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超星學習通《書法鑒賞》考試練習題及答案(通用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0題)1.一般認為行書之祖是誰
A.劉德昇B.鐘繇C.胡昭D.王羲之
2.衡方碑是朱登為衡方立的頌德碑
A.正確B.錯誤
3.字與字牽連縈帶較多,行距分明是哪一種章法風格
A.鏈珠式B.連綿式C.散點式D.亂世鋪街式
4.品鑒書法正確的方法是站在什么樣的角度上
A.哲學B.歷史C.文學D.真善美
5.李斯給秦始皇寫了下列哪篇文章,自此,秦始皇起先重用李斯
A.《會稽銘文》B.《行督責書》C.《諫逐客書》D.《孤憤》
6.《麻姑仙壇記》中楷書字體哪個部分比較密集
A.左上B.右上C.左下D.右下
7.在永字八法中被成為勒的筆畫是()。
A.點畫B.豎畫C.橫畫D.撇話
8.《麻姑仙壇記》點畫用的最多的一種寫法是
A.左側點B.右側點C.短橫點`D.短豎點
9.散氏盤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器。
A.夷王B.厲王C.文王D.武王
10.哪種豎畫一般是字的主筆
A.長豎B.短豎C.中豎D.懸針豎
11.西岳華山廟碑書丹者是誰
A.恒帝B.袁逢C.郭香察D.郭軍遷
12.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楷書也叫什么
A.魏碑B.晉碑C.南碑D.北碑
13.古代初教明理的課本是
A.《上大人》B.《百家姓》C.《三字經》D.《千字文》
14.從漢代以來,草書大致可分為三類,其中不包含
A.章草B.今草C.狂草D.文草
15.衡方碑被列為國家?guī)准壩奈锊仄?/p>
A.三級B.二級C.一級D.一般文物
16.藝術來源于什么,又高于什么
A.自然B.生活C.宗教D.政治
17.到了哪個朝代,隸書起先發(fā)生了很大的變更,結構向扁平方向發(fā)展
A.秦B.西漢C.東漢D.新朝
18.什么是指字與字之間的應承呼應關系,收放節(jié)奏關系和輕重對比關系
A.章法B.留白C.落款D.行氣
19.趙匡胤對石鼓實行了什么愛護措施
A.填銀B.填銅C.填金D.填汞
20.李斯在秦朝官至()。
A.廷尉B.食客C.刀刻吏D.丞相
21.下列書家中自稱自己書法為“破體”、“一字書”的是
A.懷素B.張旭C.王羲之D.王獻之
22.馬王堆帛書涉及從哪個朝代到西漢初期的政治,軍事,思想和文化
A.夏朝B.周朝C.春秋D.戰(zhàn)國
23.行書發(fā)展最輝煌的時期是哪個朝代
A.晉代B.唐代C.宋代D.明末清初
24.下列選項不是楷書的外型輪廓的主要形態(tài)的是
A.圓形B.對稱三角形C.對稱四邊形D.對稱五邊形
25.下列不屬于書法鑒賞所需具備的條件是()。
A.具備多方面的藝術修養(yǎng)B.對書法具有廣泛的深刻體驗C.對文房四寶的了解D.對書家社會地位的調查
26.《九成宮》是歐陽詢人生哪個階段的代表作
A.少年B.青年C.中年D.晚年
27.祭祀獵手涂朱牛股刻辭是從哪出土的
A.安陽B.洛陽C.西安D.邯鄲
28.方朔認為衡方碑與哪個漢碑可以伯仲
A.張遷碑B.史晨碑C.鮮于璜碑D.乙瑛碑
29.下列哪位歷史人物的書法作品沒有流傳下來
A.顏真卿B.王羲之C.岳飛D.秦檜
30.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距離比較開闊的布局格式屬于什么樣的章法風格
A.鏈珠式B.連綿式C.散點式D.亂世鋪街式
二、判斷題(20題)31.歐陽詢也被稱為大歐
A.正確B.錯誤
32.書法作品的審美不僅要符合共性美還要具有特性美
A.正確B.錯誤
33.不同的人,或者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因為對自然的感受,對美的相識程度不同會有不同的鑒賞水平
A.正確B.錯誤
34.入元朝后,第一次在淤泥中發(fā)覺石鼓的人是趙匡胤
A.正確B.錯誤
35.行書布字講究重心平穩(wěn)
A.正確B.錯誤
36.草書的筆勢呼應是有形的,而楷書和行書則是無形的
A.正確B.錯誤
37.學習章草是學習草書的基礎
A.正確B.錯誤
38.康有為認為在全部漢碑中,西岳華山廟碑是最為上乘的
A.正確B.錯誤
39.《顏勤禮碑》是初學楷書書法的人很好的范本
A.正確B.錯誤
40.草書在圓轉過程中切勿隱含轉意
A.正確B.錯誤
41.陸柬之的《文賦》已開行草之先河
A.正確B.錯誤
42.當須要表達很精確的時候,應當采納正體進行書寫。()
A.正確B.錯誤
43.小篆里面沒有楚國文字風格
A.正確B.錯誤
44.秦隸與漢隸是沒有區(qū)分的
A.正確B.錯誤
45.散氏盤在書學上開了草篆之先河
A.正確B.錯誤
46.頓筆用筆時比較輕而蹲筆比較重
A.正確B.錯誤
47.在行書書寫過程中,雙橫筆必有主次之分,上次下主的,上橫宜藏鋒入筆
A.正確B.錯誤
48.馬王堆帛書不是同一時期,同一個人書寫的
A.正確B.錯誤
49.衡方碑碑文字體重視上緊下松之感
A.正確B.錯誤
50.每一種書體都有正書和草書兩種形式
A.正確B.錯誤
參考答案
1.A
2.A
3.B
4.A
5.C
6.D
7.C
8.B
9.B
10.C
11.C
12.A
13.C
14.D
15.C
16.B
17.C
18.D
19.C
20.D
21.D
22.D
23.A
24.A
25.D
26.D
2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3.2兒童樂園 |北師大版
- 2025年合同付款明細表模板
-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 5.6 求簡單的經過時間 丨蘇教版
-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5 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蘇教版
- 學習2025年雷鋒精神62周年主題活動實施方案 匯編3份
- 人教PEP版三年級上冊期中檢測英語試卷(含聽力)(含解析)-
- 《南鄉(xiāng)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歷年中考古詩欣賞試題匯編(截至2023年)
- 2025年甘肅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學生專用
- 2025年湖北體育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學生專用
- 2025年廣東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完整版
- 中小學領導班子包級包組包班制度
- 汽車掛靠經營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
- 基坑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完整版)
- 電網(wǎng)工程設備材料信息參考價(2024年第四季度)
- 2025年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數(shù)據(jù)中心運維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瑞幸對賭協(xié)議
-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全冊教案
- 2024年湖南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word版
- 健康保險學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