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節(jié)策劃方案_第1頁
民俗文化節(jié)策劃方案_第2頁
民俗文化節(jié)策劃方案_第3頁
民俗文化節(jié)策劃方案_第4頁
民俗文化節(jié)策劃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俗文化節(jié)策劃方案民俗文化節(jié)策劃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民俗文化節(jié)策劃方案范本,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民俗文化節(jié)策劃方案篇1

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加強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精神、傳統(tǒng)和美德,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開展“民俗文化節(jié)”活動,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主題,將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民俗文化和弘揚培育民族精神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和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把民族精神的傳承與道德好習慣的養(yǎng)成結合起來。本活動為期一個月,從“五一”勞動節(jié)放假回校開始持續(xù)到端午節(jié),在此期間展開關于名俗文化的各項活動。

活動流程

第一周:

1、關于名俗文化為主題的校園、班級文化的布置。

2、主題班會的開展。

第二周:

1、手抄報的評比。

2、周五班級板報的評比。

3、詩文朗誦比賽。

第三周:

1、“名俗文化”為主題的書畫評比,展覽。

第四周:

1、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周五下午開展的關于端午節(jié)的校園傳統(tǒng)小游戲。如包粽子,用雄黃酒在孩子腦門寫“王”,插艾葉,做香囊、編蛋帶,撞蛋等。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納入教育全過程,貫穿整個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方面,積極營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圍,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熱愛祖國,報效祖國和人民是最大光榮;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的遠大志向,繼承和發(fā)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加強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創(chuàng)設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1、在此期間學校每周一舉行莊嚴、隆重的升旗儀式,全體師生齊唱國歌。利用國旗下講話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學校、愛集體、文明守紀、文明禮儀等教育。內容豐富,教育性強。

2、充分利用校園網、櫥窗、板報和文化長廊等宣傳陣地,大力宣傳和弘揚民俗文化。專題為“民俗文化潤我心”“民族精神代代傳”,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進行宣傳和介紹,在校園內營造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良好氛圍。及時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活動中的經驗總結出來進行推廣,對活動中典型的事例及時進行宣傳,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活動能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3、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氛圍,確?;顒佑袟l不紊,豐富多彩。

(1)張貼有關宣傳標語;把學生的優(yōu)秀書畫、攝影、制作成一幅幅壁掛,點綴教室、走廊,達到既美化環(huán)境,又鼓舞學生、啟迪學生的目的。

(2)各班利用晨會、班會、等時間組織學生背禮儀規(guī)范、看經典書籍、唱文明禮儀歌曲、辦手抄報和黑板報、寫文明禮儀文章等。

(3)建立班級名俗文化學習園地,形成獨特個性的班級文化。

三、開展豐富的活動,進行民俗文化及民族精神教育

1、加強各種民俗節(jié)日的宣傳,營造學習氛圍。

2、將民俗文化與的主題班隊會活動相結合,創(chuàng)新活動載體。在“民俗文化進校園”活動中,我校將利用周四班隊課進行主題隊會活動。

3、開展黑板報、手抄報評比活動,深化民族精神。

4、結合各類社團,傳承和發(fā)揚民俗文化

(1)結合學校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傳承民族文化。

(2)利用端午節(jié)開展校園傳統(tǒng)小游戲,活躍民俗文化。

(3)結合學校三四年級的國畫課進行愛國畫、學國畫、畫國畫教育。

民俗文化節(jié)策劃方案篇2

時間:

2013年4月27日(5月5日)

地點:

南昌大學前湖校區(qū)北區(qū)

民族風情文化節(jié)的標志整體看酷似一枚蘸上朱砂印在宣紙上的中國古代印章,極具中國風的飄渺美與韻味。顏色是醒目的紅色,讓人聯(lián)想到少數(shù)民族熱情似火的性格和奔放歡快的舞蹈。仔細看又會發(fā)現(xiàn)標志暗藏玄機,別具匠心:原來標志正中是一個跳著孔雀舞的女人,舞姿妙曼,悠然高雅。她一手指向天空,象征中華五十六個民族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團結互助;另一只手飄起華麗的裙擺,象征中華民族共同起舞,迎接美好的未來。整個標志融化了朦朧中國風和最炫民族風,既讓人賞心悅目,又極具文化內涵。

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提及星河璀璨的民族文化,舞蹈是必不可少的一抹風情。以形傳意,以意演形,傳統(tǒng)舞蹈不僅從形式上表現(xiàn)出了傳統(tǒng)文化大氣磅礴柔情兼顧的一面,也在達意上表現(xiàn)出民族精神不屈昂揚的筋骨。而LOGO中主體人物,就是以經典的舞蹈形象——孔雀舞作為代表,意在表現(xiàn)出民族文化別具風情的特色。結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古印章為背景,以肖形印的方式表現(xiàn)出民族風情文化節(jié)這一活動弘揚民族文化的主旨。LOGO主體以紅白色為主,一來取自中國傳統(tǒng)風俗中朱紅為吉的色彩觀念,二是使整個LOGO傳達出簡潔大方不失內涵的創(chuàng)作主旨。

一、活動目的及意義:

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播民族知識,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營造積極活躍的校園體育氛圍。南昌大學學生會特此舉辦本次“民族風情文化節(jié)”校園民族吉尼斯活動,旨在讓廣大同學更加了解各民族文化知識,弘揚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給同學們搭建一個超越自我、挑戰(zhàn)自我、表現(xiàn)自己的舞臺,充分展示昌大學子的風采,讓各民族文化之花在昌大校園綻放。

二、活動安排與主題口號:

活動主題:民族風情、校園吉尼斯

活動口號:挑戰(zhàn)無極限,炫我民族風

活動安排:活動以園游會形式進行,園游會活動設民族特色文化表演、民族知識問答和校園民族吉尼斯挑戰(zhàn)等活動,參與者可憑活動獲得的園游幣來換取主辦方準備的精美獎品。

三、活動形式:

民族風情文化藝術節(jié)以園游會的活動形式進行

四、主辦單位:

共青團南昌大學委員會

五、承辦單位:

南昌大學學生會

六、參賽范圍:

南昌大學全體學生

七、活動全程時間安排:

(一)前期準備:

1、確定項目及活動規(guī)程:2013年4月5日前

2、活動發(fā)文通知:2013年4月10日

3、報名時間:2013年4月22日—4月25日

4、4月22日前,由相關部門做好活動的相關宣傳品及準備好活動的獎品、物資等。

5、4月23日前,各部門將本部門工作人員的名單及聯(lián)系方式報給指定人員。

6、4月25日召開工作人員的準備會,并部署相關工作。

7、4月26、4月27號相關部門負責布場工作。

(二)活動開展:

1、4月27日07:00分,工作人員開始進行布場工作。

2、08:00分,各部門成員在休閑廣場集合并到指定工作人員處簽到。

3、09:00,舉行開幕式并宣布活動開始。

4、開幕式結束后邀請領導、老師參觀園游會并進行活動的講解和介紹。

5、、活動結束后,工作人員統(tǒng)計成績并進行獎品兌換。

八、活動時間和地點安排

1、活動時間:2013年4月27日(5月5日)

2、活動地點:南昌大學前湖校區(qū)北區(qū)休閑廣場

3、報名時間:2013年4月22日—4月25日

4、宣傳、報名地點:休閑廣場、一食堂、天健園

九、活動項目及規(guī)則

活動細則:

活動以園游會方式進行,分展臺區(qū)和活動區(qū)兩個活動區(qū)域,設園游幣作為兌獎憑據(jù)。園游會活動包括民族文化表演、民族知識問答和校園民族吉尼斯挑戰(zhàn)等活動,參與者可憑活動獲得的園游幣來換取主

民俗文化節(jié)策劃方案篇3

一、活動背景

我國實行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弘揚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文化,對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具有重要意義。為弘揚民族文化,傳播民族知識,為讓全校師生對我國及少數(shù)民族極其富余的民族文化進一步認知和了解,增加同學們對各民族的文化的認識,讓各民族文化在科大綻放。

民族學院2015年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1個民族的同學,這對于我們了解民族知識、民族美食、民族服飾、民族風情等都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民族學院特舉辦第一屆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節(jié)”。舉辦這一活動無疑對加強各民族同學之間的相互了解、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和校園和諧有重大意義。二、活動目的及意義

讓學生了解民族文化知識,增進各族學生團結發(fā)展引領著積極地作用,展示少數(shù)族的燦爛文化,宣傳少數(shù)民族積極向上、青春活力、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民族風貌,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了解我國眾多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與文化,讓不同民族的廣大學生更好的溝通交流與生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增強民族凝聚力。

二、活動概述

(1)活動主題:“民族魂、科大情、促團結、共奮進,

相親相愛一家人”

(2)活動時間:2015年11月5日

(3)活動地點:藝術設計學院東足球場

(4)活動人數(shù):民族學院全體師生

三、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和宣傳(10月12日-10月16日)

成立由師生共同組成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節(jié)籌備組,制定好科學、具體的工作安排。尤其做好對外溝通與報道宣傳,通過班會、宣傳版面、校園網、微博等通訊形式全方位展示此次活動臺前幕后的點點滴滴。

(1)通過輔導員召開班會,做前期的宣傳動員,鼓勵各民族學生踴躍參加。

(2)院分團委負責制作宣傳版面進行宣傳

(3)學院行政辦負責邀請校領導和聯(lián)系新聞辦負責全程錄像和新聞報道

(4)馬錚老師負責從后勤借傘40個,搭建宣傳架2個5*8m

(5)“民族寄語墻”和“開幕式背景墻”、“各民族標志”制作由王俊磊老師負責聯(lián)系制作

(6)各民族桌凳由各民族自行解決

(7)民族學院5位輔導員每人負責5個民族,負責組織、指導、策劃等。

(8)11月5日早上7:00開始各民族開始搭建各自的攤位,準備展覽物品,參與的學生全部著本民族服裝,各民族攤位的布置自行負責。

(9)展示內容包括:本民族的節(jié)日的慶祝、特色食品、建筑、服飾,勞動、飾品、圖騰、運動項目、圖片攝影等等

2、具體活動流程

(1)第一板塊開幕式11月5日上午9:00準時在藝術設計學院東足球場舉行第一屆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節(jié)”開幕式。

(2)第二板塊,各民族特色展示11月5日上午9:30,各民族學生回到本民族的指定地點,展示活動正式開始,以實物展示和圖片、宣傳板的形式展示。展示內容包括:本民族的節(jié)日的慶祝、特色食品、建筑、服飾,勞動、飾品、圖騰、運動項目、圖片攝影等等,同時各民族指定專人進行講解。

(3)第三板塊,活力民族風,活力民族風是主打“邊玩邊學”的風格,在玩的過程中能把民族文化傳播,讓同學們能夠了解更多的民族知識,真正的做到“年輕活力民族風”。特別是民族中有代表性的運動項目、舞蹈、音樂、猜謎等一定要充分展現(xiàn)出來。(如:板鞋競速、民族舞蹈、竹竿舞、山歌、踢毽子、拔河等)

(4)第四模塊,民族學院知識競猜,有專門主持人負責組織,學生可以通過知識競答和猜謎來參與活動,了解各民族風俗、飲食、文化等,答對的獎勵民族小飾品或其它物品等。

民俗文化節(jié)策劃方案篇4

活動引言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偉大的中華民族祖先用勞動和智慧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延續(xù)不絕,一直影響到今天的生活。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力量的客觀要求,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現(xiàn)實需要。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具有鮮明的整體性,各種文化形式之間相互貫通,相互影響。只有在比較全面了解中華文化各個門類形式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對其總體特征與實質獲得較深入的理解。事實上,整體性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另一重大特征是突出的地域性。中國國土遼闊、地大物博,自周秦以來除個別分裂割據(jù)時期外,在大部分時間內保持著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這一政治機構。因而,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這一體系之中,既有源自黃河流域的華夏文明作為主體,也有多樣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作為補充,相得益彰。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經管院團學聯(lián)

策劃承辦單位:經管院團學聯(lián)女生部

二、活動主題

天寒地凍,搞點活動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我國漢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

三、活動目的

中國地域遼闊,各地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逐漸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南北方地域上的差異,具有中華文化的共性。中華五千年豐富文化的熏陶下,56個民族各有其特色。為豐富同學們的大學生活,了解中華五千年的傳承。

四、活動內容

通過開展搓湯圓、包餃子等活動,鍛煉同學們的動手能力;

通過斗雞、踢毽子等小游戲,鍛煉同學們的運動能力;

通過提問搶答、猜謎等智力活動,鍛煉同學們的思考能力;

讓同學們在時間中更好的理解民俗。

五、活動時間

宣傳時間:12月20日—23日

開展時間:12月24日18:00

總結時間:12月24日—27日

六、活動地點

實驗樓教室

七、活動流程

(一)、圓圓冬至丸,滿滿世同堂

“冬至霜,月娘光;柏葉紅,丸子捧”這是一首冬至兒歌,承載著濃濃的民俗氣息。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被當作一個較大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北方地區(qū)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qū)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冬至湯圓的習慣。

搓湯圓:以比賽的形式,由各班派代表參加,觀看人員亦可報名參加,當場和面,然后搓成湯圓,3分鐘為限,以湯圓的形狀及數(shù)量(裂開的不納入計算)設第一、第二、第三,三個名次,獎品為現(xiàn)場的成品湯圓。

包餃子:以比賽的形式,由各班派代表參加,觀看人員亦可報名參加,由女生部提供面皮及餡料,3分鐘為限,以餃子的數(shù)量及質量設第一、第二、第三,三個名次,獎品為現(xiàn)場的包好的餃子。

(二)、品民俗,憶往昔

斗雞:此游戲可用一對一或組對組的比賽法。每人要一手抓住自己的一只腳的腳腕,單腿在地上蹦。玩的時候大家都用抬起的那條腿膝蓋來攻擊別人,可以進行單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