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霍去病看西漢與匈奴的戰(zhàn)爭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1/1A/wKhkGWV_N5-AY2kKAAOZchZl5HY450.jpg)
![從霍去病看西漢與匈奴的戰(zhàn)爭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1/1A/wKhkGWV_N5-AY2kKAAOZchZl5HY4502.jpg)
![從霍去病看西漢與匈奴的戰(zhàn)爭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1/1A/wKhkGWV_N5-AY2kKAAOZchZl5HY4503.jpg)
![從霍去病看西漢與匈奴的戰(zhàn)爭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1/1A/wKhkGWV_N5-AY2kKAAOZchZl5HY4504.jpg)
![從霍去病看西漢與匈奴的戰(zhàn)爭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1/1A/wKhkGWV_N5-AY2kKAAOZchZl5HY45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霍去病看西漢與匈奴的戰(zhàn)爭
漢武帝元治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書政府和匈奴人在甘肅省西部的山區(qū)以北進行了重大戰(zhàn)爭。這是漢俄關系史上的一場重要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結果,漢朝和匈奴的政治、軍事勢力對比開始發(fā)生變化;加上漢武帝在此基礎上把戰(zhàn)果的影響繼續(xù)擴大,這樣,漢朝在軍事上由原來的劣勢逐漸轉變?yōu)閮?yōu)勢,匈奴在軍事上的優(yōu)勢開始轉向劣勢??梢赃@樣說,這次戰(zhàn)爭是漢、匈勢力對比的轉折點,對漢朝政府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不久,霍去病病故,漢朝政府隆重送葬,起墓于正在修建的武帝陵東側,并“發(fā)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以此表彰霍去病在祁連山戰(zhàn)役中的卓越功績??梢?當時漢武帝對這次戰(zhàn)役是極為重視的,給霍去病以很高的評價。過去研究漢史的,對這次戰(zhàn)爭發(fā)生的原因、經過,漢朝政府是如何取得勝利的,以及漢武帝又如何利用這次戰(zhàn)爭成果,繼續(xù)擴大影響,造成漢朝軍事勢力超過匈奴,從而改變漢、匈力量對比的局面等問題,缺乏應有的分析與論述。本文擬就此略陳粗見,求正讀者。一上以“匈奴”為威脅,威脅漢邊諸郡秦亡、漢興,也正是匈奴國家冒頓單于取代其父頭曼單于自立的時候。當時,中原地區(qū)跟著發(fā)生楚、漢相爭,戰(zhàn)爭激烈,漢高祖劉邦不暇北顧,而冒頓單于在北方發(fā)展起來。冒頓以控弦之士三十萬,東破東胡,西走月氏,北降丁零,不僅統一了大漠南、北地區(qū),還把勢力伸向西域。他還利用中原戰(zhàn)亂之際,向南擴張,悉收秦將蒙恬開拓的河南地,據而有之,前鋒到達陜西渭北高原、甘肅隴東慶陽和寧夏固原以北等廣大地區(qū)。這樣,匈奴國家就成了亞洲北部最大的游牧大國,實行軍事奴隸制的統治。在奴隸制國家中,奴隸主階級的觀點是:“進行掠奪在他們看來是比進行創(chuàng)造的勞動更容易甚至更榮譽的事情”。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發(fā)動掠奪性的“戰(zhàn)爭,成為經常的職業(yè)了”?!班徣说呢敻淮碳ち恕彼麄兊摹柏澯?從鄰近地區(qū)“獲取財富巳成為最重要的生活目的之一”。同時,這種“掠奪戰(zhàn)爭加強了最高軍事首長以及下級軍事首長的權力”,提高了他們的地位。而且,通過實戰(zhàn),他們更加意識到“只有通過不斷的戰(zhàn)爭和搶劫,才能把他們(指軍事統治集團——引者)糾合在一起”。這是一般的奴隸制國家的特點,當時匈奴國家也正是處在這種狀況。而強大的軍事奴隸制政權,更有利于向四鄰的征服和掠奪。漢朝當時是比較發(fā)達的封建制國家。它所處的中原地區(qū),不論在生產技術和物質文化等方面都比四鄰先進。漢朝統治地區(qū)豐富的物質財富,一直刺激著匈奴貴族奴隸主的貪欲。自冒頓奪取政權以后,隨著國勢的強大,奴隸主階級的貪欲更為膨脹,對漢朝的威脅也就更大。漢高祖七年(前200年),漢朝政府初步解決了中原問題之后,為了收復秦朝北部邊疆,發(fā)兵三十二萬北逐匈奴。軍至平城(今山西大同),被冒頓單于的四十萬控弦之士圍困于白登,軍士七日不得食,形勢十分危急。后來派劉敬厚賂單于閼氏,漢軍才得突圍,免全軍覆沒。在此基礎上,漢、匈西國訂和親之約,結兄弟之盟。據約,漢朝每年以大批糧食、絹帛等物厚賞匈奴,并以女子為閼氏,換得匈奴不復侵擾漢朝邊境的保證。但是,漢朝每年厚賞不已,而匈奴的侵擾活動依然如故。漢、匈關系名為兄弟之盟,實際上,漢朝政府時常處于匈奴騎兵的威脅之下。劉邦死,單于致書呂后,妄言:“愿以所有,易其所無”。呂后受辱,大怒,欲斬匈奴使者,發(fā)兵征討。但是,當時漢朝國力空虛,經季布等苦口勸諫,還是忍受了。文帝即位,復致書匈奴單于:“漢與匈奴約為昆弟,無侵害邊境,所以輸遺匈奴甚厚。今右賢王離其國,將眾居河南地,非常故。往來入塞,捕殺吏卒,毆侵上郡保塞蠻夷,令不得居其故。陵轢邊吏,入盜,甚驁,無道,非約也?!币源酥肛熜倥?。單于在復信中把責任推給右賢王,表示希望“除前事,復故約,以安邊民”,仍與漢相好。漢朝政府在權衡了和、戰(zhàn)兩者的利弊后,再次遺書匈奴,要求遵守諾言,使無負約。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單于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卬,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今鎮(zhèn)原東),使騎兵入燒回中宮(在漢安定),候騎至雍甘泉?!痹谶@嚴重形勢下,漢文帝積極調動兵力,“發(fā)車千乘、十萬騎,軍長安以備胡”。匈奴騎兵因漢有備,逐漸后退,但對漢朝的侵擾仍繼續(xù)不斷。《漢書·匈奴傳》載:此后“匈奴日以驕,歲入邊,殺略人民甚眾,云中、遼東最甚,郡萬余人,漢甚患之?!笨梢娦倥珜h北邊諸郡的騷擾愈來愈嚴重。面對這種形勢,漢朝文、武官員提出各種主張,對付匈奴,解決北邊的憂患。賈誼在上書中指責匈奴“嫚侮侵掠”,騷擾漢邊,已經嚴重威脅北方各郡的安全;并說:“匈奴之眾,不過漢一大縣。以天下之大,困于一縣之眾,甚為執(zhí)事者羞之!”漢文帝沒有力量制止匈奴的侵擾,對這樣尖銳的批評只好忍痛接受。后來,晁錯也上書提出“守邊備塞”、“徙民實邊”等建議11,但在漢、匈力量對比匈奴的軍事實力強于漢,漢朝政府無力擊敗匈奴,有效地保衛(wèi)北邊諸郡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情況下,這種移民實邊的政策,不過是紙上談兵。至后元二年(前162年),漢仍致書單于,重申:“先帝制,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命單于;長城以內,冠戴之室,朕亦制之。使萬民耕織、射獵、衣食,父子毋離,臣主相安,[俱]無暴虐?!毕M芘c單于“皆捐細故,俱蹈大道”,使兩國吏民相安,親如一家。并表示漢朝在答應和親之后,“漢不過先”12。但繼老上單于的軍臣單于仍然繼續(xù)進行掠奪。漢朝政府經過文、景二帝數十年的休養(yǎng)生息,國內生產逐漸發(fā)展,經濟得到恢復,國力慢慢強盛起來。武帝即位后,對匈奴重申前約:“明和親,約束,厚遇,通關市,饒給之”13,以此爭取匈奴與漢通好,放棄對漢朝的掠奪。同時,漢武帝也積極準備力量,發(fā)動反擊匈奴的戰(zhàn)爭。元光二年(前133年),漢武帝下詔:“朕飾子女以配單于,金幣文繡賂之甚厚,單于待命加嫚,侵盜無已,邊境被害,朕甚憫之。”14這是漢武帝經過數年的觀察,匈奴單于并不能恪守和親約束的情況下,決定對匈奴發(fā)動反擊戰(zhàn)爭的表示。是年六月,漢朝將三十萬眾屯于馬邑山谷,使馬邑人聶翁壹陽賣馬邑城與單于,以此誘單于入馬邑城,進行圍殲。但是,匈奴單于中途察覺漢朝的計謀,立即退兵,漢朝的計劃失敗。此后數年,漢朝連年發(fā)兵北擊匈奴;匈奴則“絕和親,攻當路塞,往往入盜于漢邊,不可勝數”15。漢、匈關系日趨緊張。漢武帝經過近十年與匈奴的戰(zhàn)爭,擊敗匈奴樓煩、白羊王于河南,收復秦蒙恬經營的河南地,因河為塞;但在上谷、北地等地又有所損失。匈奴大規(guī)模的入侵活動減少,而小股騎兵仍不時入塞,殺掠吏民,邊境戰(zhàn)爭不息??偟恼f來,漢與匈奴,各有得有失,漢朝雖比以前主動,但損失也相當嚴重:由于頻繁出戰(zhàn),致使“漢軍之士馬死者十余萬,兵甲之財轉漕之費不與焉”,造成“大農陳藏錢經耗,賦稅既竭,猶不足以奉戰(zhàn)士”16的困難局面。戰(zhàn)爭如果這樣繼續(xù)下去,漢朝政府很難一時打敗匈奴,使北邊得到安寧,反而因戰(zhàn)爭帶來的巨額開支,將會造成新的財政困難,導致新的矛盾激化。在這種情況下,漢朝政府要取得反擊匈奴戰(zhàn)爭的決定性勝利,必須尋求新的方針,開辟新的出路。二霍去病對匈奴的經營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張騫從西域回來,向漢朝政府報告出使西域的情況。張騫奉命出使西域,聯絡月氏,合攻匈奴的目的雖然沒有達到,但在外十三年,兩次為匈奴所俘,在匈奴生活達十年之久,對匈奴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和軍事部署等情況,具有相當深入的了解。他在報告中說:他從長安出發(fā)后,“與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隴西,經匈奴,匈奴得之,傳詣單于。”自西域還,“并南山(指祁連山——引者)欲從羌中歸,復為匈奴所得?!焙髞碛终f:“今使大夏,從羌中,險,羌人惡之;少北,則為匈奴所得?!?7這是漢朝政府得到的第一手情報。張騫的情報,為漢朝政府對付匈奴,制定新的作戰(zhàn)方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據。漢朝政府經過幾年的醞釀、準備,確定了新的作戰(zhàn)部署:一方面由大將軍衛(wèi)青統兵十余萬,分出朔方、代郡、定襄等邊塞,在北線與匈奴單于部的主力部隊繼續(xù)進行正面戰(zhàn)斗,牽制對方,削弱和消耗對方的武裝力量;同時,決定由霍去病帶領輕騎,在西路開辟新的戰(zhàn)場,從側翼打擊匈奴,對匈奴造成東西夾攻之勢。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北線戰(zhàn)爭正在緊張進行,漢朝政府命令霍去病將兵萬騎,向西開拔,出隴西,“逾烏,討遫濮,涉狐奴,歷五王國,”“轉戰(zhàn)六日,過焉支山千有余里”,“執(zhí)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收休屠祭天金人”18,旬月之間,取得了祁連山北麓戰(zhàn)爭的第一次勝利?;羧ゲ]有繼續(xù)戀戰(zhàn),立即從前線回師,中途“合短兵,鏖皋蘭下,殺折蘭王,斬盧侯(‘侯’《史記》稱‘胡’)王?!?9掃清道路,軍返隴西整休。同年夏季,霍去病與公孫敖分出隴西、北地,又向西北進軍。霍去病所部數萬騎“涉鈞耆,濟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連山,揚武乎得,得單于單桓,酋涂王,及相國、都尉以眾降下者二千五百人,捷首虜三萬二百,獲五王,王母、單于閼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別部斬遫濮王,捕稽且王、呼于耆王20,第二次戰(zhàn)役取得全勝。匈奴伊稚斜單于以休屠、昆邪二王連敗于漢軍,大怒,欲召誅昆邪王。昆邪王懼,使人至漢邊塞,告其降意。漢武帝得報,派霍去病復至河西,迎接昆邪、休屠二王及其所部降眾。從此,河西地區(qū)匈奴的統治勢力徹底瓦解,漢朝統一了河西地區(qū)。漢朝又以河西為深入西域的走廊,把勢力逐漸向西域發(fā)展。漢朝占有河西地區(qū),不僅隔絕匈奴與西羌的聯系,使匈奴不得役屬西羌;而且占據了原匈奴統治西域地區(qū)最方便的道路,直接威脅匈奴對西域的統治;接著,漢朝繼續(xù)經營河西,聯絡西域,西域各國使臣紛紛來到長安,歸降漢朝,共同反抗匈奴的奴役與掠奪,使匈奴在西域的統治不斷削弱。由于匈奴在河西、西域統治范圍越來越縮小,從西域各國掠奪人口、財力、物力的數量就大量減少,這曾經是匈奴國家維持其統治的重要條件之一。不斷減少的結果,就加重了匈奴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困難,加深了奴隸主統治政權的危機。所有這一切,不僅達到了漢朝政府“斷右奴右臂”的目的,進而直接給匈奴國家政權以沉重的打擊。這就是霍去病祁連山戰(zhàn)役的直接和間接成果。霍去病在短短數月之間能夠連敗匈奴右部,原因是什么,這是本文討論的一個重點。(一)匈奴統治與匈奴部落、部落之間的矛盾關系張騫在匈奴生活了十年之久,掌握了匈奴國家內部組織的各種情況。匈奴雖然是一個東到東胡,西及西域的強大國家,但其內部成分十分復雜,它是在征服許多不同語言、不同習俗的部落、部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冒頓單于執(zhí)政前,河西地方并不歸匈奴所統治,當時走廊的東部地區(qū)羌族部落較多,中部和西部原是烏孫和月氏分居。自月氏逐烏孫后,月氏的勢力較大,烏孫僅僅成了一些余部。除此以外,還有許多獨立的小部落。冒頓即位后,南服諸羌,西走月氏,把河西地區(qū)統一在匈奴國家的勢力范圍以內,派休屠、昆邪等王進行統治。這是就大的范圍來說如此。當時除休屠、昆邪二王外,還有許多小王,自領部落,雖役屬匈奴,但與昆邪、休屠是無從屬關系的。匈奴單于封右賢王分管右部(西方),但此時王庭設在朔方以北,對屬部除強征賦役之外,并不直接干預內部事務。被統治部落與匈奴奴隸主貴族之間處在矛盾對立狀態(tài),而各部落之間由于利害相關,也存在著矛盾。張騫在報告中說:原來“月氏居敦煌、祁連間,及為匈奴所敗,乃遠去。……其余小眾不能去者,保南山羌,號小月氏?!?1小月氏因受匈奴迫害,南依西羌,自然與匈奴統治者有矛盾。西羌的原分布地區(qū)自隴西郡以西,連綿于祁連山谷間。匈奴西逐月氏,接著南服西羌,于是祁連山系以北、以東的大批羌人被匈奴役屬?!逗鬂h書·西羌傳》載:在漢景帝在位時,研種留何等部羌人因不堪匈奴奴役,要求東遷,為漢朝守隴西塞;漢朝允其所請,徙其諸部于隴西郡南部各地。研種留何的原居地可能在金城、令居北側,他們東遷以后,又有別的部落受匈奴奴役,因此,匈奴貴族與西羌部落之間又有矛盾。除此以外,象遫濮、單桓等部我們目前雖不能說明他們是哪一種民族,但受匈奴統治,與匈奴奴隸主有矛盾,這是事實。西漢政府派張騫出使西域,就是利用月氏與匈奴之間的舊怨,聯合月氏,夾攻匈奴;后來爭取烏孫,也是這種目的。匈奴右部是匈奴國家統治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右部奴隸部落與匈奴貴族的矛盾、特別是匈奴與羌族部落的矛盾,是這個地區(qū)的突出矛盾,利用這一矛盾,就可以削弱匈奴右部的力量;其他許多部落,勢力弱小,匈奴在此地的統治力量主要是休屠、昆邪二王,擊敗此二部,就基本擊敗了右部在河西的統治力量。因此,霍去病兩次出兵,把目標集中在休屠、昆邪二王上。(二)霍去病進兵路之一自秦漢以來,中原王朝與匈奴的戰(zhàn)爭一直在北線進行,漢朝北邊的朔方、五原、云中、定襄、代郡,既是漢朝統治中心的正北,又是匈奴王庭與漢朝相對的正南。匈奴自冒頓單于以來,奪得秦九原郡地以后,占據要害,并以此作為南下侵擾的據點。這里大部分地方是沙漠平原,便于騎兵馳驅,勝則進,敗則退,可以充分展示控弦之士的威力。漢朝為了收復北部郡縣,反擊匈奴的侵擾,屢次出兵,也多在北方,與匈奴騎兵正面交鋒。漢朝要把兵力、輜重開向朔方、云中、代郡等地,要經過山陜高原的山嶺地帶,地勢險阻,運輸極為困難,往往是兵未至而匈奴已退,兵初退而匈奴又來,所以戰(zhàn)爭連年,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局勢。衛(wèi)青以十余萬眾多年轉戰(zhàn)于朔方、代郡一線,時有所獲,但始終不能阻止匈奴對五原、代郡、朔方的擾掠。當時匈奴右方地位次于左部,自冒頓擊走月氏后,匈奴在這里的兵力就不很多。文帝時匈奴單于罰右賢王“使至西方求月氏擊之”,并將“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已為匈奴”22,需要把大批兵力調往西域,這樣留在河西的兵力就更少。加上漢朝從未用兵河西,匈奴單于對河西的防御也不重視,在這里主要靠昆邪、休屠等王的兵力維持。當時匈奴國家已經出現脫離生產的職業(yè)兵,保衛(wèi)單于王庭,而昆邪、休屠地區(qū),主要還是“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23的兼職兵。這些人平時參加生產勞動,戰(zhàn)時召之即來,因而裝備訓練都差,自然影響戰(zhàn)斗力。漢朝政府根據這種情況,派霍去病輕騎出動,以極快的速度深入河西,這對匈奴單于來說是乘其不備,攻其不意。霍去病的具體進兵路線,是經過慎重選擇的。根據張騫的報告,由隴西出發(fā)西行,“從羌中,險,羌人惡之;少北,則為匈奴所得。”24因此進軍路線只能在不南不北,既不深入羌中與強大的西羌部落相遇,致遭阻擊;又不接近匈奴本部,驚動匈奴主力,前來鏖戰(zhàn),陷入重圍。當時,霍去病只能在匈奴統治勢力薄弱和接近西羌本部的邊沿地區(qū),即兩大勢力的結合部穿行而過,才能迅速到達休屠部地,達到輕騎出擊的目的。據《漢書·霍去病傳》載,霍去病出隴西后,“逾烏,討遫濮,涉狐奴,歷五王國”,“轉戰(zhàn)六日,過焉支山”。逾烏的“”,讀“戾”,烏即漢代的烏逆水或烏亭逆水,今天的莊浪河。顏師古注:“烏,山名也?!贝嗽挷划?。據陳夢家先生《漢簡綴述》稱:古代“逾”不作翻越山嶺解,而作渡水解。因此,此“逾烏”正是過烏逆水,而不是其他。當時隴西郡治狄道(今臨洮),由此西北向,大約在湟水和大河(黃河)匯合處附近渡河,與烏逆水相遇。沿水而上,地勢越高,山勢越險,不利于輕騎奔馳,漢軍大約在烏逆水下游渡河,尋找比較平坦的地帶,沿今天的烏鞘嶺北坡草地而行?;羧ゲ≡跒跄嫠掠芜^河,未至令居,因而未與西羌的強大部落先零等相遇,避免了先零羌的阻擊?!吧婧钡暮?就是現在由武威南山流入民勤白亭海的石羊大河,《漢書·地理志》所說的谷水。從烏逆水西北行,此間沒有大河,只有漢代姑臧(今武威)南山向北流入休屠澤(白亭海)的谷水。谷水在姑臧北又有許多河流匯入,至漢休屠城一帶,成為大河。“狐奴”快讀可作“谷”,或者“狐奴”原來寫作“孤奴”,誤寫為“狐”。不管怎樣,狐奴河即谷水,可以斷定。由此倒述,“涉狐奴”以前的“討遫濮”,應在渡谷水之東。師古注:“遫濮,匈奴部落名”。暫從此說。則遫濮部落應在谷水東南,即烏鞘嶺北的草地上,與現在的大靖相連。從谷水西行,中間經歷五個王國,轉戰(zhàn)六日,到達焉支山。原傳焉支山后“千有余里”數字,中間有脫字?;羧ゲ〈舜挝丛傥餍?“千有余里”應是回師路程。焉支山在山丹境內,是匈奴的重要牧場?;羧ゲ〉酱藳]有繼續(xù)前進,立即回軍,復經千余里,到達皋蘭山下?!稘h書·霍去病傳》稱:“合短兵,鏖皋蘭下,殺折蘭王,斬盧侯王”,就是在回軍途中進行的。概括霍去病第一次出師的路線,即由隴西狄道西北上,大約在今蘭州西渡河,再過烏逆水,尋山北麓西行,經過遫濮部落牧地,渡過谷水,西至焉支山而返。這條道路基本上就是漢代“河西路”的東段部分。這里略提一下皋蘭山的方位問題?!妒酚洝を婒T列傳》在引用這段上諭時奪去“鏖皋蘭下”四字,《漢書》補上。班固是根據檔案原件還是別的材料補的,無法考知,但班彪曾長期活動于涼州,對這一帶地形尤為熟悉,他又是《漢書》的奠基者,所以在此補四字,確有畫龍點睛之工,使后人知道折蘭、盧侯二部的所在位置在皋蘭下。但是,應劭寫《漢書音義》,把皋蘭解釋為“隴西白石縣塞外河名”。蘇林糾正說是“匈奴中山關名”,未指明其方位。后來治史地者一直沿用應劭之說,《中國歷史地圖集》把皋蘭山定在今臨夏縣西南,就是據此。應劭雖然與班固是同時代人,但對我國西部的地理并不熟悉,注釋中望文生義之處多有,如敦煌、張掖的釋名之類,對皋蘭的解釋也是不正確的。這個問題準備另文討論,在此僅說一點,元狩時桴罕、白石一帶是西羌部落的重點分布地區(qū),折蘭、盧侯都非羌族,何能深入羌族中心地駐牧;霍去病回軍時已是馬乏糧盡,急待給養(yǎng),如何能繞道而南數百里,深入羌中,進行鏖戰(zhàn)。其實,不管應劭如何解,當地人總是把皋蘭山名世代相傳,至明代顧祖禹撰《讀史方域紀要》,才把皋蘭山的正確方位記載下來。文云:皋蘭山,在蘭州南五里?!啊稘h書》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擊匈奴,屯兵皋蘭下,即此?!被羧ゲ≡诨剀娡局袨榱碎_辟道路,在今蘭州附近鏖戰(zhàn),敗折蘭、盧侯二部,奪取其地,接著在此筑城。至秋,大行李息駐守城上,接待往來賓客。漢金城縣就是在折蘭、盧侯二部落駐地的地方建成的。按照這個解釋,霍去病在此鏖戰(zhàn)是非常必要,勢在必行,這是為了開河西路的大門。漢取得金城之地后,與隴西相連,通河西就有保證了?;羧ゲ〉诙纬鰩?是在同年夏季。《漢書·霍去病傳》:“其夏,去病與合騎侯敖俱出北地,異道?!ゲ〕霰钡?遂深入。……至祁連山,捕首虜甚多。上曰:‘票騎將軍涉鈞耆,濟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連山,揚武乎得,得單于單桓,酋涂王……’。”《匈奴傳》記出發(fā)路線與此不同,為“隴西、北地”,異道。此時安定郡尚未設立,隴西與北地二郡相連,可能是從兩郡之間穿過?;羧ゲ‰x開北地,向西北深入,與公孫敖失去聯系,到達鈞耆。此鈞耆所在,應該指居延以北的?;缴车?或者是沙地中的沼澤,總以?;Q之。鈞耆為?;舢悓?與《匈奴傳》說出隴西、北地二千里,大致相符。過去注釋家先斷定渡水曰涉,所以找不到鈞耆所在,其實在沙漠中跋涉,也可稱涉?;羧ゲ谋钡氐娇;侥仙车?折而向南,濟居延,到達祁連山小月氏部,包圍昆邪王部落,給匈奴右部在河西的勢力又一沉重打擊?;羧ゲ∵@次由北地深入浚稽,輕騎插到匈奴右部腹地,出單于所料。如果霍去病從第一次進軍路線西進,可能遭到休屠、昆邪二部的正面阻擊;然而從側面繞道,插入其后,從相反的方向攻擊昆邪、休屠部,就完全打亂了對方的部署。(三)從《唐紀六霍去病傳》記載了兩個k.道德教育的原則霍去病出師的目的,是開辟西線戰(zhàn)場,隔絕羌、胡,進一步聯絡西域,斷匈奴右臂,從而達到孤立匈奴單于的目的,因而,戰(zhàn)爭對象是匈奴貴族奴隸主階級。在三次較大的戰(zhàn)役中,霍去病都遵守了這一原則?!稘h書·霍去病傳》載:在第一次戰(zhàn)役中,渡谷水,“歷五王國,輜重人眾攝詟者弗取,幾(希)獲單于子。”皋蘭山戰(zhàn)斗中,只對“銳悍者誅”,不殺無辜。第二次出師至昆邪王部,“得單于單桓、酋涂王,及相國、都尉以眾降下者二千五百人,可謂能舍服知成而止矣?!彼^“舍服知成”,師古注:“服而舍之,功成則止也?!本褪钦f只要表示歸服,就舍而不問。這種軍隊,比起匈奴奴隸主階級掠奪性的戰(zhàn)爭來說,容易爭取群眾。所以,霍去病兩次出師,遠途跋涉,與數倍與己之軍力作戰(zhàn),大獲全勝,能掌握這個原則,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不久,匈奴數萬之眾歸漢,脫離匈奴單于的統治,這與霍去病戰(zhàn)斗作風的影響不無關系。(四)建立戰(zhàn)役,聯系多民族兵霍去病從春到夏數月之間連續(xù)兩次深入河西,所用的都是騎兵。漢朝騎兵作戰(zhàn)的經驗遠不如匈奴豐富,素質也不比匈奴強,但是霍去病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匈奴出戰(zhàn),往往是在秋高馬肥季節(jié),而漢朝騎兵有糧食飼養(yǎng),不完全受季節(jié)限制,因而選擇春、夏兩季出師,正中匈奴騎兵的弱點。當時匈奴休屠、昆邪二部多是不脫離生產的軍隊,臨時召之而來,缺乏統一組織,而漢朝軍隊組織嚴密,指揮有力,因而人數雖少,戰(zhàn)斗力強。在霍去病指揮的騎兵中還吸收了許多善騎射的各民族成員參加,如句王高不識,校尉仆朋(茲從《漢書·百官公卿表》)等都是匈奴人,建立戰(zhàn)功,補充了漢族騎兵作戰(zhàn)經驗之不足。司馬遷在《史記·驃騎列傳》中評述這次戰(zhàn)爭時寫道:“驃騎所將常選,然亦敢深入,常與壯騎先其大軍,軍亦有天幸,未嘗困絕也?!薄八鶎⒊_x”是指善于選擇驍銳,然而,霍去病在戰(zhàn)斗中敢于孤軍深入,沖鋒在大軍最前列,不能不鼓舞士氣,增強戰(zhàn)士的戰(zhàn)斗積極性。這里所說的“天幸”,是不確切的;但霍去病在這次戰(zhàn)役中善于利用天時、地理、人和,把各種有利因素發(fā)揮出來,保證戰(zhàn)斗的勝利,這是他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戰(zhàn)爭結束后,漢武帝嘉獎其功,希望由這次戰(zhàn)爭所取得的成果使?jié)h朝西部疆域“庶幾無患,幸既永綏”25,保持穩(wěn)定局面。三擴大矛盾的規(guī)模漢武帝在霍去病祁連山戰(zhàn)役的基礎上,繼續(xù)采取措施,從政治上、軍事上擴大戰(zhàn)果,促使?jié)h、匈軍事力量的對比發(fā)生根本性變化,從而把漢、匈關系推向新的階段。具體措施是:(一)設置屬國等政策,使匈奴降眾獲得法律的保護昆邪王等降眾四萬余人,號稱十萬,歸順漢朝的消息傳到長安以后,漢朝政府內部在如何處理這批降眾的方案問題上,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這年秋季,匈奴單于因昆邪、休屠連敗于漢軍,欲誅昆邪王。昆邪王迫不得已,向漢朝邊寨通報,表示愿意歸附。漢武帝得報,一方面命霍去病前往河西接待,同時下令郡縣出動大車二萬輛(一說三萬輛)相迎,對拖延不出車的長安縣令下令斬首。漢武帝的這些作法,引起一批朝臣的不滿,內史汲黯上前直諫,說:“匈奴叛其主而降漢,漢徐以縣次傳之,何至令天下騷動,罷弊中國而事夷狄之人乎?”并說:“長安令無罪,獨斬黯,民乃肯出馬?!?6公開對漢武帝頂撞。昆邪王等到達長安,漢武帝對他們隆重接待,大加賞賜。史載:一時“賞賜者數十巨萬。封渾邪王萬戶,為漯陰侯;封其裨王呼毒尼為下摩侯,鷹庇為渠侯,禽梨為河綦侯,大當戶銅離為常樂侯?!?7但對于長安市民中有用禁物(指兵器等)與匈奴降眾交易,“坐當死者五百余人”28。漢武帝的這一作法,又引起一批朝臣的不滿,還是那個汲黠上前責問:“匈奴攻當路塞,絕和親,中國興兵誅之,死傷者不可勝計,而費以巨萬百數。臣愚以為陛下得胡人,皆以為奴婢以賜從軍死事者家;所鹵獲,因予之,以謝天下之苦,塞百姓之心。今縱不能,渾邪率數萬之眾來降,虛府庫賞賜,發(fā)良民侍養(yǎng),譬若奉驕子。……陛下縱不能得匈奴之資以謝天下,又以微文殺無知者百余人,是所謂‘庇其葉而傷其枝’者也?!?9漢武帝不理,稱其為“妄發(fā)”之言。汲黯的意見,代表了漢朝政府中一些缺乏遠見者的思想。按照這種主張,將數萬匈奴降眾“皆以為奴婢以賜從軍死事者家”,“得匈奴之資以謝天下”,這將使遠道而來歸附的匈奴官民生活無著,因而對漢朝政府不滿,失去信任;而且,這樣處理,將引起匈奴國家統治下的各部族、各部落人民對漢朝的恐懼和敵視,繼續(xù)服從匈奴單于,參與對漢朝邊塞的侵擾,這對漢朝是極為不利的。“得人以為奴婢”,是奴隸制的法律。漢朝當時巳進入封建社會,不能沿用匈奴奴隸制的法律。漢武帝從漢、匈關系的大局出發(fā),迎接大批匈奴降眾,優(yōu)待、獎賞他們中的代表人物,并賜以封爵,對廣大匈奴勞動人民也不加虐待,數萬人分徙于“邊五郡故塞外”之地,“因其故俗,為屬國”30。這種“屬國”的性質是在漢朝政府統一管轄下,派屬國都尉進行監(jiān)護,而內部生產、生活事務由本部落首領自己處理,政府不強迫改變其習俗。這種安置降民的辦法,深得匈奴降眾的擁護,對漢朝政府也很有利。漢朝政府這樣優(yōu)待和安置匈奴降眾的政策,在匈奴國家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此以后,匈奴國家統治下的廣大群眾,一批一批歸附漢朝,求漢保護。至昭、宣二帝時,更連續(xù)不斷。左大將烏厲屈、左伊秩訾王等各數萬人相繼歸漢后,并促使呼韓邪單于歸向漢朝,為漢朝統一大漠南北地區(qū)鋪平了道路,這不能不與漢武帝優(yōu)待匈奴降眾,設置屬國等政策有直接關系。由此可見,漢武帝優(yōu)待匈奴降眾,設置屬國的做法對爭取廣大匈奴人民歸向漢朝,分化匈奴國家統治力量等方面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二)漢軍新敗,是匈奴新敗元狩三年(前120年)漢朝政府安置數萬匈奴降眾之后,組織兵力,加強北線的進攻。次年,命大將軍衛(wèi)青與驃騎將軍霍去病統兵十萬,開往北線。霍去病新敗休屠、昆邪二王,威名遠揚,特令他出代郡塞外,直奔單于親率的主力。當時,匈奴伊稚斜單于因右部新敗,心情恐慌,從趙信建議,遠徙王庭于漠北,留精銳部隊抗擊漢軍?;羧ゲ〕鋈?見單于列陣而待,縱騎出擊。傍晚,狂風驟起,沙礫撲面,兩軍幾不相見。漢軍恐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2 My schoolbag (Part C)(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Unit 1 Life Choices Lesson 3 Your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北師大版(2019)必修第一冊
- 2025宅基地的買賣合同協議書
- 2024六年級英語上冊 Unit 3 My weekend plan課時3 Let's try Let's talk說課稿 人教PEP
- 2024-2025學年高中數學 開學第一周 第一章 集合與函數概念 1.1.1 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第一課時 集合的含義說課稿 新人教A版必修1
- 26手術臺就是陣地 (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語文統編版
- 2025冷庫銷售合同范本
- 影視企業(yè)簽訂業(yè)績承諾協議的財務風險控制研究
- Unit 1 Let's be friends!(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水景池維修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減肥肽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4內蒙古公務員省直行測、行政執(zhí)法、省考行測考試真題(5套)
- 2025年安徽馬鞍山市兩山綠色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 期末試卷: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
- 幼兒教師新年規(guī)劃
- 2024年湖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2024新版(北京版)三年級英語上冊單詞帶音標
- 第21課 活動課 從考古發(fā)現看中華文明的起源 教學課件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材解讀與分析文檔
- PP、PVC-風管制作安裝施工作業(yè)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