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應答觀及其實踐得失_第1頁
儒家的應答觀及其實踐得失_第2頁
儒家的應答觀及其實踐得失_第3頁
儒家的應答觀及其實踐得失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儒家的應答觀及其實踐得失

“回報”一詞不僅是道德與生活關系的理論內涵之一,也是由此產(chǎn)生的一種警告行為,改變了未來的生活和自我命運。說到底“報應觀念”是主觀見諸于客觀而逐步形成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之一。儒家、佛教和道教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均有其各自的報應思想及其報應思想指導下的社會實踐活動。認真批判總結三家的報應思想及其實踐得失,既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可忽視的問題,也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研究中的現(xiàn)實課題。一個人可以不信什么報應,但誰都不能違背因果規(guī)律。研究儒、釋、道三家的報應觀,不但具有學術理論意義,而且也具有現(xiàn)實意義。一、佛教的過錯觀與中國的形儒實惡—儒、釋、道的報應觀儒家的報應觀。儒家的報應觀是以世俗的善惡倫理道德為價值取向,強調現(xiàn)世報應,報應的主體不是行為者本人,而是他的家庭和子孫后代,追求報應的終極目的是達到滿足人生心理平衡和實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平等。儒家報應思想古籍多有記載,如《易傳》記載:“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尚書·商書·伊訓篇》記載:“惟上帝無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秶Z·周語》記載:“天道賞善而罰淫”?!俄n非子·安?!份d有:“禍福隨善惡”。這種寄于在精神領域達到預期報應效果的報應心理,究其實乃是社會現(xiàn)實力量不足在思想領域的反映。儒家重視人生,熱愛生命。認為“生,好物也;死惡物也。好物,樂也;惡物,哀也”。追求生活安康,奢望壽命延續(xù)“萬壽無疆”??鬃泳汀皭壑渖?惡之欲其死”。儒家不但重視生命,而且特別重視生命的意義。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崇尚“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謂不朽”之說。儒家不愿意為了虛無縹緲的后世和精神性的涅槃境界而拋棄現(xiàn)實的人世幸福,“縱有因緣,如報善惡,安能辛苦今日之甲,利后世之乙乎”。孝敬父母是中國傳統(tǒng)倫理首要的美德?!渡袝た嫡a》指出“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詩經(jīng)·小雅·蓼莪》記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無極”,反映出強烈報恩心理。對人去世后的報應持懷疑態(tài)度“善惡無現(xiàn)驗”,對不符合孝的倫理道德說教,不但內心極為反感,而且予以輿論批駁和行動抵制。佛教的報應觀。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我國,隨著安世高將《十八泥犁經(jīng)》、《阿難問事佛吉兇經(jīng)》、《罪業(yè)應報教化地獄經(jīng)》等包含因果報應思想的佛經(jīng)介紹到中土之后,就開始了中印兩大民族報應思想的融合過程。使印度佛教的報應觀與我國原有報應觀協(xié)調起來,是僧俗兩界學者通過個體和群體立論,分別對象的辦法解決的。正如梁啟超在其《余之生死觀》中所指出的:“個人之羯磨,則個人食其報,一家之羯磨,則全家食其報,一族一國乃至一世界之羯磨,則全族全國全世界食其報。由此言之,則言家族之余慶余殃者,于佛說豈有違異乎”。其佛教報應觀的理論基礎是以“業(yè)力”為中心的“因果律”,即一切事物皆受因果法則支配,善因必產(chǎn)生善果,惡因必產(chǎn)生惡果。造業(yè)始自善念或惡念動機產(chǎn)生的瞬間,貫穿于動機與行為的全過程。佛教報應觀的價值取向是以戒律判定身、口、意“三業(yè)”之善惡,報應的主體是作業(yè)者本身,而不涉及其子孫后代,報應的終極目標是自業(yè)自報,自作自受。自作善惡,自受苦樂,個人行為,個人承擔后果。正如《因果經(jīng)》所指出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因,今生所為是”?!赌噤〗?jīng)》指出:“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善自獲福,惡自受殃”。佛教認為父母與子女關系是一種暫時關系?!案改缸匝?是我所生,是我之子。子非父母所敬,皆是前世持戒完具,乃得做人?!惫受鳚u說:“使父子關系親隔,君臣之意乖,夫婦之和曠,朋友之絕信”。印度佛教因果報應的善惡準則是戒律,業(yè)果報應均發(fā)生在作業(yè)者個人身上,因果報應是在三世、三界、五道的生死世界中循環(huán)不已,終極目標是涅槃。印度佛教的報應思想在印度行得通,在中國就行不通,其主要原因是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相沖突。如果中國佛教不做出順應時世的妥協(xié)和改變,別說報應思想沒有市場,就連其自身的存在也是成問題的。中國佛教在逐步本土化的過程中,不僅接受了儒家、道教的報應思想,而且適當?shù)淖龀隽吮匾耐讌f(xié)。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與中國固有的命運學說相融合,即與儒家孔子主張的“知命”,孟子主張的“立命”,墨家墨子主張的“非命”,道家莊子主張的“安命”相融合;與中國固有的天命論相貫通;與中國民間神話、傳說相比附;與中國固有的本土崇拜相結合;與儒家倫理道德相協(xié)調;與儒家心性論相呼應,強調心在報應中的作用,認為一心即具六道,一心隨作隨受,時刻輪回。中國化的佛教不僅承認現(xiàn)報,而且承認現(xiàn)世利祿福壽。東晉慧遠在其《三報論》中指出:“業(yè)有三報,一曰現(xiàn)報,二曰生報,三曰后報”?!斗ㄔ分榱帧芬短嶂^經(jīng)言》善者可以“增壽益算”。由此而來形成中國化的佛教特點。敦煌變文中的佛經(jīng)故事,增加了現(xiàn)世幸福的內容。如《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經(jīng)文》載:“大乘功得(德)最難量,先將因果奉天王。壽命延長千萬歲,福同日月放神光。四遠總來朝賓座,七州安泰賀時康。現(xiàn)世且登天子位,未來定作法中王”。中國化的佛教也接納了五常與孝德,以之為戒律,“五?!北惶岣叩脚c“五戒”同等地位。如“發(fā)于仁者則不殺,奉于義者則不盜,敬于禮者則不淫,說于信者則不妄,師于智者則不酒”。孝作為重要戒律“戒雖萬行,以孝為宗”。“夫孝者也,大戒之所先也。戒也者眾善之所以生也”。五常和孝不僅被納入佛教因果報應之中,而且并成為重要內容之一,受到佛教的高度重視?!豆蕡A鑒大師二十四孝押座文》將如來所修佛果歸因于孝,佛身尊貴因何得根本曾行孝順來。道教的報應觀。道教樂生惡死,主張超越生命極限,追求“天長地久,長生久視”,最好成為活在世上的活神仙。莊子就曾指出:“龜寧生而曳尾于涂中,不愿死為留骨而貴”。道教在依據(jù)“天道循環(huán)說”的哲學基礎上,根據(jù)老子“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的教義思想,提出“承負”說作為自己的報應觀,并用以解釋自然和社會上的各種因果報應現(xiàn)象。《太平經(jīng)》是最早對承負思想做出較為系統(tǒng)闡述的道教經(jīng)典?!短浇?jīng)》對承負說有兩種解釋:其一,人世間的承負,把今人受到的福禍歸結為祖先的善惡,祖先積德行善,澤被子孫后代,祖先有過失或作惡多端,其惡果于后代子孫。其二,自然、社會的承負,順“道”而行,自然、社會就昌盛發(fā)達;違“道”而行,自然、社會就衰敗枯萎。其承負說的核心內容是將天道、地道、人道置于承者為前,負者為后的循環(huán)邏輯發(fā)展之中,用天道、地道來論證人道。說明天災之發(fā)、地禍之起的原因,在于違背自然之道的人道承負。社會動亂,王朝更迭,亦是人為所致。任何自然、社會現(xiàn)象都蘊涵在“前人種樹,后人乘涼;前人惹禍,后人遭殃”的承負結局之中。道教把長壽看作是至善,所以承負災責具體體現(xiàn)在人的壽命上?!短浇?jīng)合?!分赋?“凡人氣,太陽太陰中和之命也。上壽一百二十,中壽八十,下壽六十……胞胎及未成年人而死,謂之無過”?!短浇?jīng)鈔》記載:“天命:上壽百二十度,地壽百壽為度,人壽八十為度,霸壽以六十五歲為度。過此以下,死生無復數(shù)者,悉被承負之災責也”。即是說年不滿五十而死者,都是受承負之報應。至于胞胎及未成年而死者,謂之無過。二、儒、釋、道三傳統(tǒng)工法的內容不同儒、釋、道三家彼此之間存在的內在聯(lián)系:其內在聯(lián)系集中體現(xiàn)在報應的心理和對象上,從心理角度看,儒、釋、道三家均有止惡勸善,揚善懲惡心理;從報應對象角度看,不論是來自自然界的報應,還是來自社會的報應,以及來自人的自身報應,歸根到底皆是對人的報應。因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是彼此相互制約的”。人在自然、社會中生存與活動,必須順應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人只有自覺地去認識規(guī)律,順應規(guī)律,利用規(guī)律才能為人類造福,而單憑主觀想象,無視規(guī)律,違背規(guī)律,只能為人類造孽,其結果必將受到自然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懲罰。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所指出的:“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們夢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為荒蕪不毛之地”。儒、釋、道報應觀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第一,儒、釋、道三家報應觀的活動舞臺均為我國封建社會,但是儒、道兩家的報應觀的思想基礎植根于我國本土長的文化土壌,最具有倫理性、家族性、現(xiàn)世性和功利性之特色。由古代印度傳入我國的佛教,是經(jīng)過漫長本土化之后,才具有了鮮明的中國佛教特色。儒、釋、道三家報應觀經(jīng)過相互吸收和融合,從而形成了我國傳統(tǒng)的報應思想。中國化的佛教報應觀與我國固有的報應觀比較存在以下三點不同:其一,與我國古代固有的“天”主宰報應觀不同,天主宰報應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外因論,中國化的佛教報應觀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內因論;其二,中國化的佛教報應主體是自身,自作自受;儒家、道教的報應主體是其受報者的子孫后代,故民間廣為流傳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不到,時辰一到,什么都報的說法。其三,中國化的佛教報應觀主張“三世”(即前世、現(xiàn)世、來世)報應,因果報應只涉及本人,并不株連后代,秧及他人。而儒家、道教報應觀則主張現(xiàn)報并殃及子孫后代。第二,儒、釋、道三家報應的指向雖然均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但是儒家人為拉長報應的期限,不僅肯定現(xiàn)世報應,也肯定報應足以延續(xù)到子孫后代,善報是這樣,惡報也是如此。儒家之所以堅守這樣的報應期限,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緣于長期占主導地位的封建血緣觀念和宗法觀念,以及封建倫理道德。在社會層面則是鑒于當世行善之人有時反遭惡報,當世作惡之人不得惡報,現(xiàn)世報不靈驗問題而做出選擇。佛教為適應中國封建社會倫理道德,不得不主動做出適當調整,將儒家報應思想,忠、孝倫理思想,道教報應思想,及其追求長生久視,得道成仙倫理思想納入自己報應觀之中。第三,儒、釋、道三家的報應觀,均為改變現(xiàn)實社會力量不足在心理上的反映,究其實是仇視心理、報負心理、嫉妒心理和不平衡心理活動一種宣泄和外露。是企圖用心理勝利法去平復波瀾起伏的內心世界,企圖用心理上的力量去戰(zhàn)勝并看到善惡報應的最終結果。第四,儒、釋、道報應觀的主旨,均在于止惡勸善,通過凈化人的心靈,來凈化社會,但三家為此努力的途徑和方法不同。儒家主張性善說,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種人之初的善良本性,因為家庭、社會、接受教育等原因,使人性發(fā)生變化。儒家把做人放在第一位的,尤其重視人的道德修養(yǎng)。做人成問題,做事也值得懷疑。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是成為圣人、賢人、至少成為社會上有用之人。所采取止惡勸善的主要途徑是舉辦學校教育,注重環(huán)境育人。方法是通過“有教無類”,通過榜樣的學習。佛教主張佛性說,認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心即佛,佛即心。止惡勸善的途徑是學佛,信佛、歸依佛門。去貪、嗔、癡,止身、口、意。主要方法是遵循佛教提出的“八正道”修煉方法。道教主張神仙說,止惡勸善的主要途徑是“尊道貴德”,其方法是遵循道教奉行的修煉方法。第五,儒、釋、道三家的報應觀,均產(chǎn)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感召力和威懾力。比較而言儒家的報應思想最具有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