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給付愛米麗的玫瑰》中的悲劇色彩_第1頁
淺析《給付愛米麗的玫瑰》中的悲劇色彩_第2頁
淺析《給付愛米麗的玫瑰》中的悲劇色彩_第3頁
淺析《給付愛米麗的玫瑰》中的悲劇色彩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析《給付愛米麗的玫瑰》中的悲劇色彩

美國的內(nèi)戰(zhàn)使南方經(jīng)濟幾乎癱瘓。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城市化進程打破了以農(nóng)業(yè)為主的南方經(jīng)濟,推翻了南方特有的自卑感和自豪感,并解散了傳統(tǒng)和思維方式。在這歷史的十字路口,美國南方呈現(xiàn)出文化和文學上的空前繁榮。這一時期,威廉·??思{(WilliamFaulkner)的創(chuàng)作和思想無疑最具代表性,其作品長期受人們關注。福克納對人類,特別是南方人生存的痛苦與不幸深刻而獨到的描述,給讀者留下了永恒的思考空間。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獻給愛米麗的玫瑰》(ARoseForEmily,1930)歷來備受讀者關注,從女性主義的視角對女主人公愛米麗的悲劇人生進行解析,可以領略這位偉大作家筆下獨特的南方社會景象。一南方女性群體“他者”的人性扭曲激進女權主義理論家鄧巴(RoxanneDunbar)在其968年發(fā)表的《女性解放是社會革命的基礎》一文中認為,“女人的悲劇不在于地位低下或人力單薄,而在于一個普遍存在的、根深蒂固的社會弊病。實際上所有的女人都生活在一個國際性的制度下,這個制度的頂端是西方白人男性統(tǒng)治階級?!崩硇缘哪行允翘斓厝f物的主人,他有權把“理性”強加給缺乏理性的女人。男性意味著規(guī)范和標準,代表著強勢話語,女性的聲音被掩蔽,始終處于被敘述、被窺視和被支配的困境。法國女性主義大師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在她的被譽為西方女性主義經(jīng)典著作《第二性》(TheSecondSex,1949)一書中,也詳細地分析了女性如何在男權文化的包圍下一點一滴地將自己弱化的事實,并揭示出男權文化是女性淪為“第二性”或“他者”的罪魁禍首。美國南方是一個以種植園經(jīng)濟為主的封閉落后的封建社會,在政治上實行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和殘忍的奴隸制,在宗教上實行嚴格的清教主義。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男性把女性當成私有財產(chǎn),緊緊地抓在手里,唯恐失去,出于極度的戒備心理,他們用無數(shù)的清規(guī)戒律束縛她們的手腳。在這樣的處境中,“她”無法像“他”一樣體驗真實的社會而得到符合人性的生長。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養(yǎng)成了南方貴族自高自大、墨守成規(guī)的習性,而他們殘忍、冷酷的個性是非人道南方社會的本質(zhì)反映。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秩序,一切以男性為中心的原則的范疇,都強加于女性之上,女性只是“第二性”、他者,她們失去了女性的特征,淪為被動、順從的“邊緣人”。在美國內(nèi)戰(zhàn)后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南方人仍沉溺于過去的傳統(tǒng)中不能自拔。病態(tài)的南方文化和畸形的南方傳統(tǒng)宛如揮之不去的烏云籠罩在南方人的心頭,他們的人性被扭曲了。在這一文化背景下成長的南方人,特別是女性,縱然不斷地掙扎和反抗,最終卻難逃悲慘的命運。愛米麗就是在這摧殘人性、禁錮自由的南方傳統(tǒng)中成長起來的典型女性。小說中的愛米麗,是被其父輩的傳統(tǒng)教化吞噬了青春而變成的一個冷漠、孤傲的老處女。少女時代的她擁有嬌美的身材和“淑女”的品質(zhì),被譽為“南方的紀念碑”,是過去時代的象征,體現(xiàn)著他們的傳統(tǒng)、義務、責任。但其暴君式的父親為維護門第的尊嚴和高貴,把求婚者拒之于門外,結果,本屬于她的幸?;橐霰粴в谝坏?。父親的去世使愛米麗長期被壓制的對自由和婚姻的渴望釋放出來,她愛上了來自北方的、幽默風趣的鋪路工人荷默,但是荷默的拒絕和社會的壓力使其最終喪失了女性的善良和對生活的最后一線希望,她走上了極端怪異的道路。執(zhí)著的愛情和變態(tài)的手段結合在一起,在封閉孤寂的世界中,愛米麗度過了一生。愛米麗從少女時代就被培養(yǎng)成“頭昂得很高的”的淑女,擁有沒落貴族不愿割舍的高傲與自尊。對征繳稅收的傳單不予理睬,對上門的官員冷眼相對,對鄰居的抱怨不聞不問,在象征資本主義“文明”的現(xiàn)代設施和建筑日益增多的南方,她依舊住在幽閉的深宅大院內(nèi)。這一系列看似古怪的行為透露出明顯的事實:南方男權制社會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在其內(nèi)心已根深蒂固,在其冷漠的面具背后,隱藏著她內(nèi)心的恐懼,這為她日后悲劇的人生埋下了種子。愛米麗是“傳統(tǒng)”和“法則”的犧牲品,這些“傳統(tǒng)”和“法則”徹底毀了愛米麗的一生。如果說愛米麗的悲劇人生是作者對南方婦女的同情和憐憫,那么它更是作者對南方統(tǒng)治制度的憤怒控訴。二暴力維護者的監(jiān)督下的南方社會問題父親暴君式的統(tǒng)治是愛米麗悲劇人生的另一重要根源。人們通常想當然地認為每個男性都可以理性地治理家庭,或者他們“生來”就有管理家庭的能力。在女權主義思潮的第一次浪潮中,吉爾曼(CharlotteP.Gilman)的《家庭》(Family,1903)是最清晰明確論述家庭問題的激進女權主義篇章。它以破除傳統(tǒng)舊俗的語調(diào)抨擊了家庭制度:家庭是女性受壓迫的主要場所。在此書中,吉爾曼系統(tǒng)地揭示了家庭中的秘密:它就仿佛愚昧無知、雜亂無章的溫室,女人在那里終日忙碌勞作,而她們的情感和智力遭到壓制,使她們的精神瀕臨崩潰的邊緣。美國南方的家庭生活又如何呢?南方傳統(tǒng)的莊園小說大多旨在美化粉飾南方的莊園生活,為殘忍的奴隸制度辯護,以致南方通常被描繪成“充滿甜蜜、柔情與陽光”的田園詩般的樂土。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大都是正直、仁慈、寬厚的莊園主,像君主一樣統(tǒng)治著自己的小王國。作為南方文藝復興的代表作家,??思{繼承了南方文學的傳統(tǒng)。然而,他的小說又超越了傳統(tǒng)的模式?!凹s克納帕塔法世系”中的父親們雖有各自的特點,但他們身上最突出的共同點就是他們大都是暴君式的家長專制的父權主義者。在《獻給愛米麗的玫瑰》中,??思{沒有把眼光停留在“美好的往日”上,而是旨在尋找南方社會問題的歷史根源,揭示南方青年一代在暴君式家長專制的家庭和舊價值觀日益瓦解的社會之間進退兩難困境中的迷茫、困惑和失落。對愛米麗來說,這一切都集中體現(xiàn)在專制獨裁的父親對她的統(tǒng)治上。在這樣壓抑的家庭氛圍中,既不存在自由,也沒有什么平等可言。那里處處體現(xiàn)著父親的權威。父親暴君式的統(tǒng)治使愛米麗的幸福源泉干枯,使她對個人生活有意義的一切覺察不到。愛米麗患上了如伍爾夫(VirginiaWoolf)在《一間自己的屋子》(ARoomofOne’sOwn,1927)里所說的“女性失語癥”(aphasia)。數(shù)千年的男權統(tǒng)治使男權中心意識成為人類的集體無意識,滲透到包括語言在內(nèi)的所有文化中,愛米麗成了被剝奪聲音群體中的一員,沒有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內(nèi)心的痛苦,只能一直沉默。她未能像第一次女權主義浪潮中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伍德哈爾所提倡的那樣沖破父親的束縛,尤其是沒有阻礙地、自由地選擇她的伴侶。受傳統(tǒng)觀念和清教徒主義壓迫的愛米麗永遠沉陷在兩難困境中,她感受到自己體內(nèi)自衛(wèi)的沖動,但卻被固定于自在的地位上。她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只能任由其父擺布,無權選擇自己的婚姻。甚至在其父去世之后還“好像人們常常所做的那樣,死死抱住搶走了她一切的那個人”37。愛米麗只能像影子一樣地存在,過著失去自我的扭曲的日子,生活在專橫跋扈的父親的陰影之下。三南方婦道德觀是愛米麗悲劇的真正原因在傳統(tǒng)涉及女性的文本中,性與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在男權意識的影響下,女性在與男性的性愛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或遭欺騙是一種正常的普遍現(xiàn)象。伍爾夫?qū)S護男權中心的根基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她認為有三重力量保護著男權的統(tǒng)治:“他有人之常情來保護他,有法律來保護他,有財產(chǎn)來保護他。相比之下,女性因為沒有法律保護的財產(chǎn)而失去傳統(tǒng)和習俗的支持,淪為被動的受壓制的地位。婚姻成為女性的唯一職業(yè)?!蓖瑫r,阿特金森(Ti-GraceAtkinson)認為愛情是一種疾病,根源于男人和女人殘缺不全的身份。她說:“愛情是殘害婦女的心理要點。”女人把愛情看做解決無望的受壓迫困境的心理工具。孤立自我,成為壓迫者的犧牲品,并拒絕接受任何幫助的希望。著名評論家阿金森在《亞馬遜河的奧德賽》(AmazonOdyssey,1974)一書中指出,“無論對她們自身而言還是從她們對男人的態(tài)度上看,她們都生活在一種特別的、病態(tài)的幻想中。這種病態(tài)—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愛情現(xiàn)象?!蹦戏竭@個男權社會里實行的是男權秩序,擁有的是男權文化。女人的內(nèi)心世界處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往往受到根深蒂固的男性意識的壓迫,同時被這股強大的社會力量扭曲自身。她們既無法超越自我,更不能違背傳統(tǒng),也不能簡單回歸,自我永遠處于分裂的狀態(tài)。擁有快樂美滿的婚姻本是每個人應當享受的權利和自由,但對男權統(tǒng)治下的女性來說,婚姻卻似乎成了她們通向“體面的生活”和“幸福大道”的唯一選擇。深受傳統(tǒng)清教思想毒害的愛米麗也走上了這條由痛苦編織的無盡頭的道路。專制的父親去世后,她曾以全新的“短發(fā)”出現(xiàn)在鄰居面前。這一形象昭示著她擺脫傳統(tǒng)走出過去陰影的決心和對甜蜜愛情的渴望。她執(zhí)著地愛上了歪戴著帽子,嘴里叼著雪茄煙,總是帶著“大聲呵呵笑聲”的荷默。然而荷默來自資本主義發(fā)達的北方,思想自由,“無意于成家”。愛米麗是格里爾生家族的最后一代人,她是南方“淑女”的化身,是傳統(tǒng)觀念的代表人物。她與荷默有著迥異的人生價值取向,這決定了他們婚姻的悲劇結局。此外,當他們駕著馬車一次次出現(xiàn)在街頭時,鎮(zhèn)上有些婦女開始說:“這是全鎮(zhèn)的羞辱,也是青年的壞榜樣。”40對家族榮譽的眷戀和世俗的壓力,使愛米麗在傳統(tǒng)和自我苦苦的掙扎和斗爭中,僅存的最后一點正常女性所應擁有的渴望和權利被徹底扼殺了。長期的壓抑會使部分女性具有仇恨男性的變態(tài)心理。它既隱喻著父權秩序?qū)ε陨眢w和精神的雙重壓制,也表達了女性潛在的對男權統(tǒng)治的摧毀、顛覆和解構。愛米麗就采用這種道德上的毀滅形式進行了無助的反抗—用老鼠藥毒死了荷默,這一舉動讓她的人格徹底異化了。正如肖明翰所說:“南方婦道觀是愛米麗悲劇的真正原因?!弊锬跎钪氐牡赖掠^使南方婦女的一生充滿艱辛與創(chuàng)傷,她們雖壽終正寢,卻行尸走肉、茍延殘喘地度過了一生。在此,福克納揭示出,南方婦女在尋找自己的最后歸宿、尋找自己的精神歸屬時,是無法與舊的南方傳統(tǒng)和道德分開的。在《獻給愛米麗的玫瑰》中,福克納借助于愛米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