領(統(tǒng)攝)、開門見山、卒章顯志(收束全篇)、以點帶面、以小見大、畫龍點睛等;第一頁第二頁,共70頁。高考真題速遞(09年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兩種風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注】①萼:花萼。這里指花瓣。 (1)詞中的“兩種”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 (2)指出這首詞的寫作手法并簡析作者的情感。 答:手法:對比(反襯)情感:對梅與雪的品格有所褒貶,突出了對梅的喜愛和贊賞之情。梅花與雪花

大自然第二頁第三頁,共70頁。高考真題速遞(09年江西卷)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注】蔡家親:表親。 (1)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此詩表達了詩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帶悲)的感情。(2)前人認為全詩動人之處在“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兩句,請從情景關系的角度分析其獨到之處。答:以悲景寫哀情;不著悲字而悲情自現(xiàn)(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寫情,而將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第三頁第四頁,共70頁。高考真題回顧(08江蘇)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長安不見使人愁。(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內(nèi)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 答:頷聯(lián)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lián)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

(2)“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種修辭方法?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比喻。①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憂奸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

第四頁第五頁,共70頁。一、表達方式萬紫千紅總是春第五頁第六頁,共70頁。知識鏈接1、記敘記敘人物的經(jīng)歷或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的過程。記敘的角度有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之別,按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等。春怨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賞析:這首詩雖然通篇只說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卻不是一語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層次重疊,極盡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剝筍,采用的是層層倒敘的手法。本是為怕驚夢而不教鶯啼,為不教鶯啼而要把鶯打起,而詩人卻倒過來寫,最后才揭開了謎底,說出了答案。第六頁第七頁,共70頁。知識鏈接2、描寫(1)人物描寫人物描寫有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細節(jié)描寫、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等約客趙師秀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第七頁第八頁,共70頁。高考真題回顧(08山東)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畫堂春秦觀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撚①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注】①撚(niǎn):持取,捻弄。(1)上闋的景物描寫是如何表現(xiàn)無奈之情的?請作簡要分析。 答:上闋通過描寫鋪徑之落紅、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等殘春景象,表現(xiàn)傷春(惜春)的無奈之情。

(2)“憑欄手撚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 答:這兩句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細節(jié)描寫。(答“動作描寫”也可)用“撚花”“放花”兩個細節(jié)(動作)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

第八頁第九頁,共70頁。(2)景物描寫寫景的角度: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寫景的順序:遠近、上下等。寫景的技巧:虛實相濟、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白描、工筆細描、渲染等。知識鏈接第九頁第十頁,共70頁。高考真題速遞(09年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題西溪無相院張先 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 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 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方修蘆礙月生。(1)這首詩多處寫到“影”,有的是明寫,有的是暗寫。請找出兩處暗寫“影”的詩句,并加以說明。

答:①過橋人似鑒中行,暗寫人影(或橋影)。②莫放修蘆礙月生,暗寫月影(或蘆影)。

(2)第二聯(lián)是怎樣寫景的?請簡要分析。

答:上句著眼于視覺,寫浮萍破處,山影在水中顯現(xiàn)出來,吩應了第一聯(lián)的“清”字。下句則著墨于聽覺,以細微的草聲襯托出環(huán)境的寧靜,呼應了第一聯(lián)的“靜”字。

第十頁第十一頁,共70頁。實戰(zhàn)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鷓鴣天范成大 嫩綠重重看得成,曲闌幽檻小紅英。酴醿架上蜂兒鬧,楊柳行間燕子輕。春婉娩,客飄零,殘花殘酒片時清。一杯且買明朝事,送了斜陽月又生?!咀ⅰ旷┽儯阂环N觀賞植物。 (1)詞的上片運用哪些手法來描寫春日風光的?試作簡要分析。

答:運用色彩對比、動靜相襯的手法來描寫春日風光的,“嫩綠”與“紅英”對比,靜態(tài)的嫩葉及小紅英與動態(tài)的蜂兒及燕子相襯。

(2)結(jié)合詞的下片簡要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

答:面對春的離去,作客在外的詞人只好借酒消愁,混過這惱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一天的到來;表達了詞人的傷春之情和飄零之感。第十一頁第十二頁,共70頁。知識鏈接3、抒情(1)直接抒情,有叫做直抒胸臆,即不借助外物而直接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小重山岳飛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上闕寓情于景,寫作者思念中原、憂慮國事的心情。下闕抒情。后三句用俞伯牙與鐘子期的典故,直接表達自己處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第十二頁第十三頁,共70頁。(2)間接抒情①借景抒情觸景生情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知識鏈接第十三頁第十四頁,共70頁。緣情布景

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王實甫《西廂記》

因不舍離別而生怨情??匆娏︼h拂而望其系住玉驄,目睹疏林而有挽住時光之念,緣情布景,哀切動人。知識鏈接第十四頁第十五頁,共70頁。知識鏈接寓情于景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里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里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于是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lián)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里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由于“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lián)寫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又表現(xiàn)得多么生動!第十五頁第十六頁,共70頁。知識鏈接情景相襯①正襯,情與景感情、色調(diào)一致,如以樂景襯樂情,一哀景寫悲情。子夜吳歌·秋歌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此詩先景語后情語,而情景始終交融?!扒镌虑锫暸c秋風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儼在,“玉關情”自濃。第十六頁第十七頁,共70頁。知識鏈接②反襯,即景與情感情、色調(diào)不一致,如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襯樂情。絕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句中“看又過”三字直點寫詩時節(jié)。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游玩的興致,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此詩的藝術(shù)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并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xiāng)思之深厚,別具韻致。第十七頁第十八頁,共70頁。知識鏈接以景結(jié)情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隴頭梅。詩人以情布景,又以景襯情,使情景融合,情致凄婉,綿長不斷,懷鄉(xiāng)之情已經(jīng)升發(fā)到最高點,然而卻收得含吐不露。宋人沈義父說:“以景結(jié)情最好”,“含有余不盡之意”。(《樂府指迷》)最后一聯(lián)恰好如此,詩人沒有接續(xù)上文去寫實景,而是拓開一筆,虛擬一段情景來關合全詩。這樣不但深化了主題,而且情韻醇厚,含悠然不盡之意,令人神馳遐想。第十八頁第十九頁,共70頁。一切景語皆情語總而言之第十九頁第二十頁,共70頁。高考真題速遞(09年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晚泊岳陽 歐陽修 臥聞岳陽城里鐘,系舟岳陽城下樹。 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 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 (1)詩中有三處寫到“月”,請就此作簡要賞析。 答:第三句寫明月“來”懸空江,表現(xiàn)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為伴;第五句用擬人方法呈現(xiàn)靜夜“月弄清輝”的畫面,也為下句漁人歸家作因;第六句寫月光引領水上人伴著歌聲飛去歸家,帶出作者一絲思鄉(xiāng)之情。意思答對即可。第二十頁第二十一頁,共70頁。高考真題速遞(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xiàn)的? 答: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處景而生的思鄉(xiāng)之情。是通過臥聞鐘聲、系舟樹下、靜賞江月、傾聽歌聲等舉動,城里鐘、水上歌等聽覺感受,城下樹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蒼茫、輕舟飛逝等視覺形象,以境寓情來表現(xiàn)的。句句寫景,景景關情。

第二十一頁第二十二頁,共70頁。知識鏈接(09年福建卷)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江行 [宋]嚴羽暝色蒹葭外,蒼茫旅眺情。殘雪和雁斷,新月帶潮生。天到水中盡,舟隨樹杪行。離家今幾宿,厭聽棹①歌聲?!咀ⅰ竣勹瑁盒写瑫r船工所唱的歌。 ⑵請從“景”與“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lián)。 答:詩歌頷聯(lián)妙在融情于景。詩中描寫了雪“殘”、雁“斷”、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詩人的羈旅之情、思鄉(xiāng)之感。第二十二頁第二十三頁,共70頁。實戰(zhàn)練習(08寧夏·海南)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題李世南①畫扇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逢人抱甕③知村近,隔塢④聞鐘覺寺深?!咀ⅰ竣倮钍滥希罕彼沃嫾遥卯嬌剿?。②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③甕:這里指水甕。④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凹的地方,這里指山塢。(1)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氣氛?答: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甕、寺廟等六種景物。這幅畫面呈現(xiàn)出的是鄉(xiāng)村野外恬靜、安詳?shù)臍夥铡?/p>

第二十三頁第二十四頁,共70頁。實戰(zhàn)練習(2)古人的題畫詩往往會闡發(fā)畫面以外的意趣,你覺得這首詩哪些描寫表現(xiàn)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答:①“水潺潺”聲音的描寫,②“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③聯(lián)想到附近有個村莊的描寫,④遠處寺廟傳來“鐘”聲的描寫,都表現(xiàn)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這樣寫的好處是: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拓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第二十四頁第二十五頁,共70頁。知識鏈接②借物詠懷古詩中有些景物既是環(huán)境刻畫,又是用來隱晦地表達某種感情的象征。 孤燈、孤云——孤苦的思鄉(xiāng)、思親情、游子情,或孤獨、失落的感覺。 飛鏡、明月——望月懷遠、思鄉(xiāng)、思親情,別離思聚;或發(fā)懷古之幽思。 落日——故人情。

日暮——思鄉(xiāng)。 杜鵑——渲染哀怨悲凄的氣氛或思歸的心情 煙波——離別后漂泊無依。 戍鼓、雁聲——離別、思念之悲涼。 玉關情、羌管——思念征人遠戍或征人思歸。第二十五頁第二十六頁,共70頁。知識鏈接邊聲、角起、角聲——軍中號角吹響。

戎旌——軍旗。千嶂、孤城——邊塞之荒涼 閑云、野鶴——隱居之閑適、怡然自得。 雞黍——:專指招待客人的飯菜。 武陵人——桃花源 舊家燕子——物是人非的傷感。 莊生夢蝶——美好而虛幻。 紅豆———愛情或相思。 化碧——剛直忠正的人為正義事業(yè)而蒙冤受屈 黍離——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第二十六頁第二十七頁,共70頁。知識鏈接③托物言志借物來抒寫自己的志向和自身情操,或以物喻人。題菊花黃巢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菊花迎風霜開放,固然顯出它的勁節(jié),但時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難來”,卻是極大的憾事。,“蕊寒香冷”是因為菊花開放在寒冷的季節(jié),他自不免為菊花的開不逢時而惋惜、而不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這一充滿強烈浪漫主義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宏偉抱負。第二十七頁第二十八頁,共70頁。知識鏈接④懷古用典用事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史記·李將軍傳》說:“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這里用李廣的典故,表達了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共同的愿望,希望邊境有“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龍城飛將”。第二十八頁第二十九頁,共70頁。用句化用前人詩句。

人月圓(金)吳激①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后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知識鏈接第二十九頁第三十頁,共70頁。知識鏈接4、議論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在詩中經(jīng)常借助具體的事物來闡發(fā),起畫龍點睛的作用。菊花元稹秋絲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這首詩從詠菊發(fā)掘出不平常的詩意,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三、四兩句通過議論說明喜愛菊花的原因: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這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第三十頁第三十一頁,共70頁。二、修辭手法萬紫千紅總是春第三十一頁第三十二頁,共70頁。知識鏈接1、比喻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浣溪沙秦觀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湖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第三十二頁第三十三頁,共70頁。實戰(zhàn)練習(06安徽)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柳梢青·送盧梅坡劉過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舟行?!咀ⅰ竣俜壕眨猴嬀栈ň?。②吹梅:吹奏《梅花落》。(1)“聚散匆匆”一句,在內(nèi)容上強調(diào)什么?在上片的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答:強調(diào)二人相聚之短暫、相別之倉促。在寫聚、散的內(nèi)容之間承上啟下。(意思對即可)(2)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結(jié)合全詞內(nèi)容具體說明。答:主要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上片用“云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來表現(xiàn)離別之苦,下片用“塵隨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來表現(xiàn)思念之切。(意思對即可)第三十三頁第三十四頁,共70頁。知識鏈接2、比擬比擬包括擬人和擬物

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邀云漢。通過想象,用巧妙的擬人手法,把天邊之月和月下身影,連同自己,化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樂,實則無限孤獨與凄涼。第三十四頁第三十五頁,共70頁。知識鏈接3、夸張李憑箜篌引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用典型的夸張手法描寫李憑箜篌曲的藝術(shù)效果,從而烘托出了李憑彈奏箜篌的高超技藝。第三十五頁第三十六頁,共70頁。知識鏈接4、對偶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從篇法結(jié)構(gòu)來講,這首詩四聯(lián)八句,圓渾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里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第三十六頁第三十七頁,共70頁。知識鏈接(08四川)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雙調(diào)]雁兒落帶過得勝令吳西逸① 春花聞杜鵑,秋月看歸雁。人情薄似云,風景疾如箭。留下買花錢,趲入種桑園②。茅苫三間廈③,秧肥數(shù)頃田。床邊,放一冊冷淡淵明傳;窗前,鈔幾聯(lián)清清杜甫篇。【注】①吳西逸:生平不詳,曾當過小官,終看破紅塵歸隱。此曲為歸隱前后所作。②趲:趕快。③苫:用草覆蓋。(1)從歸隱角度看,這首元散曲寫了幾個層次?請簡要分析。 答:寫了兩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次,主要寫向往歸隱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陰如箭之嘆,由鳥啼雁歸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幾句為第二層次,主要寫向往中的隱居生活。其中又分為兩層,“留下”句至“秧肥”句為第一層,寫歸隱后的物質(zhì)生活;“床邊”之后的幾句為第二層,寫歸隱后的精神生活。

第三十七頁第三十八頁,共70頁。(2)這首元散曲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作賞析。答:①對偶,如“秋月”句對“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將“人情”比作“云”,“風景”比為“箭”等;③夸張,將“風景”比為“箭”的同時又兼用了夸張的手法。知識鏈接第三十八頁第三十九頁,共70頁。知識鏈接5、借代如夢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指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從而寄托韶光易逝的感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爸扉T”指“權(quán)貴豪門之家“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風騷代指文學潮流第三十九頁第四十頁,共70頁。知識鏈接

【戰(zhàn)爭、戰(zhàn)亂】烽火、硝煙、狼煙、干戈、天狼、兵鋒。

【書信】鴻雁、鯉魚、青鳥、青鸞、尺素、錦書、函、箋、簡、札、書札、尺牘。

【船】扁舟、蘭舟、畫舫、檣、帆、棹、櫓、楫。

【馬、車馬】平聰、玉鞭、玉勒、征轡、鞭、雕鞍、鞍。

【太陽】羲和、東曦、金鳥、金盆。

【月亮】蟾蜍、蟾宮、蟾、玉兔、素娥、姮娥、嫦娥、嬋娟、銀闋、珠宮、銀盆、玉輪、冰輪、玉環(huán)、玉盤、清輝、桂樹、桂花。

【時光】鳥、兔、漏、鑒第四十頁第四十一頁,共70頁。知識鏈接6、襯托①以聲襯靜鳥鳴澗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第四十一頁第四十二頁,共70頁。③哀樂相襯子規(guī)啼,道是春歸人未歸,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知識鏈接②以雙襯單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歸。一春魚雁無消息,則見雙燕銜斗泥。第四十二頁第四十三頁,共70頁。知識鏈接7、對比憫農(nóng)(其一)李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贊美了農(nóng)民的勞動。第三句再展現(xiàn)出四海之內(nèi),荒地變良田,和前兩句聯(lián)起來,便構(gòu)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xiàn)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jié)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氨M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羅隱《雪》)是的,豐收了又怎樣呢?“農(nóng)夫猶餓死”,鮮明的對比揭露了社會的不公,讓人深思。第四十三頁第四十四頁,共70頁。實戰(zhàn)練習(09年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

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①長??浙皭?,誰復吊沅湘②。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峨x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zhuǎn)午陰涼。[注]①五色臂絲:荊楚風俗,端午節(jié)以五彩絲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淚羅江。(1)從全詞看,“空惆悵”和“無人解”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空惆悵:慨嘆世人忙于節(jié)日的喜慶,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節(jié)厚重的歷史內(nèi)涵;表達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無人解:抒發(fā)了作者不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懷,也表達了對屈原忠義氣節(jié)的崇敬。(2)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請分別結(jié)合上闋和下闋作簡要分析。答手法:對比。簡析:上闋中眾人的繁忙喜慶和作者的獨自惆悵形成對比;下闋中世俗對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讀《離騷》的深切感傷形成對比。(答“反襯”,且簡析合理也可)第四十四頁第四十五頁,共70頁。知識鏈接8、反問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西施羅隱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尖銳的批駁通過委婉的發(fā)問語氣表述出來,絲毫不顯得劍拔弩張,而由于事實本身具有堅強的邏輯力量,讀來仍覺鋒芒逼人。9、設問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10、互文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第四十五頁第四十六頁,共70頁。知識鏈接11、雙關①語意雙關憶昔韋莊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滿樓。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西園公子”指魏文帝曹丕及其弟曹植等,至于“無忌”,卻是戰(zhàn)國時代魏國公子信陵君的名號。韋莊巧妙地把曹魏之“魏”與戰(zhàn)國七雄之“魏”牽合在一起,由此引出“無忌”二字。但又不把“無忌”作專名看待,僅取其“無所忌憚”之意。這句詩的實際意思是指斥王孫公子肆無忌憚。下聯(lián)“莫愁”同此手法。第四十六頁第四十七頁,共70頁。知識鏈接②諧音雙關竹枝詞二首(其一)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東邊日頭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第四十七頁第四十八頁,共70頁。知識鏈接贈妓云英

羅隱鍾陵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旅夜書懷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12、反語第四十八頁第四十九頁,共70頁。知識鏈接13、曲筆泊秦淮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們唱什么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可見詩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豪紳。此詩于婉曲輕利的風調(diào)之中,表現(xiàn)出辛辣的諷刺,深沉的悲痛,無限的感慨,堪稱“絕唱”。第四十九頁第五十頁,共70頁。知識鏈接14、頂真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6分)秋夜朱淑真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1)此詩無“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xiàn)詩人感情的一個字。(2分)答:“涼”?!皼觥弊旨葘懱鞗?,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2)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三、四句詩中營造了怎樣的意境。(4分)答: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真)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的意境。第五十頁第五十一頁,共70頁。三、構(gòu)思技巧萬紫千紅總是春第五十一頁第五十二頁,共70頁。知識鏈接1、呼應聽鄰家吹笙郎士元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首句說笙曲似從天降,極言其超凡入神。具象地寫出“隔彩霞”三字,將聽覺感受轉(zhuǎn)化為視覺印象,給讀者的感間接烘托出笙樂的明麗新鮮。二、三句寫循聲追問而不得,進一步渲染了笙聲的奇妙撩人?!耙捎斜烫仪浠ā?。以花為意象描寫音樂,仍是從奏樂的環(huán)境著想,與前“隔彩霞”呼應,象征著那笙聲的明媚、熱烈、歡快。第五十二頁第五十三頁,共70頁。知識鏈接2、抑揚破陣子為陳同父賦壯語以寄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點秋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蓱z白發(fā)生!前面極力描摹夢中奮勇殺敵的英雄形象,至“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道出英雄理想,感情達到頂點,結(jié)句筆鋒陡轉(zhuǎn),使感情一下子跌落下來,盡吐壯志難酬的無限感慨。先揚后抑,揭示理想和現(xiàn)實的尖銳對立。第五十三頁第五十四頁,共70頁。知識鏈接3、鋪墊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東坡①蘇軾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①此詩為蘇軾貶官貴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確:山石大而多的樣子(地貌)。 (1)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 答:第一句是全詩的鋪墊,描繪出一幅雨后東坡月夜圖,營造了一種清明幽靜的氣氛,以映襯作者心靈明澈的精神境界。

第五十四頁第五十五頁,共70頁。知識鏈接4、跌宕如夢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首詞揭示了女詞人對大自然變化的敏感和生活中對美好事物的關懷。內(nèi)容曲折而含蓄,語言深美而自然,筆調(diào)跌宕而有致。第五十五頁第五十六頁,共70頁。知識鏈接5、側(cè)面烘托夜雪白居易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雪無聲無嗅,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tài)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無從捕捉。試分析這首詩在寫夜雪上有何特點。答:“已訝衾枕冷”,先從人的感覺寫起,通過“冷”不僅點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點出是“夜雪”?!皬鸵姶皯裘鳌?,從視覺的角度進一步寫夜雪。點出是“夜雪”?!皬鸵姶皯裘鳌?,從視覺的角度進一步寫夜?!耙挂怪┲?,時聞折竹聲”,這里仍用側(cè)面描寫,卻變換角度從聽覺寫出。傳來的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可知雪勢有增無已。全詩全用側(cè)面烘托,從而生動傳神地寫出一場夜雪來。第五十六頁第五十七頁,共70頁。知識鏈接6、起承轉(zhuǎn)合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從律詩的起、承、轉(zhuǎn)、合來看,也最有章法。此詩前四句敘仙人乘鶴傳說,頷聯(lián)與破題相接相抱,渾然一體。。此詩五、六句轉(zhuǎn)折,格調(diào)上由變歸正,境界上與前聯(lián)截然異趣。末聯(lián)以寫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作結(jié),使詩意重歸于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這樣能回應前面,如豹尾之能繞額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詩法度的。第五十七頁第五十八頁,共70頁。知識鏈接虞美人·聽雨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7、點面結(jié)合第五十八頁第五十九頁,共70頁。知識鏈接8、以小見大江村即事司空曙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v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這首小詩善于以個別反映一般,通過“釣罷歸來不系船”這樣一件小事,刻畫江村情事,由小見大,別具一格。詩在申明“不系船”的原因時,不是直筆到底,一覽無余,而是巧用“縱然”“只在”等關聯(lián)詞,以退為進,深入一步,使詩意更見曲折深蘊,筆法更顯騰挪跌宕。詩的語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和富有詩情畫意的幽美意境十分和諧。第五十九頁第六十頁,共70頁。知識鏈接9、虛實相生(06天津)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涼州詞(其一)張籍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無數(shù)鈴聲遙過磧①,應馱白練②到安西。 【注】①磧(qì):沙漠。②練:白絹,絲織品的一種。(1)“無數(shù)鈴聲遙過磧”句表現(xiàn)了怎樣的邊塞景象? 答:長長的駝隊行進在廣袤的沙漠上,駝鈴丁當清脆入耳。(2)本詩運用了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shù)手法,請簡要分析。答:遠與近、高與低、動與靜、抑與揚的襯托對比。前兩句實寫,后兩句以虛為主,虛中有實。

第六十頁第六十一頁,共70頁。高考真題演練【08江西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初入淮河四絕句(三)楊萬里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來南宋賀歲,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來到原為北宋腹地,現(xiàn)已成為宋、金國界的淮河時,感慨萬端,作詩以抒懷。 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詩。答: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舟船背馳、波痕接觸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與無奈;后兩句實寫鷗鶩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作者對國家統(tǒng)一、人民自由往來的強烈愿望。第六十一頁第六十二頁,共70頁。知識鏈接10、總領和收束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