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陽法治療雜病探析_第1頁
興陽法治療雜病探析_第2頁
興陽法治療雜病探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興陽法治療雜病探析

雖然已知血栓形成和動脈炎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該病被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與遺傳、吸煙、感染、環(huán)境、激素神經調節(jié)障礙等因素有關。此病若病情嚴重會致骨節(jié)脫落,因此,中醫(yī)學稱之為“脫疽”“脫骨疽”,民間叫法為“跌骨疔”。近年來,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西醫(yī)治療取得了很大進展,如干細胞移植、化學性交感神經滅活術及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這些治療方法并不適用于所有患者,它們對患者的全身情況要求較高,而且對有缺血壞死或潰瘍者的療效較差。相對而言,中醫(yī)辨證施治則能靈活應用于各種患者,不僅能改善局部和全身癥狀,而且能降低復發(fā)率,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良好的療效。山西已故著名中醫(yī)學家門純德教授對本病的治驗頗豐,尤其擅長應用“興陽法”治療寒凝血滯型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現(xiàn)介紹如下。一、氣氣血滯證“興陽法”系山西著名中醫(yī)耆宿門純德教授首創(chuàng)。他認為“陰”屬于物質,而“陽”是在陰的基礎上產生的功能,“興陽法”就是一種通過使用溫熱藥物振奮陽氣而振興人體功能的治療方法。門純德教授認為大多數(shù)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疑難病患者,往往經過了長期與疾病抗爭的過程,極大地損耗了自身的陽氣。因此,臨證時注重陽氣,長于溫運,方能取效。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治療便是興陽法的典型應用。門純德教授研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始于1968年,經過十余年的潛心鉆研,總結出一套“溫經通絡為主,活血化瘀為輔,補養(yǎng)氣血為副”的治療方案,并且采用自創(chuàng)的聯(lián)合方組的特殊用方形式,療效甚佳。他認為“寒凝血滯”是本病的基本病機,故治療此病應興陽祛寒,溫經通脈。當然,臨證時還應根據病變階段和證候轉化而靈活辨證。門教授將此病歸納為四個類型:①寒凝血滯型:見于素體腎陽虛,工作環(huán)境陰冷或需久立作業(yè)者。癥見趾(指)端怕冷,溫度降低,夜間疼痛加劇,局部皮膚青紫,甚或局部潰爛、壞死。②氣血瘀阻型:見于寒凝血滯型經溫經通脈治療后,仍有氣血瘀滯者。癥見局部皮膚顏色青紫或暗紅,或有紅斑,或有索條,伴有患肢麻木、憋脹或疼痛。③陽虛毒陷型:見于素體腎陽虛,病程日久已形成干性或濕性壞疽者。癥見病變肢體局部黑干枯萎,或局部有灰黑色的破口,膿液稀薄。④陰虛化熱型:見于病情較重,病程纏綿,陰虛體質,病久化熱者,或患肢出現(xiàn)潰瘍后并發(fā)感染者。癥見局部皮色發(fā)紅,觸之灼熱,膿液稠黃,味腥臭。門教授對治療的上千例脈管炎患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屬于“寒凝血滯型”的占75%左右,為確定興陽法是此病的基本治法提供了依據。因此,本文只著重介紹寒凝血滯型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興陽治法。二、治療1.調和營衛(wèi)對血藥濃度的影響此方適用于肢冷嚴重、疼痛劇烈的寒凝血滯型患者。處方:制川烏10g,生白芍10g,桂枝10g,炙甘草6g,生姜3片,紅棗4枚,蜂蜜20g,水煎服。方中烏頭大辛大熱,興陽溫經,以驅寒凝;桂枝湯調和營衛(wèi),以助烏頭溫通血脈;蜂蜜與烏頭同煎,一者可減其毒,緩其性,再者起溫運中宮作用,助烏頭以散里寒?,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川烏具有抗炎、鎮(zhèn)痛及免疫抑制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川烏與白芍配伍有協(xié)同相加的鎮(zhèn)痛效果,而且二藥配伍后的抗炎作用有選擇性增效特點,此外,對細胞免疫亦有較為明顯的抑制和促進雙向作用。而桂枝湯對免疫功能具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對循環(huán)抗體水平和T、B淋巴細胞比率的偏亢或受抑的動物,有明顯的雙向調節(jié)并使之正?;淖饔?。此外,桂枝湯對化學刺激性痛反應有較強鎮(zhèn)痛作用,是通過麻醉外周神經而實現(xiàn)的。據此可知,烏頭桂枝湯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可能是通過抗炎、鎮(zhèn)痛及免疫調節(jié)而實現(xiàn)的。2.養(yǎng)營和血,調和營養(yǎng)成分此方適用于四肢冷痛,下肢尤甚,患指(趾)局部缺血期的寒凝血滯型患者。處方:制附子10g,白術12g,生白芍12g,茯苓12g,黨參15g,水煎服。方中附子益火興元陽,溫經散寒;黨參大補元氣,生化氣血;茯苓健脾利濕,兼益心氣;白術益氣健脾,祛寒除濕;芍藥養(yǎng)營和血,以益肝陰。諸藥配伍,共奏溫經助陽,祛寒化濕之功?,F(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附子湯能明顯減少醋酸所致小鼠扭體次數(shù),具有明顯鎮(zhèn)痛作用。此外,附子湯可以通過降低血漿血栓素B2(TXB2)的水平,而使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TXB2的值明顯升高,從而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此,附子湯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可能機制是鎮(zhèn)痛及抑制血小板聚集。3.逆湯治療高血血血藥血藥濃度計檢測此方適用于四肢冷痛,上肢痛甚,患指(趾)局部缺血期的寒凝血滯型患者。處方:當歸15g,生白芍9g,桂枝9g,炙甘草6g,通草6g,細辛3g,紅棗4枚,水煎服。方中當歸養(yǎng)血活血,桂枝、芍藥調和營衛(wèi),細辛溫經通末,通草通經通脈,更以大棗、甘草益中氣,助營血。諸藥配伍,溫經散寒,養(yǎng)血通脈?,F(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當歸四逆湯對酒石酸銻鉀所致小鼠扭體反應和電刺激致痛嘶叫反應均顯著抑制,對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腫脹和角叉萊膠所致大鼠足跖腫脹均有抗炎消腫作用,表明該方具有明顯鎮(zhèn)痛、消炎作用。該方還可顯著延長小鼠凝血時間、凝血酶時間,顯著降低大鼠全血比黏度,抑制動靜脈旁路血栓形成,降低大鼠血小板凝聚性,有顯著的活血化瘀作用。由此推測,當歸四逆湯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作用可能是通過鎮(zhèn)痛、消炎及抑制血栓形成來實現(xiàn)的。三、森林之扶持方患者,男,42歲?;颊咦允?在田間耕作時因澆地雙足受凍,病初左足疼痛,遇冷加劇。之后病情逐漸加重,左足無名趾出現(xiàn)潰爛、脫落,曾住院治療,診斷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經藥物治療后無明顯療效,欲行截肢術,患者不愿意接受手術治療,經人介紹來大同求治。診見:患足(左足)潰瘍面膿性分泌物多,質地稀薄,足背動脈搏動消失,患足色紫暗,皮溫低,呈跛行,夜間疼痛不能入睡。左手亦厥冷,寸口脈沉細而澀,舌淡苔白。肢體抬高試驗強陽性。辨為“寒凝血滯兼陽虛毒陷”型,治以溫經通脈,活血化瘀,扶陽解毒。處方:第一方:制川烏10g,生白芍12g,桂枝10g,炙甘草6g,蜂蜜20g,生姜3片,紅棗4枚;第二方:當歸15g,生白芍9g,桂枝9g,炙甘草6g,通草6g,細辛3g,紅棗4枚;第三方:當歸20g,川芎9g,桃仁9g,雞血藤15g,炙甘草6g,炮姜6g;第四方:熟地30g,鹿角膠(烊化)12g,桂枝3g,白芥子3g,麻黃3g,干姜3g,炙甘草6g,入黃酒為引。上方按順序交替服用,每日1劑,共服四輪。復診時患者欣喜自述,服藥后患足疼痛明顯減輕,精神明顯好轉,入夜已能安睡。查體:左足足背動脈已能觸及微弱搏動,足溫回升,左足潰瘍面分泌物明顯減少,但潰瘍仍未愈合。治以補益氣血,活血化瘀,扶陽解毒。處方:第一方:黃芪50g,當歸15g,銀花30g,炙甘草9g,蟬蛻9g;第二方:當歸10g,川芎6g,桃仁9g,紅花9g,秦艽9g,獨活9g,地龍10g,沒藥10g,五靈脂9g,川牛膝9g,香附9g,炙甘草6g;第三方:陽和湯原方;第四方:黨參12g,白術12g,白芍12g,當歸15g,陳皮6g,黃芪20g,熟地18g,茯苓15g,遠志6g,五味子5g,炙甘草6g。上方交替服用,共服四輪。三診時,患者自述患足潰瘍面分泌物較前減少,潰瘍處局部發(fā)癢,精神、飲食均轉佳,夜間安睡如常,但患足行走時仍有輕微疼痛,服上藥后自覺五心煩熱。查體:患足足背動脈已能觸及,左側寸口脈沉細之象已無。其五心煩熱之癥是由于扶陽而致內熱,應結合清熱利濕,滋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