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貿易發(fā)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_第1頁
中泰貿易發(fā)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_第2頁
中泰貿易發(fā)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_第3頁
中泰貿易發(fā)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_第4頁
中泰貿易發(fā)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泰貿易發(fā)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中泰兩國的貿易易傳播有著悠久的歷史。1978年3月,兩國政府簽訂貿易協定。1985年,兩國政府簽訂關于成立中泰經濟聯合委員會協定和投資保護協定。進入21世紀以來,中泰經貿合作發(fā)展迅速,雙邊貿易額逐年上升,2005年達到218.1億美元。兩國政府計劃到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500億美元,雙向投資累計將達到65億美元。經營環(huán)境的改善,中泰經貿合作蓬勃發(fā)展態(tài)勢等諸多有利因素,為中國企業(yè)到泰國投資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一、中泰雙邊貿易產品需求增長態(tài)勢進入21世紀以來,中泰經貿合作發(fā)展迅速。中國作為泰國第三大出口市場、第二大進口來源國,雙邊的貿易聯系越來越緊密。據泰國海關統(tǒng)計,2005年中泰雙邊貿易總額達到202.5億美元,同比增長32.7%。其中泰國向中國出口91億美元,同比增長28.5%,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從中國進口111.5億美元,同比增長36.4%,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泰方貿易逆差20.5億美元。與2004年相比,2005年中國在泰國進出口貿易額中所占比重均有提高,其中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至8.3%,在進口總額中的比重提高0.8個百分點至9.4%。據泰方研究報告顯示,由于對發(fā)達國家的出口呈緩慢增長趨勢,泰國對中國的出口成為推動泰國整體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中泰雙邊貿易的第一大類產品是機電產品。2005年泰國對華出口的機電產品達38.3億美元,占泰國對華出口總額的42.1%,同比增長42.9%,高于上年27.8%的增速。塑料及橡膠制品是泰國對華出口的第二大類產品,尤其是泰國的天然橡膠一直是對華出口的傳統(tǒng)產品:2005年泰國對華出口天然橡膠(HS4001)6.2億公斤,價值8.1億美元,同比增長3.8%。礦產品(HS25-27)是泰國對華出口的第三大類產品,2005年出口額8.2億美元,同比增長22.8%,占對華出口總額的9%。植物產品是泰國對華出口的第四大類產品,泰中兩國的“早期收獲計劃”的實施繼續(xù)促進雙邊蔬菜及水果的貿易活動。2005年泰國對華出口蔬菜(HS07)2.96億美元,同比增長38.7%;出口水果(HS08)0.99億美元,同比增長35.9%,遠高于上年5.9%的增幅。谷物出口中,稻米(HS1006)對華出口銳減,由上年的7.2億公斤降至5.2億公斤,出口額由2.2億美元降至1.9億美元,同比下降13.5%。進口方面,除機電產品外,賤金屬及制品(HS72-83)、化工產品和紡織品是泰國從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2005年泰國自華進口機電產品59.4億美元,與上年相比增長43%,占自華進口總額的53.3%。賤金屬及制品是泰國自華進口的第二大類產品,2005年進口17.9億美元,同比增長50.7%,占自華進口總額的16%。鋁及制品進口1.4億美元,增幅比上年明顯下滑,由47.1%降至8.2%?;ぎa品方面,2005年泰國自華進口8.7億美元,占自華進口總額的7%,同比增長18.4%,紡織品(HS50-63)自華進口6.9億美元,同比增長14.4%,占自華進口總額的6.2%。二、中泰兩國政府的合作兩國在科技、文化、衛(wèi)生、教育、體育、司法、軍事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穩(wěn)步發(fā)展。雙方簽署了《科技合作協定》、《旅游合作協定》、《引渡條約》、《民商事司法協助和仲裁合作協定》、《文化合作諒解備忘錄》、《衛(wèi)生醫(yī)學科學和藥品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關于高等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關于加強禁毒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文化合作協定》、《刑事司法協助條約》等。兩國軍方也長期保持友好交往,領導人經常互訪,軍事院校定期互換學員培訓。此外,雙方還成立了中泰科技合作聯委會、泰中友好協會、中泰友好協會。兩國還締結了10組友好城市和省府:北京市-曼谷市;上海市-清邁府;云南省-清萊府;河南省-春武里府;昆明市-清邁市;煙臺市-普吉府;南寧市-孔敬市;葫蘆島市-碧武里市;廣西自治區(qū)-素叻他尼府;陜西省-素可泰府。(一)兩國投資合作現狀近年來,中國企業(yè)對泰國投資發(fā)展較快,規(guī)模不斷擴大。據中國商務部統(tǒng)計,截至2003年底,中國在泰國投資共計245家,中方投資額2.64億美元。中國在泰投資主要集中在加工貿易、機械制造、卷煙制藥、貿易和房地產等行業(yè)。從泰國對華投資的領域看,行業(yè)主要涉及飼料、養(yǎng)殖、食品加工、摩托車、紙張、泥療制品、電力、建材房地產金融等,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qū)。隨著中國吸引外資的政策開始向東北部、西部地區(qū)傾斜,泰國企業(yè)在內地的投資也開始增加。截至2003年底,泰國在華投資的企業(yè)共計636家,累計投資總額為29.3億美元。在華投資的泰國企業(yè)主要有增大集團、協聯集團、暹羅機械集團、中華總商會、泰中促進貿易商會、盤谷銀行等。兩國雙向投資情況良好。截至2004年底,中國共批準泰來華投資項目3537項,合同外資金額71.2億美元,實際使用27.42億美元。1985年兩國成立部長級經貿聯委會。2003年6月,兩國決定將經貿聯委會升格為副總理級。2004年7月,吳儀副總理與差瓦利副總理共同主持聯委會首次會議(二)中泰兩國簽署經貿合作協定中國在泰國開展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始于1980年,兩國于當年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泰王國政府關于經濟合作聯合委員會的協議》。目前,中國已是泰國重要的工程承包商之一,中國共有20余家具有對外經營權的企業(yè)在泰國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據統(tǒng)計,1980-2004年底,中國公司在泰國累計簽訂工程承包和勞務合同總額達28.60億美元,累計完成營業(yè)額16.43億美元。2005年7月,兩國又簽署了《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確定了優(yōu)先開展合作領域的又一里程碑。2000年4月22日,中、泰、老、緬四國正式簽署了《瀾長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協議》。2001年3月,四國交通部又簽署了《實施四國政府商船通航協定諒解備忘錄》,建立了瀾長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協調聯合委員會。2001年4月,中、泰、老、緬四國實現了正式通航。中國昆明至泰國曼谷的公路是中國與次區(qū)域國家間的重要陸路通道,是目前由中國大西南陸路連接泰國最直接最便捷的路徑,全長1887公里,中境內段共747公里,已經于2002年全部建成通車,并于2004年實現全線高等級化。兩國還共同在北京簽署《關于泰王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購電的諒解備忘錄》,泰將鼓勵向中方購電,預計2017年從中方購電將達到300萬千瓦,泰國發(fā)電局已把從中國購電計劃列入其電力長遠發(fā)展方案。2000年6月,中泰雙方簽署景洪合資建設百萬千瓦級大電站的投資意向書,總投資為100.44億人民幣。該項目預計2006年動工,2013年投產發(fā)電,2014年向泰國輸電。三、存在的問題(一)承包工程業(yè)務面臨的問題中泰貿易在過去的20年里,確實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但同時也應看到雙邊貿易中存在的問題。由于泰幣貶值等原因,中國從泰國進口增長迅猛,而對泰出口緩慢,從而造成中國對泰貿易逆差較大。中國企業(yè)在泰開展承包工程業(yè)務面臨的主要問題是:1、受泰總體經濟形勢的影響,在承包工程領域,由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滯后負面效應尚在延續(xù)。承包工程市場項目競爭空前激烈,“黑箱”操作盛行,圍標現象屢禁不止。由于缺乏資金,帶資承包成為承包工程市場的主流。傳統(tǒng)經營的承包方式也受到挑戰(zhàn),出口信貸條件越來越成為企業(yè)奪標的前提條件。中國企業(yè)對外經營環(huán)境漸趨嚴峻。2、中國對泰輸出勞務規(guī)模受限。泰國是世界勞務輸出大國,對外來勞務控制嚴格。政府不給外來普通勞務發(fā)放工作準證。中國對泰輸出勞務每年在2000人次徘徊,其中有近一半系通過承包工程輸出,其余為當地稀缺工種,如紡織、電子、冶煉、港口運行工程師、管理人員及珠寶加工、中文導購等。(二)社會對合作對方缺乏了解由于中泰兩國社會制度的不同和生活方式的差異,兩國企業(yè)在相互投資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一些共性的問題主要有:投資者對對方的國情不了解,投資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投資者對當地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的政策規(guī)定了解不透,遇到糾紛難以解決。中泰兩國由于社會制度不同,人們在意識形態(tài)、生活方式、道德標準、價值觀念等方面存在差異。中國的私企與泰國的私企在經營理念、管理模式、運作機制等方面也存在差異。對合作對方缺乏了解,上當受騙時有發(fā)生。對合作伙伴過于信任,所有的事都全權委托對方辦理。合作雙方一旦發(fā)生糾紛就難以解決,少者2-3年,多者7-8年都解決不了。有的泰方投資者反映,中方投資環(huán)境還不理想,如政策多變,領導人換了(地方),所有承諾也不算數了。另外,還要求外方承擔一些與投資業(yè)務無關的事宜,如負責居民搬遷,在企業(yè)內建學校、醫(yī)院等。四、經貿關系持續(xù)發(fā)展協定在過去的雙邊經貿合作中,兩國政府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陸續(xù)達成了一系列的經貿協定,如貿易協定、科技合作協定、海運協定、經濟合作聯合委員會協定、關于促進和保護投資的協定、關于避免雙重征稅的協定等,這些協定為促進雙邊經貿關系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在現階段,就中國方面而言,應進一步加強與泰方一道落實已經簽訂的各項協議,協調經貿政策,擴大對泰的出口規(guī)模和投資規(guī)模,推動泰中貿易合作穩(wěn)步、持續(xù)向前發(fā)展。(一)政府采購和企業(yè)整合的各項協定中泰兩國都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各自的對外經貿政策都要符合世貿組織的各項協定,包括政府制定的關稅、配額、補貼或國營企業(yè)貿易政策等,都要遵守世貿組織有關非歧視、平等、互惠等規(guī)則。因此,進一步拓展兩國經貿合作可以從政策協調方面開始,具體來說包括以下方面:1、大湄公河次區(qū)域合作的便利化措施的互訪,建立定期的經貿合作談判制度,在WTO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建設的框架下,在大湄公河次區(qū)域開發(fā)與合作中,加強和完善雙邊貿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措施。2、降低貿易摩擦,降低貿易摩擦方遵循WTO規(guī)范的貿易制度和政策要求,全面履行WTO成員義務,相互擴大貿易開放度,貫徹貿易自由化原則,繼續(xù)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調整貿易制度,逐步開放市場,并按《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規(guī)定的時間表,逐步將大多數相互進口商品的關稅降至零。對部分商品也可避免布點調整帶來的混亂。在服務貿易方面,雙方應相互給予完全的國民待遇,繼續(xù)加強工程承包等領域的合作。3、舉辦商務促進活動。兩國政府建議會等民間組織的互訪和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雙邊貿易規(guī)模的進一步擴大。兩國政府應鼓勵組織合作舉辦各類商品交易會、招商會和其他各種商務促進活動。當出現爭端時,應盡量通過相互協商解決,可通過《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規(guī)定的方式協調解決。(二)選擇適銷對路的產品盡管這幾年中泰兩國在雙邊貿易方面發(fā)展順利,規(guī)模不斷擴大,但在貨物貿易方面中國一直處于逆差狀態(tài)。究其原因,除前面提到的與近年來中國擴大從泰國進口農產品有關外,在出口方面,中國商品進入泰國市場仍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中國企業(yè)一般較重視對歐美、日本和韓國市場的開拓,而對泰國因其人口較少、市場規(guī)模較小、人均收入不高而缺乏開拓力度。一些企業(yè)對泰國市場缺乏了解,沒有把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引進泰國市場,也沒有相對長的市場開拓計劃。而歐美和日韓企業(yè)一般在泰國均已有長時間的發(fā)展,如三星、日立、LG、伊萊克斯、東芝均在泰國設有合資廠家,從生產、銷售到售后服務均已形成規(guī)模和較完善的體系,建立了固定的產銷市場。而中國一些產品雖然價格低廉,但質量并不穩(wěn)定,沒有完善銷售體系,同時又不能提供有效的售后服務,泰國客戶對中國產品缺乏足夠的信心,中國企業(yè)在與西方產品競爭中處于劣勢。因此,應尋找適銷對路的產品,避免與歐美、日韓企業(yè)在泰國市場正面競爭。泰國目前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承包市場仍然十分活躍,對工程機械、水力發(fā)電設備的需求量較大。中國出口泰國的工程機械產品,包括推土機、壓路機、液壓機、筑路機、粉碎機等都深受歡迎。因此,中國在泰國投資建立工程機械廠,既可帶動零部件和技術的出口,又可降低關稅成本,增強產品的競爭力。此外,近年來泰國對鋼鐵及其產品的需求不斷上升,而中國市場上這類產品的競爭已十分激烈,企業(yè)可考慮向泰國轉移生產,利用兩國便利的交通運輸,加強鋼鐵生產領域的合作,帶動相關產品出口。(三)擴大對結構投資的范圍,充分發(fā)揮中國產業(yè)優(yōu)勢中泰兩國社會制度不同,導致中國企業(yè)在對泰國投資方面出現一些問題,主要是對當地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政策還不夠充分了解,遇到糾紛難以解決。中國對一些國有企業(yè)與泰國的私營企業(yè)在經營理念、管理模式、運作機制等方面存在差異,由于對合作方缺乏了解,過于信任,上當受騙時有發(fā)生,但這不應成為影響中國企業(yè)擴大對泰國投資的因素。由于泰國具有得天獨厚的區(qū)位和資源優(yōu)勢,是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重點國家之一。中國政府應繼續(xù)鼓勵中國企業(yè)擴大對泰國投資,引導企業(yè)投資“有利可圖”的領域。泰國的一些自然資源,如鉀鹽、橡膠等比較豐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