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基本理論及現代臨床發(fā)展_第1頁
刮痧的基本理論及現代臨床發(fā)展_第2頁
刮痧的基本理論及現代臨床發(fā)展_第3頁
刮痧的基本理論及現代臨床發(fā)展_第4頁
刮痧的基本理論及現代臨床發(fā)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刮痧的基本理論

及現代臨床發(fā)展

刮痧是利用表面光滑的硬物作為刮痧器具,配以刮痧介質,在人體表面特定部位(經絡、穴位、疾病反應點等)進行反復刮拭,刮出痧疹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概念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譯文:東方地區(qū),是天地之氣開始發(fā)生的地方,盛產魚鹽,靠海傍水,當地居民喜歡吃魚和咸味的食物,居處安定,以魚鹽為美食。然而,多食魚會使人體內積熱,過食咸味易傷血液。所以,當地居民大都膚色較黑、肌肉紋理也較疏松,所生之病多為癰腫瘡瘍一類,治療適宜用砭石。因此,砭石療法是從東方傳來的。砭法從哪來?中醫(yī)六法:砭、針、灸、藥、按蹺、導引砭具早在砭石尚未成為一種特地的醫(yī)療工具之前,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石器,為了促進腫瘍破潰,小型的石刮消器,可以兼用作刺破皮肉、排除膿血的工具。又如為了解除、減輕、轉移肢體或內臟的疾苦,小型的石錘之類,可以兼用作敲擊或按摩治療的工具。這類早期的砭石包括不同類型的打制小型石器。逐步出現了經過磨制加工的某些專供醫(yī)療用的砭石,用于熨法的砭石;用于按摩的砭石;用于切割癰膿,刺瀉淤血的砭石;用于叩擊體表的砭石。針具的發(fā)展經歷了砭石、銅針和鐵針三個階段。唐代學者顏師古所說的“古者攻病則有砭,今其術絕矣”,自南朝以后至20世紀90年代期間,有關砭石的記載寥若晨星,在民國時期,卻出版了一本名為《砭經》的小冊子。作者署名砭道人。砭石古砭術療法產生于石器時代,砭石出土最多當屬山東省,也正是《黃帝內經》所述砭石盛行的“東方之域”,年代距今一萬年。BELIVEITWILLBECOMEBETTER砭術在民間傳而不失,流傳最廣的砭術分支是在古砭術刮法基礎上演變出來的刮痧療法?!堵肥贰贰墩f文解字》《山海經·東山經》先秦時期西漢東漢以后“伏羲嘗草制砭,以治民疾”砭法盛行于殷商時期“可以為砥(砭)針,治癰腫者”

砭術仍在太醫(yī)和名醫(yī)間應用承傳,太倉公淳于意是用砭高手。“砭,以石刺病也”《黃帝內經》、《難經》、《周禮·天官》、《管子》、《春秋左傳》、《韓非子》、《列子·黃帝和力命》、《說苑》、《淮南子》等古代典籍中都有大量砭法治療和保健的記錄。史書和醫(yī)學典籍上已不大見有關砭術的記載,《后漢書·華佗列傳》的記載里,只說他精于方藥、針灸,導引與全身麻醉的外科手術,未提到砭法砭術刮痧療法歷史路演小結刮痧機制:疏通氣血瘀滯刮痧部位:刮背-四肢-穴位-經絡刮痧工具:

明清前:砭石,竹葉,麻繩,貯麻,麻線,棉麻線,桃枝,銅錢,瓷碗,刮子腳明清后:銅錢為主,水牛角,玉石,砭石,形狀各異:橢圓形,方形,缺口形,三角形,刮痧梳子等。刮痧介質:明清前為水,藥汁,香油,食用油,桐油,豬脂,現在有專用刮痧油和刮痧活血劑辨治理論《痧脹玉衡》《痧癥全書》提出氣血辨證方法,辨證重視“在氣在血”“治之須辨經絡,臟腑,在氣在血”“治痧先當治氣”“治痧必兼治血”葉天士提出衛(wèi)氣營血辨證理論王清任提出血瘀論“無論外感,內傷…所傷者無非氣血”久病多瘀,怪病為瘀,它法它藥無效多為血瘀等無形之血瘀的思路。中國近現代刮痧研究和推廣應用經歷的六個階段1.聯絡復興期(1988-1992)1988年之前,刮痧療法在醫(yī)療機構很少使用,只是鄉(xiāng)村和民間醫(yī)生偶然應用的外治法之一,醫(yī)學界并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2.快速發(fā)展期(1992-1997)臺灣呂季儒先生《呂教授刮痧健康法》《呂教授刮痧健康法76種臨床教材》《呂教授刮痧疏經健康法300種祛病臨床大辭典》3.流派紛呈期(1997-2002)王敬、楊金生、張秀勤、郝萬山、侯志新、陸文琴各成一派,四份天下。開創(chuàng)了循經刮痧、分部刮痧、無痛刮痧、微創(chuàng)刮痧等新格局,可謂是百家爭鳴、流派紛呈。4.保健規(guī)范期(2002-2007)2002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等領導陪同下,視察鞍山市勞動局創(chuàng)新組織的以刮痧保健為主的社區(qū)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基地后,專門做出指示:“把刮痧作為一個大眾自我保健和就業(yè)的技術去推廣”。5.完善提高期(2007-2012)從過去的按照部位的循經刮痧發(fā)展到了指導刮痧之前的辯證施治、辨別體質,再到以刮痧為主聯合拔罐、按摩、食療等其他傳統療法綜合治療,進一步突出中醫(yī)理論對刮痧技術的指導作用6.深入研究期(2012-)通過行為學、物理工程學、形態(tài)學、分子生物學等研究方法綜合揭示了痧的本質,探究刮痧療法的生物學效應和作用機制中國近現代刮痧研究和推廣應用經歷的六個階段李湘授:《特種刮痧療法》本法以經絡學說為指導,辯證施刮為核心。注重整體調節(jié),強調運板技巧。呂季儒教授:臺灣著名預防醫(yī)學專家,痧灸經絡療法先驅者,刮痧排毒健康法創(chuàng)始人。張秀勤:“中國美容保健刮痧第一人”全息刮痧及全息經絡刮痧美容健康法創(chuàng)立者李道政先生:創(chuàng)立虎符銅砭刮痧,廣東省中醫(yī)院客座專家,經三十多年古中醫(yī)理論的研究和臨床實踐的探索,運用銅砭刮痧治愈了許多疑難雜癥。刮痧的作用機理

刮痧,是以十二經絡皮部理論為基礎,在刮拭經絡穴位時,使經絡穴位處充血,激發(fā)營衛(wèi)之氣,使之充分發(fā)揮作用,固守正氣、祛除邪氣,從而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刮痧的現代醫(yī)學研究刮痧具有鎮(zhèn)痛作用,可治療頭痛風濕痛胃痛等疼痛性疾??;刮痧對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和淋巴循環(huán)有增強作用,可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刮痧對循環(huán)、呼吸中樞具有鎮(zhèn)靜作用;刮痧還具有強心發(fā)汗,增強免疫和養(yǎng)顏美容,防止皮膚老化等作用。認知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刮痧器具蓖麻蚌殼銅錢瓷勺牛角玉石根據身體的不同部位選擇不同材質和形狀的刮痧用具

刮痧油

是中草藥與醫(yī)用油精煉而成的油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解肌發(fā)表、緩解疼痛、幫助透痧,以及潤滑護膚增效等作用。適用于成人刮痧,或刮痧面積大者,或皮膚干燥者。

刮痧介質刮痧乳是天然植物合成的乳劑,具有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潤滑護膚增效的作用。宜用于兒童刮痧,或面部、耳部刮痧刮痧的體位俯臥位坐位仰臥位俯臥坐位點線面位認知刮痧場景

是人體最佳最直觀的排毒部位和排毒器官,它有巨大的血管系統,容納了人體1/3的循環(huán)血量,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約有240萬個毛孔,能蒸發(fā)水分,排泄毒素,既是治療時的治病孔竅,也是退病的通道。人體每天從皮膚中排出的污物約為8-12克,刮痧加速了污物毒素的排出。通過對血管“擠壓推拍刮”使細胞的間距拉開,這種擠壓就像透析一樣,是種滲透關系,利用血管壁內外的壓力差使已經污糟的血液暫時滲透到管壁外,再由人體內經絡系統的推動和自身的溶血功能使之排出體外。皮膚結構圖皮膚點:腧穴和以痛為腧的部位線:經絡循行路線

皮部,是指體表的皮膚按經絡循行分布部位的分區(qū)。由于正經有十二條,所以體表皮膚亦相應地劃分為十二個部分,稱之為“十二皮部”。十二皮部位居人體最外層,是機體的衛(wèi)外屏障,有保衛(wèi)機體,抗御外邪的功能?!端貑柶げ空摗贰靶翱陀谄t腠理開,開則邪入客于絡脈,絡脈滿則注入經脈,經脈滿則入合于臟腑也”,皮部--絡脈--經脈--六腑--五臟,成為疾病傳變的層次;同樣臟腑,經絡的病變也可反應到皮部。故可以通過外部的診查和施治可推斷和治療內部的疾病。通過皮部與絡脈,經脈乃至臟腑氣血的溝通和內在聯系而發(fā)揮作用面:皮部/臟腑映射區(qū)位:神經支配認知刮痧方法1、面刮法:將刮痧板的1/2長邊或整個長邊接觸皮膚,向刮拭方向傾斜30~60度均勻地向同一方向刮拭。適用于軀干、四肢、頭部的平坦部位。2、單角刮法:用刮痧板的一個角朝刮拭方向傾斜45度在穴位處自上而下刮拭。適用于刮穴。3、雙角刮法:以刮痧板凹槽部位對準記住棘突,向下傾斜45度自上而下刮拭,適用于脊柱部位。4、點按法:將刮痧板角與穴位呈90度垂直,向下按壓,由輕到重,逐漸加力,片刻后迅速抬起。適用于人中、膝眼等穴位?;竟勿鸱椒ǎ?、厲刮法:將刮痧板角部與穴區(qū)呈90度垂直,刮痧板始終不離開皮膚,并施以一定的壓力作短距離(約2~3cm)前后或左右摩擦刮拭。適用于頭部全息穴區(qū)。6、平面按揉法:有刮痧板角部的平面小于20度角按壓在穴位上,做柔和、緩慢的旋轉運動。適用于合谷、足三里、內關以及手足全息穴區(qū)和其他疼痛敏感點。7、垂直按揉法:將刮痧板的邊緣以90度角按壓在穴區(qū)上,做柔和、緩慢的按揉。適用于骨縫的穴位及第二掌骨橈側全息穴區(qū)。8、疏理經氣法:沿經脈的循行部位,用刮痧板長邊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循經刮拭。適用于分段刮拭結束或保健刮痧時對經絡進行整體疏理,放松肌肉,消除疲勞。刮痧治療的順序和方向刮拭順序:

總原則為由上向下,由內向外,先背腰后胸腹,先軀干后四肢,先陽經后陰經。為減少脫穿衣服的次數,可先刮暴露部位,再刮軀干部、下肢、最后刮足部。全身刮痧者順序:頭、頸、肩、上肢、胸腹、背腰及下肢;頸部刮痧順序為:頭、頸、肩、上肢;肩部刮痧順序為:頭、頸、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刮痧順序為:背腰部正中、脊柱兩側、雙下肢。

刮痧的禁忌癥1、使用抗凝藥物的患者。2、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急性期,肝腎功能不全者3、韌帶、肌腱急性損傷部位,新發(fā)生的骨折部位4、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后疤痕部位,原因不明腫塊及惡性腫瘤部位5、婦女月經期下腹部,妊娠期下腹部及腰骶部、三陰交、合谷6、感染性皮膚病患處,皮損處,糖尿病患者皮膚破潰處,嚴重下肢靜脈曲張局部。7、醉酒、過饑、過飽、過度疲勞者。刮痧的注意事項1、應避風、注意保暖。2、冬季刮痧后,應將被刮部位覆蓋再走出室外,面部刮痧半小時后方可到室外活動。3、根據病癥及病人耐受情況確定每次治療時間,遵循優(yōu)先治療主要病癥原則。4、刮痧治療時,不要過分追求痧的出現,防止刮拭過度,消耗正氣,或造成軟組織損傷。5、刮痧治療后可飲熱水一杯約300ml,補充水分,促進新陳代謝。6、刮痧治療后一般4小時左右方可洗浴。7、刮痧過程中產生的酸、麻、脹、痛、沉重等感覺,均屬正常反應。8、刮痧后皮膚出現潮紅、紫紅色等顏色變化,或出現粟粒狀、丘疹樣斑點,或片狀、條索狀斑塊等形態(tài)變化,并伴有局部熱感或輕微疼痛,都是刮痧的正常反應,數天后即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9、刮痧后排病反應:發(fā)燒、腹瀉、皮疹、嘔吐、血尿等等需要和患者及家屬做好溝通,如果反應劇烈請及時就醫(yī)。暈刮急救

出現暈刮的原因:不宜刮痧者刮痧(見刮痧禁忌);施術者手法不當;受刮者強忍疼痛。暈刮癥狀:頭暈,臉色發(fā)白。急救措施:先讓病人躺平,房間通風。聲音平和且堅定地與患者保持溝通。先點內關穴,急救加極泉穴,待患者冷汗冒出或腹瀉或嘔吐即復安全。注意:急救時不要多人按,暈板者相對虛弱,首先按內關,按時要確定按準穴位,極泉穴亦同。內關穴:微屈腕握拳,從腕橫紋向上3橫指,在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的凹陷中,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極泉穴:上臂外展,在腋窩頂點處可觸摸動脈搏動(腋動脈),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刮痧臨床案例

解析刮痧工具--虎符銅砭

銅的殺菌銅有抗癌銅是好的導體

黃銅與人體能達到非常優(yōu)的共振頻率黃銅摩擦產生高溫,化解脈里瘀結

黃銅材質的工具刮痧最易出痧,治療效果也最好1、抹油:先抹一層油,油不宜太多,太多打滑不易出痧。2、輕刮:輕輕刮拭表皮,將衛(wèi)氣撥開。皮膚表面是衛(wèi)氣所在,刮痧治病入營不傷衛(wèi)(營氣行于脈中之氣,衛(wèi)氣行于脈外之氣)。3、角度:刮板與皮膚成45°,刮板刮下去,提上來。4、力度:下板力度均勻,板壓控制在300-500克每公分,以受刮者不受驚、能忍受度為主。5、頻率:頻率穩(wěn)定,(心跳一次落板3—4次)。不緊不慢,力才能達。過快力浮于表面,過慢力太軟透不入里。切勿用力過猛。銅砭刮痧基本要素6、順序總則:先陽后陰,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軀干后肢體,順著肌肉骨骼方向,這樣疼痛感相對減輕,氣也切的進去。

細則:

自上往下刮:

1)刮痧引邪出表,引邪下行。人體的氣機升降出入,下行為順,上行為逆。

2)刮痧時患者以坐姿刮痧為主,從上至下刮拭,造氣的力與地之引力形成合力,倍增療效。3)刮四肢要刮到末梢,刮板帶出指間去,以指甲邊緣出痧為度。

首開四穴及陽脈首刮大椎、大杼、膏肓、神堂(見圖)大椎宣肺、大杼養(yǎng)血、膏肓滋陰、神堂安神大椎穴(督脈),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抒(膀胱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膏肓(膀胱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神堂(膀胱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四穴同用為刮痧治療各病的主要部位,亦為經驗用法。魄戶延伸閱讀:中國民間刮痧術陽脈(督脈及雙膀胱經)督脈:1)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可通一身之陽氣,總督一身之陽經,取之挾正以驅邪,故又稱為“陽脈之?!?。2)其次,督脈行于脊里,上行于腦,并出脊里分出屬腎,它與腦髓和腎有密切關系。足太陽膀胱經:1)“太陽者,天之巨陽也,彌綸萬物”,膀胱經主一身之表,“腠里毫毛其應外邪侵襲,首當其沖”。2)五臟六腑之背腧穴均位于膀胱經上,故刮拭膀胱經腧穴可通調膀胱之經氣而調五臟六腑之功能。3)五臟藏五志:肺藏魄(魄戶),心藏神(神堂),肝藏魂(魂門),脾藏意(意舍),腎藏志(志室)4)黃鶴齡《痧證全生》“蓋此刮法,所以得效最捷者,與世不同者,因人臟腑各俞俱系于背,又足太陽膀胱經脈由背上行,膀胱者,諸陽之首,刮則氣血數分數合,使表里陽氣流行,而一切凝結之邪自解矣”脊柱骨鎖骨小腿脛骨7、重病刮骨頭:第一刮脊柱骨、第二刮鎖骨、第三刮脛骨。非此不能起死回生,是臨床最安全效果最佳的方法。8、刮透同樣的力度同樣的范圍不再冒新痧;經常刮痧的人不容易出痧,以毛孔張開為度,以皮膚發(fā)熱為度。9、時間刮背的時間控制在45分鐘至一小時,不能過分刮拭。10、細節(jié)刮法根據體表不同部位選擇刮板合適的凹凸部位刮痧。刮板小頭刮骨縫。11、磨法刮板貼近皮膚,角度接近0°,壓板下去,順時針打圈擠壓。12、溝通施術者與受刮者保持溝通,力度如何?痛不痛?能不能忍受?觀察受刮者狀態(tài),防止暈板。李氏砭法(虎符銅砭刮痧)銅砭刮痧核心理論整體論:中醫(yī)的整體論是虎符銅砭刮痧的靈魂通論:刮痧動陽氣治病扶正祛邪,以通為治,以通為補,以通為瀉,以通為健,手段有補瀉,目的只有一個,是為了通肝膽論:五臟病都是由肝膽引起的。治肝十法,歸為一法,治肝實脾生物全息胚論:內臟器官在人體皮膚上都能找到投影部位,人體內部疾患通過皮膚反映出來,皮膚成了內臟的巨大外象谿谷理論: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谿,肉分之間,谿谷之會,以行榮衛(wèi),以會大氣。徐而和論:刮痧時要不疾不徐,把握火候的手法。通過和緩的力度和手法,緩緩致氣。在驅邪同時,使氣血充盈,從而達到驅邪不傷正的效果。四井排毒論:在膀胱經和督脈打通以后,把身體毒素趕到手和腳。脊柱中心錯位疾病理論:病在前面,根都在背后,也就是脊柱,脊柱錯位也是許多疾病產生的重要原因。

主訴:臉上起紅疹、間斷紅腫、掉皮伴間斷瘙癢一年緣患者于2018年1月初全臉起紅疹、掉皮、間斷紅腫、局部有黃色顆粒狀分泌物,多于洗臉后出現,掉皮,伴間斷瘙癢,于一年間多次就診,診斷為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予藥物他克莫司、糠雙莫米乳膏等外用及中藥內服后皮疹可稍有消退,病情控制一般,停藥后反彈嚴重,嚴重時全臉紅腫,并蔓延至脖頸處,現患者為求進一步系統治療,于2018年8月來我院刮痧門診就診。既往史有甲狀腺癌切除術西醫(yī)診斷: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中醫(yī)診斷:癮疹(風熱濕盛)皮膚類疾病----玫瑰糠疹刮痧者:廣東省中醫(yī)院雷麗芳四診摘要患者神清,精神可,臉可見散在紅疹、紅腫伴瘙癢。無口干口苦、納可,眠較差、多夢、易醒,二便調,舌暗紅,苔白膩,脈弦滑。辨證思維患者,女性,35歲,因“全臉起紅疹、紅腫伴瘙癢”就診,四診合參當屬祖國醫(yī)學“癮疹”的范疇,辨證為風熱濕盛緣患者久居嶺南濕熱之地,外感風熱,風熱外襲,故發(fā)為本病。紅斑、風團為風熱之邪蘊結肌膚表現,瘙癢為風邪侵表,氣血不和的表現。舌暗紅,苔白膩,脈弦滑均符合風熱濕盛之辯證。綜上所述,本病病因為風熱之邪,濕邪為盛;病機為風熱濕邪,病位在肌膚、肺,病性屬實。治則:疏肝祛熱祛濕。以手心經心包經和足太陰脾經經穴為主。病機十九條“諸痛癢瘡皆屬于心”,少陰經對外承接熱氣的影響,對內透發(fā)絡脈瘀阻。凡瘡瘍火毒可調手足少陰經。病位在皮膚,且太陰經對外接納濕氣的影響,凡見諸濕腫滿,氣機失調皆可用太陰經來調。方案:1、頸部全部刮到,重點頸椎第七節(jié)旁映射區(qū)2、大椎、風府、風池、甲狀腺四穴3、心經、心包經、肺經、三焦經4、肝脾腎反射區(qū)刮透5、曲池、血海、勞宮、小海到養(yǎng)老6、補氣六穴,四井排毒患者刮痧時肩背部不易出痧,后項出痧稍多,頸前部甲狀腺對應部位出痧明顯,手三焦經、小腸經、心經心包經出痧較多,肝脾腎三處有包塊,稍硬,膝蓋以下脾胃經瘀堵嚴重,疼痛。經過10次刮痧治療,患者神清,精神可,全臉未見新起紅疹,舊皮疹逐漸消退,紅腫消退,臉變光滑,無掉皮。肝脾處包塊逐漸變小,變軟,只剩下巴處少許瘙癢,三角區(qū)有些微紅。女兒4歲,左腿處有指甲大小的紅疹,奇癢難耐,帶她去醫(yī)院皮膚科,醫(yī)生診斷為濕疹。期間中藥內服,藥膏外治,斷斷續(xù)續(xù)三年間,時好時壞,到2017年7月份,左腿的濕疹由一處指甲大小變?yōu)閮商?,其中一處銅錢大小,一處有雞蛋大小。右腿也有一處銅錢大小的。難治性小兒濕疹刮痧者:廣東省中醫(yī)院雷麗芳延伸閱讀:局部調理:先在患處的四周輕壓打磨,造氣。然后逐漸向中心靠攏,板直接在濕疹創(chuàng)面處打磨。打磨后的創(chuàng)面可以涂抹一些新鮮蘆薈,促進創(chuàng)面皮膚愈合。整體調理:1、開四穴、開陽脈2、手大腸經、肺經、三焦經(支溝重點)3、背部肝脾腎同治(手法輕柔,徐而和)4、脾經為重點(陰陵泉、地機)5、補氣六穴后期隨診兩年均無復發(fā)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皮膚病,如果處理不及時或充分會形成遺留神經痛,中醫(yī)分型為:肝經郁熱、脾虛濕蘊、氣滯血瘀等癥型。皮膚科會診帶狀皰疹病人(肝膽郁熱),在住院期間行常規(guī)治療+針灸+藥物+疼痛科會診,效果甚微,予刮痧治療。一次后VAS疼痛分由10分降至4分。放電樣疼痛頻率明顯減少。后出院后再予一次刮痧,已無疼痛,觸壓稍有木感,放電樣疼痛很少出現。刮痧者:廣東省中醫(yī)院雷麗芳呼吸系統疾病---咳嗽姓名:陳XX年齡:48

2018年1月12日節(jié)氣:小寒性別:女主訴:感冒后咳嗽12天現病史:12天前受風寒感冒,當時發(fā)燒39.2℃,自行刮痧后汗出燒退,但遺留下咳嗽一直不能緩解??人园滋鞛橹?,有痰難咳伴咽癢,色黃質粘,長時間行走后會兼有喘。咳嗽時雙太陽穴位置震痛,雙風池穴隱痛,無汗。大便五天一次,成形,色黑,粘。小便可,納呆,口苦?,F體溫正常。刮痧者:廣東省中醫(yī)院雷麗芳舌體:大,邊有齒痕舌質:紅舌苔:淡黃舌底脈絡:瘀絡外感風寒,內傷脾胃致氣血,風寒留表----表證(風寒束表);納呆,長時間活動后則喘----脾氣虛;痰色黃粘難咳-----肺氣風寒所困轉向化熱。刮痧方案:1、開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2、開陽脈(督脈、雙膀胱經)3、顱底風府、風池、天柱重刮(解表)4、背部:肺的映射區(qū)(定喘、肺俞重刮)(宣肺)、肝脾映射區(qū)(疏肝運脾)5、前胸:天突、璇璣、云門、中府(寬胸理氣)6、手心經、肺經(右尺澤)、左心包經、大腸經、三焦經,四井排毒(瀉陽明熱)7、膝蓋以下胃經、脾經,四井排毒

找出主要問題,進行反復刮拭,直搗黃龍!反饋:刮痧后3天咳嗽咯痰癥狀緩解,一周后遺留稍有咽癢而致小咳。大便3天一次。無風池及太陽穴疼痛。納眠可。予再刮痧一次,痊愈。心得:此病例相對簡單,明白了兩個道理:1、第一次刮痧七分功力三分效果,第二次復刮三分功力七分效果2、重點部位重點干預(靶點治療)慢性咳嗽的另一種治療思路女,38歲,職業(yè):珠寶個體戶主訴:失眠,反復咳嗽2年余。現病史:近2年來反復咳嗽,咽癢,伴失眠,胸悶,有間斷服用安眠藥,體檢報告顯示乳腺增生,其他未見異常。查:Bp128/78mmHg,P76次/每分鐘既往家族史:無特殊舌像:苔薄,舌體胖,有齒痕中醫(yī)診斷:咳嗽?。ǚ文I氣虛)刮痧者:深圳羅湖醫(yī)療集團王彩雄耳穴刮痧思維:1、咽點直接是咽部疾病反射點(相應部位)2、肺,支氣管反射點治療肺部疾?。ㄏ鄳课唬?、三焦肝膽(疏肝理氣,調一身之氣)4、督脈(脊柱反射區(qū))從中醫(yī)思維脊柱為人體的陽脈之海,而肺臟致病的咳嗽則多因虛致實,提升陽氣起補虛之5、神門、內分泌、腎上腺(消炎鎮(zhèn)靜安神助睡眠)刮透咽點后患者咳嗽停止,咽癢消失,整個耳廓黑痧滾滾。婦科類疾病----腺肌癥患者女,30+,主訴痛經、腺肌癥就診患者平素月經周期28天,經期5-7天,每次月經期都出現痛經,一般可持續(xù)3-5天,前2天疼痛難忍,第一天通甚時多伴發(fā)嘔吐,大汗出;后3天疼痛可減輕,月經量中色暗,伴血塊,經期伴有腰酸、腹脹、乏力感,手心時有發(fā)熱,腹部觸診發(fā)涼,納眠可,二便調。舌淡黯,苔薄白,脈細,尺脈沉。執(zhí)砭者:廣東省中醫(yī)院鄧秀紅治療方案1、右尺澤穴,左心包經(引血下行)2、開四穴、開陽脈3、背部:肝脾腎重刮4、骶尾---坐骨結節(jié),八髎,帶脈,腹股溝5、任脈、沖脈、腎經腹部段6、肝經、膽經7、重點穴位:三陰交、氣街、子宮、中極8、四井排毒(公孫、太白、復溜、太溪、申脈、照海)

方案解析右尺澤穴左心包經背部及八髎沖脈任脈腎經腹部段三陰交,氣街、子宮、中極、●右尺澤調動肺的氣機●心包經引火下行,瀉心火●背部肝脾投影區(qū),八髎調婦科,溫經散結●任脈通足三陰經,刮之以調肝脾腎,使臟器和,氣血通●腎為葵水之臟●三陰交活血祛瘀●臟腑腹背,氣相通應●行氣活血,散結止痛

刮痧意在疏通,以通為治,這就要調動氣機的升降出入及一氣周流來治病。30/8痧像:1、患者整體氣血不足,出痧慢且難得氣2、八髎區(qū)及四井可出黑痧3、下腹部可見少量灰色痧出4、30/8刮完當天晚上來月經,疼痛明顯緩解,血塊較前減少,伴下腹墜脹感,仍有嘔吐一次,汗出明顯后期痧像治療效果反饋:經期疼痛明顯緩解,血塊減少HPV+治療前治療后2019年2月份檢查45型、52型、42型均陽性,經刮痧5次治療6月份復查剩42型陽性!執(zhí)砭者:廣東省中醫(yī)院鄧秀紅基本資料患者男性,61歲,于2019年03月16入院主訴腹痛6天?,F病史緣于患者6天前上午無明顯誘因開始出現上腹部隱痛,部位以中上腹為主,伴惡心欲嘔,時有反酸噯氣,曾至我院門診予以制酸護胃等治療,病情未見明顯好轉。為求進一步治療,收入我科。于近日患者上腹部隱痛加重,伴發(fā)熱,最高體溫達38.8度,遂至我院急診就診,查淀粉酶496U/L,CRP119.17mg/L。急診考慮急性胰腺炎收入消化科CT胃體、胃底胃壁增厚,胃小彎側見數個軟組織密度結節(jié)影中醫(yī)診斷腹痛(濕熱阻滯)西醫(yī)診斷1.急性胰腺炎2.慢性胃炎消化類疾病----胰腺炎執(zhí)砭者:廣東省中醫(yī)院杜潔梅四診項目具體情況望診望神神清,精神疲倦。望色臉色暗黃望眼瞼瞼色鮮紅望體態(tài)形態(tài)消瘦望舌舌淡暗,苔黃微膩偏干聞診聲音語言、呼吸正常,時有反酸噯氣。問診寒熱癥狀無寒熱往來二便小便調,大便2日一行。納眠納眠差,難入睡口渴無口干口苦經期男性免問切診脈診脈滑觸診上腹部隱痛,以中上部為主,無反跳痛胰腺問題傳統中醫(yī)來說是治脾臟,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脾失運化,氣機阻滯不通,不通則痛,故見中上腹部疼?!饵S帝內經》諸痛,皆因不通:“寒氣客于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熱氣留于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故痛而閉不通矣”脾主濕,脾又主少腹,少腹有問題都在脾臟下手。方案和方義1、首刮手上的心經心包經肺經穩(wěn)定上焦2、背部開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3、開陽脈、督脈(諸陽之海)重點刮拭胸椎第7、8節(jié)。重點穴位胃脘下俞(治療胰腺的要穴),血會膈俞,肝俞,脾俞4、肝脾腎同治:刮至章門穴((臟會章門,疏肝健脾,大包脾經絡穴,通絡止痛,健脾益氣)5、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合谷通降腸胃;曲池清熱利濕;中渚解三焦邪熱;陽池舒筋通絡,解熱;支溝清三焦,通腸腑)6、四井排毒痧像圖刮至胸椎第7、8節(jié)時,刮出一大痧包刮痧前檢查結果刮痧后檢查結果治療效果耗時兩個半小時,其中刮到胸椎第七第八節(jié)位置病人反應劇烈疼痛,刮出大痧包后病人胰腺炎疼痛馬上消失姓名:張X性別:男年齡:44歲發(fā)病節(jié)氣:小暑于2019-6-29入住骨六科主訴

重物壓傷右足疼痛、活動受限1天西醫(yī)診斷1.右足壓榨傷

2.右側多發(fā)性足骨折3.右足第1.3.5跖骨基底部骨折4.右足Lisfrsnc損失5.右足第3-5跖骨脫位6.右足內側楔骨、外側楔骨、舟骨、跟骨撕脫性骨折7.高血壓病中醫(yī)診斷骨折病(氣滯血瘀證)骨科類疾病----骨折伴難愈性傷口執(zhí)砭者:廣東省中醫(yī)院黃榮梅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6月29日入院8月17日拔除負壓引流裝置右足踝2度腫脹,可見部分表皮壞死。8月19銅砭刮痧一天后,腫脹降為一度。7月11日行右足多發(fā)骨折脫位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負壓海綿輔助愈合術銅砭刮痧干預,當時患肢2度腫脹,傷口部分組織壞死9月2日患者術口愈合,出院8月18日望診望神神清,精神疲倦,表情無特殊望色面色淡黃,眼胞微浮唇色:暗紅,頭發(fā):偏油瞼色:紅鮮望形形體偏胖望態(tài)右足活動受限,主動體位。望舌舌質:色青紫暗紅,形偏胖,苔質厚,苔黃而干,舌底脈絡迂曲望皮膚右足背二度腫脹,膚色青紫。傷口:傷口局部淡黃,分泌物質稀、色淡黃,其中右足背外側傷口潛行1.5cm。皮膚: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小腿肌膚甲錯。望排泄物正常。聞診聲音無咳嗽等氣味傷口味腥問診一問寒熱答:平素無明顯怕冷怕熱二問汗答:無自汗盜汗三問頭身答:無頭暈頭痛,右足肢疼痛,局部二度腫脹,四肢膚溫正常。四問二便答:大小便可五問胸腹答:無胸悶腹痛胃脹等,時有腹脹。六問飲食答:胃納可,口渴欲飲。七問聾答:無耳聾耳鳴,聽力未見明顯下降八問睡眠、記憶力答:眠可切診脈診弦按診手足心熱,雙下肢按壓有壓痕,其中右足伴有疼痛癥狀/體征病機分析面色淡黃而暗,眼胞微浮,面部皮膚油脂較多痰濕體質精神疲倦脾氣虛弱,生化乏源,輸布精微無力,不能滋養(yǎng)四肢舌暗紅,苔薄黃,脈弦,舌底脈絡迂曲氣滯血瘀型,脾有瘀瞼色紅鮮里熱面色淡黃,苔黃脾虛濕重,濕熱內蘊苔黃而干瘀血化熱,熱邪傷津小腿肌膚甲錯氣血不能在表濡養(yǎng)

氣滯血瘀、脾虛痰阻之象刮痧方案及方義:①刮大椎、大杼、膏肓、神堂穴②督脈、膀胱經③左側心包經、右側尺澤穴④刮患肢膝下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其中三皇穴(陰陵泉、地機、三陰交)是重點。6-29入院時圖片6-29入院時圖片8-18刮痧前的圖片19/8患肢可見皮紋,二度腫脹降為一度腫脹8-188-218-268-288-309-2第16天,傷口完全愈合糖尿病足糖尿病腳、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古稱脫疽,都是臟腑氣血虛損不調,寒濕邪氣侵襲留念,瘀血蘊毒敗損耗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