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耳鼻咽喉病因病理概述_第1頁
中醫(yī):耳鼻咽喉病因病理概述_第2頁
中醫(yī):耳鼻咽喉病因病理概述_第3頁
中醫(yī):耳鼻咽喉病因病理概述_第4頁
中醫(yī):耳鼻咽喉病因病理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耳鼻咽喉病因病理概述耳鼻咽喉位于頭面頸部,是經絡循行交會和清陽游行聚會之處,屬清空之竅,與外界直接相通,與臟腑密切相關。凡六淫、疫癘侵襲及外傷、七情、飲食、勞逸所傷,臟腑、經絡、氣血、陰陽失調,皆可導致耳鼻咽喉疾病。一、六淫指風、寒、暑、濕、燥、火(熱)等六種病邪,是耳鼻咽喉常見病因,其中風、寒、濕、燥、火,可因外感,或因內生,而暑邪純屬外感,較少見。1.風邪:風為百病之長,四季均可為患,常與寒、火(熱)、濕、燥相兼。風為陽邪,其性輕揚,易傷人上部,故凡耳鼻咽喉疾病屬外感初起者,多有風邪。風勝則癢,耳鼻咽喉病證,凡作癢者,亦多責之于風,如旋耳瘡、鼻疳、鼻鼽等病。風性主動,善行速變,故耳眩暈、黃耳傷寒、急喉風等急重病證,多責于內風或熱盛動風。2.火(熱):耳鼻咽喉疾病之火熱為患,因外感者,直襲清竅;由內生者,循經上蒸?;鸱痔搶崳簩嵒鹫?,其性燔灼,多致患處紅腫熱痛,甚則潰腐成膿,見于耳鼻咽喉多種急性外感病;虛火者,多由陰虛,虛火上擾,以致清竅失養(yǎng),功能失司,可產生耳鼻咽喉多種慢性疾病。3.濕:屬陰邪,其性重濁粘滯,為病則多纏綿難愈。濕邪干于清竅,郁于肌膚,多見局部腫脹隆起,或肌膚糜爛,黃水淋漓。郁于內者,可見分泌物多,或肌膜腫脹。4.寒:屬陰邪,其性收引。寒邪外襲,閉郁肌表,清竅窒塞。若見于耳鼻咽喉外感病初起者,容易化熱;見于臟腑陽氣虧損,則遇寒加重。寒邪內生者,多因臟腑陽氣虧損,清竅失卻溫煦,甚則與濕濁互結,上干清竅,可見于耳眩暈,或其他耳鼻咽喉慢性病證。5.燥:燥勝則干,易傷津液,致清竅失養(yǎng),引起肌膚皸裂、脫屑,肌膜干皺少津。常見于鼻槁、旋耳瘡、鼻疳、慢喉痹、慢喉瘖等病證。6.暑:屬陽邪,其性炎熱,僅見于夏季發(fā)病,導致耳鼻咽喉疔瘡癤腫、衄血等病證。耳鼻咽喉疾病,六淫為患,以風、寒、濕、熱居多,且多相兼,常見有風寒、風熱、風熱濕、濕熱、寒濕、風燥等病邪。二、癘氣指具有強烈傳染性的致病邪氣。其致病則“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癥狀相似(《素問·刺法論》)”。癘氣侵襲,多通過空氣飛沫,轉相傳染,亦與季節(jié)氣候和體質有關,多由口鼻而入,可引起咽喉或鼻的病變,尤以兒童多見。大多具有發(fā)病較急,來勢猛,傳染性強等特點,如白喉、疫喉痧等皆是。三.七情、飲食、勞逸及外傷1.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感反應。在耳鼻咽喉科,七情所傷,主要是大驚大恐,暴怒傷肝,肝氣郁結,或肝郁犯脾等,可見耳鳴耳聾、耳眩暈、鼻衄、肝郁失音、梅核氣等病。2.飲食:暴飲暴食,過饑過飽,恣食醇酒厚味或辛辣炙煿之品,以致脾胃受損,運化失職,可進一步導致氣血不足,清陽不升,致清竅失養(yǎng);或濕熱濁邪內蘊,上干清竅,產生耳鼻咽喉多種疾病?!秶朗蠞健氛f:“飲食勞役,致鼻氣不得宣調,清道壅塞,其為病也,為衄,為癰,為息肉,為瘡瘍,為清涕,為窒塞不通,為濁膿,或不聞香臭?!绷硗?,飲食不潔、偏食等,也都可導致耳鼻咽喉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3.勞逸:過勞如勞力、疲勞,或過度發(fā)聲、多言、多聽(如噪聲不息),則可傷精耗血,或致氣血瘀滯,間接或直接導致耳鼻咽喉疾病?!秶朗蠞健氛f:“若疲勞過度,精氣先虛,遂致聾聵耳鳴,熱壅加之,出血出膿,則成聤耳、底耳之患?!薄豆沤襻t(yī)統(tǒng)》說:“因爭競大聲號呼,以致失聲,或因歌唱傷氣而聲不出?!保矗鈧喝鐦審梻⒔饎?chuàng)、跌撲傷、拳擊、爆震傷、撞擊、擠壓傷、化學藥物傷、凍傷、燙傷,以及拔鼻毛、挖耳等外傷致病,輕者可引起皮肉、肌膜損傷,血脈瘀阻,發(fā)生疼痛、出血、瘀斑、血腫等,重者骨折或生命危險;若邪毒入侵傷口,或損傷重要部位,或出血過多,氣隨血脫,亦可引起重癥,甚則危及生命。四.其他病因1.先天與衰老:如父母近親婚姻,或孕期不善調攝,胎稟不足,或產期胎兒受傷,可導致耳鼻咽喉器官缺失、畸形、發(fā)育不良而成為先天性疾病。衰老者,多因年老體弱,肝腎精血不足,清竅失養(yǎng),產生如老年性耳聾等疾病。2.繼發(fā)于其他疾?。憾嘁娪谀承┤硇詿嵝约膊?,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傷陰耗精,致清竅失養(yǎng)而為病,如乙腦、流腦、麻疹、猩紅熱等病后之耳聾、聾啞,肺癆病而致的咽喉癬等屬之。3.藥物中毒:多由于奎寧、水楊酸鹽以及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雙氫鏈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引起耳鳴、耳聾、聾啞、耳眩暈等病證。4.異物:各種外來物誤入耳鼻咽喉竅道,皆可成為異物,引起耳鼻咽喉異物病證。如飛蟲、水蛭等昆蟲類異物;稻谷、豆粒等植物類異物;砂子、珠子、彈片等金屬礦物類異物;魚、雞、豬等骨類異物,以及其他如紙團、棉紗條等等。其中咽喉、氣管、食道異物常以骨類異物為多見。五.臟腑、經絡、氣血津液失調㈠臟腑失調1.邪盛:邪氣盛則實。主要由于邪氣客于體內,或由內生,易致臟腑機能失調。邪氣亢盛,正氣未衰,邪正相搏的病理變化,在耳鼻咽喉多表現(xiàn)為肺胃熱盛、肝膽火熱、脾胃濕熱、熱毒內盛等。見于耳鼻咽喉實證熱證的急性病中。2.虛損:精氣奪則虛。主要由于素體虛弱,正氣不足或思慮過度、飲食不節(jié)、生活失常、嗜酒貪色、久病纏綿等耗傷體內正氣而引起臟腑虛損,在耳鼻咽喉科常有腎元虧損、肺臟虧損、脾胃虛弱、心脾兩虛等,見于耳鼻咽喉虛證寒證的慢性病中。3.正虛邪實:正氣本虛,機能衰退,易致邪毒滯留;或正氣虛弱,邪自內生;或七情、飲食、勞逸等內傷,造成正虛兼夾邪實等病理改變。在耳鼻咽喉科常有虛火亢盛、脾虛濕聚、氣血瘀滯、痰濁凝聚等證,常見于耳鼻咽喉慢性病,且病程纏綿,或反復發(fā)作。㈢經絡失調凡與耳鼻咽喉有關的經脈、經筋失調,皆可導致耳鼻咽喉病變。其中,以少陽、太陽、少陰經脈失調與耳病的關系,以陽明、少陽、太陽、督脈經失調與鼻病的關系,以少陰、太陽、厥陰、少陽經脈失調與咽喉病的關系,尤為重要。1.外感六淫,經絡受邪:若外感六淫,經絡受邪,循經上傳,可發(fā)為耳鼻咽喉疾病。如《素問·熱論》說:“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夾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干,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于嗌,多腹?jié)M而嗌干?!保玻K腑失調,經脈不和:若臟腑失調,致經氣不和,發(fā)為耳鼻咽喉疾病。如《靈樞·經脈》說:“大腸手陽明之脈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干,鼽衄、喉痹?!薄拔缸汴柮髦}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痹?!薄澳I足少陰之脈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干,咽腫上氣,嗌干及痛。”3.經絡自?。喝艚浗j自病,亦致耳鼻咽喉疾病。如《靈樞·百病始生》說:“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素問·陰陽別論》說:“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苯浗钍д{,亦致耳鼻咽喉疾病。如《靈樞·經筋》說:“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噼,眥急不能卒視。”㈢氣血津液失調1.氣血兩虛:多因久病耗傷,氣血兩虧,清竅失養(yǎng)。在耳鼻咽喉科表現(xiàn)的共同特點,如隱痛,皮膚粗糙,時有作癢,肌膜色淡,氣不攝津而清稀分泌物增多等。2.氣血瘀滯:凡跌撲、外傷,七情內傷,可致氣滯血瘀;又久病入絡,入絡者,乃經氣痹阻不通,氣血瘀滯之謂,究其所因,與氣虛、陰虛、郁熱、痰濁有形之邪有關。氣為血帥,氣虛運血無力,可致氣血瘀滯;陰虛津少,脈絡空虛,經氣痹阻,可致氣血瘀滯;郁熱于內,氣血壅滯于經脈,可致氣血瘀滯;痰濁有形之邪痹阻經脈,亦致氣血瘀滯。臨床表現(xiàn)如刺痛,久痛不減,痛處不移,瘢痕粘連,肌膜腫脹色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