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二古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化_第1頁
專題二古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化_第2頁
專題二古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化_第3頁
專題二古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化_第4頁
專題二古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屆高考一輪總復習必修三思想文化史專題二古代中國的科技文化專題線索:前2070前1600前1046前771前221前2072205816189079601279136816441840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戰(zhàn)國秦朝兩漢魏晉南北朝隋朝唐朝兩宋元朝明朝清朝前期甲骨文詩經楚辭、司南、黃帝內經造紙術、漢賦、地動儀楷書完善、王羲之、齊民要術雕版印刷、火藥發(fā)明、唐詩、楷書和草書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外傳、文人畫、風俗畫、宋詞、宋四家火藥外傳、木活字、元曲、趙孟頫明清小說、京劇銅活字、印刷術外傳、小說小篆、隸書考點一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一、考綱要求: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二、考點搜索:1、紙、指南針、火藥、印刷術的發(fā)明、外傳及意義;2、古代中國的科技思想及特點;專題二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一、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考點一:四大發(fā)明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及對世界文明的推動發(fā)明與改進傳播意義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有利于信息的記錄、儲存、傳播和繼承,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fā)展。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傳播,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傳到歐洲為其走出黑暗的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準備了條件。為明代鄭和遠航東非等地提供了條件;為哥倫布發(fā)現美洲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航行提供了技術保證。改變人類作戰(zhàn)方式: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對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成為資產階級戰(zhàn)勝封建勢力的重要武器。西漢早期已經發(fā)明紙;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稱為“蔡侯紙”。北宋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元代王禎創(chuàng)制木活字和轉輪排字盤;明代銅活字。戰(zhàn)國時期,“司南”;北宋時指南魚,指南針東晉:葛洪提到“火藥”。唐末開始應用于戰(zhàn)爭;兩宋多種火藥武器;明代火藥武器是世界上最先進。8世紀傳到阿,12世紀經阿拉伯人傳到非洲和歐洲。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然后再傳入歐洲。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然后再傳入歐洲。15世紀傳入歐洲知識梳理啟示:科學技術能否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取決于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明清科技滯后是農耕經濟與工業(yè)文明較量失敗的必然原因。1、在古代四大發(fā)明中,紙的發(fā)明影響最為久遠,對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也最為顯著;2、明朝時創(chuàng)造了早期的自動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時炸彈,這些火藥武器在當時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3、使用銅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書,是清代編訂的《古今圖書集成》;4、1900年在敦煌發(fā)現的《金剛經》卷子,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刊印日期的印刷品。掌握本課的幾個“最”考點二:古代中國數學、天文學、農學、醫(yī)學的成就。數學《周髀算經》記載關于勾股定理《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標志著中國以計算為中心的數學形成完整體系南北朝祖沖之在世界上第一次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后七位明清珠算得到應用普及和發(fā)展天文學春秋時期留下關于哈雷彗星最早的記載(前613年)編出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是現存最古老的星表夏朝就有了歷法《夏小正》元朝郭守敬編訂的《授時歷》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歷法,比現行公歷早300年農學——四大農書西漢《汜勝之書》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元朝王禎《農書》明朝徐光啟《農政全書》醫(yī)學西漢《黃帝內經》是中醫(yī)學奠基之作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中醫(yī)臨床學的理論基礎,被后世譽為萬世寶典李時珍《本草綱目》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yī)藥學的系統(tǒng)總結,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1、中國的傳統(tǒng)科技重經驗,近代科技重實驗。中國傳統(tǒng)科學主要表現為把人類同自然界長期斗爭的經驗積累、整理;近代科學形成以實驗事實為根據的系統(tǒng)的科學理論。中國古代傳統(tǒng)科技與西方近代科技的區(qū)別2、傳統(tǒng)科技重綜合,近代科技重分析。3、傳統(tǒng)科技重實用,近代自然科學重理論。4、古代傳統(tǒng)科技是科學和技術兩相分離。近代科技是科學和技術開始相互聯系,并逐步走向密切結合。◆知識延伸:(1)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特點:時間前6-前1世紀1-400年401-1000年1001-1500年1501-1900年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50%62%71%58%29%類別數學天文歷法氣象地學化學農學機械水利輕工兵器項數2225259257788史料二與西方相比,中國古代雖是建筑、水利、機械、紡織大國,但物理學成就不多;作為發(fā)明造紙術、火藥的國家,可化學并不突出;農業(yè)技術高度發(fā)達,而生物學理論卻相當薄弱。根據史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科技的特點是什么?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特點長期走在世界前列,明清時期才逐漸落后于西方(16世紀1、發(fā)展進程:2、成果分布:主要集中在與農業(yè)有關的農學、天文歷法及地學等方面3、科技內容:注重社會人文問題,輕視對自然的探究和技術的總結;重實用技術,應用性強,但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探索不夠4、研究方法:重視傳統(tǒng)的典籍整理與經驗總結,缺少實驗,輕理論概括和抽象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趨勢及其原因長期走在世界前列(16世紀前)?明清時期開始走向落后西方?①中國最早建立封建制度,是當時社會制度最先進的國家;②統(tǒng)一是歷史的主流,社會相對穩(wěn)定;③國內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各民族互相學習,共同創(chuàng)建了龍古代文化,也能不斷吸取外來先進文化提高自己;④中國農業(yè)手工業(yè)發(fā)達且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推動科技發(fā)展;⑤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和創(chuàng)造。⑥明清以前,中國歷代統(tǒng)治者大都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重農抑商重商主義、工業(yè)革命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明清時期開始走向落后西方明清西方根源: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天工開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禎十年)?!短旃ら_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天工開物》共三卷十八篇,全書收錄了農業(yè)、手工業(yè),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制鹽、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是中國漢族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著眼于手工業(yè),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1、(2014·重慶文綜·5)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其廢紙洗去朱墨、污穢,浸爛入槽再造,全省從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紙,耗亦不多。江南竹賤之國,不以為然,北方即寸條片角在地,隨手拾起再造,名曰還魂紙。”由此可知,還魂紙()①生產遍布全國各地②降低了生產成本③制造工藝更加復雜④擴大了原料C.②④D.③④走向高考C2、(2015·浙江文綜·17)歷史發(fā)展既有傳承又有創(chuàng)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確的是()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走向高考B①通政司、復社、都察院、風力水車②政事堂、北門學士、內作使綾匠、高轉筒車③樞密院、土司、木活字、監(jiān)察御史④中書門下、三司使、《武經總要》、草市3、(2016·上海單科·9)中國文化不僅惠及近鄰,而且澤被遠西。下圖關于“中國古代文化外傳”的時間軸,“?”處應填入()A.火器隨蒙古西征傳入歐洲 B.中國絲綢受到古羅馬上層人士喜愛C.唐三彩隨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盤隨海禁的開放傳到菲律賓A走向高考4、(2014·北京文綜·13)公元97年,東漢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歐洲強國“大秦”。東漢和“大秦”都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化。屬于它們的文化成就分別是()A.活字印刷術、萬有引力定律B.《九章算術》、羅馬法C.蔡倫改進的造紙術、日心說D.《春秋繁露》、《理想國》B走向高考5、(2014·北京文綜·15)在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中經常出現的錯誤是,使用單一或不充分的論據得出普遍性的結論。下列選項中沒有這類錯誤的是()A.《授時歷》的頒行比現行公歷早300年,所以中國古代科技水平領先世界B.《西游記》是明代的一部優(yōu)秀小說,所以明代文學蓬勃發(fā)展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來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城市人口占揚州總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C走向高考◆史料研究:史料(2013·海南高考,改編)在中國古代,天文和歷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天文學家和君主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們是官方政府機構不可或缺的人員。至公元1851年,歷代政權頒行了100余部歷法,《夏小正》是中國最古老的歷書,形成于公元前5世紀左右,包含了許多關于氣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敘述,按一年十二個月的順序排列。古代的歷法,現在名為“農歷”或“陰歷”,仍決定人們歡度“春節(jié)”以及“中秋”、“端午”等節(jié)日的具體日期。 天象觀測有助于制定更為準確的歷法。古代史書中有著連續(xù)的有關日食、月食與星象變化的記錄,并從政治角度解釋這些現象。史書明確記錄了公元前186年呂后當政時發(fā)生了一次日食,但現代天文學研究表明,所記日食絕不可能發(fā)生。日食記錄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減:統(tǒng)治者殘暴,記載的日食現象就多;統(tǒng)治者開明,日食便很少發(fā)生?!幾岳罴s瑟《中華科學文明史》(1)史料中“在中國古代,天文和歷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反映了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哪一特點?“從政治角度解釋”一些天象反映了中國古代怎樣的科學思想?(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中國古代重視天文歷法的表現,并說明影響中國古代天文學科學性的因素。(2)表現——多種天文觀測儀器制造與改進;豐富的天象觀測記錄;不斷完善的歷法;中央政府支持、組織,設置專門機構。因素——將天象變化與現實政治相聯系,天人感應思想;注重實用性,理論探討不足。(1)重視實用之學,強調實用技術,忽視抽象科學的特點。反映了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視完善人和自然的關系的科學思想。二、中國古典文學的時代特色考點一:古代中國的文學成就一、考綱要求:文學成就二、考點搜索:1、《詩經》的內容、特點及影響;2、楚辭;3、漢賦;4、唐詩;5、宋詞;6、元曲;7、明清小說;三、梳理復習:(一)詩經---中國成熟詩歌形成的標志:作品時間:內容構成:藝術特點:地位影響:西周初年——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一前6世紀)風——各地的民歌,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精華)雅——王城所在地的詩歌,反映貴族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頌——國王和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禮的樂歌。①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②它對中國文學的發(fā)展影響深廣,它奠定了中國現實主義傳統(tǒng)的基礎;③被后世列為儒家經典。1、句式:2、創(chuàng)作風格:四言詩體或間以雜言,多用重章疊句。以現實主義精神。(二)楚辭:含義:藝術特點:地位影響:是戰(zhàn)國時期(前4世紀)屈原采用楚國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開創(chuàng)的一種新詩歌體裁。1、句式:2、創(chuàng)作風格:句子參差不齊句式較為靈活,句末常帶“兮”字。浪漫主義,想象奇特,文采華美。開創(chuàng)了詩歌新體裁─“楚辭”,又稱“騷體”,對后世文學影響很大。開創(chuàng)了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三)漢賦:特點:代表:從騷體詩演變而來的散文和韻文并用的文體氣勢恢弘、辭藻華美,反映了文人氣度和時代精神。漢武帝時達到全盛。西漢時期賈誼、司馬相如、揚雄;東漢時期班固、張衡。(四)唐詩:1、“詩仙”李白:藝術風格特點:浪漫主義風格:氣勢磅礴、熱情奔放、想像豐富、手法夸張、意境深遠。詩風反映了盛唐時代崇尚積極進取、建功立業(yè)的風氣。代表作:《將進酒》《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等2、“詩圣”杜甫:藝術風格特點:代表作:現實主義風格:凝重與沉郁,充滿憂患意識和人道主義色彩等特點,反映唐朝由盛而衰的歷史,人稱他的詩為“詩史”。《三吏》《三別》《秋興八首》《登高》《春望》《月夜》等(四)唐詩:3、唐詩繁榮的原因:經濟基礎:政治保障:文化政策:經濟的繁榮和國力的強盛國家的統(tǒng)一;統(tǒng)治者的推崇與重視;民族交流、中外交流開明的文化政策;科舉制度(以詩取仕)的推動(五)宋詞:1、詞和詞牌:由民間流行的長短句歌詞發(fā)展而來的一種新的詩歌體裁,唐朝在民間已產生,宋朝輝煌。作詞就是按照特定的樂調曲譜填制歌詞,曲調的名稱如《菩薩蠻》、《蝶戀花》、《念奴嬌》等。2、藝術風格及代表人物:A、婉約派(風格委婉,感情真摯或低迷感傷):北宋:柳永《雨霖鈴》;南宋:李清照《聲聲慢》B、豪放派(清新俊逸,剛健豪放或慷慨悲壯):北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南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五)宋詞:3、宋詞繁榮的原因:兩宋時期社會矛盾尖銳,詞更能表達思想情感;①經濟:②階級:③政治:商業(yè)發(fā)展,城市繁榮奠定物質基礎;市民階層的擴大,要求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六)元曲:1、散曲和元雜?。荷⑶墙鹪獣r期在北方民間流行起來并興盛于元明時代的一種詩歌體裁。元雜劇是融合宋金以來各種表演藝術形式而形成的一種完整的戲劇形式。它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調演唱的,因此又稱北曲或北雜劇。2、名家名?。宏P漢卿的《感天動地竇娥冤》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性。3、元曲興盛的原因:①元代城市經濟的復蘇和繁榮(瓦肆或勾欄);②適應市民生活的需要;③適應統(tǒng)治階級燕樂的需要;……知識擴展詩(主要是指絕句和律詩)講究嚴格的格律,句式整齊,對仗工整,用韻規(guī)范;詞則句子長短參差,更便于抒發(fā)感情和演唱;曲則可莊可諧,可雅可俗,抒情敘事兼長,更為生動活潑。詞、曲都是從詩發(fā)展演變來的一種新的詩歌體裁。◆詩、詞、曲的關系(七)明清小說:1、繁榮的原因:①經濟方面:②政治方面:③社會結構:④客觀因素:政治黑暗、官場腐敗,社會矛盾逐漸加深;商業(yè)經濟的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市民階層的壯大,要求文學進一步通俗化;印刷術不斷完善,書坊迅速發(fā)展;(七)明清小說:2、成就:章回長篇白話小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長篇白話小說: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神魔小說《封神演義》、《西游記》等。短篇白話小說:馮夢龍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①吳敬梓的《儒林外史》②曹雪芹的《紅樓夢》③蒲松齡的《聊齋志異》④清末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游記》、《孽海花》。◆知識延伸:(1)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辭藻華麗、手法夸張,表現出大一統(tǒng)時代恢弘的文化氣度。反映復雜豐富的社會生活,側重于對社會風俗與人情世界的描繪。1.春秋《詩經》句式以四言為主,內容豐富,或間以雜言,現實感強。2.戰(zhàn)國楚辭句式非常靈活,具有浪漫主義風格。3.漢賦4.唐詩流派、詩人眾多,既有浪漫主義的“詩仙”李白,又有憂國憂民的“詩圣”杜甫。5.宋詞具有節(jié)奏美,符合各階層的需要,文學接近平民,休閑功能強。6.元曲語言通俗、幽默,句式靈活,是綜合性舞臺藝術。7.明清小說(2)古典文學的發(fā)展趨勢呈現出哪些特征?古樸—瑰麗、高雅(貴族化)—通俗(平民化)理解古代幾個階段文學時代特色國家統(tǒng)一,生產發(fā)展,各族之間經濟聯系加強,文學藝術大放異彩,漢賦華麗辭藻,氣勢恢宏。國家統(tǒng)一,國力強盛;民族間和中外文化頻繁交流;開明、開放的文化政策;科舉“以詩取士”;法律規(guī)范;詩的繁榮。商業(yè)的發(fā)展,城市的繁榮,市民階層的擴大;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尖銳;詞的句子長短參差,更能夠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fā)達,新興工商業(yè)城鎮(zhèn)興起;市民階層崛起;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各種社會危機、矛盾不斷加深,使得一些文人開始對現實進行批判,出現描寫日常生活、人情世俗的小說。秦漢:隋唐:宋元:明清:先秦:社會大變革,思想活躍,百家爭鳴,促進了文學藝術繁榮?!对娊洝分氐赖陆袒?,《離騷》抒發(fā)愛國情感。文化的發(fā)展是政治經濟的反映,中國古代各個歷史發(fā)展階段因不同的政治經濟發(fā)展水平造就了各具時代特色的文化成就。重點理解1、(2014·重慶文綜·1)中國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大量運用“美人芳草”的比興手法和瑰麗的語言,閃耀著南方楚文化的奇麗色彩。該作品是()A.《詩經》B.《老子》 C.《莊子》D.《離騷》走向高考2、(2014·四川文綜·3)太史公曰:“相如雖多虛辭濫說,然其要歸引之節(jié)儉,此與《詩》之風諫何異?”據此可知,司馬遷為司馬相如作賦()A.重視吸取西漢敗亡的教訓B.旨在批判當時的奢靡世風C.創(chuàng)作形式與《詩經》一致D.注意克服文辭鋪張的弊病DB3、(2016·北京文綜·12)中國古代有一部文學作品集,圖8是其作品作品集的是()A.關關雎鳩,在河之洲B.長門獻賦漢相如,東籬賞菊陶元亮C.漢代李將軍,奪得匈奴馬D.政煩方改篆,愚俗乃焚書A走向高考4、臺灣學者王爾敏在《明清時期庶民文化生活》中提到:民間文化是庶民生活最直接創(chuàng)造的產物,自不同于官紳生活的文化內涵。中國民間世俗文化以明清以來資料最豐富,問題最繁多,最值得投入心智,探索研究。下列關于明清庶民文化的相關闡述正確的是()A.明清民間文化的發(fā)展與工商業(yè)的繁榮密切相關B.“資料最豐富,問題最繁多”反映了明清時期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C.庶民文化作為下層民眾文化,不能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與廣度D.明清時期的小說、京劇和文人畫等都是這種文化的典型代表走向高考A考點二:中國古代藝術書法繪畫音樂舞蹈戲曲一、考綱要求: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fā)展;京劇等劇種的產生和發(fā)展二、考點搜索:1、書法藝術的特點、演變及代表人物;2、繪畫藝術的發(fā)展、分類及影響;3、戲曲藝術的發(fā)展、演變;4、京劇的形成與發(fā)展;三、梳理復習:(一)書法藝術:1、漢字的起源與演變:原始的刻畫符號→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商代甲骨文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漢字?!敖鹞摹本褪侵歌T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三、梳理復習:(一)書法藝術:2、五種主要書法字體:篆書(創(chuàng)始于秦朝)、隸書(創(chuàng)始于秦朝)、楷書(又稱真書、正書,形成于漢末)、行書(晉代開始盛行)、草書(最能表現和抒發(fā)書法家的感情)3、著名書法家:秦代——李斯(篆書家);東晉時期——王羲之(“書圣”);唐代——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楷書);懷素、張旭(草書);北宋——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宋四家);元代——趙孟頫; 明代——文征明、董其昌;古代書法藝術的發(fā)展與時代變遷的關系魏晉南北朝隋唐宋代市民階層興起,社會生活多樣;理學的產生和發(fā)展,使人們在審美上出現強調表現心境和意趣的特點;社會重文輕武風氣形成明代書法藝術進入自覺階段,楷行草臻于成熟書法藝術達到新高峰注重規(guī)范,風格多樣崇尚意趣追求個性,忽略法度

平民化世俗化,強調個性創(chuàng)造

社會變遷影響人的心理;士人群體漸趨形成書法成為其追求神韻意境和風骨的理想形式;文具的改進國家統(tǒng)一,經濟發(fā)達文化繁榮思想開放社會充滿活力和進取精神,法度和規(guī)則成為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商品經濟的發(fā)展(2014·廣東文綜·12)“宗”是一個會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宮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銅兵器B.鐵制農具 C.祖先牌位D.皇帝寶座走向高考2.(2013·江蘇高考)從甲骨的刻符、青銅器的銘文,到筆畫詳備的楷書,綴連成一幅生動的文字史畫卷。觀察下面圖片,可以得出的準確認識是()A.楷體漢字形態(tài)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體漢字飛舞飄逸便于抒情達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識讀的刻畫符號D.甲骨文具有現今文字的某些特征3.(2013·四川高考)書法以自由多樣的線條藝術表現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中把書法的寫意性發(fā)揮到極致的是()DD走向高考(二)繪畫藝術:1、中國畫的分類特點:①題材:②表現技法:③藝術風格上:分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大畫科。有工筆與寫意、勾勒與沒骨、設色與墨筆等區(qū)別分工筆重彩畫與水墨淡彩畫兩類2、文人畫:文人畫又稱“士大夫畫”,是北宋以后中國畫的主要藝術形式。藝術特點:①強調表現個性,講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意趣。②融文學、書法、繪畫及篆刻等多種藝術為一體。③注重詩意。(二)繪畫藝術:3、中國古代繪畫名家:顧愷之(東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閻立本(初唐)---《歷代帝王圖》《步輦圖》吳道子(盛唐)---《送子天王圖》張擇端(北宋)---《清明上河圖》黃公望(元)----《富春山居圖》明:唐寅、文征明、徐渭清:朱耷、石濤、鄭板橋◆試題調研:北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辦畫院,招畫師采用唐人詩句命題考試。其中有一題“蝴蝶夢中家萬里”,奪魁者王道亨畫蘇武牧羊假寐,以見萬里意(如圖)。此畫的風格應為()A.宮廷畫 B.文人畫C.民俗畫D.人物畫B(三)音樂藝術:1、上古先秦時期,中國的音樂藝術已較為發(fā)達:骨笛、陶塤、青銅編鐘等樂器的考古發(fā)現。設立樂府機構,有“相和歌”、“清商三調”2、秦漢時期民間音樂進入宮廷變?yōu)楦栉杷讟?,總稱燕樂(秦王破陣曲)3、隋唐時期4、明清時期不僅戲曲音樂繁榮,而且器樂藝術也發(fā)達(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四)舞蹈藝術:(1)宮廷舞蹈多為帝王歌功頌德或表現歌舞升平,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藝術性。(2)民間舞蹈大多反映人們的生產生活狀況和情感。(五)戲曲藝術:1、歷史淵源2、初步形成3、成熟階段4、明朝時期與樂舞百戲、四方散樂、雜技歌舞有密切關系。自宋代開始,曲子詞、鼓子詞、諸宮調、雜劇、南戲出現。元朝時,元雜劇形成。傳奇劇興盛(湯顯祖《牡丹亭》)。5、京劇的產生與發(fā)展四大徽班(三慶、四喜、春臺、和春)陸續(xù)進京。湖北漢調藝人進京,參加徽劇的演出,形成“徽漢合流”的局面。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間曲調的唱腔、劇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京劇。走向成熟,并很快風靡全國。出現程長庚、譚鑫培等“同光十三絕”。A、乾隆年間:B、道光年間:C、同治、光緒年間:D、京劇的藝術特點:1、以表演歷史故事為主,用京胡、二胡、笛子、嗩吶等管弦樂器和鼓、大鑼等打擊樂器伴奏;2、角色分生、旦、凈、丑四大行當;3、繼承古代戲曲載歌載舞的傳統(tǒng),以唱、念、做、打為手段,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體系。4、表演有一定程式,采用虛擬性動作,把生活中實有事物通過抽象的表演,得到藝術再現,取得虛實結合,形神兼?zhèn)涞男Ч??!糁R延伸:中國古代文化特色與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A、隋唐時期:經濟繁榮,農業(yè)高度發(fā)達,商業(yè)不斷發(fā)展。政治:經濟:盛唐時期政治統(tǒng)一、民族融合、對外開放;中唐以后,安史之亂、藩鎮(zhèn)割據、政治黑暗。B、宋元時期:政治:經濟:北宋重文輕武;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眾痛苦;元代實行民族分化政策,漢族文人進取無望,心情壓抑。商業(yè)繁榮和城市發(fā)展,市民階層興起,社會生活豐富多彩C、明清時期:政治:經濟: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文化專制、八股取士,禁錮人們思想。商品經濟繁榮,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市民階層擴大走進高考:1.(2013·全國新課標卷Ⅰ)“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zhàn)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