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宗韋富德《耕余剩技》考述_第1頁
程宗韋富德《耕余剩技》考述_第2頁
程宗韋富德《耕余剩技》考述_第3頁
程宗韋富德《耕余剩技》考述_第4頁
程宗韋富德《耕余剩技》考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程宗韋富德《耕余剩技》考述

《剩余農(nóng)業(yè)》是明末著名武術家程宗佑編纂的武術一部。全書由《少林棍法闡宗》(三卷)、《長槍法選》(一卷)、《單刀法選》(一卷)及《厥張心法》(一卷)四部分組成。該書對于研究明代武術(尤其是明代少林武術)、習練傳統(tǒng)武術(尤其是習練少林棍、槍法、雙手刀法)、引導現(xiàn)代武術的健康發(fā)展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1《剩余農(nóng)業(yè)技術》的起源《耕余剩技》是一部經(jīng)典的武術文獻,它的產(chǎn)生與程宗猷殷實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明末文武兼習的時代背景以及徽州刻書的盛行等因素有關。1.1開宗清源:一個獨特的經(jīng)濟體系程宗猷(1561-1636),字沖斗,安徽徽州休寧人。程宗猷的家鄉(xiāng)徽州位于黃山南麓、天目山以北的皖南丘陵地帶。西周以前,徽州屬《禹貢》中的揚州之域。春秋時屬吳國,吳亡后屬越國。戰(zhàn)國時歸楚國管轄。秦統(tǒng)一中國后,在徽州置黟、歙兩縣。漢朝時,徽州曾屬于丹陽郡。隋唐時期,這里設置過新安郡。從唐代大歷四年(公元769年)起,徽州地區(qū)被劃成一州(歙州。宋改徽州)轄六縣(歙縣、休寧、祁門、黟縣、績溪、婺源)。這種格局直到清代一直未曾變動。從徽州的這一歷史沿革我們可以看出,徽州文化位于江南吳越文化和楚文化的結(jié)合部,是吳楚分源之地,所以徽州又有“吳頭楚尾”之稱?!扒笆啦恍?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被罩萏幵谕钅先f山叢中,俗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二分道路和莊園”之說,生活本來貧瘠。而隋以后,隨著人口的劇增,為了活命,徽州人不得不出外打拼、寄命于商。發(fā)展至明代,徽商已與晉商齊名。清代,徽商更是名噪天下,成為中國十大商幫之首。在江南,甚至出現(xiàn)了“無徽不成鎮(zhèn)”的諺語。程姓是中原遷居到徽州的三大姓之一。遷居至徽州后,程姓子孫不但在徽州逐漸繁衍成大族且名人輩出。如南宋大臣程元鳳(歙縣人,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祁門縣唯一的武狀元程鳴鳳、顏李學派的南方傳人程廷祚、新安畫派的代表人物程嘉燧(歙縣人)、徽派篆刻的奠基人程邃(歙縣人)等。位于安徽最南端的休寧縣是程姓較為集中的一個地方。從這里走出了著名文學家程敏政、珠算宗師程大位等人。至今,位于黃山市屯溪區(qū)城內(nèi)的明代古建筑“程氏三宅”、“程大位故居”、“程氏宗祠”以及位于黃山市黟縣城關的明代古建筑“程氏宅”等均為“徽州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國家級保護單位”。在經(jīng)商之風盛行的徽文化影響下,程宗猷的祖父程廷全(字有功)經(jīng)商起家,家境殷實而又識書達禮。公元1561年,程宗猷就出生在這樣優(yōu)越的家庭里。1.2微創(chuàng)武術戲以真樂徽人“多轉(zhuǎn)賈四方,而其俗亦不諱賈。賈之中有執(zhí)禮行誼者,然多隠約不著。而至其后人始,往往修詩書之業(yè),以謀不朽”。不得已而經(jīng)商的徽州人崇儒好儒,他們普遍認為:“嬌子不嬌書,嬌書變成豬”、“兒孫不讀書,等于一窩豬”、“養(yǎng)兒不讀書,不如養(yǎng)頭豬”、“忠厚傳家人,詩書繼世長”、“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萬世家風惟孝弟,百年世業(yè)在讀書”。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徽州的每一個宗族都把設學堂、培養(yǎng)子弟成才作為族規(guī)家訓,書于宗譜之上、貼于祠堂之內(nèi)。因而,造就了徽州“十戶之村,不廢誦讀”的情形。據(jù)史料記載,徽州歙縣江村僅有100多戶人家,到乾隆四十年(1776),全村共有78位作者,編著之書多達155種,其中不少即是自撰的詩集、文集。就連村中婦女也成了詩中高手(如村女吳昊,著有《香臺集》;村民江昱之妻陳佩,著有《閨秀集》)。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里,徽州不但涌現(xiàn)出了朱熹、汪華、戴震、胡宗憲、方開等儒官、儒將,而且其中的休寧縣更是聞名全國的狀元縣?!拔奈鋬赏救缛赵滦刑?圣帝明王莫敢偏廢”?;罩菰凇疤拼郧笆⑿形鋭胖L。唐朝中葉以后,北方大族不斷遷入徽州,帶來中原的儒學風尚,促使徽州習俗‘益向文雅’,實現(xiàn)由‘尚武’轉(zhuǎn)而‘尚文’的文明變遷?!背套陂嗌畹拿髂┣宄鯐r期,國家處于多事之秋,文武兼習成為一種時代風尚。顏元、李恕谷、何良臣、吳殳、陳元赟、唐順之、黃百家、傅山、陸桴亭、王余佑等都是其中的引領風尚者。另外,由于經(jīng)商風氣的日益熾盛及財富的大量積累,徽商客觀上需要習武自衛(wèi)、增強實力來保證商業(yè)上的順利,主觀上為了自身的娛樂,一般養(yǎng)有“家樂”。因而,徽商在“賈而好儒”之外還“賈而尚武”和“賈而好娛”。為了自身及家庭的安全,徽商常雇傭“郎戶”(又稱“拳頭戶”)用來看家護院。這些人平時大多習武強身以備不時之需。據(jù)資料稱,新中國成立前僅徽州祁門縣查灣氏祠堂就擁有“拳頭戶”121戶。據(jù)統(tǒng)計,徽州歷史上共產(chǎn)生了31名狀元,其中就有4名武科狀元?;瘴幕纳形渲L可見一斑。需要注意的是徽商是儒商,他們的“賈而尚武”是建立在“賈而好儒”基礎之上的。另外,徽商活動的區(qū)域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做生意主要靠的是智慧。因而,徽文化并沒有產(chǎn)生像晉文化那樣產(chǎn)生了諸多的鏢局組織。但這并不影響徽州產(chǎn)生著名鏢師汪十四以及程宗猷、程真如(吳殳的峨眉槍老師)等武學大師。隨著徽商地位的不斷提升,徽商蓄養(yǎng)的戲班(徽班)在清初得到了皇室的青睞,康熙、乾隆南巡時徽商也常讓戲班為其表演。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八十大壽時,三慶班在徽商江鶴亭的資助下晉京為皇帝做壽,而后,春臺、三慶、四喜、和春“四大徽班”相繼晉京,更是使徽劇轟動一時,譽滿京城。成書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夢華鎖薄》對徽班多有記載:“戲莊演劇必有徽班”、“四徽班各擅勝場?!ぜ紦粽?各出其技?!被瞻喑?、念、做、打并重,它的這種“武戲特色,源于徽州民間百姓重視武術強身的傳統(tǒng),故其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許多武功套路在徽戲中保存并不斷發(fā)展,給徽戲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辈坏貌怀鐾饨?jīng)商的徽州人“以賈代耕”,他們一方面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沒有忘掉讀書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經(jīng)商又帶來尚武風氣的重新興盛。這兩方面的共同影響,使徽文化表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文武兼修”特色。正是在這種特殊的“文武兼修”文化氛圍里,程宗猷“自少年即有志疆場,凡聞名師,不憚遠訪”。他曾到嵩山少林寺跟隨洪紀、洪轉(zhuǎn)、宗相、宗岱、廣按學習少林棍法,跟隨浙江劉云峰學習刀法、河南李克復學習槍法。程宗猷一生淡泊名利,唯以習武為趣,從而“以深沉之資,負絕世之學”,成為“磊落魁偉,慷慨然諾,有俠丈夫風,且孝友淳篤,恂恂儒子”的“族之奇士”,以至于出現(xiàn)了“群盜偵其名,輒遁去”的情形。1.3布刊刻書業(yè)興盛徽州中的婺源是朱熹桑梓,休寧為戴震故里。程朱理學和皖派樸學有力提升了新安的文化地位,因而徽州又有“程朱闕里”、“東南鄒魯”、“文獻之邦”之譽。學術的昌明加之“地狹人稠”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徽商的推動等多方面的原因帶來了徽州刻書業(yè)的興盛。徽州刻書業(yè)興起于唐末至五代時期,明代萬歷年間達到頂峰。明萬歷到清初年間,在吳勉學(思古齋)、吳琯(西爽堂)、汪廷訥(環(huán)翠堂)、胡正言(十竹齋)等刻書名家的帶動下,講究版本的精善、寫刻校讎不敢茍且、在文獻版本上具有很高價值的徽州家坊刻書業(yè)盛極一時,遮蔽了同時代的官刻和書院刻書業(yè)。徽州刻書表現(xiàn)出“大量編刊叢書”、“大量配以精湛的插圖,使之旨趣盎然”、“出書內(nèi)容廣泛,牢牢地把握住讀者群的脈搏”等三大特點。正是在徽州刻書業(yè)興盛的明代中后期,文武兼修的程宗猷先后撰寫并刻版印刷了《少林棍法闡宗》(三卷)、《耕余剩技》(六卷)、《射史》(八卷、自刻本)等書,為我們提供了珍貴的武學研究資料。2改善天啟元年的狀況明萬歷年間,《少林棍法闡宗》刻本出現(xiàn)后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傳布。這種狀況直到天啟元年才得以改善。由于《耕余剩技》刻本的出現(xiàn),包括《少林棍法闡宗》在內(nèi)的“國術四書”得到了較好的傳播,從而也更大地影響了中國武術的發(fā)展。2.1《年齡》及《帶輪法》的著錄明代萬歷丙辰(萬歷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程宗猷撰刻完成《少林棍法闡宗》一書。這是現(xiàn)存最早的少林武術著作,但這個刊本和抄本傳布不廣。明末,茅元儀在《武備志》中全文錄用了《少林棍法闡宗》一書,并稱譽:“棍宗少林,少林之說莫詳于近世新都程宗猷之《闡宗》”。然而,《武備志》在清初是禁書,加之它卷帙浩繁,自來不易獲得。明清以來的公私藏書目錄書中,清人錢曾撰寫的《讀書敏求記》中對《少林棍法闡宗》有著錄。但錢氏收藏的是一個抄本,并非萬歷原刻。民國時期,上海龍文書店以萬歷刻本為底本影印了該書(千頃堂發(fā)行),大東書局和百新圖書公司則分別以《少林棍法圖說》和《少林白眉棍法》翻印了該書。需要注意的是《少林白眉棍法》中多“落地梅花”一勢。其訣為:“此棍死中翻活,無中生有,諸勢可變,得其巧者,方可用此法———金龍心法”。該勢的方法為:蹲身置棍于地,以示無備,敵來取便應用。此法粗視若巧,然易為人識破。書商徐鶴林為該書作序時以此自詡為全本、佳本,實際上站不住腳的。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闡宗·問答篇》中說:“少林三分棍法,七分槍法,兼槍帶棒,此少林為棍中白眉也”。這句話的意思是稱贊這種兼槍帶棒的少林棍法為棍中翹楚,這里的“少林白眉棍”名顯然是受到了這句話的影響。目前所知,國家圖書館善本部存有一部《少林棍法闡宗》,哈佛燕京圖書館亦收藏有一部《少林棍法闡宗》(三卷),一函三冊,書末鈐有“國立北平圖書館收藏”章,另外該館還有以前者為母本的抄本《少林棍譜》。2.2藏書中的《耕余剩技》明天啟辛酉(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程宗猷撰寫完成《單刀法選》一卷、《長槍法選》一卷、《蹶張心法》一卷,并與《少林棍法闡宗》合刊刻行(程禹跡等刻本),名為《耕余剩技》。相比于萬歷刊本,這個刊本的流行面較大,國內(nèi)外圖書館多有收藏。如國家圖書館藏有天啟匯印本,另外上海圖書館、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杭州市圖書館、紹興魯迅圖書館、福建省圖書館等都收藏有《耕余剩技》。清代,福建泉州人黃虞稷撰寫的《千頃堂書目》卷十三中收錄了程宗猷的《耕余剩技》:“少陵(林)棍法闡宗三卷,又蹶張心法一卷,前二書總名耕余剰技”。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聚文堂依據(jù)天啟本翻刻了《耕余剩技》,但缺少《少林棍法闡宗》、《蹶張心法》及程宗猷侄子頤的序等內(nèi)容。民國年間,周越然以天啟本《耕余剩技》為底本,易名為《國術四書》影印了該書。1984年,科普出版社廣州分社出版的《少林武功》中,將程宗猷的《單刀法選》、《長槍法選》出掉文字說明,僅留繪圖,然后冠以“少林單刀”、“少林長槍”之名。2002年,作為《中華再造善本》的一部分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根據(jù)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歷四十二年、天啟元年程禹跡等刻本影印出版了《耕余剩技》。2006年,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對清代金逸亭氏所傳的抄本進行了句讀???以《少林棍法闡宗》、《少林槍法闡宗·少林刀法闡宗》、《少林弩法闡宗》為名出版了該書。需要注意的是《耕余剩技》中《單刀法選》寫的是倭刀、《長槍法選》寫的是“河南槍法”,跟少林并沒有直接的關系。所以在這兩卷書前加“少林”二字是不恰當?shù)摹?認為山棒是“種”即“干”“槍乃藝中之王”,而“棍為藝中魁首”。鄭若曾《江南經(jīng)略》卷八上《兵器總論》稱明代有“使棍之家凡三十有一,曰左少林、曰右少林、曰大巡海夜叉、曰小巡海夜叉、曰大火林、曰小火林、曰通虛孫張家棍、曰觀音大鬧南海神棍、曰稍子棍、曰連環(huán)棍、曰雙頭棍、曰陰手短棍、曰雪棒搜山棍、曰大八棒風磨、曰小八棍風磨、曰二郎棒、曰五郎棒、曰十八下狼牙棒、曰趙太祖騰蛇棒、曰安猴孫家棒、曰大六棒緊纒身、曰十八面埋伏紫薇山條子、曰左手條子、曰右手條子、曰邊欄條子、曰雪搽柳條子、曰跨虎條子、曰滾手條子、曰賀屠鉤桿、曰西山等家硬單頭?!鄙鲜龉鞣?有的以“棍”命名,有的以“條子”、“棒”為名。實際上這是不同地域?qū)鞯牟煌Q呼,茅元儀《武備志》卷九十一釋曰:“名曰棍,南方語也;一名曰棒,北方語也?!睏l子則為多為西北語。程宗猷棍法棍中有槍、具有北派棍法活把的特點,與俞大猷《劍經(jīng)》中的南棍、死把有本質(zhì)的不同。受《少林棍法闡宗》的影響,民間有“五十五圖棍”的傳授。在五十五圖棍的影響下,借鑒與《少林棍法闡宗》有關的天啟年號,在西北出現(xiàn)了天啟棍法。3.1《立中》卷,《帶桿》出“少林形勝,有文武兩山加峙,故棍法與禪宗并傳不替”。為學得正宗少林棍法,程宗猷“挾資游少林者,前后閱十余載”,后由于廣按師的“耳提面命,開示神奇”以及“后從出寺同游,積有年歲”而最終將少林棍法的“變換之神機,操縱之妙運,由生詣熟,緣漸得純,自分此道,或居一得”。鑒于少林棍法“只憑師僧口授心識”的狀況,在同學少林棍法的師兄弟“當創(chuàng)圖訣,公諸同志”的鼓舞下,程宗猷開始“集師友所授,及閱歷證合者,命工繕寫圖像,不辭鄙俚,綴以歌訣于左,積鑠成帙,名曰《少林棍法闡宗》?!逼渲驹凇笆鼛滓挥|目間,而形勢昭然,俾人人得以自師云耳”的基礎上“假筏登岸,以壯干城,靖疆域,俾師門之指授,益藉光大也。”《少林棍法闡宗》共分三卷,其中卷上收錄了小夜叉(六路)、大夜叉(六路)、陰手(六路)、排棍(原傳六路,今只用上中下三路)、穿梭(一路)五套棍法。其中小夜叉、大夜叉是不同的棍法功架訓練,只不過大夜叉“腳步變換之間較開闊”而已。陰手棍能近身縮入懷,從而達到長兵短用的目的,與夜叉棍相表里。排棍為兩人對練,穿梭“根梢相穿,一伸一縮,左右前后,如穿梭然”,與排棍一樣為“活法”,無定勢;卷中圖、訣、文并茂地對“中四平勢”、“伏虎勢”等五十五個勢子進行了介紹;卷下為“問答篇”,對少林棍法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解答。上中下三卷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對少林棍法進行了詳盡的闡述、直觀的描繪。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這本少林武術著作中,不但為各路棍法列有棍譜,而且繪有路線示意圖。另外,該書中所說的“棍傳六路”、“大夜叉亦有六路”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這里的“路”與今天的“段”類似,棍路的出現(xiàn)反應了棍勢的豐富以及明代武術棍法體系的完善。通觀《少林棍法闡宗》,不難發(fā)現(xiàn)該書與俞大猷的《劍經(jīng)》有許多共通之處。嘉靖四十年(1561年),精通“荊楚長劍”的俞大猷奉命南征,特地到嵩山少林觀看武僧棍技,結(jié)果大失所望。他認為:“此寺以劍技名天下,乃傳久而訛,真訣皆失矣。”在少林主持小山和尚的請求下,俞大猷帶兩名武僧宗擎、普從南征并悉心傳授棍法。幾年后,二僧歸少林,把學到了棍法傳授給了少林寺僧。程宗猷進少林寺學藝晚于宗擎、普從學成回寺的時間,且俞大猷的《劍經(jīng)》早已刻印。由此看來,程宗猷《少林棍法闡宗》與俞大猷的《劍經(jīng)》有相通之處也就不難理解了。但程宗猷的少林棍術“三分棍法,七分槍法”,棍槍合一,又并非等同于俞大猷《劍經(jīng)》之棍(南棍、死把)。其原因可能有三:第一,程宗猷的老師洪轉(zhuǎn)精于槍法,曾著有《夢綠堂槍法》,他可能將槍法融入了棍法,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也許正因為此,少林“僧眾推尊”洪轉(zhuǎn)、程宗猷認為洪轉(zhuǎn)的“棍法神矣”,從其學時“日得聞所未聞”;第二,程宗猷本人曾跟隨河南李克復學習槍法,并“得其法”。也有可能程宗猷將李克復的槍法融入少林棍法而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第三,少林寺具有愛國、護法的傳統(tǒng),長期有半軍事化武僧組織,且參與了抗倭斗爭的軍事實踐有關。俞大猷、程宗猷后學吳殳曾見有一稱作“五虎攔”的少林棍法,演練時“唯一打一揭而已。打必至地,揭必過腦,平平無奇,殆如農(nóng)夫之懇土者。而久久致工,打揭得勢,則少林諸法亦甚畏之,不可以平平而輕視也?!边@種棍法與程宗猷的不同,有可能是從俞大猷處學來的。如此,我們可以推測有可能17世紀末少林寺的棍法存在兩種體系。一種是記錄在程宗猷《少林棍法闡宗》中的三分棍法七分槍法的少林棍,另一種是類似“五虎攔”的練法。3.2明清時期林公對武術的地位在少林武術技術體系中,最先發(fā)展成熟者首推器械。器械中又以棍術為先,大致形成于明代中葉,其次為槍,而刀劍之屬則更晚。而少林拳法的發(fā)展成熟并形成體系以及內(nèi)功的形成為清初。這符合中國武術發(fā)展演化的一般規(guī)律。明后期,少林功夫已有了“今之武藝,天下莫不讓少林”的美譽,清代則出現(xiàn)了“今人談武藝,輒曰:‘從少林寺出來’”。從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明清時期少林寺已經(jīng)成為武術的圣地、技藝的搖籃。少林武藝中以棍法為最,這符合有限度使用武力的佛門弟子身份實際。明清時期的軍事家、武術家均給少林棍法以極高的評價,如稱其為“棍家絕業(yè)”(吳殳《手臂錄》)、“無上菩提”(程宗猷《少林棍法闡宗》)。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俞大猷在《劍經(jīng)》中提出了“用棍如讀《四書》,鉤、刀、槍、耙如各習一經(jīng)?!端臅芳让?《六經(jīng)》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則各利器之法,從此得矣”的武學主張。“南拳北腿”、“東槍西棍”,中國武術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天啟棍在這種地域特色中位居西北“四大名棍”之首,其名稱另有“天旗棍”、“天齊棍”、“天奇棍”等。馬明達研究認為,流行于西北的天啟棍與早年河北省鹽山縣黃林彪傳習的五十五圖棍有相似之處。而五十五圖棍即程宗猷《少林棍法闡宗》卷中“棍勢五十五圖”的傳世演練套路。整個套路虛實合計共八十八個動作,所以又名八十八棍。馬鳳圖、馬英圖兄弟二人曾對這個套路進行過刪繁就簡的改造,更名為“風磨棍”。馬鳳圖認為,天啟棍法正如戚繼光以辛酉紀年為刀法命名一樣,因為程宗猷《耕余剩技》刊行于明天啟年間,故后世拳家便以天啟年號為棍名,這顯然包含著對程氏棍法的宗奉之義。4料,產(chǎn)業(yè)均以“八槍”為用“槍為藝中之王”、“槍為諸器之王,棍乃槍家之奴婢”。槍在中國武術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鄭若曾《江南經(jīng)略》卷八上《兵器總論》稱明代有“使槍之家凡十有七,曰楊家三十六路花槍、曰馬家槍、曰金家槍、曰張飛神槍、曰五顯神槍、曰拐突槍、曰拐刃槍、曰錐槍、曰梭槍、曰槌槍、曰大寜筆槍、曰拒馬槍、曰搗馬突槍、曰峨嵋槍、曰沙家十八下倒手桿子、曰紫金鏢、曰地舌槍”。程宗猷槍法秉承河南李克復,以“八槍為母”、“六合”為用。在李克復“河南槍法”的影響下,在中國武術由器械而徒手的門派轉(zhuǎn)換過程中,借鑒槍法術語“八母”的八門拳最終確立下來,并成為傳統(tǒng)武術的一個重要流派。4.1母臨床使用方法“晚明的武術家通常都在路途中”,程宗猷“訪有河南李克復善其技”,遂師之而得其法。李克復的“河南槍法”又可名為“八母六合槍”。其中“八母”為圈里槍、圈外槍、圈里低槍、圈里高槍、圈外低槍、圈外高槍、吃槍、還槍八著而言。程宗猷認為:“槍法變換雖多,然皆不外此八著之相生,如習書家,有先習永字之說,亦以永字八法皆備,而余字不外此八筆之法耳。明乎習永字者,即明八槍母之說矣?!薄傲稀眲t是指在“八母”基礎上兩人互相對扎槍的六個基本練習方法。與其他槍不同的地方是該槍“所用木桿,體長而重,非得巧妙,莫能運動。而制勝之方,其要亦唯以中平為主”?!堕L槍法選》一書共包括“長槍說”、“六和原論并注”、“散剳拔萃二十六條”、“長槍式說”、“長槍式”、“長槍圖十八勢并說”六個部分,對“河南槍法”的器械、特點、內(nèi)容等進行了詳盡的介紹。需要注意的是戚繼光的《紀效新書·長槍短用說篇》中亦收錄有八母六合槍法,它的理論與內(nèi)容與程宗猷的《長槍法選》基本相同。這可能是明后期盛行八母六合槍,但由于傳授人及地域的不同,八母六合槍的傳承出現(xiàn)了動作形態(tài)、名稱等方面的差異。戚繼光著《紀效新書》在嘉靖年間,早于《長槍法選》。為此,程宗猷很有可能直接借鑒了戚繼光關于八母六合槍的論述。4.2劉德寬在武術方面的貢獻李克復的“河南槍法”以及程宗猷的槍法是否傳承了下來,目前還不敢妄下結(jié)論。但它對后世傳統(tǒng)武術槍法的習練產(chǎn)生的重大影響,確是有目共睹的。更為重要的是,程宗猷的槍法還對傳統(tǒng)武術門派——八門拳的產(chǎn)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八門拳是流行于西北的一個重要拳派,馬明達認為該拳與流行于河北省的“岳氏散手”有親緣關系,很像是同一源頭的不同流派。岳氏散手(岳氏連拳、岳氏連手)與以大槍聞名的河北滄州人劉德寬有關。劉德寬屬于力求融會貫通的改革派武術家。曾與八卦掌名家程廷華、形意拳名家李存義結(jié)盟,互教弟子,力圖融八卦掌、太極拳、形意拳為一爐。三人這種融匯光通的思想為中國武術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中程廷華的弟子孫祿堂將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融為一爐創(chuàng)編了孫氏太極拳;劉德寬則在如下三個方面為武術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第一,納諸多槍法、戟法于陸合大槍體系中,進一步豐富、完善了陸合槍體系;第二,劉德寬將開合太極拳傳授給吳俊山,吳俊山又將該拳傳授給李景林、蔣馨山、程海亭等人;程海亭將該拳整理后傳授給師弟郭鑄山,郭鑄山的后學將該拳稱之為八卦太極拳;第三,劉德寬從河北人劉仕俊學習“子母拳”后,為教學需要而改編成“岳氏散手”。劉仕俊的“子母拳”,又名“八番手”,其精要者僅八勢,即“八母拳”。馬明達認為:八母拳顯然是從陸合槍法中的術語———“八母槍”、“八槍母”演化而來的。明清時期,槍法多用“八母”這個詞,但含義不同。如戚繼光所傳楊氏陸合槍中的“八母槍”,是大槍對扎訓練中的一段最基本的程序;吳殳的“槍法八母”為封、閉、提、擄、拿、攔、還、纏“八字訣”;程宗猷的“八槍母”為:“你劄我圈里,我拿槍;你劄我圈外,我攔槍;你圈里劄我腳,我提槍;你槍起,我拿下;你圈外劄我腳,我櫓槍;你槍起,我攔下;我又劄里圈里,你拿槍還槍,我拿槍。”從這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程宗猷所說的“八槍母”是指八個防守反擊的技術。中國武術的發(fā)展由從器械到徒手演化的一個趨向,套路門派形成以前,多以器械來劃分畛域,如楊家槍、少林棍、武當劍等。后來,如形意拳般“化槍為拳”,有陸合槍便有了陸合拳、有八母槍便有了八母拳。正因此,明代何良臣《陣紀》有“學藝先習拳、次習棒,拳棍法明則刀槍諸技特易易耳。所以拳棍者,為諸藝之本源也”的論述,武術界有了“器械是手臂的延長”、“拳成兵器就,莫專習刀槍”的諺語。從河北劉仕俊的八母拳到燕山常巴巴的八門拳,盡管只是一音之轉(zhuǎn),但卻是一種有意識的轉(zhuǎn)換。正是有了這種轉(zhuǎn)換,八母拳完成了由俗到雅、由實證到意念、由經(jīng)驗到理論的升華,成為傳統(tǒng)武術轉(zhuǎn)型的一個風向標。5程宗宗祖刀與劉云峰法明代,中國刀法異彩紛呈,鄭若曾《江南經(jīng)略》卷八上《兵器總論》稱明代有“使刀之家凡十有五,曰偃月刀、曰雙刀、曰鉤刀、曰手刀、曰鋸刀、曰掉刀、曰太平刀、曰定戎刀、曰朝天刀、曰開天刀、曰開陣刀、曰劃陣刀、曰偏刀、曰車刀、曰匕首”。伴隨倭寇的入侵,“左右跳躍,奇詐詭秘,人莫能測”的倭刀進入中國,從而拉開了學習倭刀的序幕。程宗猷訪求其法而得到浙江倭刀名師劉云峰的真?zhèn)鳌5珓熕凇坝袆萦蟹ǘ鵁o名”,為“使習者易于記憶”,程宗猷“依勢取像,擬其名”而撰寫了《單刀法選》。在該書中程宗猷不但為劉云峰的單刀法擬名、繪圖、并配以動作說明進行了記錄,而且編制了演練套路,并提出了分節(jié)演習的思想。另外,程宗猷所習的單刀是典型的倭刀,這正是中日武術文化交流的絕好注腳。這種刀法的承傳為后世苗刀、破鋒八刀等雙手刀法的產(chǎn)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5.1“法”的體系《單刀法選》共包括“單刀說”、“單刀式說”、“單刀式”、“單刀圖二十三勢并注”、“續(xù)單刀圖說”、“總敘單刀一路譜”、“總敘單刀一路圖”、“續(xù)刀圖十二勢并注”八個部分,對浙江劉云峰的刀法進行了圖文并茂的介紹。提的一提的是該書中出現(xiàn)了“以前刀法,著著皆是臨戰(zhàn)實用,茍不以成路刀勢,演習精熟,則持刀運用,進退跳躍環(huán)轉(zhuǎn)之法不盡。雖云著著實用,猶恐臨戰(zhàn)擎肘,故列成路總刀法一圖”的記載,對研究刀法套路的形成提供了文獻依據(jù)。更為重要的是,該書還提出了“然全路勢多,倘力微者持重刀,難以跳舞終局,當聽用者,刀之長短,分為兩節(jié)三節(jié)習演,毋拘定格可也”的主張,為武術套路分節(jié)、分段演練提供了理論依據(jù)。5.2日本劍術家的技術特點“器名單刀,以雙手用一刀(今名雙砍手,又名倭刀)……非他方之刀可并,且善磨整,光耀令人見之射目寒心?!背套陂喔S劉云峰學的是倭刀,其《單刀法選》主要記述的正是倭刀技法。從長劍、長刀以及楚國“長鋏”的考古資料及文獻記載來看,雙手劍刀法在我國應早就存在。這種劍刀法隨著我國制作的劍刀等兵器途徑朝鮮半島傳入日本后,直接促使了日本后世劍刀技術體系的完善。可惜的是,從周秦一直延續(xù)到隋唐的這股尚武之風中唐以后發(fā)生了斷裂。隨著封建專制主義的不斷強化,在宋明理學的影響下,孔子文武兼修的思想被“半日靜坐,半日讀書”所取代。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在中國盛行的雙手劍刀法開始走下坡路,并最終由于元代的禁武而在明代成為廣陵散。宋懋登對此感到十分遺憾,他在《九龠集》卷2《錢氏劍策序》中說:“千侯嘗謂余,古法不傳者三:曰劍術,曰抗法,曰畫眉??狗ㄌ珰埧?而畫眉都確男子氣,皆君子所不道。獨惜劍法不傳……則君子不能無遺憾焉。”與中國“君子不能無遺憾”相反的是,善于吸取外來文化的日本劍刀制作工藝在學習中國的基礎上突飛猛進,并從宋代開始,日本對大陸的文化輸出日益明顯起來,其中尤以日本刀的輸出最為明顯。北宋歐陽修《日本刀歌》中有“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的詩句。在這里,日本的刀已被歐陽修稱之為“寶刀”。明代,日本“寶刀”通過“進獻”、“堪合貿(mào)易”、“走私”三條途徑大量進入中國。據(jù)統(tǒng)計,在明代中日的堪合貿(mào)易中,日本刀的總輸出量不少于二十萬把。正因為此,日本刀成為明清兩代文人吟誦、謳歌的對象。如明代政治家、文學家唐順之的《日本刀歌》、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倭寇刀子歌》、明萬歷年間文學家宋懋登的《日本刀記》以及明末清初梁佩蘭、王邦畿的同名詩作《日本刀歌》等。與制作精良的“寶刀”相應,日本在發(fā)揚中國劍刀法“持短入長,倏忽縱橫”的基礎上,摒棄中國劍刀法“途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的缺點而創(chuàng)造出技法樸實、步法靈活、簡潔實用的日本劍刀法。何良臣在《陣記》中對該刀的技術特點有所評價:“日本刀不過兩三下,往往人不能御。則用刀之巧便可知矣?!奔夹g的完備加之器械的精良,日本刀法引起了中國軍事家、武術家的注意。鄭若曾認為:“中國武藝不可勝紀,古始以來各有專門秘法散之四方。若召募得人,以一教十,以十教百。即刀法一藝,倭不足以當我,況其它乎”的主張,嵩山少林寺更是發(fā)明了三股叉來抑制倭刀的進攻。更為主要的是,在倭寇“雙手用一刀”的倭刀法的刺激下,在明代已經(jīng)失傳的雙手劍刀法重新得到武術家的高度重視,并出現(xiàn)了學習、融合倭刀的趨向。此時,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開始師從民間武術家李良欽學習“荊楚長劍”。這是一種古代長劍在明代的孑遺,俞大猷學成后將其融匯在南方棍法中,并撰寫出棍法專著《劍經(jīng)》一書。明末軍事著作家茅元儀在其《武備志》中收錄了目前所能看到的唯一一部古雙手劍譜———朝鮮勢法。關于這部雙手劍譜的來歷,茅元儀在《武備志》卷八十四《陣練制·練十七·教藝三》中記曰:“古之劍可施于戰(zhàn)斗,故唐太宗有劍士千人,今其法不傳。斷簡殘編中有訣歌,不詳其說。近有好事者得之朝鮮,其勢法具備。故知中國失而求之四裔,不獨西方之等韻,日本之尚書也?!绷硗?茅元儀在《武備志》卷一百零四《器械三》中再次提到這部劍譜的來歷:“古之言兵者必言劍,今不用于陣,以失其傳也。余博搜海外,始得之?!迸c俞大猷學習長劍孑遺和茅元儀收集雙手劍譜不同,戚繼光、程宗猷、吳殳則直接研究、演習倭刀法。并總結(jié)出了《辛酉刀法》、《單刀法選》、《單刀圖說》三部刀法專著。三人同演倭刀,但策略不同。其中戚繼光和吳殳力圖融匯兩者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