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郭姐_第1頁
桃花源記-郭姐_第2頁
桃花源記-郭姐_第3頁
桃花源記-郭姐_第4頁
桃花源記-郭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你知道哪些寫桃花的經(jīng)典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杜甫《曲江對酒》)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賈至《春思》)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溪》)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王維《田園》)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桃花源記陶淵明中山蟈蟈

陶淵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jié)先生,因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淵明少年時代既好讀六經(jīng),有大濟蒼生的宏愿,又厭惡世俗,熱愛純凈的自然。

他自29歲入仕,作過州祭酒、參軍一類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煩“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陶淵明于41歲毅然辭去在任僅80余日的彭澤縣令,回柴桑歸隱。此后直到他逝世的23年間,以耕讀自娛,未再入仕。陶淵明長于詩文辭賦,有《陶淵明集》傳世,主要散文有《歸去來兮辭(并序)》《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

桃花源記

東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ji?。┌稊?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tiáo),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wéi)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奔瘸觯闷浯?,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初讀課文,正確朗讀

要求:“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p>

——朱熹語1.晉太元中()2.緣溪行()3.便舍船()4.豁然開朗()5.屋舍儼然()6.阡陌()7.黃發(fā)垂髫()8.便要還家()9.遂與外人間隔()10.此中人語云()11.不足為外人道()12.及郡下,詣太守()13.劉子驥()

jìnyuánshěhuòshèyǎnqiānmòtiáoyāohuánsuìjiànwèijùnyìyùjì讀準字音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1.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3.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4.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至,遂迷,不復得路。

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翻譯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捕魚為職業(yè)。(有一次)他沿著溪水劃船走,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夾著溪流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香草鮮艷美麗,落花紛紛。漁人對這種美景感到很詫異。又往前走,想走完這片桃林。林盡水源,便有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桃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到頭了,便出現(xiàn)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面好像有光亮。漁人就丟下小船,從洞口進去。開始洞口很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只見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林之類。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那里面的人們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桃源中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漁人從哪里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們。(有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菜(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他們說自己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再從這里出去過,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往來。(他們)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這漁人一件件為他們詳細的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聽罷)他們都感嘆惋惜。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飯菜(來招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告辭離去。(臨別時)村里的人告訴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說啊。”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漁人)出來后,找到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都做上記號。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番經(jīng)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竟迷失了方向,沒有再找到(通往桃源的)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他)聽到這件事,高高興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xiàn),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沒有人探尋(桃花源)了。1、緣溪行2、落英繽紛3、漁人甚異之4、欲窮其林5、才通人6、豁然開朗7、屋舍儼然8、阡陌交通9、阡陌交通10、便扶向路11、便要還家1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13、乃不知有漢14、無論魏晉15、皆嘆惋16、不足為外人道也17、詣太守18、欣然規(guī)往19、尋病終?;仡^看看我你還認識嗎?試一試:你能找到幾個出自本文的成語?世外桃源怡然自樂無人問津豁然開朗落英繽紛世外桃源------原指與現(xiàn)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環(huán)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xiàn)實斗爭的美好地方。無人問津------沒人探問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豁然開朗------豁然:形容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總意):從狹隘幽暗一轉而為開闊明亮。今指一下子就明白了或指眼界一下子變開闊。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怡然自樂------怡然:喜悅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

落英繽紛------落英:墜落的花瓣。繽紛:繁多而紛亂的樣子。形容落花紛紛飄落的美麗情景。

文言知識通假字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具,通俱,全部,詳盡。)詞類活用:復前行,欲窮其林。前,方位名詞,用作狀語,向前。窮,形容詞,用作動詞,窮盡、走完。一詞多義①便舍船,從口入(放棄、舍棄,動詞)②屋舍儼然(房屋,名詞)①處處志之

(作標記,動詞)②尋向所志

(標記、記號,名詞)①尋向所志(尋找,動詞)②未果,尋病終(隨即、不久,副詞)①復前行,欲窮其林②既出,得其船(其:他的,代漁人的)(其:這、那)

②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①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并:全部)(并:一起,一同)①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為:作為)②不足為外人道也(為:對,向)

③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為:給)①忘路之遠近②漁人甚異之③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的,助詞)(它,代詞,所看到的景象)(代詞,這件事)

古義,為交錯相通;今義,往來通達或各種運輸?shù)目偡Q。

古義,指妻子和兒女;

此處為“不用說”“更不用說”之意;古今異義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今義,毫無出路的境地。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是表條件關系的關聯(lián)詞交通:妻子:絕境:無論:鮮美:得:不足:如此:古義,色彩鮮艷美麗;今味好,香濃此處義為“看到”,今義,用為助詞古義,不值得;今義,不滿不充分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詞句難點一個意動用法:兩個借代:三對同義詞:咸=悉=皆=并異:對……感到詫異黃發(fā)、垂髫緣=扶要=延1、找出反映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源經(jīng)過的詞語。背誦課文緣溪行逢桃林窮其林得一山從口入

2、作者是如何描寫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3、漁人入山后,看到桃花源怎樣的生活環(huán)境?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4、文中描寫桃花源里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5、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樣熱情好客的?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6、桃花源人為什么來到這個地方?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合作學習請用一句話概括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世界。

課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虛構的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沒有戰(zhàn)亂、沒有剝削和壓迫、人民生活自給自足,和平安定的理想社會。

世外桃源?

漁人處處志之,……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合作學習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境界。同時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理想社會?目的是什么?①事件: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未果,尋病終。②目的:描繪無剝削、壓迫,自食其力和平寧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與當時的社會黑暗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作者不滿當時現(xiàn)實,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和理想社會的向往與追求?!霸勌?,說如此”這句話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內容?漁人見太守的目的是告訴他武陵郡中有此“絕境”,希望他派人去探個究竟,因此他一定會談到自己發(fā)現(xiàn)桃源村的生活情狀,還會談到他歸途中做標記的事?!皢柦袷呛问溃瞬恢袧h,無論魏晉”這句話中沒有交代漁人的答語,試說說漁人是怎樣回答的?答:這可見作者的剪裁功夫。①村人問“今是何世”,漁人當答以“今是晉”;②村人會接著問“秦之后即晉乎”,漁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漢魏,魏之后方為晉。”作者不正面地詳細敘述這一對話過程,卻用總敘的方式把它濃縮在“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