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英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與作用論伊麗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
第一位女神是英國史上杜都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這是西方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轉型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伊麗莎白采取現(xiàn)實主義態(tài)度,在對內(nèi)全面推行改革的同時,積極開展外交攻勢,從而提高并發(fā)揮了英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與作用。本文僅就伊麗莎白統(tǒng)治時期外交政策制定的歷史條件、實施過程及其意義加以略述。一宗教勢力入侵都鐸王朝(1485—1603年)前期的英國已經(jīng)恢復了正常的社會秩序,教權與俗權、教會與國家的關系基本上確立。舊的封建大貴族在玫瑰戰(zhàn)爭中幾乎消失殆盡,國家已經(jīng)控制了包括威爾士在內(nèi)的整個英格蘭,強大皇家海軍的建立使英國成為獨立于歐洲的海上強國。然而,這一成果在其后繼者的軟弱,甚或錯誤的統(tǒng)治中幾乎喪失殆盡,愛德華六世統(tǒng)治時期(1547—1553年),英國皇權旁落,外戚專權,控制了英國實權的國舅——薩莫塞特在宗教上實行寬容政策,結果導致大批外國神學者紛至沓來。如意大利的彼得·馬勒泰勒和馬丁·布瑟分別成為牛津和劍橋神學院的教授。來自波蘭的流浪漢約翰·阿拉斯考成為喬居倫敦外國人的牧師。德國的保爾·華吉斯成為劍橋的西伯來語講師。在格拉斯坦布里和肯特形成了不少講法語的宗教團體。這種宗教勢力的入侵破壞了自亨利八世以來穩(wěn)定的社會局面,使英國從此卷入歐洲大陸宗教紛爭的激流。在外交上,政府致力于實現(xiàn)對蘇格蘭的控制。因此,故計重演,效法亨利八世,企圖通過愛德華六世與蘇格蘭瑪麗·斯圖亞特的聯(lián)姻實現(xiàn)統(tǒng)一領土的目的。這一要求遭到蘇格蘭拒絕后,英國政府加兵于蘇格蘭,企圖通過武力來解決問題。結果,雖然在屏科之戰(zhàn)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未達到預期的目的,反而迫使蘇格蘭的瑪麗·斯圖亞特投靠于法國,并與佛朗西斯二世訂婚。繼薩莫塞特之后控制英國實權的瓦立克伯爵約翰·杜德雷繼續(xù)推行錯誤的外交路線:忽略英國海上實力,不供給皇家海軍以足夠的給養(yǎng);撤回駐守蘇格蘭的英國軍隊;允許法國用金錢贖回布倫;不給加來港增派足夠的援兵等。這嚴重地削弱了英國抵御外敵入侵的能力,降低了英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旣悺ざ艰I的統(tǒng)治(1553—1558年)更是缺乏政治遠見和順應時勢的敏感與魄力。錯誤地采取親羅馬的政策。在國內(nèi)重新恢復天主教信仰,并與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聯(lián)姻,使英國置于西班牙附屬國地位。結果,進一步激化了國內(nèi)宗教與民族矛盾,阻礙了英國經(jīng)濟與貿(mào)易的進步與發(fā)展。二去法國越界——本世紀前的蘇氏家族伊麗莎白在英國政治上四分五裂,經(jīng)濟上蕭條不堪、宗教與民族矛盾錯綜復雜以及在國際事務中處于無足輕重地位的形勢下登上英國王位,開始了她長達45年之久的政治生涯。伊麗莎白繼位后,在國際上面臨著強大的西歐天主教勢力的包圍,尤其在確定英國國教的地位上,英國更是成為眾矢之的。當時,她主要面臨來自三個方面的威脅——蘇格蘭、法國和西班牙。矛盾與斗爭是圍繞爭奪對英國的控制權而進行的。1558年,伊麗莎白在英國繼位,首先引起法國介斯黨的特別注意。這不僅因為伊麗莎白在西歐天主教眼里是非法所生子女,無權繼承王位,更主要的還在于法國介斯黨企圖通過它與蘇格蘭瑪麗的特殊關系實現(xiàn)其控制英國的目的和野心。蘇格蘭的瑪麗·斯圖亞特按照血統(tǒng)有權繼承英國王位④。尤為復雜的是1558年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嫁給佛朗西斯二世。1559年,佛朗西斯二世在法國繼位,這樣,瑪麗·斯圖亞特既是蘇格蘭女王,又是法國王后,成為具有雙重身份的人物。在這種情況下,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對英國王位的要求具有復雜的國際背景。蘇格蘭實權實際上掌握在瑪麗·斯圖亞特的攝政王、她的母親、詹姆士五世遣孀介斯瑪麗之手。已控制了蘇格蘭和法國實權的介斯黨竭力鼓動瑪麗·斯圖亞特要求英國王位繼承權。1560年,佛朗西斯二世突然去世,使形勢更加不利于伊麗莎白。瑪麗·斯圖亞特在失去丈夫的同時,也就失去了法國王后的地位。這意味著她必然要離開法國回到蘇格蘭去統(tǒng)治她自己的國家。面對這種形勢,伊麗莎白充分顯示了她外交上的才能和準確的政治判斷力。她乘機與蘇格蘭的卡爾文教派結盟。因為當時蘇格蘭內(nèi)部形勢也十分復雜:蘇格蘭的卡爾文教派組織在科諾克斯的領導下,正企圖粉碎法國和蘇格蘭天主教同盟的統(tǒng)治,建立自己民族國家的教會;另外,部分蘇格蘭貴族目睹天主教的腐敗墮落,深惡痛絕,便自發(fā)組織起“圣會貴族”,意在驅(qū)逐攝政王——介斯瑪麗及法國勢力,消除天主教弊端。在這種形勢下,蘇格蘭終于爆發(fā)了旨在推翻現(xiàn)政權的人民起義。伊麗莎白在通過駐外使節(jié)確切地掌握法國和西班牙的國內(nèi)形勢和軍事實力的基礎上,決定粉碎法蘇同盟,加強自己的統(tǒng)治。于是派軍隊前往蘇格蘭支持新教起義。同時派海軍上將溫特從海上前往佛斯海口以阻止法國援兵的到來。結果,雖然英國陸軍在雷茲要塞一戰(zhàn)顯得無力被動,但海軍卻在佛斯??谝慌e獲勝,迫使法國援兵投降。蘇格蘭攝政王瑪麗不得不接受起義軍所堅持的條件,同意撤離蘇格蘭,將蘇格蘭政權移交給由12人組成的蘇格蘭委員會。1560年7月正式簽訂了愛丁堡條約,規(guī)定瑪麗·斯圖亞特無權繼承英國王位。這一初步勝利表明了伊麗莎白的準確判斷力和果敢精神,但并沒有因此而解決她與蘇格蘭瑪麗·斯圖亞特之間的矛盾。1561年,蘇格蘭的瑪麗·斯圖亞特回國后,不是致力于自己國家的建設,而是千方百計地要求對英國王位的繼承權。盡管愛丁堡條約已排除了她繼承英國王位的可能性。她依然以英國王位假定繼承人的身份派遣使臣梅特蘭前往倫敦重申王位繼承權。遭拒絕后,她改變策略,決定通過婚姻途徑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她決定嫁給她的表弟得恩利伯爵——亨利·斯圖亞特⑤。有了這層關系,得恩利則成為蘇格蘭和英國天主教徒都可以支持的人。而且這樣做既不會傷害兩國天主教徒的民族感情和愛國熱情,又不會引起人們對于英國王位繼承的合法性產(chǎn)生異議。伊麗莎白沒有屈服于這種壓力,她堅持用既不指定王位繼承人也不結婚的辦法來保護自己。她這樣做是明智之舉。如果她指定王位繼承人必然給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在王位問題上以施展陰謀的機會,也會為當時西歐兩大天主教勢力——法國和西班牙提供謀殺伊麗莎白的機會。1568年,形勢進一步惡化?,旣悺に箞D亞特由于參與謀殺得恩利的陰謀敗露,引起人民不滿,蘇格蘭再度爆發(fā)人民起義。結果她被迫逃往英國,求助伊麗莎白出兵幫助她鎮(zhèn)壓人民起義,奪回蘇格蘭王位。伊麗莎白反復斟酌利弊,力排眾議,將她軟禁于英國。因為她十分清楚:如果她出兵干涉蘇格蘭事務,幫助瑪麗·斯圖亞特鎮(zhèn)壓起義,奪回王位,就意味著加速英國天主教化過程;如果將其引渡回國,必將因殺夫之罪被處死,這又是她忠君思想所不容的;如果答應她的要求允許她離開英國而前往法國必定會導致法國對蘇格蘭內(nèi)部的重新干涉。盡管如此,還是引起了英國部分天主教徒和舊貴族的不滿。西班牙駐法國大使德·斯貝企圖利用這種不滿情緒,促成英國天主教與西班牙駐尼德蘭總督阿爾發(fā)以及教皇的聯(lián)盟,推翻伊麗莎白政府,將瑪麗·斯圖亞特推上英國王位。這一陰謀由于阿爾發(fā)沒有作出相應反映而失敗。1571年,英國國會竭力主張?zhí)幩垃旣悺に箞D亞特,以除后患。而伊麗莎白則堅持認為,只要瑪麗·斯圖亞特活著就可以牽制法國和西班牙。滿足他們企圖利用她來實現(xiàn)控制英國的野心。同時,伊麗莎白將注意力轉向法國政府。她利用法國母后凱莎琳·美第奇擔心西班牙在尼德蘭進行反宗教改革勢態(tài)發(fā)展的心理,與法國建立聯(lián)防同盟。1572年4月,雙方正式簽訂了布羅瓦條約:雙方政府保證任何一方在受到攻擊時,對方應予以援助,甚至包括宗教性質(zhì)的入侵等。該項條約未能真正付諸實施,但由此鞏固了伊麗莎白的地位。至少使法國在西班牙謀劃將蘇格蘭的瑪麗推上英國王位的陰謀活動中采取了中立態(tài)度。后來英國粉碎西班牙種種陰謀的事實都證明伊麗莎白聯(lián)合法國的策略是十分重要的。雖然1572年,法國圣巴托羅繆屠殺案曾一度松弛兩國聯(lián)盟,但伊麗莎白始終珍惜這一聯(lián)盟,繼續(xù)保持與法國的友好關系。隨后,伊麗莎白又接受了法國公爵阿倫松的求婚,并于1575年正式簽訂了布羅瓦婚約。至此伊麗莎白與蘇格蘭及法國之間的關系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伊麗莎白在英國繼位也引起西班牙的注意。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和他的父親一樣奉行一種企圖恢復全世界統(tǒng)一的天主教君主政體的幻想政策。而這一政策的實質(zhì)就是對外擴張與掠奪。同時他堅信他的政策及其基礎。即專制主義和天主教的不可動搖性,所以他力圖在他的帝國內(nèi)建立起西班牙王國的秩序,只要可能,他就到處與新教對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伊麗莎白繼位之初,基于對法國和蘇格蘭聯(lián)盟威脅的考慮,竭力與西班牙保持友好關系。腓力二世的確也為她做了幾件好事:他的大使一度承擔了保護伊麗莎白的責任;當整個歐洲憤怒攻擊這位新教女王之時,腓力二世拖延執(zhí)行羅馬教皇的報復行動;1560年腓力二世在布魯塞爾下令阻止了一個正準備為難伊麗莎白的教皇特使的行動等。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基于他切身利益的考慮,即他不希望蘇格蘭的瑪麗登上英國王位,而使英國受控于法國。隨著兩國政治上對立的發(fā)展,經(jīng)濟競爭的加深以及宗教信仰的相佐,終于使初期那種和睦友好的關系發(fā)展成為敵對,甚而兵戎相見。英國的商業(yè)利益決定了它與佛蘭德爾、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競爭的對手。西班牙的腓力二世也深知,西班牙的成功取決于天主教的勝利。猶如依靠羅馬教皇才獲得對美洲和印度的壟斷權一樣。宗教改革標志著民族意識的覺醒,社會政局的穩(wěn)定以及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擴張,意味著尼德蘭人民的起義以及對其來自于美洲新大陸財富的瓜分。這一切決定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根本利益與反宗教改革休戚相關。于是腓力二世決心與新教對抗到底,成為當時歐洲反宗教改革的急先鋒。伊麗莎白的政策目標也十分清楚。她必須支持尼德蘭新教運動,以防腓力二世控制尼德蘭,使其成為進攻英國的要地。伊麗莎白利用尼德蘭人民日益覺醒之機,在尼德蘭地區(qū)煽動混亂,同時鼓勵該地難民定居英國,并向他們傳授先進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1572年,僅諾維奇一地就有約4000個外國人從事織布業(yè)生產(chǎn)。這種政策給西班牙在尼德蘭的統(tǒng)治帶來極大的困難。同時,英國還注意海上實力的加強,政府下令征用國內(nèi)船只從事沿海貿(mào)易,規(guī)定捕魚日。據(jù)記載,截止到1576年,英國東海岸城市中,載重量10—30噸的漁船就有140艘,到1577年,百噸位的船只,由原有的35艘增至135艘,1582年,達到177艘,1588年,183艘,1624年多達350艘。據(jù)說1594年活動在美洲大陸的船只就有100艘,其中50艘是由普里斯茅提供的。另外,為與西班牙爭奪殖民地貿(mào)易壟斷權,伊麗莎白還采取暗中扶植海盜活動的政策。早在1563年,活動在英吉利海峽的英國海盜和胡格諾海盜就有400多人。既保障了英國沿海貿(mào)易的安全與自由,又有效地阻礙了西班牙與尼德蘭地區(qū)的海上貿(mào)易交通。但尼德蘭的形勢發(fā)展越來越不利于英國。1578年,帕爾馬公爵亞力山大·法內(nèi)塞繼任尼德蘭總督后,解除了各省間的新教聯(lián)盟,并將天主教勢力和南方講法語的行省置于自己的統(tǒng)治之下;同年法國的阿倫松公爵又自封為反西班牙專制統(tǒng)治的比利時自由保衛(wèi)者。法國內(nèi)部,介斯黨則一反常態(tài)與西班牙結盟,企圖求得西班牙的幫助,消滅胡格諾派,進而使尼德蘭成為他們反宗教改革的陣地;對此,伊麗莎白既希望保持尼德蘭對西班牙抵抗的有效力,又不愿意使法國人從中漁利。于是她一面用金錢收買約翰·卡西米爾,以胡格諾及荷蘭的名義舉行示威游行,抗義西班牙和法國的統(tǒng)治;另一方面,她假意接受法國阿倫松要與其結婚的要求,實現(xiàn)了對_介斯黨的控制,抵制了腓力二世對尼德蘭和亞速爾群島控制的企圖,保護了英國的經(jīng)濟利益。1584年,阿倫松去世,形勢發(fā)生了新的變化。1585年,安特衛(wèi)普失陷迫使伊麗莎白必須采取行動。年末,她派萊斯特率6000步兵,1000騎兵進入尼德蘭。這次遠征并不成功,但極大地激發(fā)了尼德蘭人民的自信心。同年,伊麗莎白發(fā)現(xiàn)英西兩國間戰(zhàn)爭勢在必行,便公然支持大海盜——德雷克前往西印度破壞西班牙海上實力1585年5月,腓力二世下令沒收所有駛入西班牙港口的船只。英國一些運糧船在畢爾包被扣留,幾百名水手被囚禁。為了報復,德雷克又一次組織船隊遠征。遠征隊在搶劫了維哥之后,為了削弱西班牙與其殖民地之間的交通聯(lián)系,劫掠并燒毀圣地亞哥以及佛得角群島上的主要城鎮(zhèn),在印度搶劫了圣·多米尼加和喀他基那港兩個西班牙屬地上最大的城市,迫其交納贖金。1586年,船隊載譽而歸。這一行動不僅使西班牙損失大量財富,而更重要的是使西班牙在國際銀行中的信譽受到極大的影響。此后,許多銀行家拒絕向其提供貸款,使腓力二世沒有足夠的資金裝備其艦隊,1587年,蘇格蘭的瑪麗·斯圖亞特被處死,加速了他與英國決戰(zhàn)的進程。西班牙本來想在1587年組織艦隊討伐英國,后因德雷克又一次成功地將西班牙數(shù)千噸位的船只與戰(zhàn)備物資沉入加地斯港而使其無法按原計劃行動。1588年,西班牙最后組織了強大的“無敵艦隊”向英國發(fā)起了總攻,然而,在英國人民的奮力反擊下,西班牙以慘重的失敗而告終。英國戰(zhàn)勝強大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標志著英國軍事實力的強大,同時也是伊麗莎白外交政策的勝利??傊?伊麗莎白一世經(jīng)過近半個世紀的統(tǒng)治。使一個政治四分五裂,經(jīng)濟蕭條、財政拮據(jù),外債累累,在國際事務中微不足道的弱小國家走上富國強兵之路,一躍成為歐洲海上強國,為控制國際事務作好了充分的準備。這一變化主要取決于伊麗莎白一世所推行的內(nèi)外政策。特別是在外交政策中,伊麗莎白一世在紛繁復雜的國際矛盾與斗爭中,善于把握戰(zhàn)機,充分而有效地利用當時歐洲宗教改革的形勢和宗教與民族的矛盾以及天主教內(nèi)部的沖突,確保法國、西班牙、蘇格蘭國內(nèi)新教抵抗天主教勢力的有效力,牽制、打擊敵對勢力;同時,大力發(fā)展和壯大民族經(jīng)濟,加強海上實力,擴大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最終將英國引向一個新的時代。史學家G.M屈威廉曾評價說:“在整個歐洲,她以前所有的統(tǒng)治者中,沒有誰曾像她那樣,引導她的人民走向和平與繁榮,走向一個具有崇高威望的全新領域。”就連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秋季學期課程評價體系建設計劃
- 2024年多功能應急燈項目投資申請報告
- 2024年降解薄膜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屆廣西南寧市馬山縣金倫中學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
- 標書制作考試試題及答案
- 漢語言文學小自考全方位考察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與信息化建設的關系試題及答案
- 公共事業(yè)管理信息系統(tǒng)運用試題及答案
- 小自考市場營銷模型應用試題及答案
- 江西省贛州市四校協(xié)作體2025屆高考化學全真模擬密押卷含解析
- 命案防控講座課件內(nèi)容
- 2024年廣西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大數(shù)據(jù)應用與服務》賽項競賽樣題
- T-CSCP 0019-2024 電網(wǎng)金屬設備防腐蝕運維診斷策略技術導則
- 2025中考道德與法治核心知識點+易錯易混改錯
- 授權獨家代理商合作協(xié)議2025年
- 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不甘屈辱-奮勇抗爭》第一課時課件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認證行業(yè)法律法規(guī)及認證基礎知識 CCAA年度確認 試題與答案
- 臺灣民法典目錄
- 質(zhì)量管理體系五種核心工具MSA教材
-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19章19.1.1變量與函數(shù)(第1課時)說課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