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史記-伯夷叔齊列傳》(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0/32/wKhkGWVxNVyAF1-JAANVhh58VH0683.jpg)
![文言文閱讀:《史記-伯夷叔齊列傳》(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0/32/wKhkGWVxNVyAF1-JAANVhh58VH06832.jpg)
![文言文閱讀:《史記-伯夷叔齊列傳》(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0/32/wKhkGWVxNVyAF1-JAANVhh58VH06833.jpg)
![文言文閱讀:《史記-伯夷叔齊列傳》(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0/32/wKhkGWVxNVyAF1-JAANVhh58VH06834.jpg)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2文言文閱讀:《史記?伯夷叔齊列傳》(附答案解析與譯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夫?qū)W者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藝。《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堯?qū)⑦d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間,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shù)十年,功用既興,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tǒng),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于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wù)光①者。此何以稱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鬃有蛄泄胖适ベt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其傳曰:伯夷、叔齊,孤竹君②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彼焯尤ァJ妪R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yǎng)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③,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芍^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狈龆ブN渫跻哑揭髞y,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由此觀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順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shù)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fā)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shù)也。余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節(jié)選自《史記·伯夷叔齊列傳》)【注】①卞隨、務(wù)光:夏商時代兩位隱士,湯滅夏讓位于他們,他們拒不接受。②孤竹君:孤竹國國君。孤竹,商時國名,在今河北盧龍一帶。③木主:木牌位,即靈牌。當時文王已死,武王載其父之靈牌伐紂,以示乃奉父命征討。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寫出正確的序號。(3分)或擇地A而蹈之B時C然后出言D行E不由徑F非公正G不發(fā)憤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六藝”與《師說》中“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中的“六藝”含義相同。B.蓋,指大概;與《狼》中“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的“蓋”意思不同。C.“安適歸”,回歸到哪里;與“大王來何操”的句式特點相同。D.與,指幫助;與《六國論》中“與嬴而不助五國者”的“與”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司馬遷為伯夷、叔齊作傳,引用史實,敷衍故事,將之作為《史記》列傳中的第一篇,可見伯夷、叔齊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B.作者認為政權(quán)是最貴重的東西,帝王是最高的主宰,對于傳授政權(quán)、選拔天子的大事,萬不可疏忽大意。C.本文簡要敘述了伯夷、叔齊的事跡。他們先是讓國出逃,國人只得立孤竹君的第三個兒子為王,他們叩馬而諫,恥食周粟,最后餓死在首陽山上。D.本文作者借為伯夷、叔齊立傳澆自己胸中塊壘:對當時好人遭殃、壞人享福的社會提出了憤怒的質(zhì)問;對所謂“天道”,表示懷疑。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譯文:(2)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譯文:14.孔子評價伯夷、叔齊“賢人也”,伯夷、叔齊身上具有孔子所推崇的儒家的哪些品質(zhì)?(3分)【答案】10.BDF11.D12.C13.(1)天下都歸順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齊卻認為這是恥辱的事情,他們堅持正義,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上,采摘野菜充饑。(2)然而顏淵總是窮困纏身,連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飽,終于過早地死去了。天道對好人的報償又是怎樣的呢?14.①“仁”。伯夷、叔齊兄弟讓國,孔子贊揚他們“求仁得仁”。②“義”。伯夷、叔齊扣馬而諫,反對武王伐紂,認為武王這樣做是臣子弒君;伯夷叔齊作為商朝的遺民,寧愿餓死,不食周粟。③“孝”。伯夷以父命為尊,寧可不作君王,也不違背父親的遺愿。④“悌”。叔齊讓國于兄,體現(xiàn)的是“悌”?!窘馕觥?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而有的人,選好地方才肯邁步,適宜的機會才肯說話,走路不敢經(jīng)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決不發(fā)憤去做。“或擇地而蹈之”語意完整,“而”表順承,中間不能斷開,故B處斷;“時”是動詞,與“然后出言”構(gòu)成順承關(guān)系,中間不能斷開,故D處斷;“行不由徑”中,“徑”作“由”的賓語,故F處斷。BDF處斷句。11.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詞多義以及特殊句式的掌握能力。A.正確。指的六種經(jīng)書,《詩》《書》《易》《禮》《春秋》《樂》。句意:但是還要從《六經(jīng)》里考察真實可信的記載。/六經(jīng)的經(jīng)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B.正確。大概。/原來。句意:說是山上可能有許由的墳墓。/屠戶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人。C.正確。同為賓語前置句。句意:哪里才是我們的歸宿?/大王來時帶了什么東西?D.“意思相同”錯誤。幫助/結(jié)盟、與……交好。句意:總是經(jīng)常幫助好人。/這是因為它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五國啊。故選D。12.本題考查學生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第三個兒子”錯,國人立的是孤竹君的第二個兒子?!爸凶印保础爸僮印?,第二個兒子。中國的傳統(tǒng)中,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為序。伯夷,排行第一;叔齊,排行第三。故選C。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宗”,意動用法,以……為宗,歸向;“恥”,意動用法,以……為恥;“義”,名詞作動詞,堅持正義。(2)“糟糠”,粗劣的飯食;“厭”,飽,吃飽;“蚤”,通“早”,“何如”,怎么樣。14.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結(jié)合“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和孔子的評價“求仁得仁”可知,伯夷、叔齊兄弟讓國,體現(xiàn)的是“仁”。結(jié)合“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愛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薄疤煜伦谥埽?、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藏而食之”“遂餓死于首陽山”可知,伯夷、叔齊扣馬而諫,寧愿餓死,不食周粟,體現(xiàn)的是“義”。結(jié)合“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焯尤ァ笨芍囊愿该鼮樽?,寧可不作君王,也不違背父親的遺愿,體現(xiàn)的是“孝”。結(jié)合“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可知,叔齊讓國于兄,體現(xiàn)的是“悌”。【參考譯文】學者們涉獵的書籍雖然很多,但是還要從《六經(jīng)》里考察真實可信的記載?!对娊?jīng)》《尚書》雖然殘缺不全,但是還可以從記載虞、夏兩代的文字中考察清楚。唐堯?qū)⒁宋粫r,把帝位讓給虞舜;虞舜把帝位讓給夏禹之際,四方諸侯和州牧都來推薦,這才把他放在帝王位子上加以考察試用,主持國政幾十年、功績卓著以后,才把政權(quán)交給他。這表示天下是極貴重的寶器,帝王是極重要的統(tǒng)領(lǐng),所以傳授政權(quán)是如此地鄭重審慎啊。可是諸子雜記里說:唐堯想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不僅不接受,反而以此為恥辱,于是逃走隱居起來。到了夏朝,又出現(xiàn)了(不接受商湯讓位的)卞隨、務(wù)光。這又如何頌揚他們呢?太史公說:我登上箕山,說是山上可能有許由的墳墓。孔子依次論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賢人,如吳太伯、伯夷這些人都非常詳細。我認為所聽到的許由、務(wù)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但是經(jīng)書里連一點大略的文字記載也見不到,這是為什么呢?孔子說:“伯夷、叔齊不記以往的仇恨,因而怨恨也就少了?!薄八麄冏非笕实拢偷玫搅巳实?,又有什么怨恨呢?”我對伯夷的意志深表同情,看到他們未被經(jīng)書載錄的遺詩又感到很詫異。他們的傳記上說: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要立叔齊為國君,等到父親死了,叔齊要把君位讓給伯夷。伯夷說:“這是父親的遺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逃走了。國人只好擁立孤竹君的次子。這時,伯夷、叔齊聽說西伯昌能夠很好地贍養(yǎng)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墒堑搅四抢铮鞑呀?jīng)死了,他的兒子武王把他的木制靈牌載在兵車上,并追尊西伯昌為文王,向東方進兵去討伐殷紂。伯夷、叔齊勒住武王的馬韁諫言道:“父親死了不下葬,就發(fā)動戰(zhàn)爭,能說是孝順嗎?作為臣子去殺害君主,能說是仁義嗎?”武王身邊的隨從人員要殺掉他們。太公呂尚說:“這是有節(jié)義的人啊?!庇谑菙v扶著送他們離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紂的暴亂,天下都歸順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齊卻認為這是恥辱的事情,他們堅持正義,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上,采摘野菜充饑。到了快要餓死的時候,他們作了一首歌。那歌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換暴君啊,竟認識不到那是錯誤。神農(nóng)、虞、夏的太平盛世轉(zhuǎn)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們的歸宿?哎呀,只有死啊,命運是這樣的不濟!”于是餓死在首陽山。從這首詩看來,他們是怨恨還是不怨恨呢?有人說:“天道是沒有偏私的,總是經(jīng)常幫助好人?!毕癫摹⑹妪R這樣,應該說是好人呢,還是不該說是好人呢?他們?nèi)绱说胤e累仁德,保持高潔的品行,卻最終餓死!再說,孔子七十名得意的學生里,只有顏淵被推重為好學。然而顏淵總是窮困纏身,連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飽,終于過早地死去了。天道對好人的報償又是怎樣的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N-Ethyl-4-methoxyamphetamine-hydrochloride-生命科學試劑-MCE-8599
- 2025年度商業(yè)門面使用權(quán)轉(zhuǎn)讓合同
- 2025年度電梯應急救援預案制定與演練合同
- 2025年度解除租賃合同解除條件爭議調(diào)解協(xié)議書
- 施工現(xiàn)場安全風險管控制度
- 科技發(fā)展趨勢宇宙生命探索與地球應用
- 個人房屋租賃給企業(yè)合同范例
- 兩子女離婚財產(chǎn)分割合同范本
- 2025屆畢業(yè)生就業(yè)實習合同協(xié)議
- 個人委托代理合同書樣本
- 二零二五版電商企業(yè)兼職財務(wù)顧問雇用協(xié)議3篇
- 課題申報參考:流視角下社區(qū)生活圈的適老化評價與空間優(yōu)化研究-以沈陽市為例
- 《openEuler操作系統(tǒng)》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FZ/T 54007-2019錦綸6彈力絲
- DB11-T 291-2022日光溫室建造規(guī)范
-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淄博市高二(下)期末英語試卷(附答案詳解)
- 北師大版高中數(shù)學選修4-6初等數(shù)論初步全套課件
- 紀檢知識答題測試題及答案
- 創(chuàng)傷急救-止血、包扎課件
- 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網(wǎng)絡(luò)輿情成因及治理
- 道教系統(tǒng)諸神仙位寶誥全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