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詞教案_第1頁
唐五代詞教案_第2頁
唐五代詞教案_第3頁
唐五代詞教案_第4頁
唐五代詞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教案【學習目的】1.理解花間詞2.學習這首詞的描寫技巧3.精確把握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學習重點】體現(xiàn)技巧與思想情感一、知識鏈接1.有關詞人溫庭筠(約812—866),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人,唐代詩人、詞人。溫庭筠才思敏捷,然性喜譏刺權貴,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因而一生坎坷,終身潦倒。溫庭筠詩詞兼工,工于體物,有聲調色彩之美。其詩與李商隱齊名(“溫李”),辭藻華麗,多寫個人遭際,于時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氣韻清新,猶存風骨,名作如《商山早行》;其詞與韋莊齊名(“溫韋”),多寫閨情,詞風以濃麗綿密為主,多用比興,以景寓情,是花間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第一種專力于“倚聲填詞”的詩人,被稱為“花間鼻祖”,名作如《菩薩蠻》《夢江南》等。2.有關花間詞“花間詞”是一種早期的詞,得名于我國最早的詞集——《花間集》。陳洵《海綃說詞》云:“詞興于唐,李白肇基,溫岐受命,五代瓚緒,韋莊為首。”五代后蜀廣政三年(941年)趙崇祚將溫庭筠、歐陽炯、韋莊等十八人之詞作凡五百首輯成十卷《花間集》(得名于花間詞人張泌《蝴蝶兒》之詞句“還似花間見,雙雙對對飛”)。因詞風大致相近,故其作家與作品被稱“花間詞人”、“花間詞”?;ㄩg詞題材狹窄、情致單調,以體現(xiàn)閨情宮怨,離別相思為主,詞風香軟秾艷?;ㄩg詞多堆砌華艷的詞藻來形容女性之容貌、服飾,意象繁多、構圖華美、刻畫工細,能喚起讀者視覺、聽覺、嗅覺的美感。由于重視錘煉文字、音韻,從而形成隱約迷離幽深的意境?!痘ㄩg集》是代表中國十世紀三十年代到十一世紀四十年代百余年間新興起來的一種抒情詩歌的總集。北宋詞人奉《花間集》為詞之正宗,將其作品稱為“本色詞”。詞以字數(shù)多少分長調、中調、小令(“長調”又稱“慢詞”,字數(shù)超九十;“中調”為五十九至九十字,“小令”則在五十九字之內)。因當時長調尚未發(fā)展出來,因而《花間集》所收之詞均為小令和中調,其中收錄作品最多的作家是溫庭筠,共錄六十六首。二、爭鳴:山重疊金明滅王力專家認為,“小山,指屏山,即屏風。金明滅,指日光在屏風的彩畫上閃爍不定,忽明忽暗,表達已經(jīng)天亮?!薄R灿腥苏J為該句乃用借代手法,“小山”借指小山眉,“金”借指額黃。隔夜的小山眉深淺不勻,如重重疊疊之山巒,額黃也有明有暗。(明楊慎《丹鉛續(xù)錄?十眉圖》曾記:“唐明皇令畫工畫十眉圖?!圾x鴦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遠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煙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其中小山眉(遠山眉)源出《西京雜記?司馬相如》:“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三、賞析、探究1.“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狈治觥皯小薄ⅰ斑t”、“弄”三字之妙——三字互相照應,刻畫人物神態(tài)、動作,暗示人物心情,巧妙的傳達出閨中女子嬌慵、惆悵、百無聊賴之情。2.張燕瑾《唐宋詞選析》:《菩薩蠻》不僅稱物芳美,也含有“其文約,其詞微”的特點,富有暗示性,容易使人產生種種聯(lián)想。說說你從詞人“約文微詞”中所體會到的女主人公情懷?其中與否有所寄托?——閨中女子內心的寂寞空虛?!?lián)系作者累舉不第、坎坷終身的遭遇,我們有理由認為其中一定程度地流露了詞人懷才不遇之感。3.這首詞塑造了一種嬌美又滿懷幽怨的閨中女子形象,試分析其體現(xiàn)手法——細節(jié)描寫。描寫閨中女子懶起后梳洗、畫眉、籫花、照鏡、穿衣等系列動作,塑造了一種嬌美又滿懷幽怨的女子形象?!匆r。容貌服飾的描寫,反襯人物內心的寂寞空虛。鷓鴣雙雙,反襯人物的孤單;——比方、借代?!棒W云欲度香腮雪”,鬢發(fā)密如云,香腮白如雪,體現(xiàn)閨中女子之的美?!靶∩街丿B金明滅”,以“小山”借指眉妝,以“金”借指額黃,體現(xiàn)閨中女子之嬌美。“雙雙金鷓鴣”借指繡羅襦上用金線繪制之圖案,反襯閨中女子之孤單。4.結合這首詞,談談你對“綺麗香艷、婉約柔媚”這一風格的認識。試由學生自由分析體會。——所謂“綺麗香艷、婉約柔媚”的風格,便是指詩歌內容多以描繪女子閨中生活情態(tài)為主,帶給人女性化的審美感受的特性。四、小結上半晌畫女主人公醒后嬌慵之態(tài),下片寫妝成后的情態(tài),全詞通過描寫閨中女子懶起后梳洗、畫眉、籫花、照鏡、穿衣等系列動作,并成功運用反襯、比方、借代等手法,塑造了一種嬌美又滿懷幽怨的女子形象?!竞笥洝?.溫庭筠詩詞名作《商山早行》《夢江南》《望江南》晨起動征鐸,千萬恨,梳洗罷,客行悲家鄉(xiāng)。恨極在天涯。獨倚望江樓。雞聲茅店月,山月不知心里事,過盡千帆皆不是,人跡板橋霜。水風空落眼前花。斜暉脈脈水悠悠。槲葉落山路,搖曳碧云斜。腸斷白蘋洲。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2.花間派和婉約派婉約,是宛轉含蓄之意?!巴窦s”一詞始見于先秦,魏晉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學辭章,如《為袁紹與公孫瓚書》:“得足下書,辭意婉約?!标憴C《文賦》:“或清虛以婉約。”在詞史上宛轉柔美的風調相沿成習,由來已久。詞原來是為合樂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為娛賓遣興,演唱的場合無非宮廷貴家、秦樓楚館,因此歌詞的內容不外離思別愁、閨情綺怨,這就形成了以《花間集》為代表的“香軟”的詞風。北宋詞家,如晏殊、歐陽修、柳永、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間詞,去其浮艷多分雅致,形式上以蘊藉雅正見長,嚴守音律貴尚含蓄,語言秀麗而清新,情思波折而真切。雖在內容上有所開拓,運筆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風韻,自成一家,然而大致上并未脫離宛轉柔美的軌跡。婉約詞與豪放詞相對,是兩種不同風格的宋詞流派1.學習把握融情入景體現(xiàn)手法的運用。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教案馮延巳教學目的:1.鑒賞全詞的抒情技巧。2.體會馮詞的特色和成就。3.理解全詞所傳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1.抓住全詞個性鮮明的感情意境,分析體現(xiàn)技巧。2.把握全詞主旨。教學難點:1.學習把握融情入景體現(xiàn)手法的運用。教學過程:一、導入南唐詞介紹南唐詞以宮廷為中心,以君臣為主體,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馮延巳)為代表,他們憑借共同的高雅而全方面的文化修養(yǎng)和藝術情趣,以及獨特的個性稟賦和情感體驗,賦予南唐詞獨特的感傷情調和開闊的詞境,確立了他們結束“花間”啟動北宋的承上啟下的詞史地位。二、作者介紹馮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南唐烈祖李昪時為李璟帥府掌書記。中主李璟保大初,拜諫議大夫、翰林學士,遷戶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官至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建隆元年卒,年五十八。馮延巳是五代詞人中詞作流傳下來最多的人。其詞多寫離情別恨,感情委婉深沉,語言清新,使婉約詞有進一步的發(fā)展,對當時和后世詞都有一定影響。劉熙載《藝概》說:“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蓖鯂S稱“馮正中詞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三、鑒賞詩歌1、你是如何理解《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中“閑情”一詞的內涵的?明確:這首詞寫的是春日懷人,詞的核心是“閑情”二字,對此,我們可作多個聯(lián)想?!伴e情”既能夠指愛情的苦悶,也能夠指人生的失意、抱負的失落等。2、名家評道:“即使首句僅只七個字,卻寫得千回百轉,體現(xiàn)出對感情方面掙扎所作的努力”,請同窗們賞析作者開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轉的。明確:所來無跡、深沉無方的閑情本已難勝其苦,其后用“拋擲”二字,正是對“閑情”故意謀求擺脫所作的掙扎。而作者又在背面用了個“久”字,足見其致力于擺脫的掙扎之久。而作者卻又在“閑情拋擲久”五個字的前面,先加上了“誰道”二字,言原覺得能夠做到,而誰知竟未能做到,以反問語調出之。有此二字,于是“閑情拋擲久”五字所體現(xiàn)的掙扎努力就全屬于徒然落空了。深郁頓挫。3.賞析“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二句是如何體現(xiàn)出情感的境界的。明確:杜甫《曲江》詩中寫道“且看欲盡花經(jīng)眼,莫厭傷多久入唇”,面對易落的春花,作者怎能不以酒澆愁,即使喝多傷身也在所不惜?!叭杖铡睂懗龇蔷茻o以度春日?!扮R里朱顏瘦”則是“日日病酒”的成果,說“鏡里”,自有一份反省驚心之意,而上面仍然用“敢辭”二字,體現(xiàn)了一種殉身無悔的情意,體現(xiàn)出了情感的境界。4.賞析“河畔青蕪堤上柳”寫景句的作用。明確:“河畔青蕪堤上柳”七字是承上啟下,意兼比興的,使上、下闋的過渡在若斷若續(xù)之間,上半闋所寫的難以拋棄的“閑情”及還仍舊的“惆悵”都在這七個字之中得到了具體的呈現(xiàn)。萋萋芳草再加上千絲萬縷的柳條,惆悵的增加也正如此之紛雜。為下文“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正是觸景生情。賀鑄的詞曾說:“欲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迸c此相類。5.層深之法最典型的是“淚眼問花花不語,隔墻飛過秋千去”。清人毛先舒云“因花而有淚,此一層意也。因淚而問花,此一層意也?;ň共徽Z,此一層意也。不僅不語,且又亂落,飛過秋千,此一層意也。人愈難過,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入,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跡,謂非層深而渾成耶?”。其它詞作也屢用此法。請結合此段賞析,分析下片“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所用層深之法。明確:獨立”二字,寂寞已是不可而知,再加上“風滿袖”,“滿”字寫出風寒襲人,更是凄涼可知。又用“小橋”二字,則其立身之地的孤零至無所蔭蔽如在現(xiàn)在。此境之中寂寞孤零凄寒侵擾,心情之凄苦已是不堪忍受。再加上“平林新月歸后”,“平林新月”,則樹梢月上,夜色漸起,又說“人歸后”,是寂寞人定之后了,孤立的時間之長就可想見。用此景作結,將上文“閑情”之苦之深之久之難以排遣,寫得層層進一步。6、想一想,詞人是如何高明地寫出閑愁的持續(xù)性的。明確:這首詞妙在寫出了閑愁的持續(xù)性。年年日日,閑愁都揮之不去。每天在花前飲酒,應當是非常愉快逍遙,可每飲必醉,連美酒都無法消解,足見閑愁的沉重。鏡子里朱顏消瘦,面容憔悴,也是閑愁所致,進一步寫出閑愁的沉重。過片宕開,將畫面移向河畔草地、堤上楊柳,境界為之開闊,思路也隨之轉移。但輕松的情緒稍縱即逝,“新愁”又襲上心頭。上片說“日日”,下片說“年年”,各有側重:“日日”強調了閑愁的持續(xù)性,“年年”則強調了愁苦的持久性。7、鑒賞這首詞的思想感情。明確:這是一首傷春懷人之作。馮延巳是南唐中主時的宰相。身處內憂外患的南唐小朝廷,不免時時感受到一種末世的思路,這種情緒滲入到他的詞中,就帶有一種不可言明、難以確指的感情,給讀者造成多方面的聯(lián)想與啟示,這首詞所要傳達的現(xiàn)有“閑情”“惆悵”又有“新愁”,更有殉身無悔的執(zhí)著,充足體現(xiàn)了馮詞的獨特風格。規(guī)律總結:融情入景的概念所謂融情入景是指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把先前飽藏于胸中的某種感情,外射到所描寫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寫的景物滲入著某種主觀感情色彩,從而生成意境。辦法指導:如何解答融情入景類題目?中國古典詩歌最講究意境,意境指文藝作品中客觀景物和主觀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當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普通由情景關系構成。這里的“情”指作者的思想情緒,欲望追求等;“景”指的作者之外的自然景物、事件、活動等。解決好兩者關系成為詩歌發(fā)明意境的核心:情與景能渾然天成,則意境生成;情與景格格不入,則毫無意境。如歐陽修《戲答元軫》:“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夜間歸雁生相思,病下新年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睔W陽修青年時,曾被貶到宜昌峽州夷州做官。夷州小城,地處偏遠,山重水隔,眼下雖已是二月,但春天仿佛尚未到小城同樣。但是歐陽修那時還年輕,志向遠大,因此即使有山居的寂寞愁悶、“鄉(xiāng)思”的纏繞,但更多的是伺機而發(fā)的熱情。眼前無花無春的景況,他并不感到悲哀絕望。詩中枝上的橘,欲抽芽的筍,都隱含一種新興的萌發(fā)的但愿,他堅信將來的道路會寬起來的,“野芳雖晚不須嗟”,臨時受抑仍保持昂揚的胸襟,每句中都有體現(xiàn)。正是歐陽修的這種政治家寬解和遠見,他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城早春的景物中,使景物著上溫暖鮮明的色彩,讀之使人精神振奮。知識遷移:觸景生情和融情入景的區(qū)別:觸景生情和融情入景的區(qū)別是:觸景生情,情由景引發(fā),同樣的景往往喚起類似的情;融情入景,情感先行,詩人將情注入所描寫的景中,不同的情會給景物著上不同的感情色彩。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教案李璟教學目的:1.鑒賞全詞恰到好處的遣詞用字。2.體會全詞的意境美。3.把握全詞體現(xiàn)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1.抓住全詞個性鮮明的字詞,分析其體現(xiàn)效果。2.把握全詞思想感情。教學難點:1.學習把握即景生情體現(xiàn)手法的運用。教學過程:一、導入王國維《人間詞話》論及五代詞時,曾有一段話說:“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蕪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與中、后二主詞皆在《花間》范疇之外?!币虼私Y合本詞的賞析,我們能夠就其風格與馮延巳的風格略作比較:馮詞的感發(fā)是以其沉摯頓挫的特質為主的;而李詞的感發(fā)則是以其自然風發(fā)的一種懷思向往之情致為主的。二、作者介紹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李昪長子,史稱南唐中主。璟多才藝,好讀書,文士韓熙載、馮延巳、李建勛、徐鉉時時在其左右,相與講論文學。《江南野史》說他“時時作為歌詩,皆出入風騷”。但流傳下來的作品,只有一首律詩和四首詞。其詞蘊藉含蓄,深沉動人。王安石盛贊其“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王國維則稱其“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三、鑒賞詩歌1、這首詞中塑造了什么樣的形象?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明確:這首詞中塑造了懷念遠人的思婦形象,抒發(fā)了孤單寂寞之情。2、為什么一向人們都稱頌“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兩句?明確:由于這兩句詞在寫法上虛實結合,寄托深遠:“夢回雞塞遠”是虛景,在睡夢中見到遙遠的邊關而去找尋想念的人;“細雨”是醒來后的實景,細雨迷蒙正與夢境的迷離相結合——邊關何其遙遠。后句“玉笙吹徹”為實,“寒”字寫人的內心凄冷,為虛,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遲暮的感難過情。3、請說說《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這首詞的詞眼是什么?并闡明理由。明確:詞眼能夠是“愁”,也能夠是“恨”;但南京大學傅庚生先生卻別有會心地以“殘”字為詞眼。他說:“意覺得全詞固脈注于一‘殘’字耳?!蛰滔沅N翠葉殘’是荷殘也,‘西風愁起綠波間’是秋殘也,‘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是人在殘年對殘景,誠然其不堪看也。王氏(王國維)之所云有美人遲暮之感者蓋如此?!氂陦艋仉u塞遠’是夢殘也,‘小樓吹徹玉笙寒’是曲殘也,人在殘年感已多,‘多少淚珠無限恨’,矧(況且)更‘倚闌干’對此殘景乎?全闋脈絡貫穿,若拆散便不可得其解;而意相聯(lián)屬,似亦并不適宜摘句以觀賞之耳。”4、概括上下闕大意:這是一首悲秋詞。上闕即景生情,從景物中引出愁思:“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兩句緣景入情,荷花香銷,翠葉殘敗,此時已是深秋的西風從綠波中起來,于是“愁起綠波間”——如此的破敗景象渲染了凄涼的氛圍。《九歌?湘夫人》云:“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兩者相較,前者悲苦,后者纏綿?!度碎g詞話》評此二句云:“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薄斑€與韶光共憔悴”,菡萏香銷,曾經(jīng)生活在韶光中,如今卻與韶光共憔悴(青春不在人憔悴),直至“不堪看”的境地(不堪去看荷花的凋零)。下闋轉而懷人:“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詩人因懷人而入夢,因細雨而夢醒之后,在小樓上響起笙聲,細細追索夢境(直到笙曲吹盡,玉笙不暖,無法再吹),纏綿的思路,不寫愁而愁思顯現(xiàn)。一種“寒”字,顯示了秋夜的清冷,玉笙中流露的凄楚之音,構成了一種完整的豐富而又含蓄的意境?!岸嗌贉I珠無限恨,倚欄桿”。淚太多,恨太深,只得默默地倚欄而望,而內心翻騰澎湃的思路,則能夠想見。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教案李煜教學目的:1.理解李煜詞的抒情特點。2.把握上片倒敘手法的運用。3.鑒賞全詞比方修辭手法的運用。教學重點:1.理解作者生活背景,把握全詞的思想感情。2.抓住倒敘、比方等技巧,進一步鑒賞這首詞。教學難點:1.鑒賞倒敘、比方等體現(xiàn)技巧。教學過程:一、導入這首詞是李煜降宋后被擄到汴京軟禁時所作的,體現(xiàn)了對故國、家園和往日美妙生活的無限追思,反映出詞人從一國之君淪為階下之囚的凄涼心境。二、作者介紹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從嘉,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李璟逝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南京)。開寶八年(975)宋滅南唐,煜被俘至汴京(開封),太平興國三年(978)被毒死,時年四十二。史稱南唐后主。李煜聰穎過人,多才多藝,工書畫,精音律;著有文集三十卷,雜說百篇。在各項成就中,以詞的成就最高,今存三十多首,大致上以南唐亡國為分界限,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多寫宮廷宴樂生活、寫艷情、寫閑愁,皆風情綺麗,婉轉纏綿。后期由于國破家亡,內容盡是傷往事,懷故國,風格沉郁凄愴。李煜詞不僅語言自然精練,概括性強,且擴大了詞的題材范疇,使詞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三、鑒賞詩歌上闋兩句采用了倒敘的手法。夢里臨時忘卻了俘虜?shù)纳矸荩潙僦肷蔚臍g愉。但美夢易醒,簾外潺潺春雨、陣陣春寒驚醒了美夢,使詞人重又回到了真實人生的凄涼景況中來。夢里夢外的巨大反差其實也是今昔兩種生活的對比,是作為一國之君和階下之囚的對比。寫夢中之“歡”,誰知夢中越歡,夢醒越苦;不著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能夠想見。李清照在《聲聲慢》中這樣寫“雨”:“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種愁字了得!”愁情畢現(xiàn)?!昂熗庥赇?,這雨似乎更是詞人心間下起的淚雨;“春意闌珊”,春光無限好,可是已經(jīng)衰殘了,就象美妙的“往事”一去難返;“羅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僅來自自然界,更來自凄涼孤冷的內心世界。李煜《菩薩蠻》詞有句:“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彼鶎懬槭屡c此差同,但此處體現(xiàn)情感更顯委婉含蓄?!蔼氉阅簯{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