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震相分析一)_第1頁
第三章(地震相分析一)_第2頁
第三章(地震相分析一)_第3頁
第三章(地震相分析一)_第4頁
第三章(地震相分析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震地層學主講人:劉震任課單位:資源與信息學院

2007年3月地質工程專業(yè)2004級專業(yè)課(第五次課)地震相分析的目的:是根據地震資料解釋沉積環(huán)境背景和沉積相類型及分布。

第三章地震相分析第一節(jié)地震相的概念一、相和沉積相的概念

1、相的定義

相是一種具有特定特征的巖石體。

2、沉積相的概念

在理想情況下,沉積相是在一定的沉積條件下形成的一種有特色的巖石,這種沉積條件反映一種特定的沉積作用或沉積環(huán)境。

簡單地講,沉積相是沉積環(huán)境的產物。沉積相標志包括八種類型:

(1)顏色;

(2)巖石類型;

(3)自生礦物;

(4)顆粒結構(粒度參數曲線,形態(tài),圓度,顆粒定向,顆粒表面結構);

(5)原生構造(層理,層面,生物擾動,其它沉積構造);

(6)巖性組合;

(7)韻律;

(8)化石。

3、沉積相的相標志第一節(jié)地震相的概念地震相是一個可以在區(qū)域上圈定的、由地震反射層組成的三維單元;其反射結構、外形、振幅、連續(xù)性、頻率和層速度等要素與鄰近相單元不同。二、地震相的定義

1、反射結構揭示地下總的層理模式。根據反射結構可以解釋沉積過程、沉積現(xiàn)象和古地形。另外,流體接觸面(如平點)也可通過反射結構識別出來。

2、幾何外形地震相單元的總體形態(tài),反映古地形、沉積作用等。

三、地震相參數共有6大地震相參數

3、反射連續(xù)性

與地層的連續(xù)性密切相關,連續(xù)反射表示了分布廣泛、均一成層的沉積。

4、反射振幅

包含了單個界面的速度和密度差以及它們頂底間隔(距)的信息。它反映側向的層理變化和烴類的賦存條件。

5、頻率

與反射層的間距或層速度的變化有關,并且與氣體的賦存有關。

三、地震相參數共有6大地震相參數

6、層速度

巖性(砂泥含量),物性(孔隙度),含烴性(流體成分)影響層速度。是一個定量的相參數。

三、地震相參數共有6大地震相參數反射結構最基本的類型有五種:一、平行和亞平行結構

1、基本特征內部反射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第二節(jié)反射結構類型2、地質解釋這種結構意味著在均勻沉降的陸棚或穩(wěn)定盆地平原背景上的勻速沉積作用。平行-亞平行結構二、發(fā)散結構

1、結構特征以楔形單元為特征,其中的每個地層單元向盆地深部逐漸增厚,而在收斂方向,楔形體內部地震反射出現(xiàn)非系統(tǒng)性側向終止現(xiàn)象。

第二節(jié)反射結構類型2、地質解釋發(fā)散結構意味著沉積速度上的側向變化,或者沉積表面的逐步傾斜。發(fā)散結構三、前積反射結構前積反射結構是由于沉積物側向加積造成的。前積反射結構包括以下五種類型:

1、S形前積結構第二節(jié)反射結構類型(1)結構特征這種前積結構分為三段:即較薄的,較平緩的上段和下段,以及較陡的中段。(圖示)

1)上段

一般是水平的,或者傾角很小,與地震相單元的上界面呈整一關系。實質上,上段就是“頂積層”。

2)中段

一般比較厚,由疊置的透鏡體形成。實為“前積層”。沉積的角度很低(通常小于1°)。

3)下段以極低的角度逼近地震相單元的下界面,隨著地層的尖滅或變薄,在地震上表現(xiàn)出下超終止。

(2)地質解釋

1)S形反射結構的最大特征是解釋出來的上段地層(頂積層)的平行性和整一關系,說明了它的垂向加積與中段的前積作用是協(xié)調一致的。

2)這種結構意味著相對低的沉積物供應速率,相對快的盆地沉降或海平面快速上升,使頂積層得以沉積和保存下來。

3)一般解釋為相對低能量的三角洲沉積環(huán)境。

三、前積反射結構S形前積S形前積S形前積

S形前積結構由許多相對陡傾的地層組成,上傾方向的終止表現(xiàn)為頂超,而下傾方向的終止表現(xiàn)為下超。向盆地一方,各前積單元可以過渡到比較薄的底積段,或以較高的角度在底界面處突然終止。2、斜交前積反射結構三、前積反射結構(1)結構特征

①缺乏頂積層;

②前積層具有明顯的頂超終止現(xiàn)象;

③與S形結構相比,沉積傾角特別高,可以高達10°。斜交前積結構又分為兩類:

1)切線斜交前積;

2)平行斜交前積。2、斜交前積反射結構平行斜交前積切線斜交前積

2、沉積條件解釋

1)相對高的沉積物供應速率,盆地緩慢或者沒有發(fā)生沉降,并且海平面靜止不動。

2)沉積物迅速地充填了盆地,并且后來的沉積水流路過或者沖刷上部的沉積表面。

3)它代表一種相對高能的環(huán)境。2、斜交前積反射結構斜交前積斜交前積斜交前積斜交前積結構斜交前積斜交前積斜交前積

(1)結構特征

水平的S形頂積層反射與具有頂超終止的斜交結構呈復雜的交替。層序內有短的頂超段。

3、S形—斜交復合型前積結構(2)沉積條件解釋

頂積層代表的垂向加積作用與頂超點代表的沉積過路作用相互交替的歷史。它們處于一種高能和相對低能交替變化的沉積環(huán)境中。

3、S形—斜交復合型前積結構S形前積斜交前積(1)結構特征是一種薄的前積地震模式。通常具有平行的上、下界面,并且有緩傾的,相互平行的斜交內部反射面,它們終止以視頂超和視下超。

4、疊瓦狀前積反射結構(2)地質解釋淺水環(huán)境的前積作用形成1、海進環(huán)境2、海退環(huán)境3、河道疊瓦前積疊瓦前積(1)結構特征由不規(guī)則的,不連續(xù)的,亞平行的反射段組成,表現(xiàn)為雜亂無章的亂崗狀模式。反射終止無規(guī)律,側向上常常遞變?yōu)檩^大的更明確的斜交前積,并且向上遞變?yōu)槠叫蟹瓷洹?/p>

5、亂崗狀斜交反射結構(2)沉積解釋

多指在前三角洲或三角洲之間,形成小的,指狀交互的斜坡朵葉地層。

1、結構特征

為不連續(xù),不整一的反射,一種無次序排列的反射面。四、雜亂反射結構2、地質解釋——

兩種成因:

1)是在一變化不定、相對高能環(huán)境下沉積的地層。

2)原來低能環(huán)境形成連續(xù)的地層,后遭受變形后破壞了連續(xù)性。雜亂結構雜亂結構雜亂結構雜亂結構雜亂結構1、結構特征空白,或極弱振幅射。2、地質成因(1)均質的、(2)非層狀的、(3)高度扭曲的或傾角很陡的地質單元在地震資料上基本上無反射同向軸。

如厚層均質泥巖(塊狀泥巖)或砂巖、鹽體、某些大型火成巖體。五、無反射(結構)空白結構空白反射結構END

一、

席狀、楔狀和灘狀外形為大型的常見陸棚地震相單元。

1、席狀

多分布于盆地的中部,如半深—深海(湖)區(qū)(反映均一,低能的環(huán)境)。

2、楔狀

多分布在盆地邊緣。

3、灘狀

分布在濱淺海(湖)部位。第三節(jié)地震相外形的類型席狀楔狀灘狀楔狀外形

二、

透鏡狀外形

多出現(xiàn)在前積斜坡的地震相單元上,或出現(xiàn)在深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