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基礎項目教程教材習題答案2019(全)_第1頁
電工基礎項目教程教材習題答案2019(全)_第2頁
電工基礎項目教程教材習題答案2019(全)_第3頁
電工基礎項目教程教材習題答案2019(全)_第4頁
電工基礎項目教程教材習題答案2019(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用文檔習題一答案一.填空題:1.電路通常由電源、負載和中間環(huán)節(jié)三個部分組成。2.電力系統(tǒng)中,電路的功能是對發(fā)電廠發(fā)出的電能進行傳輸、分配和轉(zhuǎn)換。3.電阻元件只具有單一耗能的電特性,電感元件只具有建立磁場儲存磁能的電特性,電容元件只具有建立電場儲存電能的電特性,它們都是理想電路元件。4.由理想電路元件構(gòu)成的電路圖,稱為與其相對應實際電路的電路模型。5.電荷有規(guī)則的定向運動即形成電流。習慣上規(guī)定正電荷運動的方向為電流的實際方向。6.電位的高低與參考點有關,是相對的量;電壓的大小與參考點無關,只取決于兩點電位的差值,是絕對的量;電動勢只存在于電源內(nèi)部。7.某電阻元件的額定數(shù)據(jù)為“1KΩ、2.5W”,正常使用時允許流過的最大電流為0.05A。8.理想電壓源輸出的電壓值恒定,輸出的電流由它本身和外電路共同決定。二.判斷說法的正確與錯誤:1.電壓和電流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電量,因此它們都是矢量。(錯)2.電壓源處于開路狀態(tài)時,它兩端的電壓數(shù)值與它內(nèi)部電動勢的數(shù)值相等。(對)3.電功率大的用電器,其消耗的電功也一定比電功率小的用電器多。(錯)4.電流由元件的低電位端流向高電位端的參考方向稱為關聯(lián)方向。(錯)5.電路分析中一個電流得負值,說明它小于零。(錯)6.電壓和電流計算結(jié)果得負值,說明它們的參考方向假設反了。(錯)7.當實際電壓源的內(nèi)阻為零時,就成為理想電壓源。(對)8.電阻元件在電路中總是消耗功率,而電壓源和電流源總是發(fā)出功率。(錯)三、單項選擇題1.已知空間有a、b兩點,電壓Uab=10V,a點電位為Va=4V,則b點電位Vb為(B)A、6VB、-6VC、14V2.一電阻R上、參考方向不一致,令=-10V,消耗功率為0.5W,則電阻R為(A)A、200ΩB、-200ΩC、±200Ω3.當電路中電流的參考方向與電流的真實方向相反時,該電流(B)A、一定為正值B、一定為負值C、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負值把其他形式的能轉(zhuǎn)變?yōu)殡娔艿难b置叫(D)A用電器B電阻C燈泡D電源5.一個輸出電壓幾乎不變的設備有載運行,當負載增大時,是指(A)A、負載電阻減小大B、負載電阻增C、電源輸出的電流變小6.當恒流源開路時,該恒流源內(nèi)部(A)A、有電流,有功率損耗B、無電流,無功率損耗C、有電流,無功率損耗D、無電流,有功率損耗四、計算題圖1.20計算題1圖1.如圖1.20所示電路,若(a)圖示電路,已知元件吸收功率為-20W,電壓U為5V,求電流I;若(b)圖示電路,已知元件中通過的電流為-100A,電壓U為10V,求電功率P,并說明元件性質(zhì)。圖1.20計算題1圖解:(a)(b)元件是負載。圖1.21計算題2圖2.圖1.21所示電路,已知US=6V,IS=3A,R=4Ω。計算通過理想電壓源的電流及理想電流源兩端的電壓,并根據(jù)兩個電源功率的計算結(jié)果,分別說明各個電源是產(chǎn)生功率還是吸收功率。圖1.21計算題2圖圖7解:(a)設電阻上電壓方向UR左正右負,關聯(lián)參考方向,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出R上電壓UR=3×4=12V,方向與IS箭頭方向一致;設電流源電壓UIS方向上正下負,電路繞行方向為順時針,列KVL方程:-US+UR+UIS=0,得UIS=6-12=-6V,負值說明該電壓方向與電流源箭頭方向相反,即上低下高,該電流源電壓、電流為非關聯(lián)方向,所以是發(fā)出功率,電壓源電壓、電流也是非關聯(lián)方向,因此也是發(fā)出功率,電阻R的電壓、電流方向關聯(lián),是吸收功率。發(fā)出功率:6×3+3×6=36W,吸收功率:12×3=36W功率平衡。圖7習題二答案一、填空題1.電阻并聯(lián)分流,阻值越大,流過的電流越小。并聯(lián)的電阻越多,其等效電阻的值越小。2.電阻均為9Ω的Y形電阻網(wǎng)絡,若等效為Δ形網(wǎng)絡,各電阻的阻值應為27Ω。3.實際電壓源模型“20V、5Ω”等效為電流源模型時,其電流源4A,內(nèi)阻5Ω。4.實際電流源模型“1A、5Ω”等效為電壓源模型時,其電壓源5V,內(nèi)阻5Ω。5.直流電橋的平衡條件是兩對臂電阻乘積相等;負載上獲得最大功率的條件是電源內(nèi)阻等于負載電阻,獲得的最大功率。6.電路如圖2.35所示,則-5A。圖2.35填空題6圖二、判斷下列說法的正確與錯誤1.理想電壓源和理想電流源可以等效互換。(χ)2.KVL不僅適用于集中參數(shù)電路中的任意一個閉合回路,也適合于不閉合回路(∨)3.直流電橋可用來較準確地測量電阻。(∨)4.基爾霍夫電壓定律僅適用于閉合回路中各電壓之間的約束關系。(χ)5.對電路中的任意結(jié)點而言,流入結(jié)點的電流與流出該結(jié)點的電流必定相同。(∨)6.兩個電路等效,即它們無論其內(nèi)部還是外部都相同。(×)7.電路等效變換時,如果一條支路的電壓為零,可按短路處理。(∨)8.電路等效變換時,如果一條支路的電流為零,可按短路處理。(×)9.燈泡與可變電阻并聯(lián)接到電壓源上,當可變電阻減小時燈泡的分流也減小,所以燈泡變暗。10.負載上獲得最大功率時,說明電源的利用率達到了最大。(χ)三、選擇題圖2.36選擇題2電路1.如圖2.36所示電路中的電流為(C)。圖2.36選擇題2電路A、0AB、1AC、2AD、3A2.兩個電阻串聯(lián),R1:R2=1:2,總電壓為60V,則U1的大小為(B)A、10VB、20VC、30V3.已知接成Y形的三個電阻都是30Ω,則等效Δ形的三個電阻阻值為(C)A、全是10ΩB、兩個30Ω一個90ΩC、全是90Ω4.實驗測得某有源二端網(wǎng)絡的開路電壓為10V,短路電流為5A,則當外接8電阻時,其端電壓為(C)。A 10VB 5VC 8VD 2V5.兩個電阻串聯(lián)接到電壓為120V的電壓源,電流為3A;并聯(lián)接到同一電壓源,電流為16A,則這兩個電阻分別為(A)。A30,10B30,20C40,20D40,106.電源供電給電阻時,電壓源和電阻值均保持不變,為了使電源輸出功率最大,應調(diào)節(jié)內(nèi)阻值等于(B)。A、B、 0C、 D、7.從外特性來看,任何一條電阻支路與恒壓源(D)聯(lián),其結(jié)果可以用一個等效恒壓源替代,該等效電源值為(D)。A串,B串,C并,D并,8.已知接成Δ形接法的三個電阻都是30Ω,則等效Y形接法的三個電阻阻值為(A)A全是10ΩB兩個30Ω一個10ΩC全是90ΩD兩個10Ω一個30Ω9.由10伏的電源供電給負載1A得電流,如果電流到負載往返線路的總電阻1歐,那么負載的端電壓應為(D)。A、11伏B、8伏C、12伏D、9伏圖910.圖2.37所示電路中,已知I=9A,則I1=(D)圖9A、6AB、9AC、0AD、3A11.電路如圖2.38所示,電流I等于(B)A、-4AB、0C、4AD、8A圖2.37選擇題11電路圖2.38選擇題12電路圖2.37選擇題11電路圖2.38選擇題12電路四、計算題2A3ΩRI(a)3ΩRI(b)2A3ΩRI(a)3ΩRI(b)2A3ΩR+U-(c)+3V-3ΩR+U-(d)+3V-圖2.39計算題1電路解:(a)根據(jù)分流原理,3Ω電阻通過的電流應為2-0.6=1.4A,路端電壓U=1.4×3=4.2V因此電阻R=4.2÷0.6=7Ω;(b)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電阻R=3÷0.6=5Ω;(c)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電阻R=0.6÷2=0.3Ω;(d)根據(jù)分壓原理,3Ω電阻上應分得電壓3-0.6=2.4V,支路上通過的電流為2.4÷3=0.8A,因此電阻R=0.6÷0.8=0.75Ω2.電路如圖2.40所示,求電阻Rab圖2.40計算題2電路解:圖2.40計算題2電路3.如圖2.41所示電路,300V電源不穩(wěn)定,設它突然升高到360V,求:0點電位有多大的變化。圖2.41計算題4電路解:當電壓為300V時,圖2.41計算題4電路當電壓為360V時,0點的電位升高V0=60-50=10V4.一只110V、8W的指示燈要接在380V的電源上,應當串聯(lián)多大值的電阻?該電阻應選用多大功率?解:電路上流過的電流為應串電阻值為該電阻功率為應選功率為20W的電阻+-USRIS(a)++-USRIS(a)+-USRIS(b)圖2.42計算題5電路解:(a)首先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出R上電壓UR=3×4=12V,方向與IS箭頭方向一致;設電路繞行方向為順時針,列KVL方程:-US+UR+UIS=0,得UIS=6-12=-6V,負值說明該電壓方向與電流源箭頭方向相反,即上低下高,該電流源電壓、電流為非關聯(lián)方向,所以是發(fā)出功率,電壓源電壓、電流也是非關聯(lián)方向,因此也是發(fā)出功率,電阻R的電壓、電流方向關聯(lián),是吸收功率。發(fā)出功率:6×3+3×6=36W,吸收功率:12×3=36W功率平衡。(b)根據(jù)歐姆定律得出R上通過的電流:I=6÷4=1.5A電壓源上通過的電流為3-1.5=1.5A,方向與電壓源關聯(lián),因此電壓源吸收功率,電流源上電壓、電流非關聯(lián),為發(fā)出功率。該電路上,發(fā)出功率:6×3=18W吸收功率:6×1.5+6×1.5=18W功率平衡。6.求圖2.43所示各電路的入端電阻Rab。圖2.43計算題6電路9Ωab圖2.43計算題6電路9Ωab(a)8Ω6Ω3Ω2Ω2Ωab(b)3Ω9Ω8Ω6Ω1.2Ω4Ω4Ωab(c)3Ω6Ω3Ω2Ω30Ω30Ω30Ω30Ω30Ωab(d)(b)電橋平衡,因此8Ω橋支路可以拿掉,Rab=1.2+(3+9)//(2+6)+4=10Ω;(c)因為a、b短路,所以Rab=0Ω;(d)把上面3個三角接的電阻替換為Y接后,三個電阻的阻值為10Ω,上面電阻的位置改為與下左邊電阻相串聯(lián),則Rab=10+(10+30)//(10+30)=30Ω7.圖示2.44電路中,電流I=10mA,I1=6mA,R1=3kΩ,R2=1kΩ,R3=2kΩ。求電流表A4和A5的讀數(shù)各為多少?I4I5cI1III4I5cI1II2I3R2R1ba圖2.44計算題7電路R3A4A5對回路列KVL方程得(順時針繞行):UR2=4×1-6×3=-14V參考方向與I3相同應用歐姆定律得:I3=-14÷2=-7mA對b點列KCL得:A4=I1-I3=6-(-7)=13mA對c點列KCL得:A5=-I2-I3=-4-(-7)=-3mA圖2.45計算題8電路8.電路如圖2.45所示,試求電路中的電流I。圖2.45計算題8電路解:等效電路9.電路如題2.46所示。開關S斷開時電壓表讀數(shù)為6V。圖2.46計算題9電路開關S閉合后,電流表讀數(shù)為0.5A,電壓表讀數(shù)為5.8V,試計算其內(nèi)阻(設電壓表內(nèi)阻為無窮大,電流表內(nèi)阻為零)。圖2.46計算題9電路解:(1)Us=6V(2)25ΩRi100Ω25ΩRi100Ω0.99I100kΩI圖2.47計算題10電路10kΩ25ΩR25ΩRi-+90II習題5等效電路圖100Ω可得習題三答案一、填空題1.以客觀存在的支路電流為未知量,直接應用KCL定律和KVL定律求解電路的方法,稱為支路電流法。2.當電路只有兩個結(jié)點時,應用節(jié)點電壓法只需對電路列寫1個方程式,方程式的一般表達式為,稱作彌爾曼定理。3.具有兩個引出端鈕的電路稱為二端網(wǎng)絡,其內(nèi)部含有電源稱為有源二端網(wǎng)絡,內(nèi)部不包含電源的稱為無源二端網(wǎng)絡。4.在進行戴維南定理化簡的過程中,求入端電阻的除源步驟里,應注意受控電壓源為零值時應按短路處理;受控電流源為零值時應按開路處理。求電壓源的步驟里,求解開路電壓的過程中,對受控源的處理應與對獨立源的分析方法相同。5.戴維南等效電路是指一個電阻和一個電壓源的串聯(lián)組合。其中“等效”二字的含義是指原有源二端網(wǎng)絡在“等效”前后對戴維南等效電路以外的部分作用效果相同。戴維南等效電路中的電阻數(shù)值上等于原有源二端網(wǎng)絡除源后的入端電阻,戴維南等效電路中的電壓源在數(shù)值上等于原有源二端網(wǎng)絡的開路電壓。6.為了減少方程式數(shù)目,在電路分析方法中引入了回路電流法、結(jié)點電壓法;電路分析方法中的疊加定理只適用線性電路的分析。7.當復雜電路的支路數(shù)較多、結(jié)點數(shù)較少時,應用節(jié)點電壓法可以適當減少方程式數(shù)目。這種解題方法中,是以節(jié)點電壓為未知量,直接應用歐姆定律和KCL定律求解電路的方法。8.在多個電源共同作用的線性電路中,任一支路的響應均可看成是由各個激勵單獨作用下在該支路上所產(chǎn)生的響應的代數(shù)和,稱為疊加定理。9.歐姆定律體現(xiàn)了線性電路元件上電壓、電流的約束關系,與電路的連接方式無關;基爾霍夫定律則是反映了電路的整體規(guī)律,其中節(jié)點電流定律體現(xiàn)了電路中任意結(jié)點上匯集的所有電流的約束關系,回路電壓定律體現(xiàn)了電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電壓的約束關系,具有普遍性。10.應用疊加定理將某些獨立源置零,就是把電壓源短路,把電流源開路。圖3.19填空題11電路11.在如圖3.19所示電路中,電流I1=-0.5___A圖3.19填空題11電路二、判斷下列說法的正確與錯誤1.線性電路中的功率也可以直接用疊加定理進行疊加。(χ)2.實用中的任何一個兩孔電源插座對外都可視為一個有源二端網(wǎng)絡。(∨)3.彌爾曼定理可適用于任意結(jié)點電路的求解。(χ)4.電路中任意兩個結(jié)點之間連接的電路統(tǒng)稱為支路。(×)5、兩個電路等效,即它們無論其內(nèi)部還是外部都相同。(×)6、疊加定理只適合于直流電路的分析。(×)7.支路電流法和回路電流法都是為了減少方程式數(shù)目而引入的電路分析法。(錯)8.回路電流法是只應用基爾霍夫第二定律對電路求解的方法。(對)9.結(jié)點電壓法是只應用基爾霍夫第二定律對電路求解的方法。(錯)10.應用結(jié)點電壓法求解電路時,參考點可要可不要。(錯)11.回路電流法只要求出回路電流,電路最終求解的量就算解出來了。(錯)12.回路電流是為了減少方程式數(shù)目而人為假想的繞回路流動的電流。(對)13.應用結(jié)點電壓法求解電路,自動滿足基爾霍夫第二定律。(對)三、單項選擇題1.必須設立電路參考點后才能求解電路的方法是(C)A支路電流法B回路電流法C結(jié)點電壓法2.只適應于線性電路求解的方法是(A)A疊加定理B戴維南定理C彌爾曼定理3.某有源二端網(wǎng)絡開路電壓為6V,短路電流為2A則其內(nèi)阻為(B)A2ΩB3ΩC4ΩD6Ω4.用疊加原理計算復雜電路,就是把一個復雜電路化為(

A

)電路進行計算的。

A單電源

B較大

C較小

DR、L圖3.20選擇題6電路5.某電路有3個節(jié)點和7條支路,采用支路電流法求解各支路電流時,應列出電流方程和電壓方程的個數(shù)分別為(C)圖3.20選擇題6電路A3、4B4、3C2、5D4、76.如圖3.20所示,該網(wǎng)絡的開路電壓為(B)A9VB18VC3VD6V7.某電路用支路電流法求解的方程組如下:I1+I2=I3R1I1+R3I3-E1=0-R2I2+E2-R3I3=0,該電路的支路數(shù)為(C)A1B2C3D48.結(jié)點電壓法是以(A)作為電路的獨立變量,實質(zhì)上是(A)的體現(xiàn)。A結(jié)點電壓,KCLB結(jié)點電壓,KVLC支路電流,KCLD支路電流,KVL9.實驗測得某有源二端網(wǎng)絡的開路電壓為10V,短路電流為5A,則當外接8電阻時,其端電壓為(C)。A 10VB 5VC 8VD 2V10.有源二端電阻網(wǎng)絡外接電阻時,輸出電流為0.5A,電壓為3V;當外接電阻變?yōu)闀r,電流為1.5A,電壓為1V,則其戴維南等效電路中=(C),=(C)。A2V,4B2V,2C4V,2D4V,4四.分析計算題RS1B+US1-+US2-RLI1I2IRS1B+US1-+US2-RLI1I2IA解:I1+I2=IRS2I1RS1+IRL-USI=0RS2I2RS2+IRL-US2=0圖3.21計算題1電路I1+I2=I圖3.21計算題1電路I1+30I-250=0+40V-4Ω+40V-4Ω圖3.22計算題2電路+40V-2Ω10Ω2Ω8Ω5ΩI得:I=8AI1=10AI2=-2A2.用戴維南定理求解圖3.22所示電路中的電流I。解:斷開待求支路,求出等效電源因此電流為A3.先將圖3.23所示電路化簡,然后求出通過電阻R3的電流I3。I3圖3.23計算題3電路I3圖3.23計算題3電路10A+1Ω5A-20V1Ω1Ω1Ω1Ω1ΩI31ΩI31ΩI31ΩI31ΩI31Ω++10V-1Ω20V+20V5A+10A1Ω++10V-1Ω20V+20V5A+10A+5V-1Ω-+5V-1Ω1Ω1Ω-+5V-1Ω-+5V-1Ω1Ω1Ω--2Ω1Ω-2Ω1Ω+100V-AB10K5K+100V-AB10K5K5K50K-100V+5K+100V-10K-100V++100V+100V-100V-100V10kΩ5kΩ5kΩ10kΩ5kΩ50kΩ圖3.24計算題4電路解:聯(lián)立方程式求解可得VA≈-30.12VVB≈18.1V由此可得50kΩ電阻中的電流為mA電流I的實際方向由B點流向A點。5.用疊加定理求解圖3.25所示電路中的電流I。圖3.25計算題5電路+圖3.25計算題5電路+125V-40Ω+120V-60Ω60Ω36ΩI解:當125V電源單獨作用時當120V電源單獨作用時電流I為以上兩電流的疊加,即:6.用疊加原理求如圖3.26電路中的電流I2解:應用疊加定理求解。首先求出當理想電流源單獨作用時的電流I2′為圖3.26計算題6電路圖3.26計算題6電路再求出當理想電壓源單獨作用時的電流I2″為根據(jù)疊加定理可得I2=I2′+I2″=0.5+0.08=0.58A7.電路如圖3.27所示,試求電路中的電流I。解:等效電路圖3.27計算題7電路圖3.27計算題7電路8.求解圖3.28所示電路的戴維南等效電路。圖3.28計算題8電路解:開路電壓圖3.28計算題8電路Uab=等效電阻Rab=I圖3.29計算題9電路C9.圖3.29所示電路,已知US=3V,IS=2A,求UI圖3.29計算題9電路C解:UAC=IS×2=2×2=2VUAC-US-UAB=0UAB=UAC-US=4-3=1V或UAB=IS×2-US=2×2-3=1V圖3.30計算題10電路圖3.30計算題10電路10.如圖3.30所示電路,已知U=3V,求R。解:(1)將電流源等效為電壓源(2)2+4I1-3=0I1=1/4mA(3)4I2+10-3=0I2=-7/4mA(4)I1+I2+I3=0I3=3/2mA(5)R=10ΩUOC2.5ΩU10ΩUOC2.5ΩUOC5ΩUOC20ΩUOC14ΩUOC12.5V+-圖3.31計算題11電路I解:將待求支路斷開,先求出戴維南等效電源再把待求支路接到等效電源兩端,應用全電路歐姆定律即可求出待求電流為3Ω6Ω9V6VAB圖3.32計算題12電路12.3Ω6Ω9V6VAB圖3.32計算題12電路解:(1)UAB=-9+3I=-4VRAB=6//3=2Ω(2)13.如圖3.33所示電路中,當時,電阻為多少?(a)(b)(c)圖3.33計算題13電路解:應用戴維寧定理將圖(a)等效變換為圖(c),其中:由電路圖(b)根據(jù)KVL可列方程即得及所以當時,練習四答案一、填空題1.反映正弦交流電振蕩幅度的量是它的最大值;反映正弦量隨時間變化快慢程度的量是它的頻率;確定正弦量計時始位置的是它的初相位。2.正弦量的有效值等于與其熱效應相同的直流電的數(shù)值。實際應用的電表交流指示值和我們實驗的交流測量值,都是指交流電的有效值。工程上所說的交流電壓、交流電流的數(shù)值,通常也都是指交流電的有效值,此值與正弦交流電最大值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是:最大值=有效值。3.已知正弦量A,則它的有效值相量的模等于10A;它的有效值相量的幅角等于-60o。4.電感元件上的電壓、電流相位存在900關系,且電壓超前電流900;電容元件上的電壓、電流相位也存在900關系。5.電壓三角形是相量圖,因此可定性地反映各電壓相量之間的大小關系及相位關系,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不是相量圖,因此它們只能定性地反映各量之間的大小關系。6.正弦交流電路中,電阻元件上的阻抗=R,與頻率無關;電感元件上的阻抗=ωL,與頻率成正比;電容元件上的阻抗=1/ωC,與頻率成反比。7.相量分析法,就是把正弦交流電路用相量模型來表示,其中正弦量用相量代替,R、L、C電路參數(shù)用對應的復阻抗表示,則直流電阻性電路中所有的公式定律均適用于對相量模型的分析,只是計算形式以復數(shù)運算代替了代數(shù)運算。8.電阻的電壓和電流構(gòu)成的是有功功率,用P表示,單位為瓦特;電感和電容的電壓和電流構(gòu)成無功功率,用Q表示,單位為乏爾。9.復功率的實部是有功功率,單位是瓦特;復功率的虛部是無功功率,單位是乏爾;復功率的模對應正弦交流電路的視在功率,單位是伏安。10.復功率的模值對應正弦交流電路的視在功率,其幅角對應正弦交流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相位差,復功率的實部對應正弦交流電路的有功功率,虛部對應正弦交流電路的無功功率。11.R、L、C串聯(lián)電路中,電路復阻抗虛部大于零時,電路呈感性;若復阻抗虛部小于零時,電路呈容性;當電路復阻抗的虛部等于零時,電路呈電阻性,此時電路中的總電壓和電流相量在相位上呈同相關系,稱電路發(fā)生串聯(lián)諧振。12.RLC串聯(lián)電路出現(xiàn)路端電壓與電流同相的現(xiàn)象稱電路發(fā)生了串聯(lián)諧振。串聯(lián)諧振時,電路的阻抗最小,且等于電路中的電阻R,電路中的電流最大,動態(tài)元件L和C兩端的電壓是路端電壓的Q倍。13.電路發(fā)生并聯(lián)諧振時,電路中的阻抗最大,且呈純電阻性質(zhì),總電流最小,且與路端電壓同相位,動態(tài)元件L和C兩支路的電流是輸入總電流的Q倍。14.在含有L、C的電路中,出現(xiàn)總電壓、電流同相位,這種現(xiàn)象稱為諧振。這種現(xiàn)象若發(fā)生在串聯(lián)電路中,則電路中阻抗最小。15.品質(zhì)因數(shù)越大,電路的選擇性越好,但不能無限制地加大品質(zhì)因數(shù),否則將造成通頻帶變窄,致使接收信號產(chǎn)生失真。16.正弦交流電路中,負載上獲得最大功率的條件是,最大功率為US2417.能量轉(zhuǎn)換中過程不可逆的功率稱有功功率,能量轉(zhuǎn)換中過程可逆的功率稱無功功率。能量轉(zhuǎn)換過程不可逆的功率意味著不但向電源吸收電能,而且還有電能的消耗;能量轉(zhuǎn)換過程可逆的功率則意味著只儲存不消耗。二、判斷題1.電感元件在直流電路中相當于短路。(∨)2.在RLC并聯(lián)的正弦電流電路中,總電流有效值總是大于各元件上的電流有效值。(χ)3.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它的最大值、角頻率和相位。(χ)4.無論是直流還是交流電路,負載上獲得最大功率的條件都是。(χ)5.無功功率的概念可以理解為這部分功率在電路中不起任何作用。(χ)6.正弦量可以用相量來表示,因此相量等于正弦量。(χ)7.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壓超前電流時,電路一定呈感性。(∨)8.視在功率在數(shù)值上等于電路中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之和。(χ)9.超前為45°電角。(χ)10.單一電感、電容元件的正弦交流電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為零。(∨)11.為確保中線(零線)在運行中安全可靠不斷開,中線上不允許接保險絲和開關!(∨)12.幾個電容元件相串聯(lián),其電容量一定增大。(χ)13.提高功率因數(shù),可使負載中的電流減小,因此電源利用率提高。(χ)14.工程實際應用中,感性電路多于容性電路。(∨)15.電阻電感相并聯(lián),IR=3A,IL=4A,則總電流等于5A。(∨)16.電阻元件上只消耗有功功率,不產(chǎn)生無功功率。(∨)17.幾個復阻抗相加時,它們的和增大;幾個復阻抗相減時,其差減小。(χ)18.只要在感性設備兩端并聯(lián)一電容器,即可提高電路的功率因數(shù)。(χ)19.RLC多參數(shù)串聯(lián)電路由感性變?yōu)槿菪缘倪^程中,必然經(jīng)過諧振點。(∨)20.實際電感線圈上電壓、電流之間存在著相位關系,產(chǎn)生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21.由電壓、電流瞬時值關系式來看,電容元件和電感元件都屬于動態(tài)元件。(∨)22.耐壓值為220V的電容器可以放心地用在180V的正弦交流電路中。(χ)23.RLC串聯(lián)電路的復阻抗可用三角形表示其實部、虛部及模三者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24.一個多參數(shù)串聯(lián)的正弦交流電路,其電路阻抗的大小與電路頻率成正比。(χ)25.線路上功率因數(shù)越低,輸電線的功率損耗越大,為降低損耗必須提高功率因數(shù)。(∨)26.電壓和電流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電量,因此它們都是矢量。(χ)27.感性電路的功率因數(shù)往往要比容性電路的功率因數(shù)高。(χ)28.線性無源二端網(wǎng)絡的等效復阻抗Z與等效復導納Y互為倒數(shù)。(∨)29.串聯(lián)諧振電路不僅廣泛應用于電子技術(shù)中,也廣泛應用于電力系統(tǒng)中。(χ)30.串聯(lián)諧振在L和C兩端將出現(xiàn)過電壓現(xiàn)象,因此也把串諧稱為電壓諧振。(∨)31.燈泡與可變電阻并聯(lián)接到電壓源上,當可變電阻減小時燈泡的分流也減小,所以燈泡變暗。(χ)32.諧振電路的品質(zhì)因數(shù)越高,電路選擇性越好,因此實用中Q值越大越好。(χ)33.避免感性設備的空載,減少感性設備的輕載,可自然提高功率因數(shù)。(√)34.并聯(lián)諧振在L和C支路上出現(xiàn)過流現(xiàn)象,因此常把并諧稱為電流諧振。(∨)三、單項選擇題1.交流電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頻率、(C)。

A.相位

B.角度

C.初相角

D.電壓2.已知:C1=6μF,C2=4μF,兩電容器并聯(lián),則等效電容為(D)A2.4μFB3μFC8μFD10μF3.白熾燈上寫著額定電壓220V,是指(A)A有效值B瞬時值C最大值D平均值4.已知A,)A,則(C)A、i1超前i260°B、i1滯后i260°C、相位差無法判斷5.已知工頻電壓有效值和初始值均為380V,則該電壓的瞬時值表達式為(B)A、VB、VC、V6.某單相交流電路,A、B兩點電壓大約8V,為了確認電壓值,應選用萬用表的(B)檔。A、DC10VB、AC10VC、DC50VD、AC50V7.電容元件的正弦交流電路中,電壓有效值不變,當頻率增大時,電路中電流將(A)A、增大B、減小C、不變8.實驗室中的交流電壓表和電流表,其讀出值是交流電的(B)。A、最大值B、有效值C、瞬時值9.u=-i=5cosA、25°B、95°C、115°10.標有額定值為“220V、100W”和“220V、25W”白熾燈兩盞,將其串聯(lián)后接入220V工頻交流電源上,其亮度情況是(B)A、100W的燈泡較亮B、25W的燈泡較亮C、兩只燈泡一樣亮11.當電阻R上的、參考方向為非關聯(lián)時,歐姆定律的表達式應為(B)A、B、C、D、12.在正弦交流電路中,電感元件的瞬時值伏安關系可表達為(C)A、B、u=jiωLC、13.一個電熱器,接在10V的直流電源上,產(chǎn)生的功率為P。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電源上,使其產(chǎn)生的功率為P/2,則正弦交流電源電壓的最大值為(C)A、7.07VB、5VC、10V14.已知電路復阻抗Z=(3-j4)Ω,則該電路一定呈(B)。圖3A、感性B、容性C、阻性圖315.R、L串聯(lián)的正弦交流電路中,復阻抗為(B)A、B、C、16.下列說法中,(A)是正確的。A、串諧時阻抗最小B、并諧時阻抗最小C、電路諧振時阻抗最小17.在電阻元件的正弦交流電路中,伏安關系表示錯誤的是(B)A、B、U=IRC、18.RLC并聯(lián)電路在f0時發(fā)生諧振,當頻率增加到2f0時,電路性質(zhì)呈(B)A、電阻性B、電容性C、電感性19.電感、電容相串聯(lián)的正弦交流電路,消耗的有功功率為(C)A、UIB、I2XC、020.在RL串聯(lián)電路中,R=30Ω,XL=40Ω,在其輸入端加上50伏頻率為50赫茲的交流電,那么流過該電路的電流為(D)。A、1.7AB、5AC、0.71AD、1A21.每只日光燈的功率因數(shù)為0.5,當N只日光燈相并聯(lián)時,總的功率因數(shù)(C);若再與M只白熾燈并聯(lián),則總功率因數(shù)(A)A、大于0.5B、小于0.5C、等于0.522.某正弦電壓的有效值為380V,頻率為50Hz,在t=0時的值u=380V,則該正弦電壓的表達式為(C)A、u=380sin(314t+900)VB、u=380sin(314t)VC、u=380sin(314t+450)VD、u=380sin(314t-450)V23.在L=1mH電感兩端加上電壓,則流過電感的電流I為(C)。A、10mAB、10AC、10AD、24.電感元件的正弦交流電路中,電壓有效值不變,當頻率增大時,電路中電流將(B)A、增大B、減小C、不變25.314μF電容元件用在100Hz的正弦交流電路中,所呈現(xiàn)的容抗值為(C)A、0.197ΩB、31.8ΩC、5.1Ω26.周期T=1S、頻率f=1Hz的正弦波是(C)A、4cos314tB、6sin(5t+17°)C、4cos2πt27.關于提高功率因數(shù)的幾種說法,正確的是(A)A、為了提高電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線路上的功率損耗,必須提高線路的功率因數(shù)B、為了提高電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線路上的功率損耗,必須提高用電器的功率因數(shù)C、為了提高電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線路上的功率損耗,必須在用電器兩端并聯(lián)適當電容28.某實驗室有額定電壓220V、額定功率100W的白熾燈12盞,另有額定電壓220V、額定功率2kW的電爐5臺,都在額定狀態(tài)下工作,則在2小時內(nèi)消耗的總電能為(C)。A、22kWhB、10.4kWhC、22.4kWhD、20.4kWh四、計算題練習五答案一、填空題1.兩個具有互感的線圈,它們繞向一致的端子稱為同名端。2.兩個全耦合的互感線圈電感分別是0.4H和1.6H,則它們之間的互感系數(shù)是0.8H;當它們順串時,其等效電感L順=3.6H,當它們反串時,其等效電感L反=0.4H。3.穿過本線圈中的電流變化而在本線圈兩端產(chǎn)生的感應電壓稱為自感電壓;由相鄰線圈中的電流變化而在本線圈兩端產(chǎn)生的感應電壓稱為互感電壓。4.理想變壓器的理想條件是:①變壓器中無損耗,②耦合系數(shù)K=1,③線圈的電感量和互感量均為無窮大。5.理想變壓器次級負載阻抗折合到初級回路的等效阻抗Z1n=n2RL。6.兩個具有互感的線圈同側(cè)相并時,其等效電感為;它們異側(cè)相并時,其等效電感為。二、判斷題1.由同一電流引起的感應電壓,其極性始終保持一致的端子稱為同名端。(∨)2.通過互感線圈的電流若同時流入同名端,則它們產(chǎn)生的感應電壓彼此增強。(∨)3.兩個相鄰較近的線圈總是存在互感的。(錯)4.理想變壓器的其中一個特性是初級與次級電流之比等于它們的匝數(shù)之比。(χ)5、兩個串聯(lián)互感線圈的感應電壓極性,取決于電流流向,與同名端無關。(χ)三、單項選擇題1.兩互感線圈同側(cè)相并時,其等效電感量L同=(A)A、B、C、2.兩互感線圈順向串聯(lián)時,其等效電感量L順=(C)A、B、C、3.兩互感線圈的耦合系數(shù)K=(B)A、B、C、4.變壓器不能變換(B)A、交流電壓B、直流電壓C、交流電流D、交流阻抗5.線圈幾何尺寸確定后,其互感電壓的大小正比于相鄰線圈中電流的(C)A、大小B、變化量C、變化率四、計算題練習六答案一、填空題1.我們把三個大小相等、頻率相同,在相位上互差1200度的正弦交流電稱為對稱三相交流電。2.三相電源作Y接時,由各相首端向外引出的輸電線俗稱火線,由各相尾端公共點向外引出的輸電線俗稱中性線,這種供電方式稱為三相四線制。3.三相四線制供電系統(tǒng)中,電源可以向負載提供線電壓和相電壓兩種不同的電壓值。其中線電壓是相電壓的倍,且相位上超前與其相對應的相電壓電角。4.相線與相線之間的電壓稱為線電壓,相線與零線之間的電壓稱為相電壓。電源Y接時,數(shù)量上UlUp;若電源作Δ接,則數(shù)量上Ul1Up。5.相線中流過的電流稱為線電流,負載上流過的電流稱為相電流。當對稱三相負載作Y形連接時,數(shù)量上Il1Ip;當對稱三相負載Δ形連接,IlIp。6.當三相電路對稱時,三相瞬時功率之和是一個常數(shù),其值等于三相電路的有功功率,由于這種性能,使三相電動機的穩(wěn)定性高于單相電動機。7.對稱三相電路中,三相總有功功率,單位瓦特;三相總無功功率,單位乏爾;三相總視在功率S=,,單位伏安。8.對稱三相交流電在相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