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農村社區(qū)35歲及以上人群高血壓水平調查_第1頁
上海市某農村社區(qū)35歲及以上人群高血壓水平調查_第2頁
上海市某農村社區(qū)35歲及以上人群高血壓水平調查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某農村社區(qū)35歲及以上人群高血壓水平調查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末梢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的全球發(fā)病率逐年增加,對人們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2002年,中國全國營養(yǎng)與健康調查顯示,18歲以上人群的高血壓病知曉率為30.2%,治療率為24.7%,控制率為6.1%。在高血壓病的全方位防治策略中,一級預防占有重要地位,了解社區(qū)正常人群血壓分布情況對提高高血壓病知曉率和控制率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資料少有針對既往無高血壓病史人群的研究,本研究以上海某農村社區(qū)≥35歲人群為對象,分析其中無高血壓病史者的血壓水平在不同年齡組及性別間的分布特點,以期為社區(qū)血壓綜合管理提供依據。人口學變量調查研究對象以整群抽樣的方法在上海市某農村社區(qū)抽取10000自然人群,選擇其中≥35歲者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①當地常住戶口居民;②年齡≥35歲;③既往未曾診斷為高血壓病者。排除標準:①非本地戶籍居民或戶籍在本地的非常住居民;②曾被診斷為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或繼發(fā)性高血壓病者。本研究實際調查6383名,排除已經有高血壓病史者1211名,最終納入研究共5172名,其中男性2454名,女性2718名;年齡35~98歲,平均年齡(53.3±12.7)歲。調查方法1.人群抽樣調查:參照當地派出所戶籍登記,對≥35歲的人群進行造冊,自行設計調查表,采取面對面的方式進行問詢調查,由神經科醫(yī)生與社區(qū)衛(wèi)生中心醫(yī)務人員合作進行血壓普查,嚴格按照納入和排除標準篩選研究對象。2.血壓測量方法: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介紹的血壓測量方法,采用標準汞柱血壓計,于調查對象坐位進行上臂測量,以Korotkoff第Ⅰ期音為收縮壓,第V期音為舒張壓。血壓測量前30min,被調查對象不能飲酒、吸煙、飲咖啡(茶)或進行較為劇烈的活動,休息5min后坐位測量右上臂血壓3次,取平均值。血壓單位為“mmHg”(1mmHg=0.133kPa)。診斷標準血壓水平的定義與分類按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規(guī)定。取收縮壓<120mmHg和(或)舒張壓<80mmHg為正常理想血壓水平;收縮壓12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為正常血壓高值;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為高血壓。統(tǒng)計學方法對調查數據進行核對,輸入統(tǒng)一數據庫。按性別和年齡每10歲為1個年齡組(35~歲、45~歲、55~歲、65~歲和>75歲組),共分為5組。分別比較不同年齡組和不同性別組間的平均血壓水平及不同血壓水平間的分布情況,應用SPSS1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均數比較用方差分析,設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社區(qū)人群血壓水平的比較不同年齡、性別組間血壓平均水平的比較納入研究的對象中,男性平均收縮壓為(123.88±11.99)mmHg,平均舒張壓為(77.38±6.66)mmHg;女性平均收縮壓為(120.12±12.72)mmHg,平均舒張壓為(75.04±4.45)mmHg,男女性別組間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各年齡組間男性和女性血壓水平差異均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除男性>75歲年齡組外,血壓水平均隨著年齡的增長呈明顯的上升趨勢(表1,圖1,2)。年齡和性別組間血壓水平的比較納入對象中,收縮壓值男性處于正常、正常高值和高血壓的構成比分別為21.1%、66.2%和12.6%;女性分別為36.4%、54.8%和8.9%;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齡組間收縮壓水平分布差異均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舒張壓值男性處于正常、正常高值和高血壓的構成比分別為45.9%、47.5%和6.6%;女性分別為60.1%、35.2%和4.7%;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齡組間舒張壓水平分布差異均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2,3)。男性各年齡組中血壓理想水平(收縮壓<120mmHg及舒張壓<80mmHg)人數占總樣本量的比例均低于女性。在男性及女性各年齡組間,隨著年齡增長,收縮壓≥140mmHg者占研究人群百分比呈上升趨勢(男性收縮壓趨勢χ2=23.39,P<0.001;女性收縮壓趨勢χ2=84.09,P<0.001);而舒張壓≥90mmHg者所占百分比則未呈明顯上升趨勢(男性舒張壓趨勢χ2=2.91,P=0.088;女性舒張壓趨勢χ2=3.40,P=0.065)。社區(qū)人群中無高血壓病史者高血壓檢出情況分析在納入本研究的5172名無高血壓病史的社區(qū)人群中,經高血壓普查篩出的高血壓患者657例;高血壓檢出率為12.7%,其中男性為15.0%,女性為10.7%(P<0.01)。除>75歲男性外,男女合計高血壓檢出率趨勢卡方分析得到χ2=39.881(P<0.01),說明高血壓檢出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表4)。高血壓發(fā)病率與年齡的關系結果人群的高血壓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是衡量高血壓病防治水平的主要指標。2002年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高血壓病的患病率為18.8%,全國約有1.6億高血壓病患者,每年新增300萬人以上,而高血壓病的知曉率為30.2%,主要原因是未能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通過健康教育、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行為及控制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可有效降低高血壓病發(fā)病率,故而既往無高血壓病史的“正常人群”是高血壓病防治不可忽視的重要對象。本研究擬通過橫斷面調查研究數據,探討這一人群中血壓水平的分布特點,為高血壓病的一級預防研究提供依據。根據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高血壓病流行的一般規(guī)律是:①高血壓患病率與年齡呈正比;②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本研究針對無高血壓病史人群進行血壓水平分析,其結果提示,年齡是血壓水平分布的重要相關因素,35~65歲人群平均收縮壓及舒張壓水平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女性此后血壓水平仍繼續(xù)隨年齡增高,而男性收縮壓及舒張壓平均值在65~75歲達峰,75歲后略有降低。不同國家的多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高血壓病患病率與年齡成正比,中國文獻亦支持這一結論,且年齡越大則增高的速度有所減慢。高俊嶺等在上海城市社區(qū)進行的多水平分析研究提示,年齡是舒張壓增高的影響因素;另一項上海市農村社區(qū)人群高血壓調查分析提示年齡是高血壓發(fā)病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本次研究結果提示在無高血壓病史人群中,年齡與血壓亦有相關關系。>75歲年齡人群中血壓水平的略微下降,可能與該年齡組樣本量相對較小等其他因素有關,有待更大樣本量的進一步研究證實。就性別與血壓分布的關系而言,本研究結果顯示在<75歲各個年齡組,男性平均血壓皆高于女性,而男性收縮壓在>75歲后平均值有降低,其值小于同年齡段女性。在既往研究資料中,美國NHANESⅢ調查顯示60歲以前男性高血壓患病率高于女性,其后女性的患病率逐漸增高超過男性。中國的多項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結論,提示女性雌激素水平可能與血壓有關,絕經可能為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高俊嶺等的研究顯示,在個體水平,男性是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的危險因素;郭吉平等針對上海農村社區(qū)人群的研究中,40歲以上男性高血壓發(fā)病率高于女性。男性與女性在血壓分布和高血壓患病率的差異可能與不同性別的血壓影響因素不同有關,有研究表明男性組舒張壓與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影響因素存在顯著性相關,而女性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與總膽固醇、體重指數及腰臀比等影響因素顯著相關。不同性別在個人生活方式、自我保健和健康意識、吸煙和飲酒習慣對高血壓病的易感性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其具體機制也有待通過更多研究進一步證實。本研究發(fā)現,在所謂“正常人群”中,各年齡段皆存在一定的高血壓檢出率,高血壓的篩出率隨著年齡的增長升高,提示上海農村社區(qū)既往非高血壓人群中有相當比例的人群其實亦已處于心腦血管病疾病的患病風險中。這可能與農村人群經濟能力、醫(yī)療投資和就醫(yī)、體檢習慣有關,這也提醒醫(yī)療工作者應重視這一人群的血壓篩查,以提高高血壓病的知曉率、治療控制率和正常血壓高值的識別率,及早進行干預,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各國的流行病學資料提示,在經濟發(fā)達國家高血壓和高血壓前期的知嘵率、治療率相對較高,有近1/2至2/3的高血壓病患者得到明確的診斷,并有1/3至1/2獲得了治療,而在一些發(fā)展中國家,知曉、治療和控制率明顯為低。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測、評估及治療聯合委員會第七次報告(JNC7)開始將收縮壓在120~139mmHg,或舒張壓在80~90mmHg定義為高血壓前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命名為血壓正常高值。血壓正常高值不是一種疾病分類,但其被認為是進展為高血壓的高危因素,甚至能增加血壓導致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風險。在中國,高血壓和正常血壓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