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云浮云城區(qū)五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化學九上期中預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云浮云城區(qū)五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化學九上期中預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云浮云城區(qū)五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化學九上期中預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云浮云城區(qū)五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化學九上期中預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云浮云城區(qū)五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化學九上期中預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云浮云城區(qū)五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化學九上期中預測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19世紀初,意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分子概念,他認為:①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②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③原子不能獨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⑤分子的質量等于構成它的原子的質量總和;⑥分子在不停的運動。從你所學的知識上看,上述觀點存在明顯不足的是()A.①③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③⑤2.某同學量取液體時,視線與液面凹液面的最底處相平,讀數為30mL.將液體倒出一部分,俯視讀數為20mL,則該同學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無法確定3.化學實驗步驟是有先后順序的,如果違規(guī)操作,會導致實驗失敗甚至發(fā)生危險事故。下列對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先”與“后”關系描述正確的是()A.檢查裝置氣密性,先把手掌緊貼容器外壁,再把導管伸入水中B.加熱時,先對著試管預熱,再對準藥品部位加熱C.在裝配儀器時,先裝藥品,再檢查裝置氣密性D.收集氣體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再把導管移出水面4.下列有關微粒的說法正確的是()A.天然氣被壓縮時分子數減少 B.空氣中的PM2.5可以看做微粒C.冰中的水分子在不斷運動 D.一個H2O分子中含1個H2分子5.下列知識整理的內容中三條都正確的選項是A物質構成B性質與用途①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②汞是由汞分子構成的③原子都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①氧氣能供給呼吸:醫(yī)療急救②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做保護氣③稀有氣體化學性質不活潑:霓虹燈C實驗操作D實驗方法①先查氣密性,再裝藥品②氣體先驗純,再點燃③用滴管取液,先伸入液體,后擠壓膠頭①鑒別O2、CO2---用澄清石灰水②熄滅酒精燈---用燈帽蓋滅③除去水中不溶性雜質---過濾A.A B.B C.C D.D6.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選項物質雜質試劑和操作方法ACO2CO點燃BNH3H2O通過足量的濃硫酸CCuSO4溶液H2SO4加入過量的氧化銅,過濾DFeSO4溶液ZnSO4加入過量的鎂粉,過濾A.A B.B C.C D.D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取氧氣是利用氮氣與氧氣沸點的不同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白光,放出熱量C.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D.進入干枯的深井或菜窖之前應該做燈火試驗8.如圖圖示的實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A.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B.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C.收集氧氣 D.測量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9.在實驗室收集某氣體時,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上排空氣法,由此可推斷此氣體:①是無色無味氣體;②通常狀況下,它的密度比空氣大;③不易溶于水;④一定是氧氣。以上推斷正確的是A.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B.1g氧氣和1g臭氧中含有不同的原子個數C.1mol水分子中含有2mol氫原子和1mol氧原子D.1mol任何物質都約含有個分子11.常溫常壓時,由甲烷和另兩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80%,則另兩種氣體不可能是()A.H2和CO B.H2和C2H2 C.C2H2和C2H4 D.CO和C2H412.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除去CO中的CO2B.驗證CO2密度大于空氣C.檢驗O2是否收集滿D.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根據下圖回答問題。(1)儀器a的名稱_____。(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共熱制取氧氣,發(fā)生和收集裝置可選用_____(填字母序號)。開始收集氧氣的最佳時機是_____,用化學符號表達反應式:_____。實驗室在A裝置中用雙氧水制取氧氣,選用儀器a的優(yōu)點是_____。(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F裝置收集,則二氧化碳應從_____管口通入(填“b”或“c”),驗滿的方法是_____(操作·現象·結論)。(4)氨氣的密度小于空氣且極易溶于水,實驗室可以用向固體氫氧化鈉中滴加濃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氣,其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應選用_____(用A-E序號填空)。14.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設計了不同的實臉方案開展了如下探究:(1)此反應中紅磷要過量,目的是__________。(2)實驗A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內紅磷燃燒時的現象是_____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實驗結束后,待紅磷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水進入集氣瓶約瓶內空氣的__________體積。(3)你認為裝置B與裝置A相比較的優(yōu)點為__________。(4)小軍用木炭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設計實驗方案如圖裝置C,同學們都認為這個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5)同學們根據上述的探究過程進行反思,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在藥品的選擇,生成物的要求上應考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木炭來完成實驗,需要對C裝置進行改進,改進措施為_________________。15.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1)將渾濁的河水用如圖所示的簡易凈水器進行凈化,其中活性炭的吸附性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學”)性質,用此裝置得到的水屬于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在得到的水樣中加入肥皂水,振蕩,產生了較多的白色不溶物,則該河水屬于______(填“硬水”或“軟水”),生活中將硬水軟化的方法是______。(2)實驗室除去食鹽水中混有的泥沙,通常采用的實驗操作是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還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外還有______。16.學習了的《奇妙的二氧化碳》后。同學們利用了生活中常見的一次性手套對書本實驗進行了創(chuàng)新和改進。設計了“魔手”實驗(如圖)。(1)如圖所示在一次性手套的五個指袋中各加入一種物質后,用夾子夾緊5個指袋,將掌部捏癟并系緊手套口。(2)打開拇指和食指指袋夾子,將拇指內液體倒入食指指袋中,手常迅速“增肥”,用化學符號表達反應式:_____。(3)打開中指指袋夾子,使液體流入手掌,振蕩后手掌稍微變小,將液體流回指袋后夾上夾子,用化學符號表達反應式:_____。(4)分別用無名指和小指的兩個指袋重復步驟3操作,只有小指能使手掌“減肥”成功,則吸收二氧化碳的試劑最好用_____(填序號)。A稀鹽酸B澄清石灰水C蒸餾水D氫氧化鈉溶液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17.蛋白質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種氨基酸構成的。根據丙氨酸的化學式計算:(1)C3H7NO2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2)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質量比C:H:N:O=______。(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結果保留0.1%)(4)8.9gC3H7NO2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是______g。18.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高能燃料及助燃劑為成功發(fā)射衛(wèi)星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比較常用的燃料----------助燃劑組合有偏二甲肼(C2H8N2)-四氧化二氮(N2O4)、液氫-液氧、煤油~液氧等。請回答以下問題:(1)C2H8N2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________;(2)C2H8N2中碳元素、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_;(3)計算偏二甲肼(C2H8N2)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2分)19.(6分)請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現象。(1)酒香不怕巷子深____________________(2)干冰升華后,體積變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A【解析】

①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的,此說法錯誤;②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此說法正確;③原子可獨立存在,此說法錯誤;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此說法正確;⑤分子由原子構成,所以分子的質量等于構成它的原子的質量總和,此說法正確;⑥分子在不停的運動,此說法正確。觀點存在明顯不足的是①③,故選A。2、A【解析】

用量筒量取液體時,量筒要放平,讀數時視線應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如果仰視液面,讀數比實際偏低,若俯視液面,讀數比實際偏大。該學生傾倒液體前視線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平,讀數為30mL,實際體積等于30mL;倒出一部分液體后俯視讀數為20mL,實際體積小于20mL,則該學生實際傾倒的液體體積大于10mL。故選:A。3、B【解析】

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先把導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試管外壁,如倒過來先用手握住試管再把導管放入水中,有可能氣體受熱膨脹跑到空氣中,水槽中不會出現氣泡,故A錯誤;B、加熱試管先預熱,再對準有藥品的部位集中加熱,以防試管炸裂,故B正確;C、制取氣體時,都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后再裝藥品,否則會浪費藥品,故C錯誤;D、做該實驗時如果先撤酒精燈,則會使導管內溫度降低,壓強變小而把水到吸入試管引起試管炸裂,故D錯誤。故選B。4、C【解析】

A、天然氣被壓縮,分子數沒有改變,故錯誤;B、PM2.5不可以看做微粒,故錯誤;C、冰是由水分子構成,分子在不斷運動,故正確;D、一個H2O分子中含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故選項錯誤。故選C【點睛】易錯點:不論物質是什么狀態(tài),分子都是在不斷運動。5、D【解析】

A、①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正確;②汞是由汞原子構成的,錯誤;③氫原子沒有中子,錯誤,故錯誤;B、①氧氣能供給呼吸,可用于醫(yī)療急救,正確;②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做保護氣,正確;③稀有氣體在通電時可發(fā)出各種顏色的光,因此充入燈泡中可制成五彩的霓虹燈,錯誤,故錯誤;C、①制取氣體之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正確;②氣體先驗純,再點燃,防止爆炸,正確;③膠頭滴管的使用方法:先排凈空氣,再將其伸入液體內,后取出,錯誤,故錯誤;D、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一氧化碳不能,故鑒別O2、CO2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正確;②熄滅酒精燈可以用燈帽蓋滅,正確;③通過過濾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雜質,正確,故正確。故選D。6、C【解析】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通氧氣點燃,這是因為一氧化碳較少時不會燃燒,同時如果氧氣過量會引入新的雜質,故錯誤;B、氨氣會與硫酸反應,會將主要物質反應掉,故錯誤;C、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符合除雜原則,故正確;D、鎂的活動性大于鐵和鋅,所以鎂會和FeSO4、ZnSO4都反應,會將主要物質反應掉,故錯誤。故選C?!军c睛】除雜或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7、C【解析】

A、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取氧氣是利用氮氣與氧氣沸點的不同,A正確。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白光,放出熱量,B正確。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在空氣中不能燃燒,C錯誤。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容易富集在低洼地帶,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進入干枯的深井或菜窖之前應該做燈火試驗,D正確。故選:C。

8、C【解析】

A、鎂條應該用坩堝鉗夾持,故A不正確;B、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內應裝入少量的水或鋪上一層細沙,故B不正確;C、收集氧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玻璃導管應該伸到集氣瓶的底部,故C正確;D、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實驗不能用木炭,木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玻璃罩內壓強變化很小,故D不正確。故選C。9、B【解析】

該氣體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說明該氣體氣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故選B。10、C【解析】

A、摩爾不是物理量,是物質的量的單位,也不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選項錯誤;B、1g氧氣和1g臭氧中原子個數比為(×2):(×3)=1:1,因此1g氧氣和1g臭氧中含有相同的原子個數,選項錯誤;C、一個水分子中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所以1mol水分子中含有2mol氫原子和1mol氧原子,選項正確;D、物質不都是由分子構成的,還可能由原子或離子構成,選項錯誤,故選C。11、A【解析】甲烷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5%,要使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80%,則另外兩只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80%;A、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3%,故H2和CO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小于80%,錯誤;B、C2H2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92.3%,故H2和C2H2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可能大于80%,正確;C、C2H2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80%,故C2H2和C2H4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可能大于80%,正確;D、C2H4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85.7%,故CO和C2H4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可能大于80%,正確。故選A。12、B【解析】

A、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會反應,應該“長進短出”,圖中氣體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的順序錯誤,不能除去CO中的CO2,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驗證CO2密度大于空氣,能達到實驗目的;C、檢驗O2是否收集滿,帶火星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口,不能伸入集氣瓶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酒精和水不能發(fā)生化學變化,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B。【點睛】設計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選擇的物質必須發(fā)生化學變化,有氣體參加或者有氣體生成及生成物會擴散的物質的反應必須在密封容器中進行實驗。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分液漏斗BE水槽中導管口有連續(xù)且均勻的氣泡冒出時可以控制液滴滴下的速度c用燃著的木條置于b管口,若木條熄滅,則說明二氧化碳已經收集滿AC【解析】

(1)儀器a的名稱為分液漏斗。(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共熱制取氧氣,發(fā)生和收集裝置可選用BE。開始收集氧氣的最佳時機是水槽中導管口有連續(xù)且均勻的氣泡冒出時,該反應的化學符號表達式為。實驗室在A裝置中用雙氧水制取氧氣,選用儀器a分液漏斗的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液滴滴下的速度。(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大,若用F裝置收集,則二氧化碳應從c管口通入,驗滿的方法是用燃著的木條置于b管口,若木條熄滅,則說明二氧化碳已經收集滿。(4)氨氣的密度小于空氣且極易溶于水,實驗室可以用向固體氫氧化鈉中滴加濃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氣,選擇固液不加熱型發(fā)生裝置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故其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應選用AC。14、把氧氣完全消耗產生大量白煙,放熱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1/5減少污染(或裝置始終處于密閉狀態(tài),實驗結果更準確)木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壓強無明顯變化,不會出現倒吸現象反應物只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生成物是固體在集氣瓶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或澄清的石灰水等(合理即可)【解析】

(1)此反應中紅磷要過量,目的是:把氧氣完全消耗;故填:把氧氣完全消耗;(2)紅磷燃燒時的現象是:產生大量白煙,放熱,故填:產生大量白煙,放熱;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故填: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實驗結束后,待紅磷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水進入集氣瓶的體積約等于原瓶內氧氣的體積,約瓶內空氣體積的1/5,故填:1/5;(3)裝置B一直處于密封狀態(tài),實驗結果更準確,還可以減少污染,故填:減少污染;(4)木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壓強無明顯變化,實驗現象不明顯,故填:木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壓強無明顯變化,不會出現倒吸現象;(5)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反應物應該只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生成物是常溫下是固態(tài),故填:反應物只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生成物是固體;若用木炭來完成實驗,則需要用氫氧化鈉溶液等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故填:在集氣瓶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或澄清的石灰水等。15、物理混合物硬水煮沸過濾引流漏斗【解析】

(1)將渾濁的河水用如圖所示的簡易凈水器進行凈化,其中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質,用此裝置凈化后得到的水仍然含有一些可溶性物質,屬于混合物;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時,如果產生大量的泡沫,說明是軟水;如果產生的泡沫很少或不產生泡沫,說明是硬水;生活中將硬水軟化的方法是煮沸;(2)實驗室除去食鹽水中混有的泥沙,通常采用的實驗操作是過濾,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還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外還有漏斗。16、D【解析】

根據題意,進行“魔手”實驗,則有:(1)如圖所示在一次性手套的五個指袋中各加入一種物質后,用夾子夾緊5個指袋,將掌部捏癟并系緊手套口。(2)打開拇指和食指指袋夾子,將拇指內液體倒入食指指袋中,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手常迅速“增肥”,反應的化學符號表達式為。(3)打開中指指袋夾子,使液體流入手掌,振蕩后手掌稍微變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