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 2023-2024學年上學期八年級期中質量檢測物理試卷_第1頁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 2023-2024學年上學期八年級期中質量檢測物理試卷_第2頁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 2023-2024學年上學期八年級期中質量檢測物理試卷_第3頁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 2023-2024學年上學期八年級期中質量檢測物理試卷_第4頁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 2023-2024學年上學期八年級期中質量檢測物理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第I卷(選擇題,15小題,共45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所選答案的字母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涂黑)1.(3分)以下數據符合實際的是()A.一個中學生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約是4km/h B.課桌的高度約50cm C.中學生正常的脈搏跳動一次大約10s D.洗澡的水溫大約是60℃2.(3分)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海斗一號”,在馬里亞納海溝刷新了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記錄,達到10907m,遙控拋載物安全上浮,對于上浮過程()A.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面是靜止的 B.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底是靜止的 C.以樣本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靜止的 D.以拋載物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靜止的3.(3分)如圖記錄了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每10s內通過的路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兩車全程的平均速度之比為1:1 B.前30秒,甲車平均速度大于乙車平均速度 C.甲車可能在做變速運動 D.前20秒兩車平均速度之比為3:24.(3分)關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通過的路程s越長,其速度v越大 B.物體運動所用的時間t越少,其速度v越大 C.物體運動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D.物體運動的速度v由確定,但與s、t的大小無關5.(3分)如圖是兩物體做直線運動的s﹣t圖象,其中說法正確的是()A.兩物體在t=10s時刻相遇 B.兩物體往同一方向行駛 C.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出發(fā) D.兩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m/s6.(3分)編鐘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樂器,敲擊大小不同的鐘能發(fā)出不同的音調?,F(xiàn)存于湖北省博物館的曾侯乙編鐘就是戰(zhàn)國早期的大型禮樂器。如圖所示,是大小不同的兩個編鐘,則()A.編鐘發(fā)出的聲音的頻率只與其大小有關 B.敲P處發(fā)出的聲音音調高于N處的 C.敲P處時,鐘的振幅一定比敲M處時大 D.敲擊同一個編鐘的力度越大,音調越高7.(3分)下列四幅圖中,關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A.圖甲中,人說話時聲帶在振動,表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圖乙中,用相同的力從左向右依次敲擊玻璃瓶,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逐漸變低 C.圖丙中,倒車雷達利用了超聲波傳遞信息 D.圖丁中,“隔音蛟龍”是從阻斷噪聲傳播方面控制噪音8.(3分)為控制噪聲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合肥市最近在學校、居民住宅等道路旁,安裝了一種在線實時監(jiān)測噪聲的設備。當有汽車經過鳴笛時()A.Hz B.dB C.km/h D.km9.(3分)英國科學家切斷番茄植株的莖,用人耳傾聽沒有引起任何聽覺。但在靠近莖的切口處放置錄音機錄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番茄植株遭受傷害后,會發(fā)出()A.響度很小的超聲波 B.響度很大的超聲波 C.響度很小的次聲波 D.響度很大的次聲波10.(3分)如圖所示,是博物館珍藏的古代青銅“魚洗”,注入半盆水后,會發(fā)出嗡嗡聲,盆內水花四濺。傳說,曾嚇退數十里外的敵軍。這反映了我國古代高超的科學制器技術。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水花四濺”說明發(fā)聲的“魚洗”正在振動 B.“魚洗”發(fā)出嗡嗡聲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C.“魚洗”發(fā)出的聲音只能靠盆中水傳入人耳 D.眾多“魚洗”聲匯集改變了聲音的傳播速度11.(3分)下列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中,需要吸熱的是()A.樟腦變小 B.美麗霧凇 C.云霧繚繞 D.海浪凍結12.(3分)兩只內徑不同、下面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合格的溫度計,同時插入一杯熱水中,過一會兒會看到()A.兩支溫度計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數相同 B.內徑細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較大 C.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較大 D.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低,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13.(3分)如圖表示出了電冰箱的構造和原理,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制冷劑在冷凝器中汽化吸熱 B.制冷劑在冷凝器中凝固放熱 C.制冷劑在冷凍室內汽化吸熱 D.制冷劑在冷凍室內液化放熱14.(3分)如圖為攝影師在冬天拍攝的“鉆石塵”奇觀。據了解,在極寒的夜晚,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凝結成極小的冰晶懸浮在空中,這些小冰晶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fā)光,像鉆石一樣,因此極為罕見。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鉆石塵”是由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 B.“鉆石塵”是由空氣中水蒸氣凝華形成 C.陽光下“鉆石塵”會很快消失,是由于其吸熱汽化了 D.陽光下“鉆石塵”會很快消失,是由于其吸熱液化了15.(3分)小明同學對冰持續(xù)加熱,將冰熔化成水直至沸騰,并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A.水沸騰過程需要吸熱,溫度不變 B.第4min時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 C.冰的熔化過程持續(xù)了6分鐘 D.冰熔化過程需要吸熱,溫度不斷升高第Ⅱ卷(非選擇題,15小題,共55分)二、填空題(本題包括16~25題,每空1分,共25分)16.(3分)小明用塑料卷尺測一張桌子的長度,他測量了五次分別是:①75.1cm②75.2cm③75.1cm④77.2cm⑤75.3cm,據此推斷卷尺的分度值是,但以上測量記錄有一次記錯了,是第次(選填序號)。剔除錯誤數據后,桌子的長度應記作。17.(2分)如圖甲,圓筒的直徑為cm,如圖乙,秒表的讀數為s。18.(2分)小明在武漢火車站臺等候動車,當小明坐上一列從武漢開往深圳的動車,看到窗外的樹向后退為參照物的。他想測動車的速度,在路上動車通過一座大橋,他從上橋到離開橋,已知大橋長1000m,車長150mm/s。19.(3分)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G11次高速列車運行時刻表(2011)如表所示。站次站名到達時間開車時間運行時間里程1北京南始發(fā)站08:000分02濟南西09:3209:341小時32分406千米3南京南11:4611:483小時46分1023千米4上海虹橋12:55終點站4小時55分1318千米(1)列車從濟南西到上海虹橋用時h,在南京南站,列車??苛藄。(2)列車從濟南西到上海虹橋的平均速度是km/h。(保留一位小數)20.(4分)如圖所示,將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探究“刻度尺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的特征變化”。(1)實驗時要用手緊靠桌邊壓住刻度尺,否則既能聽到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又能聽到刻度尺敲擊發(fā)出的聲音。(2)改變塑料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的力撥動塑料刻度尺,會使聲音的,換用鋼尺做此實驗,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幅度和速度與塑料尺均相同時,聽到聲的主要差異是。(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21.(2分)小明同學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細線懸掛一個輕質小球貼近鬧鐘上方的鈴鐺,小球被彈開。此現(xiàn)象說明。他又將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聲音逐漸變小,他將聽不到鈴聲,此現(xiàn)象可推理得出不能傳聲。22.(2分)人們以分貝(dB)為單位來計量噪聲的強弱,dB是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小明在家寫作業(yè)時嫌棄樓下大媽跳廣場舞的音響聲音太大影響他思考,趕緊關閉房間門窗,這一舉措屬于減弱噪聲。23.(2分)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的原理制成的,小明用一只沒甩過的,示數為37.8℃的體溫計去測量一個36.5℃的就診者體溫℃。24.(2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傳統(tǒng)民間藝人會制作一種“糖畫”先把糖加熱到流體狀態(tài),用它畫成各種小動物圖案,再慢慢晾干變硬,送給小朋友。制作“糖畫”的全過程中后。25.(3分)如圖所示,將冰塊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溫度低于0℃。這時觀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會發(fā)現(xiàn)白霜,它在形成過程中要熱量;加鹽主要是為了,使易拉罐的溫度低于0℃,我們更容易看到白霜的形成。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包括26~28題,共15分)26.(5分)小明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使小車從帶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靜止下滑,如圖所示。(1)該實驗的原理是。(2)AB段距離sAB=cm。(3)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坡度較(填“大”或“小”)。(4)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是。(5)小明進一步實驗測得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前半程平均速度為v1,后半程平均速度為v2,則小車全程平均速度v=(用字母v1和v2表示)。27.(5分)為研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小明同學進行系列的實驗研究。(1)如圖甲所示,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乒乓球會被彈起;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什么作用?。(2)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會把乒乓球彈起。(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兩個實驗,實驗乒乓球會彈起。(4)石頭落入水中,產生的水波向四周傳播;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為法。A.推理B.類比C.控制變量D.轉化28.(5分)某同學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為了節(jié)省課堂實驗的時間,實驗時應選用水完成實驗(選填“涼”、“溫”或“熱”)。(2)沸騰前,燒杯中的水不斷吸熱,溫度(選填“上升”、“不變”或“下降”)。(3)實驗中觀察到如圖乙中a、b所示的兩種情景,其中水沸騰時的情景為(選填“a”或“b”)。(4)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丙所示,則水的沸點為℃。水沸騰時看到大量的“白氣”不斷地從燒杯上冒出,這些“白氣”是由于水蒸氣而形成的(填物態(tài)變化)。四、綜合計算題(本題包括29~30題,共15分)29.(6分)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現(xiàn)有某型號潛艇靜止在馬里亞納海溝某處的海面,準備利用超聲波測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向海溝發(fā)出超聲波(已知超聲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31m/s)。(1)人們把頻率高于的聲叫超聲波。超聲波測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這利用了超聲波可以傳遞。(2)請計算超聲波到達海底所用時間。(3)請計算潛艇所在處的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30.(9分)高速公路已廣泛應用ETC收費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是對過往車輛無需停車即能實現(xiàn)收費的電子系統(tǒng)。如圖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處的ETC通道示意圖?,F(xiàn)有一輛汽車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圖甲所示的速度表所指的速度勻速行駛20min后到達收費站的A點,在ETC通道s1=60m一直減速,經t1=6s后運動至ETC收費島邊界B點,然后再以5m/s的速度勻速通過ETC收費島,其長s2=45m。不計車長。求:(1)汽車到達收費站前勻速行駛的路程;(2)汽車通過ETC收費島所用的時間t2;(3)汽車從減速開始到離開ETC收費島全過程的平均速度大小。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第I卷(選擇題,15小題,共45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所選答案的字母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涂黑)1.(3分)以下數據符合實際的是()A.一個中學生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約是4km/h B.課桌的高度約50cm C.中學生正常的脈搏跳動一次大約10s D.洗澡的水溫大約是60℃【答案】A【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解答】解:A、一個人步行的速度大約是1.1m/s=5.1×3.5km/h≈4km/h;B、課桌的高度約80cm;C、正常情況下,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D、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在40℃左右,故D錯誤。故選:A。2.(3分)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海斗一號”,在馬里亞納海溝刷新了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記錄,達到10907m,遙控拋載物安全上浮,對于上浮過程()A.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面是靜止的 B.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底是靜止的 C.以樣本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靜止的 D.以拋載物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靜止的【答案】C【分析】首先確定被研究的物體,若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發(fā)生位置的變化,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否則被研究的物體是靜止的?!窘獯稹拷猓篈、上浮過程中,“海斗一號”和海面之間距離不斷減小,海面是運動的;B、上浮過程中,“海斗一號”和海底之間距離不斷增大,海底是運動的;C、“海斗一號”抓取樣本后上浮,故以樣本為參照物,故C正確;D、“海斗一號”拋掉的重物下沉,兩者之間的距離不斷增大,“海斗一號”是運動的。故選:C。3.(3分)如圖記錄了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每10s內通過的路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兩車全程的平均速度之比為1:1 B.前30秒,甲車平均速度大于乙車平均速度 C.甲車可能在做變速運動 D.前20秒兩車平均速度之比為3:2【答案】D【分析】(1)由圖可知,兩車全程的路程、所用時間相等,利用v=比較兩車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唬?)由圖可知,前30s,甲、乙運動的距離,利用v=比較甲、乙兩車的平均速度大小;(3)由圖知,甲車在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路程相等;(4)由圖得出甲、乙兩車在前20s內的通過的路程,利用v=可得甲、乙兩車在前20s內的平均速度之比?!窘獯稹拷猓篈、由圖可知、所用時間相等可知,即:兩車全程的平均速度之比為1:1;B、由圖可知,甲運動的距離為900m,在相同的時間內,由v=,前30秒,故B正確;C、由圖知,甲車做勻速運動,甲車可能在做變速運動;D、甲車在前20s內的通過的路程s甲=600m,乙車在前20s內的通過的路程s乙=450m,由v=、乙兩車在前20s內的平均速度:v甲:v乙=:=s甲:s乙=600m:450m=6:3,故D錯誤。故選:D。4.(3分)關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通過的路程s越長,其速度v越大 B.物體運動所用的時間t越少,其速度v越大 C.物體運動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D.物體運動的速度v由確定,但與s、t的大小無關【答案】D【分析】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運動方向都是不變的,而速度的大小與物體通過的路程和運動時間無關。實際上對于勻速直線運動,時間t是原來的幾倍,路程s就是原來的幾倍,其速度是不變的。【解答】解: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是個定值,與物體通過的路程和運動的時間無關。而選項A、B、C中的說法屬于不能真正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故選:D。5.(3分)如圖是兩物體做直線運動的s﹣t圖象,其中說法正確的是()A.兩物體在t=10s時刻相遇 B.兩物體往同一方向行駛 C.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出發(fā) D.兩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m/s【答案】A【分析】在s﹣t圖象中,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根據傾斜程度即可比較出兩物體的運動速度,根據圖象可知交點表示相遇?!窘獯稹拷猓篈、圖線的交點表示在同一時刻,則兩物體在t=10s時刻相遇;B、由圖可知,甲,說明甲乙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甲,故B錯誤;C、由圖象可知,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一條圖線在100m處,說明兩物體不是從同一地點出發(fā);D、由圖象知,其速度為v1===5m/s;下面圖線在10s﹣2s=2s時間內運動了50m,其速度為v2===6.25m/s。故選:A。6.(3分)編鐘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樂器,敲擊大小不同的鐘能發(fā)出不同的音調?,F(xiàn)存于湖北省博物館的曾侯乙編鐘就是戰(zhàn)國早期的大型禮樂器。如圖所示,是大小不同的兩個編鐘,則()A.編鐘發(fā)出的聲音的頻率只與其大小有關 B.敲P處發(fā)出的聲音音調高于N處的 C.敲P處時,鐘的振幅一定比敲M處時大 D.敲擊同一個編鐘的力度越大,音調越高【答案】B【分析】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與振動的頻率有關;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與它的大小和長度等有關。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與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窘獯稹拷猓篈、編鐘發(fā)出的聲音的頻率與它的大小和敲擊的位置(長度)有關;B、同一個編鐘,振動的頻率不同,P處的長度比N處的長度短,音調高;C、振幅與用力的大小有關,故C錯誤;D、敲擊同一個編鐘的力度越大,故D錯誤。故選:B。7.(3分)下列四幅圖中,關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A.圖甲中,人說話時聲帶在振動,表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圖乙中,用相同的力從左向右依次敲擊玻璃瓶,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逐漸變低 C.圖丙中,倒車雷達利用了超聲波傳遞信息 D.圖丁中,“隔音蛟龍”是從阻斷噪聲傳播方面控制噪音【答案】B【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2)音調與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3)聲音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4)防治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窘獯稹拷猓篈.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B.用同樣的力從左向右敲擊這8個瓶子時,越來越容易振動,音調越來越高;C.倒車雷達上的超聲定位系統(tǒng)主要利用了超聲波來傳遞信息;D.“隔音蛟龍”是從“阻斷噪聲傳播”的方面著手控制噪音。故選:B。8.(3分)為控制噪聲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合肥市最近在學校、居民住宅等道路旁,安裝了一種在線實時監(jiān)測噪聲的設備。當有汽車經過鳴笛時()A.Hz B.dB C.km/h D.km【答案】B【分析】物理學中,我們以分貝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窘獯稹拷猓阂驗楸O(jiān)測噪聲的設備是用來測定噪聲的等級的,而聲音的強弱用分貝來表示;故選:B。9.(3分)英國科學家切斷番茄植株的莖,用人耳傾聽沒有引起任何聽覺。但在靠近莖的切口處放置錄音機錄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番茄植株遭受傷害后,會發(fā)出()A.響度很小的超聲波 B.響度很大的超聲波 C.響度很小的次聲波 D.響度很大的次聲波【答案】A【分析】用超大音量,增加聲音的響度;超低速度播放,減少聲音的振動頻率,改變音調?!窘獯稹拷猓河贸笠袅坎シ疟硎驹瓉淼捻懚刃?;超低速度播放表示原來的音調高,番茄植株遭受傷害后,故A正確。故選:A。10.(3分)如圖所示,是博物館珍藏的古代青銅“魚洗”,注入半盆水后,會發(fā)出嗡嗡聲,盆內水花四濺。傳說,曾嚇退數十里外的敵軍。這反映了我國古代高超的科學制器技術。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水花四濺”說明發(fā)聲的“魚洗”正在振動 B.“魚洗”發(fā)出嗡嗡聲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C.“魚洗”發(fā)出的聲音只能靠盆中水傳入人耳 D.眾多“魚洗”聲匯集改變了聲音的傳播速度【答案】A【分析】(1)正在發(fā)出聲音的物體(聲源)是在振動的;(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4)響度的大小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窘獯稹拷猓篈、“魚洗”發(fā)出的聲音是由“魚洗”的振動發(fā)出的,故A正確;B、“魚洗”發(fā)出嗡嗡聲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C、人能聽到“魚洗”發(fā)出的聲音是靠空氣傳入人耳的;D、眾多“魚洗”聲匯集改變了聲音的響度,故D錯誤。故選:A。11.(3分)下列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中,需要吸熱的是()A.樟腦變小 B.美麗霧凇 C.云霧繚繞 D.海浪凍結【答案】A【分析】(1)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叫凝華,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叫升華;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熔化,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叫凝固。(2)六種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tài)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窘獯稹拷猓篈、樟腦變小,屬于升華,故A符合題意;C、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冰晶,故B不符合題意;B、云霧繚繞是液化現(xiàn)象,故C不符合題意;D、海浪凍結是凝固過程,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2.(3分)兩只內徑不同、下面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合格的溫度計,同時插入一杯熱水中,過一會兒會看到()A.兩支溫度計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數相同 B.內徑細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較大 C.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較大 D.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低,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答案】D【分析】由于溫度計為合格的溫度計,我們可以從題干中的兩個關鍵詞分析:1、水銀量相等;2、同一杯熱水。先得出結論,然后利用排除法選出正確答案。【解答】解:同一杯熱水說明最后溫度計示數應該相同。玻璃泡中水銀量相等,說明水銀受熱后膨脹程度相同,內徑的不同影響的是水銀柱升高的高度;內徑細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D正確。故選:D。13.(3分)如圖表示出了電冰箱的構造和原理,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制冷劑在冷凝器中汽化吸熱 B.制冷劑在冷凝器中凝固放熱 C.制冷劑在冷凍室內汽化吸熱 D.制冷劑在冷凍室內液化放熱【答案】C【分析】汽化指物質由液態(tài)轉變成氣態(tài),汽化要吸熱;液化指物質由氣態(tài)轉變成液態(tài),液化要放熱?!窘獯稹拷猓阂簯B(tài)的制冷劑在冷凍室汽化吸熱成氣態(tài),故ABD錯誤。故選:C。14.(3分)如圖為攝影師在冬天拍攝的“鉆石塵”奇觀。據了解,在極寒的夜晚,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凝結成極小的冰晶懸浮在空中,這些小冰晶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fā)光,像鉆石一樣,因此極為罕見。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鉆石塵”是由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 B.“鉆石塵”是由空氣中水蒸氣凝華形成 C.陽光下“鉆石塵”會很快消失,是由于其吸熱汽化了 D.陽光下“鉆石塵”會很快消失,是由于其吸熱液化了【答案】B【分析】物質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凝固;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叫汽化,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液化;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叫升華,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凝華。【解答】解:(1)“鉆石塵”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凝結成極小的冰晶懸浮在空中形成的,物質由氣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故A錯誤;(2)“鉆石塵”消失,是固態(tài)小冰晶吸熱變?yōu)闅鈶B(tài)水蒸氣,屬于升華現(xiàn)象、D錯誤。故選:B。15.(3分)小明同學對冰持續(xù)加熱,將冰熔化成水直至沸騰,并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A.水沸騰過程需要吸熱,溫度不變 B.第4min時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 C.冰的熔化過程持續(xù)了6分鐘 D.冰熔化過程需要吸熱,溫度不斷升高【答案】D【分析】(1)由圖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熱升溫;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過程,該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CD段是水吸熱升溫;DE段是水的沸騰過程,吸熱溫度不變。(2)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熔化完畢,處于液態(tài);(3)熔化結束時間減去開始熔化時間為熔化過程持續(xù)時間;(4)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窘獯稹拷猓篈、水沸騰時需要不斷吸熱,故A正確;B、由圖可知,物質處于熔化過程中,故B正確;C、冰的熔化過程持續(xù)了8min﹣2min=6min;D、圖中BC段是冰的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故選:D。第Ⅱ卷(非選擇題,15小題,共55分)二、填空題(本題包括16~25題,每空1分,共25分)16.(3分)小明用塑料卷尺測一張桌子的長度,他測量了五次分別是:①75.1cm②75.2cm③75.1cm④77.2cm⑤75.3cm,據此推斷卷尺的分度值是1cm,但以上測量記錄有一次記錯了,是第④次(選填序號)。剔除錯誤數據后,桌子的長度應記作75.2cm?!敬鸢浮?cm;④;75.2cm?!痉治觥慷啻螠y量時,每次的測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測某一數據與其它數據偏差較大,則該數據是錯誤的,應舍去;然后求正確測量值的平均值,作為所測物體的長度,與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測量值誤差最小?!窘獯稹拷猓菏褂每潭瘸咦x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數據可知;④77.2cm與其它四個測量結果比較,差別最大,應該舍去;物體的長度為L=≈75.2cm。故答案為:1cm;④;75.4cm。17.(2分)如圖甲,圓筒的直徑為1.00cm,如圖乙,秒表的讀數為228.8s?!敬鸢浮?.00;228.8?!痉治觥浚?)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間的表盤代表分鐘,周圍的大表盤代表秒,秒表讀數是兩個表盤的示數之和。【解答】解:由圖知:(1)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5cm=1mm;圓筒左側為2.00cm,所以圓筒的直徑為d=3.00cm﹣2.00cm=1.00cm;(2)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6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指針在“3”和“4”之間,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5min,1s之間有10個小格,指針在48.8s處,即秒表的讀數為t=3min48.8s=228.8s。故答案為:6.00;228.8。18.(2分)小明在武漢火車站臺等候動車,當小明坐上一列從武漢開往深圳的動車,看到窗外的樹向后退自己為參照物的。他想測動車的速度,在路上動車通過一座大橋,他從上橋到離開橋,已知大橋長1000m,車長150m50m/s?!敬鸢浮孔约海?0?!痉治觥勘谎芯课矬w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就說物體是靜止的,反之,就是運動的;根據v=計算平均速度?!窘獯稹拷猓核趧榆嚿蠒r,他和窗外的樹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窗外的樹往后退v===50m/s。故答案為:自己;50。19.(3分)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G11次高速列車運行時刻表(2011)如表所示。站次站名到達時間開車時間運行時間里程1北京南始發(fā)站08:000分02濟南西09:3209:341小時32分406千米3南京南11:4611:483小時46分1023千米4上海虹橋12:55終點站4小時55分1318千米(1)列車從濟南西到上海虹橋用時3.35h,在南京南站,列車??苛?20s。(2)列車從濟南西到上海虹橋的平均速度是272.2km/h。(保留一位小數)【答案】(1)3.35;120;(2)272.2。【分析】(1)在表格中找到列車到達上海虹橋的時間和從濟南西出發(fā)的時間,列車從濟南西到上海虹橋的時間等于兩個時間之差;在南京南站,列車??康臅r間,等于在南京站列車出發(fā)的時間和到達的時間之差;(2)濟南西到上海虹橋的路程等于上海虹橋的里程減去濟南西的里程,根據v=計算列車從濟南西到上海虹橋的平均速度?!窘獯稹拷猓海?)列車從濟南西到上海虹橋的時間t=12:55﹣9:34=3:21=8.35h;在南京南站,列車??康臅r間Δt=11:48﹣11:46=2min=120s;(2)濟南西到上海虹橋的路程s=1318km﹣406km=912km,列車從濟南西到上海虹橋的平均速度v===272.8km/h。故答案為:(1)3.35;120。20.(4分)如圖所示,將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探究“刻度尺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的特征變化”。(1)實驗時要用手緊靠桌邊壓住刻度尺,否則既能聽到刻度尺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又能聽到刻度尺敲擊桌面發(fā)出的聲音。(2)改變塑料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的力撥動塑料刻度尺,會使聲音的音調改變,換用鋼尺做此實驗,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幅度和速度與塑料尺均相同時,聽到聲的主要差異是音色。(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答案】(1)刻度尺;桌面;(2)音調改變;音色?!痉治觥恳粽{的高低與發(fā)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物體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明確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音調跟頻率有關;響度跟振幅有關、音色跟材料和結構有關。【解答】解:(1)刻度尺如果沒有緊壓在桌沿處,刻度尺振動時,影響實驗效果。(2)實驗通過改變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來改變刻度尺振動的頻率,從而使聲音的音調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幅度和速度與塑料尺均相同時、響度相同。故答案為:(1)刻度尺;桌面;音色。21.(2分)小明同學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細線懸掛一個輕質小球貼近鬧鐘上方的鈴鐺,小球被彈開。此現(xiàn)象說明聲音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產生的。他又將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聲音逐漸變小,他將聽不到鈴聲,此現(xiàn)象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敬鸢浮柯曇羰怯砂l(fā)聲體的振動產生的;真空?!痉治觥柯曇羰怯晌矬w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窘獯稹拷猓盒∶魍瑢W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細線懸掛一個輕質小球貼近鬧鐘上方的鈴鐺。此現(xiàn)象說明聲音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產生的,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當玻璃罩內被抽成真空時,此現(xiàn)象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故答案為:聲音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產生的;真空。22.(2分)人們以分貝(dB)為單位來計量噪聲的強弱,0dB是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小明在家寫作業(yè)時嫌棄樓下大媽跳廣場舞的音響聲音太大影響他思考,趕緊關閉房間門窗,這一舉措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敬鸢浮?;在傳播過程中?!痉治觥糠重悢凳潜硎驹肼暤燃壍?;減弱噪聲的三種基本方法是: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窘獯稹拷猓喝藗円苑重悾╠B)為單位來計量噪聲的強弱,0dB是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趕緊關閉房間門窗。故答案為:0;在傳播過程中。23.(2分)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小明用一只沒甩過的,示數為37.8℃的體溫計去測量一個36.5℃的就診者體溫37.8℃?!敬鸢浮恳后w的熱脹冷縮;37.8。【分析】(1)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2)體溫計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結構,就是在它靠近液泡的上方有一個小的縮口,它的作用是使上方的水銀無法自行回到液泡中,從而使體溫計的示數不經過甩動不會下降。因此,示數為37.8℃的體溫計,如果不甩,它的示數只能上升,不會下降?!窘獯稹拷猓撼S靡后w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由于體溫計的特殊構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細的縮口,液柱不下降。用沒甩的體溫計測體溫時,則讀數準確,則仍然是原先的讀數,未甩的體溫計去測量一個36.5℃的就診者體溫時。故答案為:液體的熱脹冷縮;37.8。24.(2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傳統(tǒng)民間藝人會制作一種“糖畫”先把糖加熱到流體狀態(tài),用它畫成各種小動物圖案,再慢慢晾干變硬,送給小朋友。制作“糖畫”的全過程中熔化后凝固?!敬鸢浮咳刍荒??!痉治觥浚?)熔化是指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2)凝固是指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解答】解:制作“糖畫”的全過程中,糖先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則糖的物態(tài)變化是先熔化后凝固。故答案為:熔化;凝固。25.(3分)如圖所示,將冰塊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溫度低于0℃。這時觀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會發(fā)現(xiàn)白霜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由氣態(tài)直接凝華成為固態(tài)的白霜,它在形成過程中要放出熱量;加鹽主要是為了降低冰的熔點,使易拉罐的溫度低于0℃,我們更容易看到白霜的形成。【答案】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由氣態(tài)直接凝華成為固態(tài)的白霜;放出;降低冰的熔點?!痉治觥课镔|由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叫凝華,凝華過程需要放出熱量;晶體中有雜質可以降低晶體的熔點?!窘獯稹拷猓阂桌拗幸后w溫度很低,所以易拉罐本身溫度也很低,由氣態(tài)直接凝華成為固態(tài)的白霜。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即低于0℃,我們更容易看到白霜的形成。故答案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由氣態(tài)直接凝華成為固態(tài)的白霜;放出。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包括26~28題,共15分)26.(5分)小明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使小車從帶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靜止下滑,如圖所示。(1)該實驗的原理是v=。(2)AB段距離sAB=30.0cm。(3)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坡度較?。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4)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是B。(5)小明進一步實驗測得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前半程平均速度為v1,后半程平均速度為v2,則小車全程平均速度v=(用字母v1和v2表示)?!敬鸢浮浚?)v=;(2)30.0;(3)?。唬?)B;(5)?!痉治觥浚?)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2)根據圖示讀出AB段的路程;(3)斜面坡度過大,小車下滑過快,計時誤差大;(4)小車做加速直線運動,據此判斷圖象;(5)利用v=分別求出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時間,最后利用v=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窘獯稹拷猓海?)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2)根據圖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AB=10.00dm﹣7.00dm=4.00dm=30.0cm;(3)應使斜面坡度較小,這樣可避免使小車運動過快;(4)小車在斜面上運動速度越來越快,做加速直線運動,A.圖中v﹣t圖象為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說明速度大小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B.圖中v﹣t圖象為一過原點的直線,說明速度與時間成正比,故B符合題意;C.圖中s﹣t圖象為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說明小車位置相對于O點沒有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D.圖中s﹣t圖象為一過原點的直線,說明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5)由v=可知1=,后前半程所用時間:t2=,則小車全程平均速度v====。故答案為:(1)v=;(2)30.0;(4)B。27.(5分)為研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小明同學進行系列的實驗研究。(1)如圖甲所示,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乒乓球會被彈起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什么作用?將微小振動放大。(2)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會把乒乓球彈起空氣可以傳播聲音。(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兩個實驗,甲實驗乒乓球會彈起。(4)石頭落入水中,產生的水波向四周傳播;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為B法。A.推理B.類比C.控制變量D.轉化【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但這種振動往往不易觀察,需要將實驗效果進行“放大”。(2)(3)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可以在氣體中傳播;真空不能傳播聲音;(4)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聲波看不見,用水波來類比聲波?!窘獯稹拷猓海?)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乒乓球會被彈起;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將微小振動放大的作用;(2)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彈起;(3)月球上沒有空氣,處于真空狀態(tài),因此甲實驗乒乓球會被彈起;(4)石頭落入水中,產生的水波向四周傳播,激起水波向四周傳播,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被稱為類比法。故答案為:(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將微小振動放大;(2)空氣可以傳播聲音;(3)甲。28.(5分)某同學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為了節(jié)省課堂實驗的時間,實驗時應選用熱水完成實驗(選填“涼”、“溫”或“熱”)。(2)沸騰前,燒杯中的水不斷吸熱,溫度上升(選填“上升”、“不變”或“下降”)。(3)實驗中觀察到如圖乙中a、b所示的兩種情景,其中水沸騰時的情景為a(選填“a”或“b”)。(4)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丙所示,則水的沸點為96℃。水沸騰時看到大量的“白氣”不斷地從燒杯上冒出,這些“白氣”是由于水蒸氣液化而形成的(填物態(tài)變化)。【答案】(1)熱;(2)上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