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各章節(jié)測試題及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知識點填空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B/04/wKhkGWWOMqWAI-tnAAKb8e88STM049.jpg)
![高中生物必修1各章節(jié)測試題及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知識點填空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B/04/wKhkGWWOMqWAI-tnAAKb8e88STM0492.jpg)
![高中生物必修1各章節(jié)測試題及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知識點填空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B/04/wKhkGWWOMqWAI-tnAAKb8e88STM0493.jpg)
![高中生物必修1各章節(jié)測試題及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知識點填空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B/04/wKhkGWWOMqWAI-tnAAKb8e88STM0494.jpg)
![高中生物必修1各章節(jié)測試題及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知識點填空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B/04/wKhkGWWOMqWAI-tnAAKb8e88STM04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走近細胞》測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題,每題4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小小細胞奧秘多,前人艱辛探索。下列關于細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細胞是所有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B.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C.同一生物體的細胞結構和功能相同D.單細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2.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不包括下列內容中的()A.縮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細胞為結構基礎B.生物與環(huán)境的物質和能量交換以細胞代謝為基礎C.遺傳和變異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D.龜?shù)膯蝹€細胞也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3.下列有關對生命系統(tǒng)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生命系統(tǒng)的每個層次都是“系統(tǒng)”,能完整表現(xiàn)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B.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統(tǒng)”,也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層次C.“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命系統(tǒng)的一個層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區(qū)域內相互間有直接或間接聯(lián)系的所有生物D.生物個體中由功能相關的“器官”聯(lián)合組成的“系統(tǒng)”層次,是每種生物個體都具備的4.成人身體有數(shù)以億計的細胞。這些細胞大約有200多種不同的類型,根據(jù)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為600多種,但是都有相同的基本結構,這說明()A.人體細胞既有多樣性,又有統(tǒng)一性B.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基本相同C.200多種不同的類型就是200多種不同的組織D.人體細胞的基本結構與草履蟲相同5.下列選項中,若用圓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細菌(d)、酵母菌(e)、細菌(f),則這些概念的從屬關系正確的是()6.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組織時()A.用10倍物鏡觀察組織時鏡頭與玻片的距離比用40倍物鏡觀察時近B.若載玻片上有d字母,則視野中呈現(xiàn)p字母C.若將玻片標本向右移動,一污點不動,則污點可能在反光鏡上D.換上高倍物鏡后一定要用凹面鏡和放大光圈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原核細胞結構比較簡單,所以不具有多樣性B.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之間不具有統(tǒng)一性C.細胞本身就是一個生命系統(tǒng)D.細胞學說的提出,揭示了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8.下列各項組合中,能體現(xiàn)生命系統(tǒng)由簡單到復雜的正確層次是()①皮膚②血液③神經(jīng)元④一株蒲公英⑤細胞內蛋白質等化合物⑥噬菌體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片果園⑨一個池塘的所有生物⑩一片草地的所有昆蟲A.⑤⑥③②④⑦⑧B.③②①④⑦⑨⑧C.③②①④⑦⑩⑨⑧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病毒不能繁殖后代B.發(fā)菜是真核生物C.蛋白質、核酸沒有生命D.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質炎病毒是非生命結構10.下列關于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原核細胞具有染色質,真核細胞具有染色體B.原核細胞中沒有核糖體,真核細胞中含有核糖體C.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真核細胞有細胞核D.原核細胞的DNA分布于擬核,真核細胞的DNA分布于細胞核11.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面描述正確的是()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shù)大,③比④放大倍數(shù)小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應選用③,同時提升鏡筒C.從圖中乙轉為丙,正確調節(jié)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jié)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數(shù)最大,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②③⑤12.組成生物體的細胞既具有多樣性,又具有統(tǒng)一性。下列關于細胞共性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組成細胞的生物大分子是相同的B.細胞都能進行分裂和分化C.細胞都具有細胞質和細胞膜D.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都具有葉綠體13.細胞是絕大多數(shù)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與此說法不符的是()A.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是在細胞內或在細胞的參與下完成的B.地球上最早出現(xiàn)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細胞形態(tài)的單細胞生物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D.動植物細胞以及微生物細胞的結構、功能相同14.在使用高倍鏡觀察酵母菌和大腸桿菌時()A.都可以觀察到細胞壁、細胞核B.都可以觀察到核糖體C.若發(fā)現(xiàn)視野上方較暗下方較亮,應調節(jié)反光鏡D.在低倍鏡觀察之后,直接換上高倍物鏡觀察不在視野中央的目標15.細胞是生命系統(tǒng)最基本的結構層次,“每一個生物科學問題的答案都必須在細胞中尋找”。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神經(jīng)細胞中的水和蛋白質分子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B.池塘中的水、陽光等環(huán)境因素屬于生命系統(tǒng)C.細胞學說使人們對生命的認識由細胞水平進入到分子水平D.細胞學說的創(chuàng)立過程完全由施萊登和施旺兩人完成二、非選擇題:(本題3小題,共40分)16.生物學實驗中常用到普通光學顯微鏡,試回答下面的問題。(1)一個細小物體若被顯微鏡放大100倍,這里“被放大100倍”的是細小物體的()A.體積 B.表面積C.物像的面積 D.長度或寬度(2)在目鏡為10×、物鏡為8×的視野中,看到剛好穿過視野中心的一行連續(xù)排列的10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在視野中看到細胞數(shù)目比原來少__________,看到的細胞直徑比原來的大__________倍,所看到視野的亮度比原來__________。(3)低倍鏡換成高倍鏡時,轉動______________。使高倍物鏡到位后,若視野中圖像模糊不清,這時應調節(jié)______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4)若顯微鏡下視野一片黑暗,調節(jié)光圈和反光鏡都無用,則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17.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種細胞或組織圖像(D中細胞取自豬的血液),請據(jù)圖回答:(1)科學家依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屬于原核細胞的是________(填標號)。(2)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填標號),A、B所示細胞都有的細胞器是_______。(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__________________,圖中能表示生命系統(tǒng)個體層次的是________(填標號)。(4)提取細胞膜時通常選用D圖中的________細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B、E兩類生物主要區(qū)別:B類生物一般含________,能進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謝類型是________型。18.閱讀以下資料,回答有關問題。1999年,美國科學家文特爾領導的研究小組,對可能是自然界最小、最簡單的細胞——人體生殖道支原體細胞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發(fā)現(xiàn)它僅有480個基因。進一步實驗,篩選出其中的300個對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基因。文特爾以及其他一些科學家認為,如果能人工合成含有這300個基因的DNA分子,再用一個細胞膜把它和環(huán)境分隔開,在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讓它能夠生存、生長和繁殖,組裝細胞就成功了。請根據(jù)以上資料回答:(1)生殖道支原體的細胞屬于______________細胞,該細胞的基本結構由細胞膜、細胞質和________組成。(2)細胞中的480個基因位于細胞中的什么部位?________。(3)現(xiàn)在已能人工合成長度為5000個堿基對的DNA片段。假若將生殖道支原體細胞的基因全部都人工合成,并成功放入動物細胞內,能夠生存和繁殖,繼而破壞動物細胞。那么這個細胞組合體是不是一個生命系統(tǒng)?為什么?《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測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6題,每題4分,共6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動物與植物在化學組成上十分相近。目前已知的109種化學元素中,動植物體內已發(fā)現(xiàn)60多種,這些元素中,以C、H、O、N含量最多,占總量95%以上,其中C的含量占干重的55.99%。礦質元素的含量較少,約占5%。構成動植物體的化學元素并非都游離存在,絕大部分構成復雜的有機和無機化合物。以上事實可以說明()A.C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的元素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C.有機物和無機物在細胞中均起重要作用D.不同生物中各種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同2.構成月季和孔雀的主要化學元素有()A.C、H、O、N、P、FeB.C、H、O、S、N、PC.H、O、K、S、P、MgD.N、P、K、Ca、S、Zn3.胡楊是西北干旱地區(qū)生命力極其頑強的一種樹木,其發(fā)達的根系可從深層土壤中吸收水分,該種樹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A.水 B.蛋白質 C.無機鹽 D.脂質4.牛通過吃草從草中獲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體內的各種化學元素()A.種類差異很大,含量大體相同 B.種類和含量差異都很大C.種類和含量都是大體相同的 D.種類大體相同,含量差異很大5.某校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義務為糖尿病患者檢測尿液,看其是否康復。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①所用試劑為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和0.01g/mL的CuSO4溶液②向尿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搖蕩均勻后,再加入CuSO4溶液③向尿液中加入試劑后,水浴加熱,觀察是否有紫色反應④為了使結果更可信,應取等量的含有蔗糖的蒸餾水溶液為對照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含量占細胞鮮重的百分比前6位依次為()A.C、H、O、N、P、S B.C、O、N、H、P、SC.O、C、H、N、P、S D.C、O、N、H、S、P7.國科溫泉有遠古“圣水”之譽,富含各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礦物質,水溫高達56℃,水質淡黃清澈,享有“一盆玉湯”的美譽,對治療皮膚病、色斑、關節(jié)炎及神經(jīng)衰弱等有特殊的療效。下列元素在生物體內含量較少,但對維持生物體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元素是()A.Fe、Mn、Zn、Mg B.Zn、Cu、Mn、CaC.Zn、Cu、B、Mn D.Mg、Mn、Cu、Mo8.肯德基所屬的百勝餐飲集團宣布:在肯德基的一些調料中發(fā)現(xiàn)含有蘇丹紅成分。蘇丹紅對人體有害,但可制成蘇丹染液,用來鑒定一些物質。下列關于蘇丹染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蘇丹Ⅲ染液可鑒定脂肪,呈紅色B.蘇丹Ⅳ染液可鑒定脂肪,呈紅色C.蘇丹Ⅲ染液可鑒定葡萄糖,呈磚紅色D.蘇丹Ⅳ染液可鑒定葡萄糖,呈橘黃色9.大海中的水母、海帶,陸地上的蜥蜴、小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這些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水 B.蛋白質 C.脂質 D.糖類10.下列有關圖示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A.如果該圖為組成細胞的化合物,則A中含有的元素為H、OB.如果該圖表示的是組成細胞的化合物,則A是蛋白質C.如果該圖表示的是組成活細胞中的元素,則A是氧元素D.如果該圖表示的是活細胞中的元素,則其中Mo的含量很少11.現(xiàn)有一被檢樣品提取液,經(jīng)雙縮脲試劑檢驗,樣液產(chǎn)生紫色反應;經(jīng)斐林試劑檢測,無明顯磚紅色,經(jīng)處理后用蘇丹Ⅲ測試,有橘紅色反應。該樣品可能是()A.無糖全脫脂奶粉B.純天然牛奶C.加高果糖漿的果汁D.普通豆奶粉12.在蠟筆小新家里的寵物小白(狗)的身上,最基本的化學元素是()A.H B.N C.O D.C 13.關于生物體內的化學元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和含量大體相同B.生物體內的化學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C.生物體內的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含量總是最多的D.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含量很少,所以對人體來說不需要補充14.對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配方敘述不正確的是()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B.斐林試劑含有兩種試劑: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用時兩種溶液等量混勻,現(xiàn)用現(xiàn)配C.雙縮脲試劑是將4滴0.1g/mLCuSO4的溶液滴入2mL0.01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而成的D.雙縮脲試劑含有兩種試劑: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1g/mL的CuSO4溶液15.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大體相同B.不同種類的生物體內各種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C.微量元素含量不多,缺少它們對生命活動影響不大D.生物體內常見的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shù)較低16.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任何活細胞中數(shù)量最多的化學元素都是氧B.在活細胞中各種化合物含量從多到少的順序是:蛋白質、脂質、無機鹽、糖類、核酸C.在活細胞中的各種化合物與食物中的各種成分相同D.在不同的細胞中各種化合物的種類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別二、非選擇題:(共36分)17.(16分)下表是人體及大腸桿菌的元素組成情況,請據(jù)表回答有關問題:(1)組成人體的化學元素周期表中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體內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這個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物從非生物環(huán)境中獲得的那些元素與環(huán)境中的這些元素的含量相差很遠。如巖石圈中,氫、碳、氮三種元素加在一起還不到總原子總數(shù)的1%,而在生物體中則占原子總數(shù)的74%左右,這個事實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各種元素的含量可以看出:_________的含量在干重中所占的比例比在鮮重中所占的比例明顯變少。(4)從表中可以看到碳在鮮重中所占的比例明顯比在干重中所占的比例______________。(5)構成人體的化學元素中H、O、C三種原子總數(shù)含量最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6)此表中,沒有列出鐵的在人體成分中含量,是否意味著人體中不含鐵?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0分)洋蔥在歐美被譽為“蔬菜皇后”,其肥大的鱗莖中含糖類8.5%,每100克含維生素A5毫克、維生素C9.3毫克、鈣(Ca)45毫克、磷(P)50毫克、鐵(Fe)8毫克,以及18種氨基酸,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那么洋蔥肥大的鱗莖中所含有的糖類是淀粉還是可溶性還原糖?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以此作為研究課題。請你幫助他們完成下面的實驗研究報告。(1)實驗目的:探究洋蔥肥大的鱗莖中所含的糖是淀粉還是可溶性還原糖。(2)實驗原理:淀粉可用_______來檢測,可溶性還原糖可用_____________試劑來檢測。(3)實驗器材:洋蔥、所需試劑和儀器等(略)。(4)實驗步驟:Ⅰ.鑒定可溶性還原糖:①制備洋蔥組織樣液,取樣液2mL注入試管;②加入新制的試劑1mL,混勻,將試管置于50℃~65℃的水浴鍋中加熱2min;③觀察顏色變化。Ⅱ.鑒定淀粉:①制備洋蔥組織樣液,取樣液2mL注入試管;②加入2滴________;③觀察顏色變化。(5)預期實驗結果與結論:現(xiàn)象結論①若步驟Ⅰ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步驟Ⅱ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說明洋蔥鱗莖中所含的糖類既有還原糖又有淀粉②若步驟Ⅰ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步驟Ⅱ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說明洋蔥鱗莖中所含的糖類只有還原糖而沒有淀粉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洋蔥鱗莖中所含糖類________________《細胞核》測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題,每題4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在真核細胞中,細胞核的主要功能是()A.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B.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C.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D.維持滲透壓,保持細胞形態(tài)2.在水稻的細胞核中,不包括下列哪種結構()A.核仁 B.染色質 C.核膜 D.核糖體3.在核膜和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中,核膜獨有的是()A.物質交換的功能B.雙層膜結構C.糖蛋白在細胞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功能D.附有大量的多種酶,有利于各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4.下列關于核膜的說法正確的是()A.所有的細胞都具有核膜B.核膜是由一層單位膜構成的,外面附有大量的核糖體C.核膜上有核孔復合體,所有的物質都只能通過核孔復合體進出細胞核D.核膜是一種選擇透性膜5.模型是人們?yōu)榱四撤N特定目的而對認識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關于模型的敘述,錯誤的是()A.模型要體現(xiàn)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性的聯(lián)系B.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是物理模型C.實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慮是否美觀D.數(shù)學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圖表等表示6.下列結構中的DNA,能形成染色體的是()A.葉綠體與線粒體中的DNA B.受精卵細胞核內的DNAC.細菌和藍藻體內的DNA D.病毒體內的DNA或RNA7.蛋白質合成是細胞的一個重要的生理過程,下列細胞中,不可能發(fā)生此生理過程()①神經(jīng)細胞②肝細胞 ③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④高等植物的篩管細胞⑤脂肪細胞A.①②⑤ B.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8.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A.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B.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C.DNA和R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D.沒有細胞核的細胞是不能存活的9.有人利用真核單細胞生物a、b做了如下實驗,這個實驗最能說明的問題是()A.控制c性狀發(fā)生的遺傳信息來自細胞核B.控制c性狀發(fā)生的遺傳信息來自細胞質C.c性狀發(fā)生是由細胞核和細胞質的遺傳信息共同決定的D.細胞核內的遺傳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狀的發(fā)生9.變形蟲能正常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前提條件是()A.細胞膜上有蛋白質分子 B.保持細胞完整性C.線粒體不斷供能 D.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10.代謝旺盛的細胞中下列不會上升的是()A.線粒體數(shù)量B.核DNA數(shù)量C.自由水比例 D.核糖體數(shù)量11.細胞核結構與功能的統(tǒng)一性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真核細胞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B.原核細胞的核膜也具有兩層膜,利于控制物質的進出C.核仁中的DNA控制著細胞代謝D.染色質上的DNA貯存著大量遺傳信息12.細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學家通過下列實驗(見下圖)進行探究:①用頭發(fā)將蠑螈的受精卵橫縊為有核和無核的兩半,中間只是很少的細胞質相連,結果無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繼續(xù)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個細胞時,將一個細胞核擠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結果a部分開始分裂、分化,進而發(fā)育成胚胎。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實驗結果可以說明細胞核與細胞的分裂、分化有關B.實驗①中,b部分細胞屬于對照組,a部分屬于實驗組C.實驗②中,a部分的操作與實驗①中的形成對照D.實驗說明細胞的壽命與細胞核有關13.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A.真核細胞的核被膜上有大量的多種酶,有利于多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B.在顯微鏡下觀察真核細胞,可以看到細胞核的主要結構有核被膜、核仁和染色體C.真核細胞的核被膜上有核孔復合體,脫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核孔復合體進入細胞質D.原核細胞的擬核除沒有核被膜外,其他方面與真核細胞的細胞核沒有差別14.大量事實表明,在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中,常有較大和較多的核仁。根據(jù)這一事實可以推測()A.細胞中的蛋白質主要由核仁合成B.核仁可能與組成核糖體的必需物質的合成有關C.無核仁的細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質D.DNA的轉錄和翻譯通常發(fā)生在核仁中15.以下關于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A.核被膜為雙層膜,外膜的外表面附著有很多核糖體B.在不同的細胞內,核仁的大小和數(shù)量相同C.細胞核內的液體叫做細胞液D.核孔復合體是包括DNA在內的高分子物質任意通過的通道二、非選擇題:(共40分)16.(15分)請回答下列有關對于細胞核功能探究的實驗:Ⅰ.1968年,美國生物學家戈登做了如下實驗:把一個蟾蜍蝌蚪的腸細胞,用精細方法取出它的核,移到一個沒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細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細胞中。結果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移核的卵可以分裂、發(fā)育,有少數(shù)還可以發(fā)育成正常的蝌蚪。這說明:(1)腸細胞核移植到未分化的卵細胞中,受到__________的影響,又恢復了分裂、發(fā)育的功能。說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相互影響的。(2)腸細胞核內具備有發(fā)育成蝌蚪的______________。Ⅱ.用一根玻璃針,將一個變形蟲切成兩半,有核的一半能繼續(xù)生活,無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將一個變形蟲的核取出,無核的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單獨的細胞核也無法生存。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移回一個細胞核,這個變形蟲則生活正常。請根據(jù)上述結果回答下列問題。(1)正常細胞中的核與質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去核后的變形蟲仍能存活一段時間,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3)單獨的細胞核不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2分)如圖為細胞核結構模式圖,據(jù)圖回答:(1)只有在________細胞中,使用________顯微鏡可以看到此圖所表示的結構。(2)圖中對核內物質起屏障作用的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層膜構成的,細胞質合成的組蛋白等蛋白質是通過其上的[]________進入細胞核的。(3)在細胞分裂過程中[]________可在某時期轉化為________形式,它主要由在細胞質中核糖體上合成的物質以及__________一起組成,是細胞核內行使____________功能的物質。(4)結構[②]________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簡要指出原核細胞的擬核與圖中細胞核在結構上存在的差異。《細胞膜和細胞器》測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題,每題4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科學家在用電子顯微鏡清晰地觀察到細胞膜之前,已經(jīng)能夠確定細胞膜的存在了。下列實驗現(xiàn)象中,不能證明細胞膜存在的是()A.顯微鏡下觀察到動物細胞具有明確的邊界B.將紅細胞置于清水中,一段時間后發(fā)生溶血現(xiàn)象C.向某細胞中注入伊紅(一種大分子紅色染料)后觀察發(fā)現(xiàn)細胞外始終不呈紅色D.植物細胞有明顯的固定的形態(tài)2.不同種類的細胞控制物質出入的能力有所不同,其原因之一是構成細胞膜的成分中()A.磷脂不同 B.脂質不同 C.蛋白質不同 D.糖類不同3.如圖為細胞間信息交流的一種方式,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中反映了細胞膜具有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B.圖中乙細胞表示靶細胞C.圖中a表示信號分子(如激素)D.圖中b表示細胞膜上的載體4.據(jù)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內皮素在皮膚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內皮素拮抗劑進入皮膚,可以和黑色素細胞膜的受體結合,使內皮素失去作用,這為美容研究機構帶來了福音。分析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哪項功能()A.細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復雜B.細胞膜作為系統(tǒng)的邊界,嚴格控制物質進出細胞C.細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細胞膜的組成成分主要為磷脂和蛋白質5.下面關于內質網(wǎng)的說法,不確切的是()A.是單層膜構成的細胞器 B.是細胞內物質運輸?shù)耐ǖ繡.其膜結構與其他膜結構沒有聯(lián)系 D.是動植物細胞中都有的細胞器6.下列對線粒體的分布和數(shù)量的敘述中,不確切的是()A.普遍存在于一切生物的體內B.動物細胞比綠色植物細胞的線粒體數(shù)量多C.細胞內需能的部位線粒體比較集中D.生長和代謝活動旺盛的細胞線粒體數(shù)量多7.科學家在研究蠶絲腺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時,取得這樣的數(shù)據(jù):(見表)研究結果表明,凡高產(chǎn)品種,絲腺細胞中粗面型內質網(wǎng)特別發(fā)達,這一事實說明()粗面型內質網(wǎng)含量蠶絲產(chǎn)量粗面型內質網(wǎng)含量NPN2N1.5P2N3N2P3NA.蛋白質在粗面型內質網(wǎng)上合成B.蛋白質在核糖體里合成C.粗面型內質網(wǎng)與蛋白質的加工、分泌有關D.高爾基體與蛋白質分泌有關8.下列有關實驗課題與相應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膜的制備利用蒸餾水使哺乳動物的紅細胞吸水漲破B.分離細胞器利用了差速離心法C.觀察線粒體利用甲基綠染液將線粒體染成綠色,再用顯微鏡觀察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9.植物細胞壁的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這說明了高爾基體()A.具有合成蛋白質的能力 B.具有合成脂肪的能力C.具有合成多糖的能力 D.具有合成核酸的能力10.下圖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運輸過程,①、②、③表示細胞器,a、b、c表示某些過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①、②、③分別是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和線粒體B.該過程可以說明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之間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C.a(chǎn)表示脫水縮合過程,b、c表示蛋白質的加工及運輸過程D.圖解中的過程在原核細胞中也可以進行11.兩位同學在交流高倍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菠菜葉肉細胞、人的骨骼肌細胞和藍藻細胞的結構時,下列有關描述不正確的是()A.菠菜葉肉細胞有線粒體和葉綠體而藍藻細胞無B.藍藻細胞與葉肉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是無細胞壁C.菠菜葉肉細胞與藍藻細胞都能進行光合作用D.骨骼肌細胞有中心體而葉肉細胞無12.如下圖為雄性哺乳動物的胰島細胞在進行某項活動前后,幾種生物膜面積的變化圖,在此變化過程中最可能合成()A.呼吸酶 B.一種特定分泌蛋白 C.血紅蛋白 D.性激素13.下列關于細胞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B.葉綠體中能完成光合作用全過程C.內質網(wǎng)能進行分泌蛋白的加工D.有氧呼吸的全過程都在線粒體進行14.細胞膜、核膜及細胞器膜統(tǒng)稱為生物膜,下列對生物膜敘述不正確的是()①各種生物膜的化學組成和結構完全相同②細胞內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大量的附著位點,為多種化學反應的進行提供條件③細胞膜在細胞與環(huán)境之間進行物質運輸、能量交換、信息傳遞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④生物膜把細胞質分隔成多個微小的結構,使多種化學反應同時進行,而互不干擾⑤各種細胞器膜在結構上都是各自獨立的A.②④B.②③C.③⑤D.①⑤15.有關細胞各部分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細胞質基質能為細胞代謝提供水、無機鹽、脂質、核苷酸、氨基酸等物質B.在核糖體上合成的肽鏈在內質網(wǎng)中經(jīng)過加工后能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C.在低等植物細胞中,中心體與其細胞有絲分裂有關D.人體不同細胞內各種細胞器的數(shù)量相差不大二、非選擇題:(共40分)16.(12分)如圖是某種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右圖可能是下列哪種細胞()A.黑藻的葉肉細胞 B.硝化細菌 C.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D.藍藻(2)該細胞內完成能量轉換的結構有________________。如果該細胞為高等植物根尖的分生區(qū)細胞,不具有圖上的哪些標示部分?(填序號與名稱,缺一不可)______________。(3)圖中不具膜結構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和名稱)。(4)此細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能將CO2和H2O合成糖類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和名稱)。(5)高等植物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流可以通過細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進行;細胞壁的形成與________有關。17.(8分)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物質A是____________,物質B是______________。(2)具有雙層E結構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圖中的序號)。動、植物細胞都有,但是功能不同的是[]_________。(3)效應T細胞能激活靶細胞,并使其裂解必須依靠[]_________的作用。(4)細胞內具有E結構的除了上述6種細胞器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下圖是人體某組織細胞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1)結構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2)若該圖表示胰島B細胞,則它分泌的信號分子1是__________。該分子從開始合成到分泌出細胞,必須經(jīng)過的結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填標號)。(3)外來的信號分子2作用于該細胞時,首先與細胞膜上的__________結合,引起該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改變。這一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哪一功能?________________。(4)該細胞中的生物膜系統(tǒng)包括__________(填標號),在生物膜行使功能時起主要作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19.(12分)某同學欲獲得純凈的細胞膜,以研究其結構與功能。請你幫助設計一個簡易的實驗。(1)選擇人體的__________作為獲取細胞膜純凈物的來源。A.成熟的紅細胞 B.神經(jīng)細胞 C.白細胞 D.口腔上皮細胞(2)將選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__作用,一段時間后細胞將破裂。(3)再用__________法獲得純凈的細胞膜,上清液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__________,這種物質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因而使紅細胞具有__________功能。(4)將膜成分分離提純后,用__________試劑可以鑒定蛋白質,具體現(xiàn)象是__________。(5)通過有關方法,測得多種膜的化學成分,如下表:物質種類膜的類別蛋白質(%)脂質(%)(主要是磷脂)糖類(%)變形蟲細胞膜54424小鼠肝細胞膜44524人紅細胞膜49438線粒體內膜76240菠菜葉綠體囊狀結構膜70300①依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請分析構成細胞膜與細胞器膜的化學物質組成上的共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化學物質組成的主要區(qū)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毎械奶穷?、脂質和無機物》測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題,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十點加餐”是指即使早餐吃得不錯,到上午十點半左右有些學生也會感覺有些饑餓,為了“克服”這個困難,有的同學準備了巧克力作為補充,主要補充的是哪種物質()A.脂肪 B.蛋白質 C.糖類 D.核酸2.下列有關糖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主要由C、H、O三種元素組成B.廣泛分布在動、植物體內C.糖類可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等幾類D.葡萄糖和果糖都屬于單糖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二糖的水解產(chǎn)物一定是葡萄糖和果糖B.生物大分子就是指多糖C.蔗糖和麥芽糖是動植物體內都有的二糖D.單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4.下列有關糖類的組成和作用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各種糖類都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B.我們平時吃的米飯、饅頭,它們的成分就是糖類C.淀粉和糖元都是生物體內重要的貯能物質D.纖維素是木材和棉花的主要成分,淀粉是稻米、面粉等食物的主要成分5.某同學探究糖的性質,設計如下實驗:類別A試管B試管糖類①2mL蔗糖溶液2mL碘液/滴33顏色反應藍色②實驗中的①溶液和②的顏色是()A.淀粉溶液,藍色 B.蔗糖溶液,不顯藍色 C.淀粉溶液,不顯藍色 D.蔗糖溶液,藍色6.肌肉細胞和葉肉細胞含糖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A.淀粉和葡萄糖 B.糖元和纖維素 C.乳糖和淀粉 D.葡萄糖和核糖7.下面關于脂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含有C、H、O三種元素 B.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物質C.是細胞代謝能量的主要儲存形式 D.易被蘇丹Ⅲ染成橘黃色8.下列有關脂肪的敘述中,揭示其化學組成上區(qū)別于糖類的主要特點是()A.主要由C、H、O三種元素組成B.分子中C、H原子所占比例特別高C.分子中O的數(shù)量比C、H多D.脂肪有減少熱量散失的作用9.下列哪項不是細胞內的脂質具有的功能()A.維持高等動物第二性征B.是構成細胞膜等生物膜的重要物質C.減少體內熱量散失,維持體溫恒定D.催化體內能源物質分解,利于機體抵御寒冷天氣10.下列關于細胞中水含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水是人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老年人細胞含水量比嬰兒的少C.陸生生物的含水量比水生生物的高D.幼嫩的組織細胞含水量比成熟組織細胞的高11.2010年西南大旱致使百萬人嚴重受災,大量牲畜干渴死亡,作物幾近絕產(chǎn),水成了當?shù)刈羁是蟮奈镔|。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水生生物和陸生生物活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都是水B.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C.細胞衰老時,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會降低D.一般而言,抗干旱的植物,體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與一般植物相比要高12.如圖是一種葉綠素分子(左)和血紅蛋白分子(右)的局部結構簡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合成葉綠素和血紅蛋白分別需要鎂和鐵B.植物體缺鎂會影響光合作用C.人體缺鐵會影響血紅蛋白對氧的運輸D.Mg和Fe分別存在于植物和動物細胞中13.盡管無機鹽在細胞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對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起著重要作用。下列癥狀不可能是由于缺乏無機鹽引起的是()A.人類的地方性甲狀腺腫 B.人類的糖尿病C.某兒童患佝僂病 D.菠菜嫩葉發(fā)黃14.醫(yī)生給病人輸液時,常把藥劑溶解于生理鹽水(0.9%的NaCl溶液)中,而不是溶解于蒸餾水中。這是因為()A.蒸餾水不含營養(yǎng)物質B.無機鹽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是不可缺少的C.蒸餾水可增大細胞中自由水比例,使細胞代謝加快,加劇病情D.生理鹽水能維持人體滲透壓的平衡,防止細胞過度吸水15.下列關于碳元素的說法,錯誤的是()A.碳原子之間可以形成共價鍵B.碳元素在活細胞中含量最多,所以是生物體的核心元素C.碳原子之間可以形成直鏈、支鏈和環(huán)狀D.碳骨架的結構排列和長短等因素決定了一些重要有機化合物的性質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15分)下圖是一些物質的相互關系以及分布、功能,寫出各字母代表物質的名稱。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F(xiàn)_______,G_______,H_______,I_______,J_______,K_______,L_______,M_______,N_______,O_______。17.(14分)請回答下列有關水的問題:Ⅰ.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細胞內各種化學反應的介質,在細胞中有兩種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結合水。在植物細胞中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比值的變化,是與生命活動相適應的。(1)農(nóng)民將新收獲的種子放在場院曬,是為了除去部分________,然后再將其儲存。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防止水分過多而霉變;二是可降低種子的________作用,從而減少有機物的消耗。說明________水多代謝旺盛。(2)如果將曬過的種子再用火烤,失去的主要是________水。(3)血液凝固時,________水變成________水,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fā)成幼苗,下面是經(jīng)過處理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請依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回答問題:(1)和種子相比幼苗濕重增加,增加的主要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2)和種子相比,幼苗干重減少,減少的物質是________。(3)灰分代表的物質是________。(4)種子和幼苗相比較,________的核酸較多。(5)種子和幼苗相比較,________的脂肪較多。18.(15分)如圖表示的是細胞中含有的四種有機物的結構與功能。請據(jù)圖回答:(1)圖中E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__,A是__________,A形成E的方式為__________。(2)圖中的F主要為__________,這時B是__________,B有_____種。(3)圖中G在植物體內主要是__________,在動物體內主要是__________。(4)圖中H是__________,每克該物質完全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約為39kJ。(5)E在細胞內的合成受F、G、H中__________的控制。(6)由C構成的植物細胞內的結構物質是__________?!段镔|跨膜運輸?shù)膶嵗吧锬さ牧鲃予偳赌P汀窚y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題,每題4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將成熟的植物細胞放在溶液中能構成一個滲透系統(tǒng),主要原因是()A.液泡膜內外溶液有濃度差B.細胞的原生質層可看做一層半透膜C.細胞壁具全透性D.水分子可以自由出入細胞2.利用紫色的洋蔥外表皮細胞和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下列有關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實驗只是觀察了質壁分離和復原現(xiàn)象,沒有設計對照實驗B.在逐漸發(fā)生質壁分離的過程中,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強C.將裝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后,再觀察質壁分離現(xiàn)象D.不同濃度蔗糖溶液下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滴加蒸餾水后都能復原3.如下圖所示,若將細胞膜的磷脂分子提取后,放入盛水容器中,磷脂分子穩(wěn)定分布方式為()4.莧菜無論怎么用清水洗,清水中仍不見紅色物質,但若放入沸水中一燙,水立刻變成紅色,此現(xiàn)象說明()A.在清水中沒有物質出入B.在清水中細胞膜沒有選擇透性C.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質D.沸水使細胞膜失去選擇透性5.如圖所示,U形管底部中央放置一半透膜(不允許溶質分子透過)。A液和B液原先體積相同,由于濃度不同,后來產(chǎn)生一個高度差Δh。請問Δh主要取決于()A.A液和B液的溶質分子大小B.A液和B液所在管的粗細C.A液和B液的溶劑是否相同D.A液和B液的濃度差大小6.如果植物細胞膜由選擇透過性膜變成全透性膜,則該細胞()A.縮小 B.膨脹 C.死亡 D.生長7.如圖所示,溶液X中含有綠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紅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藍色染料。實驗開始時,兩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樣。10min后觀察的結果是: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綠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了紅色和藍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了綠色和和藍色染料。下列有關描述中,正確的是()A.溶液Z的濃度最高B.溶液Y的濃度最低C.溶液Y中的溶質分子能夠通過半透膜進入溶液X中D.溶液Z中的溶質分子能夠通過半透膜進入溶液X中8.下面關于質壁分離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必須有大液泡 B.細胞發(fā)生了滲透作用失水C.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 D.質壁分離的“質”是指細胞質9.如圖所示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①表示細胞膜外表面有些糖分子與膜蛋白結合為糖蛋白B.②和③大都是運動的C.③構成細胞膜的基本支架,與物質進出無關D.細胞膜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相對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10.關于細胞膜結構的流動鑲嵌模型的論點中,論述錯誤的是()A.磷脂排列成雙分子層B.蛋白質分子覆蓋或鑲嵌在磷脂雙分子層中C.膜物質是固定不動的D.膜物質的運動使其具有流動性11.用完全培養(yǎng)液在兩個相同的容器內分別培養(yǎng)水稻和番茄苗,假設兩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時間后,測定培養(yǎng)液中各種離子與實驗開始時各種離子濃度之比如圖所示,該實驗的結果不能說明()A.水稻吸收水的相對速率比吸收Ca2+、Mg2+的大B.與番茄相比,水稻對Si4+需要量大,對Ca2+需要量小C.不同植物根尖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shù)量是不同的D.植物對各種離子的吸收速率與溶液中離子的濃度有關12.生物膜的“三合板式”靜態(tài)結構不能解釋下列哪一種現(xiàn)象()A.溶于脂質的物質能夠優(yōu)先通過細胞膜B.變形蟲的變形運動C.細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雙層排列在膜中間D.細胞膜是細胞的邊界13.下列對于生物模型建立的完整過程的認識,錯誤的是()A.科學家根據(jù)觀察的現(xiàn)象和已有的知識提出解釋某一生物學問題的假說或模型,用現(xiàn)象和實驗對假說或模型進行檢驗、修正和補充B.一種模型最終能否被普遍接受,取決于它能否與以后的現(xiàn)象和實驗結果相吻合,能否很好地解釋相關現(xiàn)象C.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完美無缺D.隨實驗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對膜研究更加細致入微,有利于更完善地解釋細胞膜的功能14.某同學在實驗室中做“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時,在實驗室老師的幫助下,進行了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實驗,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如下表:實驗組5分鐘的現(xiàn)象再過5分鐘滴加清水5分鐘①0.3g?mL-1蔗糖溶液x無變化質壁分離復原②0.5g?mL-1蔗糖溶液質壁分離y無變化③1mol?L-1KNO3溶液質壁分離質壁分離復原z④1mol?L-1醋酸溶液無變化細胞大小無變化細胞大小無變化對上表的推斷或解釋不正確的是()A.x為質壁分離,因為細胞壁伸縮性弱于細胞膜B.y為質壁分離,可能導致細胞失水過多而死亡C.z為細胞稍增大,細胞液顏色逐漸變淺D.④組無變化是因為細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15.生物膜結構與功能的研究成果在工業(yè)生產(chǎn)和醫(yī)學實踐中有重要用途。下列關于生物膜的應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模擬生物膜可以處理污水,淡化海水B.研究生物膜可以尋找改善農(nóng)作物品質的途徑C.模擬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人體的病變器官D.通過生物膜工程技術可以診斷、治療疾病,改變細胞的遺傳特性二、非選擇題:(共40分)16.(10分)下圖1表示滲透作用裝置,一段時間后液面上升的高度為h,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裝置溶液A、a起始濃度分別用MA、Ma表示;圖2表示一個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放在蔗糖溶液后發(fā)生質壁分離過程圖。請根據(jù)圖回答問題:(1)圖1中,如果A、a均為蔗糖溶液,且開始時Ma>MA,則達到平衡后MA________Ma(填大于、等于、小于),圖1中的半透膜相當于圖2中的________,由________(填數(shù)字)組成。(2)圖2中,如果B、b分別表示蔗糖溶液和細胞液,且起始濃度分別為MB、Mb,則達到平衡后MB________Mb(填大于、等于、小于)。(3)若將圖2細胞制成臨時裝片,并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能觀察到染色體嗎?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0分)下圖是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結構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組成的。(2)圖中表示蛋白質的是_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于磷脂雙分子層中。(3)該結構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具有流動性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用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別浸浴某種植物細胞,觀察質壁分離現(xiàn)象,得到其原生質體體積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1)原生質體體積A→B段的變化說明:在該段時間內水分從原生質體__________,細胞液濃度__________;(2)在1分鐘后,處于2mol?L-1蔗糖溶液中的細胞,其細胞液濃度將__________,此時,在細胞壁與原生質層之間充滿了__________,要使該細胞復原,應將其置于__________中。(3)在1分鐘后,處于2mol?L-1乙二醇溶液中的細胞,其原生質體體積的變化是由于__________逐漸進入細胞內,引起細胞液濃度__________。(4)并不是該植物的所有活細胞均可發(fā)生質壁分離,能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細胞還必須具有__________?!渡顒拥闹饕袚摺鞍踪|》測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6題,每題4分,共6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觀察下列生物體內組成蛋白質的兩種氨基酸,可以確定共同的結構特點是()A.都只含有一個氨基(—NH2)B.都只含有一個羧基(—COOH)C.都只含有一個氫原子D.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2.下圖表示有關蛋白質分子的概念圖,下列對圖示分析不正確的是()A.一個分子量大于10000的多肽中A的種類可能有20種B.蛋白質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B中C.多肽中A的數(shù)目一般大于B的數(shù)目D.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多樣性取決于A的多樣性3.下列關于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A.酪氨酸幾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這種差異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甜味肽的分子式為C13H16O5N2,則甜味肽是一種二肽C.某二肽的化學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為-CH3)和另一種氨基酸X,則X的化學式應該是C5H9NO4D.n個氨基酸共有m個氨基,則這些氨基酸縮合成的一個多肽中氨基數(shù)為m-n4.三鹿牌等不合格嬰幼兒奶粉中摻入了一種“假蛋白”——三聚氰胺。右圖為三聚氰胺分子的結構式。下列有關“假蛋白”的說法正確的是()三聚氰胺可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B.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含量比碳元素的含量還高C.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后提高了蛋白質的含量D.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三個肽鍵5.如下圖表示一個由153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分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該分子中含有152個肽鍵B.該分子形成過程中,產(chǎn)生了153個水分子C.該分子中有1個氨基酸側鏈基團含硫D.該分子徹底水解將產(chǎn)生153種氨基酸6.催產(chǎn)素、牛加壓素、血管舒緩素等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數(shù)量相同,但其生理功能卻不同,原因有()①氨基酸種類不同②合成的場所不同③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④肽鏈的折疊盤曲方式不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關于生物體內氨基酸的敘述正確的是()A.氨基酸是蛋白質分子的單體,由氨基和羧基組成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共有的結構是C.每個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C、H、O、N四種元素D.組成人體的氨基酸都能在人體內合成8.胰島素是胰島素原通過蛋白酶的水解作用而生成的,那么胰島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氫用于()A.形成-COOH和-SH B.形成-COOH和連接碳的-HC.形成-SH和-OH D.形成-NH2和-COOH9.丙氨酸的R基是-CH3,丙氨酸是由哪幾種化學元素組成的?()A.C、H、O B.C、H、O、N C.N、P、K、H、C D.C、H、O、N、P10.人體細胞中多種多樣的蛋白質執(zhí)行著各種特定的功能,抗體具有的主要功能是()A.進行物質運輸B.發(fā)揮免疫作用 C.催化生化反應D.構成細胞成分11.某條肽鏈由88個氨基酸縮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個,甲硫氨酸5個,且在肽鏈中的位置為3、25、56、78、88,甲硫氨酸的分子式為C5H11O2NS,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合成該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數(shù)目94個B.去掉甲硫氨酸得到的肽鏈中,肽鍵數(shù)目會減少10個C.去掉甲硫氨酸得到6條肽鏈,氨基和羧基均分別增加5個D.特殊水解酶水解掉甲硫氨酸后,所得產(chǎn)物中氧原子增加5個12.人體的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質構成的,但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這是因為()A.肌細胞形狀不同 B.在人體的分布位置不同C.支配其運動的神經(jīng)不同 D.構成肌細胞的蛋白質分子結構不同13.一種酶切除一種三十九肽中的所有丙氨酸,得其余氨基酸組成的肽鏈如下圖,那么原肽鏈中的丙氨酸個數(shù)和新生成肽鏈中所有的肽鍵數(shù)是()A.331 B.431 C.435 D.33214.綠色熒光蛋白簡稱GFP,最初是從維多利亞多管發(fā)光水母中分離出來的結構蛋白。其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蛋白質含有2條肽鏈B.R基上的氨基有16個C.該肽鏈水解時,水中氫的去向是形成氨基D.在合成該物質時相對分子量減少了225015.某蛋白質由3條多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下列關于該蛋白質說法正確的是()A.形成該蛋白質時產(chǎn)生了N個水分子B.該蛋白質中至少含有N個肽鍵C.該蛋白質中至少含有3個游離的羧基D.合成該蛋白質至少需要20種氨基酸16.據(jù)報載,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可以分解雞毛的角蛋白酶,有可能被用來“消化”導致瘋牛病和人類克雅氏癥的毒蛋白。其與荷蘭一家瘋牛病專業(yè)檢測機構聯(lián)合進行的實驗表明,角蛋白酶確實能夠破壞毒蛋白,使其喪失傳染能力。由此可知,該毒蛋白有著與雞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A.氨基酸的數(shù)量 B.空間結構C.氨基酸的種類 D.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二、非選擇題:(本題3小題,共36分)17.(9分)下圖是某物質結構示意圖,請根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1)該物質名稱為_________。(2)該化合物共有___________種氨基酸縮合而成,氨基酸縮合后形成的化學鍵是指圖中的_______。寫出其結構式______________。(3)該物質水解時需要___________個水,此結構式中有游離的氨基_________個。游離的羧基_______個。18.(11分)從某種真核細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體(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放入含有下列幾種有機物(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標記)的培養(yǎng)液里,假設培養(yǎng)液里含有核糖體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質和條件。請回答:(1)實驗中,核糖體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質中的[]_________,通過__________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質)。(2)上述有機物合成的多肽至少含有_______個氨基和________個羧基,稱為_________肽,可能有__________種。(3)實驗中,檢測到某一多肽含20個15N,則該多肽最多有________個肽鍵。19.(16分)肉毒類毒素是肉毒梭菌產(chǎn)生的毒性極強的神經(jīng)麻痹毒素,它是由兩個亞單位(每個亞單位為一條鏈盤曲折疊而成)組成的一種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億只小鼠。煮沸1min或75℃下加熱5~10min,就能使其完全喪失活性??赡芤鹑舛舅缶卸镜氖称酚信D腸、火腿、魚及魚制品、罐頭食品、臭豆腐、豆瓣醬、面醬、豆豉等。下面是肉毒類毒素的局部結構簡式:請據(jù)此回答:(1)肉毒類毒素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其基本組成單位的結構通式是_____________。(2)高溫可使肉毒類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上圖可知,該片段由_______種單體組成,有________個肽鍵。(4)一分子肉毒類毒素至少含有____個氨基和_____個羧基,它們的位置在__________?!都毎哪芰抗屠谩穯卧毩曨}選擇題:1.如圖表示光照下葉肉細胞中A、B兩種細胞器間的氣體交換,下列有關此圖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黑暗中A將停止生理作用B.A結構能產(chǎn)生ATP,B結構不能產(chǎn)生ATPC.植物正常生長時,B結構產(chǎn)生的O2全部被A結構利用D.夜晚適當降溫,能降低A結構的生理功能,白天適當升溫,B結構的生理功能提高比A結構更顯著,故白天適當升溫,夜晚適當降溫能增加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2、在夏季中午光照最強的情況下,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略有下降。這時,葉肉細胞內的C3、C5、ATP的含量變化依次是A.升、降、升B.降、升、降C.降、升、升D.升、降、降3、下列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A.無機鹽通過質膜時B.水分從葉片氣孔中散發(fā)C.萎蔫的菜葉放在清水中D.甘油吸收進入小腸絨毛內毛細淋巴管中4、①代表葉綠素、②代表RNA、③代表ATP,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①~③存在于所有植物細胞中B.植物細胞中沒有①就不能產(chǎn)生③C.沒有③時,細胞仍能合成①D.葉綠體中含有DNA和②5、如圖表示某同學做“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改進裝置,下列與之有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應向培養(yǎng)皿中倒入層析液B.應將濾液滴在a處,而不能滴在b處C.實驗結果應是得到四個不同顏色的同心圓(近似圓形)D.實驗得到的若干個同心圓中,最小的一個圓呈橙黃色6、人體細胞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每天需要水解200—300摩爾ATP,但人體細胞中ATP的總量只有約0.1摩爾。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錯誤的是()A.ATP和ADP的相互轉化保證了機體對能量的需求B.ATP由3個磷酸基團和1個腺嘌呤構成C.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為人體細胞活動提供的ATP最多D.人體細胞內形成ATP的場所是細胞溶膠和線粒體7、在植物細胞中,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的反應是()A.既可以在線粒體中進行,也可以在細胞溶膠中進行B.既可以在葉肉細胞中進行,也可以在根細胞中進行C.只能在有氧條件下進行,不能在無氧條件下進行D.只能在有光條件下進行,不能在無光條件下進行8、在細胞代謝中發(fā)揮作用的酶()A.都屬于蛋白質B.不參與化學反應C.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D.酶在起催化過程中逐漸消耗、減少9、能夠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麥芽糖酶10、在培養(yǎng)皿底部鋪上棉花,將生理狀況相同的豌豆種子放棉花上。實驗過程與結果如下以上實驗最能證明種子發(fā)芽需要()A.陽光 B.空氣 C.溫度 D.水11、氰化鉀因妨礙細胞有氧呼吸而使生物迅速死亡,氰化鉀可能作用于細胞的()A.核糖體 B.線粒體C.細胞核 D.細胞膜12、果子酒放久了會產(chǎn)生沉淀,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則無濟于事,這說明()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B.酶的化學成分是蛋白質C.酶的催化作用受環(huán)境影響D.酒中的這種沉淀是氨基酸13.在煮過的和沒煮過的馬鈴薯片上分別滴幾滴過氧化氫。在馬鈴薯片X上出現(xiàn)泡沫,在馬鈴薯片Y上沒有泡沫,以下哪一項是正確的解釋?()A.馬鈴薯片X是煮過的,因為過氧化氫只影響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單糖B.馬鈴薯片X是煮過的,因為沒煮過的馬鈴薯片酶能使過氧化氫不起作用C.馬鈴薯片X是沒煮過的,因為過氧化氫分解馬鈴薯片中的酶D.馬鈴薯片X是沒煮過的,因為馬鈴薯中含有酶,促進過氧化氫的分解,但酶會在高溫中失活14、下列有關ATP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A.人體內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線粒體,不能產(chǎn)生ATPB.人在饑餓時,細胞中ATP和ADP的含量難以達到動態(tài)平衡C.在有氧與缺氧的條件下,細胞質基質都能形成ATPD.ATP中的“A”與構成DNA、RNA中的堿基“A”表示的是同一物質15、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相同點是①都在線粒體中進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產(chǎn)生ATP⑤都經(jīng)過生成丙酮酸的反應A.②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二、非選擇題:16、請根據(jù)下列反應式回答:⑴上述反應從左向右進行時,能量來自于ATP分子中的。⑵ATP分子中,A代表,由兩種小分子組成。⑶在各種生物的細胞中,ADP轉化為ATP時所需的能量,可來自,也可來自。17、Ⅰ、人體骨骼肌細胞中ATP的含量僅夠激烈運動時3秒以內的能量供應。某運動員參加短跑比賽過程中,肌細胞中ATP的相對含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請根據(jù)圖回答:(1)a→b的變化過程,說明ATP被水解,可用反應式表示為:_________,釋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2)b→c過程中,ATP含量增加,說明加強,釋放出更多的能量,供ADP形成ATP使用,以補充細胞中ATP含量的不足。(3)從整個曲線看,肌肉細胞中ATP含量不會降為零,說明_________。Ⅱ、某學生研究溫度對A、B、C三種酶活性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A酶和B酶的最適溫度分別是℃左右;該同學(能、不能)得出C酶的最適溫度是60℃的結論。(2)研究發(fā)現(xiàn),在冷水環(huán)境中??煞蛛x出嗜熱微生物,而在熱泉中卻沒有嗜冷微生物。原因是溫度過高導致酶的結構;而低溫導致酶的活性?!都毎纳鼩v程》單元測試一、選擇題1.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速度主要取決于()A.細胞的體積B.細胞的表面積C.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D.細胞分裂的快慢2.在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制作裝片的正確順序是()A.漂洗→解離→染色→壓片B.解離→染色→漂洗→壓片C.固定→解離→染色→壓片D.解離→漂洗→染色→壓片3.在下圖中①~⑤表示一個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不同情況,在整個細胞周期中,染色體變化的循序是()。
A.(1)(4)(5)(3)(2)B.(2)(3)(1)(4)(5)C.(1)(5)(4)(3)(2)D.(5)(4)(3)(2)(1)4.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在同一個視野中看到的數(shù)量最多的細胞處于()A.分裂前期B.分裂中期
C.分裂間期D.分裂后期5.細胞不可能無限制的生長,其主要意義不包括()A.有利于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B.有利于細胞內部的物質交流
C.有利于細胞核對細胞的控制D.有利于細胞的分化6.下列人體細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A.神經(jīng)細胞B.紅細胞
C.胚胎干細胞D.造血干細胞7.某真核生物體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2N,細胞核中DNA含量為2C,有絲分裂前期,細胞核中染色體數(shù)目和DNA含量應分別為()A.2N和2CB.2N和4C
C.4N和4CD.4N和2C8.下圖中,橫軸表示細胞周期,縱軸表示數(shù)目的變化情況。能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一個細胞核中DNA含量和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情況的曲線分別是()9.豌豆的體細胞中有7對染色體,在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染色單體、DNA分子數(shù)依次為()A.14、0、14B.14、14、14
C.28、0、28D.28、28、2810.下列關于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A.正在衰老的個體,體內沒有幼嫩的細胞B.處于青春期的年輕人,體內沒有衰老的細胞C.總體上看,衰老的多細胞生物體內,細胞普遍衰老D.對于單細胞生物而言,細胞衰老不等同于個體衰老11.右圖中哪條曲線能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著絲點與發(fā)出紡錘絲的相應極之間的平均距離()A.a曲線B.b曲線C.c曲線D.d曲線12.雞的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爪之間存在蹼狀物,但破殼而出的小雞爪之間沒有蹼狀物,這說明()A.細胞凋亡在胚胎時期就存在B.雞和鴨的細胞內遺傳物質相同C.后天的生活環(huán)境影響了雞細胞內遺傳信息的執(zhí)行D.只有對生物個體生存沒作用的細胞才會凋亡13.12.右圖a→d表示連續(xù)分裂細胞的兩個細胞周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a(chǎn)和b為一個細胞周期 B.c段結束DNA含量增加一倍C.遺傳物質平分一般發(fā)生在d段 D.b和c為一個細胞周期14.下列關于“觀察植物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A.處于分裂間期和中期的細胞數(shù)目大致相等B.視野中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可能不相等C.觀察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體D.細胞是獨立分裂的,因此可選一個細胞持續(xù)觀察它的整個分裂過程15.對于多細胞生物而言,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細胞分化沒有導致細胞中遺傳物質的改變B.細胞衰老時細胞膜通透性改變C.細胞癌變是所有細胞都要經(jīng)歷的一個階段D.細胞凋亡是一種細胞編程性死亡16.鼻咽癌是種族差異非常明顯的惡性腫瘤,我國南方幾省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鼻咽癌發(fā)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關于鼻咽癌發(fā)病誘因及防治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食用咸魚過多有可能是誘發(fā)鼻咽癌的重要因素B.致癌相關基因在家族中的穩(wěn)定遺傳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C.細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導致癌細胞易發(fā)生轉移D.鼻咽癌的化療主要是利用藥物作用于癌細胞周期的間期17.下列哪項不是引起癌變的致癌因子()A.電離輻射B.肉瘤病毒C.煤焦油D.礦泉水18.下列關于細胞增殖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都要經(jīng)過發(fā)生、生長、成熟、衰老和凋亡的過程B.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特點C.高度分化的細胞有可能永遠失去增殖的能力D.細胞分裂可以無限進行下去19.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現(xiàn)象的不同之處是()A.染色體的復制和分配B.紡錘體的形成和細胞質的分裂C.染色體的螺旋化和復制D.染色體的解螺旋和染色體的分開20.菠菜根的分生區(qū)細胞不斷分裂使根向遠處生長,在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的是()A.分裂間期,中心體的兩個中心粒各自產(chǎn)生一個新的中心粒B.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比較穩(wěn)定,數(shù)目清晰C.分裂前期,核仁和核膜逐漸消失D.分裂末期,高爾基體參與細胞壁的形成21.假如用化學藥物抑制腫瘤細胞的DNA復制,這些細胞將停留在細胞周期的()。A.間期B.前期C.中期D.后期22.下列關于無絲分裂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動植物體內,在高度分化的成熟組織中,以無絲分裂的方式實現(xiàn)細胞的增殖是普遍存在的B.在進行無絲分裂時,遺傳物質也要進行復制,但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平均分配C.蛙的紅細胞增殖的方式是無絲分裂,人的紅細胞增殖的方式也是無絲分裂D.在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的個體發(fā)育中,體細胞的增殖方式以無絲分裂為主23.細胞分化發(fā)生在個體發(fā)育的()A.胚胎時期B.性成熟期C.受精卵分裂時D.整個生命過程中24.在兔子的受精卵中,DNA的質量為4×10-12g,那么其增殖時,在有絲分裂前期時,其子細胞細胞核中的DNA的質量為()A.4×10-12gB.8×10-12gC.1.6×10-11gD.3.2×10-11g25.長期吸煙容易患肺癌的原因是()A.煤焦油黏著在肺泡壁上,使肺泡失去彈性B.煤焦油能導致機體產(chǎn)生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煤焦油激活原癌基因,使其從抑制狀態(tài)轉變成激活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新能源電站電工安裝勞務分包合同
- 2025年度人工智能產(chǎn)業(yè)貸款分期還款合同樣本
- 達州2025年四川達州市總工會招聘工會社會工作者1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貴州2025年貴州省能源局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河北秦皇島海港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語文卷(PDF版含答案)
- 淮安2025年江蘇淮安漣水縣公安局警務輔助人員招聘87人(一)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河南2025年河南女子職業(yè)學院招聘高層次人才2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桂林2025年廣西桂林市龍勝縣縣級公立醫(yī)院招聘49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廣東廣東財經(jīng)大學面向海內外招聘學科方向帶頭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1年中國防油密封圈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2版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附課標解讀)
- 《醫(yī)學免疫學實驗》課件
- C139客戶開發(fā)管理模型
- 中考英語閱讀理解(含答案)30篇
- GB/T 5019.5-2023以云母為基的絕緣材料第5部分:電熱設備用硬質云母板
- 《工傷保險專題》課件
- 2024年農(nóng)發(fā)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京東運營課件
- 安寧療護中的人文護理課件
- 頭痛的護理小課件
- 熱工基礎(第二版)-張學學(8)第七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