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桃花源記》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B/0D/wKhkGWWJeluARqYUAAFVOYJyReI724.jpg)
![第9課《桃花源記》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B/0D/wKhkGWWJeluARqYUAAFVOYJyReI7242.jpg)
![第9課《桃花源記》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B/0D/wKhkGWWJeluARqYUAAFVOYJyReI7243.jpg)
![第9課《桃花源記》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B/0D/wKhkGWWJeluARqYUAAFVOYJyReI7244.jpg)
![第9課《桃花源記》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B/0D/wKhkGWWJeluARqYUAAFVOYJyReI72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桃花源記陶淵明世外桃源,原指與現(xiàn)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環(huán)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xiàn)實斗爭的美好世界。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這個成語來源于一個虛構的故事。為什么千百年來還一直吸引著人們,具有如此長久的魅力呢?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跟隨東晉大詩人陶淵明,踏上快樂的“桃源之旅”吧!學習目標1.理解并積累文言基礎知識;2.了解文章大意,理清層次結構;3.品味文章精煉生動的語言;4.結合時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主題?;A夯實——作家作品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基礎夯實——寫作背景本文寫于大約宋永初二年,其時陶淵明已經57歲。陶淵明所生活的東晉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封建剝削壓迫十分殘酷,加上連年內戰(zhàn),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作者本人因厭惡官場,毅然選擇了躬耕田畝的生活道路。在長期的躬耕生涯中,他逐漸體驗了普通農民的歡欣和痛苦,了解了他們的愿望,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理想?!疤一ㄔ础北闶撬鶕?jù)自己的社會理想和農村生活感受而虛構的一個理想社會?;A夯實——字詞過關掌握下列重點字詞。1.一詞多義為:武陵人捕魚為業(yè)不足為外人道也動詞,作為介詞,對舍:便舍船,從口入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動詞,舍掉名詞,房屋基礎夯實——字詞過關尋:尋向所志未果,尋病終動詞,尋找副詞,不久乃:見漁人,乃大驚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副詞,于是副詞,竟然作:其中往來種作
設酒殺雞作食耕作做基礎夯實——字詞過關志:處處志之尋向所志名詞,標記、記號動詞,作標記其:復前行,欲窮其林既出,得其船代詞,這、那代詞,他的,代漁人基礎夯實——字詞過關2.古今異義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古義:今義:鮮艷美麗新鮮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古義:今義:交錯相通交通運輸基礎夯實——字詞過關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古義:今義:妻子和兒女專指男子的配偶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古義:今義:不用說,更不用說關聯(lián)詞,不管基礎夯實——字詞過關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古義:今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出路的境地遂與外人間隔古義:今義:隔斷,隔開距離基礎夯實——字詞過關3.通假字便要還家通“邀”,邀請。整體閱讀1.結合課文下注釋,疏通文意。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溪流兩岸別的,其他的繼續(xù)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捕魚為生。有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而行,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兩岸的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其它樹木,花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非常詫異。他繼續(xù)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沿著新鮮美好落花繁多的樣子對……感到詫異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整體閱讀好像全,都僅容一人通過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敞亮類整齊的樣子田間小路交錯相通可以互相聽到指老人和小孩快樂的樣子整體閱讀桃花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fā)現(xiàn)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面仿佛隱約透著點光亮。漁人便舍棄了船,從洞口走了進去。最開始非常狹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過。又行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明亮開闊了。漁人眼前這片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齊,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以及桑樹、竹子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在田間來來往往耕種勞動,男男女女的衣著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樣。老年人和小孩兒,都悠閑愉快、自得其樂。整體閱讀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
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都妻子和兒女與人世隔絕的地方返回通“邀”,邀請詳盡桃花源中人看見漁人,大為驚異,問漁人從哪里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菜。村子里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前代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候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xiāng)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再沒有從這里出去過,于是就跟外界隔絕了。整體閱讀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竟然不要說,更不要說詳細地邀請離開告訴值得他們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漁人就詳盡地講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他們都感嘆起來。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飯菜來招待。漁人在這里停留了幾天,就告辭離去。這里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必對外邊的人說啊?!闭w閱讀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漁人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處處都作了標記?;氐娇だ?,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去,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竟然迷失了方向,沒有再找到原來的路。南陽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高興興地計劃前去探訪,但沒有實現(xiàn),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再也沒有去尋找桃花源的人了。沿著,順著做標記到先前的終于隨即,不久問路。這里是訪求、探求的意思拜訪整體閱讀2.本文是以什么為線索?可分為幾部分?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按照發(fā)現(xiàn)桃林、進入桃源、出而復尋的順序,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1)開端,寫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源。(2、3)發(fā)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之后的見聞和經歷。(4、5)結局,寫漁人離開桃源以及再找桃花源未果。整體閱讀3.理解課文,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1)漁人是怎么發(fā)現(xiàn)桃花林的?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整體閱讀(2)漁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樣的圖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整體閱讀(3)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對待這位不速之客的?說明了什么?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說明此地民風淳樸,人們熱情好客。(4)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的語句有哪些?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整體閱讀4.文中哪些細節(jié)體現(xiàn)出桃花源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不復得路”“未果”——地點隱蔽——山洞神秘——源中人神秘——結局神秘整體閱讀整體閱讀5.桃花源美在何處?從文中找出對應的句子?!胺疾蒗r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源美在環(huán)境幽雅,風景優(yōu)美?!伊置?、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得”“往來種作”“設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和平安定、豐衣足食——沒有戰(zhàn)亂、安居樂業(yè)——民主平等、民風淳樸桃花源美在遠離戰(zhàn)亂,人情淳樸,豐衣足食。整體閱讀重點研討1.第2自然段對桃花源環(huán)境的描寫有什么作用?描寫桃花源自然環(huán)境幽美,人民生活安樂幸福,是為了反襯外界戰(zhàn)亂頻繁、社會黑暗、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現(xiàn)實。重點研討2.為什么“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jié)發(fā)展上起什么作用?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里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重點研討不矛盾。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構的。3.漁人既“處處志之”,而后“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這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重點研討4.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最后一段寫劉子驥是否多余?不多余。把真實的歷史人物引入此事中,故事更顯得亦真亦幻,傳奇色彩也就更濃了。同時,說明像桃花源這樣的社會只是一種理想,一種不可能實現(xiàn)的理想。重點研討5.本文語言簡潔凝練,卻意蘊豐富,反復誦讀并加以品析。(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中“具言”指什么?如何理解“皆嘆惋”?“具言”是指世上的情形(改朝換代、戰(zhàn)爭頻繁、苛捐雜稅等)。漁人在現(xiàn)實世界里的見聞遭遇不是作者要重點描述的,故只說“一一為具言所聞”。
“皆嘆惋”并非指桃花源中人為不知道世事而惋惜,而是指他們?yōu)樘一ㄔ赐馐廊说牟恍疑疃鴩@惋。這一句反襯出世人的不幸,同時也表現(xiàn)出桃花源中人對戰(zhàn)爭的厭惡,對沒有壓迫、沒有剝削、自給自足、和平安寧的理想社會的追求。重點研討(2)“詣太守,說如此?!币痪渲械摹叭绱恕卑男﹥热荩咳绻堰@些內容一一寫出來,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如此”包含漁人自“緣溪行”直到“處處志之”,由入而出的所經歷和見到的種種。此處若再一一寫出,就會導致文章前后內容重復,拖沓冗長。重點研討6.作者為什么要虛構這樣一個“世外桃源”的理想社會?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作者虛構這個與當時黑暗現(xiàn)實社會相對立的世外桃源,是借助這個美好的境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表達自己對當時黑暗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與批判,同時也表達了對沒有戰(zhàn)亂、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和平、安寧、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客觀上也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重點研討7.我們應如何看待、評價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這是一個理想的社會,因為這里景色優(yōu)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樸;這里沒有戰(zhàn)亂、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紛擾,社會平等、和平安寧,人民生活富足,老人和小孩都生活的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和友好。作者的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和愿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因而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課堂小結本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fā)現(xiàn)桃花源的經過,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花源后再尋桃花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回環(huán)。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xiàn)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當堂檢測按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體驗漢語》高級教程中的語塊分析及其教學研究
- 競選班干部申請書
- 住房公積金支取申請書
- 住房借款抵押合同范本
- 崗位津貼申請書范文
- 電子商務產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與教育模式
- 留職申請書幼兒園
- 做出口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農民工建筑垃圾處理合同樣本(循環(huán)經濟)
- 2025年度企業(yè)員工借款糾紛處理與勞動法合規(guī)性審查協(xié)議
- 超前小導管施工作業(yè)指導書
- 中國律師學完整版課件全套教學ppt教程
- 守紀律講衛(wèi)生懂禮儀
- 腦控受害者解救方法
- 滁州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
- 保理業(yè)務解決方案
- 圖紙會審答疑
- PCCP安裝與水壓試驗
- 景觀生態(tài)學教學大綱(共10頁)
- 招標工作手冊
- 鍛件的結構設計與工藝性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