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復習訓練52: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高三歷史統(tǒng)編版一輪復習_第1頁
專題復習訓練52: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高三歷史統(tǒng)編版一輪復習_第2頁
專題復習訓練52: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高三歷史統(tǒng)編版一輪復習_第3頁
專題復習訓練52: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高三歷史統(tǒng)編版一輪復習_第4頁
專題復習訓練52: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高三歷史統(tǒng)編版一輪復習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復習52: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一、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1.南宋時期,朱熹積極興建書院,認為“學校之設,所以教天下之人為忠為孝也”。陸九淵在白鹿洞書院講學時,開篇就提到《論語》中的“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認為求學在于求知而不在于求利。這說明()A.書院與統(tǒng)治者意志相違背 B.書院承擔教化育人功能C.商品經濟推動書院的興盛 D.宋代理學成為主流思想2.1950年,教育部要求各高?!皬U除政治上的反動課程”,開設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等課程;1956年,馬列主義基礎和中國革命史被列入高校必修課。這些高校課程的調整()A.貫徹了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方針B.標志著國家“科教興國”發(fā)展戰(zhàn)略形成C.成為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思想基礎D.推行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3.英國歷史上的圖書館,用戶需要支付費用,要求圖書館降格到“貧民階層”的呼聲與日俱增。1850年,經過改革派和激進派議員的努力,英國議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圖書館法,規(guī)定一萬人口以上的城鎮(zhèn)應當建設公共圖書館,地方政府為公共圖書館提供必要的發(fā)展資金。推動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眾教育、休閑的需求 B.英國議會的立法保障C.工人階級文化水平提升 D.工業(yè)革命發(fā)展的需要4.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北京故宮是中華民族天地人合一思想的典范。其中,太廟和社稷壇分列兩側,外朝和內廷前后分區(qū),這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寢”的古代禮制要求。材料旨在說明,北京故宮()A.展示了建筑藝術之美 B.具備了較高的科研價值C.發(fā)揮了巨大經濟效益 D.傳承了古老的中華文明5.秦兵馬俑造型精美,比例勻稱,神態(tài)逼真,威武雄壯的軍陣生動再現(xiàn)了秦統(tǒng)一中國的磅礴氣勢。秦兵馬俑大型藝術群塑體現(xiàn)了()A.和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諧地融為一體B.實用性與裝飾性精確巧妙的結合C.鮮明的民本意識和高超的表現(xiàn)技巧D.高度概括和細膩寫實的藝術手法6.明代是白鹿洞書院發(fā)展的興盛時期,書院的建設工作由官方主導,書院洞主多由政府官員兼任,該書院還仿照府、州、縣學設立生員名額。明代白鹿洞書院的這一特點反映出()A.書院屬性的弱化 B.官府大力支持民間教育C.集權政治的發(fā)展 D.科舉考試方式的革新7.清末之際,時人評論“今學堂學生,近城鎮(zhèn)者入之,僻遠不與;有勢力者入之,寒微不與”。更有論者指出“長此不改,一二年后”,鄉(xiāng)間恐怕“除百一紳富家外,大多數學齡童子皆將不識一丁”。作為直接證據,這可以用來說明()A.科舉改革阻礙了思想解放 B.國人接受西學的歷史進程C.士紳階層影響鄉(xiāng)村秩序 D.近代教育轉型的復雜性 8.詩歌是鮮活的歷史,向我們講述了歷史的滄桑和社會的變遷?!百t良對策治春秋,抑黜諸家孔孟求。儒術推明官學校,茂才時逢盛根由?!边@首詩中的場景最早開始于()A.秦始皇時期B.漢高祖時期C.漢景帝時期D.漢武帝時期9.孔子興辦私學的主要影響是()A.儒家思想成為正統(tǒng)思想B.改變了“學在官府”的情形C.促進“百家爭鳴”的出現(xiàn)D.“五經”成為教育的傳統(tǒng)課程10.2019年,在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脊抛C明,5000年前該遺址已經存在明確的階級分化和統(tǒng)一的文化信仰。這表明中國()A.“良渚古城遺址”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B.五千年文明史獲認可C.舊石器時代水平較高D.早期國家形態(tài)已出現(xiàn)11.昆曲在明朝萬歷年間被視為“官腔”,到清朝被譽為“雅樂”“盛世元音”,宮廷重要活動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區(qū)“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戲必請昆班,以示府城中廟會之高雅”。這些史實表明,昆曲在明清時期的流行是因為()A.陸王心學廣泛傳播B.吸收了京劇的戲曲元素C.社會等級觀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12.春秋時期,孔子興辦私學,學生來自士農工商各個階層。這一做法()A.動搖了周王朝的統(tǒng)治基礎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C.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特權D.適應了諸侯爭霸戰(zhàn)爭的需要13.王安石在變法期間創(chuàng)立三舍法,將太學分為外、內、上三舍。上舍生畢業(yè)成績優(yōu)秀的可以免試授官,中等的可以參加殿試,下等的經吏部考試再經殿試后也可授官。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培養(yǎng)變法需要的人才B.推動學校教育的完善C.防止大官僚控制教育D.強化儒家思想的影響14.南宋有相當多的通俗教育讀本,如《勸孝文》《勸學文》《勸農文》《諭俗文》等,勸導民眾遵循長幼有序、男女有別、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據此可知,南宋時期()A.理學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B.政府注重提高民眾素養(yǎng)C.理學走向世俗化、社會化D.理學壓抑了人性的發(fā)展15.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出現(xiàn)了赴日留學的熱潮。后來清政府發(fā)現(xiàn)有不少留學生思想日益激進,走上“反抗清政府”的道路,于是在1906年,于駐日使館內設游學監(jiān)督處,加強對留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活動的管理。這說明()A.留學教育使民主觀念深入人心B.清朝專制統(tǒng)治的基礎出現(xiàn)動搖C.明治維新成效得到了廣泛認可D.留日學生受到清廷的有效管理二、非選擇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料一:早在兩千多年前,周朝就有相當于今天國家圖書館的機構——盟府。后來,秦始皇焚書坑儒,取締私人藏書。漢代朝廷設的圖書館稱“秘閣”“秘府”,設專職官員管理。唐代,像魏征這樣的大臣都出任過“圖書館館長”之類的職務,專門負責搜集收買天下之書,并組織人抄寫備份;民間私人圖書館也開始出現(xiàn)。宋代,宋太宗建立崇文院,專作藏書之地,后來又另設書庫,稱“秘書閣”。明清之際,印刷術的發(fā)展使得國家藏書得到空前發(fā)展。除官方圖書館外,民間圖書館也廣泛存在。漢代藏書主要分為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六大類內容。從唐代開始,正式確定了經、史、子、集的名稱和順序。中國古代圖書館無論公藏私藏,均是重在收藏,處于名副其實的“藏書樓”階段?!幾灾x灼華《中國圖書和圖書館史》史料二:文藝復興以來,歐洲人開始了探索海外世界的熱潮,將從全世界搜羅、掠奪的奇珍異寶帶到了歐洲。大量私人收藏的發(fā)展,為博物館的藏品積累作了準備。17世紀開始,在人人平等的思想影響之下,許多皇室和貴族的收藏品開始對部分公眾開放參觀。1683年,牛津大學通過接收英國貴族阿什莫林捐贈的各種器物和動物、植物、礦物標本,建立了阿什莫林博物館,這是世界上第一間永久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并成為牛津大學的科學研究中心?!幾猿赜烂贰豆膊┪镳^在歐洲的起源》(1)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我國古代圖書館的特點及對后世的影響。(2)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歐洲公共博物館興起的原因。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鄭振鐸擔任國家文物部門的主要領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方面,他提出了一系列思想見解。他認為,新中國成立以前對文物的保存只是“為保存而保存”,而新中國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yè)應該是“為今天工農業(yè)生產建設的需要服務”。在他的主持和指導下,有關部門草擬了有關文物保護的法規(guī)文件,他建議中央將這些法令列入土地改革的學習文件中以便擴大影響。隨著“一五”計劃的實施,他發(fā)表《基本建設人員應有的古文物知識》等文章,主張對建筑工程人員進行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在注重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同時,鄭振鐸認為老祖宗留下來的絕技、絕活不能“人亡技失”。他特別重視圖書館和博物館的建設,提出“我們要以實物(歷代文物)配合著模型和圖畫,把整個中國歷史的進展……陳列出來”。鄭振鐸的文化遺產保護思想在當代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幾灾毂|《試論建國初期鄭振鐸的文化遺產保護思想》等根據史料,概括鄭振鐸文化遺產保護思想的主要內容。參考答案及解析:一、選擇題1.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朱熹認為書院教育強調“忠”“孝”,陸九淵認為“求學在于求知而不在于求利”,這說明書院承擔教化育人功能,故B項正確;材料中朱熹、陸九淵的教育思想并沒有與統(tǒng)治者意志相違背,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商品經濟發(fā)展對書院的影響,排除C項;根據材料無法判斷當時理學是否成為主流思想,排除D項。2.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廢除了政治上的反動課程,加強了在高校中進行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史的思想教育,構建與國家政權相適應的意識形態(tài),即貫徹了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方針,故A項正確;“科教興國”發(fā)展戰(zhàn)略提出是在20世紀90年代,排除B項;三大改造(1953—1956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C項;“雙百”方針于1956年提出,針對的是科學文化工作,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D項。3.D解析:根據材料時間“1850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共圖書館的設立有助于民眾文化素質的提升,從而為工業(yè)生產提供更多高素質的勞動力,所以推動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工業(yè)革命發(fā)展的需要,故D項正確;英國政府之所以推動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是為了迎合工業(yè)革命發(fā)展對于高素質勞動力的需要,而非民眾教育和休閑的需要,排除A項;立法保障是條件,工人階級文化水平提升是結果,都不是原因,排除B、C兩項。4.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北京故宮是中華民族天地人合一思想的典范,其建筑布局符合中國古代禮制的要求,說明北京故宮傳承了古老的中華文明,故選D項。5.D解析:根據材料“秦兵馬俑造型精美,比例勻稱,神態(tài)逼真,威武雄壯”可知,秦兵馬俑大型藝術群塑體現(xiàn)了高度概括和細膩寫實的藝術手法,故D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秦兵馬俑大型藝術群塑和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融為一體,故A項錯誤;兵馬俑不能體現(xiàn)實用性,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民本意識,故C項錯誤。6.C解析:材料“書院的建設工作由官方主導,書院洞主多由政府官員兼任,該書院還仿照府、州、縣學設立生員名額”反映了明代白鹿洞書院的官學化,政府加強對教育的控制,這是集權政治發(fā)展的表現(xiàn),故C項正確;書院的教育屬性未變,排除A項;材料強調政府加強對教育的控制,并非強調大力支持民間教育,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明代白鹿洞書院的官學化,沒有涉及科舉考試,排除D項。7.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清末新式學堂沒有惠及農村貧民子弟,凸顯了近代教育轉型的復雜性,故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科舉改革,排除A項;材料僅提及新式學堂的影響,未提及國人接受西學的歷史進程,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士紳階層在鄉(xiāng)村的影響力,排除C項。8.D解析:漢武帝尊崇儒術,設立太學并用儒家經典教育子弟,從此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題干材料中的“抑罷諸家孔孟求”“儒術推明官學?!闭欠从车倪@些內容,故選D項。9.B10.D解析:“良渚古城遺址”大型建筑設施很可能是良渚古國的城址,表明中國早期國家形態(tài)已出現(xiàn),故選D項;題干材料沒有體現(xiàn)A、B兩項,排除;“良渚古城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排除C項。11.D解析:題干材料沒有涉及陸王心學的傳播,故A項錯誤;昆曲并沒有吸取京劇的元素,而京劇是在吸取昆曲元素的基礎上形成的,故B項錯誤;明清時期,社會等級觀念并沒有弱化,故C項錯誤;根據題干材料,可知昆曲在明清時期是被官方推崇的“雅樂”,在上層社會廣為流傳,說明其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故D項正確。12.C解析:孔子興辦私學,改變了“學在官府”的情形,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特權,故選C項。13.A解析:根據題干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王安石為整頓太學而創(chuàng)立三舍法,使學校教育與仕途的結合更加緊密,其目的是培養(yǎng)變法需要的人才,故A項正確;B項是王安石培養(yǎng)變法人才的措施,不是目的,排除;C項不是王安石改革教育制度的目的,排除;王安石改革教育制度是為變法服務,不是為強化儒家思想的影響,排除D項。14.C解析:南宋理學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但與題干材料無關,故A項錯誤;題干材料沒有體現(xiàn)政府注重提高民眾素養(yǎng),故B項錯誤;題干材料意在說明理學在南宋日益走向世俗化和社會化,故C項正確;勸導民眾遵循長幼有序并不是對人性的壓抑,故D項錯誤。15.B解析:題干材料中不少留日學生走上“反抗清政府”的道路反映出清政府的專制統(tǒng)治已失去部分人士的支持,清朝的統(tǒng)治基礎出現(xiàn)動搖,故B項正確;題干材料未涉及留學生的民主觀念,故A項錯誤;日本明治維新的成效與題干材料無關,故C項錯誤;“反抗清政府”問題出現(xiàn)后,清政府設立游學監(jiān)督處來加強管理,但其管理效果在題干材料中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