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物質(zhì)的制備專項復習含答案_第1頁
2021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物質(zhì)的制備專項復習含答案_第2頁
2021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物質(zhì)的制備專項復習含答案_第3頁
2021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物質(zhì)的制備專項復習含答案_第4頁
2021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物質(zhì)的制備專項復習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之物質(zhì)的制備

一.選擇題(共3小題)

1.(2021?蘇州)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zhì)間轉(zhuǎn)化能實現(xiàn)的是()

A.CuCuO、為S°wCuSO4溶液

B.S:QSO2KH2s04溶液

點燃

C.FeaO」翼.Fe稀HC*eCh溶液

后加

D.NaOH溶液巴Na2cO3溶液迎1溶液NaCl溶液

2.(2021?大慶)某化肥廠以煤、空氣、水為原料合成氨,生產(chǎn)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

誤的是()

煤、空「、水H:0小部分NH3

.設t著2rn設備3()

ICO2氏CT也N2NH3海氨儲槽

coI

NH4HCO3

A.氨氣轉(zhuǎn)變?yōu)橐喊笔欠艧徇^程

吉洱

B.設備1中此反應C+H2O(氣)向CO+H2一定發(fā)生

C.設備2中發(fā)生的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化合反應

D.設備3中參加反應的N2和H2的質(zhì)量比為14:I

3.(2021?連云港)回收含銅廢料(主要成分為Cu)中的銅,部分實驗流程如圖:

濾渣濾液X

注:灼燒后得到黑色固體和殘留物,殘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下列關于該流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灼燒”的主要目的是將Cu轉(zhuǎn)變?yōu)镃uO

B.濾液X中的溶質(zhì)為FeSCU

C.“酸溶”和“還原”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均為置換反應

D.將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Cu

二.填空題(共4小題)

4.(2021?宿遷)海洋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部分途徑如圖。

過量過量

已知:粗鹽中的雜質(zhì)有泥沙、MgCh.CaCh,流程中部分操作及試劑已省略。

(1)試劑X的作用是除去粗鹽中的Ca2+,則試劑X為(填化學式)。

(2)“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操作2”的名稱為。

(3)濾渣中除泥沙外,還含有。

(4)實際生產(chǎn)中,步驟1常選用作為沉淀劑。

(5)步驟2需電解狀態(tài)的MgCl2以獲得金屬鎂。

5.(2021?大慶)氯化亞銅CuCl是一種難溶于水和乙醇且在潮濕空氣中易變質(zhì)的物質(zhì),廣

泛應用于冶金、電鍍、醫(yī)藥等行業(yè)、CuCl的制備流程如圖:

H。NaClNa2sO3

濾港口

(1)“操作Y”名稱是。

(2)CuCl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

(3)請配平“反應H”的化學方程式:CuCl2+Na2s03+出0=

CuClI+NaCl+H2so4。

(4)在“濾液n”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水除外)是。(填化學式)

(5)“醇洗”的目的是,防止后續(xù)過程中氯化亞銅變質(zhì)。

6.(2021?徐州)已知: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得到飽和錢鹽水,飽和鉉鹽水能與CO2發(fā)

生反應:NaCl+NH3+CO2+H2O—NaHCO3I+NH4CI。某學習小組以飽和食鹽水等為原料

制備純堿的主要流程如圖:

NH3CO2

II

反應川過濾川熱解產(chǎn)品

食鹽水_L___JL__l

(1)常溫時,飽和錢鹽水的pH(填“=”或“>")7o反應時,溶液中生成的

NH4C1中含有原子團的名稱是。

(2)過濾時,若經(jīng)兩次過濾濾液仍渾濁其原因可能是(任寫一條)。

(3)熱解時,NaHCCh分解得到Na2co3、CO2和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7.(2021?孝感)煤燃燒時產(chǎn)生的粉煤灰(主要成分為AI2O3、SiO2及少量Fe2O3等)也是

一種可利用的資源。以粉煤灰為原料制取A12O3的部分工藝流程如圖:

【資料】

①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吉*日

>

②燃燒時發(fā)生的反應為:2A1C136H2O?AI2O3+6HCI+9H2O

(1)操作I是。

(2)寫出“酸浸”步驟中鹽酸與AI2O3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3)“除鐵”時發(fā)生的反應為FeC13+3NH4HCO3=3NH4Cl+XI+3CO2t,X的化學式

為。

(4)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為。

(5)高溫燒結的AI2O3,又稱人造剛玉,可用于制機械軸承、耐高溫均煙、高強度陶瓷

等。由此可推知AI2O3性質(zhì)為(任寫一種)。

三.解答題(共8小題)

8.(2021?蘇州)碳酸氫鏤是一種常用的化學肥料。工業(yè)生產(chǎn)碳酸氫錢的一種流程如圖所示:

r——1^_HC

H:0WIT-

煤---土片碳應化

空氣__?陽飛?壓縮

循環(huán)

NH4HCO3溶流

催化劑

已知:“合成”步驟中發(fā)生的反應為N2+3H2臂二空7.2NHO

局溫[§]壓3

(1)碳酸氫鏤屬于化肥中的.肥。

(2)“造氣”步驟中為加快反應速率,可采取的具體措施有(寫一條即可)。

(3)“碳酸化”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o該步驟在較低溫度下進行的原因是

(4)“碳酸化”步驟的作用是制取碳酸氫錢和

(5)“循環(huán)”的目的是

9.(2021?連云港)過氧乙酸(CH3coOOH)作為一種消毒劑,在新冠防疫中發(fā)揮了重要作

用。

(1)組成。下列關于過氧乙酸的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

a.屬于有機物

b.H、O原子個數(shù)比為2:1

c.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

(2)變化。過氧乙酸不穩(wěn)定,能分解為乙酸(CH3coOH)和氧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

(3)制備。實驗室中用如圖1所示裝置制備過氧乙酸,反應原理為

濃硫酸

CH3coOH+H2O2…久CH3coe)0H+H20。

A

①濃硫酸的作用是。

②該反應須控制在40℃左右進行,可用對三頸燒瓶進行加熱。

(4)拓展。除過氧乙酸外,NaClO等含氯消毒劑也可有效滅活新冠病毒。利用如圖2所

示裝置電解飽和NaCl溶液可制取少量NaClO消毒液。電解過程中,a極區(qū)生成。2,b

極區(qū)生成氣體單質(zhì)M和NaOHo

①氣體M具有可燃性,其化學式為。

②C12與NaOH反應生成NaClO、NaCl和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0.(2021?廣西)某工廠生產(chǎn)高鎰酸鉀的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混合加熱室”發(fā)生的主要是(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2)“電解室”反應中,反應前后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元素有(寫元素符號)。

(3)生產(chǎn)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寫化學式)。

(4)寫出氧化室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5)取47.4g高鈦酸鉀,加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共收集到3.2g氧氣,計算剩余固體中氧

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計算結果保留到0.1%)。

II.(2021?深圳)某科學興趣小組,用廢渣(主要為CaCCh,還含有C、FezCh、MgO等少

量雜質(zhì))去制作CaCb,反應過程如圖所示。

I過程

(1)1過程中加過量稀鹽酸溶液的目的是。

(2)I過程中MgO發(fā)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此反應為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3)濾渣一的成分為(填化學式)。

(4)x溶液為(填化學式)。

(5)NaCl在生活中的用處:(寫一例)。

(6)已知CaC12與焦炭、BaSCU在高溫下生成BaC12和CO和CaS,寫出該反應的方程

式:。

12.(2021?桂林)早在戰(zhàn)國時期,《周禮?考工記》就記載了我國勞動人民制取KOH以漂洗

絲帛的工藝。大意是:先將干燥的木頭燒成灰(含K2co3),用其灰汁浸泡絲帛,再加入

石灰即可。如圖為模擬該法制取KOH的工藝流程。請回答有關問題。

CO:

(1)桂林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2)實驗室里進行操作②、操作③均用到的玻璃儀器是。

(3)“反應池”中發(fā)生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o

(4)“制漿”中發(fā)生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o

(5)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是。

(6)“燃燒窯”中產(chǎn)生的熱量可供煨燒和操作(填“①”、"②”或“③”)利

用。

13.(2021?揚州)天然氣(主要成分為CH4)作為清潔能源,正逐步走進城鄉(xiāng)居民生活。

(1)“西氣東輸”工程利于國家能源和產(chǎn)業(yè)結構調(diào)整,極大改善了沿線居民生活質(zhì)量。

①為防止傳輸天然氣的鋼管被腐蝕,可采取的措施有(寫出一種)。

②CH4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該過程(填“釋放”或

“吸收”)能量。

③天然氣的使用可有效減少酸雨形成。下列現(xiàn)象與酸雨有關的是o

A.石刻文物被腐蝕

B.全球海平面上升

(2)工業(yè)上以CH4為原料生產(chǎn)H2,制取原理如圖所示:

H:OH:OH2O

洗滌酒

已知變換塔、洗滌塔發(fā)生的主要反應依次是:CC+H2c―正樂件CTh+H,.CO2+H2O

-H2c。3o

①“轉(zhuǎn)化爐”中有H2產(chǎn)生,參加反應的CH4與H20的質(zhì)量比上始士]=___________o

m(H20)

②“洗滌塔”中氣體從塔底通入,水從塔頂噴淋。這樣操作的優(yōu)點是。

③若有32gCH4參與反應(假設各步反應都完全轉(zhuǎn)化),理論上可制得gH20

(3)我國是世界上首個成功試采海域可燃冰的國家。可燃冰是CH4被H2O分子形成的

籠包裹,在海底低溫和高壓作用下形成的結晶物質(zhì)。

①可燃冰樣品常存放于液氮儲存罐中,其原因是o

②可燃冰有多種結構,某H型可燃冰的化學式為CH4?XH2O,分析其結構發(fā)現(xiàn):平均34

個H2O分子構成6個籠,每個籠只容納一個CH4或H2O分子。這6個籠內(nèi)容納的CH4

與H20分子個數(shù)比是(填最小整數(shù)比)。

HO―?

由:、

14.(2021?連云港)在鋼鐵工業(yè)推進碳減排、碳捕集的過程中,化學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焦炭煉鋼”是先將鐵精礦(Fe2O3)和焦炭同時加入高爐,鼓入熱空氣,充分反應

后得到生鐵,再將生鐵轉(zhuǎn)移至煉鋼爐中煉制得鋼。

①高爐煉鐵的主要反應原理是在高溫下,奪取了Fe2O3里的氧將鐵還原出來。

②某鋼鐵廠每年需要向高爐中加入120萬噸的焦炭,若加入的焦炭全部轉(zhuǎn)化為CO2,則

該鋼鐵廠每年排放CO2的質(zhì)量為萬噸。

(2)為了實現(xiàn)CO2的捕集利用,我國研制出一種多功能復合催化劑(含NaFe3O4),能

將CO2轉(zhuǎn)化為汽油,轉(zhuǎn)化步驟如下:

COz/pCo/iT(CH2)''步詢汽油

①步驟I除生成co外,還生成另一種氧化物。該氧化物的化學式是。

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填字母)。

a.所得汽油中含有C、H兩種元素

b.NaFe3O4中O為-2價,F(xiàn)e為+3價

C.上述轉(zhuǎn)化不僅有利于CO2減排,還可以減輕人類對化石能源的需求

(3)一種以“氫能煉鋼”替代“焦炭煉鋼”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鐵精礦(FeiOj)

X尸H:O廢鋼

I海綿狀鐵

①高溫下,用H2煉鐵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跟“焦炭煉鋼”工藝相比,“氫能煉鋼”的主要優(yōu)點有。

③從物質(zhì)組成的角度,說明向煉鋼爐中加入廢鋼的目的:。

15.(2021?南京)金屬材料在日常生活、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用途。

(1)鋼鐵是使用最多的金屬材料。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合金,其中生鐵的含

碳量(填“大于”或“小于”)鋼的含碳量。

(2)在鋼中加入不同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其性能,例如,加入鶴可以增強合金鋼的耐磨

性等。用黑鋁礦制備鴇的過程如圖所示:

W

(鑄)

(注:鴇酸是難溶于水的黃色固體。)

①鴇酸鈉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為

②填寫下表。

步驟化學方程式基本反應類型

II—復分解反應

III—分解反應

IV----------------------

2021年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之物質(zhì)的制備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3小題)

1.(2021?蘇州)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zhì)間轉(zhuǎn)化能實現(xiàn)的是()

CU_2^CUO^H2S04CUSO4溶液

A.

S2L?SO2H^°HSO4溶液

B.?

點燃‘

Fe3O4g.Fe稀HC^FeCb溶液

C.

rsi-dm

溶液溶液邈溶液

D.NaOH22£Na2cO3£1NaCl

【考點】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和制備.

【專題】物質(zhì)的制備.

【分析】一步反應實現(xiàn)即原物質(zhì)只發(fā)生一個反應即可轉(zhuǎn)化為目標物質(zhì),根據(jù)所涉及物質(zhì)

的性質(zhì),分析能否只通過一個反應而實現(xiàn)即可。

【解答】解:A、銅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氧化銅,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轉(zhuǎn)

化均能一步實現(xiàn),故選項正確。

B、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與水生成亞硫酸,不能一步反應生成硫酸,

故選項錯誤。

C、四氧化三鐵與一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鐵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

亞鐵溶液和氫氣,不能一步反應生成氯化鐵,故選項錯誤。

D、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與氯化鉀交換成分沒有沉淀或氣體

或水生成,不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熟練掌握所涉及物質(zhì)的性質(zhì)、抓住關鍵詞“能否一步實現(xiàn)”

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

2.(2021?大慶)某化肥廠以煤、空氣、水為原料合成氨,生產(chǎn)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

誤的是()

NH4HCO3

A.氨氣轉(zhuǎn)變?yōu)橐喊笔欠艧徇^程

B.設備1中此反應C+H2。(氣)-C0+H2一定發(fā)生

C.設備2中發(fā)生的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化合反應

D.設備3中參加反應的N2和H2的質(zhì)量比為14:1

【考點】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和制備;反應類型的判定.

【專題】物質(zhì)的制備.

【分析】A、根據(jù)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分析回答此題;

B、根據(jù)加入物質(zhì)和生成物質(zhì)名稱推斷化學方程式;

C、根據(jù)反應特點總結反應類型;

D、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此題。

【解答】解:A、氨氣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需要液化,屬于放熱過程,選項A正確;

B、設備1中加入碳和水,生成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氣,一氧化碳被排出,因此只

有碳與水反應才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一氧化碳再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因此

碳與水蒸氣的反應一定發(fā)生,才可以確保產(chǎn)生氣體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氫氣,選項

B正確;

C、通入氮氣和氫氣不參與反應,二氧化碳、水和氨氣反應生成碳酸氫鍍,符合多變一的

特點,所以為化合反應,選項C正確;

D、反應方程式為N2+3H2=2NH3,氮氣和氫氣質(zhì)量比=(28X1):(2X3)=28:6=14:

3,選項D錯誤;

故選:D。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要將題中的知識認知透,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進行解答。

3.(2021?連云港)回收含銅廢料(主要成分為Cu)中的銅,部分實驗流程如圖:

稀硫酸稍過量鐵屑

含銅

—?灼燒—?酸溶—?過濾—?還原f過濾

廢料Cu、Fe

濾渣濾液X

注:灼燒后得到黑色固體和殘留物,殘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下列關于該流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灼燒”的主要目的是將Cu轉(zhuǎn)變?yōu)镃uO

B.濾液X中的溶質(zhì)為FeSCU

C.“酸溶”和“還原”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均為置換反應

D.將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Cu

【考點】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和制備;反應類型的判定.

【專題】物質(zhì)的制備.

【分析】A、根據(jù)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鐵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

液和銅,進行分析判斷。

C、“酸溶”的過程中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還原”過程中鐵能與硫酸

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銅在加熱條件下能生成氧化銅,“灼燒”的主要目的是將Cu轉(zhuǎn)變?yōu)镃uO,

故選項說法正確。

B、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過量的鐵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

溶液和銅,則濾液X中的溶質(zhì)為FeSO4,故選項說法正確。

C、“酸溶”的過程中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還原”過程中鐵能與硫酸

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酸溶”和“還原”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分別為復分解

反應、置換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D、將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鐵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氣,

銅不與稀硫酸反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Cu,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理解回收含銅廢料中的銅的部分實驗流程圖,熟練掌握酸

的化學性質(zhì)、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填空題(共4小題)

4.(2021?宿遷)海洋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部分途徑如圖。

過量過量

已知:粗鹽中的雜質(zhì)有泥沙、MgC12、CaCh,流程中部分操作及試劑已省略。

(1)試劑X的作用是除去粗鹽中的Ca2+,則試劑X為Na2c03(填化學式)。

(2)“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操作2”的名稱為蒸發(fā)。

(3)濾渣中除泥沙外,還含有碳酸鈣、氫氧化鎂。

(4)實際生產(chǎn)中,步驟1常選用氫氧化鈣作為沉淀劑。

(5)步驟2需電解熔融狀態(tài)的MgCl2以獲得金屬鎂。

【考點】氯化鈉與粗鹽提純;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和制備.

【專題】物質(zhì)的制備.

【分析】(1)根據(jù)碳酸根離子和鈣離子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進行分析;

(2)根據(jù)過濾可以將不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蒸發(fā)可以將晶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

進行分析;

(3)根據(jù)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

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進行分析;

(4)根據(jù)氫氧化鈣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進行分析;

(5)根據(jù)工業(yè)上電解熔融狀態(tài)下的氯化鎂獲得金屬鎂進行分析。

【解答】解:(1)碳酸根離子和鈣離子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所以試劑X的作用是除去

粗鹽中的Ca2+,試劑X為Na2co3;

(2)過濾可以將不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蒸發(fā)可以將晶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所

以“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操作2”的名稱為蒸發(fā);

(3)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

鎂沉淀和氯化鈉,濾渣中除泥沙外,還含有氫氧化鎂、碳酸鈣;

(4)氫氧化鈣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所以實際生產(chǎn)中,步驟1常選

用氫氧化鈣作為沉淀劑;

(5)工業(yè)上需電解熔融狀態(tài)的MgC”以獲得金屬鎂。

故答案為:(1)Na2co3;

(2)引流;蒸發(fā);

(3)氫氧化鎂、碳酸鈣;

(4)氫氧化鈣;

(5)熔融。

【點評】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

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5.(2021?大慶)氯化亞銅CuCl是一種難溶于水和乙醉且在潮濕空氣中易變質(zhì)的物質(zhì),廣

泛應用于冶金、電鍍、醫(yī)藥等行業(yè)、CuCl的制備流程如圖:

(1)“操作Y”名稱是過濾。

(2)CuCl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1o

(3)請配平“反應H”的化學方程式:2CuCb+1Na2SCh+1出0=2CuCl

I+2NaCI+1H2so4。

(4)在“濾液II”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水除外)是NaCI,(填化學式)

(5)“醇洗”的目的是隔絕水,防止后續(xù)過程中氯化亞銅變質(zhì)。

【考點】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和制備;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專題】物質(zhì)的制備.

【分析】(1)過濾能夠除去難溶于水的物質(zhì)。

(2)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

(3)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shù)都不變。

(4)在“濾液H”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水除外)是NaCI。

(5)“醇洗”的目的是隔絕水,防止后續(xù)過程中氯化亞銅變質(zhì)。

【解答】解:(1)“操作Y”名稱是過濾。

故填:過濾。

(2)CuCl中氯元素化合價是-1,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知,銅元素的

化合價為+1。

故填:+lo

(3)“反應H”的化學方程式:2CuC12+Na2sO3+H2O=2CUC1I+2NaCl+H2so4。

故填:2;1;1;2;2;1。

(4)在“濾液H”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水除外)是NaCI。

故填:NaClo

(5)“醇洗”的目的是隔絕水,防止后續(xù)過程中氯化亞銅變質(zhì)。

故填:隔絕水。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結合各方面條件進

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6.(2021?徐州)已知: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得到飽和錢鹽水,飽和鏤鹽水能與C02發(fā)

生反應:NaCl+NH3+CO2+H2O=NaHCO3I+NH4CI。某學習小組以飽和食鹽水等為原料

制備純堿的主要流程如圖:

NH3CO2

II

黑T反應小?過濾m熱解卜產(chǎn)品

(1)常溫時,飽和錢鹽水的pH>(填“=”或“>")7。反應時,溶液中生成的

NH4cl中含有原子團的名稱是鏤根。

(2)過濾時,若經(jīng)兩次過濾濾液仍渾濁其原因可能是濾紙有破損(或漏斗內(nèi)液面高

于濾紙的邊緣)(任寫一條)。

(3)熱解時,NaHCO3分解得到Na2co3、C02和H20,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HCO3△NazCOa+CO?t+H2O。

【考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和制

備.

【專題】物質(zhì)的制備.

【分析】(1)根據(jù)溶液酸堿性分析回答此題;考查常見原子團名稱:

(2)考查過濾操作注意事項;

(3)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據(jù)此書寫化學方程式。

【解答】解:(1)飽和食鹽水通入氨氣,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與氯化鈉可以共存,氨

水顯堿性,所以此時飽和錢鹽水顯堿性,pH>7;氯化錠中原子團為鏤根;

故答案為:>;錢根;

(2)過濾后濾液渾濁,說明濾紙有破損,漏斗內(nèi)液體過濾不徹底,或者漏斗內(nèi)液體液面

高于濾紙邊緣,未過濾直接進入濾液,造成濾液渾濁;

故答案為:濾紙有破損(或漏斗內(nèi)液面高于濾紙的邊緣);

(3)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氣體符

號,所以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Na2co3+CO2t+H20:

故答案為:2NaHCO3△Na2cO3+CO2t+H2O。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要將題中的知識認知透,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進行解答。

7.(2021?孝感)煤燃燒時產(chǎn)生的粉煤灰(主要成分為AI2O3、SiCh及少量Fe2O3等)也是

一種可利用的資源。以粉煤灰為原料制取AI2O3的部分工藝流程如圖:

【資料】

①SiC>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吉“日

②煨燒時發(fā)生的反應為:2Ale13?6H2O-皿AI2O3+6HCI+9H20

(I)操作I是過濾。

(2)寫出“酸浸”步驟中鹽酸與A12O3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12O3+6HC1=

2A1C13+3H2O。

(3)“除鐵”時發(fā)生的反應為FeC13+3NH4HCO3—3NHQ+XI+3CO2t,X的化學式為

Fe(OH)3。

(4)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為鹽酸。

(5)高溫燒結的AI2O3,又稱人造剛玉,可用于制機械軸承、耐高溫用煙、高強度陶瓷

等。由此可推知AI2O3性質(zhì)為硬度大(其他合理答案亦可)(任寫一種)。

【考點】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和制備;質(zhì)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專題】物質(zhì)的制備.

【分析】(1)考查固液分離的常用方法;

(2)氧化鋁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據(jù)此書寫化學方程式;

(3)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推斷化學式;

(4)根據(jù)工藝流程圖分析回答此題;

(5)根據(jù)題目信息分析回答此題。

【解答】解:(1)經(jīng)過操作I實現(xiàn)了固液分離,常用的方法為過濾;

故答案為:過濾。

(2)鹽酸與氧化鋁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學方程式為

AI2O3+6HCI=2AlCh+3H2O;

故答案為:AI2O3+6HCI-2AICI3+3H2Oo

(3)反應前含有1個鐵原子,3個氯原子,3個氮原子,15個氫原子,3個碳原子和9

個氧原子,反應后目前有3個氮原子,12個氫原子,3個氯原子,3個碳原子和6個氧原

子,因此還應有1個鐵原子,3個氧原子和3個氫原子,正好組成1分子氫氧化鐵;

故答案為:Fe(OH)3。

(4)六水氯化鋁煨燒后生成鹽酸,鹽酸又進入酸浸的操作步驟,因此鹽酸可以循環(huán)使用;

故答案為:鹽酸。

(5)可以用于機械軸承,說明抗壓能力強,不易被粉碎,因此說明硬度大,制備耐高溫

的用竭,說明其耐高溫,所以說明氧化鋁性質(zhì)時,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故答案為:硬度大(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要將題中的知識認知透,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進行解答。

三.解答題(共8小題)

8.(2021?蘇州)碳酸氫鏤是一種常用的化學肥料。工業(yè)生產(chǎn)碳酸氫錢的一種流程如圖所示:

空氣

NHFCCh溶港

已知:“合成”步驟中發(fā)生的反應為N2+3H2??楚2NH3。

局溫圖壓

(1)碳酸氫鍛屬于化肥中的氮肥。

(2)“造氣”步驟中為加快反應速率,可采取的具體措施有將煤粉碎(或升高溫度或

加入催化劑)(寫一條即可)。

(3)“碳酸化”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NH3+CO2+H2O—NH4HCO3。該步驟在較低溫

度下進行的原因是防止碳酸氫錢分解,減少氨水的揮發(fā)。

(4)“碳酸化”步驟的作用是制取碳酸氫錠和吸收二氧化碳,分離出氮氣和氫氣。

(5)”循環(huán)”的目的是提高氮氣、氫氣的利用率,節(jié)約資源。

【考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和制備.

【專題】物質(zhì)的制備.

【分析】(1)根據(jù)氮肥的特點考慮;

(2)根據(jù)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升高溫度加入催化劑都可以加快反應速率,進行分析;

(3)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寫出方程式;根據(jù)碳酸氫錢受熱易分解回答本題;

(4)根據(jù)圖示分析作用;

(5)循環(huán)可以提高氮氣、氫氣的利用率,節(jié)約資源。

【解答】解:(1)碳酸氫鉉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

(2)將煤粉碎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升高溫度或加入催化劑都可以加快反應速率:

(3)反應物是氨氣、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氫鉉,所以方程式是:NH3+CO2+H2O

-NH4HCO3;碳酸氫鐵受熱易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在較低溫度下進行的

原因是:防止碳酸氫鏤分解,減少氨水的揮發(fā);

(4)由圖示可知“碳酸化”步驟的作用是制取碳酸氫錢和吸收二氧化碳,分離出氮氣和

氨氣;

(5)循環(huán)可以提高氮氣、氫氣的利用率,節(jié)約資源。

故答案為:(1)氮;

(2)將煤粉碎(或升高溫度或加入催化劑);

(3)NH3+CO2+H2O—NH4HCO3;防止碳酸氫鏤分解,減少氨水的揮發(fā);

(4)吸收二氧化碳,分離出氮氣和氫氣;

(5)提高氮氣、氨氣的利用率,節(jié)約資源,。

【點評】讀圖,從中獲得解答題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題目時先看解答的問題是什

么,然后帶著問題去讀給出的圖進而去尋找解答有用的信息,這樣提高了信息撲捉的有

效性。解答的問題實際上與復雜的轉(zhuǎn)化圖相比,其實很簡單很基礎,或者可以說轉(zhuǎn)化圖

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識。

9.(2021?連云港)過氧乙酸(CH3coOOH)作為一種消毒劑,在新冠防疫中發(fā)揮了重要作

用。

(1)組成。下列關于過氯乙酸的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

a.屬于有機物

b.H、O原子個數(shù)比為2:1

c.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

(2)變化。過氧乙酸不穩(wěn)定,能分解為乙酸(CH3COOH)和氧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2cH3coOOH=2CH3COOH+O2t。

(3)制備。實驗室中用如圖1所示裝置制備過氧乙酸,反應原理為

濃硫酸

CH3COOH+H2O2CH3COOOH+H2O0

①濃硫酸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②該反應須控制在40℃左右進行,可用40℃熱水對三頸燒瓶進行加熱。

(4)拓展。除過氧乙酸外,NaQO等含氯消毒劑也可有效滅活新冠病毒。利用如圖2所

示裝置電解飽和NaCl溶液可制取少量NaClO消毒液。電解過程中,a極區(qū)生成CI2,b

極區(qū)生成氣體單質(zhì)M和NaOHo

①氣體M具有可燃性,其化學式為出。

②。2與NaOH反應生成NaClO、NaCl和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12+2NaOH

=NaCl+NaC10+NaCl+H20。

【考點】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qū)別;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和制備;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

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

【專題】物質(zhì)的制備;化學用語和質(zhì)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據(jù)過氧乙酸的化學式進行分析;

(2)根據(jù)過氧乙酸分解生成乙酸和氧氣進行分析;

(3)根據(jù)實驗室制取過氧乙酸的反應條件進行分析;

(4)①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原子個數(shù)不變進行分析;

②根據(jù)氯氣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進行分析。

【解答】解:(1)a、過氧乙酸中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故a正確;

b、H、0原子個數(shù)比為4:3,故b錯誤;

c、過氧乙酸中碳、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24:4:48,所以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

故c錯誤;

故選:a;

(2)過氧乙酸分解生成乙酸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cH3co00H=2CH3co0H+02t;

(3)實驗室中用如圖1所示裝置制備過氧乙酸的反應原理為:

濃硫酸

CH3coOH+H2O2"ECH3coOOH+H2O,所以

A

①濃硫酸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②該反應須控制在40℃左右進行,可用40℃熱水對三頸燒瓶進行加熱;

(4)①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原子個數(shù)不變,反應物中有鈉元素、氧元素、氯元素、

氫元素,所以氣體M具有可燃性,化學式為H2;

②C12與NaOH反應生成NaClO、NaCl和H20,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

NaCl+NaClO+NaCl+HoO1>

故答案為:(1)a;

(2)2CH3COOOH=2CH3COOH+O2t;

(3)①催化作用;

②40℃熱水;

(4)①H2:

@C12+2NaOH=NaCl+NaClO+NaCI+H2Oo

【點評】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

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10.(2021?廣西)某工廠生產(chǎn)高鎰酸鉀的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電解室

(1)“混合加熱室”發(fā)生的主要是物理變化(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2)“電解室”反應中,反應前后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元素有Mn、H(寫元素符號)。

(3)生產(chǎn)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KOH(寫化學式)。

(4)寫出氧化室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MnO2+O2+4KOH=2K2MnO4+2H2O。

(5)取47.4g高鑄酸鉀,加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共收集到3.2g氧氣,計算剩余固體中氧

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36.2%(計算結果保留到0.1%)。

【考點】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和制備: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專題】物質(zhì)的制備.

【分析】(1)根據(jù)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不同點進行判斷;

(2)根據(jù)單質(zhì)中元素化合價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進行判斷;

(3)根據(jù)工藝流程可以判斷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

(4)根據(jù)圖示找出反應物和生成物書寫方程式;

(5)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元素質(zhì)量不變及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解答】解:(1)“混合加熱室”中二氧化鎰和氫氧化鉀變?yōu)槿廴谖?,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

發(fā)生的主要是物理變化,故填:物理;

(2)“電解室”中反應前后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元素有Mn和H,K2MnO4中鎰元素的化合

價+6價,生成的KMnO4中鎰元素的化合價為+7價,比0中氫元素化合價為+1價,生成

的H2中的氫元素化合價為0,故填:Mn、H;

(3)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即是反應物與生成物中都具有的物質(zhì),反應物與生成物中均含有氫

氧化鉀,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化學式是:KOH,故填:KOH;

(4)“氧化室”中,二氧化鑄、氧氣、氫氧化鉀反應生成銹酸鉀和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2MnO2+O2+4KOH=2K2MnO4+2H2。,故填:2MnO2+O2+4KOH=

2K2MnO4+2H2Oo

(5)高鋸酸鉀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47.4gxll±Ax100%=19.2g,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剩

158

余固體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19.2g-3.2g=16g,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為47.4g-3.2g=44.2g,

剩余固體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6gX100%日36.2%,故填:36.2%,

44.2g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結合各方面條件進

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1.(2021?深圳)某科學興趣小組,用廢渣(主要為CaCCh,還含有C、Fe2O3,MgO等少

量雜質(zhì))去制作CaCb,反應過程如圖所示。

I過程

(1)I過程中加過量稀鹽酸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鈣、氧化鐵、氧化鎂完全反應。

(2)I過程中MgO發(fā)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MgO+2HCl—MgC”+H2O,此反應

為復分解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3)濾渣一的成分為C(填化學式)。

(4)x溶液為NaOH(填化學式)。

(5)NaCl在生活中的用處:用作調(diào)味品(寫一例)。

(6)已知CaC”與焦炭、BaSCU在高溫下生成BaC”和CO和CaS,寫出該反應的方程

七*日

式:CaC12+4C+BaSO4-回”BaC12+4COt+CaS。

【考點】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和制備.

【專題】物質(zhì)的制備.

【分析】(1)I過程中加過量稀鹽酸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鈣、氧化鐵、氧化鎂完全反應。

(2)MgO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

(3)濾渣①的成分為C。

(4)X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用來除去鐵離子、鎂離子。

(5)NaCl在生活中可以用作調(diào)味品。

(6)CaC12與焦炭、BaSCU在高溫下生成BaCb和CO和CaS。

【解答】解:(1)I過程中加過量稀鹽酸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鈣、氧化鐵、氧化鎂完全

反應。

故填:使碳酸鈣、氧化鐵、氧化鎂完全反應。

(2)I過程中MgO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MgO+2HCl

-MgCh+H^O,此反應為復分解反應。

故填:MgO+2HCl=MgC12+H2O;復分解。

(3)濾渣①的成分為C。

故填:Co

(4)x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用來除去鐵離子、鎂離子。

故填:NaOHo

(5)NaCl在生活中可以用作調(diào)味品。

故填:用作調(diào)味品。

(6)CaCh與焦炭、BaSO4在高溫下生成BaCl2和CO和CaS,該反應的方程式:

m

CaCl2+4C+BaSO4BaCh+4COt+CaS。

故填:CaC12+4C+BaSO4=2^=BaCl2+4COt+CaS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結合各方面條件進

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2.(2021?桂林)早在戰(zhàn)國時期,《周禮?考工記》就記載了我國勞動人民制取KOH以漂洗

絲帛的工藝。大意是:先將干燥的木頭燒成灰(含K2co3),用其灰汁浸泡絲帛,再加入

石灰即可。如圖為模擬該法制取KOH的工藝流程。請回答有關問題。

CO:

KOH晶體

(1)桂林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2)實驗室里進行操作②、操作③均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

(3)“反應池”中發(fā)生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K2CO3+Ca(OH)2-CaCC>3J

+2K0H

(4)“制漿”中發(fā)生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5)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是碳酸鈣、水。

(6)“燃燒窯”中產(chǎn)生的熱量可供煨燒和操作③(填“①”、"②”或“③”)利用。

【考點】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和制備.

【專題】物質(zhì)的制備.

【分析】(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2)玻璃棒的用途:攪拌、引流、轉(zhuǎn)移物質(zhì)等。

(3)碳酸鉀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

(4)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

(5)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是碳酸鈣、水。

(6)“燃燒窯”中產(chǎn)生的熱量可供煨燒和操作③(蒸發(fā))利用。

【解答】解:(1)桂林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故填:碳酸鈣.

(2)實驗室里進行操作②、操作③均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

故填:玻璃棒。

(3)“反應池”中發(fā)生主要反應:碳酸鉀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K2cO3+Ca(OH)2—CaCO3I+2KOH。

故填:K2cO3+Ca(OH)2=CaCO3I+2KOH,

(4)“制漿”中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發(fā)生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故填:化合反應.

(5)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是碳酸鈣、水。

故填:碳酸鈣、水。

(6)“燃燒窯”中產(chǎn)生的熱量可供煨燒和操作③(蒸發(fā))利用。

故填:③。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結合各方面條件進

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3.(2021?揚州)天然氣(主要成分為CH4)作為清潔能源,正逐步走進城鄉(xiāng)居民生活。

(1)“西氣東輸”工程利于國家能源和產(chǎn)業(yè)結構調(diào)整,極大改善了沿線居民生活質(zhì)量。

①為防止傳輸天然氣的鋼管被腐蝕,可采取的措施有在鋼管上涂油漆(寫出一種)。

占燃

②CH4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CH4+2O2-八婆、??CO2+2H2O,該過程釋放(填

“釋放”或“吸收”)能量。

③天然氣的使用可有效減少酸雨形成。下列現(xiàn)象與酸雨有關的是A0

A.石刻文物被腐蝕

B.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