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上學期11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
江西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上學期11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
江西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上學期11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
江西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上學期11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
江西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上學期11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江西省南昌市三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題。材料一:趙簡子圍衛(wèi)之郛郭,犀盾、犀櫓,立于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簡子投袍曰:“烏乎!吾之士數(shù)弊也?!毙腥藸T過免胄而對曰:“臣聞之:亦有君之不能耳,士無弊者。昔者吾先君獻公①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戰(zhàn)十有二勝,是民之用也。獻公沒,惠公即位,淫衍暴亂,身好玉女,秦人恣侵,去絳十七里,亦是人之用也、惠公沒、文公授之,圍衛(wèi),取鄴,城濮之戰(zhàn),五敗荊人,取尊名于天下,亦此人之用也。亦有君不能士耳,士無弊也?!焙喿幽巳ザ軝┝⑹甘肮闹砍酥畱?zhàn)大勝。簡子曰:“與吾得革車千乘,不如聞燭過之一言也?!被蛟唬盒腥宋从幸哉f也,乃道惠公以此人是敗,文公以此人是霸,未見所以用人也。簡子未可以速去盾、櫓也。嚴親在圍、輕犯矢石,孝子之所愛親也。孝子愛親,百數(shù)之一也。今以為身處危而人尚可戰(zhàn),是以百族之子于上皆若孝子之愛親也,是行人之誣②也。好利惡害,夫人之所有也。賞厚而信,人輕敵矣;刑重而必,夫人不北矣。長行徇上③,數(shù)百不一矣;喜利畏罪,人英不然。將眾者不出乎莫不然之數(shù),而道乎百無一人之行,行人未知眾之道也。(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二》)材料二:孔于適衛(wèi),衛(wèi)將軍文子問曰:“吾聞魯公父氏不能聽獄,信乎?”孔子答曰:“不知其不能也。夫公父氏之聽默,有罪者懼,無罪者恥?!蔽淖釉唬骸坝凶镎邞?,是聽之察,刑之當也。無罪者恥,何乎?”孔子曰:“齊之以禮,則民恥矣;刑以止刑,則民懼矣。"文子曰:“今齊之以刑,刑猶弗勝。何禮之齊?”孔子曰:“以禮齊民,髻之于御則售也,以刑齊民,髻之于御則鞭也。執(zhí)轡于此而動于彼,御之良也。無轡而用策,則馬失道關(guān)?!蔽挠谠唬骸耙杂僦笫謭?zhí)轡,右手運策,不亦速乎?若徒轡無策,馬何懼哉?”孔子曰:“吾聞古之善御者,執(zhí)警轡如組,兩驂如舞,非策之助也。是以先王盛于禮而薄于刑,故民從命。今也廢禮而尚刑,故民彌暴?!保ü?jié)選自《孔叢子·刑論》)【注】①獻公:即晉獻公。②誣:謊言。③長行徇上:為了君主而犧牲自己的高尚行為。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對應字母填寫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每對一處給1分,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簡子乃去A盾B櫓C立矢D石E之所及F鼓之而士G乘之H戰(zhàn)大勝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行人,掌管禮儀的官職,跟辛棄疾《菩薩蠻》中的“中間多少行人淚”的“行人”意思不同。B.弊,意為困乏、疲敝,與《過秦論》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弊”意思不同。C.速,意為快速、迅速,與《六國論》中“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的“速”意思不同。D.何懼,意為懼怕什么,與《歸去來兮辭》中“樂夫天命復奚疑”的“奚疑”句式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趙簡子包圍魏國國都的城郭,敲響戰(zhàn)鼓但士兵卻不進攻,燭過認為這不是戰(zhàn)士的問題,而是趙簡子不會使用戰(zhàn)士。B.晉獻公和晉惠公善于用人,都使國家的領土增加;晉文公也善于用人,因而奪取鄴地,打敗楚軍,得到霸主之名。C.趙簡子覺得燭過的話很有道理,但韓非子卻不認同燭過的觀點,他認為好利惡害是人的本性,燭過其實不懂統(tǒng)兵之道。D.衛(wèi)將軍文子聽人說公父氏不能“聽獄”,他向孔子求證,孔子通過對“有罪者懼,無罪者恥”的分析反駁了這一說法。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乃道惠公以此人是敗,文公以此人是霸,未見所以用人也。(4分)(2)吾聞古之善御者,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非策之助也。(4分)14.文中韓非子和孔子對于“刑”的認識有什么不同?(3分)江西省部分地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zhàn)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huán)之無端,孰能窮之哉?。ü?jié)選自《孫子兵法》)材料二:燕昭王卒,惠王立,與樂毅有隙。田單聞之,乃縱反間于燕,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樂毅畏誅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所懼,唯恐他將來,即墨殘矣?!毖嗤跻詾槿?,使騎劫代毅。毅歸趙,燕軍共忿。單復宣言曰:“君唯懼燕軍之劓所得齊卒,置之前行與我戰(zhàn),即墨敗矣。”燕人聞之,如其言。城中人見齊諸降者悉劓,皆堅守,唯恐見得。單又宣言:“君懼燕人掘君城外冢墓,戳先人,可為寒心?!毖嘬姳M掘壟墓、燒死人。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zhàn),怒自十倍。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鍤,與士卒分功,妻妾編于行伍之間,盡散飲食饗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于燕。燕皆呼“萬歲”。田單乃收民金,得千鎰,令即墨富豪遺燕將,曰:“即墨即降,愿無擄掠吾族家妻妾。”燕將大喜,許之,燕軍由此益懈。單乃收城中,得千余牛,為絳繒衣,畫以五采龍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葦于尾,燒其端,鑿城數(shù)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后。牛尾熱,怒而奔,燕軍夜大驚。牛尾炬火光炫耀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五千人因銜枚擊之,城中鼓噪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燕軍大駭,敗走,遂殺騎劫。(摘編自《智囊?兵智部?田單》)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牛尾A炬B火光C炫耀D燕軍E視之F皆龍文G所觸H盡死傷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勝,盡,與《岳陽樓記》中“予觀夫巴陵勝狀”的“勝”意思不同。B.無端,無始無終,與《錦瑟》中“錦瑟無端五十弦”的“無端”意思相同。C.隙,矛盾,與成語“白駒過隙”“乘隙而入”中的“隙”意思不同。D.饗,用酒食慰勞士卒,與《鴻門宴》中“旦日饗士卒”中的“饗”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運用類比論證,生動地闡述了戰(zhàn)爭中既要正面交戰(zhàn),又要會用奇兵出奇制勝,奇正結(jié)合,變化無窮的道理。B.樂毅認為攻打即墨的時機不夠成熟,便號令暫緩進攻,于是燕惠王就讓騎劫取代樂毅成為將軍,樂毅因此投奔趙國。C.田單為了鼓舞士氣,在即墨士兵們極度憤怒的情況下,親自拿著工具,并且把自己的家人也編在軍隊中以抵御燕軍。D.兩則材料都談到了作戰(zhàn)中出奇制勝的問題,材料一主要從理論上來闡述,而材料二則主要通過作戰(zhàn)案例來具體說明。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樂毅畏誅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唯懼燕軍之劓所得齊卒,置之前行與我戰(zhàn),即墨敗矣。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田單是如何做到“以奇勝”的?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西省贛州市十八縣二十三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王琳,字方慶。武后時,累遷廣州都督。南海歲有昆侖舶市外區(qū)琛琲,前都督路元睿冒取其貨,舶酋不勝忿,殺之。方慶至,秋毫無所索。始,部中首領沓墨民詣府訴府曹素相餉謝未嘗治。方慶約官屬不得與交通,犯者痛論以法,境內(nèi)清畏。議者謂治廣未有如方慶者,號第一,下詔賜瑞錦、雜彩,以著善政。神功初,清邊道大總管武攸宜破契丹凱還,且獻俘,內(nèi)史王及善以孝明帝忌月,請鼓吹備而不作,方慶曰:“晉穆帝納后,當康帝忌月,時以為疑。荀訥謂《禮》有忌日無忌月,自月而推,則忌時忌年,愈無理據(jù)。世用其言。臣謂軍方大凱,作樂無嫌?!痹t可。方慶嘗以“令期及大功喪,未葬,不聽朝賀;未除,弗豫享宴。比群臣不遵用,頹紊教誼,不可長”。有詔申責,內(nèi)外畏之。是歲,真拜左庶子,進封公,兼侍太子讀書。方慶奏:“人臣于天子未有斥太子名者,晉山濤《啟事》稱皇太子不名。孝敬為太子,更‘弘’為‘崇’;沛王為太子,更‘賢’為‘文’。今東宮門殿名多嫌觸,請一改之,以協(xié)舊典?!敝瓶伞iL安二年卒,贈兗州都督,謚曰貞。方慶博學,練朝章,著書二百余篇,尤精《三禮》。學者有所咨質(zhì),酬復淵詣,故門人次為《雜禮答問》。家聚書多,不減秘府,圖畫皆異本。方慶歿后,諸子不能業(yè),隨皆散亡。贊曰:李德裕著書稱:“方慶為相時,子為眉州司士參軍。武后曰:‘君在相位,何子之遠?’對曰:‘盧陵是陛下愛子,今尚在遠,臣之子庸敢相近?’以比倉唐悟文侯事?!编岛酰釉?雖造次不忘悟君于善。及建言不斥太子名,以動群臣,示中興之漸,所謂人難言者,于方慶難乎哉!德裕之稱,為不誣矣。(選自《新唐書·卷四十一》,有刪改)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部中首領沓A墨B民C詣府D訴E府曹F素相G餉謝田未嘗治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勝,受得住,與“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中的“勝”的詞義是相同的。B.秋毫,鳥獸在秋天初生的細毛,比喻細小的東西。如成語“明察秋毫”。C.舊典,舊時的制度、法則。文中具體指東宮的門、殿名稱要符合舊時制度。D.業(yè),繼承祖業(yè),與“武陵人捕魚為業(yè)”(《桃花源記》中的“業(yè)”的用法不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方慶的前任路元睿擔任廣州都督時,侵奪船主所賣的外域珠寶等貨物,船主很生氣就把路元睿殺了。B.武攸宜擊破契丹后凱旋,王及善以忌月為由主張陳設鼓樂卻不演奏,王方慶引經(jīng)據(jù)典加以勸說,皇帝同意了演奏。C.王方慶認為,群臣都不遵守禮法,不能放任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于是皇帝下詔申斥責備不遵守禮教的人。D.王方慶藏書比皇家秘府還多,圖畫也都有不同版本,但他死后,他的幾個兒子不能保護好,導致收藏的書畫散失。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方慶約官屬不得與交通,犯者痛論以法,境內(nèi)清畏。(4分)(2)學者有所咨質(zhì),酬復淵詣,故門人次為《雜禮答問》。(4分)14.作者稱贊了王方慶哪些方面?請簡要說明。(3分)江西省吉安市一中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古者文王處豐、鎬之間,地方百里,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處漢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世異則事異。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zhí)干戚舞,有苗乃服。共工之戰(zhàn),鐵鈷短者及乎敵,鎧甲不堅者傷乎體。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異則備變。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謀,當今爭于氣力。齊將攻魯,魯使子貢說之。齊人曰:“子言非不辯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遂舉兵伐魯,去門十里以為界。故偃王仁義而徐亡,子貢辯智而魯削。以是言之,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去偃王之仁,息子貢之智,循徐、魯之力,使敵萬乘,則齊、荊之欲不得行于二國矣。(節(jié)選自《韓非子·五蠹》)材料二:趙文進諫曰:“農(nóng)夫勞而君子養(yǎng)焉,政之經(jīng)也。愚者陳意而知者論焉,教之道也。臣無隱忠,君無蔽言,國之祿也。臣雖愚,愿竭其忠。”王曰:“慮無惡擾,忠無過罪,子其言乎?!壁w文曰:“當世輔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禮之制也。修法無愆,民之職也。三者,先圣之所以教。今君釋此而襲遠方之服變教之古易古之道,故臣愿王之圖之。”王曰:“子言世俗之聞。常民溺于習俗,學者沉于所聞。此兩者,所以成官而順政也,非所以觀遠而論始也。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賢者議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與論心;拘于俗之眾,不足與致意。故勢與俗化,而禮與變俱,圣人之道也。承教而動,循法無私,民之職也。知學之人,能與聞遷,達于禮之變,能與時化。故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釋之。”(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趙策·武靈王平晝閑居》)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今君A釋此B而襲C遠方D之服E變教之古F易古之道。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方,文中意為“方圓、縱橫”,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且知方也”的“方”含義不同。B.乘,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與《過秦論》中“因利乘便”的“乘”含義不同。C.愆,文中為“罪過,過錯”之意,與《氓》中“匪我愆期”的“愆”含義相同。D.循,文中意為“遵守”,與《促織》中“循陵而走”的“循”含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徐偃王實行仁義治國,有三十六個國家向他割地朝貢,楚文王害怕徐國會危害到自己,便出兵伐徐滅了徐國。文王和徐偃王都實施仁政,但結(jié)局不同。B.舜實行德政,拿著盾牌和大斧跳舞感化了苗民。到了共工打仗時,拿短鐵括就會被敵人擊中,需要堅硬的鎧甲護體。C.趙文認為應當按照古法順應當?shù)氐拿袼?,按照禮法規(guī)定,穿一定款式的衣服,不認同趙武靈王推行胡服等革新進取的做法。D.趙武靈王認為愚笨的人拘泥于舊風陋俗,受世俗禮法制約,所以要和他們交流思想說明意圖;老百姓應按國家政令行動。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子言非不辯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2)愚者陳意而知者論焉,教之道也。14.材江西省宜春市宜豐中學創(chuàng)新部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楚平王即位,使伍奢為太子建之師,費無極為少師。費無極無寵焉,欲譖諸王,曰:“晉之伯也,邇于諸夏,而楚辟陋,故弗能與爭。若大城城父①,而置太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蓖跽f,從之。故太子建居于城父。費無極言于王曰:“建與伍奢將以方城之外叛,齊、晉又交輔之,將以害楚,其事集矣?!蓖跣胖?,執(zhí)伍奢,使城父司馬奮揚殺太子。未至,而使遣之。三月,太子建奔宋。王召奮揚,奮揚使城父大夫執(zhí)己以至。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爾耳,誰告建也?”對曰:“臣告之。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疾回?,不能茍貳。奉初以還,不忍后命,故遣之。既而悔之,亦無及已?!蓖踉唬骸岸襾?,何也?”對曰:“使而失命,召而不來,是再奸也。逃無所入?!蓖踉唬骸皻w。從政如他日?!睙o極曰:“奢之子材,若在吳,必憂楚國,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來。不然,將為患。”王使召之,曰:“來,吾免而父?!碧木兄^其弟員②曰:“爾適吳,我將歸死。吾才不逮,我能死,爾能報。聞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親戚為戮不可以莫之報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擇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父不可棄,名不可廢,爾其勉之!”伍尚歸。奢聞員不來,曰:“楚君、大夫其旰食③乎!”王皆殺之。(節(jié)選自《左傳·昭公十九年、二十年》,有刪改)材料二:貞觀二年,太宗問魏征曰:“何謂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昔唐、虞之理,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是以圣無不照,故共、鯀之徒,不能塞也。秦二世則隱藏其身,捐隔疏賤而偏信趙高,及天下潰叛,不得聞也;梁武帝偏信朱異,而侯景舉兵向闕,竟不得知也;隋煬帝偏信虞世基,而諸賊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碧谏跎破溲浴#ü?jié)選自《貞觀政要·君道》)【注】①城父:楚國一個靠近邊境的城邑。②棠君尚:伍尚時為棠邑大夫,所以稱為“棠君”。員:伍員,字子胥。伍尚、伍員都是伍奢的兒子。③旰食:指事務繁忙不能按時吃飯。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聞A父B之命C可以D莫之E奔也F親戚G為戮H不可以I之J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說,通“悅”,高興,與《石鐘山記》“然是說也,余尤疑之”中的“說”詞義不同。B.再,指第二次,與《曹劌論戰(zhàn)》“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詞義相同。C.闕,指宮殿門前兩邊的大型建筑物,又可用來指代宮殿、朝廷、京城等;文中指京城。D.善,認為……正確,意動用法,與《鴻門宴》“素善留侯張良”中的“善”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費無極沒有受到太子建的寵信,于是就在楚王面前誣陷太子建,先是進言讓太子建離開京城去駐守邊邑,后又說太子建將要反叛。B.奮揚受楚王之命殺太子建,但他有感于太子建對他的恩德,通知太子建逃跑;楚王問罪于他,他直言相告,最終楚王沒有治他的罪。C.魏征認為,唐、虞治理天下能夠兼聽四方,而秦二世偏信趙高、梁武帝偏信朱異、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導致他們對國家的情況茫然無知。D.楚平王屬于魏征所說的“暗君”,他偏聽偏信于費無極,冤殺了伍奢和伍尚。作為一國之君不能偏聽偏信,而應該兼聽各方意見。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爾適吳,我將歸死。吾才不逮,我能死,爾能報。(4分)(2)是以圣無不照,故共、鯀之徒,不能塞也。(4分)14.伍奢聽說伍員沒有前來,說:“楚國君王和大夫恐怕不能按時吃飯了!”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請簡要分析。(3分)江西省贛州市全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衛(wèi)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寵而好兵莊公弗禁石碏諫曰:“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驕、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猶未也,階之為禍。夫?qū)櫠或?,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昣①者鮮矣。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君人者將禍是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弗聽。石碏子石厚與州吁游,石碏禁之,不可。衛(wèi)桓公立,石碏乃老。四年春,衛(wèi)州吁弒桓公而立。魯隱公問于眾仲曰:“衛(wèi)州吁其成乎?”對曰:“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②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夫州吁弒其君而虐用其民,不務令德,而欲以亂成,必不免矣?!敝萦跷茨芎推涿?。石厚問定君于石碏,石碏曰:“王覲為可?!痹唬骸昂我缘糜P?”曰:“陳桓公方有寵于王。陳、衛(wèi)方睦,若朝陳使請,必可得也?!焙駨闹萦跞珀悺JF使告于陳曰:“衛(wèi)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标惾藞?zhí)之而請蒞于衛(wèi)。九月,衛(wèi)人使右宰丑蒞殺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蒞殺石厚于陳。(節(jié)選自《左傳》)【注】①昣:鎮(zhèn)定自重的樣子。②棼:蚡亂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衛(wèi)A公B子C州D吁E嬖F人G之H子I也J有K寵L而M好N兵O莊P公Q弗R禁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文中指“告老還鄉(xiāng)”。與《陳情表》中“凡在故老,猶蒙矜育”的“老”意思不同。B.濟,文中指“成功”。與《燭之武退秦師》中“朝濟而夕設版焉”的“濟”意思不同。C.從,文中指“跟從”。與《鴻門宴》中“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的“從”意思相同。D.耄,年齡八九十歲稱為耄。常和“耋”連用,耄耋泛指年紀大,高壽。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石碏認為不能讓孩子走邪路,驕傲、奢侈、淫蕩等的產(chǎn)生都是寵愛和賞賜太過的緣故。B.石碏的兒子石厚與公子州吁有交往,石碏禁止他們往來,卻未能如愿。C.州吁殺了國君,又暴虐地奴役百姓,不能使百姓調(diào)和,他向石碏請教能使君王安定的辦法。D.石厚和州吁到了陳國,石碏派人告訴陳國,這兩個人確實是弒君者,可趁機處置他們。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2)不務令德,而欲以亂成,必不免矣。14.眾仲認為州吁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具體表現(xiàn)在哪兩個方面?文言文閱讀江西省南昌市三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題。材料一:趙簡子圍衛(wèi)之郛郭,犀盾、犀櫓,立于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簡子投袍曰:“烏乎!吾之士數(shù)弊也?!毙腥藸T過免胄而對曰:“臣聞之:亦有君之不能耳,士無弊者。昔者吾先君獻公①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戰(zhàn)十有二勝,是民之用也。獻公沒,惠公即位,淫衍暴亂,身好玉女,秦人恣侵,去絳十七里,亦是人之用也、惠公沒、文公授之,圍衛(wèi),取鄴,城濮之戰(zhàn),五敗荊人,取尊名于天下,亦此人之用也。亦有君不能士耳,士無弊也?!焙喿幽巳ザ軝┝⑹甘肮闹砍酥畱?zhàn)大勝。簡子曰:“與吾得革車千乘,不如聞燭過之一言也?!被蛟唬盒腥宋从幸哉f也,乃道惠公以此人是敗,文公以此人是霸,未見所以用人也。簡子未可以速去盾、櫓也。嚴親在圍、輕犯矢石,孝子之所愛親也。孝子愛親,百數(shù)之一也。今以為身處危而人尚可戰(zhàn),是以百族之子于上皆若孝子之愛親也,是行人之誣②也。好利惡害,夫人之所有也。賞厚而信,人輕敵矣;刑重而必,夫人不北矣。長行徇上③,數(shù)百不一矣;喜利畏罪,人英不然。將眾者不出乎莫不然之數(shù),而道乎百無一人之行,行人未知眾之道也。(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二》)材料二:孔于適衛(wèi),衛(wèi)將軍文子問曰:“吾聞魯公父氏不能聽獄,信乎?”孔子答曰:“不知其不能也。夫公父氏之聽默,有罪者懼,無罪者恥?!蔽淖釉唬骸坝凶镎邞?,是聽之察,刑之當也。無罪者恥,何乎?”孔子曰:“齊之以禮,則民恥矣;刑以止刑,則民懼矣。"文子曰:“今齊之以刑,刑猶弗勝。何禮之齊?”孔子曰:“以禮齊民,髻之于御則售也,以刑齊民,髻之于御則鞭也。執(zhí)轡于此而動于彼,御之良也。無轡而用策,則馬失道關(guān)。”文于曰:“以御官之,左手執(zhí)轡,右手運策,不亦速乎?若徒轡無策,馬何懼哉?”孔子曰:“吾聞古之善御者,執(zhí)警轡如組,兩驂如舞,非策之助也。是以先王盛于禮而薄于刑,故民從命。今也廢禮而尚刑,故民彌暴?!保ü?jié)選自《孔叢子·刑論》)【注】①獻公:即晉獻公。②誣:謊言。③長行徇上:為了君主而犧牲自己的高尚行為。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對應字母填寫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每對一處給1分,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簡子乃去A盾B櫓C立矢D石E之所及F鼓之而士G乘之H戰(zhàn)大勝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行人,掌管禮儀的官職,跟辛棄疾《菩薩蠻》中的“中間多少行人淚”的“行人”意思不同。B.弊,意為困乏、疲敝,與《過秦論》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弊”意思不同。C.速,意為快速、迅速,與《六國論》中“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的“速”意思不同。D.何懼,意為懼怕什么,與《歸去來兮辭》中“樂夫天命復奚疑”的“奚疑”句式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趙簡子包圍魏國國都的城郭,敲響戰(zhàn)鼓但士兵卻不進攻,燭過認為這不是戰(zhàn)士的問題,而是趙簡子不會使用戰(zhàn)士。B.晉獻公和晉惠公善于用人,都使國家的領土增加;晉文公也善于用人,因而奪取鄴地,打敗楚軍,得到霸主之名。C.趙簡子覺得燭過的話很有道理,但韓非子卻不認同燭過的觀點,他認為好利惡害是人的本性,燭過其實不懂統(tǒng)兵之道。D.衛(wèi)將軍文子聽人說公父氏不能“聽獄”,他向孔子求證,孔子通過對“有罪者懼,無罪者恥”的分析反駁了這一說法。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乃道惠公以此人是敗,文公以此人是霸,未見所以用人也。(4分)(2)吾聞古之善御者,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非策之助也。(4分)14.文中韓非子和孔子對于“刑”的認識有什么不同?(3分)10.CFH(句意:簡子于是丟了盾牌,站在箭和滾石能打得著的地方,敲擊戰(zhàn)鼓,戰(zhàn)士們乘勢進攻,戰(zhàn)斗取得全勝。)11.B(兩個“弊”字意思相同;A“中間多少行人淚”指“苦難之人”;C迅速/招致;“始速禍焉”的“速”,招致。故選B。)12.B(“都使國家領土增加”文中無依據(jù)?!矮I公只是打到距離晉的首都絳城十七里的地方”,不能說是“使國家領土增加”故選B。)13.(1)于是說惠公因為這個(些)人失敗,文公因為(憑借)這些人稱霸(成為霸主),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用人(招致失敗)的原因。(“乃道”“以此人是敗”“霸”“所以”各1分)(2)我聽說古代善于駕馬的人拿著韁繩就像拿著絲帶一樣,車轅兩邊的馬就像在舞蹈,不是靠鞭子的幫助。(“御”“組”“如舞”“非策之助也”各1分。)14.韓非子認為治理百姓要厚賞重刑(賞厚,刑重而必,夫人不北矣),孔子認為治理百姓要盛禮薄刑(“盛于禮而薄于刑”,即“重視禮教而很少用刑法”)。(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參考譯文:材料一:趙簡子圍攻衛(wèi)國國都的外城,拿著犀牛皮做的盾牌(作掩護),站在箭和滾石達不到的地方,擊打戰(zhàn)鼓然而戰(zhàn)士卻不進攻。簡子扔掉鼓槌說:“哎呀!我的戰(zhàn)士這么快就疲憊了?!毙腥藸T過脫下頭盔回答說:“我聽說:僅僅是君主不會使用戰(zhàn)士罷了,戰(zhàn)士沒有會疲憊的。過去我們的先君晉獻公吞并了十七個國家,征服了三十八個國家,打了十二次勝仗,就是用的這些民眾。獻公死了,急公即位,他荒淫無度,殘暴昏亂,貪戀美女,于是秦人肆意入侵,打到距離晉的首都絳城只有十七里的地方,用的也是這些民眾。急公死后,文公繼承君位,圍攻衛(wèi)國,攻下鄴地;城濮之戰(zhàn),五次打敗楚軍,在天下得到霸主之名,用的也還是這些民眾。所以,僅僅是君主不會使用戰(zhàn)士罷了,戰(zhàn)士沒有會疲憊的?!焙喿佑谑莵G了盾牌,站在箭和滾石能打得著的地方,敲擊戰(zhàn)鼓,戰(zhàn)士們乘勢進攻,戰(zhàn)斗取得全勝。簡子說:“與其讓我得到一千輛兵車,不如聽到燭過的一番話啊。有人說:外交官燭過并沒有說出有理論價值的話,于是說惠公因為這些人失敗,文公因為(憑借)這些人稱霸,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用人(招致失?。┑脑?。趙簡子不應該這么快就丟掉防身用的盾牌。父親在包圍之中,兒子不怕冒著箭和浪石的危險去援救,這是孝子熱愛父親的緣故。孝子熱愛父親,一百里面才有一個。現(xiàn)在認為君主處在危險之中兵士還可以戰(zhàn)斗,因此從各家各戶來的兵士對于君主都能像孝子熱愛父親一樣去拼命,這是外交官燭過的謊言。喜好利益嫌惡禍患,這是任何一個人都有的感情。賞賜豐厚而守信用,人們就輕視敵人;刑罰重而一定實行,那些人就不敢敗北(向北逃跑)。為了君主而犧牲自己的高尚行為,數(shù)百人里沒有一個;喜歡利賞害怕犯罪,沒有人不是這樣。統(tǒng)率兵士的人不采用必然的術(shù)數(shù),而根據(jù)百人中無一人能做到的行為行事,外交官燭過其實不懂如何使用兵士的道理。材料二:孔子到衛(wèi)國,衛(wèi)國將軍文子問他:“我聽說魯國公父氏不能審理案件,是真的嗎?”孔子回答道:“我不知道他不能。公父氏審理案件,讓有罪的人恐懼,讓無罪的人感到羞恥。文子說:“讓有罪的人懼怕,是案件能審察,刑罰恰當。讓無罪的人感到恥辱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說:“用禮教來統(tǒng)一他們的言行,那么百姓就會感到羞恥。用刑罰遏制犯罪,達到不用刑罰的目的,那么百姓就會懼怕。”文子說:“現(xiàn)在用刑法來整治百姓,刑法尚且用不盡,為何還要用禮教來統(tǒng)一他們的言行呢?孔子說:“用禮教來統(tǒng)一百姓的言行就好像騎馬時用上韁繩。用刑法來整治百姓就好像騎馬時用鞭子。在這邊拿著鞭子在那邊動,這是善于駕馬。沒有韁繩而用鞭子,那么馬就會迷失道路?!蔽淖诱f:“用駕馬來說的話,左手拿著韁繩右手拿著鞭子,不更快嗎?如果只有韁繩而無鞭子,馬還會懼怕什么呢?”孔子說:“我聽說古代善于駕馬的人拿著韁繩就像拿著絲帶一樣,車轅兩邊的馬就像在舞蹈,不是靠鞭子的幫助。所以,先王重視禮教而很少用刑法,所以百姓服從命令?,F(xiàn)在廢掉禮教而崇尚刑罰,所以百姓更加暴亂。江西省部分地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zhàn)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huán)之無端,孰能窮之哉!(節(jié)選自《孫子兵法》)材料二:燕昭王卒,惠王立,與樂毅有隙。田單聞之,乃縱反間于燕,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樂毅畏誅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所懼,唯恐他將來,即墨殘矣。”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毅。毅歸趙,燕軍共忿。單復宣言曰:“君唯懼燕軍之劓所得齊卒,置之前行與我戰(zhàn),即墨敗矣?!毖嗳寺勚缙溲?。城中人見齊諸降者悉劓,皆堅守,唯恐見得。單又宣言:“君懼燕人掘君城外冢墓,戳先人,可為寒心?!毖嘬姳M掘壟墓、燒死人。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zhàn),怒自十倍。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鍤,與士卒分功,妻妾編于行伍之間,盡散飲食饗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于燕。燕皆呼“萬歲”。田單乃收民金,得千鎰,令即墨富豪遺燕將,曰:“即墨即降,愿無擄掠吾族家妻妾。”燕將大喜,許之,燕軍由此益懈。單乃收城中,得千余牛,為絳繒衣,畫以五采龍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葦于尾,燒其端,鑿城數(shù)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后。牛尾熱,怒而奔,燕軍夜大驚。牛尾炬火光炫耀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五千人因銜枚擊之,城中鼓噪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燕軍大駭,敗走,遂殺騎劫。(摘編自《智囊?兵智部?田單》)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牛尾A炬B火光C炫耀D燕軍E視之F皆龍文G所觸H盡死傷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勝,盡,與《岳陽樓記》中“予觀夫巴陵勝狀”的“勝”意思不同。B.無端,無始無終,與《錦瑟》中“錦瑟無端五十弦”的“無端”意思相同。C.隙,矛盾,與成語“白駒過隙”“乘隙而入”中的“隙”意思不同。D.饗,用酒食慰勞士卒,與《鴻門宴》中“旦日饗士卒”中的“饗”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運用類比論證,生動地闡述了戰(zhàn)爭中既要正面交戰(zhàn),又要會用奇兵出奇制勝,奇正結(jié)合,變化無窮的道理。B.樂毅認為攻打即墨的時機不夠成熟,便號令暫緩進攻,于是燕惠王就讓騎劫取代樂毅成為將軍,樂毅因此投奔趙國。C.田單為了鼓舞士氣,在即墨士兵們極度憤怒的情況下,親自拿著工具,并且把自己的家人也編在軍隊中以抵御燕軍。D.兩則材料都談到了作戰(zhàn)中出奇制勝的問題,材料一主要從理論上來闡述,而材料二則主要通過作戰(zhàn)案例來具體說明。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樂毅畏誅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唯懼燕軍之劓所得齊卒,置之前行與我戰(zhàn),即墨敗矣。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田單是如何做到“以奇勝”的?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DFG(原句標點為:牛尾炬火光炫耀,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11.B(A項,“予觀夫巴陵勝狀”的“勝”是美好的意思。B項,“錦瑟無端五十弦”中“無端”意為“沒有緣由”,引申為“何故”,文中的“無端”意思為“沒有盡頭”。C項,“白駒過隙”中的“隙”是縫隙的意思,“乘隙而入”中的“隙”指空子。)12.B(“樂毅認為攻打即墨的時機不夠成熟,便號令暫緩進攻”錯,根據(jù)原文“田單聞之……以待其事”可知,攻打即墨的時機不夠成熟,便號令暫緩進攻是田單散布的謠言,不是樂毅認為的。)13.(1)樂毅怕被殺而不敢回國,借著攻打齊國的名義,實際上是想集結(jié)軍隊坐北面南到齊國稱王。(被動句1分,“以……為名”“南面”各1分,句意1分)(2)我們只怕燕國軍隊把所俘虜?shù)凝R兵割掉鼻子,放在隊伍最前列與我們作戰(zhàn),那么即墨一定會失敗。(倒裝句1分,“剔”“前行”各1分,句意1分)14.①田單用反間計讓燕王換掉樂毅,同時激起即墨人對燕軍的恐懼和憤恨;②用詐降計讓燕軍防備越來越松懈;③用憤怒的牛群和五千齊軍偷襲燕軍,同時讓城中百姓擊打銅器來聲張?zhí)搫荨#奎c1分,意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文言文參考譯文:材料一:大凡作戰(zhàn),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戰(zhàn),而用奇兵去出奇制勝。所以善于運用奇兵的人,其戰(zhàn)法的變化就像天地運行一樣無窮無盡,像江海一樣永不枯竭。像日月運行一樣,終而復始;與四季更迭一樣,去而復來。宮、商、角、微、羽不過五音,然而五音的組合變化,永遠也聽不完;紅、黃、藍、白、黑不過五色,但五種色調(diào)的組合變化,永遠看不完;酸、甜、苦、辣、成不過五味,而五種味道的組合變化,永遠也嘗不完;戰(zhàn)爭中軍事實力的運用不過“奇”“正”兩種,而“奇”“正”的組合變化,永遠無窮無盡。奇正相生、相互轉(zhuǎn)化,就好比圓環(huán)旋繞,沒有盡頭,誰能窮盡呢!材料二:戰(zhàn)國時,燕昭王去世,他的兒子惠王即位,惠王和樂毅有矛盾。田單聽說此事,就施行反間計,在燕國散布謠言,說:“齊王已經(jīng)去世,攻不下的城池只有莒和即墨兩城罷了。樂毅怕被殺而不敢回國,借著攻打齊國的名義,實際上是想集結(jié)軍隊坐北面南到齊國稱王。只是因為齊人不肯歸附,所以暫緩攻打即墨,以等待時機成熟。齊人所害怕的是燕國派其他將軍來,那即墨就要受到摧殘了?!毖嗤跣乓詾檎?,就派騎劫代替樂毅為將軍。樂毅歸附趙國,燕國的將士都為樂毅憤憤不平。田單又散布謠言說:“我們只怕燕國軍隊把所俘虜?shù)凝R兵割掉鼻子,放在隊伍最前列與我們作戰(zhàn),那么即墨一定會失敗。”燕人聽說后,果真按田單說的去做。城中人見到齊國眾多投降的人都被割掉鼻子,更加堅定守城的決心,唯恐被燕軍擒獲。田單又派人散布謠言說:“我們怕燕國人挖掘齊人城外的祖墳,侮辱我們的祖先,這樣會使我們心驚膽寒?!苯Y(jié)果燕軍就挖開齊人所有的墳墓,燒毀死人的尸骨。即墨人從城上看見燕軍的所為,都痛哭流涕,都想出城與燕軍決一死戰(zhàn),憤怒的情緒漲了十倍。田單知道士兵可以上陣作戰(zhàn)了,就親自拿著工具和士兵一同修筑工事,還將自己的妻妾也編在隊伍中,把好吃的食物都拿出來與士兵分享。田單命令武裝的士兵都埋伏起來,改派老弱婦女登城守衛(wèi),并且派使者去燕國商議投降。燕軍都高呼萬歲。田單又募集民家的捐款,籌集到千鎰黃金,請即墨城的富豪贈送給燕國將軍,并且說:“即墨馬上就要投降了,希望你們不要擄掠我們家族中的妻妾?!毖鄬⑹指吲d,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從此燕軍防備越來越松懈。田單在城中征集一千多頭牛,為??p制大紅色絲衣,畫上五顏六色的蛟龍花紋,在牛角上綁上鋒利的刀刃,在牛尾上扎上灌滿油脂的葦草,點燃它的末梢。然后在城墻上挖掘幾十個洞穴,夜里從洞穴里把牛驅(qū)趕出來,派五千士兵跟在牛后面。牛尾燒得發(fā)燙,牛便發(fā)怒向前狂奔,直沖燕軍營地,燕軍在夜里更是驚慌失措。牛尾上的火把光明耀眼,燕軍看到的全是龍紋,被牛碰到全都死傷。這時齊軍五千人口含竹片悄悄襲擊燕軍,而城中百姓喊殺聲震天,不能作戰(zhàn)的老弱病殘不斷敲擊銅器,聲音驚天動地。燕軍大為驚駭,潰散而逃,齊軍乘勝追擊殺了騎劫。江西省贛州市十八縣二十三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王琳,字方慶。武后時,累遷廣州都督。南海歲有昆侖舶市外區(qū)琛琲,前都督路元睿冒取其貨,舶酋不勝忿,殺之。方慶至,秋毫無所索。始,部中首領沓墨民詣府訴府曹素相餉謝未嘗治。方慶約官屬不得與交通,犯者痛論以法,境內(nèi)清畏。議者謂治廣未有如方慶者,號第一,下詔賜瑞錦、雜彩,以著善政。神功初,清邊道大總管武攸宜破契丹凱還,且獻俘,內(nèi)史王及善以孝明帝忌月,請鼓吹備而不作,方慶曰:“晉穆帝納后,當康帝忌月,時以為疑。荀訥謂《禮》有忌日無忌月,自月而推,則忌時忌年,愈無理據(jù)。世用其言。臣謂軍方大凱,作樂無嫌?!痹t可。方慶嘗以“令期及大功喪,未葬,不聽朝賀;未除,弗豫享宴。比群臣不遵用,頹紊教誼,不可長”。有詔申責,內(nèi)外畏之。是歲,真拜左庶子,進封公,兼侍太子讀書。方慶奏:“人臣于天子未有斥太子名者,晉山濤《啟事》稱皇太子不名。孝敬為太子,更‘弘’為‘崇’;沛王為太子,更‘賢’為‘文’。今東宮門殿名多嫌觸,請一改之,以協(xié)舊典?!敝瓶伞iL安二年卒,贈兗州都督,謚曰貞。方慶博學,練朝章,著書二百余篇,尤精《三禮》。學者有所咨質(zhì),酬復淵詣,故門人次為《雜禮答問》。家聚書多,不減秘府,圖畫皆異本。方慶歿后,諸子不能業(yè),隨皆散亡。贊曰:李德裕著書稱:“方慶為相時,子為眉州司士參軍。武后曰:‘君在相位,何子之遠?’對曰:‘盧陵是陛下愛子,今尚在遠,臣之子庸敢相近?’以比倉唐悟文侯事。”嗟乎,君子哉!雖造次不忘悟君于善。及建言不斥太子名,以動群臣,示中興之漸,所謂人難言者,于方慶難乎哉!德裕之稱,為不誣矣。(選自《新唐書·卷四十一》,有刪改)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部中首領沓A墨B民C詣府D訴E府曹F素相G餉謝田未嘗治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勝,受得住,與“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中的“勝”的詞義是相同的。B.秋毫,鳥獸在秋天初生的細毛,比喻細小的東西。如成語“明察秋毫”。C.舊典,舊時的制度、法則。文中具體指東宮的門、殿名稱要符合舊時制度。D.業(yè),繼承祖業(yè),與“武陵人捕魚為業(yè)”(《桃花源記》中的“業(yè)”的用法不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方慶的前任路元睿擔任廣州都督時,侵奪船主所賣的外域珠寶等貨物,船主很生氣就把路元睿殺了。B.武攸宜擊破契丹后凱旋,王及善以忌月為由主張陳設鼓樂卻不演奏,王方慶引經(jīng)據(jù)典加以勸說,皇帝同意了演奏。C.王方慶認為,群臣都不遵守禮法,不能放任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于是皇帝下詔申斥責備不遵守禮教的人。D.王方慶藏書比皇家秘府還多,圖畫也都有不同版本,但他死后,他的幾個兒子不能保護好,導致收藏的書畫散失。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方慶約官屬不得與交通,犯者痛論以法,境內(nèi)清畏。(4分)(2)學者有所咨質(zhì),酬復淵詣,故門人次為《雜禮答問》。(4分)14.作者稱贊了王方慶哪些方面?請簡要說明。(3分)10.BEH[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原文標點)部中首領沓墨,民詣府訴,府曹素相餉謝,未嘗治。11.A|[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古代文化常識及文言詞語含義和用法的能力?!靶倘巳缈植粍佟敝械摹皠佟钡囊馑际恰氨M、完”,不是“受得住”。12.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的能力?!氨然始颐馗€多,圖畫也都有不同版本”分析錯誤,根據(jù)文中“家聚書多,不減秘府,圖畫皆異本”的信息可知,應是王方慶家藏書與皇家秘府不相上下,圖畫也都是精本。13.(1)王方慶約束官吏不得與當?shù)厥最I有來往,違者要按照法律嚴厲論處,(于是)境內(nèi)都清廉畏法。(關(guān)鍵點“交通”、“清畏”和狀語后置句每點1分,大意1分)(2)求學的人有詢問質(zhì)疑的,王方慶答復得深刻精到,所以他的門生們把他的答問輯錄成《雜禮答問》一書。(關(guān)鍵點“學者”“咨質(zhì)”“次”每點1分,大意1分)[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的能力。注意落實關(guān)鍵點,直譯為主,意譯為輔。14.①倉皇急迫之時,不忘勸導君王為善。②建議不直呼太子之名,來啟發(fā)群臣。(每點1分,答對兩點即可得滿分)[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題時,先要找到問題的答題區(qū)間,進行分析探究,然后分條作答。[參考譯文]王琳,字方慶。武后時,王方慶多次升遷后任廣州都督。南海每年都有昆侖島的船來賣外域的珠寶,前任都督路元睿侵奪了貨物,船主十分生氣,將路元睿殺了。王方慶繼任都督,絲毫都不向船主索要。當初,部中的首領們都極貪婪,百姓到都督府來控告,府中官吏平時接受首領的賄賂,從未治過他們的罪。王方慶約束官吏不得與當?shù)厥最I有來往,違者要按照法律嚴厲論處,(于是)境內(nèi)都清廉畏法。那些評論者說治理廣州還沒有一個像王方慶這樣治理有方的,可號稱第一,皇帝下詔賜給(王方慶)瑞錦、雜彩,表揚他的善政。神功初年,清邊道大總管武攸宜擊破契丹后凱旋,將要獻俘,內(nèi)史王及善提出這是孝明帝的忌月,主張陳設鼓樂卻不演奏,王方慶說:“以前晉穆帝娶皇后,正當康帝的忌月,時人都為之猶豫。荀訥說《禮》中提到了忌日但沒有忌月的提法及禮儀,如果從忌月推論,就還可以有忌時、忌年,那就越發(fā)沒有理論根據(jù)了。那時晉穆帝就用了荀訥的意見。臣以為現(xiàn)在正是我軍獲得大勝的時候,作樂是不會有妨礙的?!被实墼t令允許作樂。王方慶曾經(jīng)提出“依照禮法,守大功之喪的九個月內(nèi),在未下葬時,不允許朝賀;喪期未滿,不能參加宴會。近來群臣都不遵此令,弄亂了、敗壞了禮教,這種情況不能放任”?;实巯略t申斥責備不遵禮教者,于是朝廷內(nèi)外都很怕王方慶。這一年,王方慶正式拜授左庶子,晉封公爵,兼侍太子讀書。王方慶奏稱:“人臣對于天子,沒有一個直呼太子名字的,(以前)晉時的山濤《啟事》稱皇太子而不稱名。孝敬皇帝為太子時,改名字中的“弘’字為‘崇’字;沛王為太子時,即改名字中的“賢’字為‘文’字?,F(xiàn)在東宮的門、殿名稱很多涉嫌觸諱,請求一一改去,使能符合舊規(guī)?!蔽浜笙略t同意。王方慶長安二年去世,被追贈為兗州都督,被賜謚為“貞”。王方慶博學多才,熟悉朝廷規(guī)章,著書二百多篇,特別精通《周禮》《校禮》《禮記)》。求學的人有詢問質(zhì)疑的,王方慶答復得深刻精到,所以他的門生們把他的答問輯錄成《雜禮答問》一書。王方慶家藏書極多,與皇家秘府不相上下,圖畫也都是精本。王方慶死后,他的幾個兒子不能繼承祖業(yè),以后這些書畫都散失了。評論:李德裕著書稱道:“王方慶任宰相時,他的兒子任眉州司士參軍。武后問他:‘你位居宰相,為什么兒子在那么遠做官?’王方慶回答:‘廬陵王是陛下的愛子,現(xiàn)在尚在遠方,臣的兒子怎敢放在近處?’用以比況倉唐警悟文侯的事?!卑?,王方慶確實是個君子!即使是倉皇急迫之時,也不忘誘導君王為善。等到建議不直呼太子的名字,來啟發(fā)群臣,顯示了中興的萌芽,所謂人難言之事,對于王方慶有什么困難呢?德裕的稱道,實在不假啊!江西省吉安市一中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古者文王處豐、鎬之間,地方百里,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處漢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世異則事異。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蹦诵藿倘辏瑘?zhí)干戚舞,有苗乃服。共工之戰(zhàn),鐵鈷短者及乎敵,鎧甲不堅者傷乎體。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異則備變。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謀,當今爭于氣力。齊將攻魯,魯使子貢說之。齊人曰:“子言非不辯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彼炫e兵伐魯,去門十里以為界。故偃王仁義而徐亡,子貢辯智而魯削。以是言之,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去偃王之仁,息子貢之智,循徐、魯之力,使敵萬乘,則齊、荊之欲不得行于二國矣。(節(jié)選自《韓非子·五蠹》)材料二:趙文進諫曰:“農(nóng)夫勞而君子養(yǎng)焉,政之經(jīng)也。愚者陳意而知者論焉,教之道也。臣無隱忠,君無蔽言,國之祿也。臣雖愚,愿竭其忠。”王曰:“慮無惡擾,忠無過罪,子其言乎?!壁w文曰:“當世輔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禮之制也。修法無愆,民之職也。三者,先圣之所以教。今君釋此而襲遠方之服變教之古易古之道,故臣愿王之圖之?!蓖踉唬骸白友允浪字劇3C衲缬诹曀?,學者沉于所聞。此兩者,所以成官而順政也,非所以觀遠而論始也。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賢者議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與論心;拘于俗之眾,不足與致意。故勢與俗化,而禮與變俱,圣人之道也。承教而動,循法無私,民之職也。知學之人,能與聞遷,達于禮之變,能與時化。故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釋之?!保ü?jié)選自《戰(zhàn)國策·趙策·武靈王平晝閑居》)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今君A釋此B而襲C遠方D之服E變教之古F易古之道。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方,文中意為“方圓、縱橫”,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且知方也”的“方”含義不同。B.乘,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與《過秦論》中“因利乘便”的“乘”含義不同。C.愆,文中為“罪過,過錯”之意,與《氓》中“匪我愆期”的“愆”含義相同。D.循,文中意為“遵守”,與《促織》中“循陵而走”的“循”含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徐偃王實行仁義治國,有三十六個國家向他割地朝貢,楚文王害怕徐國會危害到自己,便出兵伐徐滅了徐國。文王和徐偃王都實施仁政,但結(jié)局不同。B.舜實行德政,拿著盾牌和大斧跳舞感化了苗民。到了共工打仗時,拿短鐵括就會被敵人擊中,需要堅硬的鎧甲護體。C.趙文認為應當按照古法順應當?shù)氐拿袼?,按照禮法規(guī)定,穿一定款式的衣服,不認同趙武靈王推行胡服等革新進取的做法。D.趙武靈王認為愚笨的人拘泥于舊風陋俗,受世俗禮法制約,所以要和他們交流思想說明意圖;老百姓應按國家政令行動。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子言非不辯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2)愚者陳意而知者論焉,教之道也。14.材10.B、E、F【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第一處斷開在“釋此”之后,“此”是一個代詞,做“釋”的賓語,再加上這里有一個虛詞“而”,所以第一處要斷在B處。第二處和第三處它們的語法結(jié)構(gòu)是差不多的,“襲遠方之服”“變教之古”都是動賓結(jié)構(gòu),所以第二處在E處斷開,第三處在F處斷開。句意:現(xiàn)在大王您對這些都棄之不顧,卻沿用遠方胡人的衣服,改變古代的教化,改變古代的章程。11.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能力。C項錯誤,意思不同,“修法無愆”的“愆”是“罪過,過錯”的意思,句意:遵守法紀不犯罪。“匪我愆期”,譯為“不是我拖延婚期”,“愆”解釋為“拖延”,是個動詞。故選C。12.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項“所以要和他們交流思想說明意圖”錯,文中“不足與論心”“不足與致意”,是“沒有必要向他們交流思想說明意圖”的意思。故選D。13.(1)你的話說得不是不巧妙,然而我想要的是土地,不是你所說的這套空話。(“辯”、判斷句、“所謂”各1分,句意1分)(2)愚笨的人表達意見,明智的人進行討論,這是朝廷教化的準則。(“陳”“知”“論”各一分,句意1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辯”譯為“巧妙”,“者……也”判斷句,“所謂”譯為“所說的”。(2)“陳”譯為“陳述、表達”,“知”通“智”譯為“聰明的人,明智的人”,“論”可以譯為“討論,研究”。14.①韓非的觀點是:時代不同、情況變了,政事措施也要跟著改變。②武靈王的觀點是:習俗、禮法制度要跟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治理當世不能效仿古代。(3分,意思對即可酌情給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由原文“世異則事異。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和“故曰:事異則備變。上古竟于道德……”可概括出韓非的觀點。由原文“故勢與俗化,而禮與變俱,圣人之道也”“故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釋之”可概括出武靈王的觀點。參考譯文材料一:古代周文王地處豐、鎬一帶,領土方圓不過百里,他施行仁義的政策感化了西戎,最終統(tǒng)治了天下。徐偃王統(tǒng)治著漢水以東的地方,方圓有五百里,他也施行仁義的政策,有三十六個國家向他割地朝貢。楚文王害怕徐國會危害到自己,便出兵伐徐,于是滅了徐國。所以周文王施行仁義而稱王天下,而徐偃王施行仁義卻亡了國,這證明仁義只適用于古代而不適用于今天。所以說:時代不同了,政事就會隨之不同。在舜當政的時候,有苗族不肯歸順,禹主張用武力去討伐。舜說:“不行。我們推行德政還不夠深就動用武力,不合乎道義”。于是便用三年時間加強德政,拿著盾牌和大斧跳舞(來進行精神感化),有苗族終于歸服了。到了共工打仗的時候,武器短的會被敵人擊中,皚甲不堅固的便會傷及身體。這表明拿著盾牌和大斧跳舞的德政方法只能用于古代而不能用于當今。所以說:情況變了,措施也要跟著改變。上古時候人們在道德上競爭高下,中古時候人們在智謀上角逐優(yōu)劣,當今社會人們在力量上較量輸贏。齊國準備進攻魯國,魯國派子貢去說服齊人。齊人說:“你的話說得不是不巧妙,然而我想要的是土地,不是你所說的這套空話?!庇谑浅霰ゴ螋攪妖R國的國界推進到距魯國都城只有十里遠的地方。所以說徐偃王施行仁義而徐國滅亡,子貢機智善辯而魯國被削弱。由此說來,仁義道德、機智善辯之類,都不是用來保全國家的正道。如果當初拋棄徐偃王的仁義,不用子貢的巧辯,而是依靠徐,魯兩國的實力,去抵抗有萬輛兵車的強敵,那么齊,楚的野心也就不會在這兩個國家得逞了。材料二:趙文勸諫武靈王說:“農(nóng)夫辛勤耕作以供養(yǎng)君子,這是治理國家的根本。愚笨的人表達意見,明智的人進行討論,這是朝廷教化的準則。做臣子的不隱瞞自己的意見,做君王的不阻塞言路,這是國家的福分。我雖然愚笨,但還是希望竭盡自己的忠心。”武靈王說:“替別人著想的人不應該過分苛求,竭盡忠心的人不能指責他的錯誤,您就直言吧。”趙文說:“適應時勢順從當?shù)孛袼?,這是自古以來的法則。衣服有一定的款式,這是禮法的規(guī)定。遵守法紀,不犯罪,這是老百姓的職責。這三個方面,都是古代圣賢的教導?,F(xiàn)在大王您對這些都棄之不顧,卻沿用遠方胡人的衣服,改變古代的教化,改變古代的章程,所以我希望大王認真地考慮考慮?!蔽潇`王說:“你所說的只是世俗的見解。普通民眾只是一味地沉溺于習慣世俗之中,而讀書人又總是拘泥于書本上的東西。這兩種人,他們只能謹守職責、遵守法令而已,不能和他們一道謀長遠的事業(yè),建立開創(chuàng)之功。而且夏、商、周三個朝代雖然服裝不同但卻能統(tǒng)一天下,春秋五霸政教各異卻能治理好國家。聰明人制訂法令,愚蠢的人被法令制約。賢達的人改革習俗,而愚笨的人卻拘泥于舊風陋俗。因此那些受世俗禮法制約的人,沒有必要和他們交流思想;那些拘泥于舊風陋俗的人,沒有必要向他們說明你的意圖。所以,習俗應跟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禮法制度也要隨著形勢的改變而改變,這才是圣人治國的根本原則啊!接到國家的政令就馬上行動,遵守法制而拋棄個人私念,這才是老百姓的天職。真正有學問的人能聽從意見而改變觀點,通曉禮法的變化才能跟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真正志在修身的人不仰賴別人的贊許,治理當世的人不能完全效法古代,您還是放棄那些不正確的意見吧?!苯魇∫舜菏幸素S中學創(chuàng)新部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楚平王即位,使伍奢為太子建之師,費無極為少師。費無極無寵焉,欲譖諸王,曰:“晉之伯也,邇于諸夏,而楚辟陋,故弗能與爭。若大城城父①,而置太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蓖跽f,從之。故太子建居于城父。費無極言于王曰:“建與伍奢將以方城之外叛,齊、晉又交輔之,將以害楚,其事集矣。”王信之,執(zhí)伍奢,使城父司馬奮揚殺太子。未至,而使遣之。三月,太子建奔宋。王召奮揚,奮揚使城父大夫執(zhí)己以至。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爾耳,誰告建也?”對曰:“臣告之。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臣不佞,不能茍貳。奉初以還,不忍后命,故遣之。既而悔之,亦無及已?!蓖踉唬骸岸襾?,何也?”對曰:“使而失命,召而不來,是再奸也。逃無所入?!蓖踉唬骸皻w。從政如他日?!睙o極曰:“奢之子材,若在吳,必憂楚國,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來。不然,將為患?!蓖跏拐僦唬骸皝?,吾免而父。”棠君尚謂其弟員②曰:“爾適吳,我將歸死。吾才不逮,我能死,爾能報。聞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親戚為戮不可以莫之報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擇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父不可棄,名不可廢,爾其勉之!”伍尚歸。奢聞員不來,曰:“楚君、大夫其旰食③乎!”王皆殺之。(節(jié)選自《左傳·昭公十九年、二十年》,有刪改)材料二:貞觀二年,太宗問魏征曰:“何謂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昔唐、虞之理,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是以圣無不照,故共、鯀之徒,不能塞也。秦二世則隱藏其身,捐隔疏賤而偏信趙高,及天下潰叛,不得聞也;梁武帝偏信朱異,而侯景舉兵向闕,竟不得知也;隋煬帝偏信虞世基,而諸賊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碧谏跎破溲浴#ü?jié)選自《貞觀政要·君道》)【注】①城父:楚國一個靠近邊境的城邑。②棠君尚:伍尚時為棠邑大夫,所以稱為“棠君”。員:伍員,字子胥。伍尚、伍員都是伍奢的兒子。③旰食:指事務繁忙不能按時吃飯。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聞A父B之命C可以D莫之E奔也F親戚G為戮H不可以I之J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說,通“悅”,高興,與《石鐘山記》“然是說也,余尤疑之”中的“說”詞義不同。B.再,指第二次,與《曹劌論戰(zhàn)》“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詞義相同。C.闕,指宮殿門前兩邊的大型建筑物,又可用來指代宮殿、朝廷、京城等;文中指京城。D.善,認為……正確,意動用法,與《鴻門宴》“素善留侯張良”中的“善”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費無極沒有受到太子建的寵信,于是就在楚王面前誣陷太子建,先是進言讓太子建離開京城去駐守邊邑,后又說太子建將要反叛。B.奮揚受楚王之命殺太子建,但他有感于太子建對他的恩德,通知太子建逃跑;楚王問罪于他,他直言相告,最終楚王沒有治他的罪。C.魏征認為,唐、虞治理天下能夠兼聽四方,而秦二世偏信趙高、梁武帝偏信朱異、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導致他們對國家的情況茫然無知。D.楚平王屬于魏征所說的“暗君”,他偏聽偏信于費無極,冤殺了伍奢和伍尚。作為一國之君不能偏聽偏信,而應該兼聽各方意見。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爾適吳,我將歸死。吾才不逮,我能死,爾能報。(4分)(2)是以圣無不照,故共、鯀之徒,不能塞也。(4分)14.伍奢聽說伍員沒有前來,說:“楚國君王和大夫恐怕不能按時吃飯了!”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請簡要分析。(3分)10.CFH(每處1分。涂黑超過三處,整題不給分)【解析】原文標點為:聞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親戚為戮,不可以莫之報也。11.D【解析】兩個“善”字用法不同,“素善留侯張良”中的“善”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解釋為“與……友善”。12.B【解析】“他有感于太子建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