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宋明理學_第1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宋明理學_第2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宋明理學_第3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宋明理學_第4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宋明理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儒學的新發(fā)展

——宋明理學一、儒學的困境與復興之路江南春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三教圖(清丁云鵬)魏晉南北朝時期至隋唐時期,儒釋道三教合流,給儒學帶來巨大的沖擊。周道衰,孔子沒,火于秦,黃老于漢,佛于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德仁者……不入于老,則歸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n愈《原道》

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n愈《原道》對于儒學的困境,韓愈提出了怎樣的應對措施?一、儒學的困境與復興之路儒學復興的歷史條件:(1)宋代重文輕武,對學術文化較少干涉。(2)宋代科舉下的士大夫們,注重道德修養(yǎng),注重氣節(jié),對儒家經(jīng)典大義的不斷探究成為時尚。二、宋明理學1、了解宋明理學理學,又稱“道學”。指從宋代至明清時期的儒家思想體系,吸收了道家和佛家部分思想。是儒學理論化、哲學化的標志。哲學本體論方法論認識論周敦頤邵雍張載尹川二程2、理學的創(chuàng)立——北宋五子3、程朱理學

朱熹:理學集大成者材料一: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程朱理學的本體論:“理”是世界萬物的本原。材料二: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后脫然自有貫通處?!抖踢z書》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吨熳诱Z類》程朱理學的方法論:通過“格物致知”來獲得“理”。材料三:所謂天理,復是何物?仁、義、禮、智豈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豈不是天理?“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學習和修養(yǎng)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程朱理學的道德觀:“理”在人類社會中表現(xiàn)為儒家倫理道德(三綱五常),要求存天理,滅人欲。問:或有孤孀貧窮無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二程遺書》1、朱熹的理學觀點:(1)“理”是是世界萬物的本源。(2)存天理,滅人欲。(3)通過“格物致知”來獲得“理”。(由外而內(nèi))(4)在政治實踐中,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2、理學的發(fā)展(1)南宋以后,程朱理學成為官方哲學。(2)元代開始把程朱理學定為科舉取士的標準,朱熹的《四書集注》成為科舉考試的立論依據(jù)。鵝湖之會·朱陸之辯(1175年)朱熹陸九淵學問需求易簡功夫,從本心上著力,不用耗費精力在前人的注疏里探求精微。為學應格物致知,循序漸進,廣泛閱讀古圣先賢的經(jīng)典。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yè)竟浮沉。三、陸王心學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陸九淵心學的開創(chuàng)者發(fā)明本心心即理

王陽明龍場悟道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p>

致良知★知行合一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比較程朱理學陸王心學同學派儒學的表現(xiàn)形式(理學)內(nèi)容實質(zhì)理;仁、禮;以儒家倫理來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tǒng)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異對“理”的認識獲得“理”的方式理是外在的,獨立于人存在的;理是內(nèi)在的“心”格物致知內(nèi)心反省四、宋明理學的影響?zhàn)I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

——(北宋)程頤三綱五常,禮之大體。

——(南宋)朱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