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義利觀新探_第1頁
儒家義利觀新探_第2頁
儒家義利觀新探_第3頁
儒家義利觀新探_第4頁
儒家義利觀新探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儒家義利觀新探

一、義以生利的內涵儒家的正義和利益觀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兑住で瑐鳌の难浴分杏小袄?義之和也”和“利物足以和義”之說。相同的話又見于《左傳》襄公九年(前564年),是魯襄公的祖母穆姜臨死前所說的。其中前一句作“利,義之和也”,差一個字。因一般認為《文言》晚出,所以《春秋左傳注》的作者楊伯峻說不是穆姜引《文言》,而是“《文言》作者襲用穆姜語”?!袄?義之和也”,朱熹解釋為“使物各得其分,不相侵越”,“萬物各得其分,便是利”(四庫全書本《朱子七經語類·易四》)。這意思是說大家按義的要求行事可以得利,也就是說利產生于義?!袄镒阋院土x”的意思則相反,是說萬物各得其利則能和義,也就是說利能促進人們的好義思想。兩句話合在一起就成為比較完整的義利關系論。北宋蘇洵很贊成這兩句話,他據此作《利者義之和論》(《嘉祐集》卷八),強調義、利缺一不可,兩者必須結合,不能“徒義”(只講義)或“徒利”(只講利),認為“義利、利義相為用,而天下運諸掌矣”。這種義利結合的思想,在古代不占重要地位,還受到朱熹的批評。他說蘇洵這樣說,是認為“義是苦物,恐人嫌,須著些利令甜”,蘇洵的理論是“不知義之言”(同上)?!兑住冯m然也是儒家的經典之一,但正統(tǒng)儒家的義利觀,并不強調“利物足以和義”的方面,而是偏重于“利者,義之和也”的一面??酌?、程朱學派和王夫之等都是如此?!袄?義之和也”更明確的表述就是“義以生利”。其理論邏輯為:人們都按照義的要求行事,相互關系協調得好,能使社會穩(wěn)定,在穩(wěn)定的社會中各人都能得到和自己的社會地位相應的一分利益。社會穩(wěn)定對統(tǒng)治者最有利,因此首先符合統(tǒng)治者的利益。但社會穩(wěn)定也符合多數人的利益,所以“義以生利”的“利”包括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利,只是不同社會地位的人所得的利益有多少不同而己。和“義以生利”同一類型的論點還有“義者,利之足(腳)也”,“廢義則利不立”(《國語·晉語二》);“德義,利之本也”(《左傳·僖公十二年》)等。“義以生利”之說首見于《國語·晉語一》。晉獻公寵驪姬,要立其子奚齊,而廢世子申生。大夫丕鄭反對廢世子,在反對的理由中提到“義以生利,利以豐民”。這是說義可以產生利,利可以使人民富足。丕鄭希望晉國能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不要打亂原來的世襲關系,以免造成社會的動亂,改變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獻公聽不進丕鄭的話,逼死了世子申生,他死后果然晉國大亂。孔子也說過“義以生利”的話。公元前589年,衛(wèi)、齊交戰(zhàn),衛(wèi)國敗,新筑大夫仲叔于奚率兵援救衛(wèi)將孫良夫,擊敗齊軍。事后衛(wèi)國賞邑給仲叔于奚,仲叔辭邑,要求賞給曲懸、繁纓(表示諸侯身份的禮器),衛(wèi)君同意了。主張正名的孔子聽說后發(fā)了一套議論,指出對仲叔于奚寧可多賞一些邑,而不可以賞給他代表身份地位的器和名。他說:“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禮,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jié)也。若以假人,與人政也。政亡,則國家從之,弗可止也已?!?《左傳·成公二年》)名份是有關國家存亡的大節(jié),存在著一系列的因果關系,“義以生利”是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先秦的“義以生利”的觀點一直流傳下來,表述方式變了,意思沒有變。程朱學派仍持這一觀點。北宋程頤說:“君子未嘗不欲利,但專以利為心,則有害。惟仁義,則不求利而未嘗不利也?!?《四書集注·孟子·梁惠王上》)兩句話包含了兩層意思,這里先看他的后一句話“惟仁義,則不求利而未嘗不利也”。這是說人們用不著追求利,只要按仁義的要求做去,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利,這不就是“義以生利”嗎?南宋朱熹也一樣,他將義和利說成是一件事的頭和尾,要求人們從頭做起,認為從頭做起自然可以得利,如說:“義利,只是個頭尾。君子之于事,見得是合如此處,處得其宜,則自無不利矣。但只是理會個義,卻不曾理會下面一截利?!?《朱子四書語類》卷一四《君子喻于義章》)這也是“義以生利?!钡恰傲x以生利”只是從總體說的,對每一個人來說并不一定如此,用義來約束自己必然會有犧牲。清初王夫之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肯定“義以生利”的同時也提出修正意見。他說:“事得其宜則推之天下而可行,何不利之有哉?但在政教衰亂之世,則有義而不利者矣?!?《四書訓義》卷八)前面一句話說的是“義以生利”,但補充說在亂世按義的要求去做也可能會對自己不利,是對“義以生利”說所作的一個修正。這修正還不徹底,事實上義對每一個人來說隨時有不利的情況,不限于亂世。所以蘇洵在《利者義之和論》中指出:“義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這是說義對于每個人的利益都是有違背的,是“圣人”用來傷害天下人的工具。也就是說,義雖然適宜于社會,但對每個人來說又是有傷害的。正統(tǒng)儒家義利觀的另一重要論點是“何必曰利”,由孟子首先提出。孟子見梁(魏)惠王,惠王問他的到來有什么有利于魏國的建議,被孟子批評了一通。孟子說諸侯、大夫、士庶人都從有利于自己考慮,“上下交征(取)利而國危矣”。治國必須講仁義,因為講仁人們不會遺其親,講義人們不會后其君,所以他強調:“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的話實際上是說講仁義對統(tǒng)治者有利,但是他卻不肯說出這個“利”字?!昂伪卦焕笔敲献拥囊回炈枷?在《孟子·告子下》中再次記述了他的這一觀點。孟子的“何必曰利”思想也為以后的儒家所繼承。上引程頤的前一句話,“君未嘗不欲利,但專以利為心,則有害”,就是“何必曰利”的意思,和后一句話的“義以生利”正好成對。朱熹也主張“何必曰利”。他說:“君子只理會義,下一截利處更不理會。小人只理會下一截利,更不理會上一截義。”(《朱子四書語類》卷一四《君子喻于義章》)王夫之亦是“何必曰利”的主張者,他甚至說:“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謂之勤儉傳家。庶民之所以為庶民者此也,此之謂禽獸?!?《俟解》)把勤儉傳家的老百姓貶為禽獸,對求利行為的深惡痛絕溢于言表,這仍是“何必曰利”論的翻版。從以上可見,正統(tǒng)儒家所贊成的利不僅限于“義以生利”的利,對于不從義出發(fā)的利則主張“何必曰利”。筆者認為正統(tǒng)儒家的義利觀可以概括為“義以生利”和“何必曰利”八個字。這八個字代表了儒家義利的精髓。二、“取智于民,以利為利”從以上八個字,不難看出正統(tǒng)儒家是主張貴義賤利或重義輕利的。但有的學者不贊成這個結論,認為孔孟并不賤利或輕利,對此有必要進行一些分析??鬃又鲝垺耙蛎裰?《論語·堯曰》)。孟子關心人民經濟利益的言論更多,他的仁政思想就包含有減輕人民賦稅負擔,改善人民生活的內容。他指出:“明君制民之產”,必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養(yǎng))妻子,樂歲(豐年)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批評齊宣王的“制民之產”,使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不僅如此,孟子實際上還承認人們的道德觀念要建立在經濟利益的基礎上。上述“制民之產”的兩種情況,孟子分別指出了它們的不同后果:后一種情況的人民生活困難,救死而恐不足,根本沒有閑功夫來“治禮義”;前一種情況的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然后督促他們向善,他們就容易聽從。人們必須先能生存,然后才能接受道德教育。孟子又說:“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同上)“恒產”是固定的財產,“恒心”是人所常有的善心?!笆俊币驗橛械赖履繕?所以即使沒有恒產,也能保持恒心。而一般百姓的保持恒心則以有一定的恒產為前提條件,沒有恒產就不會有恒心,沒有恒心就什么壞事都會干。這也說明人們的道德觀念要建立在經濟利益的基礎上。孟子還說:“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盡心上》)這是說如果能使糧食多得像水火一樣至足,人民很容易生活,他們就都會成為仁人。這些論斷說明孟子是深深懂得物質利益的重要性的,沒有利就不會有義,相當于上引《易·文言》中的“利物足以和義”的一方面意思。這些論斷不是重利的表現嗎,為什么說它貴義賤利呢?對此筆者認為可以從兩方面予以解釋。第一,中國古人拿來和義相對的那種利,一般是指個人的私利,而不是所有的利。孟子把關心人民的物質利益作為統(tǒng)治者行仁政的表現,并沒有將它歸入利的范疇,而“何必曰利”的利則僅限于個人(包括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的私利。他雖然要求統(tǒng)治者關心人民的物質利益,但又提倡“何必曰利”,兩者并不矛盾。我們不能用廣義的利來解釋孟子所說的利,因此雖然孔孟有利民的言論,他們仍然是貴義賤利的主張者,問題在于對“利”的概念要有正確的理解。第二,就孔孟的理論體系而言,確是貴義賤利的。孟子主張統(tǒng)治者行仁義,因為講仁義可以鞏固他們的統(tǒng)治。這本來也是一種利,但孟子卻絕口不肯說出一個利”字來。這實際上反映了他的理論上的虛偽性。北宋的李覯看出了這一點,尖銳地指出:“孟子謂‘何必曰利’,激也。焉有仁義而不利者乎?其書數稱湯、武將以七十里、百里而王天下,利豈小哉?”(《李覯集·原文》)商湯和周武王行仁義,以原來只分別占有70里和100里的土地而終為天下王,明明是大利所在,孟子卻說要“何必曰利”,不是偏激嗎?孟子當然不會不懂得統(tǒng)一天下是統(tǒng)治者最大的利益,但他的理論體系使他不能說出這個“利”字。這也是貴義賤利思想的表現。三、《史記貨殖列傳》第133頁對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棄其糟伯。上述以“義以生利”和“何必曰利”為代表的正統(tǒng)儒家的義利觀是精華還是糟粕?這不能簡單地回答是或不是,需要進行分析。許多傳統(tǒng)思想,往往是精華和糟粕并存。而且交織在一起,不能截然分開。不僅如此,所謂精華和糟粕也不是絕對的,在這一時期看可能是精華,在另一時期看卻可能是糟粕;或者從這個角度看是精華,從另一個角度看卻是糟粕。例如崇儉思想,總是中國人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吧,在今天仍不失其積極作用。雖然中國古代普遍主張崇儉,但是也有人曾對它進行了批判。明人陸楫認為節(jié)儉或許可使個人或一家免于貧窮,但對社會則有害。富人的奢侈可以為窮人增加謀生手段:“彼以粱肉奢,則耕者、庖者(廚師)分其利。彼以紈綺奢,則鬻者、織者分其利?!?《蒹葭堂雜著摘抄》)他認為奢侈能使富人的錢財流向窮人,起著“均天下而富之”的作用。到近代,譚嗣同、梁啟超、嚴復都從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角度批判過崇儉思想。譚嗣同說崇儉會導致“人人儉而人人貧”(《仁學》)的后果。梁啟超說崇儉是“上古不得已之陋俗”(《〈史記·貨殖列傳〉今義》)。嚴復說:“所貴乎儉者,儉將以有所養(yǎng),儉將以有所生也。使不養(yǎng)不生,則財之蟊賊而已?!?《原富》,商務印書館1931年版,第339頁)在當今社會中,為了增加有效需求,經濟學家對崇儉思想提出了批評,主張發(fā)展消費信貸,鼓勵消費者花明天的錢。舉這樣的例子并不是要否定勤儉辦企業(yè)的重要意義,而只是想說明即使像崇儉這樣積極意義明顯的古訓也具有兩重性,想說明傳統(tǒng)文化中精華和糟粕的相對性,決不能簡單化地判定這句話是精華,那句話是糟粕。對任何傳統(tǒng)文化都要進行分析,吸取其中能對現實社會發(fā)生積極作用的部分,按照現實的需要進行改造,使其能更好地為現實服務。中國正統(tǒng)儒家的義利觀,無論“義以生利”還是“何必曰利”,都有其理論上的缺陷。前者否定了“利”的本源性,好像經濟利益產生于政治、道德原則;后者否定了物質利益原則,束縛了人們的求利活動。這樣好像全是糟粕,對今天已毫無積極作用可言。但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義以生利”和“何必曰利”又有值得肯定之處。撇開“利”的本源性這個理論問題,從一個社會的穩(wěn)定性考慮,“義以生利”確是一個非常重要原則,這同現在說的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有相似之處。一個有秩序的社會,道德是必須的,沒有道德約束的市場經濟,只能把市場搞亂。從這個意義說我們今天仍應該提倡“義以生利”?!昂伪卦焕边`反了物質利益原則,從這個角度看自然是應該否定的。但“何必曰利”本來就有特定的含義,在今天也可以這樣來理解。在將“何必曰利”的利限于違反政治、法律、道德原則而獲取的不正當利益的限度內,則仍具有正確性。因此“義以生利”和“何必曰利”在今天仍有它存在的價值。企業(yè)的經營以獲利潤為目標,自不能諱言利。但是“義以生利”應是企業(yè)管理的一個原則。這里的“義”,是指正確處理各種關系。對外來說,有企業(yè)同國家、企業(yè)同社會、企業(yè)同企業(yè)、企業(yè)同消費者的關系等;對內來說,有企業(yè)管理者同工人,部門同部門,職工同職工的關系等。只有用正確的思想和行為處理好各種關系,才能做到既對本企業(yè)有利,也對各有關方面有利。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不僅本企業(yè)能得到發(fā)展,社會也能減少矛盾,在穩(wěn)定中求得不斷進步。這就是“義以生利”在當今的表現。但是“義以生利”對多數企業(yè)來說可能還只是一種理想,并不一定能自覺地時時處處遵守。有些企業(yè)管理者往往只以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