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中古文學史演義》與漢魏六朝文學研究
《中國中世紀文學史》是現(xiàn)代著名學者劉世培(1884-1919)前后出版的關于秦漢六朝文學的重要著作,影響巨大。另其《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與《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因與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密切相關,這里一并介紹。一論文學功能,論文是“巫”與“刑罰”的關聯(lián)的表達,并注意語言的進化說到劉師培的學術成果,就不能不提到他的文學研究;劉師培的文學研究,具有承前啟后的意義。劉師培生活在社會急劇轉型的時代,世紀之交,內(nèi)憂外患,促使那一代知識分子最早睜開眼看世界。他們從中西哲學思想的比較中,從華夏文明盛衰際遇的嬗變中,反思家庭文化與西方探險精神的矛盾,探尋科技思想和義利觀念的沖突,衡量創(chuàng)新意識與社會體制革新的關系,評估中國傳統(tǒng)禮樂文化的本質(zhì)特性與發(fā)展方向。這是劉師培那一代人關注倫理學、關注教育學,尤其關注文學的精神動力所在。在劉師培看來,移風易俗,改造人心,文學可以發(fā)揮重要作用。“大之可以振尚武之風,小之可以為養(yǎng)生之助,而征引往跡,雜陳古事,則又抒懷舊之蓄念,發(fā)思古之幽情,為勸戒人民之一助?!敝袊膶W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一直處在一種融合變化之中。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主要是華夏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兩漢以降,隨著封建帝國統(tǒng)治的強化與中外文化交流的拓展,中西文化的融通成為一時潮流。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文學思想,也遵循著這種演變規(guī)律,在融合中獲得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增強融合。劉師培《論文雜記》開篇第一則論中國文章之學,就與印度佛書作比較。他認為印度佛書分為三類:一是經(jīng),二是論,三是律。而中國古代書籍,亦大抵可以分成三類,一是文言,藻繪成文,便于記誦,如《周易》卦辭爻辭之類,近似于佛書的經(jīng)類。二是語,或記事之文,或論難之文,多用散體,如《春秋》、《論語》等書,猶如佛書的論類。三是例,語簡事賅,便于遵行,如《周禮》、《儀禮》、《禮記》等書,好像是佛書的律類(《中國中古文學史·論文雜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第109頁)。由此筆鋒一轉,作者又將視野轉到歐洲,第二則征引英國哲學家的論斷,推論語言進化演變由文趨質(zhì),由深趨淺的一般規(guī)律?!段恼略肌芬舱f:“昔羅馬文學之興也,韻文完備,乃有散文;史詩既工,乃生戲曲。而中土文學之秩序,適與相符,乃事物進化之公例,亦文體必經(jīng)之階級也。”在世界多種文明的比較中反觀自己,中國文學的特性也就凸顯出來。這大約是二十世紀初葉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普遍的觀感。那個時候出版的中國史、文學史、哲學史著作,往往開宗明義,總要先從中西比較中確定自己論述的價值,這幾乎成為一種敘述模式?;谶@樣一種文學觀念,劉師培論文學起源,論文學功能,論文學發(fā)展,論文章各體,就與“五經(jīng)”為本的傳統(tǒng)文論形成較大的反差。譬如論各種文體,他認為很多出于巫祝之官。他熟練地運用傳統(tǒng)訓詁手段,逐一辨析“巫”與“?!钡脑家饬x,從而指出:“文章各體,多出于斯。又頌以成功告神明,銘以功烈揚先祖,亦與祠祀相聯(lián)。是則韻語之文,雖匪一體,綜其大要,恒由祀禮而生,欲考文章流別者,曷溯源于清廟之守乎”(《文學出于巫祝之官說》)《論文雜記》中,他還指出:“上古之時,先有語言,后有文字。有聲音,然后有點畫;有謠諺,然后有詩歌。謠諺二體,皆為韻語?!{’訓‘徒歌’,歌者永言之謂也?!V’訓‘傳言’,言者直言之謂也?!币簿褪钦f,中國早期敘事文體無一不是和神圣信仰、祭祀儀式、權力話語相關聯(lián)。由此延伸,他認為中國的各體文章,也多用于各種祭祀的場合。《周末學術史序·文章學史序》這樣寫道:吾觀成周之制,宗伯掌邦禮,于宗廟鬼神之典,敘述尤詳。而禮官協(xié)輔宗伯者,于祭祀之典,咸有專司,如巫史祝卜是也。試觀周禮太祝掌六祈以司鬼神,即后世祭文之祖也。殷史辛甲作虞箴以箴王缺,即后世官箴之祖也。又太祝所掌六祠,命居其次,誄殿其終也者,后世哀冊之祖也。誄也者后世行狀誄文之祖也。頌列六義之一,以成功告于神明,屈平《九歌》其遺制也。銘為勒器之詞,以稱揚先祖功烈,漢魏墓銘其變體也。且古重卜筮,咸有繇詞,遂啟《易林》《太玄》之體。古重盟詛,咸有誓誥,遂開絕秦詛楚之先。況古代祖宗之官,能辨姓氏之源,以率遵舊典,由是后世有傳志敘記之文。德刑禮義記于史官,由是后世有典志之文。文章流別,夫豈無征《論文雜記》論箴、銘、碑、頌等所謂有韻之文,起源很早,也多與實用功能相關。箴者,古人諫誨之詞。銘者,古人儆勵之詞。碑者,古人記功之文。頌者,古人揄揚之詞。有韻之文,便于傳誦,所以起源最早。這就足以說明早期的文學,主要在實用。春秋之后,言與語、文與質(zhì)分為二途,言與文相聯(lián),而語與質(zhì)相通。所謂“直言者謂之言,論難者謂之語,修詞者謂之文,不獨言與文分,亦且言與語分,故出言亦分文質(zhì)。言之質(zhì)者,純乎方言者也。言之文者,純乎雅言者也”(《文章原始》)。因此,兩漢以后的賦、頌、箴、銘等,皆屬于文的范疇,而論、辯、書、疏等,則帶有語的色彩。在古今中外的比較中,劉師培對于中國漢語所固有的特性有了更加清晰的體認。他主張,無論是文學創(chuàng)作還是文學研究,都應當從具體的字句入手,然后才能談到聲、情、文的修飾問題?!段恼f》即從析字說起,特別指出:“西漢詞賦,首標卿云,摛詞貴當,隸字必工。此何故哉則辨名正詞之效也。司馬《凡將》、子云《訓纂》,詳征字義,旁及物名,分別部居,區(qū)析昭明。及撮其單詞,儷為偶語,故擷擇精當,語冠群英。則字學不明,奚能出言有章哉!”《文章原始》又指出:“積字成句,積句成文。文章指此源起,先窮造字之源流。”“然揚馬之流,類皆湛深小學,故發(fā)為文章,特沈博典麗,雍容揄揚。注之者,既備述典章,箋之者,復詳征詁。故非徒詞主駢儷,遂足冠冕。”這里,劉師培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了司馬相如和揚雄他們的文字學著作,說他們的辭賦創(chuàng)作追求奇古華贍,“以艱深之詞,文淺易之說”(蘇軾評揚雄《法言》、《太玄》語),并非偶然現(xiàn)象,而是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所謂特定的歷史背景,就是秦漢時期,讀書識字已經(jīng)作為一種法律被規(guī)定下來。因此,當時的文字學著作特別盛行。秦代統(tǒng)一之后,出于“書同文”的考慮,李斯、趙高、胡毋敬分別著有《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等文字學著作作為時人讀本。這些著作在西漢初年曾廣為流傳。武帝時的司馬相如著有《凡將篇》,西漢后期的揚雄根據(jù)李斯、趙高、胡毋敬的書合編而成《蒼頡訓纂》一篇。另有《別字》十三篇、《蒼頡傳》一篇。同時代的史游還著有《急就章》、李長著有《元尚篇》等,都是為了當時讀書的需要。故《論衡·別通篇》云:“夫蒼頡之章,小學之書,文字備具?!彼抉R相如、揚雄等人所編這類字書,大約就是當時的童蒙讀物,而他們的辭賦創(chuàng)作,所以充滿古文奇字,很可能也與文字傳播功能相關。由此還可以擴大說來,秦漢文章、特別是應用文章的最大特點,誠如劉師培所說:“摛詞貴當,隸字必工?!睆淖R字辨體推演開來,他的文學史發(fā)展觀,也注意從更大范圍內(nèi)審視文學發(fā)展的脈絡,有著明晰的史的概念。譬如他在《論文雜記》中論漢代至魏晉的文章變遷,分為四端:西漢之時,箴銘賦頌,源出于文;論辯書疏,源出于語。觀鄒、枚、揚、馬之流,咸工作賦,沉思翰藻,不歌而誦;旁及箴、銘、騷、七,咸屬有韻之文。若賈生作論,史遷報書,劉向、匡衡之獻疏,雖記事記言,昭書簡冊,不欲操觚率爾,或加潤飾之功,然大抵皆單行之語,不雜駢驪之詞;或出語雄奇,或行文平實,咸能抑揚頓挫,以期語意之簡明。東京以降,論辯諸作,往往以單行之語,運排偶之詞,而奇偶相生,致文體迥殊于西漢。建安之世,七子繼興,偶有撰著,悉以排偶易單行;即非有韻之文,亦用偶文之體,而華靡之作,遂開四六之先,而文體復殊于東漢。其變遷者一也。西漢之書,言詞簡直,故句法貴短,或以二字成一言,而形容事物,不爽錙銖。東漢之文,句法較長,即研煉之詞,亦以四字成一語。魏代之文,則合二語成一意,由簡趨繁,昭然不爽。其變遷者二也。西漢之時,雖屬韻文,而偶對之法未嚴。東漢之文,漸尚對偶。若魏代之體,則又以聲色相矜,以藻繪相飾,靡曼纖冶,致失本真。其變遷者三也。西漢文人,若揚、馬之流,咸能洞明字學,故選詞遣字,亦能古訓是式,非淺學所能窺。東漢文人,既與儒林分列,故文詞古奧,遠遜西京。魏代之文,則又語意易明,無俟后儒之解釋。其變遷者四也。這種變化,也可以用四句話加以概括,即:以排偶易單行,由簡略趨繁富,漸尚聲律色采,語意由深奧向淺顯。聯(lián)系到《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所論漢魏文學變化的四個特征,這還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論題。我們知道,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時間和空間,脫離時空的存在,都是不可能的。文學發(fā)展自然也不例外,她一定是發(fā)生在特定的時空之間。我們只有把作家和作品置于特定的時空中加以考察,才能確定其特有的價值,才不會流于空泛。九十多年前,劉師培就已經(jīng)注意到文學空間的變化對于文學特色的影響。他的《南北文學不同論》承襲了《北史·文苑傳》的觀點又有發(fā)展。不僅文學如此,藝術的發(fā)展同樣遵循著這樣的規(guī)律。不過,他亦在《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中專辟一節(jié),論述文學研究不可為地理及時代之見所囿,因為很多優(yōu)秀的作家,其文學特色與成就早已超越他所處的時代和區(qū)域。就文學研究而言,劉師培倡導的用時空觀念梳理歷代文學的發(fā)展的方法,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二著錄著作,存佚情況基本規(guī)范尹炎武在《劉師培外傳》中稱:“其為文章則宗阮文達文筆對之說,考型六代而斷至初唐,雅好蔡中郎,兼嗜洪適《隸釋》、《隸續(xù)》所錄漢人碑版之文?!边@段話比較準確地概括了劉師培文學史研究的重點,即秦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用劉師培《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的概括,即“漢魏六朝文學”。劉師培研究漢魏六朝文學首先是從史料的整理開始的?!端鸭恼轮静牧戏椒ā钒l(fā)表于1919年5月20日《國故》月刊第3期。這年11月,作者病逝,因此,這是作者臨終前的重要文字。該文以摯虞《文章流別論》為范本,從當時的文學批評資料入手,提出四種收集資料的方法:第一,論完整保存之書,除正史之外,還要博涉旁收,包括雜史如《漢紀》、《華陽國志》、《十六國春秋》等,古注如《世說新語》劉注、《三國志》裴注、《漢書》顏注等,子書如《法言》、《論衡》、《潛夫論》、《風俗通義》、《抱樸子內(nèi)外篇》、《顏氏家訓》、《金樓子》、《劉氏新論》等,也應竭澤而漁。第二,論亡佚之書,亦當輯錄鉤沉。因為是以輯著歷代文章志為例,所以作者認為首先應當關注漢魏六朝時期的文章志著作?!端鍟そ?jīng)籍志》有摯虞《文章志》四卷,傅亮《續(xù)文章志》二卷,宋明帝《晉江左文章志》三卷,沈約《宋世文章志》二卷,荀勖《雜撰文章家集敘》十卷,張隱《文士傳》五十卷,此外,顧愷之《晉文章紀》,邱淵之《文章錄》,雖書名不見于《隋志》,然《世說新語注》等書所引,仍有佚文。用這種方法輯錄鉤沉,可以魯迅《古小說鉤沉》為代表。《玉?!に囄闹尽酚涗洿罅康乃未鱾鞯闹?頗值得關注,亦可作為輯錄的對象。劉師培還提到《太平御覽》“文部”,凡二十二卷,論述各種文體,以往的論著似關注不多。說到這部分內(nèi)容,還應結合“學部”十三卷參照論析。關于輯佚方面的成果,劉師培特別推崇嚴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視為先唐文學研究的資料淵藪。全書七百四十六卷,為十五集,輯錄上古至隋代3497人的作品。當然,限于各種條件,嚴氏漏輯誤輯還有不少,有些書雖已輯錄,仍有漏輯者不說,更多的是當時國內(nèi)有書而難以借用者,如《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大藏經(jīng)》、《道藏》、大量的鄉(xiāng)邦文獻以及地方志等等,還有當時國內(nèi)無書而無法觀覽者,如《文館詞林》(嚴氏僅見四卷)、《玉燭寶典》及后來出土的帛書、簡牘、石刻、碑銘等。第三,論詩評文之書,論及《文心雕龍》、《詩品》、《史通》以及《全唐文》及野史雜記之類。只是這部分內(nèi)容涉獵的范圍還比較狹窄。從羅常培輯的《文心雕龍講錄》看,作者似有專門的論述,可惜多已失傳。第四,論文集的存佚以及文集目錄的價值。作者描述了中國古籍四部分類的演變過程,認為漢代尚未有“集”的概念,書以冊分,也無“卷”的提法。從整體上說,是確信不移的。文集的詳細著錄,現(xiàn)存以《隋書·經(jīng)籍志》為大宗。這是唐初官修的一部目錄,建立在《漢書·藝文志》基礎之上,依據(jù)隋代、唐初的政府藏書,并參考以前的有關目錄書記,著錄各書的存佚情況,反映了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思想文化狀況,確立了史家目錄四部分類的規(guī)范?!吨袊泄盼膶W史講義》可以說是作者綜合運用上述四種方法整理而成的典范之作。全書總共五講,即:一、概論;二、文學辨體;三、論漢魏之際文學變遷;四、魏晉文學之變遷;五、宋齊梁陳文學概論。這部著作的價值不僅僅是中古文學系統(tǒng)研究的開山之作,更重要的意義還在于,這部著作的問世,從總體上改變了人們對于這段文學史評價上的偏頗,看到這段文學的積極意義。對此,魯迅曾給予了較高評價,認為“研究那時的文學,現(xiàn)在較為容易了,因為已經(jīng)有人做過工作……輯錄關于這時代的文學評論有劉師培編的《中國中古文學史》……對于我們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能使我們看出這時代的文學的確有點異采”。因此,魯迅先生在講座中,特別說明“我今天所講,倘若劉先生的書里已詳?shù)?我就略一點;反之,劉先生所略的,我就較詳一點”(《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梢娺@部書在魯迅先生心目中的重要位置。魯迅的演講,是在1927年,而劉師培的這部著作原本也是演講稿,是作者1917年起在北京大學講授中古文學史的講稿,早于魯迅十年。魯迅也是漢魏六朝文學研究的大家,因此,他對于劉師培的評論,就不是泛泛而論,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行家之論。那么,這部著作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第一,資料的系統(tǒng)性。劉師培在《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中特別強調(diào)論各家文章之得失應以當時人的批評為準,他認為:“歷代文章得失,后人評論每不及同時人評論之確切。良以漢魏六朝之文,五代后已多散佚,傳于今者益加殘缺。”六朝史傳中的文論資料很多,但是散見各處,只有集中起來,才能更清晰地看出流行一時的文學觀念,這可能比專門的一家之言更具有代表性。《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最引人矚目的特點,就是豐富的輯錄,且有系統(tǒng)的編排,細大不捐,詳略兼顧,省卻讀者很多翻檢之勞。第二,論斷的精準性。每講前有解題,輯錄后有案語,議論不多卻自成體系。如總論部分,論及“聲律說之發(fā)明、文學之區(qū)分”,系統(tǒng)地輯出當時所能看到的絕大多數(shù)的原始材料,排比考訂,細心辨析,基本上勾勒出漢魏六朝文學發(fā)展的概貌。又如第三講,闡釋了建安文學的四個特點,即:清峻、通脫、騁詞、華靡。魯迅先生《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本此而論曰:“漢末魏初的文章可說是清峻、通脫、華麗、壯大?!边@一觀點已為當今大多數(shù)研究者所認同。第三,教學的實用性。譬如第三講“論漢魏之際文學變遷”,為了便于教學,作者還輯錄了禰衡、陳琳、吳質(zhì)、應璩、陶丘一、丁儀、劉異、蔣濟、杜恕、夏侯玄、王肅等人的十二篇作品作為參考。這種授課方法,他常常貫穿運用于整個教學之中。譬如誄文和碑文,其文體特點如何歷代誄碑名文的運思之妙又體現(xiàn)在哪里由于歷史久遠,這些后世已經(jīng)不常用的文體,很多讀者莫究其詳。劉師培在《〈文心雕龍〉講錄二種》中不僅詳盡論述了這兩種文體的源流特點,還從《文選》等典籍中輯錄曹植《王仲宣誄》,潘岳《楊荊州誄》、《楊仲武誄》、《夏侯常侍誄》、《馬汧督誄》,顏延之《陽給事誄》、《陶征士誄》,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以及蔡邕《郭有道碑文》、《陳太丘碑文》,王儉《褚淵碑文》,王屮《頭陀寺碑文》,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任昉《劉先生夫人墓志銘》等,對其中重要段落和字句,章分句析,逐一疏解,金針度人,有裨讀者舉一反三。這種有論有輯、有疏有解的授課方式,最有啟發(fā)意義。黃侃《文心雕龍札記》、范文瀾《文心雕龍注》,無不采用這種方法。當然,這部著作也留下一些遺憾,譬如總集如《文選》、《玉臺新詠》,文學批評著作如《文心雕龍》、《詩品》,均未曾專門論列。雖名以“中古”,然其論述的范圍始于漢末曹氏當政,終于陳代,上不及秦漢,下未論北朝及隋代,顯得很不全面。不過,幸而有羅常培先生根據(jù)聽課筆記而整理出的《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讓我們對劉師培的先唐文學研究業(yè)績有了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此外,作者還有《文例舉隅》、《文例釋要》等文,類似俞樾的《古書疑義舉例》,也有重要的參考作用。三規(guī)范寫作的方法《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除緒論和各家總論外,歸為二十個專題:1.學文四忌(忌奇僻、忌駁雜、忌浮泛、忌繁冗),2.謀篇之術,3.文章之轉折與貫串,4.文章之音節(jié),5.文章有生死之別,6.《史》、《漢》之句讀,7.蔡邕精雅與陸機清新,8.各家文章與經(jīng)子之關系,9.文章有主觀客觀之別,10.神似與形似,11.文質(zhì)與顯晦,12.文章變化與文體遷訛,13.漢魏六朝之寫實文學,14.研究文學不可為地理及時代之見所囿,15.各家文章之得失應以當時人之批評為準,16.潔與整,17.記事文之夾敘夾議,18.傳贊碑銘之繁簡有當,19.輕滑與蹇澀,20.文章宜調(diào)稱。就題目而言,或涉及一個時代的文學,或論及某一作家,或旁及某一文體,更多的是文章的具體修辭寫作的方法,與文學理論方面的一些基本問題,譬如神似與形似問題,文質(zhì)與顯晦問題,還有如何處理簡潔與完整的關系等問題,不僅是中國古代文話、詩話每每論及的話題,也是現(xiàn)代文學理論常常要觸及的問題。正如書名所示,這部著作以漢魏六朝文作為研究對象,《史記》、《漢書》和《后漢書》是作者主要討論的著作,蔡邕和陸機是作者最關注的兩位作家。關于前三史,還有陸機,我們的文學史大多給予較多關注,也有豐富的研究成果。相比較而言,有關蔡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農(nóng)村回遷房買賣合同(含稅費處理)
- 2025年度養(yǎng)豬場養(yǎng)殖環(huán)境優(yōu)化與改造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借調(diào)人員工作培訓與職業(yè)成長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培訓機構教師聘用與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控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子女對父母贍養(yǎng)與老年旅游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能源資源勘探開發(fā)合同3篇
- 2025年度養(yǎng)豬場產(chǎn)業(yè)鏈上下游供應鏈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勞動合同解除與員工離職經(jīng)濟補償及離職證明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口腔醫(yī)院與醫(yī)療器械制造商戰(zhàn)略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美國大學本科預科班入學合同3篇
- 委托居間合同通用版
- 城投公司轉型發(fā)展之路課件
- 自來水管道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完整常用版)
- 物流公司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度
- 四年級上冊道法知識點匯總
- 鷸蚌相爭 完整版課件
- 鋼結構安裝旁站監(jiān)理記錄表(參考表)多篇
-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準(2022年-2023年)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本科《古代小說戲曲專題》2023-2024期末試題及答案(試卷代號:1340)
- 2019年最新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達標檢測卷含答案(新版)
- 2018中國美業(yè)發(fā)展經(jīng)濟共享峰會方案-41P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