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實驗必刷題(含基礎重點難點)(原卷版)-2023-2024學年九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挑戰(zhàn)滿分訓練_第1頁
期末實驗必刷題(含基礎重點難點)(原卷版)-2023-2024學年九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挑戰(zhàn)滿分訓練_第2頁
期末實驗必刷題(含基礎重點難點)(原卷版)-2023-2024學年九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挑戰(zhàn)滿分訓練_第3頁
期末實驗必刷題(含基礎重點難點)(原卷版)-2023-2024學年九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挑戰(zhàn)滿分訓練_第4頁
期末實驗必刷題(含基礎重點難點)(原卷版)-2023-2024學年九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挑戰(zhàn)滿分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期末實驗題(含基礎,重點,難點)一、實驗題1.(2023上·上?!ぐ四昙壣虾J谢孛裰袑W??计谀┨骄科矫骁R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如圖所示,圖中A是(選填器材名稱),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關系,在尋找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玻璃板面進行觀察(選填“前”或“后”),放在“燭焰”上的手指被燒痛(選填“會”或“不會”)。2.(2021上·上?!ぐ四昙壭?计谀┤鐖D所示的廣口瓶內放一個音樂芯片,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軟木塞。(1)此時你聽到音樂聲(選填“能”或“不能”)。(2)用抽氣機將瓶內的空氣抽出,在抽氣機向外抽氣的過程中,你聽到的音樂聲將(選填“逐漸變輕”、“逐漸變響”或“響度不變”),此實驗應用了科學方法。3.(2021上·上海楊浦·八年級??计谀┬±钔瑢W在研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根據實驗現象畫出如圖所示(a)(b)(c)(d)四幅圖,根據圖中現象,可得出的結論:(1)分析(a)或(b)或(c)可得:①。②;(2)分析并比較(a)和(b)可得:;(3)分析并比較(b)和(c)可得:;(4)分析并比較(b)和(d)可得:。4.(2021上·上海楊浦·八年級??计谀┤鐖D所示,在“探究”的實驗中,采用玻璃板作為平面鏡,目的是。實驗過程中,固定點燃的蠟燭A的位置不動,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直到。為了判斷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接下來的操作是,在放光屏,并從玻璃板(選填“前”或“后”)觀察光屏上是否有像。5.(2021上·上海楊浦·八年級校考期末)在如圖所示光具座上,從左到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調整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與燭焰的中心在,目的是。先后兩次將焦距為10厘米和15厘米的凸透鏡放置在“40厘米”刻度線處,將蠟燭置于“20厘米”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兩個像,比較兩次所成的像,當選用焦距為厘米的透鏡時,所成的像較大。保持透鏡位置不變,當蠟燭在35厘米刻度線處時,眼睛應該在(選填“蠟燭”或“光屏”)一側通過透鏡觀察像。6.(2023下·上海青浦·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玻璃板應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便于;為得到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關系,物體需放在位置多次實驗(選填“同一”或“不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發(fā)光物中心和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將凸透鏡置于光具座上如圖所示位置,發(fā)光物位于光具座的A點時,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在厘米兩條刻度線之間移動(選填“50~60”“60~70”或“70~100”)。

7.(2022上·上海長寧·八年級上海市婁山中學校考期末)小紅在做驗證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第一次實驗時將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厘米刻度線處,將光屏和點燃的蠟燭分別放在凸透鏡的兩側,如圖所示,首先要調節(jié)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鏡的中心與燭焰的中心大致在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找到燭焰清晰的像,小紅應將光屏向(選填“左”或“右”)移動,當小紅將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時,光屏上呈現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是(選填“實”或“虛”)像。小紅嘗試著保持第一次實驗成像時的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向蠟燭方向移動凸透鏡,直至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等于第一次實驗時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發(fā)現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觀察到的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一定是(選填“放大”或“縮小”)的。8.(2023上·上海寶山·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圖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生活中(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利用這一原理制成;(2)當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時,不改變圖中蠟燭和透鏡位置:a、若將透鏡換成焦距相同、鏡面較小的凸透鏡,再次做實驗,光屏上所成的像與原來相比(選填“變小”“變暗”或“變不完整”)了;b、若將凸透鏡換成鏡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鏡,再次實驗,則需將光屏(選填“向左”或“向右”)移動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與原來的像相比(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9.(2022上·上海寶山·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如圖所示,把一個焦距是10厘米的凸透鏡放置于光具座的A點處(A點位于50厘米刻度線處)。將蠟燭、光屏分別放置在光具座上,并位于凸透鏡的兩側,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與燭焰的中心在。先后兩次把蠟燭放置在距B點5厘米處(B點位于30厘米刻度線處),保持透鏡在A點位置不變,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兩個像。比較兩次所成的像,當蠟燭置于光具座上厘米刻度線處時,所成的像較小,且所成的是的像(選填“正立”或“倒立”);若要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則蠟燭應放置在光具座上厘米刻度線處,光屏應放置在光具座上厘米刻度線處;把蠟燭放在45厘米刻度線處,則光屏上成像(選填“能”或“不能”)。10.(2021上·上海崇明·八年級校聯考期末)為了研究小球水平飛出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小王使質量為m1的小球從高度h處分別以速度v1、v2水平飛出,小球飛出的距離分別為s1、s2,如圖(a)、(b)所示;然后他換用質量為m2的小球再次實驗,如圖(c)、(d)所示,已知m1<m2、v1<v2。請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歸納得出初步結論:(1)分析比較圖(a)和(c)或(b)和(d)中小球水平飛出的距離s及相關條件可得,從相同高度水平飛出的小球,小球水平;(2)分析比較圖(a)和(b)或(c)和(d)中小球水平飛出的距離s及相關條件可得,從相同高度水平飛出的小球。11.(2022上·上海長寧·八年級上海市婁山中學??计谀┤鐖D所示是某同學在探究同一直線上同方向兩個力的合成實驗中出現的情景,根據該情景回答下列各題:①由(a)、(b)或(a)、(c)可知:力可以改變物體的;②由(a)、(b)和(a)、(c)表明:力F的作用效果和力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相比較是(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③由(b)和(c)中拉力的方向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可得出的結論是:。12.(2022上·上海長寧·八年級上海市婁山中學校考期末)表格是小山同學在探究“在地球上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其質量的關系”實驗中得到的實驗數據。測量對象質量m(千克)重力G(牛)物體10.10.98物體20.21.96物體30.32.94①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和;②分析表中第2列和第3列數據,可以得到的初步結論是:在地球上,;③進一步分析表中第2列和第3列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人們把該值稱作重力系數,其值為。13.(2023上·上海·八年級上海市回民中學??计谀┰凇疤骄慷ζ胶獾臈l件”實驗中,彈簧測力計使用之前需要。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A和B的作用下,這時在水平桌面上的輕質木板C(選填“能”或“不能”)靜止。繼續(xù)實驗,當木板C轉動起來最終靜止時,分別記下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F1和F2,這時F1=4牛,方向水平向左,F2=4牛,方向水平向右。事實表明: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而靜止時,這兩個力的大小,方向,且在。實驗中,該同學是以為研究對象的。14.(2022上·上海金山·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如圖(a)所示測量工具,它的名稱是,最小分度值是牛,此時的示數為牛。圖(b)中物體的長度是厘米。如圖(c)用電子天平測石塊質量時,則該石塊的質量是克,在使用電子天平時,應放置,再點擊電子天平的按鍵。15.(2022上·上海嘉定·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如圖所示是小華同學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1)小華將系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端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滑輪,在線的末端處分別掛上鉤碼,此時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小華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觀察到小卡片轉動,說明小卡片(選填“能”或“不能”)平衡;(2)為了探究這一對平衡力大小是否相等,小華可以通過來改變拉力的大小。16.(2021下·上海楊浦·八年級上海市三門中學(上海財經大學附屬初級中學)校考期末)某小組想比較質量、材質不同的金屬小球只受重力作用下(阻力較小忽略不計)落地時間的長短,利用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他們將金屬小球掛在紙帶下方,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記錄落地時間。然后換用不同的金屬小球重復實驗,紙帶上部分點的分布情況如圖2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每秒打50個點)。請根據實驗現象與記錄,回答下列問題。(1)圖2(a)紙帶上點A到點B的所用時間為秒;(2)通過分析圖中的紙帶,可得出初步結論:當金屬小球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落地時間與金屬小球的無關。17.(2020上·上海浦東新·八年級校聯考期末)某同學為探究作用在同一物體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與這兩個力之間的關系,利用橡皮筋(原長為AB)、彈簧測力計等器材進行實驗,實驗時先將橡皮筋A點固定,再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同時作用在B點,按圖(a)所示的方式將橡皮筋從B點拉伸到C點,記下此時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和F2,接著用一個彈簧測力計作用在B點,依然將橡皮筋拉伸到C點,如圖(b)所示,記下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F,按上述的操作重復三次實驗,實驗數據如表一所示。表一:實驗序號拉力F1(牛)拉力F2(牛)拉力F(牛)13.01.04.022.61.44.031.82.24.0(1)實驗前,應將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2)實驗中,該同學……重復三次實驗”的目的是:(3)根據表一中的實驗數據及相關條件,可歸納得出的初步結論是:作用在同一物體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合力方向為(4)實驗過程中運用的科學方法為。(5)從實驗目的角度分析,本實驗的不足之處是:。18.(2022上·上海崇明·八年級??计谀﹫D示測量力的儀器是彈簧測力計,它的測量范圍為,最小刻度為,使用此儀器前應先,此時的示數為。在“探究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其質量的關系”實驗中,測得數據如下表所示,實驗序號鉤碼質量(千克)重力(牛)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牛/千克)10.1120.2230.44(1)在表格中填寫“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發(fā)現該比值(選填“改變”或“不變”),其物理意義是;(2)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的初步規(guī)律是:。19.(2022·上?!ばB摽寄M預測)如圖所示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實驗器材有:木板、鐵塊、木塊和彈簧測力計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操作:a。如圖甲鐵塊平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拉力F1=1.2N;b。如圖乙木塊疊放在鐵塊正上方,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拉力F2=1.6N;c。如圖丙所示,將鐵塊疊放在木塊正上方,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拉力F3=1.8N。分析以上操作:(1)操作abc時,應該沿水平方向拉動測力計;(2)比較操作b和c可得,鐵塊表面比木塊表面(填“光滑”或“粗糙”)些;(3)在老師的指導下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改進了該實驗,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裝置用力F4=3N拉動長木板在水平桌面上勻速直線運動,鐵塊相對地面保持靜止狀態(tài)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示N,方向為水平;該實驗裝置的優(yōu)點是:。(至少寫出一條)20.(2022下·上海浦東新·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人類在探索物質世界的規(guī)律時,總要經歷不斷糾錯、發(fā)展、完善的漫長過程。如在探索“運動和力的關系”時,三位科學家提出過最具代表性的觀點,如下表所示。科學家提出的觀點牛頓A、歸納、概括、總結出慣性定律伽利略B、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需要力維持亞里士多德C、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1)對三位科學家提出的觀點,請按時間先、后進行排序:(填字母序號);(2)伽利略的觀點是通過理想實驗科學推理得出的。他的設想是:如圖所示,小球從第一個斜面上滑下并能滑上第二個斜面的等高處;(a)該設想成立的條件是(選填字母)A.小球的質量足夠大

B.斜面的傾角足夠大

C.斜面完全是光滑的(b)在上述條件下逐漸減小傾角直至水平,則小球在水平面上將。21.(2022上·上海楊浦·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牛頓第一定律”的形成,經歷了伽利略、笛卡爾和牛頓等科學家不斷完善的過程。①如圖是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提出的“斜面實驗”,實驗設想的步驟如下:(1)兩個對接的斜面A、B,小球由斜面A靜止釋放后,在斜面B上所達到的高度與原釋放時的高度幾乎相等。(2)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3)減小斜面B的傾角,小球若要到達原來的高度將通過更長的路程。(4)若斜面B變成水平面,小球再也達不到原來的高度,物體將在水平面上永遠運動下去。請將上述步驟進行分類,屬于可靠事實的是,屬于理想化推論的是(填序號)。伽利略通過此實驗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的原因。②笛卡爾在伽利略觀點之上進一步完善: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牛頓在他們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相對于“牛頓第一定律”,你認為笛卡爾的觀點有什么不足?22.(2016上·上海黃浦·八年級校考期末)某同學做“探究影響擺球擺動周期的因素”實驗時,用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丁4個單擺做了4次實驗,并將實驗結果記錄在下表中.已知擺長L1﹥L2,擺球質量m1﹥m2,擺角θ﹥α.器材周期/s甲1.2乙1.2丙1.2丁1.0

(1)分析比較甲和乙兩次實驗,可得初步結論:擺動周期與擺球質量(選填“有關”或“無關”).(2)分析兩次實驗,可得出的初步結論:當擺長和擺球質量相同時,擺動的周期與擺幅無關.(3)利用丙和丁兩次實驗,并得到的結論是:當相同時,擺動的周期隨著.23.(2023上·上海徐匯·八年級校聯考期末)某小組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在光具座上將蠟燭、光屏分別置于透鏡的兩側,調整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中心大致在,目的是;鏡片度數序號物距(厘米)像距(厘米)成像大小250度160120放大28080等大310067縮小200度480133放大5100100等大615075縮小100度7等大同學們歸納得出“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后,又發(fā)現了遠視眼鏡鏡片是凸透鏡。他們發(fā)現左右兩個鏡片的度數不同,那么遠視眼鏡鏡片的度數與其焦距存在怎樣的關系呢?同學們繼續(xù)通過實驗研究同一物體經度數不同的鏡片所成的實像,實驗現象及數據記錄在上表中。(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與4或3與5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像距和成像大小與鏡片度數的關系是:物距相同時,;(2)小明利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實驗序號2、5的數據,得出250度鏡片的焦距是厘米、200度鏡片的焦距是厘米;(3)請將表格中的數據填寫完整。()()24.(2021上·上海寶山·八年級校聯考期末)為了“探究凸透鏡成實像的規(guī)律”,某小組同學利用焦距分別為(f1=8厘米、f2=10厘米、f3=15厘米)的三個凸透鏡、同一發(fā)光體、光屏和光具座等先后進行了三組實驗,實驗步驟和操作均正確,并將每次實驗測得的物距u、像距v、所成像與發(fā)光物大小比較的結果等分別記錄在表一、二、三中。表一(f1=8厘米)實驗序號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成像情況116.016.0等大224.012.0縮小330.011.0縮小460.09.2縮小表二(f2=10厘米)實驗序號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成像情況520.020.0等大630.015.0縮小750.012.5縮小860.012.0縮小表三(f3=15厘米)實驗序號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成像情況930.030.0等大1045.022.5縮小1150.021.4縮小1260.020.0縮小(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2與3與4)或(5與6與7與8)或(9與10與11與12)數據中物距u與像距v變化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隨物距的增大而;(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數據中物距u與像距v變化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不同的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相同,像距隨焦距增加而增大;(3)進一步分析比較各表中的數據,尋找物距、像距與成像大小的聯系,歸納得出初步的結論。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3、4、6、7、8、10、11、12,可歸納得出初步的結論:物體在凸透鏡中成縮小的實像時,;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5、9及相關條件,可歸納得出初步的結論:。25.(2020上·上海長寧·八年級上海市西延安中學校考期末)某小組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的過程中發(fā)現:有時光屏上不能成像;有時能在光屏上成縮小的像;有時能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有時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為了研究產生這些現象的條件和規(guī)律,該小組同學進行實驗,并將每次實驗中的相關數據及現象記錄在下表中:表一(凸透鏡的焦距為f1=10厘米)表二(凸透鏡的焦距為f2=12厘米)實驗序號物距(厘米)像距(厘米)像的大小實驗序號物距(厘米)像距(厘米)像的大小15光屏上不能成像56光屏上不能成像21530放大61560放大32020等大72424等大43015縮小83020縮?、俜謩e比較實驗序號1或5中的物距與各自凸透鏡焦距的大小關系,及成像情況,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②繼續(xù)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并把表格中的物距u與像距v分別與各自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進行比較,發(fā)現當時,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當時,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當時,在光屏上成縮小的像;③請進一步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與3與4(或6與7與8)數據中的物距u與像距v及所成像的變化關系,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④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中的數據并經運算后可歸納得出的結論是:。26.(2023上·上海普陀·八年級??计谀┘?、乙兩位同學合作探究“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與兩個力的大小關系”;他們將一根粗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兩個細繩套[如圖(a)]。接著用兩把測力計鉤住繩套,甲組同學沿同方向、乙組同學沿反方向拉橡皮條至O點[如圖(b)、(c)],記錄F1、F2的大小;然后用一把測力計拉橡皮條也至O點[如圖(d)],記錄F的大小;他們改變O點的位置多次實驗,記錄的數據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序號F1(N)F2(N)F(N)11.50.52.022.01.03.032.51.54.0表二序號F1(N)F2(N)F(N)45.03.02.058.05.03.0610.06.04.0(1)分析比較表一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2)分析比較表二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3)兩組同學交流了表中數據后發(fā)現:甲: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于其中較大的力;乙: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小于其中較小的力;(a)就上述數據而言,以上發(fā)現正確(選填“只有甲”、“只有乙”、“都”或“都不”);(b)基于得出的初步結論進行推理,其中一個發(fā)現不具普適性;請擬定一組F1、F2的值,以支持該推理:F1=N,F2=N。27.(2022上·上海普陀·八年級校聯考期末)小明在學習“重力”時,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量一些質量已知的“五谷雜糧”所受的重力大小。實驗中記錄的有關數據分別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表一(被測物體:紅豆)實驗序號質量(千克)重力(牛)10.121.220.242.430.363.6表二(被測物體:綠豆)實驗序號質量(千克)重力(牛)40.121.250.242.460.363.6表三(被測物體:花生)實驗序號質量(千克)重力(牛)70.121.280.242.490.363.6表四(物體:大米)序號質量(千克)重力(牛)100.100.16110.200.32120.300.48(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4、5與6或7、8與9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不同物質,質量相同,重力相同,說明重力與物質種類;(選填“有關”或“無關”)(3)該小組同學實驗后在科普網站上查詢到如表四所示的數據,反映的是月球上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請進一步綜合分析表一、表二、表三、表四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并歸納得出結論。(a)分析比較;(b)分析比較。28.(2021上·上海黃浦·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小強同學通過實驗研究物體沿豎直方向運動時所受拉力的特點。他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2N的鉤碼,鉤碼的運動狀態(tài)與測力計的讀數記錄如下表所示:實驗次數鉤碼的運動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讀數(N)①勻速向上運動v=0.1m/s2.0②勻速向上運動v=0.2m/s2.0③勻速向下運動v=0.1m/s2.0④加速向上運動3.5⑤加速向下運動1.4⑥減速向上運動1.6⑦減速向下運動2.8⑧靜止不動2.0(1)由①和②可知,物體以速度向上勻速直線運動時,所受的拉力是的;(選填“相同”或“不同”)(2)由①和③可知,;(3)由①②⑧可知,物體在處于狀態(tài)時,拉力等于重力;(4)小強、小明兩位同學分別分析了④⑤⑥⑦后得出以下結論:小強:當物體所受拉力不等于重力時,物體不做勻速運動;小明:當物體做向上運動時,物體所受拉力大于重力。你認為小強的結論,小明的結論;(均選填“正確”或“錯誤”)(5)一個站在體重計上的人,從站立到迅速蹲下的過程可看成先加速向下運動,然后減速向下運動,最后靜止。請你分析上面表格后判斷體重計的示數變化情況是:,(選填:“變大”、“變小”、“先變大后變小”、“先變小后變大”或“保持不變”)最后等于體重。29.(2021上·上海徐匯·八年級上海市徐匯中學??计谀┠承〗M同學試圖探究物體與接觸面間的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猜想f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F壓、相對接觸面運動的速度v、接觸面積的大小S四個因素有關,于是選用:一長方體木塊、配重砝碼(2個)、粗糙程度較小的長木板A和粗糙程度較大的長木板B進行實驗。按圖18所示,將木塊平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當力傳感器拉動木塊勻速向右運動時,傳感器測得的拉力大小等于物塊與長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f大小。改變相關條件,多次進行實驗,記錄在表一、表二中。表一實驗序號F壓(N)木板v(m/s)S(cm2)f(N)12A0.10250.422A0.15250.432A0.10150.442A0.15150.452B0.10250.662B0.15250.672B0.10150.682B0.15150.6表二實驗序號F壓(N)木板v(m/s)S(cm2)f(N)92A0.10250.4103A0.15150.6115A0.10251.0122B0.10150.6133B0.1525f13145B0.15251.5①分析比較表一中的實驗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與因素無關。②分析比較表二中的實驗序號9、10與11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③分析比較表二中的實驗序號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木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長木板上運動,當木塊對接觸面的壓力F壓相同時,長木板越粗糙,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越大。④在表二的實驗序號13中:滑動摩擦力f13大小為牛。30.(2021下·吉林長春·七年級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茧A段練習)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彈起,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產生的;(2)如圖②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fā)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紙屑;(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泡沫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可以傳聲;(4)如圖④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甚至最后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31.(2020上·河南南陽·八年級統(tǒng)考階段練習)請按要求回答:(1)圖甲:該裝置能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還能探究聲音的響度和的關系;乒乓球在實驗中的作用是:;(2)圖乙:抽氣機不斷向罩外抽氣的過程中,罩內被撥打的手機的鈴聲越來越小,直到聽不見,這說明:;(3)圖丙:如圖所示,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一定,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撥動刻度尺,觀察到刻度尺振動的不同,而且還能夠聽出刻度尺發(fā)出聲音的(響度、音調、音色)發(fā)生了變化,這個實驗說明聲音的這個特性與有關;(4)圖?。河靡粡堄部ㄆ群罂鞊芎吐龘苣臼岬凝X,聽到硬卡片產生的聲音發(fā)生變化.這個實驗用來探究。32.(2021上·廣東珠?!ぐ四昙壭?计谥校┬『趯W習吉他的過程中發(fā)現琴弦發(fā)出的聲音音調高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她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她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猜想1:音調的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2:音調的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度有關;猜想3:音調的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下表所示的4種規(guī)格的琴弦,進行實驗。編號材料規(guī)格長度(cm)橫截面積(mm2)A尼龍551B尼龍550.5C尼龍801D鎳合金①0.5(1)為了檢驗上述猜想1是否正確,應選編號兩種規(guī)格的琴弦進行實驗;(2)選擇編號為B、D的琴弦進行探究時,小涵發(fā)現粗心的同學漏填了表中的數據。表中①的位置所缺的數據是,這是為了驗證猜想,小涵在進行本次探究時還需要觀察琴弦振動的;(3)在驗證猜想2時,若選擇B和C進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越長,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的結論是否正確?,理由是。33.(2023上·上海·八年級??计谥校┰凇疤骄抗獾姆瓷湟?guī)律”的實驗中。序號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5°45°360°60°(1)如圖甲,先將平面鏡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硬紙板B放置在平面鏡A上,讓激光緊貼紙板射向O點;(2)如果光垂直射向鏡面,則入射角為度,接著保持入射點位置不變,多次改變入射光的方向,測得了幾組數據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光反射時,;(3)接下來老師進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濕器使整個教室充滿霧氣,將平面鏡放在一能轉動的水平圓臺上,在柱M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