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州市歷史中考沖刺復習課件_第1頁
2023年廣州市歷史中考沖刺復習課件_第2頁
2023年廣州市歷史中考沖刺復習課件_第3頁
2023年廣州市歷史中考沖刺復習課件_第4頁
2023年廣州市歷史中考沖刺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廣州市歷史中考沖刺選擇題題型

選擇題是廣東中考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題量多,內容涉獵廣泛,考查形式多樣,重視情境化命題,對學生能力和素養(yǎng)考查全面,必須予以重視。本專題包括選擇題的題型結構、命題特點、主要類型、作答方法、強化訓練五個部分。單項選擇題題量賦分3060選擇題的命題特點

選擇題主要包括題干和選項兩大部分。題干由文字形式(如一段史料、一段引文、生活情景、史實論述、時政熱點等)或圖表材料(如歷史遺址、各種實物圖片、地圖、漫畫、表格等)呈現(xiàn)新情景、新材料,再加上設問組成;選項配置四個,需要選擇最準確的一項作為正確答案。

選擇題的設題靈活、客觀性強、覆蓋面廣。主要考查歷史事實、歷史人物、歷史結論、階段特征、歷史概念、歷史理解等方面內容,同時考查學生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分析、比較、概括、歸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選擇題的主要類型

從材料的呈現(xiàn)形式和學生認知的角度出發(fā),可以將廣東中考選擇題簡單分為三種類型:文字類材料型、表格類材料型、地圖或圖片類材料型。以下主要以2022年廣東中考歷史試題為例進行分析。(注:組合型、否定型、排序型選擇題以及填空式、疑問式設問的選擇題近五年廣東中考中不考,在本專題中不作分析)類型(一)文字類材料型這類題目在考卷中最多,需要認真地審讀和理解文字材料的表述,準確地判斷和運用命題者所呈現(xiàn)的新材料、新情景帶給考生的信息。例(2022?廣東16)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1942年1月起,歷時半年,廣東黨組織從香港秘密營救了何香凝、茅盾等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共300多人,連同其他方面的人士共800多人。這場營救(

)A.配合了八路軍的百團大戰(zhàn)B.粉碎了日軍對根據(jù)地封鎖C.打擊了國民政府投降政策D.鞏固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解析】題干以文字的形式呈現(xiàn)材料,通過材料可知,1942年1月起,半年間廣東黨組織在中共中央領導下從香港秘密營救愛國民主人士等800多人。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歷史事件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黨組織的營救對象是愛國民主人士、文化界知名人士等,他們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他們的營救是鞏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措施,體現(xiàn)了團結抗戰(zhàn)精神,故選D。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考查了史料實證素養(yǎng)?!敬鸢浮緿類型(一)文字類材料型1.(2022?河南模擬)戰(zhàn)國時期的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莊子主張治國要順應自然;墨子認為“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韓非則要求“以法治國”。這反映出當時(C)A.人民渴望民主與法治

B.社會局勢動蕩不安C.百家爭鳴追求治國之道

D.傳統(tǒng)文化不斷發(fā)展2.(2022?福建)諺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過了小滿十日種,十日不種一場空”體現(xiàn)了先民(A)A.強調不誤農時

B.主張種植水稻C.關注農具革新

D.重視因地制宜3.(2022?北京模擬)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推動建立并維護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提出并實施持久戰(zhàn)的戰(zhàn)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開辟廣大的敵后戰(zhàn)場和抗日根據(jù)地。對以上材料理解正確的是(B)A.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B.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C.中國與反法西斯國家結盟D.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徹底實現(xiàn)民族獨立4.(2022?東莞模擬)斯塔夫里阿諾斯寫道:“由于擁有日益增長的自主權和政治力量,它們顯得十分獨特。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從開頭就表現(xiàn)出自信和獨立,這種自信和獨立是歐亞大陸其他任何地方所沒有的?!边@里的“它們”指的是(A)A.中古西歐的城市

B.共和國時期的羅馬C.中古西歐的莊園

D.民主政治下的雅典類型(二)表格類材料型例(2022?廣東20)如下表。這表明,20世紀60年代,我國民族自治地方(

)A.工業(yè)取得較大成就B.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C.徹底擺脫貧困落后

D.文化教育事業(yè)迅速發(fā)展民族自治地方工業(yè)發(fā)展情況工業(yè)總產值1957年工業(yè)總產值為29.5億元,1965年為66.8億元,增長133.2%工業(yè)主要產品產量1963年同1958年相比,發(fā)電量增長2.5倍,鋼產量增長3.5倍,棉紗產量增長2倍,化肥產量增長20多倍【解析】本題是2022年廣東中考試題中唯一使用表格呈現(xiàn)材料的選擇題,考查了20世紀60年代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工業(yè)發(fā)展情況。表格的標題為“民族自治地方工業(yè)發(fā)展情況”,非常明確地指出了表格內容是與“工業(yè)”相關的,故可以排除BD;再通過表格的兩個項目“工業(yè)總產值”和“工業(yè)主要產品產量”和具體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20世紀60年代與50年代相比工業(yè)總產值、主要工業(yè)產品產量都有很大的增長,故可以得出A正確;因表格信息沒有涉及“徹底擺脫貧困落后”,故排除C。本題考查了學生提取信息、知識遷移能力,并考查學生史料實證素養(yǎng)?!敬鸢浮緼類型(二)表格類材料型5.(2022?汕尾二模)一度因改革而強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離析。這引起學者對孝文帝改革作用與意義的深層次思考。下表中這些觀點(A)A.對孝文帝漢化改革持否定性意見B.對孝文帝漢化改革持肯定性評價C.全面分析了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D.客觀分析了孝文帝改革的兩面性觀點一孝文帝漢化改革,丟掉的是拓跋氏的長處──勇武質樸,削弱了北魏的軍事力量觀點二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揚棄的全盤漢化,嚴重消蝕了北魏統(tǒng)治者的銳氣與活力6.下表是深圳市1979—1990年地區(qū)生產總值變化情況。深圳的這一變化得益于(B)A.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發(fā)展

B.經濟特區(qū)的建立C.自然條件的優(yōu)越

D.沿江城市的開放

年份地區(qū)生產總值(億元)人均GDP(元/人)19791.9660619802.70835198539.0248091990171.6787247.(2022?廣州二模)下表為1500—1700年歐洲10萬以上人口城市統(tǒng)計表。推動其分布變化的原因是(B)A.租地農場建立B.新航路開辟

C.文藝復興運動

D.英國殖民擴張

人口數(shù)1500年城市數(shù)(名稱)1700年城市數(shù)(名稱)10—20萬4個(法國巴黎、意大利米蘭、那不勒斯與威尼斯)8個(意大利羅馬、威尼斯、米蘭,西班牙馬德里、葡萄牙里斯本等)20—40萬02個(那不勒斯與荷蘭阿姆斯特丹)40萬以上02個(倫敦和巴黎)類型(三)地圖或圖片類材料型1.歷史地圖類《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提出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在“課程目標要求”中提出學生要“學會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考察歷史”。在培養(yǎng)這一素養(yǎng)過程中歷史地圖是重要的載體。通過歷史地圖準確地將歷史事件進行時空定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歷史。另外,歷史時空是不斷地發(fā)展變化的,通過對空間前后、古今的對比,不僅能提高鑒別力,而且能更清楚地認識歷史發(fā)展變化的趨勢。如在觀看歐洲不同時期的地圖時,會發(fā)現(xiàn)一些國家的名稱和疆域發(fā)生變化,如奧地利、匈牙利在一戰(zhàn)前是一個國家——奧匈帝國;如可以通過地圖了解當今的俄羅斯、一戰(zhàn)前的沙俄和1922—1991年間的蘇聯(lián)。運用地圖也涉及跨學科(地理學科),要關注歷史地圖的比例尺、圖標、標題等信息的使用。例(2022?廣東22)如右圖。公元前8至前6世紀,古希臘人進行了大范圍的殖民活動。據(jù)此可知,古希臘人(

)A.擴張勢力至黑海沿岸B.實現(xiàn)希臘城邦的統(tǒng)一C.建立起亞歷山大帝國D.征服整個意大利半島【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公元前8至前6世紀古希臘人的殖民活動。歷史地圖成為創(chuàng)設解題情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題的解答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并提取歷史地圖的信息,尤其要根據(jù)圖例找到標顏色的地方,產生較直觀的印象,并且結合所學知識得出結論,故選A。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讀圖能力、知識遷移能力,與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時空觀念的素養(yǎng)。2.歷史圖片類歷史圖片主要包括歷史文物圖片、歷史照片、歷史漫畫等。歷史圖片中含有的歷史信息可以重現(xiàn)某個歷史場景,鮮明的圖片形象可以幫助學生在一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中去理解歷史。歷史圖片簡明易懂、生動形象,有助于提高初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例(2022?廣東17)如圖。下列歷史圖像記錄的重大事件是(

)

解放軍沖向錦州城垣

農民用小車往前線運送物資

解放軍向天津守軍發(fā)起猛攻A.平型關大捷

B.挺進大別山

C.三大戰(zhàn)役D.渡江戰(zhàn)役【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zhàn)爭中的三大戰(zhàn)役。題干通過三幅歷史圖片及其簡要說明創(chuàng)設了歷史情境,要求考生對其進行解讀,并可以從中概括出它們共同組成了三大戰(zhàn)役。三幅圖片分別照應:遼沈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與平津戰(zhàn)役,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大戰(zhàn)役”,故選C。平型關大捷是抗日戰(zhàn)爭中的一個戰(zhàn)役,在時間上與圖片所示內容不符,故排除A;BD是解放戰(zhàn)爭中的兩場戰(zhàn)役,但不屬于三大戰(zhàn)役,故不能選。本題注重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考查,考查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史料實證與時空觀念的素養(yǎng)。類型(三)地圖或圖片類材料型8.下圖中,家上面是“宀”(mián),表示與房屋有關,下面是“豕”,即豬。古代生產力低下,人們多在屋子里養(yǎng)豬,所以房子里有豬就成了家的標志,“家”字從甲骨文到隸書字形構造沒有變化。這說明(A)A.中國文字結構發(fā)展一脈相承B.文字發(fā)展趨勢是由繁到簡C.逐漸衍生個性化的書法藝術D.早期的社會分化已經出現(xiàn)9.(2022?廈門模擬)圖1以“承天載物”為設計理念,創(chuàng)意靈感來自圖2。這說明(A)A.中華文明源遠流長B.中華文明一成不變C.中華文明多元一體D.中華文明純粹單一10.(2022?佛山二模)如表可見(A)A.北方民族大交融B.手工藝人技術高超

C.少數(shù)民族的內遷D.器物樣式豐富多樣11.(2022?佛山二模)圖為某學校的早期組織機構圖,這所學校采用軍事與政治并重的教學方針。其中,政治工作受到重視體現(xiàn)在(D)A.重視對共產黨員的培養(yǎng)B.孫中山親自擔任軍??偫鞢.以三民主義為革命綱領D.建立黨代表和政治部制度12.(2022?揭陽二模)1941年,希特勒驕傲地打開“戈培爾唱機”,鼓吹閃電戰(zhàn)的豐功偉績。1943年,希特勒頹喪地坐在唱機旁,疲憊不堪的戈培爾也累得脫了相(如下圖)。這一變化是因為(B)A.德國在二戰(zhàn)開始時軍事上受挫

B.德國在蘇德戰(zhàn)場遭遇重大打擊C.德國在諾曼底遭遇重大的失利

D.德國法西斯主義被徹底地打敗

選擇題的作答方法步驟:找(問什么):①找到設問(要做好標記)。②找出限定詞:條件、要求、范圍、限制(要做好標記),做到準確全面理解題意。01究(考什么):①閱讀題干,判斷出考什么“歷史事件、考點”(最好能簡單列出,便于與基礎知識聯(lián)系)。②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意思、中心觀點。02定(選什么):①根據(jù)這些設問、條件、歷史事件、中心意思,逐一推敲四個答案。②最后,確定選擇某一個答案時,再把所選答案代入題中,審查是否與題意相符合。03技巧:閱讀題干抓住一些關鍵詞語,如:時間、人名、國名、地名、事件,提取有效信息,同時要弄清設問及與設問有關的一些限定條件(簡稱關鍵詞法)。要善于用排除法,排除表述錯誤的、與材料或問題無關的、絕對性表述的選項等(簡稱排除法)。認真比較選項,尤其是當題目設置有一到兩個迷惑性強的選項時,要全面思考,抓大放小抓主流。矛盾的互補選項中極大可能有一個是正確答案(簡稱比較法)。歷史選擇題是單項選擇題,答案是唯一的。一定要在材料中找到依據(jù),做到有據(jù)可依,不要脫離材料和題意,不能只憑關鍵詞、慣性思維答題(簡稱材料法)??鐚W科類試題分析

歷史是一門包含古今中外的學問,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歷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記誦歷史知識。特別要注意歷史發(fā)展的縱向聯(lián)系、同一歷史時期的橫向聯(lián)系、歷史發(fā)展的因果聯(lián)系、歷史現(xiàn)象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歷史學科知識和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聯(lián)系和滲透等?!读x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規(guī)定,歷史課程在總課時中專門規(guī)劃出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作為學生學習的提升和拓展。同時,課程標準還倡導跨學科主題學習評價,考試樣題中也放入了跨學科題目。所以,進行跨學科中考歷史命題是大有可為的。近三年來廣東中考中年年都會出現(xiàn)跨學科命題,統(tǒng)計如下:年份跨學科類試題數(shù)量選擇題數(shù)量非選擇題數(shù)量所跨學科2020年642地理、語文、美術、物理、化學、英語2021年541地理、語文、美術、道法2022年431地理、語文、美術、體育、科學跨地理學科可能與歷史學科進行融合的地理學科課程內容有:文化傳播,交通路線(分布),中國古代農業(yè)分布,中國自然節(jié)令與農業(yè)生產,中國行政區(qū)劃,中國疆域,中國人口、民族分布等。值得注意的是,歷史地圖的考查是歷史與地理學科進行融合的典型代表之一,做題時可能需要利用地理知識正確識讀地圖還有圖例。例(2020?廣東3)下圖是戰(zhàn)國時期主要農業(yè)地區(qū)分布圖,其中農業(yè)發(fā)達區(qū)主要分布在(

)A.農牧分界線以北

B.漢水流域

C.黃河中下游地區(qū)

D.長江以南【分析】本題是與地理學科(地圖)相結合,考查時空觀念這一核心素養(yǎng)。解答此題時需要仔細觀察地圖并且會讀圖例,看到關鍵點“戰(zhàn)國時期”“農業(yè)發(fā)達區(qū)”,就可以選出正確答案?!敬鸢浮緾二、跨語文學科可能與歷史學科進行融合的語文學科課程內容有:各種文學作品(詩詞、歌謠、文章、小說等),關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歌謠,春聯(lián),甲骨文等。其中如果解題的關鍵是讀懂文言文、古詩詞等的意思,就需要一定的文學功底,正確理解古文的意思。例1(2020?廣東8)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寫道:“西自黃河東至準,綠陰一千三百里……上荒下困勢不久,宗社之危如綴旒(liú)?!迸c詩句描繪相關的是(

)A.貞觀之治

B.大運河開通C.安史之亂

D.隋朝的統(tǒng)一【分析】本題是與語文(古詩)相結合,考查史料實證這一核心素養(yǎng)。解答此題不需要完全理解古詩的意思,看到“隋”“西自黃河東至淮”“一千三百里”“宗社之?!被究梢詳喽ú牧显谥v大運河?!敬鸢浮緽三、跨美術學科可能與歷史學科進行融合的美術學科課程內容有:各種歷史題材的美術作品(宣傳畫、年畫、漫畫等),反映歷史事件的攝影作品。其中最常見的考查方式就是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的鑒賞。例(2020?廣東16)下圖是徐悲鴻1940年前后創(chuàng)作的鴻篇巨作《愚公移山》(局部),作者采用西洋寫實主義技法表現(xiàn)勞動者形象,氣勢磅礴。在當時的背景下,這幅作品旨在彰顯(

)A.遠古傳說的神秘氣息

B.鄉(xiāng)村社會的純樸民風C.民族團結的強大力量

D.農耕時代的家庭生活【分析】本題與美術作品(繪畫)相結合,考查時空觀念這一核心素養(yǎng)。但其實本題并不需要很多美術知識,看到“1940年”聯(lián)想到此時是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徐悲鴻”是一位愛國畫家,聯(lián)想一下“愚公移山”的內涵,基本就可以選出正確答案?!敬鸢浮緾四、跨道德與法治學科可能與歷史學科進行融合的道德與法治學科課程內容有:中國的政治制度、綜合國力、外交,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戰(zhàn)爭與和平等。例(2021?廣東20)2018年,我國研究與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19657億元,比2012年增長90.9%,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8%,比2012年提高0.21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國(

)A.建成獨立自主工業(yè)體系B.脫貧攻堅戰(zhàn)略取得突破C.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創(chuàng)新D.實施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戰(zhàn)略【分析】本題跨道德與法治學科,由題意可知我國研究與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不斷增長,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不斷提高,這表明我國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創(chuàng)新。【答案】C五、跨其他學科其他學科與歷史學科的融合多以“外衣”的形式出現(xiàn),一般不需要學科的專業(yè)知識。例1(2022?廣東4/跨學科?體育)漢代體育項目眾多,包括蹴鞠、騎射、步射、擊劍、格斗等,深受民眾喜愛,甚至帝王也參與“斗虎”“格熊”活動。這反映出,漢代社會風尚的一個側面是(

)A.崇尚勇武

B.含蓄內斂C.悠然清閑

D.寧靜純樸例2(2020?廣東25/跨學科?物理)開普勒發(fā)現(xiàn)行星橢圓運動規(guī)律后,天文學家仍面臨一個問題:行星為什么總是圍繞太陽做規(guī)則運動而不脫離其固定軌道?這一疑問得到解決主要得益于(

)A.蒸汽機的發(fā)明B.進化論的問世

C.太陽中心說誕生D.萬有引力的發(fā)現(xiàn)【分析】本題是與物理(萬有引力定律)相結合。學生只需知道“萬有引力”是行星繞著太陽轉的原因,就可以選出答案?!敬鸢浮緿例3(14分)(2020?廣東33/跨學科?英語)語言的傳播和發(fā)展,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息息相關,可以反映歷史的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英語的發(fā)展過程看,每一個重大歷史階段都會產生大量反映鮮明時代特征的新詞。不同時期英語新詞組別時期新詞1組15—17世紀potato;banana;maize2組19世紀telephone;telegraph;electron3組20世紀后期eQ000Qmail;website;blog示例組20世紀初tank;machinegun;gasmask(注:maize——玉米;electron——電子;blog——博客;gasmask——防毒面具)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從1、2、3組英語新詞中任選一組,指出該組新詞的出現(xiàn)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相關,并結合史實加以簡單說明。(6分)非選擇題題型分析每年中考試題的開放度有所增加,明顯地體現(xiàn)為“任選一點”的作答方式,這類型題目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最熟悉的點來作答,擴大了開放性,作答內容又均為所學知識,實現(xiàn)了落點較低、回歸教學的設計意圖,符合當前“雙減”的要求。(如下表所示)年份題號問題類型分值202032(2)根據(jù)材料二,與傳統(tǒng)的“天朝”觀念相比,《最新地理教科書》對世界的認識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用材料中的信息加以說明總結觀點,史實說明4分

33(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從1、2、3組英語新詞中任選一組,指出該組新詞的出現(xiàn)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相關,并結合史實加以簡單說明自選+總結觀點,史實說明6分年份題號問題類型分值202133(1)根據(jù)材料一,任選一座城市并結合相關史實說明其堪稱博物館的理由自選觀點,史實說明6分33(3)根據(jù)材料三,任選兩個或兩個以上資源自擬一個主題,圍繞這一主題說明西安的歷史文化價值自擬觀點,史實說明4分年份題號問題類型分值202231(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任選一個項目,說明其如何促進宋代南方農業(yè)發(fā)展自選觀點,史實說明6分32(2)選擇材料中至少兩個相互關聯(lián)的事件,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參考示例,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自擬觀點,史實論述10分33(2)(節(jié)選)結合兩次工業(yè)革命的史實,簡述科學技術在生產領域引發(fā)的重大變化史實說明4分

出現(xiàn)與時政熱點緊密結合的題型。弘揚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將是今后中考命題的重要趨勢。近幾年廣東中考的試題選材、立意等均體現(xiàn)著對時政的深度思考,尤其是2022年中考題目,無論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發(fā)展進程是必考點之一,這就要求我們將基礎知識融合進“四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素材中,綜合解決問題。2023年我們需要繼續(xù)關注一些長效熱點與短效熱點,切實掌握相關的史實。圖表呈現(xiàn)為主,總文字數(shù)有所減少。非選擇題主要采用歸納性強的圖表材料,文字材料數(shù)量繼續(xù)減少。圖表材料能用較少的文字,呈現(xiàn)更多信息,既體現(xiàn)了“雙減”政策,又能考查學生解讀、分析、運用材料的能力,體現(xiàn)了2022年版新課標“強化學科內知識整合,統(tǒng)籌設計綜合課程”的特點。

難度的降低與問題的減少。為了響應“雙減”的號召,2022年廣東中考試題的難度相對降低,非選擇題問題的數(shù)量由過去的每小題3~4問變成2022年的每小題設2~3問,材料的數(shù)量由通常的3~4則變成1~3則。突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2022年版新課標增設核心素養(yǎng)和跨學科主題學習,這兩點是未來中考命題趨勢的關鍵。2022年對于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打破了一般考查某個方面的素養(yǎng)的習慣,更具有綜合性,加強了聯(lián)系性。因此,2023年備考除了要牢固把握5個歷史課程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之外,要更加注重它們內在聯(lián)系的不可分割性。讀材料的方法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非選擇題,閱讀材料時都要根據(jù)題意,運用歷史觀點,聯(lián)系史實,站在歷史高度讀懂材料,抓住關鍵詞句,根據(jù)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如材料中的時間、人物、地點等。具體方法如下:(1)閱讀正文、注解、標點符號、出處、層次等。注意材料中的省略號前后,轉折性詞語后面,總結性詞語后面會是重要信息藏身之處。利用標點符號對材料進行分層和概括,能更清晰材料的主旨和材料與問題的聯(lián)系點。注意材料的出處,這也會是解題的關鍵點。(2)注意提示性文字(一般在材料的開頭和結尾)。材料的開頭或者結尾往往是材料的中心句,從中可以提取中心意思。(3)注意材料中體現(xiàn)出來的時間(各種方式的隱含時間信息)。(4)注意材料中人物的階級本質或材料出處。(注意首句、尾句,情感態(tài)度明顯的詞句,突出變化的描述等內容,養(yǎng)成勾畫、標記的習慣)組織答案時需要看分值判斷得分點,分點作答,寫提示語或分段,語句表達完整,盡量用歷史術語或教材中的語言作答,不漏題,字跡工整清晰。答題規(guī)范基本要求(答案序號化、內容條理化、書寫規(guī)范化):(1)分點列條作答(嚴禁“段落式”答題);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號標明,也可以另起一行作答。(2)每個問題應有提示語或者簡短的起語。問題中有“分別”的要求,必須標示清楚所答的是哪個內容;問什么答什么,對題目設問,要有明確的回應,對所解答的問題應有簡短的提示。例:問“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這一歷史事件的地位”,答:歷史事件:……;地位:……。(3)嚴禁在答案中出現(xiàn)“圖示”性質的寫法,必須用文字表示。(4)專有名詞必須特別注意書寫規(guī)范,嚴禁簡寫(如“半殖半封”);答案用語要求使用學科的語言,盡量使用課本語言,尤其要注意課本中結論性語言,不能表述過于口頭化,也不能濫用文學性的修飾語。(5)注意全面。注意表達完整,主謂清晰,不能只寫一個名詞,應有完整的主謂結構,或者動賓結構。答案要求完整和層次分明。例:①國家應重視制度變革與創(chuàng)新。②南北戰(zhàn)爭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③美國不斷提高生產能力。(6)注意書寫。字跡清晰、工整,卷面整潔,在指定區(qū)域作答。大題號小序號應保持一致,不得變更大題號和小序號。(7)注意分值(一般每點1分或2分,1~2分題目問什么寫什么,大于3分的題目要相對詳細寫)。(8)不能空題、漏題,可從題頭或者材料中找總結性語句。組織答案的方法非選擇題類型分析題型(一)原因、背景類設問詞答題方法原因是指引起某事件發(fā)生或造成某種結果的條件,答題時一般從內因和外因,或者直接、主要、根本原因(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考慮背景指事件發(fā)生前大的時代情況,這個大的時代情況和事件發(fā)生有直接關系,答題時一般從國內和國際(經濟+政治+文化+思想等)兩方面考慮例[2020?廣東33(2)]材料二17世紀初,英語作為英國的民族語言,第一次遠離歐洲本土,開始了征服全世界的旅程。伴隨著英帝國的殖民擴張,英語的地理平臺擴展到世界每一個角落,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英語”,英語的地理平臺語言霸權地位最終確立了起來?!幾怨N《英語霸權的歷史演變研究》(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英國英語“地理平臺語言霸權地位”確立的主要原因。(6分)【解析】根據(jù)材料中關鍵信息“英帝國的殖民擴張”“日不落英語”等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國際關系方面進行歸納。題型(二)影響、意義類設問詞答題方法影響、意義、作用等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答:①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國際關系等角度分析。②從現(xiàn)實影響和深遠影響方面分析。③全面分析:主要從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兩方面客觀、理性地分析事物的影響。最后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組織答案例[2019?廣東26(2)]材料二抗戰(zhàn)前,中國數(shù)量有限的工廠,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捌咂摺笔伦兒?,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廠礦遷入內地。從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時間,完成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工業(yè)大遷移。內遷廠礦區(qū)域分布,以四川為最多,占內遷總數(shù)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陜西占5.90%,廣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這些內遷廠礦,為戰(zhàn)時大后方工業(yè)重建與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幾詤蔷捌?、曹振威《中華民國史》(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工業(yè)大遷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義。(4分)【解析】第一小問由材料二中“‘七七’事變后”“政府即下令”等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問從經濟、政治等方面分析,由“中國數(shù)量有限的工廠,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遷入內地”“完成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工業(yè)大遷移”“為戰(zhàn)時大后方工業(yè)重建與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即可。題型(三)特點、特征類設問詞答題方法特點、特征首先要明確設問要求回答的方面、領域,然后劃出與設問要求相符的關鍵信息。一般來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背景、時間、過程、內容、程度、范圍、性質、影響等例[2019?廣東26(3)]材料三(3)觀察材料三圖,指出這一時期我國工業(yè)發(fā)展呈現(xiàn)的特點。這些特點對我國經濟建設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解析】第一小問,由材料三中圖片可知,1952—1955年我國沿海工業(yè)產值比重遠高于內地;1957年與1952年相比,重工業(yè)中的鋼產量、煤產量和發(fā)電量增長很快,而輕工業(yè)中的棉布產量和糖產量增長相對較慢。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我國開始執(zhí)行第一個五年計劃,1957年底,“一五”計劃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但也造成了工業(yè)結構的相對不平衡。題型(四)變化、比較類設問詞答題方法變化、不同、新發(fā)展等(1)變化類設問:答題時明確設問角度,區(qū)分變化類型(前后變化型、內容變化型),分層提取材料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歸納概括,答出“變化”前和“變化”后的兩種情況,常用“由……到……”等。(2)比較類設問:常見設問模式為“概括……共同主張”“指出……不同”,一般從事件或史實的背景、原因、過程、結果、影響等維度總結即可,揭示其本質例[2020?廣東32(2)]材料二亞細亞洲,占地球全陸三分之一,其面積之廣大,為五大洲冠……然多分屬歐洲諸國,主權盡失,其號稱獨立自主者,只我中國及日本、暹羅、波斯諸國而已。——摘編自《最新地理教科書》(1905年)(2)根據(jù)材料二,與傳統(tǒng)的“天朝”觀念相比,《最新地理教科書》對世界的認識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用材料中的信息加以說明。(4分)【解析】根據(jù)材料二中關鍵信息“亞細亞洲,占地球全陸三分之一……為五大洲冠”“分屬歐洲諸國”“主權盡失”“獨立自主”等可知,《最新地理教科書》中已經有了全球觀念和主權意識,根據(jù)材料進行說明即可。題型(五)材料主旨提升類設問詞答題方法啟示、感想、認識等解答時需要把握主旨(題頭),找出全部材料的立足面(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找到材料與主旨的共同點和聯(lián)系點,圍繞共同點和聯(lián)系點作答,注意不能脫離材料。回答方向可以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三個角度,但要注意從材料和所問問題中找角度,不能拋開材料和問題空談,并且注意分值例[2020?廣東32(4)](材料略)(4)綜合以上三則材料,談談你對教科書的認識。(2分)【解析】縱觀前三則材料和前三問的答題角度,第一問強調翻譯的書籍是學習西方,滿足當時變法圖強、救亡圖存的時代需求。第二問強調的是教科書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第三問強調教科書滿足當時喚醒民族覺醒、凝聚抗日力量的時代需求。故最后答案可以從教科書是傳播科學文化的重要媒介,教科書對于促進民眾思想啟蒙有重要作用,教科書往往體現(xiàn)了當時的時代特色等角度回答。題型(六)史論結合類此類型的題包括史實說明類、歷史小論文類等類型設問詞答題要求史實說明類結合史實說明等根據(jù)結論(論點)找史實(論據(jù)),一般既要答出史實,也要對史實加以說明。史實與現(xiàn)點要緊密結合,要準確運用所學知識,表述要準確,層次要清晰。歷史小論文類自擬題目,撰寫一篇……字以上的小論文等主要類型有自擬論題類、觀點論述類、提煉觀點類。答題思路為:(1)審設問:根據(jù)題目要求,明確答題思路。(2)讀材料:找到關鍵詞句,劃分層次,提取有效信息,自擬或提煉出論題觀點。(3)規(guī)范答:要求段落化、要點化。在組織答案時,觀點要立場鮮明,論述要言簡意賅,論證要史論結合;總結能對觀點進行升華,首尾呼應例1[2021?廣東33(1)]城市擁有豐富的文化遺跡和歷史記憶,堪稱一座博物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據(jù)傳說,羅馬城由戰(zhàn)神馬爾斯的兩個兒子在公元前753年建立,它見證了古羅馬文明的輝煌萬神殿羅馬大競技場

佛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