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日四島歸屬問題研究_第1頁
俄日四島歸屬問題研究_第2頁
俄日四島歸屬問題研究_第3頁
俄日四島歸屬問題研究_第4頁
俄日四島歸屬問題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俄日四島歸屬問題研究

眾所周知,俄羅斯-日本關系不僅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也是影響亞太地區(qū)特別是亞太地區(qū)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而在俄日關系中,影響最大、也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北方四島”問題,那么,“北方四島”問題是如何產生、發(fā)展,又如何影響俄日關系的呢?其原因究竟如何?本文擬對此作一探討。一日俄對千島群島的爭奪所謂“北方四島”,是指俄國千島群島以南與日本北海道東北部之間的擇捉島、國后島、色丹島和齒舞群島,因為其在地理上屬于千島群島,因此,俄羅斯稱之為南千島群島,而日本則稱之為“北方四島”。它東臨太平洋,北面是鄂霍次克海,東北面是擇捉海峽,西南隔根室海峽與北海道相望,總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關于“北方四島”的歷史歸屬問題,俄羅斯和日本一直各執(zhí)一詞,都強調是自己最先發(fā)現和開發(fā)了“北方四島”。其實,“北方四島”作為千島群島的一部分,自古是阿伊努族的生活地。1592年1月15日,該地的豪族蠣崎慶廣(后改稱松前慶廣)被日本豐臣秀吉封為“狄之島主”;江戶時代,該地成為松前藩,因此,在1644年松前藩繪制的一幅地圖上繪有千島,而該地圖則是世界上記述國后、擇捉、齒舞和色丹的最古老的地圖。正因為地理和歷史上的淵源,日本早在沙俄入侵千島以前,就把“北方四島”列為日本領土的一部分。與此相反,俄羅斯則強調俄國人是千島群島的第一發(fā)現者和開發(fā)者,以此證明對千島群島的所屬權。根據1984年莫斯科出版的《18世紀上半葉俄羅斯在太平洋北部的探險》一書記載,早在1691年,俄國哥薩克阿塔拉索夫在俄羅斯歷史上首次發(fā)現了勘察加對岸的千島群島,并給這些島嶼起名為“庫里爾群島”。1711年安齊莫羅夫和科茲列夫斯基首次登上千島群島;1719—1722年,沙俄航海家葉夫列伊諾夫登上了千島群島中的大部分島嶼;1766—1768年,哥薩克切爾內赫幾乎登上了所有島嶼。因此,1779年,沙俄政府正式把千島群島中尚未有明確領土歸屬的所有島嶼劃歸己有。這樣,日俄雙方在千島群島相遇后,不可避免地導致了領土沖突。為解決爭端,1855年日俄簽署《下田條約》,規(guī)定:“今后日本國和俄羅斯國的疆界應在擇捉島和得撫島之間。擇捉全島屬于日本,得撫全島及其以北的千島群島屬于俄羅斯”。應該說,這是兩國最早的劃界條約?!断绿飾l約》生效后,雙方又在庫頁島(俄方稱哈薩林島,日方稱樺太島)問題上發(fā)生爭執(zhí)。其實,庫頁島原本是中國的領土,只不過在1860年因《中俄北京條約》,當時的中國政府才被迫將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大片領土割讓給沙俄。在此問題上,因俄國態(tài)度強硬,日本實力不足,且正忙于奪取朝鮮和中國臺灣,因此雙方通過多次交涉,決定用領土交換方式解決庫頁島爭端。1875年,日俄最終達成《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大日本國天皇陛下,至其后嗣,將現今所領庫頁島一部分之權利及屬于君主之一切權利讓與全俄羅斯國皇帝陛下。自今而后,全庫頁島悉屬俄羅斯帝國,以拉彼魯茲海峽為兩國境界?!薄叭砹_斯國皇帝陛下,至其后嗣,作為取得第一款所載庫頁島權利之補償,將現今所領有之千島群島,共計十八島之權利及屬于君主之一切權利,讓與日本國天皇陛下。自今而后,千島群島全島屬于日本帝國。以勘察加地方之洛帕特卡角與占守島之間的海峽為兩國之國界。”1該條約的簽訂,第一次完整地劃分了兩國領土,結束了兩國長期以來的劃分領土問題的爭論,從而形成了日本完全控制千島群島,俄國完全控制庫頁島的局面。1904年,為爭奪對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控制權,日俄兩國在東北大打出手,結果戰(zhàn)敗的俄國被迫與日本簽訂《樸茨茅斯條約》,將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南部的控制權轉讓給日本。1917年,日本又乘俄國爆發(fā)社會主義革命之際,出兵占領庫頁島北部,直至1925年《日蘇基本條約》簽訂,日本才宣布從蘇聯(lián)領土撤軍,并獲取了庫頁島北部石油、煤炭及森林的開采權作為補償。1941年,日本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后,為了安撫蘇聯(lián),使日軍避免兩面作戰(zhàn)的局面,1943年6月19日,日本決定:“將庫頁島北部的石油及煤炭的利權有償轉讓給蘇聯(lián)”。2不久雙方簽訂協(xié)議書。二戰(zhàn)后期,為督促蘇聯(lián)盡快對日作戰(zhàn),蘇美英三國首腦于1945年簽署《雅爾塔協(xié)定》,規(guī)定蘇聯(lián)以占領日本的千島群島和南庫頁島為條件,參加對日作戰(zhàn)。3后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接受《雅爾塔協(xié)定》和《波茨坦宣言》提出的條件。而《波茨坦宣言》明確規(guī)定,日本不再對齒舞、色丹、國后、擇捉及附近小島擁有主權。這樣,整個千島群島,都劃歸蘇聯(lián)?!氨狈剿膷u”作為千島群島的一部分歸蘇聯(lián)所有。1946年,蘇聯(lián)設置以南薩哈林島及千島群島豐原市為中心的南薩哈林州,隸屬俄羅斯聯(lián)邦,“北方四島”正式并入蘇聯(lián)版圖。二齒舞和色丹的歸屬蘇聯(lián)占領“北方四島”后,日蘇之間并沒有因此而發(fā)生領土問題,而且當時日本出版的不少地圖中也把“北方四島”劃為蘇聯(lián)領土。1954年,鳩山一郎上臺后,新內閣積極謀求改善日蘇關系、恢復日蘇邦交正常化。在此形勢下,出于冷戰(zhàn)對抗和國內政治斗爭的需要,美國及日本國內的親美派竭力阻撓日蘇關系的改善,并拋出了所謂的日蘇領土問題,“北方四島”問題由此提出。1955年,日本在日蘇復交談判中首次提出領土問題,要求蘇聯(lián)歸還齒舞、色丹兩島。接著,日本政府于1956年2月11日發(fā)表了對南千島的國后、擇捉兩島的正式見解,認為:“南千島的國后、擇捉兩島長期是日本的領土,因而要求蘇聯(lián)歸還是理所當然的。……蘇聯(lián)把一直視為日本固有領土的南千島當作自己的領土,是日本國民所不能同意的?!?對此,蘇聯(lián)方面表示可在恢復兩國正常外交關系后,繼續(xù)進行關于締結包括領土問題在內的和平條約的談判。1956年10月19日,《日本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聯(lián)合宣言》第九條規(guī)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同意把齒舞群島和色丹島移交還給日本國。但經諒解,這些島嶼要在日本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締結和平條約后,再實際移交給日本國”。由此可見在50年代,蘇聯(lián)承認占領了日本領土,而且還同意適時交給日本國。但因日蘇和平條約一致未能達成,因此齒舞和色丹島的移交問題也無結果。于是,50年代后期,新上臺的岸介信內閣試圖借助美國的力量迫蘇聯(lián)就范。1957年5月23日,岸介信政府同美國聯(lián)合致函蘇聯(lián),稱:《雅爾塔協(xié)定》和《舊金山和約》中所說的“千島群島”,不僅不包括齒舞、色丹,而且也不包括國后、擇捉,從而把“北方四島”從《舊金山和約》規(guī)定日本放棄的“千島群島”中分離出來。對此,時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的赫魯曉夫表示,如果美國把沖繩歸還日本,那他就可以在日蘇和約締結前,提前把齒舞、色丹歸還日本。560年代后,隨著日美的日益接近,蘇聯(lián)在“北方四島”問題上的立場也愈益強硬。強調蘇聯(lián)歸還齒舞、色丹兩島必須首先滿足兩個前提條件:締結蘇日和平條約及美國從日本撤軍。61961年9月25日,赫魯曉夫在致日本首相池田勇人的信中進而撤銷了關于歸還齒舞、色丹兩島的承諾,對“北方四島”問題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信中說:“日本方面所重新提出的領土問題,早已為一系列國際協(xié)定所解決。……怎么能夠提出并非屬于日本的領土歸還給日本呢?”7日蘇在北方四島問題上的立場又回到了原先的起點。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為擺脫外交困境,他積極謀求改善日蘇關系,試圖借助日本的資金和技術援助開發(fā)遠東及西伯利亞,推進國內的經濟改革進程。日本抓住蘇聯(lián)在經濟上有求于自己的有利時機,適時提出了“政經不可分”的對蘇交往原則,表示解決領土問題和對蘇經濟合作不可分割,在領土解決之前不同蘇聯(lián)進行經濟合作。其目的在于以經濟合作為誘餌,迫使蘇聯(lián)在“北方四島”問題上做出讓步,以此推動“北方四島”談判。為了激起蘇聯(lián)對領土談判的積極回應,1989年5月,日本將對蘇政策又進行了靈活調整,提出了“擴大均衡原則”,表示經濟合作與領土談判可同步進行。鑒于當時急于得到日本的援助,蘇聯(lián)不得不在“北方四島”問題上對日做出一定的讓步。1991年4月,在戈爾巴喬夫訪日期間,雙方首腦經過會談并發(fā)表了《日蘇聯(lián)合聲明》:蘇聯(lián)承認日蘇之間存在著懸而未決的歷史問題,并同意通過談判解決“北方四島”的爭議。這對日本來說是一次外交上的不小進步,為以后日本繼續(xù)推進“北方四島”外交奠定了基礎。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后,急盼日本經濟援助的俄羅斯,積極主動謀求改善日俄關系。日本則趁機再次將“北方四島”問題提上兩國關系的議事日程,并積極推動葉利欽總統(tǒng)訪日,意圖通過開展首腦外交加快解決日俄領土之爭。1993年10月,葉利欽對日本進行了正式訪問,期間雙方共同發(fā)表了《東京宣言》,就解決北方領土問題確認了以下三點:(1)莫斯科承認俄日間存在領土問題;(2)領土問題就是指北方四島;(3)作為蘇聯(lián)的法律繼承人,俄羅斯表示要遵守蘇聯(lián)所簽訂的一切協(xié)定。同時,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指導原則,即“立足于歷史和法律事實,以兩國間制定的各種文件及法律和正義為基礎加以解決”,從而間接地確認了1956年《日蘇聯(lián)合宣言》中蘇聯(lián)所作的交還北方兩島的承諾繼續(xù)有效,為解決北方四島問題尋找到了新的基點。90年代后半期,日本利用俄羅斯急劇下滑的經濟狀況和急于得到日本援助的心理,頻頻揮動“經濟合作”牌,企圖在經濟上給俄一點甜頭,誘俄在領土問題上做出新的讓步。但是,2000年1月普京當選為俄羅斯總統(tǒng)后,非但沒有在領土問題上采取任何行動,反而態(tài)度愈加強硬。如,2009年9月他在與日本首相森喜朗的會談中雖然承認俄日關系中存在領土問題,但若要說歸還四島還為時過早。8此后一段時間內,雙方逐漸陷入僵局。直到2004年11月14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過媒體提出妥協(xié)性建議,表示俄準備在與日本締結和平條約后歸還“北方四島”中的兩個島嶼。次日,普京總統(tǒng)在政府會議上表示,俄方可以根據1956蘇聯(lián)與日本的“聯(lián)合宣言”,將齒舞群島和色丹島歸還給日本。對此,日方認為俄羅斯在解決“北方四島”問題上的立場倒退回了蘇聯(lián)時期,日本幾十年的外交努力可能化為烏有,因此斷然拒絕俄方的妥協(xié)性建議。小泉純一郎在東京向記者發(fā)表談話時稱,“北方四島”是日本的領土,對于俄羅斯為什么不一并歸還“北方四島”,日本感到不可理解。日本不會接受俄羅斯只歸還“北方四島”中兩個島的領土解決方案。如果不明確“北方四島”的歸屬問題,就不會與俄羅斯簽署和平條約,日本的這一方針不會改變。9隨后,普京明確表示,俄羅斯不準備與日本就結束占領“北方四島”問題進行談判。他說:“這四個島嶼在俄羅斯的主權范圍內,已為國際法所確定。這是二戰(zhàn)的結果,我們不準備將此付諸談判?!比斩黼p方又一次陷入僵局。三日俄兩國“北方四島”問題政策的轉換二戰(zhàn)后“北方四島”問題的出現,絕不是孤立的現象,它不僅是日俄兩國歷史上長期爭奪演變的結果,而且與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某種程度上講,正是由于美國對“北方四島”問題政策的轉化,才使得該問題得以形成,并逐步復雜化。1、日蘇關系影響下的日蘇領土問題我們知道,俄國在1904年日俄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后,已經將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南部的控制權轉讓給日本,而俄日兩國并沒有因此而發(fā)生領土爭端。但在二戰(zhàn)后期,美國為了減少美軍的傷亡,并把蘇聯(lián)在遠東的軍事行動納入美國對日作戰(zhàn)的總戰(zhàn)略目標里,私下與蘇聯(lián)領導人秘密會談,不惜以犧牲日本的領土作為蘇聯(lián)參戰(zhàn)的政治條件。二戰(zhàn)結束后,又通過簽署《波茨坦宣言》將日本部分領土讓渡給蘇聯(lián),從而為俄日領土沖突埋下禍根。冷戰(zhàn)開始后,隨著對蘇遏制政策出臺,美國改變了原來對《雅爾塔協(xié)議》的解釋。指出《雅爾塔協(xié)議》并非千島群島與庫頁島南部的最終歸屬的解釋,而只是承認蘇聯(lián)對千島群島及庫頁島南部的戰(zhàn)時占領權限,這些領土的最終歸屬問題現在還沒有決定。并聲明“在對日和約簽定以前,千島群島不是蘇聯(lián)領土。千島群島的歸屬,須經對日和會來決定?!?0從而造成了千島群島歸屬未定的局面。在對日媾和的過程中,美國又單方規(guī)定:“日本國向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返還庫頁島南部及周邊一切島嶼,向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引渡千島群島?!蓖瑫r也規(guī)定:任何國家不批準本條約,就不能從本條約中獲得以往及以后的任何利益。11并就此條款征得了英國的同意與支持,后來,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又向英國提出修正案,即在媾和條約中僅規(guī)定日本放棄對千島群島及庫頁島南部的一切權利而不規(guī)定放棄領土的所屬國。這樣,1951年正式簽署的《舊金山對日媾和條約》第二章領土之第二條款(C)規(guī)定:“日本放棄對千島群島及由于1905年樸茨茅斯條約所獲得主權之庫頁島一部分及其附近島嶼之一切權利、權利根據與要求”。但是,這些條款并沒有規(guī)定被放棄的領土最終歸屬哪個國家,也沒有規(guī)定“千島群島”的地理范圍,這就為將來日蘇兩國關系發(fā)展中留下禍根。同時,為了使日本成為美國對抗蘇聯(lián)的前沿陣地,美國又借助日本國內的親美派,阻撓日蘇關系的改善,拋出了所謂的日蘇領土問題,大作領土文章,制造日蘇緊張氣氛,“北方四島”問題由此提出。這樣,美國從介入日俄戰(zhàn)爭起,“開創(chuàng)”了處理亞洲國家領土糾紛的獨特模式,為領土爭執(zhí)的兩方系上一個二者誰也難以解開的結,扯不斷,理還亂,而美國則超然其上,以美國現實利益為出發(fā)點,居中調控,制造事端。2、日俄戰(zhàn)爭前的鐵一般原則在“北方四島”問題上,兩國主要依據的法律依據是1945年的《雅爾塔協(xié)定》和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那么,在這些法律條文中,到底是如何解釋這一問題的呢?首先,以1945年2月10日蘇、美、英三國首腦簽署的《雅爾塔協(xié)定》為例,為了換取蘇聯(lián)對日本作戰(zhàn),該協(xié)定除了規(guī)定蘇聯(lián)恢復原沙皇俄國在中國東北的權益外,還特別規(guī)定:“由于日本1904年背信棄義進攻破壞的俄國以前權益須予恢復”,即:“薩哈林及附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lián)”;“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lián)”。12據此,蘇方認為,按照《雅爾塔協(xié)定》的規(guī)定,蘇聯(lián)對于薩哈林島南部及其附近各島嶼和千島群島擁有主權是無可置辯的。那么,“北方四島”是否屬于日俄戰(zhàn)爭前沙俄的領土呢?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千島群島并不包括北方四島,另外該群島也不是日本在日俄戰(zhàn)爭中獲取的領土,而是1875年日本用庫頁島南部與沙俄交換所得,因此“北方四島”并不在歸還之列。但由于當時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并沒有在協(xié)定中列舉千島群島的島嶼名稱,而蘇聯(lián)又利用美國的疏忽和盟國《總命令第一號》,借受降之際,用欺騙的手法,占領了不屬于千島群島的日本固有領土——北方四島。對此,日本方面認為《雅爾塔協(xié)定》只是意見交換的總結,是預備性的文件,最后決定還是應依據和平條約。根據國際法有關國際條約效力的規(guī)定,日方認為,《雅爾塔協(xié)定》是在日本沒有參與的情況下簽訂的,而且日本在接受《波茨坦公告》時并不知道有《雅爾塔協(xié)定》,因此《雅爾塔協(xié)定》對日本來說不具任何法律效力。同時,日本還認為,雖然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規(guī)定“日本放棄對千島群島及由于1905年9月5日《樸茨茅斯條約》所獲得主權之薩哈林一部分及其附近島嶼之一切權利、權利根據與要求”,13但是沒有規(guī)定放棄給誰。而且,《舊金山和約》規(guī)定,日本放棄的對象應是和約的簽字國。蘇聯(lián)沒有簽字,不是該條約的直接參與者。因此,日本就有理由指出,不是放棄對象國的國家占有這些地區(qū)是不正當的,所以日本有權要求蘇聯(lián)撤出。14由此可以看出,國際條約和協(xié)定的模棱兩可為兩個各執(zhí)己見提供了法律依據。此外,我們在充分探討“北方四島”問題外部因素的同時,還應該著重考察俄日兩國的內在因素對該問題的影響,因為這才是該問題的根本所在。3、日本對“北方四島”的戰(zhàn)略訴求“北方四島”及其附屬水域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大陸架煤氣資源儲量約16億噸、黃金儲量約1867噸、銀9284噸、鐵2.73億噸、硫1.17億噸。此外,擇捉島還盛產比黃金還貴重的徠,儲量高達36噸。據統(tǒng)計,四島及大陸架總資源價值達458億美元。豐富的資源和巨大的經濟潛力,無論是對遠東地區(qū),還是對整個俄羅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次,“北方四島”對俄羅斯來說,還具有極高的戰(zhàn)略價值?!氨狈剿膷u”不僅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qū)的重要門戶,使俄羅斯能夠自由出入于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而且它在地理上十分適合于俄羅斯在遠東牽制日本的戰(zhàn)略要求,它與薩哈林島的南端遙相呼應,給日本人上了一道“緊箍咒”,一旦俄日交惡,“北方四島”就可能成為俄軍進攻日本的絕佳跳板;此外,放棄“北方四島”,會破壞俄東部地區(qū)統(tǒng)一雷達監(jiān)視場,削弱遠東部隊反登陸防御能力,威脅到向堪察加島運送人力、物力資源時的海、空交通安全,使其他國家海、空軍能輕易接近鄂霍茨克海水域。對自然資源嚴重貧乏、幾乎百分之百依賴進口的日來說,如果得到“北方四島”,則等于得到近5000平方千米的優(yōu)良港灣和豐富的漁業(yè)資源。日本盼望早日收回“北方四島”,不愿放棄“北方四島”地下的礦產資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此問題上,日本歷來抱定“寸礁必爭”的決心。此外,由于“北方四島”正處于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的交匯處,使其成為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天然漁場?!氨狈剿膷u”附近的魚產量除多得讓人垂涎之外,更因為其靠近日本本土便于捕撈,而成為日本漁民捕魚海域的首選。最后,“北方四島”對日本亦有重要戰(zhàn)略價值。日本是個地形狹長的小小島國,內陸任何地方距海岸都不超過102公里。如果日本能夠收回“北方四島”,就可以減少俄羅斯海上進攻的概率,同時將自身防御范圍向北擴大20公里以上。4、日本的主張—俄日國內政治是“北方四島”問題的癥結所在“北方四島”問題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政治問題。它不僅取決于美國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而且還受到俄羅斯與日本國內政治的深刻影響。從俄羅斯方面看,俄羅斯民族是一個不斷擴張的民族,俄羅斯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向外擴張版圖的歷史。在領土問題上,俄羅斯人一向有一種強烈的信念:“俄羅斯的領土很大,但沒有一寸是多余的?!比绻奈徽渭腋以陬I土問題上讓步,不僅會立馬下臺走人,還將背上一世罵名,因而領土問題從來都是俄政治家的“禁區(qū)”,誰也不想為此葬送政治前程。此外,俄羅斯還存在著反對移交“北方四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