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行為理論:基數效用理論2_第1頁
消費者行為理論:基數效用理論2_第2頁
消費者行為理論:基數效用理論2_第3頁
消費者行為理論:基數效用理論2_第4頁
消費者行為理論:基數效用理論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基數效用論第三章消費者行為理論1教學目的:了解和掌握欲望和效用的概念了解和掌握總效用和邊際效用及其相互關系教學內容:1.欲望2.效用3.總效用與邊際效用4.邊際效用的應用教學重點與難點:效用和邊際效用總效用和邊際效用的關系2內容回顧上一章主要講述了均衡價格理論和彈性理論。價格理論旨在說明稀缺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是如何通過價格機制實現的,彈性理論要說明價格變動與需求量或供給量變動之間的量的關系。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均衡價格是由需求和供給共同決定的,均衡價格、均衡數量與需求呈同方向變動,均衡價格與供給呈反方向變動,均衡數量與供給呈同方向變動(供求定理)。3幸福是什么呢?

4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源自內心的一種滿足;

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在別人眼中;

幸福是一個謎,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

5名人對幸福的理解:這,就是幸福

有一次,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麼是幸福?

蘇格拉底說:我請你穿越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麗的花,但是有個規(guī)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於是柏拉圖去做了。許久之后,他捧著一朵比較美麗的花回來了。

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美麗的花了?

柏拉圖說道:當我穿越田野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朵美麗的花,我就摘下了它,并認定了它是最美麗的,而且,當我后來又看見很多很美麗的花的時候,我依然堅持著我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再動搖。所以我把最美麗的花摘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幸福。6一.欲望1.定義:是指一種缺乏的感覺和求得滿足的愿望。2.特征:無限性和層次性

馬斯洛《動機與人格》一書中把欲望分為五個層次:(1)基本的生理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會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實現的需要效用引言:薩繆爾森提出:幸福=———

欲望

“知足常樂”“是可而止”“隨遇而安”“退一步海闊天空”該“阿Q時得阿Q”,這些說法有著深刻的經濟含義,我們要為自己最大化的幸福作出理性的選擇。

7二.效用1.定義:消費者從商品消費中得到的滿足程度。完全是一種主觀心理感受。滿足程度高,效用大;滿足程度低,效用小。消費者需求某種商品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滿足。8

對效用的理解——《最好吃的東西》免子和貓爭論,世界上什么東西最好吃。免子說,“世界上蘿卜最好吃。蘿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蘿卜就要流口水?!必埐煌?,說,“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來又酥又松,味道美極了!”免子和貓爭論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請猴子評理。猴子聽了,不由得大笑起來:“瞧你們這兩個傻瓜蛋,連這點兒常識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長得漂亮。我每天做夢都夢見吃桃子?!泵庾雍拓埪犃?,全都直搖頭。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東西最好吃?9對效用的理解——《傻子地主》從前,某地鬧起了水災,洪水吞沒了土地和房屋。人們紛紛爬上了山頂和大樹,想要逃脫這場災難。在一棵大樹上,地主和長工聚集到一起。地主緊緊地抱著一盒金子,警惕地注視著長工的一舉一動,害怕長工會趁機把金子搶走。長工則提著一籃玉米面餅,呆呆地看著滔滔大水。除了這籃面餅,長工已一無所有了。幾天過去了,四處仍舊是白茫茫一片。長工餓了就吃幾口餅,地主餓了卻只有看著金子發(fā)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換餅,長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餅送給地主。又幾天過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長工高興地爬到樹下,地主卻靜靜地躺著,永遠留在大樹上了。10對效用的理解——《鉆石和木碗》一個窮人家徒四壁,只得頭頂著一只舊木碗四處流浪。一天,窮人上一只漁船去幫工。不幸的是,漁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風浪,船上的人幾乎都淹死了,窮人幸免遇難。窮人被海水沖到一個小島上,島上的酋長看見窮人頭頂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寶石換走了木碗,派人把窮人送回了家。一個富翁聽到了窮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換回這么多寶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該換回多少寶貝!”于是,富翁裝了滿滿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窮人去過的小島。酋長接受了富人送來的禮物,品嘗之后贊不絕口,聲稱要送給他最珍貴的東西。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頭,富人猛然看見酋長雙手捧著的“珍貴禮物”,不由得愣住了!112.效用特點說明效用完全是個人的心理感覺。不同的偏好決定了對同一種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評價。說明效用因時因地而異,不同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其效用也有差異。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窮窩?說明物以稀為貴——“稀缺”的物品邊際效用高??傊和晃锲穼τ诓煌娜藭胁煌男в?;同樣的物品對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效用也不同。因此,除非給出特殊的假定,否則,效用是不能在不同的人之間進行比較的,但就某一個確定的消費者而言,可以判定某種商品對他的效用的大小。123.兩種效用理論基數效用(cardinal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數(1,2,3,……)來表示,可以計量并加總求和。基數效用論采用的是邊際效用分析法。

序數效用(ordinalutility):效用作為一種心理現象無法計量,也不能加總求和,只能表示出滿足程度的高低與順序,效用只能用序數(第一,第二,第三,……)來表示。序數效用論采用的是無差異曲線分析法。13三.總效用TU與邊際效用MU1.總效用TU(TotalUtility):從商品消費中得到的總的滿足程度。2.邊際效用MU(MarginalUtility):消費量每增加一個單位時,總效用的增加量。邊際的含義是增量,自變量增加引起因變量的增加量。在邊際效用中,自變量是消費量、因變量是滿足程度或總效用。消費量變動所引起的總效用的增量即為邊際效用。面包的消費量從一個增加到兩個,滿足程度從5個效用單位增加到8個,即增加了3個效用單位;14某商品的效用表例:消費量總效用TU邊際效用MU0001303025020360104600550-10630-20153.總效用TU與邊際效用MU的關系TUQTUMUQ當MU>0,TU↑;MUPP’當MU<0,TU↓;當MU=0,TU最高點,總效應達到最大。處于↑、↓的拐點0016四.邊際效用的應用

1.應用分析——“水和鉆石之謎”在日常生活中,作為必需品的水無疑比作為高檔品的鉆石重要的很多,可鉆石的價格比水的價格高得多,你如何理解經濟生活中的這一現象?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人類就無法生存,從這一點上看,水的總效用很高,不過水的價格卻非常低廉。而鉆石除了裝飾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價值,說明它的總效用很低,但價格卻非常昂貴。其實,決定水和鉆石價格的并不是它們的總效用,而是它們的邊際效用,即最后一單位的水或最后一單位的鉆石所帶來的效用。地球上水資源是豐富的,即使最初幾個單位水的效用相當于人類生命的價值,但到了最后幾個單位水的效用卻幾乎為零。而鉆石最初幾個單位的效用不如水的高,但由于它的相對稀缺性,使得他的最后幾個單位的效用卻遠遠大于水。因此,鉆石的邊際效用遠大水,鉆石的價格也就應該比水高很多。172.邊際效用在生活中的應用(1)消費者對不同商品的選擇貨幣有限時,各種不同商品的效用在消費者心目形成先后次序和等級高低。一般地,消費者總是用有限的貨幣先購買對他來說,認為是邊際效用最大的產品。當貨幣有剩余時,才考慮購買其他次要些的產品。(2)對現期消費與未來消費的選擇貨幣有限的條件下,合理安排消費支出是必要的。如果現期消費多了,未來消費就少,反之亦然。消費者將手頭的有限收入作適當的分配,其目的在于使自己得到盡可能大的邊際效用。如多少用于現期消費,多少用于未來消費。18(3)用于對一定資源的利用當生產者面臨一定量的經濟資源可利用時,他將根據邊際效用的大小合理地分配該種資源的各種用途。(4)用于時間的分配工作之余,每個人總有一些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是去學習,還是用于消譴?一般來說,最大哪個最重要,或者說那個邊際效用大,他將會先考慮哪個??傊?,不管人們是否意識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運用邊際效用的概念來判斷如何使用手中的貨幣,如何利用各種經濟資源,以及如何利用可自由支配的的時間等問題。19課題討論:生活中的邊際效用“富人的錢不值錢,窮人的時間不值錢”。貨幣如同物品一樣也有邊際效用。貨幣的邊際效用也是遞減的,即隨著人們收入量的增加,其效用是不斷遞減的。每增加一元貨幣收入給消費者帶來的邊際效用是越來越小的。債務的邊際負效用遞減。虱子多了不咬人?只生一個好?婚姻——離婚率?為什么越發(fā)達離婚率越高?20(3)關于貨幣的邊際效用商品的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對于貨幣同樣適用,對于一個消費者來說,隨著貨幣收入量的不斷增加,貨幣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但是,在分析消費者行為時,基數效用論一般假定貨幣的邊際效用是不變的。返回21五、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

(LawofDiminishingMarginalUtility)邊際效用遞減:隨著對某商品消費量的增加,人們從該商品連續(xù)增加的每個消費單位中得到的滿足程度逐漸下降。解釋:生理的原因:興奮度遞減。心理的原因:人性。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樣性。QMUP’22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價格P與需求量呈反方向變動;邊際效用遞減,量增,愿意出價遞減。PQD(MU)200多年前,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Paradoxofvalue價值悖論:許多生活必需品(水)的“市場”價值很低;很少能交換到任何東西。許多奢侈品(鉆石)“使用”價值很小,但市場價格很高,經??梢越粨Q到大量的其他物品。價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總效用,而是反映它的邊際效用。23案例分析:吃三個面包的感覺美國總統羅斯福連任三屆后,曾有記者問他有何感想,總統一言不發(fā),只是拿出一塊三明治面包讓記者吃,這位記者不明白總統的用意,又不便問,只好吃了。接著總統拿出第二塊,記者還是勉強吃了。緊接著總統拿出第三塊,記者趕緊婉言謝絕。這時羅斯福總統微微一笑:“現在你知道我連任三屆總統的滋味了吧!”。24分析啟示:企業(yè)的產品要不斷創(chuàng)造出多樣化的產品,即使是同類產品,只要不相同,就不會引起邊際效用遞減。這個故事揭示了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原理: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F在我們的生活富裕了,我們都有體驗“天天吃著山珍海味也吃不出當年餃子的香味”。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吸毒就接近效用遞增,毒吸的越多越上隱。所以說,幸虧我們生活在效用遞減的世界里,在購買消費達到一定數量后因效用遞減就會停止下來。25六、基數效用論消費者均衡的條件:消費者均衡的條件:

(1)把全部收入用完。(2)每一元錢都花在刀口上,每一元錢用在不同商品上的邊際效用相等。消費者均衡的假設前提消費者的偏好(嗜好)既定消費者的收入既定商品的價格既定效用最大化原則指在收入既定的情況下,消費者實現效用最大化的均衡購買行為。26

簡單的——兩種商品均衡條件M:消費者的收入Px:X商品的價格Py:Y商品的價格Qx:X商品的數量Qy:Y商品的數量MUx:X商品的邊際效用MUy

:Y商品的邊際效用MUm

:每一元錢的邊際效用27證明分析:對于消費者,同樣的一元錢購買商品1的邊際效用小于商品2的邊際效用。這樣:理性消費者就會調整這兩種商品的購買量:對于消費者,同樣的一元錢購買商品1的邊際效用大于商品2的邊際效用。這樣:理性消費者就會調整這兩種商品的購買量:282930消費者均衡條件的證明:

消費者之所以按造這一原則進行購買,是因為在收入既定的條件下多購買X商品就要減少Y商品的購買。隨著X商品數量的增加,它的邊際效用遞減,而隨著Y商品購買數量的減少,它的邊際效用遞增。為了使總效用最大,消費者就要調整他所要購買的X、Y商品的數量。當他購買最后1單位X商品所帶來的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等于購買最后1單位Y商品的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總效用達到最大。這時候消費者不再調整購買X商品和Y商品的數量,從而實現了消費者均衡。31等邊際原則(equimarginalprinciple):

滿足或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條件是符合等邊際原則。即在消費者的收入固定和他面臨著各種物品的市場價格既定的條件下,當花費在任何一種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邊際效用正好等于花費在其他任何一種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邊際效用的時候,該消費者就得到最大的滿足或效用。32返回消費者是奇才嗎?我們并不期望消費者都是奇才。我們的大多數決策可能是無意識的或只是根據習慣作出的。這里所假定的只是消費者的愛好的行動具有相當強的一致性——他們不會以不可預測的方式行事,不至于由于持久的判斷或計算失誤而使自己感到痛苦。如果有足夠數量的人能前后一致的行事,避免購買行為的異常變動,并且總體上選擇他們最偏好的商品,那么,我們的科學理論就能夠提供一種合理的、與事實相近似的答案。334、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與需求定理(1)需求定理的主要內容: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需求量和價格成反方向變化。(2)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物品消費量的增加,他從該物品連續(xù)增加的消費單位中所獲得的滿足程度遞減。當需求量增加時,邊際效用遞減。(3)消費者均衡條件:消費者從消費商品中所獲得的滿足程度和價格之比相等。邊際效用遞減時對應商品的價格下降。綜上所述,需求量增加時,價格是下降的。返回34七.消費者剩余消費者剩余: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與實際支付的價格之間的差額。或者:消費者消費某種商品所獲得的總效用與為此花費的貨幣總效用的差額。邊際效用遞減,所以,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逐步下降。但,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是按照實際市場價格支付的。于是,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和實際市場價格之間就存在一個差額,便構成消費者剩余的基礎。是消費者的主觀心理評價反映消費者通過購買商品所感受到福利改善35背景資料:消費者剩余

消費者按照他對物品效用的評價來決定他愿意支付的價格,但市場上的實際價格并不一定等于他愿意支付的價格。消費者愿意對某物品所支付的價格與他實際支付的價格的差額就是消費者剩余。消費者剩余這一概念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經濟學家A?馬歇爾所提出來的,他給這一概念所下的定義是:“他寧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價格,超過他實際付出的價格的部分,是這種剩余滿足的經濟衡量,這個部分可稱為消費者剩余”。

36

在理解這一概念時要注意兩點:

第一,消費者剩余并不是實際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種心理感覺。這一概念是分析某些問題時的一種重要工具。例如,在分析壟斷存在所引起的社會福利損失時就運用了這個概念。第二,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者剩余大。因為消費者對這類物品的效用評價高,愿付出的價格也高,但這類物品的市場價格一般并不高。

37返回消費者剩余的應用:消費者剩余的概念對評估許多政府的決策是極其有用的。假設一條新的高速公路的修建正在考慮中。由于高速公路對所有人免費,它并不能帶來任何收入,使用高速公路的人所得到的價值在于時間的節(jié)省或旅行的安全,它能夠用個人的消費者剩余來進行衡量。如果這條高速公路的總消費者剩余大于它的成本,就應該修建這條高速公路。同樣的分析還被用于解答環(huán)境問題,如是否保護野生環(huán)境以供游樂,或者是否要求安裝新的減輕環(huán)境污染的設備。38注意:消費者剩余并不是實際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種心理感覺。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者剩余大,因為消費者對這類物品的效用評價高,愿意付出的價格也高,但是這類商品的市場價格并不高。39消費者剩余的求解Q消費者剩余Q0ABP0OP令反需求函數Pd=f(Q),價格為P0時的消費者的需求量為Q0消費者愿意支付的總數量—消費者實際支付的總數量消費者剩余=需求曲線以下,市場價格線之上的面積404.在中國北方許多大城市,由于水資源不足,造成居民用水緊張,請根據邊際效用遞減原理,設計一種方案供政府來緩解或消除這個問題。并回答與這種方案有關的下列問題:(1)對消費者剩余有何影響?(2)對生產資源的配置有何有利影響?41分析:可用提高自來水使用價格的方法來緩解或消除這個問題,因為自來水價格提高,一方面,用戶會減少(節(jié)約)用水;另一方面,可刺激廠商增加自來水的生產或供給。其結果將使自來水供應緊張的局面得到緩解或消除。(1)自來水使用價格提高后,用戶實際支付的貨幣數額增加,反映消費者愿意支付貨幣總額與實際支付的貨幣總額之間差額的消費剩余將會減少。(2)對生產資源培植的有利影響是節(jié)約了用水,可使之用于人們更需要的用途上,從而使水資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利用。4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