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二學案第17課蘇聯的經濟改革Word版含解析_第1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二學案第17課蘇聯的經濟改革Word版含解析_第2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二學案第17課蘇聯的經濟改革Word版含解析_第3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二學案第17課蘇聯的經濟改革Word版含解析_第4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二學案第17課蘇聯的經濟改革Word版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7課蘇聯的經濟改革課程標準學習目標概述從赫魯曉夫改革到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基本歷程,認識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曲折性。結合改革的背景、內容,對赫魯曉夫改革進行評價。了解勃列日涅夫與赫魯曉夫改革在指導思想、內容、結果上的相同點及兩次改革都以失敗而告終的原因。了解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背景及效果不佳的原因。以蘇聯經濟改革為鑒,指出我國經濟改革今后應該注意的問題。赫魯曉夫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蘇聯進入和平建設時期,斯大林體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農業(yè)問題尤為突出。2.措施(1)農業(yè)改革①用收購制代替農產品義務交售制。②允許集體農莊莊員擁有一定數量的自留地和飼養(yǎng)一定數量的牲畜。③開墾荒地,擴大谷物生產,開展大規(guī)模種植玉米運動。④將拖拉機等農機賣給集體農莊等。(2)工業(yè)改革①將部分企業(yè)管理權下放到加盟共和國。②給予企業(yè)調整部分工資等權力。③嘗試推行“物質利益原則”,一定程度上承認企業(yè)和個人的物質利益。3.評價(1)積極性: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并取得一定成效。(2)局限性①在理論上沒有突破,只是在維持原有經濟體制的基礎上進行局部改革。②“20年建成共產主義”的目標嚴重脫離了蘇聯的實際。③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貫的戰(zhàn)略方針和思路,帶有很大的盲目性。④赫魯曉夫個人作風急躁,反復無常,造成混亂,也阻礙改革的進行。勃列日涅夫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措施(1)工業(yè):推行新經濟體制,注意運用價值規(guī)律,擴大了企業(yè)的經營自主權,收到了一定效果。(2)農業(yè):擴大農場和農莊的自主權、降低農產品收購計劃指標、提高農產品價格、放松對個人副業(yè)的限制等政策。2.結果(1)改革沒有突破原有經濟體制的框架,勃列日涅夫執(zhí)政后期趨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滯。(2)20世紀70年代下半期,蘇聯與美國的軍備競賽日益加劇,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經濟發(fā)展速度放緩。到20世紀80年代初,經濟全面滑坡。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背景:1985年,在蘇聯社會陷入危機邊緣的時刻,戈爾巴喬夫出任新一屆的蘇共中央總書記。2.過程(1)改革經濟體制,用經濟方法代替行政命令管理經濟;打破單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許個體經濟存在。(2)提出“加速發(fā)展戰(zhàn)略”,并把重點放在重工業(yè)上,改革效果不佳。3.結果:改革陷入困境,經濟繼續(xù)滑坡,于是戈爾巴喬夫把改革的重點轉向政治體制改革,國內局勢逐漸失控,1991年蘇聯解體?!旧疃赛c撥】赫魯曉夫改革(1)赫魯曉夫改革是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斯大林模式發(fā)起的一次沖擊,但從總體上說,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基礎上,對斯大林經濟模式中明顯不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部分進行改革。從宏觀上看,赫魯曉夫是斯大林的繼承者,而不是叛逆者;是斯大林模式的修補者,而不是拋棄斯大林模式的革新者。(2)赫魯曉夫理論上沒有打破社會主義傳統觀念的束縛,對于蘇聯所處的社會主義階段缺乏科學的認識,未能從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只是局部調整?!据p巧識記】勃列日涅夫改革【易錯提醒】勃列日涅夫改革沒有使蘇聯實力超過美國。只是軍事實力可以與美國相匹敵,而綜合國力與美國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由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效果不大。【特別提醒】(1)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對斯大林體制的局部調;而戈爾巴喬夫改革并非局部調整,是對斯大林體制的徹底否定,并放棄社會主義制度。(2)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不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而是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嚴重弊端長期得不到糾正,從而積累了大量的矛盾和問題,戈爾巴喬夫改革激化了這些矛盾,從而加速了蘇聯解體?!据p巧識記】二戰(zhàn)后蘇聯的經濟改革二戰(zhàn)后蘇聯三次經濟改革的比較1.赫魯曉夫改革史料有學者指出:“從一定意義上說,赫魯曉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終還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畫線信息“守墓人”意指赫魯曉夫改革沒能從根本上擺脫舊體制的束縛。史料反映了什么問題?提示赫魯曉夫改革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未從根本上擺脫其束縛。2.勃列日涅夫改革史料(勃列日涅夫時期)片面強調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軍備負擔過于沉重,這是造成國民經濟各部門發(fā)展比例失調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蘇聯實際軍費已占財政支出的1/3。進入勃列日涅夫時期,蘇共的黨風問題更加嚴重,因循守舊和保守主義成為蘇共的主流思想體系。那時,蘇共相當大的一批領導干部的精神狀態(tài)是:安于現狀、不愿改革、不思進取。eq\a\vs4\al(畫線信息指思想保守。)史料反映出哪些問題?提示勃列日涅夫改革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說明改革沒有突破原有“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只是修補性的改革;執(zhí)政后期趨于保守。3.戈爾巴喬夫改革史料西方學者把戈爾巴喬夫導致蘇聯解體的原因歸納為三點……其二,他在經濟改革問題上存在嚴重的決策失誤。其三……根本沒有跨越體制轉換的門檻。對畫線信息“經濟改革問題上存在嚴重的決策失誤”的理解,應結合“加速發(fā)展戰(zhàn)略”來思考?!凹铀侔l(fā)展戰(zhàn)略”把重點放在重工業(yè)上,使原本已嚴重畸形的經濟結構更加失調。史料說明戈爾巴喬夫改革存在什么問題?提示戈爾巴喬夫改革不是去除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弊端,而是走上了否定共產黨領導、否定社會主義的道路,造成了一系列惡劣的影響。eq\a\vs4\al()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比較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異側重點農業(yè)工業(yè)前期是經濟領域,后期是政治領域結果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敗失敗失敗原因未改變原有體制,只是對斯大林體制進行修補進行根本性改革,但背離社會主義方向同①目的:解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內容:在農業(yè)、工業(yè)方面進行調整;③結果:成效都不顯著,可以說是失敗的改革二戰(zhàn)后蘇聯經濟改革的不足及教訓1.對赫魯曉夫改革的認識史料赫魯曉夫所進行的經濟管理體制改組作為①戰(zhàn)后蘇聯經濟體制改革的開端,對后來的蘇聯經濟體制改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應該承認赫魯曉夫是一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開拓者。他勇于突破舊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但是,他畢竟②受到歷史局限性的束縛,對社會主義傳統經濟模式的弊端和社會主義經濟規(guī)律還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認識,因此也就不可能產生成熟的改革理論和思想。——《蘇聯經濟體制改革史》①表明承認赫魯曉夫是一位改革者。②說明赫魯曉夫是一位失敗的改革者。史料是如何看待赫魯曉夫改革的?提示史料表明,赫魯曉夫的經濟改革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魯曉夫改革在理論上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維持原有經濟體制的基礎上進行局部改革,改革不會成功。2.對戈爾巴喬夫改革的認識史料“他擺弄這個國家,就像家庭主婦擺弄卷心菜一樣。他認為只要把外面的爛葉子剝掉,就會有里邊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剝下去,一直到剝光為止?!薄晃惶K聯雜志主編諷刺戈爾巴喬夫有人曾形象地說:“戈氏改革的手術刀不是揮向黨身上的腫瘤,而是揮向了黨的脖子?!眅q\a\vs4\al(畫線信息形象地說明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失敗。)史料是如何看待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提示戈爾巴喬夫剝卷心菜的過程就是其改革的過程,先改革經濟,未取得成效后轉向政治改革。在政治上,倡導“民主化”“公開性”,實行多黨制,最后把問題全都暴露,導致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并沒有指向“腫瘤”,“腫瘤”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弊端;而是“揮向了黨的脖子”,體現了戈爾巴喬夫否定了黨的領導,否定了社會主義方向,從而造成蘇聯解體。eq\a\vs4\al()二戰(zhàn)后蘇聯改革的不足之處及經驗教訓(1)不足之處: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全盤否定,有利于推動對斯大林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們思想混亂,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蘇聯已經建成“發(fā)達社會主義”社會的做法,忽視了對經濟困難的充分認識,阻礙了改革的進程;戈爾巴喬夫經濟改革的宏觀決策缺乏具體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轉向政治體制的改革太快,導致國內局勢逐漸失控。(2)經驗教訓: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要處理好政策、發(fā)展、穩(wěn)定三者之間的關系;社會主義改革必須走改革開放和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社會主義改革必須以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為宗旨。一、二戰(zhàn)后蘇聯針對“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爾巴喬夫改革管理體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下放權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經濟管理產業(yè)結構重點發(fā)展重工業(yè),輕工業(yè)和農業(yè)落后赫魯曉夫改革的重點放在農業(yè)上;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點放在工業(yè)方面;戈爾巴喬夫先進行經濟改革,后進行政治改革勞動者態(tài)度地方、企業(yè)和個人的生產積極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能調動地方、企業(yè)和個人的生產積極性分配制度“大鍋飯現象”嚴重實行物質獎勵和多勞多得政策【對點演練】1.為了解決“斯大林模式”給蘇聯經濟造成的困難,從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到戈爾巴喬夫都進行了經濟改革,他們改革的共同點是()A.優(yōu)先解決農業(yè)生產中的問題B.發(fā)展重工業(yè)以進行軍備競賽C.調整所有制結構,發(fā)展個體經濟D.力圖緩解計劃經濟造成的弊端解析:選D。他們改革的共同點是都力圖緩解計劃經濟造成的弊端,故選D。優(yōu)先解決農業(yè)生產中的問題是赫魯曉夫的做法,A項錯誤;進行軍備競賽是勃列日涅夫的做法,B項錯誤;調整所有制結構,發(fā)展個體經濟是戈爾巴喬夫的做法,C項錯誤。二、多角度理解蘇聯的經濟改革1.知識角度:“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二戰(zhàn)后蘇聯多次改革的根源。赫魯曉夫改革主要側重于農業(yè)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側重于工業(yè)方面,二者都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爾巴喬夫制定經濟發(fā)展的加速戰(zhàn)略,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最終以蘇聯解體而告終。2.史觀角度:從全球史觀的角度考慮,在蘇聯社會主義改革時期,全球經濟的發(fā)展呈現出“半球化”的發(fā)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二者互相斗爭、此消彼長可以帶來很多值得深思的經驗和教訓。3.熱點角度:中國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模式,給中國經濟帶來了空前的發(fā)展活力。從這一現實熱點出發(fā),對蘇聯改革留下的經驗和教訓進行總結和深思是非常有必要的?!緦c演練】2.一些史學家認為,“以‘一半是失敗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這種較長遠的政治眼光看來,諸如赫魯曉夫這樣偉大的革新者們,只有在當他們的經歷成為歷史以后,才能得到我們充分的理解和尊敬?!鄙鲜鲇^點表明赫魯曉夫的改革()A.形成了一套全面和一貫的改革思路B.在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原有觀念的束縛C.拋棄了以計劃經濟為主導的模式D.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蘇聯的軍事力量解析:選B。依據所學可知,赫魯曉夫改革是依然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下所進行的改革,只是小修小補,沒有進行根本變革。B項表述準確,符合題意。1.二戰(zhàn)結束之后,首先在蘇聯進行改革的領導人是()A.列寧 B.赫魯曉夫C.勃列日涅夫 D.戈爾巴喬夫解析:選B。赫魯曉夫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進行改革,是二戰(zhàn)后首先進行改革的蘇聯領導人,故選B。列寧于1924年逝世,A項錯誤;勃列日涅夫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改革,是繼赫魯曉夫之后進行改革的蘇聯領導人,C項錯誤;戈爾巴喬夫20世紀80年代進行改革,其改革導致了蘇聯的解體,D項錯誤。2.1964年10月,赫魯曉夫辭職下臺后曾自豪地說:“也許我做過的最重要的事情是這一件——那就是,他們只需要投票就能讓我下臺,而斯大林則會把他們全部抓起來?!钡浾搮s認為其在位期間并未真正解決包括經濟領域在內的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問題。這實際上反映了赫魯曉夫改革()A.并未沖破原有模式B.無從改善政治環(huán)境C.疏于解除思想禁錮D.鮮有觸及經濟領域解析:選A。材料中“并未真正解決包括經濟領域在內的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問題”說明赫魯曉夫改革并沒有沖破“斯大林模式”,故A項正確。3.赫魯曉夫曾說:“自行編制計劃的制度,對于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人來說是爭取鞏固集體農莊經濟的強有力手段。他能夠從單位面積上獲得最高產量出發(fā)進行安排?!边@表明赫魯曉夫想通過改革()A.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B.提高糧食價格增加農民收入C.鞏固斯大林體制D.推動荒地開墾增加糧食產量解析:選A。由材料有效信息“是爭取鞏固集體農莊經濟的強有力手段”,可知其目的在于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選A項。4.周尚文在《蘇聯興亡史》中曾這樣描述蘇聯:“放慢改革步伐,經濟發(fā)展趨于停滯;國內政局穩(wěn)定,保守氣息濃厚;國家實力加強。在國際社會中爭奪霸權,氣勢洶洶?!边@種情況出現在()A.1925—1953年 B.1954—1964年C.1965—1982年 D.1982—1991年解析:選C。材料中“經濟發(fā)展趨于停滯”“國內政局穩(wěn)定”“在國際社會中爭奪霸權,氣勢洶洶”的信息,說明這一時期應該是在勃列日涅夫執(zhí)政時期。5.20世紀80年代末,在蘇聯推行改革的最高領導人是()A.戈爾巴喬夫 B.勃列日涅夫C.赫魯曉夫 D.葉利欽解析:選A。1985年戈爾巴喬夫出任新一屆的蘇共中央總書記,開始在經濟、政治、外交上進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試圖從根本上重建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念和政治體制,徹底摒棄斯大林主義留下的政治體制遺產,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故A項正確。6.戈爾巴喬夫上臺后,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這實際上是()A.恢復部門管理體制 B.放棄對經濟的計劃指導C.承認市場調節(jié)作用 D.接受西方自由放任原則解析:選C。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實際上是承認市場對經濟的調節(jié)作用。教材答疑·名師指津一、課中思考題(教材P80)你認為當時蘇聯的首要目標應該是“加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嗎?提示不是。蘇聯經濟的主要問題是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和工農業(yè)發(fā)展比例的嚴重失調。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談得上經濟的加速發(fā)展。二、解析與探究(教材P80)參考上述兩種評價,談談你如何看待赫魯曉夫改革。提示赫魯曉夫嘗試推行“物質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