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權利公約_第1頁
兒童權利公約_第2頁
兒童權利公約_第3頁
兒童權利公約_第4頁
兒童權利公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權利公約播報\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討論上傳視頻國際公約收藏00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ontheRightsoftheChild)適用于全世界的\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兒童,即18歲以下的任何人。

[1]\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聯(lián)合國1989年11月20日第44屆\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聯(lián)合國大會第25號決議通過,是第一部有關保障兒童權利且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性約定,于1990年9月2日在世界生效。1991年12月29日\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3次會議批準了《兒童權利公約》,從此《兒童權利公約》成為中國認可的\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國際公約。

[2]截至2015年10月,締約國為196個。該公約旨為世界各國兒童創(chuàng)建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3]中文名兒童權利公約外文名ConventionontheRightsoftheChild生效時間1990年9月2日目

的保護\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兒童權益制訂機構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時間1989年11月20日目錄1歷史沿革2簽訂背景3起草過程4主要內(nèi)容5公約全文?序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6締約情況7現(xiàn)實意義8基本原則9兒童權利10現(xiàn)狀資料11社會評價12相關法規(guī)歷史沿革播報編輯1923年,《兒童權利憲章》被救助兒童國際聯(lián)盟所認可。

[4]1924年,第一份《兒童權利宣言》(《日內(nèi)瓦宣言》)誕生。

[4]1948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世界人權宣言》。

[4]1959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宣言》,明確了各國兒童應當享有的各項基本權利。這是第二份《兒童權利宣言》。

[4]但一些兒童工作者指出,宣言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1978年,聯(lián)大決定制定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兒童權利公約》并成立了起草工作組。

[5]1979年,《兒童權利公約》起草工作開始。聯(lián)合國將這一年定為國際兒童年。

[4]1989年,歷時十年,《兒童權利公約》的起草工作終于完成。11月20日在第44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上《兒童權利公約》獲得一致通過。

[4]1990年,1月26日《兒童權利公約》向所有國家開放供簽署,當天就有61個國家簽署了該公約?!秲和瘷嗬s》在獲得20個國家批準加入之后,于9月2日正式生效。

[4]1990年9月,在《兒童權利公約》剛剛生效之后,世界兒童問題首腦會議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召開,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專門討論兒童問題的首腦會議。會議通過了《兒童生存、保護和發(fā)展世界宣言》和《執(zhí)行九十年代兒童生存、保護和發(fā)展世界宣言行動計劃》?!缎浴泛汀禱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行動計劃》是國際社會對保護兒童權利所做的政治承諾和具體方案。

[4]1990年8月29日,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大使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簽署了《兒童權利公約》,中國成為第105個簽約國。

[4]1991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3次會議決定批準中國加入《兒童權利公約》,同時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在符合其憲法第二十五條關于計劃生育的規(guī)定的前提下,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的規(guī)定,履行《兒童權利公約》第六條所規(guī)定的義務。

[4]1992年3月2日,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大使向聯(lián)合國遞交了中國的批準書,從而使中國成為該公約的第110個批準國。該公約于1992年4月2日對中國生效。

[5]2000年5月,聯(lián)合國大會在《兒童權利公約》框架基礎上通過了《關于兒童卷入武裝沖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和《關于販賣兒童、兒童賣淫和兒童色情的任擇議定書》,以推動國際社會努力保護兒童、消除日益猖獗的殘害兒童犯罪活動。截至2009年7月,這兩份議定書分別獲得了128個和132個國家的批準。

[5]截止到1999年,全世界已有192個國家批準加入《兒童權利公約》,全世界96%的兒童生活在締約國中,世界上尚未加入該公約的國家只有\(zhòng)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美國和\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索馬里?!秲和瘷嗬s》是聯(lián)合國歷史上加入國家最多的國際公約。

[4]2015年10月2日,聯(lián)合國秘書長\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潘基文、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等2日分別發(fā)表聲明,歡迎索馬里批準《兒童權利公約》,成為公約第196個締約國。如今在世界范圍內(nèi),只有美國沒有簽署該公約。據(jù)統(tǒng)計,美國仍有超過五萬名童工。簽訂背景播報編輯聯(lián)合國成立以來,兒童的幸福和權利始終是它關心的一個主要問題。聯(lián)合國最初采取的行動之一就是于1946年12月11日設立了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1948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的《\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世界人權宣言》承認兒童必須受到特殊的照顧和協(xié)助。以后,聯(lián)合國在一般性的國際條約如國際人權公約和專門針對兒童權利的文件,即1959年11月20日的《兒童權利宣言》中都始終強調(diào)保護兒童的權利。鑒于《兒童權利宣言》不具有條約法的效力,而給兒童權利以條約法的保障已日益成為必要,尤其是在籌備“國際兒童年”的過程中,這種必要愈加明顯。在1978年聯(lián)合國人權委員會會議上,波蘭的亞當·洛帕薩教授(后為公約起草工作組主席)倡議起草兒童權利公約。

[1]起草過程播報編輯波蘭向聯(lián)合國大會提交了一份關于兒童權利的公約草案。1979年,聯(lián)合國人權委員會開始起草兒童權利公約的工作。同年,波蘭向人權委員會提交了兒童權利公約草案的修正文本。人權委員會授權一個不固定的工作小組繼續(xù)就該文本進行工作。1984年,聯(lián)合國大會要求人權委員會盡一切努力完成公約草案并于1985年提交大會通過。1988年,聯(lián)合國大會再次要求人權委員會對公約草案工作給予優(yōu)先考慮,力求于1989年,即為紀念《兒童權利宣言》發(fā)表30周年和“國際兒童年”設立10周年之時完成公約全文的擬定工作。1979~1989年的10年間,人權委員會詳盡研究了公約草案,并于1989年如期完成了公約的擬定工作,并經(jīng)由經(jīng)濟及社會理事會提交聯(lián)合國大會。1989年11月20日,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本公約。

[1]主要內(nèi)容播報編輯公約共54條。公約將“兒童”界定為“18歲以下的任何人”。公約強調(diào),各國應確保其管轄范圍內(nèi)的每一兒童均享受公約所載的權利,不因兒童或其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的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chǎn)、傷殘、出生或其他身份等而有任何差別。

[4]兒童權利公約的前41條主要強調(diào),每一位18歲以下的兒童們的人權必須被重視和保護,而且這些權利必須依據(jù)公約的指導原則去實踐。兒童權利公約的42-45條,含括政府的義務,如推廣公約的原則、公約的實行、透過政府監(jiān)督進展兒童權利的過程,使大眾都能了解、以及公告政府各機關之職責。最后的46-54條主要含括了經(jīng)由政府簽署及批準之過程和指定聯(lián)合國秘書長為該公約的保管人。公約做了如下規(guī)定:

[1]1、每個兒童有固有的生命權,各國應最大限度地確保兒童的生存與發(fā)展(第6條)。2、每個兒童都有自出生起即獲得姓名和國籍的權利(第7條)。3、尊重兒童維護其身份包括法律所承認的國籍、姓名及家庭關系而不受非法干擾的權利(第8條)。4、法庭、福利機構或行政當局在處理兒童問題時,應將兒童的最大利益作為首要考慮事項(第9條)。5、各國應為便利家庭團聚準許入境或出境(第10條)。6、各國應采取措施制止非法將兒童移轉(zhuǎn)國外和不使返回本國的行為(第11條)。7、確保有主見能力的兒童有權對影響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項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對兒童的意見應按照其年齡和成熟程度給予適當?shù)目创ǖ?2條)。

[1]8、兒童享有自由發(fā)表言論的權利;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權利;結社自由及和平集會自由的權利(第13~15條)。9、兒童的隱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第16條)。10、父母對兒童成長負有首要責任,但各國應向他們提供適當協(xié)助和發(fā)展育兒所(第18條)。11、各國應保護兒童免受身心摧殘、傷害或凌辱,忽視、虐待或剝削,包括性侵犯(第19條)。12、各國應為失去父母的兒童提供適當?shù)钠渌展?;確保得到跨國收養(yǎng)的兒童享有與本國收養(yǎng)相當?shù)谋U虾蜆藴剩ǖ?0、21條)。13、確保申請難民身份的兒童或按照適用的國際法或國內(nèi)法及程序可視為難民的兒童,不論有無父母或其他任何人陪同,均可得到適當?shù)谋Wo和人道主義援助(第22條)。

[1]14、殘疾兒童應享有得到特殊待遇、教育和照管的權利(第23條)。15、兒童有權享有可達到的最高標準的健康;每個兒童均有權享有足以促進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會發(fā)展的生活水平;兒童有受教育的權利;學校執(zhí)行紀律的方式應符合兒童的人格尊嚴;教育應本著諒解、和平和寬容的精神培育兒童(第24、27~29條)。

[1]16、宗教、語言等方面屬于少數(shù)人或原為土著居民的兒童有享有自己的文化、信奉自己的宗教,或使用自己語言的權利(第30條)。17、兒童應有時間休息和游戲,有同等的機會參加文化和藝術活動(第31條)。

[1]18、各國應保護兒童免受經(jīng)濟剝削和從事任何可能妨礙或影響兒童教育或有害兒童健康或身體、心理、精神、道德或社會發(fā)展的工作(第32條)。

[1]19、各國應保護兒童不致非法使用毒品和涉及毒品生產(chǎn)或販運(第33條)。20、應采取一切適當措施,防止誘拐、買賣或販運兒童(第35條)。21、對未滿18歲人所犯罪行,不應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被監(jiān)禁的兒童應與成年犯隔開;不得對兒童施以酷刑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15歲以下兒童不得參與任何敵對行動;遭受武裝沖突之害的兒童應受到特別保護;受到虐待、忽視或監(jiān)禁的兒童應得到適當?shù)尼t(yī)療或康復和復原療養(yǎng);處理觸犯刑法兒童的方式應在于促進他的尊嚴和價值感,目的是使他們重返社會(第37~40條)。

[1]按照公約的規(guī)定,在它生效后6個月成立兒童權利委員會,以審查締約國在履行根據(jù)公約所承擔的義務方面取得的進展。締約國應定期向委員會提交關于它們?yōu)閷崿F(xiàn)公約確認的權利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關于這些權利的享有方面的進展情況的報告。

[1]公約全文播報編輯序言本公約締約國,考慮到按照《\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聯(lián)合國憲章》所宣布的原則,對人類家庭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及其平等和不移的權利的承認,乃是世界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銘記聯(lián)合國人民在《憲章》中重申對基本人權和——人格尊嚴與價值的信念,并決心促成更廣泛自由中的社會進步及更高的生活水平,認識到聯(lián)合國在《\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世界人權宣言》和關于人權的兩項國際公約中宣布和同意;

[5]兒童權利公約人人有資格享受這些文書中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因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chǎn)、出生或其他身份等而有任何區(qū)別,回顧聯(lián)合國在《世界人權宣言》中宣布:兒童有權享受特別照料和協(xié)助,深信家庭作為社會的\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基本單元,作為家庭的所有成員、特別是兒童的成長和幸福的自然環(huán)境,應獲得必要的保護和協(xié)助,以充分負起它在社會上的責任,確認為了充分而和諧地發(fā)展其個性,應讓兒童在家庭環(huán)境里,在幸福、親愛和諒解的氣氛中成長,考慮到應充分培養(yǎng)兒童可在社會上獨立生活,并在《聯(lián)合國憲章》宣布的理想的精神下,特別是在和平、尊嚴、寬容、自由、平等和團結的精神下,撫養(yǎng)他們成長。

[5]銘記給予兒童特殊照料的需要已在1924年《日內(nèi)瓦兒童權利宣言》

[6]和在大會1959年11月20日通過的《\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兒童權利宣言》中予以申明,并在《世界人權宣言》、《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特別是第23和24條)、《\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經(jīng)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特別是第10條)以及關心兒童福利的各專門結構和國際組織的章程及有關文書中得到確認。銘記如《兒童權利宣言》所示,“兒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護和照料,包括法律上的適當保護”。回顧《關于兒童保護和兒童福利、特別是國內(nèi)和國際寄養(yǎng)和收養(yǎng)辦法的社會和法律原則宣言》、《\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聯(lián)合國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準規(guī)則》(\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北京規(guī)則)以及《\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在非常狀態(tài)和武裝沖突中保護婦女和兒童宣言》。確認世界各國都有生活在極端困難下的兒童,對這些兒童需要給予特別的照顧。適當考慮到每一民族的傳統(tǒng)及文化價值對兒童的保護及和諧發(fā)展的重要性。確認國際合作對于改善每一國家、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兒童的生活條件的重要性。茲協(xié)議如下:

[5]第一部分第一條為本公約之目的,兒童系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對其適用之法律規(guī)定成年年齡少于18歲。第二條1、締約國應遵守本公約所載列的權利,并確保其管轄范圍內(nèi)的每一兒童均享受此種權利,不因兒童或其父母或\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法定監(jiān)護人的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民族、族裔或社會出身、財產(chǎn)、\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傷殘、出生或其他身份而有任何差別。2、締約國應采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兒童得到保護,不受基于兒童父母、法定監(jiān)護人或家庭成員的身份、活動、所表達的觀點或信仰而加諸的一切形式的歧視或懲罰。

[5]第三條1、關于兒童的一切行動,不論是由公私社會福利機構、\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法院、行政當局或立法機構執(zhí)行,均應以兒童的最大利益為一種首要考慮。2、締約國承擔確保兒童享有其幸福所必需的保護和照料,考慮到其父母、法定監(jiān)護人、或任何對其負有法律責任的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并為此采取一切適當?shù)牧⒎ê托姓胧?、締約國應確保負責照料或保護兒童的結構、服務部門及設施符合主管當局規(guī)定的標準,尤其是安全、衛(wèi)生、工作人員數(shù)目和資格以及有效監(jiān)督方面的標準。

[5]第四條締約國應采取一切適當?shù)牧⒎ā⑿姓推渌詫崿F(xiàn)本公約所確認的權利。關于經(jīng)濟、社會及文化權利,締約國應根據(jù)其現(xiàn)有資源所允許的最大限度并視需要在國際合作范圍內(nèi)采取此類措施。第五條締約國應尊重父母或于適用時尊重當?shù)亓曀渍J定的大家庭或\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社會成員、法定監(jiān)護人或其他對兒童負有法律責任的人以下的責任、權利義務,以符合兒童不同階段上、接受能力的方式適當指導和引導兒童行使本公約所確認的權利。

[5]第六條1、締約國確認每個兒童均有固有的生命權。2、締約國應最大限度地確保兒童的存活與發(fā)展。第七條1、兒童出生后應立即登記,并有自出生起獲得姓名的權利,有獲得國籍的權利,以及盡可能知道誰是其父母并受其父母照料的權利。2、締約國應確保這些權利按照本國法律及其根據(jù)有關國際文書在這一領域承擔的義務予以實施,尤應注意不如此兒童即無國籍之情形。

[5]第八條1、締約國承擔尊重兒童維護其身份包括法律所承認的國籍、姓名及家庭關系而不受非法干擾的權利。2、如有兒童被非法剝奪其身份方面的部分或全部要素,締約國應提供適當協(xié)助和保護,以便迅速重新確立其身份。第九條1、締約國應確保不違背兒童父母的意愿使兒童和父母分離,除非主管當局按照適用的法律和程序,經(jīng)法院的審查,判定這樣的分離符合兒童的最大利益而確有必要。在諸如由于父母的虐待或忽視、或父母分居而必須確定兒童居住地點的特殊情況下,這種裁決可能有必要。兒童權利公約宣傳活動2、凡按本條第1款進行訴訟,均應給予所有有關方面以參加訴訟并闡明自己意見的機會。3、締約國應尊重與父母一方或雙方分離的兒童同父母經(jīng)常保持個人關系及直接聯(lián)系的權利,但違反兒童最大利益者除外。4、如果這種分離是因締約國對父母一方或雙方或?qū)和扇〉娜魏涡袆?,諸如拘留、監(jiān)禁、流放、驅(qū)逐或死亡(包括該人在該國拘禁中因任何原因而死亡所致),該締約國應按請求將該等家庭成員下落的基本情況告知父母、兒童或適當時告知另一家庭成員,除非提供這類情況會有損兒童的福祉,締約國還應確保有關人員不致因提出這種請求而承受不利后果。

[5]第十條1、按照第九條第一款所規(guī)定的締約國的義務,對于兒童或其父母要求進入或離開一締約國以便與家人團聚的申請,締約國應以積極的人道主義態(tài)度迅速予以辦理。締約國還應確保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不致因提出這類請求而承受不利后果。2、父母居住在不同國家的兒童,除特殊情況以外,應有權同父母雙方經(jīng)常保持個人關系和直接關系。為此目的,并按照第9條第1款所規(guī)定的締約國的義務,締約國應尊重兒童及其父母離開包括其本國在內(nèi)的任何國家和進入其本國的權利。離開任何國家的權利只應受法律所規(guī)定并為保護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衛(wèi)生或道德、或他人的權利和自由所必需且與本公約所承認的其他權利不相抵觸的限制約束。

[5]第十一條1、締約國應采取措施制止非法將兒童轉(zhuǎn)移國外和不使返回本國的行為。2、為此目的,締約國應致力締結雙邊或多邊協(xié)定或加入現(xiàn)有協(xié)定。第十二條1、締約國應確保有主見能力的兒童有權對影響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項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對兒童的意見應按照其年齡和成熟程度給以適當?shù)目创?、為此目的,兒童特別應有機會在影響到兒童的任何司法和行政訴訟中,以符合國家法律的訴訟規(guī)則的方式,直接或通過代表或適當機構陳述意見。

[5]第十三條1、兒童應有自由發(fā)表言論的權利;此項權利應包括通過口頭、書面或印刷、藝術形成或兒童所選擇的任何其他媒介,尋求、接受和傳遞各種信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論國界。2、此項權利的行使可受某些限制約束,但這些限制僅限于法律所規(guī)定并為以下目的所必需:(A)尊重他人的權利和名譽;(B)保護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衛(wèi)生或道德。

[5]第十四條1、締約國應遵守兒童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權利。2、締約國應尊重父母并于適用時尊重法定監(jiān)護人以下的權利和義務,以符合兒童不同階段接受能力的方式指導兒童行使其權利。3、表明個人宗教或信仰的自由,僅受法律所規(guī)定并為保護公共安全、秩序、衛(wèi)生或道德或他人之基本權利和自由所必需的這類限制約束。第十五條1、締約國確認兒童享有結社自由及和平集會自由的權利。2、對此項權利的行使不得加以限制,除非符合法律所規(guī)定并在民主社會中為國家安全、公共秩序、保護公共衛(wèi)生或道德或保護他人的權利和自由所必需。

[5]第十六條1、兒童的隱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榮譽和名譽不受非法攻擊。保護兒童2、兒童有權享受法律保護,以免受這類干涉或攻擊。第十七條締約國確認大眾傳播媒介的重要作用,并應確保兒童能夠從多種的國家和國際來源獲得信息和資料,尤其是旨在促進其社會、精神和道德福祉和身心健康的信息和資料。為此目的,締約國應:(A)鼓勵大眾傳播媒介本著第29\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條約精神散播在社會和文化方面有益于兒童的信息和資料;(B)鼓勵在編制、交流和散播來自不同文化、國家和國際來源的這類信息和資料方面進行國際合作;(C)鼓勵兒童讀物的著作和普及;(D)鼓勵大眾傳播媒介特別注意屬于少數(shù)群體或土著居民的兒童在語言方面的需要;(E)鼓勵根據(jù)第13條和第18條的規(guī)定制定適當?shù)臏蕜t,保護兒童不受可能損害其福祉的信息和資料之害。

[5]第十八條1、締約國應盡其最大努力,確保父母雙方對兒童的養(yǎng)育和發(fā)展負有共同責任的原則得到確認。父母、或視具體情況而定的法定監(jiān)護人對兒童的養(yǎng)育和發(fā)展負有首要責任。兒童的最大利益將是他們主要關心的事。2、為保證和促進本公約所列舉的權利,締約國應在父母和法定監(jiān)護人履行其撫養(yǎng)兒童的責任方面給予適當協(xié)助,并應確保發(fā)展育兒機構、設施和服務。3、締約國應采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就業(yè)父母的子女有權享受他們有資格得到的托兒服務和設施。

[5]第十九條1、締約國應采取一切適當?shù)牧⒎ā⑿姓?、社會和教育措施,保護兒童在受父母、法定監(jiān)護人或其他任何負責照管兒童的人的照料時,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殘、傷害或凌辱,忽視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剝削,包括性侵犯。2、這類保護性措施應酌情包括采取有效程序以建立社會方案,向兒童和負責照管兒童的人提供必要的支助,采取其他預防形式,查明、報告、查詢、調(diào)查、處理和追究前述的虐待兒童事件,以及在適當時進行司法干預。

[5]第二十條1、暫時或永久脫離家庭環(huán)境的兒童,或為其最大利益不得在這種環(huán)境中繼續(xù)生活的兒童,應有權得到國家的特別保護和協(xié)助。2、締約國應按照本國法律確保此類兒童得到其他方式的照顧。3、這種照顧除其他外,包括寄養(yǎng)、伊斯蘭法的“卡法拉”(監(jiān)護)、收養(yǎng)或者必要時安置在適當?shù)挠齼簷C構中。在考慮解決辦法時,應適當注意有必要使兒童的培養(yǎng)教育具有連續(xù)性和注意兒童的族裔、宗教;文化和語言背景。第二十一條凡承認和(或)許可收養(yǎng)制度的國家應確保以兒童的最大利益為首要考慮并應:(A)確保只有經(jīng)主管當局按照適用的法律和程序并根據(jù)所有有關可靠的資料,判定鑒于兒童有關父母、親屬和法定監(jiān)護人方面的情況可允許收養(yǎng),并且判定必要時有關人士已根據(jù)可能必要的輔導對收養(yǎng)表示知情的同意,方可批準兒童的收養(yǎng);(B)確認如果兒童不能安置于寄養(yǎng)或收養(yǎng)家庭,或不能以任何適當方式在兒童原籍國加以照料,跨國收養(yǎng)可視為照料兒童的一個替代辦法;(C)確保得到跨國收養(yǎng)的兒童享有與本國收養(yǎng)相當?shù)谋U虾蜆藴剩唬―)采取一切適當措施確??鐕震B(yǎng)的安排不致使所涉人士獲得不正當?shù)呢攧帐找妫唬‥)在適當時通過締結雙邊或多邊安排或協(xié)定促成本條的目標,并在這一范圍內(nèi)努力確保由主管當局或機構負責安排兒童在另一國收養(yǎng)的事宜。

[5]第二十二條1、締約國應采取適當措施,確保申請難民身份的兒童或按照適用的\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國際法或國內(nèi)法及程序可視為難民的兒童,不論有無父母或其他任何人的陪同,均可得到適當?shù)谋Wo和\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人道主義援助,以享有本公約和該有關國家為其締約國的其他國際人權和或人道主義文書所規(guī)定的可適用權利。2、為此目的,締約國應對聯(lián)合國和與聯(lián)合國合作的其他主管的政府間組織或非政府組織所作的任何努力提供其認為適當?shù)暮献?,以保護和援助這類兒童,并為只身的難民兒童追尋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以獲得必要的消息使其家庭團聚。在尋不著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情況下,也應使該兒童獲得與其他任何由于任何原因而永久或暫時脫離家庭環(huán)境的兒童按照本公約的規(guī)定所得到的同樣的保護。

[5]第二十三條1、締約國確認身心有殘疾的兒童應能在確保其尊嚴、促進其自立、有利于其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條件下享有充實而適當?shù)纳睢?、締約國確認殘疾兒童有接受特別照顧的權利,應鼓勵并確保在現(xiàn)有資源范圍內(nèi),依據(jù)申請斟酌兒童的情況和兒童的父母或其他照料人的情況,對合格兒童及負責照料該兒童的人提供援助。3、鑒于殘疾兒童的特殊需要,考慮到兒童的父母或其他照料人的經(jīng)濟情況,在可能時應免費提供按照本條第2款給予的援助,這些援助的目的應是確保\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殘疾兒童能有效地獲得和接受教育、培訓、保健服務、康復服務,就業(yè)準備和娛樂機會,其方式應有助于該兒童盡可能充分地參與社會,實現(xiàn)個人發(fā)展,包括其文化和精神方面的發(fā)展。4、締約國應本著國際合作精神,在預防保健以及殘疾兒童的醫(yī)療、心理治療和功能治療領域促進交換適當資料,包括散播和獲得有關康復教育方法和職業(yè)服務方面的資料,以其使締約國能夠在這些領域提高其能力和技術并擴大其經(jīng)驗。在這方面,應特別考慮到發(fā)展中國家的需要。

[5]第二十四條兒童權利公約培訓1、締約國確認兒童有權享有可達到的最高標準的健康,并享有醫(yī)療和康復設施;締約國應努力確保沒有任何兒童被剝奪獲得這種保健服務的權利。2、締約國應致力充分實現(xiàn)這一權利,特別是應采取適當措施,以(A)降低嬰幼兒死亡率;(B)確保向所有兒童提供必要的醫(yī)療援助和保健,側重發(fā)展初級保健;(C)消除疾病和營養(yǎng)不良現(xiàn)象,包括在初級保健范圍內(nèi)利用現(xiàn)有可得的技術和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食品和清潔飲水,要考慮到環(huán)境污染的危險和風險;(D)確保母親得到適當?shù)漠a(chǎn)前和產(chǎn)后保?。唬‥)確保向社會各階層、特別是向父母和兒童介紹有關兒童保健和營養(yǎng)、母乳育嬰優(yōu)點、個人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及防止意外事故的基本知識,使他們得到這方面的教育并幫助他們應用這種基本知識;(F)開展預防保健、對父母的指導以及計劃生育教育和服務。3、締約國應致力采取一切有效和適當?shù)拇胧?,以期廢除對兒童健康有害的傳統(tǒng)習俗。4、締約國承擔促進和鼓勵國際合作,以期逐步充分實現(xiàn)本條所確認的權利。在這方面,應特別考慮到發(fā)展中國家的需要。

[5]第二十五條締約國確認在有關當局為照料、保護或治療兒童身心健康的目的下受到安置的兒童,有權獲得對給予的治療以及與所受安置有關的所有其他情況進行定期審查。第二十六條1、締約國應確認每個兒童有權受益于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并應根據(jù)其國內(nèi)法律采取必要措施充分實現(xiàn)這一權利。2、提供福利時應酌情考慮兒童及負有贍養(yǎng)兒童義務的人的經(jīng)濟情況和環(huán)境,以及與兒童提出或代其提出的福利申請有關的其他方面因素。

[5]第二十七條1、締約國確認每個兒童均有權享有足以促進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會發(fā)展的生活水平。2、父母或其他負責照顧兒童的人負有在其能力和經(jīng)濟條件許可范圍內(nèi)確保兒童發(fā)展所需生活條件的首要責任。3、締約國按照本國條件并其能力范圍內(nèi),應采取適當措施幫助父母或其他負責照顧兒童的人實現(xiàn)此項權利,并在需要時提供物質(zhì)援助和支助方案,特別是在營養(yǎng)、衣著和住房方面。4、締約國應采取一切適當措施,向在本國境內(nèi)或境外兒童的父母或其他對兒童負有經(jīng)濟責任的人追索兒童的贍養(yǎng)費。尤其是遇對兒童負有經(jīng)濟責任的人住在與兒童不同的國家的情況時,締約國應促進加入國際協(xié)定或締結此類協(xié)定以及作出其他適當安排。

[5]第二十八條1、締約國確認兒童有受教育的權利,為在機會均等的基礎上逐步實現(xiàn)此項權利,締約國尤應:(A)實現(xiàn)全面的免費義務小學教育;(B)鼓勵發(fā)展不同形式的中學教育、包括普通和職業(yè)教育,使所有兒童均能享有和接受這種教育,并采取適當措施,諸如實行免費教育和對有需要的人提供津貼;(C)根據(jù)能力以一切適當方式使所有人均有受高等教育的機會;(D)使所有兒童均能得到教育和職業(yè)方面的資料和指導;(E)采取措施鼓勵學生按時出勤和降低輟學率。2、締約國應采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學校執(zhí)行\(zhòng)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紀律的方式符合兒童的人格尊嚴及本公約的規(guī)定。3、締約國應促進和鼓勵有關教育事項方面的國際合作,特別著眼于在全世界消滅愚昧與文盲,并便利獲得科技知識和現(xiàn)代教學方法。在這方面,應特別考慮到發(fā)展中國家的需要。

[5]第二十九條保護兒童1、締約國一致認為教育兒童的目的應是:(A)最充分地發(fā)展兒童的個性、才智和身心能力;(B)培養(yǎng)對人權和基本自由以及《聯(lián)合國憲章》所載各項原則的尊重;(C)培養(yǎng)對兒童的父母、兒童自身的文化認同、語言和價值觀、兒童所居住國家的民族價值觀、其原籍國以及不同于其本國的文明的尊重;(D)培養(yǎng)兒童本著各國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體以及原為土著居民的人之間諒解、和平、寬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會里過有責任感的生活;(E)培養(yǎng)對自然環(huán)境的尊重。2、對本條或第28條任何部分的解釋均不得干涉?zhèn)€人和團體建立和指導教育機構的自由,但須始終遵守本條第一款載列的原則,并遵守在這類機構中實行的教育應符合國家可能規(guī)定的最低限度標準的要求。

[5]第三十條在那些存在有族裔、宗教成語言方面屬于少數(shù)人或原為土著居民的人的國家,不得剝奪屬于這種少數(shù)人或原為土著居民的兒童與其群體的其他成員共同享有自己的文化、信奉自己的宗教并舉行宗教儀式、或使用自己的語言的權利。

[5]第三十一條1、締約國確認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閑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游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活動。2、締約國應尊重并促進兒童充分參加文化和藝術生活的權利,并應鼓勵提供從事文化、藝術、娛樂和休閑活動的適當和均等的機會。

[5]第三十二條1、締約國確認兒童有權受到保護,以免受經(jīng)濟剝削和從事任何可能妨礙或影響兒童教育或有害兒童健康或身體、心理、精神、道德或社會發(fā)展的工作。2、締約國應采取立法、行政、社會和教育措施確保本條得到執(zhí)行。為此目的,并鑒于其他國際文書的有關規(guī)定,締約國尤應:(A)規(guī)定受雇的最低年齡;(B)規(guī)定有關工作時間和條件的適當規(guī)則;(C)規(guī)定適當?shù)膽土P或其他制裁措施以確保本條得到有效執(zhí)行。

[5]第三十三條締約國應采取一切適當措施,包括立法、行政、社會和教育措施,保護兒童不至非法使用有關\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國際條約中界定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并防止利用兒童從事非法生產(chǎn)和販運此類藥物。第三十四條締約國承擔保護兒童免遭一切形式的色情剝削和性侵犯之害,為此目的,締約國尤應采取一切適當?shù)膰?,雙邊和多邊措施,以防止:(A)引誘或強迫兒童從事任何非法的性生活;(B)利用兒童賣淫或從事其他非法的性行為;(C)利用兒童進行淫穢表演和充當淫穢題材。

[5]第三十五條締約國應采取一切適當?shù)膰?、雙邊和多邊措施,以防止為任何目的或以任何形式誘拐、買賣或販運兒童。第三十六條締約國應保護兒童免遭有損兒童福利的任行方面的一切其他形式的剝削之害。第三十七條締約國應確保:(A)任何兒童不受酷刑或其他形式的殘忍、不人道成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對未滿18歲的人所犯罪行不得判以死刑或無釋放可能的無期徒刑;(B)不得非法或任意剝奪任何兒童的自由。對兒童的逮捕、拘留或監(jiān)禁應符合法律規(guī)定并僅應作為最后手段,期限應為最短的適當時間;(C)所有被剝奪自由的兒童應受到人道待遇,其人格固有尊嚴應受尊重,并應考慮到他們這個年齡的人的需要的方式加以對待。特別是,所有被剝奪自由的兒童應同成人隔開,除非認為反之最有利于兒童,并有權通過信件和探訪同家人保持聯(lián)系,但特殊情況除外;(D)所有被剝奪自由的兒童均有權迅速獲得法律及其他適當援助,并有權向法院或其他獨立公正的主管當局就其被剝奪自由一事之合法性提出異議,并有權迅速就任何此類行動得到裁定。

[5]第三十八條1、締約國承擔尊重并確保尊重在武裝沖突中對其適用的國際人道主義法律中有關兒童的規(guī)則。2、締約國應采取一切可行措施確保未滿15歲的人不直接參加敵對行動。3、締約國應避免招募任何未滿15歲的人加入武裝部隊。在招募已滿15歲但未滿18歲的人時,締約國應致力首先考慮年齡最大者。4、締約國按照國際人道主義法律規(guī)定它們在武裝沖突中保護平民人口的義務,應采取一切可行措施確保保護和照料受武裝沖突影響的兒童。

[5]第三十九條締約國應采取一切適當措施,促使遭受下述情況之害的兒童身心得以康復并重返社會;任何形式的忽視、剝削或凌辱虐待;酷刑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或武裝沖突。此種康復和重返社會應在一種能促進兒童的健康、自尊和尊嚴的環(huán)境中進行。

[5]第四十條1、締約國確認被指稱、指控或認為觸犯刑法的兒童有權得到符合以下情況方式的待遇,促進其尊嚴和價值感并增強其對他人的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這種待遇應考慮到其年齡和促進其重返社會并在社會中發(fā)揮積極作用的愿望。2、為此目的,并鑒于國際文書的有關規(guī)定,締約國尤應確保:(A)任何兒童不得以行為或不行為之時本國法律或國際法不禁止的行為或不行為之理由被指稱、指控或認為觸犯刑法;(B)所有被指稱或指控觸犯列法的兒童至少應得到下列保證:(一)在依法判定有罪之前應視為無罪;(二)迅速直接地被告知其被控罪名,適當時應通過其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告知,并獲得準備和提出辯護所需的法律或其他適當協(xié)助;(三)要求獨立公正的主管當局或\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司法機構在其得到法律或其他適當協(xié)助的情況下,通過依法公正審理迅速作出判決,并且須有其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在場,除非認為這樣做不符合兒童的最大利益,特別要考慮到其年齡成狀況;(四)不得被迫作口供或認罪;應可盤問或要求盤問不利的證人,并在平等條件下要求證人為其出庭和接受盤問;(五)若被判定觸犯刑法,有權要求高一級獨立公正的主管當局或司法機構依法復查此一判決及由此對之采取的任何措施;(六)若兒童不懂或不會說所用語言,有權免費得到口譯人員的協(xié)助;(七)其隱私在訴訟的所有階段均得到充分尊重。3、締約國應致力于促進規(guī)定或建立專門適用于被指稱、指控或確認為觸犯刑法的兒童的法律、程序、當局和機構,尤應:(A)規(guī)定最低年齡,在此年齡以下的兒童應視為無觸犯刑法之行為能力;(B)在適當和必要時,制訂不對此類兒童訴諸\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司法程序的措施,但須充分尊重人權和法律保障。4、應采用多種處理辦法,諸如照管、指導和監(jiān)督令、輔導、察看、寄養(yǎng)、教育和職業(yè)培訓方案及不交由機構照管的其他辦法,以確保處理兒童的方式符合其福祉并與其情況和違法行為相稱。

[5]第四十一條本公約的任何規(guī)定不應影響更有利于實現(xiàn)兒童權利且可能載于下述文件中的任何規(guī)定:(A)締約國的法律(B)對該國有效。

[5]第二部分第四十二條締約國承擔以適當?shù)姆e極手段,使成人和兒童都能普遍知曉本公約的原則和規(guī)定。保護兒童第四十三條1、為審查締約國在履行根據(jù)本公約所承擔的義務方面取得的進展,應設立兒童權利委員會,執(zhí)行下文所規(guī)定的職能。2、委員會應由10名品德高尚并在本公約所涉領域具有公認能力的專家組成。委員會成員應由締約國從其國民中選出,并應以個人身份任職,但須考慮到公平地域分配原則及主要法系。3、委員合成員應以無記名表決方式從締約國提名的人選名單中選舉產(chǎn)生。每一締約國可從其本國國民中提名一位人選。4、委員會的初次選舉應最遲不晚于本公約生效之日后的六個月進行;此后每兩年舉行一次。聯(lián)合國\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秘書長應至少在選舉之日前四個月函請締約國在兩個月內(nèi)提出其提名的人選。秘書長隨后應將已提名的所有人選按字母順序編成名單,注明提名此等人選的締約國,分送本公約締約國。5、選舉應在聯(lián)合國總部由秘書長召開的締約國會議上進行。在此等會議上,應以三分之二締約國出席作為會議的法定人數(shù),得票最多且占出席并參加表決締約國代表絕對多數(shù)票者,當選為委員會成員。6、委員會成員任期四年。成員如獲再次提名,應可連選連任。在第一次選舉產(chǎn)生的成員中,有5名成員的任期應在兩年結束時屆滿;\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會議主席應在第一次選舉之后立即以抽簽方式選定這5名成員。7、如果委員會某一成員死亡或辭職或宣稱因任何其他原因不再能履行委員會的職責,提名該成員的締約國應從其國民中指定另一名專家接替余下的任期,但須經(jīng)委員會批準。8、委員會應自行制訂其議事規(guī)則。9、委員會應自行選舉其主席團成員,任期兩年。10、委員會會議通常應在聯(lián)合國總部或在委員會決定的任何其他方便地點舉行。委員會通常應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委員會的會期應由本公約締約國會議決定并在必要時加以審查,但需經(jīng)大會核準。11、聯(lián)合國秘書長應為委員會有效履行本公約所規(guī)定的職責提供必要的工作人員和設施。12、根據(jù)本公約設立的委員會的成員,經(jīng)大會核可,得從聯(lián)合國資源領取薪酬,其條件由大會決定。

[5]第四十四條1、締約國承擔按下述辦法,通過聯(lián)合國秘書長,向委員會提交關于它們?yōu)閷崿F(xiàn)本公約確認的權利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關于這些權利的享有方面的進展情況的報告:(A)在本公約對有關締約國生效后兩年內(nèi);(B)此后每五年一次。2、根據(jù)本條提交的報告應指明可能影響本公約規(guī)定的義務履行程度的任何因素和困難。報告還應載有充分的資料,以使委員會全面了解本公約在該國的實施情況。3、締約國若巳向委員會提交全面的初次報會,就無須在其以后按照本條第1款(B)項提交的報告中重復原先巳提供的基本資料。4、委員會可要求締約國進一步提供與本公約實施情況有關的資料。5、委員會應通過\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經(jīng)濟及社會理事會每兩年向大會提交一次關于其活動的報告。6、締約國應向其本國的公眾廣泛供應其報告。

[5]第四十五條為促進本公約的有效實施和鼓勵在本公約所涉領域進行國際合作:(A)各專門機構、\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lián)合國其他機構應有權派代表列席對本公約中屬于它們職責范圍內(nèi)的條款的實施情況的審議。委員會可邀請各專門機構、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它可能認為合適的其他有關機關就本公約在屬于它們各自職責范圍內(nèi)的領域的實施問題提供專家意見。委員會可邀請各專門機構、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lián)合國其他機構就本公約在屬于它們活動范圍內(nèi)的領域的實施情況提交報告;(B)委員會在其可能認為適當時應向各專門機構、聯(lián)合國兒童基全會和其他有關機構轉(zhuǎn)交締約國要求或說明需要技術咨詢或援助的任何報告以及委員會就此類要求或說明提出的任何意見和建議;(C)委員會可建議大會請秘書長代表委員會對有關兒童權利的具體問題進行研究;(D)委員會可根據(jù)依照本公約第44條和45條收到的資料提出提議和一般性建議。此類提議和一般性建議應轉(zhuǎn)交有關的任何締約國并連同締約國作出的任何評論一并報告大會。

[5]第三部分保護兒童第四十六條本公約應向所有國家開放供簽署。第四十七條本公約須經(jīng)批準。批準書應交存聯(lián)合國秘書長。第四十八條本公約應向所有國家開放供加入。加入書應交存于聯(lián)合國秘書長。第四十九條1、本公約自第二十份批準書或加入書交存聯(lián)合國秘書長之日后的第三十天生效。2、本公約對于在第二十份批準書或加入書交存之后批準或加入本公約的國家,自其批準書或加入書交存之日后的第三十天生效。

[5]第五十條1、任何締約國均可提出\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修正案,提交給聯(lián)合國秘書長。秘書長應立即將提議的修正案通知締約國,并請它們表明是否贊成召開締約國會議以審議提案并進行表決。如果在此類通知發(fā)出之日后的四個月內(nèi),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締約國贊成召開這樣的會議,秘書長應在聯(lián)合國主持下召開會議。經(jīng)出席會議并參加表決的締約國多數(shù)通過的任何修正案應提交大會批準。2、根據(jù)本條第1款通過的修正案若獲大會批準并為締約國三分之二多數(shù)所接受,即行生效。3、修正案一旦生效,即應對接受該項修正案的締約國具有約束力,其他締約國則仍受本公約各項條款和它們巳接受的任何早先的修正案的約束。

[5]第五十一條1、秘書長應接受各國在批準或加入時提出的保留,并分發(fā)給所有國家。2、不得提出內(nèi)容與本公約目標和宗旨相抵觸的保留。3、締約國可隨時向聯(lián)合國秘書長提出通知,請求撤銷保留,并由他將此情況通知所有國家。通知于秘書長收到當日起生效。

[5]第五十二條締約國可以書面通知聯(lián)合國秘書長退出本公約。秘書長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年后退約即行生效。第五十三條指定\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聯(lián)合國秘書長為本公約的保管人。第五十四條本公約的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文本具有同等效力,應交存聯(lián)合國秘書長。

[5]締約情況播報編輯1989年11月20日,\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聯(lián)合國大會就《兒童權利公約》中的上述一系列承諾達成了一致意見,自此已有194個國家批準了《公約》。這是有史以來得到最廣泛接受的國際人權條約。在世界范圍內(nèi),只有美國尚未著手批準該公約。

[7]中國于1991年12月29日批準《兒童權利公約》。同時聲明,中國將在符合其憲法第25條關于計劃生育的規(guī)定的前提下,并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條的規(guī)定,履行公約第6條所規(guī)定的義務。

[1]聯(lián)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2015年5月4日對南蘇丹批準了《兒童權利公約》表示歡迎,稱此舉是南蘇丹朝著致力于保護與促進所有兒童權利所邁出的重要一步。

[7-8]現(xiàn)實意義播報編輯《兒童權利公約》共有54項條款。根據(jù)《公約》,凡18周歲以下者均為兒童,除非各國或地區(qū)法律有不同的定義?!豆s》規(guī)定了世界各地所有兒童應該享有的數(shù)十種權利,其中包括最基本的生存權、全面發(fā)展權、受保護權和全面參與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權利?!豆s》還確立了4項基本原則:無歧視、兒童利益最大化、生存和發(fā)展權以及尊重兒童的想法。

[5]《公約》通過確立衛(wèi)生保健、教育以及法律、公民和社會服務等多方面的標準來保護兒童的上述權利,明確了國際社會在兒童工作領域的目標和努力方向。

[5]《公約》指出,締約方應確保兒童均享受《公約》中規(guī)定的各項權利,不因兒童、其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的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身份、出身、財產(chǎn)或殘疾等不同而受到任何歧視。締約方為確保兒童的福祉,應采取一切適當?shù)牧⒎ê托姓胧?。各相關部門和機構在制定相關政策和落實中以兒童利益最大化作為首要考慮。

[5]《兒童權利公約》包含了一整套普遍商定的準則和義務,在追求一個公正、彼此尊重以及和平的社會的過程中,將兒童放在中心位置。該公約建立在各種不同的法律制度和文化傳統(tǒng)基礎上,是一套普遍接受的不容商榷的標準和義務。這些基本標準—也稱人權—規(guī)定了各國政府應當尊重的最低權利和自由。這些標準基于對每個人尊嚴和價值的尊重,無論其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觀點、血統(tǒng)、財富、出身或能力如何,因此這些標準適用于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伴隨這些權利而來的是政府和個人不得侵犯他人同等權利的義務。這些標準是互相依賴、不可分割的;不能不顧一些權利,或者以一些權利為代價,來確保其他某些權利。

[3]劉延東出席紀念活動并致辭2012年11月20日,中國加入聯(lián)合國《兒童權利公約》20周年紀念活動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加入聯(lián)合國《兒童權利公約》20年來,中國兒童事業(yè)發(fā)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9]從1992年至2012年,中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近60‰下降到13.1‰;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達到99.7%。2011年,中國政府頒布《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2011-2020年)》,在兒童健康、教育、福利、社會環(huán)境和法律保護五個領域設置了52項主要目標,提出了67項策略措施

[10]。基本原則播報編輯《兒童權利公約》建立在以下\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四項基本原則之上:

[4]一、不歧視(無差別原則/無歧視原則/\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非歧視性原則)(第2條)——每一個兒童都平等地享有公約所規(guī)定的全部權利,兒童不應因其本人及其父母的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觀點、民族、財產(chǎn)狀況和身體狀況等受到任何歧視;保護兒童二、兒童的最大利益(第3條)——涉及兒童的一切行為,必須首先考慮兒童的最大利益三、確保兒童的生命權、生存權和發(fā)展權的完整(第6條)——所有兒童都享有生存和發(fā)展的權利(兩者完整兼具),應最大限度地確保兒童的生存和發(fā)展四、尊重兒童的意見(第12條)——任何事情涉及兒童,均應聽取兒童的意見

[5]所有兒童,無論他們出生在哪里,屬于哪個種族或民族,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富有還是\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貧窮,都必須得到充分的\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機會,成為社會有用的\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成員,并且必須享有發(fā)言權,他們的聲音也必須獲得\t"/item/%E5%84%BF%E7%AB%A5%E6%9D%83%E5%88%A9%E5%85%AC%E7%BA%A6/_blank"傾聽。

[4]兒童權利播報編輯兒童享有一個人的全部權利。人人享有一切人權allhumanrightsforalltouslesdroitsdel'hommepourtous《兒童權利公約》共54條,實質(zhì)性條款41條,其中被提到的兒童權利多達幾十種,如\t"/item/%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