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1908-2023枸杞(果用)品種評價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DB64+1908-2023枸杞(果用)品種評價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DB64+1908-2023枸杞(果用)品種評價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DB64+1908-2023枸杞(果用)品種評價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DB64+1908-2023枸杞(果用)品種評價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ICS65.020.20CCSB39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地方標準DB64/T1908—2023枸杞(果用)品種評價技術規(guī)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ojiBerry(fruit)varietyevaluation20232023080920231109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廳發(fā)布前 言GB/T《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林業(yè)和草原局提出、歸口并組織實施。枸杞(果用)品種評價技術規(guī)范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枸杞(Lyciumbarbarum)(果用)品種評價的評價條件、評價指標與方法。本文件適用于寧夏地區(qū)枸杞(果用)品種的評價。(GB/T5009.3食品中水分的測定GB/T12291水果、蔬菜汁類胡蘿卜素全量的測定GB/T18672枸杞NY/T2009水果硬度的測定NY/T2947枸杞中甜菜堿含量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NY/T3903枸杞中黃酮類化合物的測定DB64/T852枸杞病蟲害監(jiān)測預報技術規(guī)程DB64/T678枸杞熱風制干技術規(guī)程T/NXFSA002S枸杞原漿DB64/T852枸杞病蟲害監(jiān)測預報技術規(guī)程DB64/T678枸杞熱風制干技術規(guī)程T/NXFSA002S枸杞原漿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果實紅度fruitredness枸杞干鮮果顏色的紅度值,采用RGB(red-green-blue)顏色計量方法所得的R(Red)值表示。干果50g粒數(shù)dryfruit50ggrainnumber50g的枸杞干果所含顆粒的個數(shù)。果形指數(shù)fruitshapeindex枸杞干果果實長度與果實縱剖面寬度最寬一側的比值。單位面積產量yieldperunitarea在同一株行距下平均單株收獲的枸杞逐年鮮果產量。裂果率fruitcrackingrate2d20mm腐爛果rottenfruit在果實發(fā)育過程中或采收前后因微生物危害或蟲孔、傷口引起的果實腐爛,以腐爛總分表示。果實硬度fruithardness成熟枸杞鮮果果肉受壓時的抗力。高溫落葉指數(shù)hightemperaturedefoliationindex凍害指數(shù)freezeInjuryIndex枸杞樹木凍害程度的指標,以此比較遭受凍害的輕重。4評價條件——4齡以上枸杞植株;——3——4齡以上枸杞植株;——3——同一栽培管理條件。5評價指標與方法按DB64/T678的方法熱風烘干的枸杞果實紅度(R)≥110的果實率達75%以上的品種。取三批次枸杞鮮果,烘干后分批次測定,每批次15g,按照附錄ARGB計量方法測定果實紅度。無病斑紅熟鮮果,帶柄,6℃(±1℃)保鮮儲存5d、腐爛總分≤5的品種。腐爛總分計算方法見附錄B。5.1.2物候期觀測2)及(),其中QX/T282。5.1.3生長特性、23(;2年(D。1單果重用感量0.01g天平稱量。隨機稱取約50g混合枸杞干果3次,分別記錄總質量及果實顆粒數(shù),計算平均單果質量(g),即50/果實顆粒數(shù)計算。鮮干比用感量0.01g天平稱量,鮮重/干重計算。按附錄A規(guī)定執(zhí)行。50g用感量0.01g天平稱量。隨機稱取約50g混合枸杞干果3次,并記錄果實顆粒數(shù)。隨機取15粒枸杞干果,用游標卡尺測量枸杞果實長度(縱經)與果實縱剖面寬度最寬一側的長度(橫徑),縱徑/橫徑計算。水分按GB/T5009.3規(guī)定執(zhí)行??偺前碐B/T18672規(guī)定執(zhí)行。按GB/T18672規(guī)定執(zhí)行。甜菜堿按NY/T2947規(guī)定執(zhí)行。按GB/T12291規(guī)定執(zhí)行。5.2.1.12類黃酮按NY/T3903規(guī)定執(zhí)行。1(g單果重用感量0.01g天平稱量。隨機稱取約50g混合枸杞鮮果3次,分別記錄總質量及果實顆粒數(shù),計算平均單果質量(g),即50/果實顆粒數(shù)計算。按NY/T2009規(guī)定執(zhí)行。以枸杞鮮果腐爛總分計,取樣方法和計算按附錄B規(guī)定執(zhí)行,腐爛總分應≤5。按照T/NXFSA002S規(guī)定執(zhí)行。酸度按照T/NXFSA002S規(guī)定執(zhí)行。按照T/NXFSA002S規(guī)定執(zhí)行。酸度按照T/NXFSA002S規(guī)定執(zhí)行??偺峭?.2.1.8。同5.2.1.9。甜菜堿同5.2.1.10。同5.2.1.11。類黃酮同5.2.1.12。適應性評價年限為4年以上。區(qū)試增產試驗點比例60%的計60分,增產試驗點比例60%以上,每增加1個百分點計1分??鼓嫘园碊B64/T852規(guī)定執(zhí)行。按DB64/T852規(guī)定執(zhí)行。按DB64/T852規(guī)定執(zhí)行。裂果率裂果取樣方法及計算按附錄E規(guī)定執(zhí)行。耐熱性41105.4.6凍害5.4.6凍害凍害指數(shù)。早春放葉抽枝后,遇6小時以上<-2℃的低溫后,花蕾受損水平及莖基部受損的狀態(tài),80%以上為低抗1級,40%~-80%為中抗3級,40%以下為高抗5級。附錄A(資料性)RGB定義及計量方法定義RGB(Red-Green-Blue)三原色是基于人肉眼對光線的生理作用;用紅色(Red)、綠色(Green)、藍色(Blue)三種顏色的組合來表示;各色的取值范圍為0~255。使用型0.0115RGB均值和標準差數(shù)據(jù)。選擇名為+萬深SC-G型自動考種分析及千粒重軟件的軟件對掃描的枸杞子圖像進行處理,獲取圖片中每個枸杞子的色彩信息,將獲取的結果保存為csv文件(每一幅圖像一個csv文件);讀取出R、G、B均值和標準差數(shù)據(jù)。附錄B(資料性)枸杞果實耐貯性及腐爛總分計量方法)50g將一盒帶有果柄和一盒不帶果柄的枸杞鮮果放置于25℃室內避光保存,另將一盒帶有果柄和6℃2A2512h24h11/411/431/41/251/2B.2.2將腐爛果按照0、1、3、5級進行統(tǒng)計,分別賦予分值為0、1、3、5分。注:腐爛總分=0級腐爛果數(shù)量*0+1級腐爛果數(shù)量*1+3級腐爛果數(shù)量*3+5級腐爛果數(shù)量*5。附錄C(資料性)表C枸杞主要物候期觀測記錄表調查目枸主物期觀記錄 調查點:調查間: 調查品種(品系)寧杞1號樹齡(年)4齡以上二年生枝萌芽展葉現(xiàn)蕾初花盛花初果紅盛果紅葉變色采果結束一年春枝抽枝現(xiàn)蕾初花盛花初果紅盛果紅葉變色采果結束一年秋枝抽枝現(xiàn)蕾初花盛花初果紅盛果紅葉變色落葉附錄D(資料性)枸杞生長特性觀測記錄表D.1。表D.1杞枝條起始成花距及花果數(shù)記錄表調查目枸起成距及果觀記錄 調地點:調查間: 調查人:枝號二年生春枝條一年生春枝條枝長(cm)葉節(jié)數(shù)(個)始花距(cm)枝花朵總數(shù)(個)枝長(cm)葉節(jié)數(shù)(個)始花距(cm)枝條花朵總數(shù)12345678...............D.2。表D.2枸杞枝條剪截成枝力記錄表調查目夏盛期長量與枝成力觀記錄 調地:調查間: 調查人:品系樹號位置株高地徑mm冠幅cm備注例:寧杞1號cm東西南北東西南北枝類甩放1/4短截枝號1號2號3號4號5號6號7號8號9號10號枝長(cm)基粗(mm)節(jié)數(shù)(個)抽枝1a(cm)1b新枝枝長(cm)1a位置1b長度2a位置2b長度3a位置3b長度4a位置4b長度5a位置5b長度6a位置6b位置7a長度7b位置8a長度8b位置9a長度9b位置10a長度10b位置注1://注3:/注4:注5:)/2。)/2。附錄E(資料性)枸杞裂果取樣方法及記錄表10050ml1(7515粒);12(11)根據(jù)不同縱裂裂口數(shù)量分別統(tǒng)計裂口位置屬于隔膜上、隔膜附近、隔膜間的數(shù)量信息。E.1.1E.1。表E.1枸杞鮮果裂果率情況記錄表調查項目:枸杞鮮果裂果率情況記錄調查時間:(11)根據(jù)不同縱裂裂口數(shù)量分別統(tǒng)計裂口位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