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沖刺經典閱讀-康有為的苦心_第1頁
中考語文沖刺經典閱讀-康有為的苦心_第2頁
中考語文沖刺經典閱讀-康有為的苦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康有為的苦心劉長春17世紀始至18世紀末,中國形成了封建制歷史上的最后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從康熙到乾隆這130多年中,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乾隆末年公元1796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二分之一,對外貿易長期出超,英國遲遲不能扭轉對華貿易的逆差。中國的城市,除北京都城以外,得以迅速發(fā)展。杭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不用說;南京,在吳敬梓的筆下已是“人煙湊集、金粉樓臺”的欣欣向榮氣象;還有揚州、蘇州、廣州,人口聚集均達到50萬以上;山東的濟寧則為“百貨聚集之地,客商貨物,必投行家”。法國啟蒙學者伏爾泰稱贊當時的中國是“舉世最優(yōu)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國家”。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春,離“康乾盛世”正好100年。其時,中日甲午戰(zhàn)爭經黃海之役敗北、威海衛(wèi)失守,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的結局,迫使垂頭喪氣的清政府無可奈何地坐到了談判桌上。弱國無外交,談判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約的消息一陣風似地刮遍了北京城,北京震驚!舉國震驚!在這樣一個情勢下,南海舉人康有為奮然而起,登高一呼而四方云從,導演一出“中國數千年未聞有此大舉”的“公車上書”事件。公車上書“雖不行而全國震動”(梁啟超《南海先生傳》),它卻使康有為作為一股新生政治力量的領袖,第一次獲得了與朝廷對話的資格,并從此躋身于中國的政治舞臺,這是中國自有封建制以來從未有過之大事。事實上,在“公車上書”之前,康氏曾于1888年始先后有三次上書清帝,然皆石沉大海。當年,胸懷回天之志而不能實現的惆悵,大夢先覺而未為眾人理解的痛苦,以及凄涼去國前途未卜的迷茫,曾使悲觀南歸的康氏感到無路可走,用他自己的話說:“遂與世絕?!睆拇?,他不再風聞國事而隱身于文字了。他一頭扎進故紙堆中,扎得很深,很深。無所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記不起恥笑、唾罵、輕蔑、冷落,忘記了轎子、票子、房子、孩子,顧不上功名、利祿、光宗、耀祖。四千余紙的古代碑刻,四百余日的考玩爬梳,從文字起源、沿革到演變,于“備魏”“取隋”到“卑唐”,摧陷廓清,如撥云霧而見青天,終于得出一個結論:物極必反,天理固然。于是,他揮舞如椽大筆,一任洶涌而至的文思、精辟獨到的妙語在《廣藝舟雙楫》中“井噴”而出:變者,大也。(《原書第一》)人限于其俗,俗各趨于變。天地江河,無日不變,書其至小者。(《體變第四》)故有宋之世,蘇(蘇軾)、米(米芾)大變唐風,專主意態(tài),此開新黨也;端明(蔡襄)篤守唐法,此守舊黨也。而蘇米盛而蔡亡,此亦開新勝守舊之證也。(《卑唐第十二》)古今之中,唯南碑與魏為可宗,可宗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tài)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十六宗第十六》)蓋天下世變既成,人心趨變。以變?yōu)橹?,則變者必勝,不變者必敗,而書亦其一端也。(《卑唐第十二》)理論的是書法,關注的是現實,檢索的是歷史,寄托的是“復古為解放”的思想,影射的是政治,著眼的卻是救國。試問,從古至今,上下幾千年,有康有為這樣論書的嗎?沒有?!稄V藝舟雙楫》一問世,無異于在當時的全國學術界、文化界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彈”。它的震波所及,招致各種指責和異議是可以想象的。的確,光讀這樣的文字,不要說在“以古為訓”的當年,即使在我們能夠淡然回首往昔的今日,康有為的理論與見解也有偏激之嫌,甚至不夠科學。這是很容易下,也可以下得很輕巧的一個結論。但是,后來的人最容易忽略和最不容易感觸的,卻是一個倡風氣之先者深隱的內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自鴉片戰(zhàn)爭始,中國割地、賠款、租界、被迫開放通商口岸,喪失了領土權、領海權、鐵路開發(fā)權、內河運輸權,國際形象一落千丈,亡國之恨、切膚之痛、枕戈之恥,我們這些后人怕是無法感同身受的。同時,也正因為這樣一個聯(lián)系,提升和擴大了康有為的見解和視野,借題發(fā)揮,放言高論,將其“托古改制”的變法思想融入其中,賦予這部書論鮮明的政治色彩。記得魯迅說過,凡做領導的人,必須勇猛,不然,不易勇往直前??涤袨轭I導時代潮流,以勇猛之銳氣,成火山噴發(fā)之勢,可謂橫絕一世。勇猛中有點偏激,就該抹殺嗎?我持異議。從書法之小道說開去,再想開去,“可著圣道,可發(fā)王制,可洞人理,可窮物變”,“無所往而不進于道也”——康有為說得明明白白。古人云:小隱隱于山林,大隱隱于市。隱于市的康有為,怎么也隱藏不了他那一顆撲撲跳動的愛國救國的心。晚年的康氏曾經寫過這樣兩句詩:“一事無成人老矣,惟將談藝握千秋?!币粋€風云一時的人物,到了晚年,自覺只有他的書論可以流傳后世了,這種清醒,分明是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心曲的自然流露。然而,康氏提倡碑學的見解,為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